回覆列表
  • 1 # 早產小涵寶

    1、拜年

    2、貼春聯

    3、掛年畫

    4、貼窗花

    5、放爆竹

    6、發紅包

    7、穿新衣

    8、吃餃子

    9、守歲

    10、舞獅舞龍

    11、掛燈籠

    12、磕頭等

  • 2 # 杭州霍馬

    安徽六安霍邱,我們那現在都快沒來風俗了。貼春聯,貼窗花,蒸包子,殺豬,殺雞鴨魚,涼湯圓原材料(糯米糕),曬年貨臘肉等。買新衣服啦,煙花鞭炮啦。

  • 3 # 沒有想到啥名字

    以前基本從臘月二十就開始置辦年貨,買吃的,煙花爆竹等,現在集中到最後2天搞定。除夕當天早上貼春聯,收拾家裡衛生,下午去上墳,到了晚上團圓飯,大人們呢會在年三十的晚上去附近的廟裡還願,然後再許下新年願望。大年初一早上全家包餃子,會放硬幣在裡面,預示著吃到的人一年會有好運氣。從大年初二就開始走親戚,老人長輩會給紅包,小孩會穿新衣,放放鞭炮。社群裡面會有舞獅等活動。

  • 4 # 石徑斜阿

    基本情況:本人在廣西偏遠邊境城市,祖國大陸的南疆,民族是壯族。

    在我們家鄉,雖是少數民族但春節活動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活動,搞點臘肉臘鴨,放鞭炮、壓歲錢、拿雞去村子裡的土地廟上香。。。。

    雖然沒啥特殊的風俗活動,但每年的春節都異常期待,因為可以和去打工歸來的親朋好友聚一聚(村子的人基本都去廣東、海南務工),七大姑八大姨的,可熱鬧了,最喜歡聚在一起窯雞,可香啦。

  • 5 # 博白伍伍

    春節到了,我們家每年大年初三迎接親人。鑼鼓鞭炮迎接。在我們農村比較適應的鞭炮。除了鞭炮沒啥好熱鬧迎接親戚了。還有稍微好點的白酒。

  • 6 # 韓食記

    現在長大了,今年三十了,對小時候的過年懷念不已,那時候年輕的爸媽和那時候濃濃的年味兒

    記得小時候過年臘月還有個順口溜哈

    座標:湖北黃岡英山

    二十四的過小年;

    二十五的打豆腐;

    二十六的煮豬肉;

    二十七的洗嬌滴;(湖北英山冬天很冷的,那時候還沒有熱水器之列的,所以大冬天一個星期洗一次澡差不多,每天只需要抹澡就行;臘月二十七全家上上下下都洗澡,裡裡外外都換乾淨衣服)

    二十八的打粑洽;(打餈粑)

    二十九的煮豬首;(煮豬頭肉)

    三十的好過年;

    初一起來大叩首;(拜年的意思)

    現在看來這個順口溜還是很有感覺的哈 進臘月了每天都是年味兒濃濃的在準備著過年的事兒,小孩子最喜歡了,那時我們已經放寒假了,最喜歡這時候陪著老媽一起打掃衛生,打餈粑,打豆腐,擀餃子皮兒啥的啦

    希望今年能早點搶到回家的票,回去能夠重溫這種年味兒

  • 7 # 飛翔的耗仔

    過年不僅是每個家庭的重要節日,更是集祈福遊樂、傳承文化和演繹浪漫於一體的全民狂歡節。成都人有辦年貨、貼福貼對聯、團年飯、祭拜祖先、守歲、走人戶,偷青等習俗,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一.團年飯。

    每年大年三十都少不了的團年飯,匯聚著大家對家鄉的思念,團圓、吉祥、歡樂,可是說是一年中最沒有煩惱的一頓飯。

    二.壓歲錢。

    壓歲錢是每年晚輩最盼望的東西之一,紅包裡寄託著長輩對晚輩的關懷,期待和祝福,祝願晚輩在新的一年裡,成績節節高!

    三.走人戶。

    從大年初一開始,大家就開始走人戶,“過家家”,挨著去拜訪親戚家,並送上節日的祝福。

    四.偷青。

    這個在近幾年感覺已經很少了,在農村盛行一些,記得小時候就在過年的時候,夜深了去別人的田裡拔別人的菜,然後回家煮了吃,有一次差點被發現了隨著大家紛紛入住城市,這種習俗其實已經挺少的了。

    五.守歲。

    我們這邊的守歲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一起看春晚,打點小牌,和和睦睦的十二點才睡覺。

    在此提前預祝全華人民春節快樂!

