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原文摘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才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文匯報》1990.3.11:“從曉莊師範到山海工學團, 陶先生 一以貫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力求培養學生從整體上駕馭知識的能力。”

  • 2 # 小物和小天

    “知行合一”可謂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點,人們心中知道的道理不一定能夠在事上做到,要經過“事上磨”的鍛鍊。陽明心學的這一點也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契合,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見明白道理容易,做確實很難的,故而“行”較為重要。

  • 3 # 壯壯是好人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行統一起來才能稱之為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需要從行當中找到規律,知還要到行當中去驗證正確與否,不斷迴圈往復,不斷提高。知難,行也難。

  • 4 # 青木與君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認識事物道理與現實運用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學說內容主要關於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包含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此學說有兩層含義: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第一層含義表明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開。第二層含義則辯證地論述了二者不可分割的關係。其“知行合一”四字的核心主張中“合一”二字,也表明了二者關係。

    以當今“認識”與“實踐”的普遍理念來說,“行”代表“實踐”,當下對“實踐”略有偏重。

  • 5 # 精衛填

    既有說“知難行易”的,也有說“知易行難”的。其實兩種說法都是對的,人們只是由於處在了不同的境地,故而看到了得出了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結論。

    “知”是知識,“行”是實踐,知識來源於實踐,但又是在實踐基礎上進行了高度概括、抽象而來,往往是在進行了大量實踐之後才能總結出來。而為了提高知識的複用性,必須對實踐經驗進行去噪提純,得到更為凝練、更為本質的知識。知識可以看做是在簡化模型下得到的基本理論,而實踐則是包含了很多幹擾項的實驗/應用過程。當我們在用知識指導實踐過程中受到干擾資訊影響而無法得到預期結果時,我們會感慨知易行難。而當我們在沒有知識指導下實踐成功時,我們又很難從這少量的實踐中總結出準確的知識,這時我們就會感慨行易知難。

    知易行難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們完全弄清楚了牛頓經典力學,卻無法解決三體問題。行易知難就比如火,我們使用了幾十萬年才弄明白火到底是什麼。

    其實知和行都很難,但有知識指導下的行肯定是要比沒知識指導下的行更容易些。

  • 6 # 聽雨落疏窗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知難還是行難這不是一個對比關係,是並列的,繼承的關係。人的行為的經驗總結就會變成知,知道了之後再行就是在已知的基礎上行動,行動完總結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認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體現出的事物是前進的,是矛盾的,也是統一的。知難行也難。

  • 7 # 囈語君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難還是“行”難?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也就是題中的“知”字,可見“知”字的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足夠的儲備工作,像寫作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閱讀經歷,又怎麼能寫出讓大家認同的文章哪。而“知”僅僅是掌握瞭如何去寫作,就像“空有滿肚子的墨水,就是倒不出來一般”光知道是沒有作用的,需要將“行”用起來,踏踏實實去做,這樣才能輸出成果。經常聽人說,我這個知道,那個也知道,但是就是用不出來,那他要麼是在說謊,要麼他不知道怎麼做。“做”是需要方法的,如果僅僅是讀書看過了,不能說是“知”只有掌握了其中精華,理解了其中含義,這才能算是“知”不能不讀書,但也不能讀死書,讀死書是沒有辦法達到“知”的境界,充其量是讀過了而已,僅此而已罷了。

    “知”是基礎,而“行”是務實的做,如“求真務實”這個詞語一樣對“知”追求的正是真,是真實存在的、對的,而不是虛虛假假,虛無縹緲的;“行”追求的是腳踏實地,對事情的結果負責。如擬定一個方案或者準則,擬定方案的這個一定是具備“知”的能力,只有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才能給“行”搭造平臺,這是準則和規矩;而作為方案的執行者,絕對是要做到“行”,在“行”的基礎上還要讀懂這個方案,也就是“知”,如此這個方案才能保證輸出的結果與計劃一致。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算的上“知行合一”只不過是側重的方向不同而已,這就像我們說的“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一樣。“腦力勞動者”更多的傾向於策劃統籌,更側重於“知”;“體力勞動者”更多的是傾向於執行的方法和技能,更側重於“行”。

