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帶著耳朵qu旅行
-
22 # 青史回聲
中國上廁所一直用的是竹片或瓦片刮,然後洗手。紙張是文人用於寫字的東西,算等級非常高的東西,寫錯了和寫的不好的,都不能亂扔亂用,要畢恭畢敬的在“惜字亭”燒掉(看看麥兜電影演的),這是文人的規矩。好象到了清朝初年,才開始用不適合寫字的草紙擦屁股,宣紙和一些文理比較細膩柔軟的紙還是必須用於書寫文字。
在中國,用紙是講究等級的。越級用紙,或者濫用紙,輕則被老師長輩教訓(學官也要處罰),重則觸犯條律,抄家殺頭也不奇怪。比如給皇帝上書,紙張就有特別規定,不能有錯字和汙漬。讀書人每次考試也是這樣。
西施貂禪這樣嬌滴滴的美女,大完了以後,也是用竹片刮的,了不起刮完了再洗洗——我也用婦炎潔!這是中原以及西南地區的習慣,黃泥瓦片和竹子多嘛。
在成吉思汗的時候,蒙古王公貴族們把遊牧習俗帶到了北京元大都裡。如廁的地方,放一把乾淨新鮮的嫩草,大完以後,抓一把使勁一擦——有大草原的味道!
明朝中葉的時候,中國人開始用紙張擦屁股。這主要得益於資本主義萌芽下的工坊規模的紙張生產造成了大量邊角餘料被有識之士收集起來,串成一沓子一沓子地走街穿巷,廉價出售給有錢人家的閨女媳婦們描繡花樣用,然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女媳婦們發現,這些小紙片居然比用竹片刮要來的爽,而且省缺了水洗的麻煩,於是就先在婦女圈子裡流傳起來。據鄙人推測,其流傳模式多半先是某個小姐先覺得這麼做著爽,然後,高階丫鬟們就學著來,丫鬟們回家探親,就把這種奢侈且健康的方式當作新聞來報道,然後,稍微有錢點的小家碧玉們就學起名門淑女的做派,最後,走在時尚前列的柳鶯煙花們果敢地將此方式作為奢侈且浪漫的特殊生活態度,介紹給了引領時代風雲的大老爺們們,從此,這個被高高供起來寫文章和書法的紙,就正式地開始了伺候尾門的歷史使命,而一發不可收。
-
23 # 蕭大俠學堂廁紙 在中國沒有先進的造紙術的時候,古代人用廁籌來解決這一問題。稱“廁簡”。
古代上廁,不用紙而用廁籌。籌為木或竹削成的小片。用畢後以水滌盡,以備下次再用。貴族之家,以錦襄盛籌,以備取用。紙張發明後,因價格較昂,仍用竹木籌。或曰此俗傳自古代印度,故中國寺院中皆沿襲之。《北史。齊紀中》:“[文宣帝]沉酗既久,轉虧本性。.....雖以楊愔為宰輔,使進廁籌。”宋馬令《南唐書。浮屠傳》:“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明陶宗儀《輟耕錄。廁籌》:“今寺觀削木為籌,置溷圊中,名曰廁籌。”
而古人上完廁所擦屁股使用的工具歷經三個階段。原始階段:
最早人們用最順手的東西,海邊居民用貝殼,內陸居民用麥稈、樹枝、石子、碎磚、瓦片甚至土塊等等。
廁籌階段:
廁籌是將竹片或木片削光,放在廁所裡,用來刮穢物,然後如廁者再洗淨。富貴人家還要更衣。 中國有記載用廁籌的最早是魏晉時期,實際上可能更早。南朝的首富石崇家的廁所修得像宮殿,他“進宮”時,10多個衣著豔麗的婢女準備好了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排成隊站在門口迎候,拉一次屎比現在的洗浴桑拿豪華得多。以至於客人如廁,見到如此排場還以為進了石崇妻妾的臥室。而皇宮更是不同尋常,《世說新語》中西晉大將軍王敦被招為駙馬,新婚之夜,頭一回使用公主富麗堂皇的廁所,他見裡面有漆箱盛著幹棗,只當是“登坑食品”,抓起便吃,邊吃邊拉,待完事後,侍婢端來一盤水,還有一隻盛著“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這些“澡豆”倒在水裡,一飲而盡,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來,幹棗是“登坑”時塞鼻子防臭氣的,而“澡豆”則相當於現在的肥皂,用來洗手。
廁紙階段:
中國人從何時使用廁紙不可考。因為在儒生眼裡,除了經邦治國平天下外,其他的東西都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中國歷史中見不到關於民生的史料。但可以從反面證明廁紙在中國的使用。如唐朝時規定,不得拿寫過字的紙如廁,這個規定直到上個世紀仍有一些老人遵循著。出臺這個規定說明當時存在把“字紙”用於不當之處的現象。我們可以理解為最晚在唐朝就已經有人用廁紙了。
