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21 # LV影音時光機

    《系統破壞者》是由諾拉·芬沙伊德執導,海倫娜·曾格爾、阿爾布雷希特·舒赫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2月8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

    實際上《系統破壞者》也是諾拉的首部長篇處女作,關於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她在拍攝一部被遺棄婦女家園的紀錄片的過程。一名14歲的女孩兒,被無數家孤兒院拒之門外,正因為這個女孩也是一個《系統破壞者》,那是諾拉首次聽到這個非官方術語詞,她難以忘懷,於是開始了大量的調研考察。

    “對我來說兒童暴力是一種呼喊”。諾拉在調查期間也遇到了一位11歲的男孩,他輾轉了52個德國福利機構,而那時諾拉意識到她必須要去講述一個關於他們的故事,她自述說“我拍這部電影的動機是讓人們對像本尼這樣的孩子更加關注,因此電影主要是從她的角度來講述的。與此同時,本尼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狂野、不確定、充滿幻想的世界,一個孩子在為自己的存在感而奮鬥。”

    這位年輕的女導演,透過小女孩兒的主要視野為我們呈現了一出別樣的故事,她也坦言,她並不想透過本片試圖表態,而只是希望這麼一個虛構的故事去揭示德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相對應的是,諾拉以動感的視聽元素賦予了這個本來帶有濃厚悲情色彩的故事一抹兒童應有的純真色彩。

    也許我們能在本影片中,找到兒童電影熟悉的影像,一如很多觀眾在本片前20分鐘,會一度認為這個小女孩兒一舉一動之間都有“假小子”的風範,而導演諾拉對這個問題也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我的確希望她有一點男孩子氣,因為她一直處於一個戰鬥者的狀態,為了存活她不得不厚臉皮,但我也有意在她身上設定了一些明快的色彩,如紅色、粉紅、橘色和黃色。並非因為粉紅是屬於女性的顏色,而是因為電影本身需要這麼一個易於辨別性別的概念,讓人們能快速明白這就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 22 # 昏庸小學生

    幕捕捉力強,直觀且摧枯拉朽的觀感營造,應該是讓人深刻的孩童視角,也是演繹得最生動立體的孩童形象,每一次對立失控,每一個面容變化都盡收眼底,更加偏重於體驗感官上的傳遞,而非是文字上的完善。“越界”之後進入失控“場景”的混亂,導演太懂觀眾需要什麼樣的情緒調動了。無論拍攝還是人物上都相當不尋常,目的是將觀眾引入觀感漩渦。正如被冠以破壞者名號的本尼一樣,博得環境關注終歸是有原因的,被欺騙被放棄,不穩定的被動發洩來源於父母與社會的角色缺失,躁動音樂和手持鏡頭營造的勢能伴隨著湍流而下的一次追逐,一次逃離結束。和很多開放式收尾一樣,電影並不是要給出一個答案,而是呈現一種狀態,一種極其不穩定的情緒傳遞。一種極端的“象徵”宣言,觀眾得以見證本尼帶著這些一同飛向了天空。

  • 23 # 十天說電影

    《系統破壞者》

    作為本屆FIRST‘敘事現實’主題策展電影之一的《系統破壞者》在正式放映前就備受關注:該片已在柏林國際電影節、臺北電影節上獲得提名/獎項,並具備一定的話題性。

    導演/編劇:諾拉·芬沙伊德

    2019 | 德國 | 118分鐘 | 劇情

    By 紅兔

    影片講述了數位德國社工在試圖救助一名罹患C-PTSD的小女孩時所遭遇的一系列挫折。類似主題的電影在影史上並不少見,但這部《系統破壞者》確實有其特別之處:這可以說是一部主人公從頭到尾都沒有成長的電影——雖然故事中的許多人都曾傾力幫助過這位有嚴重心理創傷,有強烈暴力傾向,無法控制自己情緒,但同時非常渴望母愛,非常渴望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以致習慣性歇斯底里的9歲小女孩,女孩的情緒亦經歷過多次反覆,但最終依然回落原點。

