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眼鏡人C的修行
-
22 # 十二十頁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知的已經夠多了,但真正行的人並不多,只知不行,等於徒勞,體現不出自身價值。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在一個晚上看到一個湖,有晚霞,有飛鳥,不會“行”的人會說真好看,會“行”的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序》兩個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會有,有人不會用,所以只知不行,等於徒勞,知行合一,貴在行之。
知行合一的概念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通俗易懂的來理解知行合一就是說,知是隻眼睛會了,行是腦子會了,正確的做法是,既要讓眼睛會,也要讓腦子會,這樣才不會枉費時間學習。
一是宇宙生成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想邁好這一步,知和行缺一不可,並相互依賴,無法獨立,就像魚和水一樣。所以說知行沒有難以之分,只是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重要性不同。
只知不行的後果和影響其實,只知不行,等於徒勞。學習了某種東西,但是不實踐,就等於沒有學習,甚至比沒有學習此項內容的人做的還差。舉兩個例子:
例子1: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秦國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佈“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例子2:《亮劍》中的李雲龍,只在很小的時候,在一所私塾學習了幾天,後來他什麼書也沒讀。大別山是個很窮的地方,吃穿都是很大問題,更不用說學習了,但是李雲龍把孫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用發揮的淋漓盡致。打贏了楚雲飛,攻下了縣城,談判上贏了旅長。只知不行,只會紙上談兵,並且趙括還盲目自信,認為又有兵馬,又懂兵法,自然能贏,這個自信其實就是從“知”中來,但是這個“知”只是眼睛會了,腦子沒會。導致不會舉一反三,不會靈活運用,最終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這也是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所謂一就是二者缺一不可,李雲龍最終勝利了,但也是因為他沒有“知”戰後送到了學校去學習深造,但是對於常人來說,鼓勵先知後行,知輕行重,畢竟像李雲龍這樣無師自通的人才少之又少。
知行合一如何做齊白石學畫蝦時,曾終日蹲坐在蝦池旁觀蝦的動態;徐悲鴻的奔馬圖,是他常在馬廄觀馬的結果;達芬奇為了完成《最後的晚餐》,曾用兩年半的時間到酒館、市集去搜尋人物形象,觀摩人物神態。這些名人的事例無不啟迪著我們要學有所成,就必須有“知”在肚裡,“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礎。
①閱讀
學習最快的方法就是看別人的經驗,而書籍就是經驗的文字版,讀書就是在和比你聰明的人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而然就學習到了對方身上的東西,取百家之所長,自然長於百家。
除了書籍,在快閱讀的時代,也可以利用文章進行學習,書籍可以增加知的“深度”,而文章可以增加知的“寬度”建議每天閱讀半小時-1小時,經過時間的沉澱,自然就會無師自通。
②觀察
孔子曾經承認過,自己在識人方面有過失誤。他說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時候,是聽其言,信其行。後來糾正了這個觀點,對一個人的認識,要聽其言,觀其行。
不僅交朋友要這樣,學習也是如此,觀其行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比如小孩跟大人學習,就是最直接的觀其行,如果一個爸爸經常蹺二郎腿,孩子也會跟著學。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簡單的知行合一,作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哦~
①要有勇敢的心
不要怕錯,不要怕被指責,不像趙括那樣盲目自信,對於後果自己能把控,就可以多實踐。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態是做事的第一步,就像寫作一樣,光讀書,不寫作,怕寫出來的內容遭到批評,如果是這樣的心態,永遠不會寫文章。
②多實踐
李雲龍的勝利都是靠多次的戰鬥經驗總結出來的,白居易說過:“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於實踐來說多多益善,量變產生質變。但是每次的實踐都需要有總結,沒有總結的實踐,最後的結果就是踩過的坑還會再踩一遍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李時珍為確保所著醫術的準確詳盡,親自到深山採取草藥,向藥農詢問情況;徐霞客為完成遊記,跋山涉水,遍遊名川大山,歷經許多城市;巴爾扎克為了使書中人物具有獅子般品性和毅力,曾親自到非洲獵獅;托爾斯泰為了刻畫逼真的戰爭場面,曾親自前去戰場觀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證明:實踐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驗證所“聞”所“見”,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義上的“知”。
就像疫情過後的復工,不僅要懂職場防護,還能會做,會做好,甚至還能輔導別人,這也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雖然是位大思想家提出的科學實踐理論,但是並不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心態擺正,敢於嘗試,知行合一。
-
23 # 北風問道
知就應該是良心良知的知,這個知並不是下意識知道的知,而是需要格物致知的知,所謂的格物就是格除物慾橫流的格物慾,格除就是免疫,在心裡對物沒有具體的想法和慾望了,物本身就是物的存在,而不在報有是屬於我的還是屬於誰的念頭了,只知道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自然而然的一種對待,這個知行合一的知,就是格除心中物慾之後本性清淨光明的,良心,真心的知,這個良心真心的知就是明心見性之後的知道的良心的想法,那個時候的想法是合乎自然規律的一種知道,然後在這個合乎自然規律的知道之後去行動合乎自然規律的想法就是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了,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呢,更不知道是知難還是行難,還是知和行都不難呢?
-
24 # 假日170028521
這個詞太廣義了,不好解釋,我個人認為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容易。有的事情知道但不見得一定要去做,還要看條件允不允許。適不適合自己,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必然也是偶然,偶然也是必然,一切都得有前提!
-
25 # 長安見聞錄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何為知行合一,我們先看一個五十分的答案:
師傅又逼著我讀書,看了一晚上《傳習錄》,臭師傅考我“知行合一”。我說:知道什麼是對的就去做,他只給我打了50分[抓狂]。讓我繼續看這破書,
陽明先生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解釋咋不對了,只給五十分,為什麼?[抓狂][抓狂][抓狂]
為什麼五十分,因為知行合一是一種境界,並不是簡單的知道了就去做。王守仁有這樣一段一針見血的話:“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由此可見知行是一件事而非二事。什麼是一百分呢,一百分的境界是什麼?譬如手觸控到滾燙的開水會本能的馬上離開,這個時候你會有考慮水燙~離開~不然會傷手這些思維嗎,不會的,這是你本能的反應。這種反應來自何處,卻真真實實來自你的知。如此例子不在贅述。
知行合一,是一門知與修的功夫,片面認識到知是不得其要的。知行合一是一件事,絕非兩件事。理解成兩件事最多也就五十分了。
回覆列表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所在。王陽明所闡述的知行合一本就為一體,知道不行就是不知,行了不知就是盲行。真正的知行合一是知道就會踐行。知行本為一體,談不上知難還是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