中國人在這方面歷史上還是比西方先進的。廁紙在中國普及時,12世紀造紙術才傳入歐洲。英國人在16世紀末、美國人到17世紀末才學會造紙。 -
24 # 大叔陪你聊娛樂
首先,只要是人,就得吃喝拉撒,拉出的排洩物都是臭的,不管是醜八怪還是顏值高的男神女神。來說說古人是怎麼擦屁股的。古代,紙是比較稀缺的,普通人是不會也不捨得用紙來擦屁股。中國人使用手紙的記載,最早見於元朝。
最底層的貧民,用稻草、蘆葦、樹葉、鵝卵石、瓦片、石塊來擦屁股。明代人胡應麟在《甲乙剩言》中說,“男女皆用瓦礫代紙,殊為嘔穢”。瓦片竟有廁紙的功能。
其次,講究一點的,身份高一點的人,使用“廁籌”來擦屁股。廁籌又稱廁簡,就是大便後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說:“今寺觀削木為籌,置溷圃中,名曰‘廁籌’。”
而且,據說 廁籌起源於印度,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近代中國、日本等地,還有偏遠地方使用廁籌。
而且,廁籌也為皇家所使用,《北史》記載,北齊皇帝高洋昏庸無恥,上廁所的時候,命令宰相楊愔拿著廁籌,在旁邊隨時待命。
宋馬令《南唐書·浮屠傳》:“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
也就是說,南唐後主李煜為了體現對佛教的虔誠,和大周后一起,親自為僧侶、佛教徒削竹片,做廁籌。
為了保證廁籌使用時的舒適度,李煜夫婦還親自把廁籌貼在自己臉上摩擦,確保光潔滑爽。
李後主夫婦也夠奇葩的,親自為別人削廁籌。《尋秦記》中,古天樂扮演的項少龍穿越到了戰國時代的趙國,夜宿居民家中,上廁所時,向老翁要“衛生紙”擦屁股,老翁沒聽說過衛生紙,只能拿起廁籌遞給他。這說明老翁家的生活條件不錯,用得起廁籌。
要是在普通農民家中,遞給項少龍的可能就是一塊瓦片或者石頭,你愛用不用!!
項少龍同志,在那邊用得慣廁籌嗎?
有史料記載,古人用的廁籌,應該是迴圈利用的,前一個人用完後,並不丟棄,而是稍微洗一下,讓後一個人用!細思極恐!!
在擦屁股材料的使用上,最為奢侈的,可能是明代皇帝,他們使用一種從四川進貢的蠶絲綢緞製成的帛擦屁股,用完就扔。
有個太監覺得這些絲帛扔掉了太可惜,就一張張收集起來,清洗曬乾,並用針線縫綴起來,做了一幅窗簾。有一次,明孝宗無意中看到這個窗簾,大為感嘆,深受觸動。
孝宗皇帝的勤儉是出了名的,見此情景後,下令不再用帛擦屁股的材料,而改用廁紙。
後來,明代皇帝使用的廁紙在史料也有記載,是內官監紙房鈔造的,淡黃色,綿軟細厚,裁剪為三寸見方,和現在的餐巾紙差不多大小。
-
25 # 蔚藍海岸7s136
古代 沒有紙,一般人家也用不起棉布,況且用來揩臭烘烘的屁股,能用棉布或絲綢擦屁股的,除了王公貴族豪紳巨賈,就是那些仔賣爺田不心痛的敗家玩意兒。倒退幾十年的農村,仍是沿用著幾千年的傳承,無論男女,大便後,大多用土坷垃或磚頭瓦塊蹭幾下,覺得差不多就提上褲子走人,我曾在農村見到過一位大伯,可能當時挺急,沒來得及找到合適的清理工具,見到時,他正撅著屁股往牆角上蹭,由於屁股與眼睛所處的位置挺彆扭,老伯的視線完全被遮住了,心想,若僅憑感覺來解決,也真是難為他了。老伯卻神定氣閒的料理完畢,毫髮無損。世人常說藝高人膽大,這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如果說當時挺搞笑,還不如說自己很驚駭,打那起,自己種下病了,只要是解大便,眼前總浮現這個場景,一直好幾年才康復。看看現在什麼紙尿褲,這墊那墊還分白天晚上用的,餐巾,有盒裝有紙桶,琳琅滿目,去年到郊區村裡串朋友,吃過飯,朋友老婆對兒子大喊一聲:“去床頭櫃上,把那捲茅房紙拿來,讓你大爺擦擦嘴。”
回覆列表
你有沒有看過《春田花花幼稚園》?裡面說在中國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上完廁所都不用紙的。那是因為人們在紙上寫文章,燒紙錢給先人等等~~所以紙在他們心中是十分神聖的至於用什麼,多數是用瓦片,木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