  • 8 # 馨園美容

    吃餃子放鞭炮貼對聯拜年穿新衣,關於春節來歷的傳說有很多,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以萬年的故事較為普及。我就選擇這個故事進行了深入的瞭解,這個故事的梗概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砍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一天,萬年上山砍柴,坐在樹下歇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天有云陰霧雨,影響測記。他就想再做一件記時器具,好彌補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藥,來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有節奏地滴答滴答地響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著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陣,回到家裡,畫了畫,試了試,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望漏水,勤勤奮奮。慢慢的,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從頭重複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節令失常,使他很著急,就召集百官,朝議節令失常之困。節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執行的規律,就說是人們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誠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寬恕。祖乙就齋素沐浴,領百官去天壇祭祀,並傳諭全國,設臺祭天。但祭來祭去,不見收效,時令照舊很亂;各地的老百姓為了修建祭臺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膽汁拌黃連,苦中加苦。萬年忍不住了,就帶著他的日晷和漏壺拜見天子。萬年見了天子,說了冬至點,講了日月執行週期。祖乙聽罷,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上日晷臺,造上漏壺亭。又撥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六個童子守日晷,六個童子守漏壺,精心記錄,按時報告。一天,祖乙讓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指著草歷說:“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一聽,深覺是理,心中卻不安起來。他暗想:要是萬年把節令定準,天子心喜,重用萬年,誰還聽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萬年除掉。一天阿衡打聽出一個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請到家裡,擺上酒筵,說明原由,許以重禮。刺客答應當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興離開了阿衡,向日月閣奔去。怎奈天壇周圍,日月閣下,有衛士嚴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閣上正觀星象的萬年射去。誰知刺客喝酒過多,眼睛發昏,飛箭只射中萬年的胳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拿賊。衛士們聽到喊聲,一齊出動,捉住刺客,扭見天子。祖乙問明實情,傳令將阿衡收了監,又立印出宮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愛卿入閣,三載不出,披肝瀝膽,以月圓為準製出太陰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愛卿被奸佞暗算,且隨我到宮中調養吧。”萬年說:“太陰曆雖然草創,但還不十分準確,歲尾還剩有點滴時辰。如不把這歲末尾時潤進去,日月如梭,過來過去又會錯歷。臣負眾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願碎心日月閣,細心推算,把草歷定準。”就這樣,萬年在日月閣中,仔細觀察草木麥菽的榮枯,精心推算,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壇行祭,祭罷天神,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五月鮮桃賜給萬年。萬年獻上太陰曆,祖乙望著日夜操勞的萬年,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曆定名為萬年曆,還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因此,後來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每每過年之時屋裡掛上壽星圖,象徵新歲添壽,也是對功高德重的萬年寄以懷念之情。民俗之一――貼春聯。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春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民俗之二――帖門神。門神也是和春聯有著同樣地位的一件春節必備品,但是隨著文化的發展,它已經不多見了。我個人認為它的衰弱應該是因為現代建築對於大門的改革,門神的畫像很難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漸消散了。經過多方尋找,我終於看到了它。聽賣畫人介紹,這是神茶及鬱壘的畫像,他們一個手執鋼鞭,一個腰帶鐵鐧,大有怒髮衝冠之勢。透過資料,我瞭解到,在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採摘野果,摘種桃樹生活。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一天,鬼王想在這裡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卻被兩兄弟打了一頓,鬼王一氣之下,現出原形,在晚上闖進了兩兄弟的住所。兩兄弟沉著冷靜,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餵了老虎,眾鬼便對他們俯首聽命。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桃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民俗之三――帖窗花。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中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著,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動物,它們各個惟妙惟肖,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民俗之四――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掛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裡,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起了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貴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現在街市上較常見的就有《子魚臥蓮》(一個胖娃娃,手抱著一個大金魚,臥在連花上嬉戲)、《鳳凰來儀》(圖畫左側有一岩石,上立以五彩風,右兩少年,互相談論附圖)、《年年有餘》了,或是描寫《白蛇傳》、《西遊記》、《水滸傳》裡的故事情節的年畫。民俗之五――壓歲錢。說來說去,還是得回到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發壓歲錢了。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 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裡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給壓歲錢雖好,沿襲了傳統,也表現了長輩們對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但是,現在的家長往往很大方,出手就是個一百兩百,甚至於上千,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將其花在不正當的地方,更會使他們那養成大手大腳、浪費錢財的習慣。所以說,家長在給孩子壓歲錢時一不要給太多,二要引導他們將錢用在正確的地方。民俗之六――中國結。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閒暇之餘用一根繩編出一個整結,然後串上名貴的佛飾品,在按上編出“王”字的穗,流傳至今。當時的和尚,為了體現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線編出來的,穗上為了體現他“至高無上”的信仰故編出“王”字。後來,逐漸流入社會,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華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 9 # 張風琰

    謝邀:到目前為至我己過了五十七次春節,和父母過了二十四次春節,和老公過了三十三次春節,總結這五十七次過春節風俗,前二十四次有父母罩著無憂無慮,幸福無比,後面三十三次前五年由婆母罩著,炸油饅,煮肉,做菜都由婆母張羅,自己只需給婆母打打下手而己,但後面二十八次過春節,我便成了編導者,每年臘月二十三,學著婆婆的樣餎十三個餅子擺在灶臺上,在擺上糖瓜,紅栆,核桃,水果,沏上一杯冰糖桂圓茶,敬在灶臺上,在燒一柱青煙燎繞的香,點一盞忽明忽暗燈,灶臺牆上貼著灶爺,灶奶,還有一張灶爺,灶奶上天騎的馬,等香燒的差不多,燈油所剩無幾時,我便雙膝跪地求灶奶,灶爺上天帶句好言,讓我家明天更好,更富有,然後燒了灶馬好讓灶爺,灶奶上天上報告人間飢苦,二十四掃房,二六,二七,炸油餅,蒸饅頭,包包子,二九,煮肉,炸九子,炸魚肉,三十早上去祭祖,三十下午四五點,開始全家吃團圓飯,守歲,過了午夜十二點全家去寺廟拜菩薩,燒香求菩薩保佑,回家大家睡了,我包初一早上的羊肉韮黃,青菜,羅卜大肉餃子,包完樸回覺,又要給大家煮餃子,吃完兒子先去給舅舅舅媽家拜年,然後在和媳婦,孫子去丈人家拜年,一直到正月初八,社火上演,成天耳朵果,鼕鼕卡卡,響個不停,有舞龍的,有舞獅子的,踩高蹺蹺板的,還有船姑娘,都是男人伴的,熱鬧非凡,大姑娘,小夥子,老頭,老太太,小媳婦抱著孩子,跟在社火隊後面追著看,大家時兒大笑,時而驚訝,那認真勁…二零二零年是我第五十八次過春節了,當然也和往年一樣張羅一桌好菜,讓老公,兒子,媳婦,孫子享用,習俗年年重夏,年年如此,只是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火,當年的風俗也精簡減了許多。

  • 10 # 大秤砣的美食

    我的家鄉地處蘇北,過年的習俗跟祖國各處沒有大的區別,大體過年從頭年的臘八開始,除夕和春節為高潮,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全部結束,近兩個月,恁長時間,聽起來挺逗的,可這是老祖宗傳承的國粹,不論你怎想都得這樣過。不過我要說的是小時候的過年,不知怎的總覺得那時過年有味道。

    要談過年就不得不從臘八談起,臘八是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春節的序幕,這天按習俗家家都得喝臘八粥,臘八粥也稱七寶五味粥,無非用來祭祀和祈富。有錢人家很講究,弄的好複雜,我家不算富,印像中也就是喝頓甜粥罷了。記憶中留下的細節不多,反到對臘八過後忙年印象頗深。大概是男孩吧?我最喜歡瞧人殺豬。那年頭還是大集體,隊裡殺豬的場面最為壯觀,每每要殺豬了,全村人都會到隊房去,早見十幾位壯漢“磨刀嚯嚯向豬羊”。隊長號令剛下,豬圈裡一片鬼哭狼嗥,三下五除二,按頭劈腿,幾個漢子一用勁,豬們就仰面朝天,成為門板上的困獸,毫全無招架之功。打下手的端來面盆,凳在豬脖子下方,主刀的拎著煞亮的殺豬刀,口中唸唸有詞,瞄著豬喉節下面方寸之處,白刀進紅刀出,一刀斃命,豬也就小腿少許抽搐幾下,再也不能動耽。隨著汩汩的鮮血流入面盆,觀看的人群中便傳出陣陣喝彩,當然也有些膽小的撇過臉,不敢細望。刀手在鄉下是受人尊敬的漢子,如若刀手不能一刀見紅,會被人取笑的,甚至能丟棄掉自己多年來爭得的榮耀,滾到旁邊呆在去。豬死了,刀手再用殺豬刀在豬的小腿處劃拉條口子,找根鐵條從刀口處穿遍豬的全身,找來運氣足的,猛得一吹,豬就像皮球般鼓漲,再用燒的滾燙的開水一澆,鐵刮子順毛根蕩過,豬就算殺好了。跟著繼續再殺,十幾頭豬下來,人們漸漸膩味,只等著分肉了。孔子會說:“食色性也。”他也曉得“三月不知肉味”的苦處,老百姓一年忙到頭不就等著這一天,有肉好過年嗎?

