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past穎甜

    秦始皇並不是第一個稱帝的,但秦始皇是第一個稱皇帝的!歷史上有“三皇五帝”,戰國時期秦、齊兩國國君也曾稱帝(秦秦昭襄王自稱西帝,齊湣王自稱東帝),帝與皇帝是不同的。

    公元前288年,齊秦互帝

    周武王伐商紂,西周取代了商朝,西周政治上確立了分封制,大封開國功臣、宗室以及歷史上德高望重的名人後裔為諸侯,他們在中原各地建立了諸侯國,共同拱衛西周天下。這其中各國諸侯稱公,隨著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周王室的地位大大下降,各國諸侯蠢蠢欲動,互相進行攻伐、搶奪人口、土地,同時,諸侯國為了擴充實力,紛紛進行“變革”,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得到了周王的認可,春秋先後出現5位霸主。

    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預示著戰國的開始,諸侯國大大減少,出現了7個比較有實力的諸侯國:戰國七雄!戰國各國君主已經不再滿足稱“公”,他們要與周王室平起平坐,各國國君相繼稱王,而進入戰國中後期,秦、齊兩國國君自認為他們的實力是東西雙強,因此兩國結盟互相稱帝(公元前288年十月,齊秦互帝,相約伐趙)。

    實際上齊秦互帝是秦國策劃的一場政治陰謀,當時山東諸侯國多次合縱攻秦,秦國實行連橫之策連續擊敗諸侯國聯盟。秦國實行“遠交近攻”東出國策,秦昭襄王在位時,先是利誘楚懷王與之結盟,在楚懷王違約盟秦後,齊、魏、韓三國聯合攻楚,楚國向秦國求救,楚太子質秦,沒多久,楚太子跑回了楚國,秦國又聯合韓、魏、齊國聯合攻打楚國,楚國大敗,大將唐昧被殺。

    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懷王在武關(陝西商州商南)會面結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懷王到咸陽,強迫楚懷王割地於秦,楚懷王拒絕了,因此被囚禁於秦。公元前297年,楚懷王逃跑,想去投奔趙國,可趙國不敢接受,後來往魏國跑,被秦兵給抓回去了。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於秦國,秦國把楚懷王的屍體送還了楚國。

    經歷幾次諸侯國討伐,“背信棄義”的楚國被諸侯唾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三晉的韓魏早被秦國打的沒了“脾氣”,只能被動捱揍,而趙國經過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國力大增,尤其是軍力強盛,成為秦國東出的巨大阻力。因此,秦國試圖透過秦齊互相(認可)稱帝,達成“同盟”,試圖進一步瓦解山東六國的聯盟,降低齊國的威信;同時,秦齊聯盟可以共同對付趙國,加強趙國的外部壓力,便於秦國侵吞三晉大地。

    可是,齊湣王接受了謀士的建議,稱帝兩天就放棄了帝號;秦昭襄王於十二月也放棄了帝號。

    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始皇帝嬴政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他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開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10年間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大一統的秦朝

    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德超過三皇五帝,因此決定用皇帝的稱號,稱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 22 # 大史官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也會疑問: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到底是誰呢?秦始皇算不算第一個呢?在秦朝之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難道沒有皇帝嗎?甚至再早些的"三皇五帝"也不算嗎?其實,這裡面有個認知誤區, 下面就來詳細分析一下誰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在大秦王朝一統天下之前,歷史上各個朝代,皆稱王朝的一把手為“君”或者“王”,也就是說之前根本就沒有一個人是稱自己為“皇帝”的。即使是到了戰國後期,當時的秦國和齊國曾經一度還稱 "帝”,注意不是“皇帝”。因為當時這個"帝”的稱號並不流行,所以也沒有流傳下來。

    到後來,秦國的蠃政統一六國,蠃政覺得之前的“王”和“君"這些稱號已經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了,因此贏政也說“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並下令讓大臣們商議其稱號,在經過一番的商議之後,大臣們覺得秦王蠃政的功績前無古人,甚至五帝也甘拜下風。

    然而,古有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以人皇最為尊貴,於是大臣們建議秦王採用"秦皇"這個頭銜。雖然這個頭銜已經非常高貴且至高無上了,甚至都超越了以前的所有的“大人物”,但是秦王對此不是很滿意,只用個"皇"字。而且古有"三皇五帝"之說,於是他就在"皇"字的後面又加了個"帝"字,這才有了”皇帝”這麼個新的頭銜。

