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21 #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公元前691年,武則天禁止李旦接見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與二伯父李賢的三個兒子入閣,皆被幽閉宮中不出門庭十餘年。武則天稱帝后的公元693年臘月,李隆基以皇孫身份被降封為臨淄王,其母竇氏因被誣“厭盅咒詛”被秘密處死,不知埋在何處。同年,其父李旦也被誣告有“異謀”,武則天命酷吏來俊臣審理,幸虧太常衛人安金藏大義破腹以證明皇嗣不反,才躲過了這場災難。

    公元708年,李隆基在宮中被幽閉了七年之久,這時,武則天年事已高,經大臣狄仁傑等人規諫,放棄立武承嗣為太子,李顯被重立太子。武則天去世後,李顯懦弱無能。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迫使李忠茂神讓,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立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恃功經常干預朝政,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幹,妨礙自已參政,總想另易太子,這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日夜加劇,李旦怕唐朝江山又大亂,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把帝位讓給了李隆基。公元713年,李隆基先發制人發動“先天政變”,太上皇李旦出面請求李隆基恕太平公主死罪,被李隆基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李隆基即位後,用人唯賢,依法治國,開創了盛世之後,李隆基沉溺於享樂之中,聽信武惠妃讒言,殺死了三個兒子。寵妃武惠妃死後,不顧倫理,將兒子壽王李帽的妃子楊玉環冊封貴妃。在楊國忠的專權下,整個唐朝開始混亂起來,公元755年,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同年六月,叛軍長驅直入,攻陷長安,李隆基倉惶出逃,到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發生政變,楊國忠被殺,逼李隆基賜死楊貴妃。李隆基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位即唐肅宗。公元757年,安祿山被其子殺死,李隆基返回長安,稱太上皇。公元762年,病逝長安。

  • 22 # 理工男讀歷史

    李隆基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本來是沒機會當皇帝的,甚至他父親李旦都沒機會當皇帝。但韋后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這就給李隆基這個“野心家”一個機會,透過唐隆政變掌握了兵權,這才當上了皇帝。李隆基起家過程有幾個關鍵點,史書上雖然遮遮掩掩,但仔細分析,脈絡還是很清晰的。

    李隆基早有預謀

    唐中宗景雲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死去,韋后立李重茂為太子,調集了周邊各路府軍五萬入長安,安排韋氏家族及親信領兵,第二個武則天即將出現。

    當時韋后親信“共勸韋后遵武后故事,南北衛軍、臺閣要司皆以韋氏子弟領之,廣聚黨眾,中外連結。(宗)楚客又密上書稱引圖讖,謂韋氏宜革唐命。”《資治通鑑》

    李隆基當時只是一個普通郡王,要麼是等待命運安排寄希望於韋后放過自己,要麼是拼死一搏。但李隆基盼望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一直“陰聚才勇之士”,如果是太平時節,僅憑這一點就能讓李隆基萬劫不復。

    所以,李隆基做了這些準備是冒著很大風險的,也說明他野心極大。

    掌控了軍隊、又有了皇宮內應,出其不意一擊成功

    神龍革命復唐後,唐王朝長安城駐軍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駐軍就是十六衛,包括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他們主要負責首都保衛工作。

    北部駐軍包括左右羽林軍、萬騎,萬騎就是後來的左右龍武軍,開元后連同左右羽林軍並稱為北門四軍,他們是皇帝的親兵。

    萬騎最早是唐太宗李世民設立的,“太宗選飛騎之尤驍健者,別署百騎,以為翊衛之備”,李世民從幾十萬唐軍中選了一批最精銳的騎兵組成了這支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之後武則天時期改為“千騎”,唐中宗時期改為“萬騎”,仍然是唐王朝長安駐軍中的最精銳力量。

    李隆基對這支軍隊下了很大功夫,千方百計結交其中之人,“隆基皆厚結其豪傑”,這是李隆基能夠發動政變的基礎。

    當時韋后已經安排人控制了長安駐軍,但這些火箭幹部上位太快,對底下人想法不清楚,想立威卻惹怒了各路駐軍,“韋播、高嵩數榜捶萬騎,欲以立威,萬騎皆怨”。

    與李隆基交好的葛福順、陳玄禮二人當時只是萬騎當中的中級武官果毅,就找李隆基訴苦。李隆基藉機挑動他們的情緒,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就上了李隆基的船。

    有軍隊還不夠,萬騎當時駐守的是玄武門,想要進入內宮還需要一個關鍵人物,就是“掌宮苑內館園池之事”的宮苑總監,負責內苑物資出入、館舍修建。這人不過是個五品官,但有他在,進出內宮就容易得多。

