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崔海新
-
22 # 洞中一日史千年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安徽合肥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中國資產階級歷史學的創始人梁啟超早在七十年前就指出:“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清史稿》也說他“獨立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人當其衝,……近世所未有也”。
由於晚清政治腐化等原因,列強強迫清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其中大部分都是李鴻章來簽訂的。比如:《中日臺事條約》《中英煙臺條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日天津條約》《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大大小小三十多個條約。正是因為李鴻章代表大清和列強簽訂如此多的不平等條約,長期以來,人們只論及他對內如何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對外如何簽訂不平等條約,因此,一提到李鴻章,人們自然要說他是劊子手和賣國賊。顯然,這樣評價歷史人物是有失全面的。
李鴻章在晚清社會政治舞臺上縱橫捭闔,活動了整整四十年。是清朝政府高層參與決策、執行決策的重要人物。在軍事上,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開創了中國軍隊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近代意義上的海軍和一系列軍工企業,為中國工業打下最早的基礎。他綜觀世界各國的發展,痛感中國之積弱不振之原因,得出必先富而後能強的結論,故首當其衝開始了中國早期的洋務自強這一近代化運動,親手建造了中國第一個鍊鋼爐,第一個煤礦,第一條鐵路、第一份電報;是他發現從封建專制國家向近代國家轉型,必須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第一個駐外使館和派出第一批留學生。 李鴻章在世界上有著非常的影響力。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毛主席曾一針見血地評價李鴻章,“舟大而水淺也”。站在晚清這艘巨大破船船首處的李鴻章,縱然有通天的本領,也敵不過大清帝國的江河日下。
-
23 # 大黃扯點歷史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深得慈禧太后信任。在職期間,大權在握,翻雲覆雨,左右朝廷格局。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同為清廷重要的漢族封疆大吏。梁啟超曾指出:“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讀中國近世史者勢不得不口李鴻章。”(《四十年來中國大記事》)。《清史稿》說:“獨獨立國事四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人當其衝,……近世所未有也”。然而,李鴻章的地位與影響,在史學界中的研究與評價,不夠深入和失之偏頗。長期以來,人們對李鴻章的瞭解只停留在他如何鎮壓太平天國軍,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在人們看來,李鴻章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賣國賊。這種評價是非常片面的,對歷史人物是相當不公平。
按照唯物辯證史觀來說,一切歷史人物的評價都要一分為二。李鴻章鎮壓太平天國軍,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等惡行被人們指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站在李鴻章的階級立場和利益上看,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雖不符合歷史潮流,但卻符合他所在的地主階級。身為朝廷命官,一切以清廷利益為重。太平天國運動威脅到了清廷統治,他必須義無反顧起來鎮壓。現代人為什麼會反感呢?大多原因是現代人從書上了解清末腐朽的統治,清朝官員們還死守著中間已爛的的蘋果,現代人無法理解。要知道以前的人生活在那麼封閉的世界中怎麼會想到他們的朝廷快不行了,所以我們也要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
我覺得現在絕大多數的人在評價人的時候,還是停留在簡單的好人和壞人之分,先入為主的觀念很難改。比如林則徐,大家都知是虎門銷煙的英雄,但是把他鎮壓太平天國的事給忘了;康有為,戊戌變法掀開了中國政治改革的帷幕,但是他還在變法中強調要防止農民起義。如果按照簡單的好人和壞人之分,先入為主的觀念,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所以我們不能因一件事就對人一錘定音。
就那些劣跡來看,李鴻章只不過是棋手手中的一枚“棋子”。鎮壓農民起義,是他身為清廷官員的職責,無可厚非。黃海海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不是李鴻章的一個人的責任。甲午戰爭前夕正值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西太后大壽怎能不慶祝?太后祝壽自然是她老人家最信任的大臣李鴻章操辦。太后祝壽需要經費,但國庫早空了,只能從軍費中掏。西太后可不管什麼軍費的,只要她高興就行了。(也有人考證,慈禧六十大壽用的錢是各地督撫們額外湊出來的,並不是傳說中的北洋水師軍費。)
但是她不知道這軍費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的救命錢,所以民間戲稱“太后祝壽,萬壽無疆”。甲午戰爭失敗了,西太后不思原因,執意要議和。又派了寵臣李鴻章去議和。李鴻章自是不願意,但是又無可奈何。但是李鴻章還是充滿愛國之心的,在馬關他據理力爭,爭取減少對中國不利的條約。條約簽訂了,日本滿意了,華人憤怒了。國內聲討李鴻章此起彼伏。從始至終,李鴻章是最無辜最倒黴的。條約是他籤的,但是有誰想過他只不過是“棋子”,真正的幕後操縱者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一大群勢力強大的主和派。