    臘月二十四就是送灶,在這前後些日子,人在他鄉的遊子毋論離家遠近,富貴貧賤,都會爭先恐後地往家趕,因為年的腳步越來越催著流浪的心飄在回家的旅途中。這時你要到鎮上轉轉,就會瞧見那人流匆匆忙忙的腳步。說起送灶,就不能不談到灶王爺。灶王爺也就是司掌飲食的神仙,每年臘月二十四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工作,老百姓害怕它打小報告,就得整點吃的供起讓它帶著,留著路上吃。官也罷,民也罷,既然灶王爺要上天都得為之餞行,俗稱“送灶”。有點行賄的意思,但也無傷大雅,不過想叫他講幾句好話,祈求來年上天多發慈悲,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有甚大不了的?讀書人講究衣冠楚楚,編出“衣食住行”四字,把穿衣打扮擺到第一位。其實百姓心中吃飯始終是第一位的,想想也是,不穿衣裳尚能將就,光腚算多大事啊?三天不吃飯試試?“民以食為天”,不把灶神供好行嗎?我小時候看大人送灶那畢恭畢敬的樣子,很是詫異,又不敢吱呀,就裝成虔誠的樣子,和大人們一起祭拜灶王爺,心裡巴不得早點把它送走,因為灶臺上供的那些玩意早就攝入我的法眼。

    送灶過後各家都在忙年貨,集市開始鬧騰起來,平常就有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的鄉下,幾乎天天都逢集。蘇北這帶,歷來就不算富庶,可集市人頭攢動的景緻,仍讓你歎為觀止。也是,男女老少沒有不趕集的,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婦三五成群、披紅掛綠、招搖過市,十分惹人眼球。倒是我們這些半大小子不管那套,就知道在人襠裡拱來拱去,什麼都不買,就圖熱鬧。也是,沒錢能買啥?真正買東西的大都是一些當家的漢子,因為無論怎樣貧窮,家家都得趁著過年稱塊肉扛些面回去打打牙祭。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孟德這句名言自從被小鬼子鳩山用過,幾乎成了貶義。其實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不就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嗎?北方人喜吃餃子,南方人喜吃年糕,我的故鄉在淮河邊上,地處南北氣候和動植物分界線上,熊掌和魚皆可兼得,佔盡了天時地利。餃子叫“彎彎順”,年糕諧音年“高”,都有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我那時年小,只知好吃就行,不太留意這些,主要精力集中在玩上。

  • 11 # 杜鴻

    夷陵民間稱過春節為過年。過年,是農家人心目中隆重神聖的節日。農民常說:“一年的苦與甜,都為過年這一天。”一到臘月,就殺豬、宰羊、燻臘肉、炕豆腐、打年糕、做魚丸等。在外讀書、上班的人,千方百計要回家,與家人團聚。

    上墳

    過了臘月二十,人們便開始給已去世的親人送“錢”辭年了。有的老子帶領兒子,有的爺爺帶領孫子,拿著香亮紙燭去上墳。若是新墳,還要帶上酒菜供果之類。到了墳前下跪,虔誠地敬香、燒紙。長者會說:“要過年了,給您們送點錢過年。”同時,長者會對後人講,這位死者出生於什麼地方,他一生做了些什麼事,有些什麼樣的優秀品質和美德,年祭和插青都不要忘了。80年代以後,公墓上墳的習俗有所改變,多為過年的那一天下午或晚上,長輩帶著晚輩,到亡人墳前燒紙、燒香、放鞭、磕頭,是3年內的新墳,還要送亮(燈)。

    辦年貨

    新中國成立以前,夷陵區大多數人很窮,過年比較簡單。一般農家只要煮鍋大米飯、烘個豬腦殼就是個快活年了。若有兩斤白酒、斤把雜糖、兩副門神更是不錯了。

    新中國成立後,農民吃得飽、住得安了,過年的質量也提高了。到了臘月,農戶就開始準備辦年貨,如炒泡子、炒米子、炒瓜子、炒花生、熬麻糖、炸麻花、打豆腐等。民間認為,凡是“炒貨”,臘月二十七以前要炒完,有“炒七不炒八”之說。

    家庭人口稍多,經濟條件略好的農戶,準備年貨還要一定時間。旱田鄉的農戶,過年要吃苞谷面飯,苞谷面得用手工石磨推,一個整勞力一天大約能推一斗(25市斤)苞谷,年前得推個三五斗,過年是不能推磨的。紅苕充裕的農戶,還要熬一鍋苕糖,做成“糖果子”,過年時招待客人。

    60年代以後,由於經濟的發展,年貨準備相對豐富一些。大部分農家的年飯由苞谷面飯改為大米飯或“金包銀”。所謂“金包銀”,即苞谷面和大米混合做成的飯。苕糖換成了水果糖。鞭炮、年畫,成為每家必備年貨。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家年貨不斷提檔升級。據三鬥坪調查,1980—1990年,肉食以豬肉、雞、魚為主,糖果以水果糖、花生、瓜子為主。1991—2000年,肉食增加了牛肉、鴨等,糖果為軟糖、香蕉、蘋果等。一般家庭都有了電視機。2001年以後,食物追求綠色產品,糖果追求地方特產,一般家庭都有了電冰箱、取暖器。除夕之夜部分家庭除了燃放鞭炮外,還要燃放煙花。

    殺年豬

    殺年豬是農村準備過年的重要環節和重要內容。民間有“富戶人家的年豬,窮戶人家的豆腐”之說。農家認為,即使再窮,也要殺個豬兒過年。到了陰曆冬月以後,鄉親們相互串門,都要到別人的豬圈看一看,看年豬有了多大。誰家年豬最大最肥,往往互相傳播,餵養的農戶受到吹捧和尊敬,感到十分榮耀。

    殺年豬時間沒一定之規,主要根據農家儲備的糧食和飼料而定,糧食少殺得早,糧食多或年豬小,就拖到臘月二十以後殺,有的乾脆臘月三十殺。最早的不早於陰曆十月下旬。總之,要天氣寒冷,豬肉能夠存放。

    殺年豬前,要先定下日子。民間認為逢“亥”不能殺豬,“肥日”也不能殺豬,故殺個豬要提前請人論期,以便接殺豬佬。定了日子後,還要定時辰。往往哪天日期好,殺豬佬就忙不過來,有時一天殺五六頭豬,而且是這山進那山出。哪戶人傢什麼時辰殺豬,全由殺豬佬排算決定,告訴老闆什麼時候燒水。

    農家殺年豬的日子決定好了,要接姑娘女婿、兄弟姊妹、左右鄰舍,到家吃年豬肉,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俗。如果年豬小,接的客人相對少些。