    “知”與“行”哪個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那個容易?哪個難?這個自古就有爭論。不論是讀書和行路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沒有莫大的毅力都很難完成。如上文所講,“知”是基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就像我們孩子讀學前班一樣,最先開始的就是學習,瞭解周圍的環境,背誦老師教的不明所以的字或者詞,這就是“知”,簡單也簡單,難也難。知識是無限的,知其一不知其二,學到老活到老,永遠沒有學完的那一天,堅持是需要毅力和精力。“行”將知識轉化為實用價值或者表象的能力,“知”的越多,做出的價值才能更大。“知”更多是一種腦力運動,“行”是腦力和體力一起的運動。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缺一都不可,如果非要爭一個高低,那就是喜歡動腦的人相對於“知”容易;喜歡動手的人相對於“行容易”。

    結束語

    無論是“知”還是“行”都需要莫大的毅力堅持,就像“木桶效應”一般,最終體現的都是最短的哪一塊木板。知道的多,做不出來也就沒有價值,知道的少,“行”也就沒了基礎,做也不會做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知行合一”是準則,求真務實是目的。

    拜謝!!

  • 8 # 叫蘇格拉底的豬

    知和行都難,知行合一更難。

    知是真知,而實際上人很容易被錯誤的認知誤導。而有些真知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變遷發生變化的,甚至可能會因情境的不同而變化。所以需要人用變化、發展的眼光來看待。

    行要按自己所知道對的去做,才算知行合一。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時候人們會由於種種原因,不能按自己認為對的去行事。比如害怕得罪人,存有私心,甚至懶惰等等。

    送以下幾首詩共勉:

    王門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詠良知四首

    其一

    個個人心有仲尼,

    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其二

    問君何事日憧憧?

    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

    良知兩字是參同。

    其三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其四

    無聲無臭獨知時,

    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

    沿門持缽效貧兒。

  • 9 # 蘇打餅

    看花容易繡花難,為什麼?

    事情說起來容易,為何做起來覺得複雜無比?

    疫情當前,阻斷傳染路徑是控制疫情傳播的關鍵。可歐美當地政府的社群民眾為什麼不能自覺隔離,不斷違反疫情防控禁令?

    當武漢醫療資源匱乏和告急的時候,中國各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什麼讓這些九零後青年,不畏犧牲勇往直前,捨己救人?

    對付疫情,同一個方法,不同的人使用,產生相反的結果。這就是為何歐洲疫情還沒有出現拐點的原因之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被中國北大作為校訓,鼓勵著有志青年要不斷的發奮學習,自強不息,培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修養學識,才能為國家富強貢獻力量。

    知行合一,從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簡單的入手和理解。

    在學習的態度上,咱們要積極。牛不喝水,強按頭。首先學習知識和技能這件事,對爺們的職業和發展都有好處。學習好了,知識和技巧掌握了,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成為ceo…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啊!所以,咱們要端正學習的態度,瞭解學習是對自身有意義的事!這樣才能有空杯的心態,虛心接受,快樂成長!

    在生活方面,要用正確的價值觀或者我們的良知來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所以咱們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在這裡,我需要向各位爺們兒老實交代,咱是個中年奮青,看不慣國際上的那套嘴臉,不服就咱就練練,能動手從不吵吵!

    知難,是強扭的瓜不甜!要主動了解認知。

    行難,是缺愚公移山的毅力!要不斷的練習!

    知行合一,需要我們在知道,學習到,瞭解到的同時,要不斷的實踐和練習,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才能取得正經!

    知行合一,所以才有了唐僧九九八十一難的生死磨練。

    知行合一,更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在岸上是學不會游泳的,在手機裡也不能成為真正的老司機!只有不斷的實踐和訓練,才能知行合一。

  • 10 # 明k月心

    個人是這麼去認為的:

    知分解為矢口,矢為發誓,口為言語,知就是用顯象的言語作發誓。

    那麼根據王陽明心學所指的良知,則這個知從良始出,這個良從哪兒來,一點一艮,點為道源艮為山,也就是從道的源頭孕育出山一樣高的品性方稱為良,良從根本上說非格物致知式的頓悟片刻能完成的,其中途必不缺少艱辛的磨鍊過程,積少成多的豐富歷程造就出良的崇高靈魂和知的言語發誓,明良知通道而後能行道,如此成就了知行合一。

    要說哪個難,對於沒去勞動沒去鍛鍊沒去實踐等的人來說,兩個都難,只有去經歷去體驗去思考去反省,而後自然而然就不難了,知是通道的良知,行是通道的道行,如是形成知行合一身心自然結合體,該是王陽明心學的魂脈之處吧!