    我個人認為它是一部風格明確,情感強烈,能激發觀眾思考的作品,但這卻不是我喜歡的電影。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表現手法、主題立意、細節設定 簡述我對它的具體看法。(因筆者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故本文無意對其中涉及心理學的劇情做深入探討)

    表現手法

    這部電影在表現情感方面絕對是非常優秀的,人物、情節、攝影、燈光、聲音、後期等彼此配合協調,共同渲染出極有層次的情緒,次次都能在觀眾心中擊打出深刻的影子:我在黑暗的影院環境中第一次目睹小女孩發作時就有心臟繃緊的感覺,而後這種感覺一直不斷,直到影片結束。

    飾演主角的兒童演員聲音明亮有力,尖叫時似閃電破空或刀鋒劃刺,再配合著力量十足的背景聲音、精心設計過的畫面、飛快的剪輯與詭異的燈光同後期…當真是殺傷力十足。雖然全片已反覆多次地向觀眾展現了這種極度生猛,乃至原始的憤怒爆發,但顯然未能使得觀影者對其免疫——至少我難受的感覺從未減弱過:每次都彷彿是坐在飛速墮落的過山車上。

    而在人物和情節設計上,故事本身就為‘懸念’留足了空間:因曾在幼年時代蒙受陰影,但凡被(除自己母親以外的人)碰觸到臉,女孩就會像炸彈爆炸一般瞬間進入完全失控的暴力狀態——這點導演早早在開篇就明確告知了觀眾,然而故事中人卻遠不及觀眾敏銳:每一次見到又有哪個角色觸犯或將要觸犯禁忌,都會更加重我本就緊張不安的心情。

    這種被視聽語言極度放大了的發作情節遍及全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這兩處:

    […雖多有波折,但在多方幫助下,女孩的情緒問題已有些好轉,旁人因此放鬆了警惕,然而她卻在溜冰場上與準備收養她的家庭中的小男孩發生衝突,小男孩在不知其痼疾的情況下打到她的臉,被她瘋狂摜至冰面上錘擊,鮮血染紅白色的冰面,鋒利的冰刀蹭著紅色畫出能使人痛苦到凝滯的軌跡…]

    這一段在表達上可謂瘋狂!…那蓄謀已久的劇情設計、恐怖的音樂、嘈雜人聲、反差強烈的畫面和飛速的剪輯等等都使得觀影者在那一刻被爆炸的情感暴擊至愣怔。

    […在靠近影片結尾處的位置,女孩找到機會與自己喜歡的教導員米沙的孩子單獨接觸(此之前的某段劇情中,她曾發出過對米沙妻、子的生命威脅——雖然,那也許僅是屬於9歲的天真言辭),期間那個極幼小懵懂的嬰孩在絕對無知的狀態下摸了她的臉……而她最終沒有發作。]

    這一段對懸念的應用與對觀眾情緒的操控登峰造極,相信所有觀眾在觀看此段時都會萬分緊張地屏住呼吸……

    除了上述兩個情節,影片中還有許多富有情感張力的段落,導演毫無疑問具備專業電影人的才華與技能,但或許正因如此…更加劇了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的痛苦情緒。

    主題立意

    我在上一段中較為詳細地描寫了自己觀影時產生的負面情緒,但它們都不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根本原因: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根本原因是導演從始至終都沒有表明自己的立場與觀點。

    不似以往常見的心靈題材電影,《系統破壞者》沒有深挖悲劇背後的根源,未使角色成長/完成治癒;影片主創也沒打算從病理學或社會制度的角度切入,做深度剖析;導演始終沉默地藏在情節背後,不表露立場,也似乎完全不打算展現自己觀點——這種放棄最終使得影片失去了向上昇華或向下沉墮的路徑,只停留在不上不下的某個層次,以無數次重複表現主角歇斯底里的方式對觀眾傳達了嚴重的焦慮情緒…

    但既然《系統破壞者》著眼於社會邊緣人群,並多次表達出人文主義的關懷與責任感,那麼毫無疑問,導演放棄在影片中展現個人立場與觀點的行為並無益於直接推動其所呈現的社會問題的解決。或者說,當選擇這樣題材的導演只停留在將傷口反覆扒開以刺激觀眾的層次,不去深挖問題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拒絕給出屬於自己的立場與觀點的話,那麼這部他/她嘔心瀝血完成的電影作品將只能起到擴散負面情緒、乃至加劇矛盾衝突的作用,而並不能夠解除困境。