    請客吃年豬肉,夷陵有些地方稱“吃新鮮”或“吃血花”。一來顯得老闆大方捨得,熱情好客;二來可以讓親朋好友、鄉鄰鄉親都來沾點喜氣,改善一下生活;三來也可以藉此機會彼此相聚聯絡感情。太平溪“吃新鮮”,席上的菜很豐盛。頭道菜是用大蒸格奉上的蒸肉,只要頭道菜一上,便意味著可以開席了。還有回鍋肉、紅燒肉、炒瘦肉、爆腰花、蒸排骨、煎豆腐、青菜血花湯、麻辣酸麵糊和平時積攢下來的醃菜、鹹菜、泡菜,擺滿滿一桌,讓大家吃好喝好。

    打揚塵

    “打揚塵”,也叫掃揚塵,打堂塵,是長江三峽地區源遠流長的生活習俗。過年,除了殺年豬、辦年貨外,還要選定時間,把房屋裡沉積一年的灰塵徹底打掃一遍,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這便是打揚塵。農村打揚塵是要看日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中,逢木、逢水、逢火的日子是忌諱掃揚塵的。

    農村的住房面積一般都比較大,打揚塵常常要全家動員,各自分工才能完成。男人們把能搬動的傢什集中堆放,女人們用報紙或舊床單、舊衣服之類的東西,將床鋪、衣櫃等物品遮蓋好,這是前奏。在竹掃帚上再綁長長的竹竿,戴草帽和口罩,從房頂椽瓦開始,到內外牆壁,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掃蕩數遍。

    待塵埃落定,戶主要把揚塵灰小心乾淨地掃起來,裝入事先準備好的口袋,作為來年壅辣椒苗的肥料,因為農民都知道,揚塵灰可以防止辣椒長蟲子。

    時過境遷,現在農村生活改善了,土牆瓦屋也大多改成預製樓房了,但打揚塵的傳統還在延續。

    打豆腐

    打過年豆腐,是夷陵農村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準備過年的重要內容之一。用自家種植的黃豆推漿,用自家的土灶熬湯,用自家的豆腐箱壓榨,做成自家的過年豆腐。一切都是自家的。好像不這樣做,那豆腐吃起來心裡不踏實似的。

    農家打豆腐是一件辛苦活兒。先把黃豆攤在篩子裡,篩除灰塵,揀出雜質,再用石磨推成豆瓣,然後用淨水浸泡,直到把豆瓣泡軟了,才上磨推成鮮嫩的漿。為

    了多出豆腐出好豆腐,推漿時必須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磨”,往往打三升黃豆的豆腐,要半天時間推漿,推磨人常常累的汗流浹背,腰痠臂軟。所以,這樣的活兒多半由男人來完成。

    豆漿磨好了,接著就是濾漿。濾漿是女人的任務。事先準備一個紗布口袋並漂洗乾淨,將一個木製井字型的“豆腐架”擱在鍋沿上,把豆漿裝進口袋,適當的加點水,放在豆腐架上使勁地揉擠,讓細膩的漿水透過紗布流到鍋裡,直到口袋裡只剩下粗糙的豆渣為止。

    燒漿是打豆腐最為重要的一環。燒漿的火候十分關鍵,待豆漿快要濾完時,就架猛火把豆漿燒開。看到鍋裡豆漿開始冒泡泡時,就立即舀到腰盆等器物裡,準備下石膏粉。豆腐製作的成敗,下石膏粉是關鍵。

    石膏粉是豆漿凝固的新增劑,下多了或者是下少了都不行。下多了豆腐盡是水,下少了就成了稀糊。民間打豆腐,一般是一升黃豆下一酒杯子石膏粉。下石膏粉的時候,要用瓢或盆把豆漿舀起來衝,也可以使勁地攪拌,讓石膏粉均勻地溶解在豆漿裡。過幾分鐘,就可以檢驗豆腐了。方法是用一隻筷子,往豆漿裡面插,如果筷子站得穩,豆腐就很好;站的略有點歪,豆腐還算馬馬虎虎;純粹站不穩,就說明豆腐完全不行。

    打豆腐的最後一環是包豆腐。方法是將容器裡的水豆腐,小心地舀進鋪好過濾紗布的“豆腐箱”裡,蓋上蓋子,壓上重物,讓豆腐裡的水分完全擠出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個夜晚。第二天早上,一箱白白嫩嫩的過年豆腐就大功告成了。主人將壓好的豆腐劃成小方塊,放進乾淨的盆裡,加上乾淨水泡住,等待過年做菜。還有的在火籠頭上拴一塊篾巴扎,把吃不完的豆腐擱在蔑巴紮上,讓火炕煙燻成幹豆腐,可以

    存放相當長的時間,炒了吃煮了吃都行,味道特別香。

    農村打過年豆腐要視家境狀況而定。一般地要準備一至兩箱才能滿足過年需要。也有家裡黃豆歉收,打不起過年豆腐的。

    貼年畫

    夷陵民間過年喜歡貼春聯、年畫和窗花,以圖吉祥。貼春聯、年畫和窗花也很講究。時間一般在臘月三十。大門貼大春聯,小門貼小春聯。大多是辭舊迎新的吉利話。有的農戶過年還興貼窗聯,豬牛馬羊欄、雞鴨圈也貼春聯。內容有“牛馬平安”、“豬長千斤”、“六畜興旺”之類。風糧食的風斗、糧倉等裝囤糧食的用具上,要貼“五穀豐登”、“谷糧滿倉”之類的小聯。

    關於門神,過去貼神荼、鬱壘、鍾馗,因為他們是專門避邪和打鬼的。還有的貼各個朝代的名將和英雄,如三國關羽和張飛,唐朝秦瓊、尉遲恭,宋朝楊家將、岳飛,明朝鄭成功等。窗花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春、福、禧、壽、財、發和四季平安、龍鳳呈祥、風調雨順等字詞。

    準備團年飯

    大年三十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男人貼對聯,挑水做家務,女人就準備團年飯。首先是準備早餐,早餐叫“過早”,不上席。昔時一碗掛麵,現時或一碗餃子,或一碗米酒、湯圓,或三個荷包蛋。

    吃了早飯,立刻準備中飯,中飯就是團年的飯。先是烘豬腦殼,農家過年如果沒有豬腦殼烘就不叫過年,原因是豬腦殼洗好後要用來敬神拜祖,同時豬腦殼有耳朵、舌條、拱嘴、核桃肉等多種型別。豬腦殼烘好後就準備團年飯。年飯菜餚豐盛,一般12大碗,葷多素少,其中有兩碗菜必有:陳年臘肉和魚,意在年年有餘。飯要煮鬥米,吃過新年,乃至正月初四五,稱“來年飯”。

    各地團年飯的形式和內容不盡一樣。鴉鵲嶺的團年飯,桌上擺有全家福、雞鴨魚肉樣樣齊全,蒸煮炒炸應有盡有,菜餚有18碗之多。要吃年糕,意示“年年高升”;要有黃豆芽,表示黃金萬兩;要有青菜,取意清清吉吉;還要有一條青魚,意為年年有餘。