    從此之後,“皇帝" 就成了我國古代封建階級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因此,秦始皇也就成了第一位擁有“皇帝”稱號的人,稱自己為“始皇帝”。並規定:等自己死後,皇位是要傳給自己的子孫的,繼承者稱為二世皇帝、 三世皇帝,乃至萬世。可惜的是,秦國皇帝到了第二代就掛掉了,秦始皇的“萬世皇帝”的美夢也就破滅了。

  • 23 # 放棄的回憶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小,也非常大的問題。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皇帝”與“帝”這兩個詞彙的區別問題。從大的方面來說,則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統治者稱號變更的歷史根源問題。

    先說一說小的方面。秦始皇的確不是第一個稱帝的最高統治者,在秦始皇稱帝之前稱過帝是戰國中期的秦昭襄王和齊湣王,並稱為“東西二帝”。這還是在周朝,在夏商兩朝以及三皇五帝時期,稱帝的人物就更多了。

    這裡所涉及的就是“帝”這個字在秦始皇稱帝之後涵義的變化。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帝”這個字是對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個境界之後的稱謂。所謂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了與天地貫通和諧的地步,這個人就可以稱之為帝。

    能到達這種境界的人,往往會被大家推舉成為管理者,成為最高統治者。例如,堯舜禹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們往往在建立了巨大的功勳之後,被推舉成為君主。禹就是因為治水有功,三過家門而不入,於是成為君主。

    帝之大者曰皇,也就是說稱帝的人物,功績具有開創性,那麼就可以稱皇了。例如伏羲、女媧、神農,就被稱為天皇、地皇、人皇。女媧造人、伏羲開智、神農嘗百草植百穀。三皇具體是指哪三皇,尚無明確說法。

    人皇又稱為泰皇,與天皇地皇是神邸神話人物不同,是統治現實社會的真實統治者,所以,秦始皇的大臣李斯、王綰等都認為泰皇最為尊貴,所以為秦始皇上尊號泰皇。

    而秦始皇認為其功績已經超過了三皇五帝,用秦始皇的說法就是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於是秦始皇創造了“皇帝”這個詞彙,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於是乎,在秦始皇之後,“帝”成為皇帝的簡稱。後來者,一般說稱帝,都是指稱皇帝,而第一個稱皇帝的就是秦始皇。

    既然在秦始皇之前,稱帝的都是建立了巨大功勳的人物,那麼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為何敢稱帝?他們建立了什麼的功勳呢?

    在戰國中期,公元前288年前後,秦國齊國韓國,這三國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先後開展了變法,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秦國任用商鞅進行變法、齊國任用鄒忌變法。這三國,韓國因為國小兵弱,在強魏的打擊下,變法失敗,而秦齊兩國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勢日強,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三代國君的努力,不僅取得了河西之戰的大捷,收復了被魏國佔據的河西之地,更是扭轉了對魏國的劣勢,開始對魏趙韓三晉逐步蠶食。

    齊國自鄒忌變法革新之後,一改田氏代齊後齊國的衰敗,不僅透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兩大戰役擊敗了魏國,而且先後擊敗了燕國與楚國,奪得了大量的城池。

    戰國七雄,秦齊兩國有著同時壓制其它五國的強大實力。在其它五國相繼稱王的情況下,稱帝表明了秦齊兩國有著一統天下的實力和意願。

    當然,齊國一統天下的腳步剛剛啟動就遭到了敗績,燕國大將樂毅指揮五國大軍攻打齊國,幾乎將齊國滅國,於是在蘇秦之弟的勸說下,為了參與合縱連橫的遊戲,齊國取消了帝號。合縱連橫戰國形勢下,秦國迫於其它六國的壓力,也取消了帝號。

    說完了小的方面,再從大的方面說一說在秦始皇之前,最高統治者稱號變更的歷史根源以及意義。

    “皇”“帝”“後”在夏商周三代,這三個字的第一含義是神邸,也就是說無論是稱皇稱帝或者是稱後,用現在的詞解釋也就是神。至於最高統治者用哪一個字,在什麼情況下用,不同的書籍中有不同的說法,無法判斷哪種說法是正確的,這裡就不說了。

    舉個例子,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這兩個故事家喻戶曉。后羿,後不是姓氏,而是神邸,之所以成為神邸,就是有著射日的巨大功績。后羿,用現在漢語來解釋,即:有一個叫羿的大神。

    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稱帝這是在挑戰周天子的神權,挑戰周天子的神權意味著開啟一統天下的腳步,是直接向其他戰國七雄宣戰。而提議稱帝的齊湣王,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個暴君,差點把強盛的齊國搞得滅亡。