  • 11 # 德道有玄無

    原來看過類似問題,個人認為比較好一個答案:

    有人說“知易行難”,有人說“知難行易”,有人時而覺得“知易行難”,時而覺得“知難行易”。

    如果想要判斷它們的關係,應該先探討下,這兩個詞中的“知”和“行”的含義是否相同。若它們歸根結底不是一個意思,自然適應的情景就不同,也就無對錯之分。

    不同的“知”

    《墨經》中將知分為三類:“聞知”,“說知”,“親知”。

    “聞知”是由別人口頭或書面傳授得來的知識。比如我沒吃過梨子,但有人告訴我,梨子是甜的,這是聞知。

    “說知”是我沒有經歷過這件事,但可以由其它類似的事推論得知。比如有兩個梨子,我吃過這個梨子是甜的,可以推想另外一個梨子也是甜的。

    “親知”是我親身經歷過這件事而得知。比如有個梨子,我吃了,發現它是甜的,這是親知。

    我們對不同的事,“知”的方式不同,比如吃毒藥而死的痛苦,我們勢必無法“親知”。我們知道孔子、王陽明、曾國藩這些儒家聖人,既無法“親知”,也無法“說知”,只能“聞知”。所以當我們無法“親知”時,只能用“聞知”、“說知”來補助。

    “行”與“知”的不同關係

    “行”與“知”的關係也有種種不同。有先行而後知,先知而後行,方行方知,方知方行。

    “先行後知”,就是初次見到一個梨子,不知道能不能吃。所以先吃試試,試過後,下次再見到梨子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了。這是先行後知。

    “先知後行”,如果我上一次吃過梨子,或者有別人告訴我梨子可以吃,我再去吃它。這是先知後行。

    “方行方知,方知方行”,是“知”和“行”之先後相差極微。比如我們一吃梨,就知道梨的味道;一遲到梨的味道,就知道梨子是可以吃的。這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此。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難行易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中的“知”,是指“親知”,“行”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知”與“行”先後相差極微,幾乎為零,所以說是“合一”。

    “知易行難”就是我們常說的:“懂得許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它的“知”是指“聞知”,“行”是“先知後行”,聽得這個道理容易,但去實踐它並不容易。

    “知難行易”是孫中山創立之說。他在《孫文學說》,提出“行之非艱,而知之惟艱”,並以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進化等十事為證,說明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都是行在先,知在後。所以可知,這裡的“行”是“先行後知”,而知指的人類的科學知識,而非某個人“聞知”“說知”或“親知”。孫中山提出這一學說,是想要推翻傳統的“知易行難”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但探討完知和行的解釋,似乎很難說服我呀。

    總結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難行易,三個詞的“知”與“行”含義不同,自然沒有誰對誰錯之說。

    但同時,當我們碰到事情,與其感嘆“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何妨細化一下標籤,探討下,當前是何種“知”、何種“行”,也許更能理解所處困境。

    擴充套件閱讀

    [1] 梁啟超,胡懷琛著:《中華聖賢講什麼》,中華書局,2016,知行合一說

  • 12 # 獵獵風11

    我個人認為知最難。真正的知並不是我聽過這句話,或者我記得這句話,而是我到底是否真的理解這句話。王陽明先生所說,真正的知道了,是沒有不能行的,如果不能行,是因為並沒有真正的知道罷了。

    比如說戒菸,你要勸說一個十幾年的菸民去戒菸,你跟他列事實,講感情,都不一定會真正的放在心裡去。但是如果有一天因為肺部或者咽喉的原因導致他差點喪命,那他戒菸的決心絕對比天都大,你如果給他遞煙他絕對不會感激你,而是覺得你這是要害他。我身邊有好幾例這個樣子的。

    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並不是要到真正的非要知道了才開始做,那樣一個人可能就變成了一直觀望,甚至給了自己一個可以不做的藉口,那樣就真的永遠都不能行了。如果真這樣,那知行合一就變成了懶人的信仰了。

    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馬上去做,雖然不是很瞭解也不要緊,為什麼呢?因為行可以更快的促進知的程序!就像小學生並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不管如何,我們也非得讓他們從6歲就開始接受教育,因為我們不能讓他真正的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再開始學習,那後果是如何的,任何人應該都可以想象得到的。

    所以知與行是合一的兩個部分,是不能分開的。

    其實論語裡面也是有講的,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本質是模仿,並不斷的練習。王陽明先生把這個簡單的話理解的更透徹深入而已。

  • 13 # 水中穿行

    知者為智,知而行尤為智也;

    行者乃慧,行而成尤為達也!

    充分了解自己,正式自己,所有的行動都建立在“知”的前提下;做自己所瞭解的行業,並且有點小成就,可以稱得上達人!