    團年

    70年代前,夷陵人的團年飯,大都是晚餐。那時,農家肉食太少,民間有種說法:“早晨吃在嘴上,黑噠吃在腿上。”所以,團年飯就定在晚上,一家人吃點好的,一過年二補身體。

    80年代以後的團年飯,一般在午時進行。團年飯準備好了,一家人圍到桌子坐定,即放過年鞭炮,便關門吃團年飯。

    無論過去和現在,都要請過世的祖宗回家吃團年飯。三鬥坪的風俗是,菜上齊後,擺八個飯碗,每碗添一小勺飯,挑些葷菜;擺八個酒杯,每杯酌一點酒;擺八雙筷子,擱在碗口上。然後,由長輩點燃紙錢放於桌下,並作揖叩拜,恭請三代祖先到家團年。約一分鐘後,將酒沿桌倒在地上,把飯、菜裝入一個盆中。祭拜畢,請長輩坐上席,團年飯開始。龍泉請去世親人回家吃團年飯,稱“叫祖宗”。同樣是備好酒、飯、菜,擺好筷子,在桌下燃燒幾張紙錢,戶主說“三代公祖、老少亡人回來過年,過年了你們都回去,”並將酒倒在地上,過兩三分鐘立刻將飯端走,用茶壺在四方酌茶,“叫祖宗”結束。一家人就可以吃團年飯了。下堡坪請先祖們回家吃團年飯,備好飯菜後,家人先不上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大門外和桌下燒些紙錢,口裡說:“請三代公祖、老少亡人,回家過年。”等兩三分鐘後,把酒杯裡的酒倒掉,把飯菜收走。家人團年,長輩坐上席,晚輩坐下席,兒媳坐旁邊。兒媳向老輩子斟酒後,在大門外放過年鞭。如果這時來人,是天大的喜事,意味著家裡明年要添人進口。

    隨著時代的進步,團年飯習俗有很大改變,尤其是吃喝方面改變甚多。無論是在自家,還是在別人家裡吃團年飯,一般都不過量喝酒,不食大肉大魚,而是注重多喝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送亮

    大年三十晚上,要到已故親人墳前點燈、燒紙,讓亡者有錢過年,俗稱“送亮”。文化大革命中,“送亮”被納入“四舊”之列,屬禁止範圍。人們送亮往往在夜深人靜時進行,同時把燃油放少一點,以便天亮前熄滅。儘管如此,鄉鄰四舍也知道,只是心照不宣罷了。80年代以後,“送亮”,大都是燈籠內燃燭,少數墳前點電燈。進入21世紀,臘月三十晚上為已故親人送亮,夷陵區公墓由墓主的親人交錢,公墓管理處統一在墓前安裝電燈。遠望是一片燈的海洋。

    除夕

    大年三十的晚上,農家要守歲。70年代前,農村燒敞火籠,年前準備一個大樹蔸子,除夕之夜放在火籠裡通夜燃燒。霧渡河、分鄉、樟村坪等地農家傳統習俗稱:“三十的燒個大蔸子,明年殺個大豬子。”

    除夕之夜,全家人圍著火籠,邊烤火,邊談天,邊喝茶,邊嗑瓜子,其樂融融。樟村坪、霧渡河等地,除夕還聽老人或長輩講故事、唱山歌。子時過後,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數額不等,少者5元10元,多者數百元上千元。這時,大人們開始休息,孩童們有的打著電筒,有的提著“亮筐子”出門去玩。

    80年代以後,“守歲”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中央電視臺舉辦了春節晚會,大部分人都在看晚會節目,少部分人圍桌打牌。快到午夜零時時,一切活動都會停止,各家都去準備放鞭炮。零時一到,各家各戶鞭炮聲響。部分人家放禮花。放完鞭炮過後,又是看電視的看電視,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很多人通夜不睡。

    出行

    這個出行,也就是正月初一黎明之前,按照農曆上說的“大利南北或者大利東西”的方位出行。在“出行”之前,勿論樓上樓下,間間屋裡要點亮。叫做“亮堂堂”。包括豬欄、雞舍、磨房,雜屋等都同樣點亮。除點亮之外,還要在廚房灶頭上、磨上和神龕上裝香,敬灶神、磨神、家神及公神。

    戶主在稻場裡擺一方桌,桌上放一個裝滿糧食的升子,擺三大盤糖果之類的貢品。一家人穿戴整齊,全部到場。戶主在“座升”裡插上燃香,點亮兩支紅蠟燭,一家人面朝東方跪在地上,祈求天老爺保佑吉祥如意。接著燃放鞭炮。有些地方的老人們,有從鞭炮燃響的情況,看本年吉祥的習俗。如果中途斷響,認為不吉利。若有不響或掉個兒,也視為不吉利。

    出行時,一般不讓小孩參加,以防小孩無知說些不吉利的話。

    拜年

    出行結束,一家人回到堂屋裡相互拜年。按照輩分的高低,少者喊叫老者,從高輩到低輩的順序拜年,喊一個人,就磕個頭。磕頭要面向家神,行拜年禮,口裡說祝賀詞。例如:“祝爺爺新年吉祥平安,福壽康寧”等吉祥話。在樟村坪,老人在出行以後便登堂而坐,等候家族所有晚輩拜年。天剛亮老人就回火籠烤火,再有拜年的就算遲來了。所以,晚輩給長輩拜年要早,不然就不受歡迎。

    拜年禮畢,一家人坐在暖烘烘的火籠旁或火盆旁吃糖果、水果或甜酒之類,互談新年新計劃新目標。

    夷陵人拜年習俗是,初一的拜父母,初二的拜丈母,初三的拜朋友。初六以後,不再拜年了。有“拜年拜到初七八,一無煙來二無茶”之說。

    摘自王作棟主編《中國湖北宜昌民俗志》

  • 12 # 卓聚樂學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過春節,也叫過大年,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持續時間最長的傳統節日。過大年期間,闔家團圓、普天同樂,神州上下一派喜慶氣象。而千百年沿襲下來的各種民間習俗,讓春節更加多姿多彩。

    中華大地的民俗文化多元,春節習俗也不盡相同。但有一個習俗在廣東沿海、香港新界乃至東南亞地區幾乎一致,那就是吃大盤菜。盤菜源於客家人傳統的"發財大盤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大的盤子,將食物都放到裡面,和在一起,融匯出一種特有滋味。盆菜吃法也符合華人的傳統的宗親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

    家鄉年味濃,庖湯迎新春。吃庖湯早已是漢中有名春節習俗,沒有庖湯會,年味不夠味。寧強羌舞,南鄭高蹺、社火、懸臺,漢臺龍江舞龍、舞獅、漢服表演等10餘項民間藝術大放光彩,讓人們在品嚐地道美食的時候,過上一個紅紅火火的“漢中年”。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中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一家人其樂融融吃年糕,吃著也甜也香,寓意也好。