    稱帝與稱王是不同的,王權是世俗之權,是具體事物的支配權,而神權是法則之權,是對事物的最終解釋權。戰國七雄相繼稱王,這與他們掌握的具體事物的支配權是對等的,他們有多少實力就能得到什麼樣的爵位。

    稱王並未對周天子的地位構成根本上的挑戰。在周朝立國之初,就有不少的王國,其國內的最高君主也稱王。這些王國一般都是周邊邊緣地區的小國部落,或者是夏商兩代以及三皇五帝的直系後裔,這些直系後裔也大都被周朝分封到邊緣地區,一般這樣的小國,周朝都是從其舊俗,保留他們的王爵。

    這種分封,類似於漢朝之後對周邊藩屬國的冊封,這是政權體系之外的分封。例如,楚國,立國之初只有方圓五十里,所以只得到了一個子爵。後來,楚國強大,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在周天子不給爵位的情況下,自立為王,成為周朝政權體系之外的藩屬國。

    神權與王權的角逐在任何一個政治舞臺都是存在的,即便現代社會依然如此。雖然現代社會,神權不再存在,卻有了一個神權的替代品,這就是主義。無論是宗教神學,還是人文科學,說到底都是一種社會學,即人類社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組織起來。人類社會構建的基礎是什麼?是上帝是否存在,還是上帝死了,人類要成為超人?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將人類社會組織起來,必須依賴一種思想。無論這個思想是神學,還是哲學。

    周天子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是神權的表達,更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周王室已經喪失了世俗王權,只能依靠神權來維繫他的地位。而這個神權在周朝表現為周禮與分封制度。

    秦國與齊國透過變法改革,不僅僅國力強盛,更重要的是其社會結構已經發生改變,社會秩序的構建已經不再需要周禮。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之後,周禮崩潰。而秦國與齊國變法之後,國力強盛,這就從現實上重新造就了一個神權。

    所以,這就有了齊湣王與秦昭襄王互尊東西二帝的歷史事件,這是對周天子神權的挑戰,更是對當時社會秩序的挑戰。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是敵國有多少兵力,最為嚴重的挑戰是來自本國百姓思想觀念上的衝突。

    當時的百姓有著怎樣的思想觀念呢?這就得說一說夏商周三代的神權法思想。

    所謂神權法思想,即以宗教信仰為依託,把法律建立在神的力量和意志之上,繼而將整個社會組織起來的一種思想。夏商周的神權法思想,具體表現為鬼神觀念、祖先崇拜、天命觀,在具體的社會實踐當中則有君權神授、法由天定、法由神判、天罰等。

    早在黃帝時代,各個部落就巫術盛行,每一個部落都有巫,部落所有的行動都要聽從神的指示,而巫則透過占卜、通靈、還魂等形式與鬼神溝通。夏朝建立後多元化的原始巫教向一元化發展,到了商朝,一元化的原始巫教又逐漸從民間消失並轉而成為統治者專有,周朝建立後,形成了以為民配德為核心的周禮。

    商朝時期是原始巫教盛行的朝代,商朝享國運六百年,巫教也興盛了六百年。商朝無論大到戰爭,小到吃飯,都要向鬼神問卜。用活人獻祭鬼神的規模在夏商周三代也是最大的,一次征討鬼方,戰勝之後將鬼方一個部落的人口全部用來獻祭,而獻祭的方式也是十分血腥,幾乎都是斬首。

    商朝巫教盛行,君主與祭祀之間的鬥爭也十分激烈。限於篇幅,這裡就不舉例子了。商朝巫教的興盛,周朝滅商立國後依然懼怕。為此,相比商朝君主各種挑戰神權,自立為帝,周朝的君主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不敢再稱帝,而只是稱王。

    為了確保周朝的世俗統治,周朝針對商朝的暴政得失,引入了“為民”“配德”兩個核心思想,以民本思想淡化神權。當然,這也造成了周王室神權的縮水,畢竟天子,還只是上天之子,而不是神。為了淡化神權,周朝建立後,更是代天封神,而且是封了一大批的神靈。

    周朝以祖先崇拜為突破口,以封神為手段,打破了人與神之間的壁壘,建立了人與神之間新的溝通渠道。神靈眾多化,人格化,溝通多樣化,降低了神權的統治能力,而天子擁有的代天封神的權力,更是讓神權從屬於王權。

    所以,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稱帝,自封為神靈,這不僅僅挑戰了周天子僅剩的神權,更違背了歷史的潮流。周朝淡化神權的結果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世俗學問脫胎於神學,迅速崛起。

    百家爭鳴的大背景下,任何強化神權的方式,都是對各種學派的打壓。秦始皇一統天下,稱帝之後,即便焚書坑儒,也無法鎮壓各個學派的怒火。也就是說,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取得王權對神權的勝利後,面臨著來自民權的挑戰。