劣跡斑斑抹不掉,但是他的功績也不能磨滅。李鴻章是一大批封建地主中覺醒較早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去主動去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但是因為“中體西用”,認為人們就否定了洋務運動。我要說,人的認識是要過程的。一個生活在封閉的落後的封建社會中沒出過國門的人,能想到學習西方是很不容易的。至於堅持君主專制政體,還是因為他是封建地主階級,他有自己的原則,就像康有為堅持君主立憲制,反對共和制。李鴻章力排眾議頂著壓力,和一些開明地主同僚創辦洋務企業,從出發點他還是希望國家能富強起來。洋務運動主觀目的是要鎮壓農民運動、抵禦外敵,維護清廷的統治,但是它又從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李鴻章是一個有過有功的人,不能一言以蔽之。列寧說過:“判斷歷史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評經濟浪漫主義》)。所以李鴻章是有超越先輩的地方的,這樣一個複雜的人物,我們更要公平公正給予評價。
-
24 # 靜靜時光
說到晚清的歷史,就不得不提李鴻章,他是晚清重臣,他的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像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他也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個人。
李鴻章一生代表清廷與列強國家簽訂了30多個條約,這些條約中有很多不平等條約。正是因為這個,很多人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但是大家要清楚,李鴻章只是代表清朝簽訂,當時清朝的實際控制者是慈禧太后,沒有慈禧太后的許可,李鴻章有幾個腦袋敢去簽訂這些條約。
下面看看李鴻章代表清朝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
1、1876年(清光緒二年)9月13日,李鴻章代表清朝與英國在煙臺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英煙臺條約》。該條約的簽訂結束了“滇案”,規定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商船在沿江的大通(今銅陵大通鎮)、安慶、湖口、沙市等處停泊起卸貨物;各口租界免收洋貨厘金;新舊通商口岸尚未劃定租界者都要“劃定界址”。此外,《另議專條》中規定英國可派探路隊由北京經甘肅、青海或四川等地進入西藏,或由印度進藏。
2、1884年(清光緒十年)5月11日,李鴻章與福祿諾代表清朝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條約規定:1、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不平等條約;2、允許在中越邊境開埠通商;3、調回在越南的中國軍隊。該條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且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等。
3、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6月9日,李鴻章代表清朝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又稱《越南條款》)。該條約規定:1、清朝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2、在中越邊界保勝以上和諒山以北指定兩處為通商地點,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3、降低中國雲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4、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商辦。
4、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4月17日,李鴻章、李經方代表清朝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該條約規定,清朝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5、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11月8日,李鴻章代表清朝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日遼南條約》。該條約規定:日本交還遼東半島;清政府償付日本庫平銀三千萬兩作為“酬報”;交款後三個月內日本從遼東撤兵。
6、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年6月3日,李鴻章代表清朝與沙俄簽訂不平等條約《中俄密約》。該條約的簽訂使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實際上把清朝的東北區域變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這對於俄國將侵略矛頭進一步伸向華北及長江流域,進一步對清朝施加影響,爭奪遠東霸權,具有重要意義。
7、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6月9日,李鴻章、許應騤代表清朝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該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清朝將1860年英國所奪佔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龍半島的其餘部分,即從深圳灣到大鵬灣的九龍半島的全部,租與英國99年;租期內租借地歸英國管轄。這使得英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8、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3月6日,由李鴻章、翁同龢代表清朝與德國簽訂不平等條約《膠澳租借條約》。該條約將青島“租借”德國99年。自此,青島淪為德國的殖民地。