    紹興的春節習俗:一進農曆臘月,各家各戶都忙著準備年貨,第一批自然是醃製品,雞、鴨、魚、肉琳琅滿目地掛滿廊前,屋下,陽臺,魚乾的種類有螺螄青、白條魚、扁魚等。

    春節習俗,是華人最高的儀式感。別讓春節在我們手中丟掉,成為一個長假而已。傳承有年味的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

      春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春節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傳統習俗:祭灶、蒸花饃、寫春聯、吃灶糖、掃塵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於農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的習俗、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傳統習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飯、守歲、看春晚、接神、踩祟、接財神

      春節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開門炮仗 :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佔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飲屠蘇酒: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北方):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貼“赤口”: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送年”: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

      大年初四(Forth of January),又稱為“羊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黃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前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在北方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兩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古時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俗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正月初八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十二搭燈棚: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

      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農曆正月第十四天,作為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後,年就宣告結束了。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節期與節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 13 # 醍醐破ice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首民謠就是記錄中國過年的習俗的,家鄉的過年差不多也是這樣的習俗。

    在我們農村,進了臘月,基本上就要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買買吃的零食,鞭炮,敬神用的一些用具,很多很多。到了臘月二十三的時候,要把家裡所有的神敬一下請上天的,因為一年的灰塵要好好打掃一下,所以指能請神上天。到大年三十的時候,所有東西都準備好,再放些鞭炮把神請回來。

    二十三神上了天后,二十四開始打掃,把家裡的所有傢俱都搬到院子裡,把家裡所有犄角旮旯全都打掃乾淨,擦乾淨,基本上需要整整一天。小時候就是這樣的,爸爸媽媽搬箱子櫃子,我和哥哥年紀小就搬凳子椅子,媽媽掃地我灑水,我查裡邊玻璃,哥哥擦外邊玻璃,擦的不乾淨,敲敲玻璃提醒一下。所有地方都掃完後,再把所有的傢俱都搬進去,一番辛苦之後整個家都煥然一新。

    剩下的幾天,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東西,蒸年糕、饅頭,炸丸子,各種菜各種食物,媽媽經常說,不到大年三十就沒個準備完。

    最美的是大年三十,早上早早起來,吃完飯,小時候的對聯都是爸爸自己寫的,哥哥磨墨,我和媽媽裁紙,把一張張大紅紙裁成相應的對聯的大小。爸爸寫字,我給壓紙,哥哥負責把寫好的對聯一張張鋪在地上晾乾。最後,紅紅的紙上寫著那黑色的洋洋灑灑的行楷滿滿的鋪了一地,爸爸臉上就會堆滿了自豪和驕傲。有時候鄰居也會來找爸爸幫忙寫對聯,有的是寫特殊的大對聯,有的是這幾個小帖子,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我們這邊忙的火熱,媽媽也在趕緊準備中午吃的飯,因為吃完飯就要早早的貼對聯了。做好飯媽媽就趕緊準備漿糊,是用白麵里加上水,放在火上熬,慢慢的就會熬成糊狀,熱氣騰騰的滿滿的一小鍋,因為我們家用青磚蓋的房子,牆上不能用膠帶,所以每年的漿糊都是必備的。

    吃完飯,媽媽這邊稍微歇一會兒就開始燉雞腿,燉排骨,洗菜擇菜切菜,準備食材,就要準備年夜飯了。我和哥哥爸爸三個人則開始準備貼對聯了,準備好梯子,凳子,把對聯準備成一幅幅的就要開始了。我端漿糊,哥哥負責遞對聯,爸爸負責貼,各司其職。看到鄰居也在帖對聯,爸爸就扯著嗓子和鄰居調侃兩句,說說笑笑,好不歡快,好不熱鬧。最後每個門上都貼上了寫滿吉祥話的對聯,床上有身體健康,梯子上有上下小心,車子上有一路順風,門口有出入平安,灶臺上有燈火通明,包括門口的大樹上都貼上了出門見喜大吉大利………

    貼完對聯,爭取要在天黑之前把燈籠掛起來,等天黑了,把燈開亮,紅紅的燈籠向人們宣示著新年來了!我們對門的大爺是個特別開朗的老頑童,說他是老頑童,因為都七十多歲的年紀了,什麼都愛追著年輕人的潮流走,這不就往大門口掛了一排的燈籠,家門口則掛滿了閃爍的小燈,一閃一閃特別好看,過年的心勁兒絲毫不輸年輕人。

    等一切忙碌完,爸爸媽媽就開始扎進廚房開始做菜,每年過年我們家都炒一桌子的菜。我和哥哥就去看電視,每年年三十中央的新聞都是關於新年的各種報道以及春晚的後臺準備。我看到春晚後臺採訪爸爸媽媽喜歡的明星就趕緊喊他們,爸爸就著掛滿麵食或者是還抹著油的手趕緊跑過來看,看完之後就笑著去廚房講給媽媽聽。一番忙碌後,菜一個個的炒好了,我留一盤盤的菜從廚房端到電視前的圓桌上,路上在順手吃一口自己喜歡吃的糖醋丸子。一切準備就緒後,一家人就開始圍著桌子一邊吃菜一邊看春晚,席間爸爸要拿出他珍藏多年的老酒,一家人一起幹一杯的。

    吃完飯爸爸會主動承擔起洗澡刷盤的重任,我和媽媽則拿出過年給我買的新衣服褲子鞋襪子,穿戴一新在鏡子前照了一遍又一遍。通常穿上後就不捨得再脫下去了,這可能是每個小女孩穿新衣時都會有的欣喜吧!媽媽也拿出她的外套試一下,最後檢查一下是否合身,然後把每個人的過年衣服都給拿出來準備好。媽媽這邊準備好,爸爸也就差不多忙完了,一家人擺上一盤花籽花生,圍著火爐一邊吃一邊看電視一邊閒聊,守歲。

    快到午夜十二點的時候,要把地給掃了,桌子擦了,爸爸說掃完就不能往地上扔東西了,因為第二天不能掃地。小時候我不懂,長大後慢慢體會到是否有除舊迎新的意味呢?打掃完後,就要放鞭炮把神給接下來,和我們一起過年。準備就緒後,全家人準備睡覺,我也小心翼翼的脫下我的新衣服,整整齊齊的擺好準備第二天穿。一晚上請神的鞭炮聲基本上是不會停的。長的,短的,聲大的,聲小的,還有人家放煙花,各種小炮的生音不絕於耳。

    那時候淳樸勤勞的人們起的很早,基本上每年五點多爸媽就把我和哥哥叫醒了,起來各自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洗漱,吃飯。剛吃完飯就有鄰居來了我家,男男女女,女人比評各自的衣服,男人們天南地北胡侃,我和哥哥也各自找自己的小夥伴,一群群的小夥伴相跟著把家家戶戶走了個遍,到了每家都會得到大人們給的瓜子花生還有各色糖果。然後男孩子們用壓歲錢買了各種小炮玩,女孩們則買了喜歡的頭飾或者糖果。

    上午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快到中午的時候,媽媽們就必須回家準備午飯了,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吃的餃子,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每個人一邊吃著餃子一邊說著自己上午出去的見聞,好像過了個新年,所有人所有事都有了一個新氣象。吃完飯後就各玩各的,男人,女人,孩子,那時候好像就是有無窮無盡的樂趣,沒有很多的玩具,也沒有什麼娛樂裝置,但是想起來,那時候的過年,年味真的很濃。

    晚上回來吃晚飯,爸爸總會感慨一句,哎呀,一天真快,新年就過完了!