  • 14 # 劉兵兵治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王陽明被貶龍場後頓悟的天機,王陽明的一生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就是致良知的一生。

    真知即是行,真行即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知行本是兩個字說的是一個功夫,不行即不是真知,真知必行,知指導行,行提高知。故不存在誰難誰容易的問題。

  • 15 # 釋正教

    知道難,真正知道了就不難了,知行合一到底是指什麼?不學法華根本搞不清楚,他是指心的定義,你看看心字的寫法就明白了老祖宗造這個字的用意,心字上面三個點就是佛祖在法華經裡講的如來藏,如是我聞,心字下面的彎鉤是指一念,即佛。也就是一心三藏。三個點,一個點指體,一個點知行,中間的點表示二者的關係,看懂了法華經,再看其他的說法就簡單了,阿彌陀佛就是表知行合一,事實求是都是同意詞。

  • 16 # 一個富陽農民

    知不難,行也不難,知行就難了,知行合一就更難了。知是成長的積累其中有精華也會有糟粕,行是一種成長的磨礪效果怎樣往往不好說。知之而後行,行而成其知,去糟粕留精華。合一就得知一,知一才知何為知,何為行。人生總是經歷磨難挫折後,才會去追問人活著為什麼,格物致知,格的不就是自己嗎

  • 17 # 政燚

    感謝提出這個問題!

    其實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只是停留在表面!王陽明先生當初龍場悟道,對生命、對人生、對宇宙達到一種通達的境界!進而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其實這一理念是對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進一步闡述,兩者同出一轍!為什麼這樣說呢?

    所謂的“天人合一”是講人要遵循天道的規律,不可違背,讓自己成為天道的一份子!比如天冷穿衣服,天熱脫衣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等等這些自然規律,我們一旦違背就會出現相應的後果!這個概念比較大,後人在理解的時候往往理解不清!等到王陽明先生在世的時候,他對宇宙法則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人們想要更好的生存,更好的的獲得智慧,其實不需要向外求,我們本身就自性圓滿。這和佛教講的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是一樣的。可是陽明先生很想把這些天道的實相告訴世人,怎奈無法用需要描述天道的本質,因為天道無處不在、無所不包,除了我們的內心,沒有別的任何的辦法可以感受到天道的存在,並且只有心可以正確的認識它!但是陽明先生明白,其實修行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行制性,一種是以性施行。前者由外而內,後者由內而外!後者只有那些大覺的人才能做到,而芸芸眾生只能透過外在行為的制約來影響內在的心性,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所以,“知行合一”真正講的是,只要把我們外在的行為做好了,我們內心自然通達了。當然,反過來說,我們內心通達了,我們外在的行為也會順應自然了。兩者又會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不可分割!其實大家不需要討論知難還是行難的問題,沒有意義。不管是之“知”,還是“行”,都很難。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本是要我們“開悟”,讓我們人人做“聖人”、做“佛”,你說這些難不難!

    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科學的進步。現在科學認為萬物都是由“能量波”組成,有的科學家還提出“萬物都是由超弦組成”!我按照現代的科學語境給大家解釋就是:只要我們透過外在行為的修煉,改變我們內心的能量頻率,達到和宇宙同步的境界,就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希望我說的對你有幫助!

  • 18 # 開中明易621

    知是理論,行是實踐。

    學了道理,知識要轉化為技能,運用到生活,工作,才算真知。

    也可以說,先有認識,再有行動。

  • 19 # 五枚師太

    知與行是人類探知世界、反省自我、追問何去何從的一般命題;古今中外,上至廟堂下至鄉野,無數人就知與行是否一體、孰先孰後等問題各抒己見,論辯印證。

    對知、行的認知

    既然認知上要求知行合一,那麼行動上的知行合一則理所當然。但在實踐上,知與行總要來個先後、難易、輕重等,分別之心便出來了。這其中,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亦難行亦難,諸如此類的紛爭最常見,進而深化了知行認識,豐富了知行合一觀。

    以我目前的認知,我對“知行合一”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人的行為要與人的認知相符,有什麼樣的思想,就做什麼樣的人。

    人的認知要與客觀實際一致,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發展

    知、行難易的理解

    知行,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說易,乃因知行是人的日常事,由幼及長,從早到晚,學知識、長見識、成常識,週而復始、不停不止。