    有關這個問題,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曾使我非常感慨:

    [經過數次痛苦的掙扎,原本答應重新接納女孩回家的母親再一次變卦,並終於向一直幫助女孩的社工坦誠自己的軟弱與痛苦:她沒能順利找到工作,真的很害怕自己的女兒,更擔憂自己別的孩子會被女孩帶壞,也因此,她繼續選擇了逃避。

    常年保持克制,堅持關懷女孩的社工終於在這一刻情緒崩潰:

    “你應該親口告訴她!”

    “…至少和你的女兒說聲再見!!”]

    我認為這兩句話與此前女孩在森林中數次呼喊母親後說出的那一句‘媽媽討厭我’是高度呼應的。

    屬於這個故事的真相從來都很殘酷,深陷其中的所有人,甚至也包括這個女孩本人對此都清楚明白,卻始終逃避去接受,去承認,繼而也拒絕成長與改變。

    [究竟是女孩本身無可救藥,還是這個故事剝奪了她踏上其他道路的機會?]

    觀影結束後,我經常會想這個問題。

    細節設定

    在優秀的敘事與手法之外,本片還具備多處富有深意的細節設計,無論是在電影開篇及其後數次對女孩腳部的特寫,還是出現三次以上的貓頭鷹形象,都說明作品本身具有水面以下的解讀空間,值得真心喜愛它的觀眾多次反覆觀看。

    綜上所述,《系統破壞者》是一部風格明確,情感強烈,能激發觀眾思考的作品,它絕佳的視聽語言確實值得稱讚、學習與借鑑。但因我對該片欣賞與厭惡的分界始終像鏡映一樣清晰,故在此就不做特別推薦啦。

  • 24 # 歡子影視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以前從沒想過的躁狂症患者的情感需求。人的厭惡感和需求感在一定範圍內都是正常的;躁狂症患者沒辦法控制自己對情緒的表達,過度放大自己的憤怒和依賴,導致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曾經有個很不錯的朋友是躁狂症患者,她說出話來確實很傷人,那時只記得被她的激烈言語弄得心煩意亂。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即便很同情她,也不可能對她狂躁的言語完全包容,即便努力包容他們,傷害也一定會存在。

    躁狂症患者對教導者的傷害也是一樣,這些專業人士經年往復承受多方的壓力,不僅他們對患者的耐心付出會得到患者暴跳如雷的迴應,原生家庭的種種問題也沒法讓教導者從孩子的家長獲取幫助和支援,他們往往是孤軍奮戰,單打獨鬥與這些情緒不穩定,像鞭炮一樣一點就著的患者們打交道。影片一直保持適當的抽離感,對於救助者的情感需求和原生家庭問題僅僅點到為止,盡最大努力讓影片遠離苦情和狗血,有條不紊地推進故事。

  • 25 # 沒有wo名字

    這部電影是一個非常感人和值得引起深思的故事。可能打了低分是因為沒有發現這部電影想講的點。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作為Systemsprenger 的女孩子是如何越來越陷入絕境的,她不止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也在糟蹋自己的同時也在糟蹋他人,甚至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她成為了社會和周遭生活的極為不穩定的因素。電影也全方位地詮釋了造成這個女孩子陷入絕境的一些原因,比如家庭背景,尤其演她母親的演員真的表演得非常好,母親這個角色被演繹得非常豐滿。一方面母親也深深愛著女孩,但是卻是一個無法遵守自己承諾的人,也想離開女孩不喜歡的男朋友,但是一旦離開了,又無法自己謀生。她也想將女孩重新帶回家裡,但是又怕小兒子跟著作為大姐的女孩變得一樣狂躁。