  • 14 # 浮華背後4887

    今天是臘月初一,又是一年大雪紛飛,年來到。

    在當下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年,早已失了味道。

    沒有了傳統文化民俗,習俗的年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讓我們將時光倒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的年才叫過年!

    那時是我的童年,也應該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了吧!

    依稀記得一進臘月年味就開始日漸濃郁,爸爸媽媽就開始忙碌張羅準備年貨了。在哥哥姐姐們的協助下一切皆在有序進行中,蒸花棗饅頭,炸油糕,炸油餅,炸饊子,炸麻花,壓粉條……一頓操作下來已進臘月中旬,年味愈發濃厚,家裡院裡各家各戶皆飄散著油香味,肉香味!

    爸爸媽媽大塊大塊的買回來的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魚肉在或燉或蒸或煮中飄散四溢著誘人的香氣……

    我與院裡的一幫孩子們這家出那家進的淘著充滿兒童氣息的遊戲,或這家叼一塊肉,或那家吃一塊糖,直到夜幕還玩的不亦樂乎!

    時間進入臘月二十三,爸爸媽媽帶領哥哥姐姐開始打掃衛生粉刷牆壁。潔白的牆壁貼上富貴滿堂的年畫,每個窗欞上貼上鮮紅色的窗花,家裡家外透著喜慶喜氣。

    到了晚上媽媽買回了我翹首期盼的麻糖,領著我灶膛裡放一塊給灶王爺吃,祈求他老人家替我們全家多多美言,傳說臘月二十三小年灶王爺要上天宮向玉皇彙報工作。

    剩下的我們姐弟每人吃幾塊意喻糊嘴,而我們也不得再大聲喧譁,不得淘氣撒潑,以免惹灶王爺生氣!

    過了小年家家戶戶就都更加忙碌了,工作一年的大人們這時已大多放假了。

    全家人的新衣服在以後這幾天密集採購回來,而我最關心的鞭炮,瓜果梨桃花生瓜子核桃蛋糕等等年貨精品也陸續購回。

    記憶深刻的莫過於每年的臘月二十九了,這一夜也應該是那時全國所有兒童共同難熬的一夜吧!

    因為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兒,大人們更加忙碌……而我們於強烈的企盼中煎熬至半夜才於迷迷糊糊睡著。然而儘管熬至半夜,但是絲毫不影響我第二天六點準時醒來(哈哈,上學從未這麼準時早起)。

    哈哈,過年了!

    洗漱完畢後媽媽給我穿上新衣,就迫不及待的奔出家門,左兜是糖和花生瓜子,右兜是瀏陽小鞭,一手拿香一手拿炮仗不亦樂乎,而此時左鄰右舍炮竹炸響的聲音已經此起彼伏了……!

    一圈瘋玩回來,爸爸已經把旺火磊好了,哥哥姐姐們也將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將春聯貼好,門上,窗戶上,大門上,涼房,旺火,狗窩雞舍……全部紅彤彤一片鮮紅,喜慶之色映紅了整個院子!

    午飯在對付中匆匆過去,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為隆重一頓飯,年夜飯!

    媽媽忙著給姐姐梳妝打扮,爸爸親自下廚掌勺,雞鴨魚肉溢著饞人的肉香上桌,六個冷盤花紅柳綠,六個炒菜熱氣騰騰,豬肉餡餃子,羊肉餡餃子似一個個大個的元寶陳列於案板之上……!

    爸爸媽媽開啟珍藏一年的醬香白酒各斟一杯,我們姐弟也端起了那時特有的香檳酒全家舉杯同賀新春!

    年夜飯過後,我們姐弟就各自奔出家門,各找各的玩伴,大人們也於院中這家那家相互串門兒嗑著瓜子嘮著閒嗑,於一年的辛勞中得以片刻的清閒。

    十二點,年的高潮來臨,我們姐弟也準時回家,爸爸帶領著我們兄弟倆開始點旺火,這邊爸爸點火,那邊哥哥扇風,我則忙著從涼房往出搬運炮竹。

    旺火終於著旺,紅色的火苗竄起老高,我們哥倆輪番放炮,一會兒禮花彈,一會兒二踢腳,還嫌不過癮就直接一整掛大地紅電光炮,地上噼裡啪啦,天上五彩繽紛,院兒裡,巷子裡,街上全部響開花,這一片禮花炸響,那一片火箭筒上天,還有那嘎達麻雷震天……好不熱鬧,好不紅火,這才是年,這才叫年,全華人民紅紅火火過大年!

  • 15 # 米爾遠征

    地處渭北平原小鄉鎮,過年會有一種很隆重很熱鬧的慶祝方式,一般會放在正月十五前後,官方話叫社火,我們那方言叫“打射虎”。

    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小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穿新衣,響炮,響炮還必須是將鞭炮全拆散,弄成一個一個的裝口袋裡,有的拿根菸,有的拿根香,一點趕緊往外扔,生怕炸著自己,即使有偶爾的被炸事故,依然是不會動搖孩子們的興奮之情。

    過年還有好多好吃的,儘管當時物資匱乏,經濟拮据,父母們還是會在過年做好多平時吃不到的食物,有茶果,油炸豆腐,肉丸子,蒸碗,瓜子花生,還有就是豬肉菜,從除夕就開始讓人垂涎三尺美食之路,一下要吃到正月十五。

    再就是穿著新衣走親戚,拿壓歲錢,在親戚家見到了好久不見的表兄弟姐妹,玩的不亦樂乎,吃飯都忘記了,吃完飯就是眼巴巴等著收壓歲錢,那時候給個一塊錢都高興好半天,不過最終還是回到父母口袋了,多半都是被給你攢著、你拿著會丟等藉口被收走了。

    說到重點了,隆重熱鬧的打社火登場。

    以前不懂社火是幹嘛,只知道很熱鬧,跟著瞎跑瘋鬧,後來慢慢懂事了,才知道社火其實是很早就有,以前就是祭祀或者節日迎神上的表演,為啥有火,就是有紅火、熱鬧之意。

    後來慢慢流傳下來,大家在過年的時候慶祝一年的辛苦勞作,祈禱來年的好運。

    社火有好多種形式,我們當地舉行社火表演的時候,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多多少少參與,前前後後幾千米的隊伍,走街串巷,有時候還會去隔壁村子熱鬧,要的就是這種氣氛。