    說難,對常人而言,習以為常、見慣不驚,看似盡心盡力,實際沒有長進,慢慢地疲沓下來。對有心人,不問先後,邊知邊行,孜孜不倦,總有所得。

    若要深究知行之真味,三言兩語難以道明。這就要有真心,邊知行邊省悟,皓首窮經,遞次推進、螺旋上升,衣帶漸寬終不悔。箇中艱辛,既是行難知難,更是身心難。

    糾結知行的難易,固然可以明瞭知行的關係,其實又是在自尋煩惱。

    知易,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是一個接受甚至模仿,如同啟蒙識字,斗大的字能念會寫,其意思是什麼未必知道,知道了意思如何聯絡實際來用又未必知道。所以,這看起來的易知,未必是真知。行易亦如此,人天生會行走,動物本能罷了,但要走得穩、跑得快、行得遠絕不輕鬆。

    再說知難、行難,常人而言似有道理,其實尚未摸到知行的本性,更未嘗到難中之悅、苦中之樂。是非經過不知難。謀事難,成事更難,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由此及彼,當初既定的目標達成後,未必是真獲真得,倒是一路艱辛過來實屬不易,大獲大得,終成大德。

    小結:

    知行之惑,人人皆有;知行之悟,人人皆覺。歷代先哲且問且行,及至王陽明龍場悟道,斬斷束縛、破除藩籬,倡導知行合一。自此,不必深究先後、難易,不求哪裡來哪裡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境界大開、方得始終。

    知行合一,止於至善。有道是:知行本無難和易,有難有易意之動;知易行難實偽知,知難行易則未知;知行相促是大道,知行合一心光明。

  • 20 # 飛龍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把“知行合一”簡單化成為了知道了道理就要按照這個去做,或者進一步者認為不但“知”限制“行”,同時“行”致“知”,這種理解思路就有點“克己復禮”了,雖然也是對先秦儒學的迴歸,但是這並不是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的儒學和孔子的儒學,早已經是相差甚遠。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麼大的異化歸功於西漢董仲舒和宋初的二程一朱。

    當然,最重要的是宋儒。是宋儒將儒學從經學變成了一門哲學。二程一朱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王陽明發揚光大),而傳統的經世治國的經學就變成了一個偏門——事功學。

    宋朝是儒學的一個高峰,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宋朝實際上是大儒們透過吸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論、方法把儒學哲學化的一個關鍵節點。而哲學的意義在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宋儒提出問題,卻還沒來得及解決,就滅亡了。

    到了王陽明這裡,才真正解決了宋儒提出的問題,讓新儒學(王學)發展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的高峰。

    宋儒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但是他們知道萬物一體,可是這萬物一體的內在本質到底是什麼?宗教歸於神,科學歸於陰陽五行,哲學歸於心。即唯神、唯物、唯心。同時由於對本質的認知不同,導致本體論基礎上的修養論也無法統一。宋儒提出“天理”,“存天理、滅人慾”,認為“天理”即惡的對立面,儒門修身者需要去除人慾,保留天理。但是到底該從內心還是外物去“格物致知”,存“天理”,儒學大師們各說各話,並沒有一致的解答。

    王陽明解答了問題

    王陽明解釋天理即良知。良知是人心所固有的,因為有“私慾”的隔閡,表現出不同於“天理”的狀態。他說的“致良知”就是“去私慾”的過程,如果沒有“私慾”在,就不存在萬物的區別。這樣就解決了本體論的問題,其實這和佛家的“明心見性”何其相似,所以我們有時候感覺王學充滿了禪機。實在是他吸取了各家所長,解決了儒家當時的根本問題。

    在“致良知”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的修養論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而並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並非是一種修身方法。

    “知”就是去掉私慾的“良知”。行,就是依照“良知”來自然地行事。“知行合一”不是要你去剋制私慾,而是完全沒有私慾的情況下的一種自然狀態。

    那要如何“致良知”呢?王陽明提出在內心要“誠意”、“謹獨”、“立志”,更需要“事上磨練”。 也就是說王學解決修養論的方法不但“唯心”,還要求“事功”,沒有與“外物”的交涉,不經過一番苦難挫折,依舊是無法體認“良知”,從而也無法體認“天理”的。

    而一旦真正體認了“良知”、“天理”,就自然“知行合一”了。

    ​王陽明的心學不但集合了宋之前的儒學大成,還往高峰更進了一步。這才是他有資格被稱為開宗立派的儒學家的原因。

    “知行合一”不是告誡,不是方法,而是認識到天理良知後的自然狀態。

    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內聖、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也充分驗證了“致良知”的可行性。

    他是真正達到了“知行合一”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讀書才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