9、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9月7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朝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該條約的主要內容包括:(1)清朝對各國賠款,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並以關稅和鹽稅等作抵押;(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華人在界內居住;(3)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4)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5)外國認為各個通商章程中應修之處或其他應辦的通商事項,清政府概允商議;(6)懲辦“首禍諸臣”;(7)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對德、日道歉,等等。這個條約的簽訂,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清朝的全面控制和掠奪, 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標誌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看了這些不平等條約實在是讓人氣憤,弱國無外交,正是清朝廷的腐朽無能,才導致清朝簽訂了這些不平等條約。身處在那個時代,這些豈是李鴻章所把控的?說白了,李鴻章只不過是一個背鍋俠。
李鴻章是當時清朝上下唯一能與洋人周旋的人,所以清朝的當權者才會派李鴻章去簽訂這些條約。李鴻章一生都在替清朝賣命,1896年3月28日,已經73歲高齡的李鴻章從上海出發開始訪問歐洲,同年的10月3日回到天津。其間,他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訪問了歐美8個國家。在當時出國可是件苦差事 ,要坐很長時間的輪船,要經歷長途的海上顛簸。不是為了朝廷,李鴻章也不可能去受這個苦。1901年,李鴻章開始咳血,此時的他還正在代表清朝與列強談判。1901年,李鴻章在《辛丑條約》簽字回來後大口大口地吐血,沒多久就病逝北京。
清末朝廷實際控制者慈禧太后稱讚李鴻章是“再造玄黃”之人。當李鴻章去世的訊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當時搖搖欲墜的清朝,要是沒有李鴻章的支撐,說不一定早就滅亡了。這也是為什麼慈禧太后如此看重李鴻章。
李鴻章對中國的近代化是有很多貢獻的,他一心想著清朝能富強起來。第一支西式海軍、第一批留學生、第一個煤礦、第一條鐵路、第一個電報、第一個駐外領館等等中國近代眾多的第一都是因他而興起的。
同時期的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只能說李鴻章生不逢時,他一心效忠清朝,為了讓清朝能富強起來他做了很多,但是封建社會的劣根性,腐朽的清王朝,不管他再怎麼努力這都是他所不能改變的。
-
25 # 咱是領導
李鴻章雖然代表晚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多達30幾個,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最為人們孫熟知,但我個人覺得,他並不是賣國賊,因為在當時中國內憂外外患重重,外有列強侵略,內有太平軍和捻軍需要鎮壓,清政府又財政虧空短時間內又沒錢,軍隊的近代化裝備和商品經濟的緩慢發展相制約,造成了中國次次受辱。
你當時別說是李鴻章,你就是換成誰去他也不好使。恰恰相反,李鴻章在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鎮壓國內農民起義,訓練新式海軍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獨特的歷史貢獻!後人所熟知的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就是李鴻章創辦的,在當時亞洲第一北洋水師也是李鴻章負責籌建的!雖然甲午戰敗,但試想,如果還是划著木船和日本海軍打,那恐怕就更慘了,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晚清的中興四大臣之一!
回覆列表
首先非常感謝你的提問。
對於李鴻章我個人是持認可的意見。我甚至認為李鴻章實際上扮演了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就像那句話說的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禍水只是男權主義的一個說辭。於是紅顏就多多薄命。
你能說周幽王失江山是因為烽火戲諸侯而博褒姒的一笑嗎?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昏庸無道,自己的魚肉百姓。也不會有這麼大的歷史災難。美女只成了他是江山的一個藉口。
同樣的道理,李鴻章也充當了一個薄命的紅顏。
只不過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這個國家。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卻沒有給他一個很好的禮遇。
任何一個國家的敗亡都是他的統治者造成的。跟他的臣民沒有直接利害關係。
歷史上經常看到的就是清朝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幾乎都是李鴻章出面去簽訂的。大家看看這個屈辱的歷史紀錄。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臺灣,簽訂中日臺事條約;
1876年與英國簽訂中英《煙臺條約》;
1883年中法戰爭簽訂《李福協定》,後因法華人撕毀條約重新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
1884年北韓爆發甲申事變。李鴻章與日本專使簽署《天津條約》;
1895年在日本馬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1896年,李鴻章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簽訂《中俄密約》;
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向八國聯軍求和,簽署《辛丑條約》。
如上種種,不一而足。
所以他就成了歷史的罪人。那李鴻章不去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些災難呢?答案是否定的。
李鴻章只是去處理結果。但產生結果的過程並非由他造成。這裡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當年清政府迫於日本壓力派李鴻章到日本談判,李鴻章在日本談判期間遭到了伏擊,眼睛受傷。李鴻章以此為藉口,終於擱日本達成了《馬關條約》。我們只知道這個條約喪權辱國,但誰想到李鴻章用自己的傷減少了1億兩的白銀賠償。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