    表演隊伍中有芯子、高蹺、旱船、龍燈、丑角、血虎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芯子、高蹺和血虎,尤其是血虎,當年可是給這群小孩留下了長久的心裡烙印。

    血虎就是真人表演的各種殘酷刑罰,有被鍘刀鍘的,有被大刀捅的,各種慘狀,當時小孩看了後都是心驚膽戰的,做的很真實,血肉模糊的,現在想想還是心有餘悸。

    芯子就是車上放一個桌子,然後有固定的鋼筋,有個兩三米高,上面會讓小孩子站上去固定住,穿著各式各樣的戲服,有的站一兩個人,有的站四五個人,看了真是讓人覺得驚險。

    高蹺就比較容易接受了,當時很多年輕人和十幾歲的青年最喜歡踩高蹺了,兩根長方體的木棍做成的高蹺,下面窄上面寬,中間就有腳踩的隔斷,用繩子固定住,就可以隨意走動了,有些走的熟練的會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有的還跳起來或者一個腿伸起來,不過還有好一些走的不熟練,尤其是當年村裡的路都是土路,不像現在水泥路這麼平趟,就會有好多父母或者親戚拿根木棍,讓踩高蹺的扶住,這樣避免踩空摔倒。

    隊伍末尾還有丑角,一個男扮女裝的,臉上畫上醜裝,一圈圍幾個襯托的,一路瘋瘋癲癲,打鬧嬉戲,小孩子最喜歡圍著他們轉了。

  • 16 # 搞笑一根筋

    我是陝西關中人。就說說陝西關中有哪些習年俗吧?關中過年一般是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算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過小年。

    現在關中一帶基本還保留以上的習俗。

    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每天的習俗不同。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把以前的舊灶神撕下來,俗稱“揭爺”,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彙報人間一年的情況,保佑來年五穀豐登。所以灶王爺旁邊的對聯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臘月二十四,各家各戶開始大掃除,俗稱掃舍,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年。幾乎要把裡裡外外打掃一遍,把玻璃擦乾淨。臘月二十五開始,關中就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會做豆腐的就自己做,不會做的就要換點豆腐回來。一般要切成薄片,在油鍋炸熟撈出,切絲準備燉臊子。

    臘月二十六,大家開始燉肉,西府一帶叫爛肉。也是燉臊子的必備品。臘月二十七,開始殺雞,雞諧音就是吉,有的大戶還會買些魚,總稱就是吉慶有餘。由於過年要走親戚,不再蒸饃,所以年前就要蒸好饃,一般要能吃到正月十五。臘月二十八就開始發麵。二十九要蒸一整天的饃。有蒸饃,肉包子,菜包子,糖包子,還有一些油麵包子。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寶雞一帶一大早會吃臊子面,意思就是拉錢串子。到中午人們就要請人寫對聯,貼對聯。然後要去祖先的墳墓去燒紙磕頭,俗稱“請先人”。意思是請先人靈魂回家過年。先人請回來後,可以放炮。一家人坐在一起,大人包餃子,小孩可以要壓歲錢。關中的習俗是除夕要熬通宵,大家會諞閒傳,看春晚。等到12點了再放炮。

    初一大早上,大家都吃餃子,完了就去長輩家串門拜年,一般大致坐幾分鐘,寒暄一下就去下一家。現在這些習俗有的還保留,有的已經消失了。饃都是買的不蒸了;對聯都是印製好的不用寫了;春晚也沒意思不看了,也很少去串門拜年了,都圍在一起打麻將。所以,現在過春節也就沒有什麼年味兒了。想想還是喜歡小時候過春節有年味兒。

  • 17 # 指尖素箋

    貼對聯、換桃符、迎神、串門拜年、放鞭炮!只是現在的年味日漸淡了!沒有小時候的熱鬧。城市裡的過年就猶如完成一項任務!

  • 18 # 向陽開心果xy

    寫春聯!薰臘肉!薰臘魚!做年糕!做米酒!備好臘八粥的料!做貓耳朵!炸好等客人來吃!瓜子花生必備!閒時聊天一邊剝花生吃一邊聊天!趕天氣好!裡裡外外的被套和忱套全洗乾淨!全家每人添一身新衣服!便炮和沖天炮煙花等等!紅包準備好50個!

  • 19 # 平常心——1121

    已經進臘月了,離年越來越近,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愛說:“哎!你看這不一眨眼的功夫就到年了來,著實快了”這就開始慢慢盤算到年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該換。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打掃衛生,逢集就趕,生怕落下東西沒買。臘月二十七八了家裡就開始炸菜炸肉,炸魚叫“過油”越過越有。然後除夕夜貼春聯,包餃子,中午吃肉的,晚上吃素的,晚上還要整一大桌好吃的菜。一家人看著聯歡晚會喝酒吃飯,然後晚上12點放鞭炮。再就是過了初一就開始走親戚,初二走姥孃家,初三姑家姨家,初四孃家(有的地方初二走孃家)初五有的走姐姐家……雖然現在過年沒有小時候那樣快樂了,但新年新氣象過年的氣氛還是很濃。

  • 20 # PP來吃

    每當下了第一場雪之後,耳邊就總能想起一句話,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時候,一到臘八,喝了一碗臘八粥之後,就眼巴巴的數著日子,等著過年。小時候的年對我來說,是甜甜的糖,是平時幾乎吃不到的點心,是我最愛吃的紅燒肘子,是一大年才可以熬夜看的春節晚會!和整個晚上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說到風俗,就得從小年夜開始說起了。

    小年夜,農曆臘月23,村子裡的鄉親們幾乎家家都開始殺雞,然後放上蘑菇,村裡瀰漫的是小雞燉蘑菇的香味。

    然後農曆臘月27,新年前的最後一次大集。早早起來,跟在父母后面,小小的身板拿著到腰的大筐。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排骨,肘子,羊肉,炸串,對聯,鞭炮,糖果,統統放入我的大筐裡。手套不帶也不覺得冷,一路帶著喜悅拽著筐,拿不動了,也就是不撒手。

    農曆29,家裡的親戚都回來了,叔叔會給我買新衣服,姑姑會給我買好吃的零食。穿著新衣服開始滿村子得瑟,把衣服弄髒了,總逃不了老媽的罵。

    三十從早上開始就不吃早飯,貼春聯,然後餓一天肚子,等著年夜飯大快朵頤。

    初一放鞭炮,穿著有點兒髒的新衣服出門拜年,這幾天不寫作業,也不會有人管我。

    現在都說年不是年了,越來越沒有味道了。

    可能團圓才是真正的年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有沒有特別不想上學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