    在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宣言後,神權破碎,王權崩潰,布衣天子劉邦橫空出世,以“天下唯仁者得之”從而奪取了最高統治權。劉邦之後,漢朝信奉黃老學說治國,民權取得了對王權的勝利。

    然而,匈奴崛起,諸侯叛亂,讓漢朝不得不加強王權,這是歷史發展的侷限。在神權與王權相繼崩潰的情況下,民權的崛起無法應對社會的現實問題。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召徵求治國方略,儒家大師董仲舒將儒家思想與社會現實需要想結合,並融合其它各個學派的思想,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大學說主張。

    自漢武帝開始,神權、王權、民權三權全部都集合到一種學說之下,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一方面拯救了神權,使祖先崇拜系統化,在華夏族的基礎上締造了更為包容的漢族;另一方面保障了王權,使得漢武帝打造了一支支強大的軍隊,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宣示著漢朝無上的武功;更重要的是確立了民權,老百姓生活的福祉被提到與天感應的地步,無論是神權,還是王權,最終都是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

    在董仲舒之後,儒家成為了一個四不像,本身是一門學派,又好像一個宗教,在漫長的兩千多年,儒家更是王權的代言人。

    綜上所述,一個看似簡單的稱帝背後,是中華文明孕育而出的故事。

  • 24 # 劉亭長

    嚴格來講,秦如皇並不是稱“帝”,而是稱為“皇帝”。

    “帝”和“皇帝”在概念上是不一樣的。

    在不同的典籍當中,“三皇五帝”是指誰並不一樣。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遠古三皇,為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帝則為遠古五方上帝,分別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

    後來,“三皇五帝”的說法不斷演變,在《尚書》中“三皇”是指燧人、伏羲、神農,《春秋》中“三皇”則為伏羲、女媧、神農,小孩從小就讀的《三字經》當中,“三皇”則是指伏羲、神農、黃帝。

    “五帝”的說法也各不相同,《呂氏春秋》稱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為“五帝”,《資治通鑑》則將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稱為“五帝”。

    儘管“三皇五帝”到底是誰並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三皇五帝”很厲害,都為遠古的華夏民族所崇拜。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最牛掰的稱呼是“王”,比如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等等,秦始皇覺得自己比他們厲害,不能稱王,那來個什麼稱呼好呢?

    李斯等文人拍馬屁的機會來了。大家想到了“三皇五帝”,就說秦始皇,那時候還不叫秦始皇,叫贏政,你的功勞太大了,前無古人啊,比“三皇五帝”還牛掰,就叫“皇帝”吧。

    於是贏政就叫自己秦始皇,以後叫二世、三世……N世。

    所以說,秦始皇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人。

    至於稱帝,古有“五帝”,早就有稱帝了。

    據說還有兩個人稱過帝,戰略時期,秦和齊是“戰國七雄”當中比較牛掰的主兒,曾經“秦齊互帝”,也就是互相稱帝,秦昭襄王在西邊就為西帝,齊湣王在東邊為東帝,不過沒幾天,也就不叫了。

    稱帝不是第一,但稱皇帝,秦始皇絕對是第一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25 # 明太宗

    秦昭襄王十九年,秦昭襄王派遣穰侯魏冉去齊國勸說齊閔王和秦昭襄王一起稱“帝”,以此來顯示出齊國的國力強大於三晉、燕、楚。好大喜功的齊閔王接受了“帝”號稱為“東帝”,秦昭襄王稱為“西帝”。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前後不過半年。

    “帝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中國古代第一位擁有“帝號”的人物是黃帝,之後是顓頊,再到嚳,少昊,堯。黃帝是上古時代的人物,所以“帝號”是上古時期就存在的稱號。

    秦始皇嬴政的稱號不是“帝”,而是“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制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時,當時的群臣一致認為,“五帝”已經比不上秦始皇,不應該再以“帝”為稱號,應該以“三皇”中,最為厲害的“泰皇”,作為稱號。秦始皇嬴政非常的不滿意,覺得“三皇”的功績也比不上自己,然後靈感受到啟發,從“泰皇”兩字中把“皇”字取出來,然後再結合“五帝”中的帝字,稱為“皇帝”。群臣一致同意。從此,嬴政稱為“始皇帝”(始是開頭的意思,稱號為“皇帝”)。

    秦昭襄王和齊閔王,運用的是上古時期就存在的稱號“帝”,而秦始皇嬴政用的則是自己開發出來的稱號“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生素E真的可以祛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