    女孩雖然越來越陷入一個無底的深淵,但是她身邊卻有一個“系統”在努力嘗試著將她拉回正常社會中。這個“系統”中有的人如緊急收護中心的兩位養護員,以前已經吃到了女孩的苦頭,女孩無處可去,又回到了這裡,他們默默忍受著,但是打心底裡希望這個女孩能夠被移出自己的工作範圍。“系統”中也有隻是追求“專業”的女醫生,冷靜而又似乎關心女生,但或許因為有太多的人需要她付出“專業的工作”,所以她也只能保持距離地“專業”地處理這個女孩。“系統”中也有兩位極度關心女孩的人,總協調員大姐,女孩讓她吃了很多苦頭,地區內幾乎已經沒有兒童收容機構或者家庭要這個女孩了,但是她還在努力嘗試挽救這個女孩,甚至為女孩擁有這樣的母親感到憤怒,對女孩的往下墜感到無比的無力。還有一位小大哥陪讀,不但悉心呵護女孩,並且嘗試用突破死板系統的方式,帶著女孩去森林中感受,並且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女孩出現了一些正常化的傾向。但是陪讀大哥也開始內心糾結和質疑自己是否不夠“專業”,已經超越了一個“專業人士”應該承擔的專業範圍,並且不斷否定自己是擁有挽救情節,內心開始否定自己比一個死板的系統做得出色是否正確。當女孩第二次要到他家和他全家過夜,女孩又犯錯,光腳逃向遠方之後,他還是下意識地去想追回女孩。但是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家庭的處境,以及這只是一個工作,自己不能不“專業”,再超越“系統”來挽救這個女孩了,選擇了不再追,其實也是反映了他內心的放棄。

    這個故事想說的東西太多了,人物描繪也比較飽滿,但是需要觀看者對於歐洲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的深度瞭解的基礎上,才會覺得這個故事的深意。歐洲不少國家已經適應了一種類似於從搖籃到墳墓式的系統,出現了什麼問題,也透過系統的思維和方式來解決。必須要說明電影中這個為了嘗試將這個女孩從深淵拉出來的而設立的小組,會將圍繞著女孩的所有人一塊集中起來開會一起想方案,這是一種典型的歐洲式leadership的方式,很多德企甚至歐洲企業也都是用這種方式來運作的。比如有一個專案,就是由一位人士牽頭,然後其他相關涉及業務人員一塊集中開會制定方案,牽頭人士一般只比其他人高半頭,起到一個調節會議節奏和方向的作用。可以說,這樣的方式用於針對幫助這個女孩,不但是非常人性的,同時理論上也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但是這種方式的最大問題是,即使假使每個組員都是無比高尚,都想使出全力來幫助這個女孩,但是他們都也要遇到一個內心的問題,我已經做到了我專業範疇內的最大化,比如陪讀的作用就是陪女孩去讀書,看她課堂表現,如果我超越了自己的範疇和體系去工作,是否我會不專業呢?

    電影是給出了一個比較理想化的狀態,至少每個組員都是希望女孩好,並且願意真心實意幫助女孩的。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如何呢,最明顯的一個弊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組織方式往往會讓組員只願意呆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每個組員之間會留出巨大的責任窟窿。一個美好的說法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專業度,但是實際上往往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工作,不能將自己投入太多。第二個弊端是,無真正的領導,不但會讓決策非常困難,決策的時間也會非常長。第三個弊端是,逐漸的,所有組員的能力會太過細分化,不再有統籌應付問題的能力。這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喜歡用這樣方式的社會保障部門來說,長期來看都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

    我自己在德國的經歷也有一些感受,如果你很明確這個人是負責某個具體的事情,你問他,他能答出來。但是但凡你問一個綜合性的困難,對方就很難幫助到你。我還是得回家自己Google。

    同時,我也始終堅信個人奮鬥的重要性,系統再完美再人性,但是構成系統的每個元素之間都還是有間距的。你不可能依靠一個四處充滿間距的系統,躺在這個系統上成長。只能透過個人的奮鬥才可以。

    而習慣了這樣運作方式的德國企業,或者德國社會,未來如果遇到了某種巨大的衝擊,也會令人非常擔心。不但可能沒有這樣具有統籌能力的人站出來力挽狂瀾,甚至有可能不少這樣的組員會打著“專業”的旗號,以“相信我們的系統”的信念,袖手旁觀著,看著問題逐漸變大,甚至組織走入深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商低的人都怎麼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