    唐隆政變

    唐隆政變當晚,李隆基親自去找了這個宮苑總監鍾紹京,此人開始有些猶豫,但後來也下了決心,還組織了工匠二百人參與政變。李隆基也對得起他,政變之後就提拔他進了宰相班子。

    另一路人馬是萬騎果毅葛福順,晚上十點左右,“天星散落如雪”,“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璿、韋播、高嵩以徇”。史書記載就這麼簡單一句,但想必過程也是驚心動魄。

    控制萬騎之後,李隆基命葛福順、劉幽求等人兩路攻打內宮,自己在玄武門外等候。等到萬騎控制了皇宮,李隆基才在萬騎士兵和鍾紹京等人簇擁下進入太極宮。

    這時韋后、安樂公主已經死在亂軍中,韋后一黨其他骨幹武延秀等人也都被殺,上宮婉兒向劉幽求出示了一夥兒的證據,但李隆基毫不猶豫的也殺了上官婉兒,政變獲得了完全成功。

    “素為韋后所親信者皆斬之。”所有韋后一派的親信都殺光了,其中還包括宰相韋溫、韋巨源、宗楚客等一批高官。

    “誅諸韋於杜曲,襁褓兒無免者,諸杜濫死非一。”長安城南郊從韋曲到杜曲的十里樊川是長安著名的高官別墅區,韋后家族大多居住在此,無論老幼都被殺光了,甚至還有不少錯殺的。

    (長安玄武門)

    唐隆政變之後,李隆基雖然擁立自己老爹李旦當了皇帝,但朝中大權掌握在自己和太平公主手中。李隆基進位為平王,“兼知內外閒廄,押左右廂萬騎”,這兩個官位,前者是掌管天下馬匹,後者就是萬騎這支軍隊的統帥。並且論功行賞,剛才說的李隆基親信鍾紹京和劉幽求都進了宰相班子。

    既手握重兵,又剛剛把韋后一族殺了個屍山血海,所有人這時才意識到李隆基的野心和心狠手辣。

    於是,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雖然是嫡長子,心裡明白爭不過李隆基,就主動退讓不當太子;

    李旦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沒有那麼好的耐性,即使李隆基等得,李隆基的手下也等不得,所以也主動退讓當太上皇,讓李隆基繼位;

    只有太平公主沒看明白這一點,一直在與李隆基爭奪權力。但李隆基殺上官婉兒的時候,想的就是要除去太平公主這個重要助手,那時就已經想好了要對付太平公主。所以繼位之後不久,就發動先天政變殺了太平公主,徹底把大唐拿到手中。

    這就是李隆基起家過程。

    這個過程體現出李隆基的三大特點,第一是會掩飾,直到發動政變韋后等人也沒有發現李隆基胸懷大志,這個過程中任何一處出現紕漏,李隆基只有身死家滅一個下場。另外太平公主到死也沒想到李隆基會對自己下毒手;第二是擅於交際,萬騎軍官能為他賣命,不是靠錢收買就行的,交往過程中人格魅力也很重要;第三是敢於冒險,一旦控制不了軍隊,政變失敗可能性很大。

    總之,李隆基當皇帝的難度甚至高於李世民,冒的風險也高於李世民。當年李世民即使玄武門之變失敗也有逃離長安的機會,李隆基一旦失敗只有死路一條。

  • 23 # 舟舟說歷史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發家史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政變。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於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一開始被封為楚王,後被武則天降封臨淄王。

    張柬之為首的朝臣發動了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讓位於唐中宗。唐玄宗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唐隆政變

    武則天去世以後,唐中宗李顯懦弱無能。朝政大權掌握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手中,韋皇后想要效仿婆婆武則天一樣成為女皇。在景龍四年,唐中宗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說法不一,還有一種說法死於心腦血管疾病。)這時,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密謀聯合發動政變。

    唐隆元年(710年)7月21日晚上聯合太平公主等人發動政變,殺死了想要效仿武則天,以異姓君臨天下的韋皇后和她的女兒安樂公主。讓父親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把皇位禪讓給李隆基。自己當了太上皇。

    先天政變

    太平公主從小受到母親武則天的影響,是一個有野心的人。隨著太平公主的權力越來越大。唐玄宗當然要處理太平公主。

    在公元713年,李隆基先發制人處理準備發動叛亂的太平公主身邊的黨羽。太平公主逃亡到寺廟,三天以後回到家中。這時候太上皇李旦請求不要處死太平公主。但是李隆基拒絕了,後太平公主被賜死。至此,太平公主餘黨被清除。

    太平公主的勢力被清除以後,唐玄宗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究竟怎樣的人,在明知沒有逃脫機率的情況下仍然選擇殺人?順風車背後是否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