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傷大叔

    劉邦都帶著人逃跑了,張良為什麼不跟著跑,還要留下來跟項羽辭行呢,難道他不怕死嗎?萬一項羽在一氣之下把張良殺掉,劉邦可就失去了一大助力了呀。為什麼張良敢留下來?主要是因為劉邦用自己醉酒的藉口要先行離開,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情,所以必須留下一個人進行賠罪。而劉邦當時身邊帶的其他人全部都是武將,只有張良一個人是謀士最能言善辯,因此張良留下來才是最合適的。而且張良當時在明面上並不是劉邦的屬下,張良在當時是韓國的宰相,所以雖然他之後成為了劉邦集團的一個謀士,但是在這個時候至少的名義上並不是,所以就算是項羽想要殺掉他也沒有理由。而且張良在項羽身邊還有一個熟人,就算髮生什麼爭執,也可以給他求情,因此把張良留下生存的機率最大。所以說張良之所以留下來,不是因為他不怕死,而是他知道自己不會死。

  • 2 # 魚丸剪輯1990

    張良當孝忠韓王的,張良是一個很愛國的人,當時和劉邦只是相互欣賞的私交幫忙,項羽後面還利用韓王成功把張良帶回韓國,直到後來項羽殺了韓王,張良才徹底投了劉邦

  • 3 # 穿越中的書生

    此一問,我做如是觀。鴻門的酒席上,劉項二人,已握手言和,開始述斷篇的兄弟情了,如果此時項戰神再殺張良,有意義嗎?畢竟項戰神是六國貴族,雖然現在落魄了,出來操社會,但,基本的道義和江湖規矩,還是懂的。

    整個一出鴻門好戲,張良是導演加編劇。戲是他接的,整個酒宴的流程,是他安排的,當然,最後洗碗掃地清理戰場,他跑不脫。

    張良是最好的善後者,沒有之一。樊噲太粗,劉邦,畢竟是大佬,這份,丟不起。張良,外有六國舊貴族的身份,內有超級內線項伯,他不接手,誰來?劉邦如此安排,劉邦認為可,張良認為可,劉張二人的默契度,的確是黃金神組合。

  • 4 # 玄月不易

    你覺得,劉邦這連自己親身兒女的性命,都不在乎的流氓皇帝。在面臨身死的緊要關頭,會考慮謀士張良的性命嗎?

    不管算不算的準項羽究竟有沒有殺心,劉邦都會捨棄一切。管他阿貓阿狗的死活,反正老子的命最重要。也正好當時張良在場,憑藉他的足智多謀,是拖延項羽的最有力人選。

    這是一方面。

    另外張良作為當時之世,享譽6天下的第一謀士,其才足以有“得之可得天下”之名。

    劉邦自然不必說,自然深知人才對最終奪取天下的重要性,更何況是張良這第一謀士。

    項羽最後雖然失敗,但再不濟也懂得重用人才的重要性。張良這號人物,敵我雙方誰捨得殺呢?誰又不想爭取他的輔佐,來為我所用呢?

    況且以項羽之心智,斷然不會明白,此才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不如殺之以除後患的道理。可能是這傢伙只喜歡看兵書,不喜歡看史書的緣故。當年商鞅就差點被魏國除掉。

    此外,還有第三個層面。

    縱然後世史家對劉邦多有貶抑,但劉邦平定三秦,約法三章的舉措,在當時無疑是代表正義的一方。項羽有所顧慮,冒天下之大不韙,殺掉劉邦失去民心的愚蠢行徑,還是明白的。

    最後,就是項羽這個人有問題。

    項羽充其量只能算作三國呂布這一型別的人物。是武將,沒有統籌全域性的才能。而劉邦則是“將”中的“將”,是將頭。

    劉邦最後奪得天下發出的那一番感慨:用兵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不如張良,搞後勤不如蕭何,但能用就行。

    這個中道理,恐怕項羽一輩子都想不明白。

    歷史不能重演,世上也沒有後悔藥。

    你看,當時隨同劉邦赴鴻門宴的都有哪些人: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再加劉邦。

    當初項羽若是一不做二不休,管他個三七二十一,索性先全部殺掉,之後封鎖真實訊息,給劉邦等人編織一個不仁不義的罪名,再靜觀局變,圖謀天下。

    畢竟到手的肥羊就這麼跑了,實在是可惜。

    卻不知,項羽啟動“鴻門宴”計劃,究竟想達到什麼目的?如果是和談,早該知道等同於痴人說夢。如果就是為了剷除後患,為了殺,那他為何又不殺呢?

    難道真槍實彈的戰爭,靠仁慈就能管用?最後劉邦毫不猶豫的將“你”殺掉,他仁慈了嗎?

    愚蠢至極!!!!!

  • 5 # 陳哥談歷史

    張良是六國貴族中的代表人物,張良和項伯是知交。其次,劉邦個人來講是利己主義者,他是不可能太在乎張良的姓名的。

  • 6 # 慣看秋月春風dzc

    當年項羽的叔叔項伯為了避禍,逃跑到徐州下邳,結交了好朋友張良,張良收留包庇才救他一命,兩人成了成了患難之交。項羽率諸侯聯軍一路廝殺後到達了函谷關,後駐紮在新豐鴻門,與劉邦的大軍形成對峙之勢。項羽的亞父范增,早就認為劉邦是項羽最大的潛在對手,告誡說:“劉邦那個流氓在崤山以東時,貪圖財物,愛好美女。現在進入關中,卻一改流氓本性,財物一點都不要,婦女一個也不親近,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過他那裡的雲氣,都是龍虎形狀,成為五彩的顏色,這可是天子的雲氣。你務必趕快攻打他,千萬不要錯過時機!”項羽覺得此話有理,便作出第二天攻打劉邦的決定。項伯得知自己的恩人張良在劉邦軍中,不忍見張良成為炮灰,就連夜趕往漢軍大營,面見張良,把項羽的軍事機密詳詳細細告知張良,讓張良跟他一起私奔。張良非但不領情,反而把項伯扣留在軍營,自己去見劉邦,把這個情報捅給了劉邦。劉邦和張良合計後,就和項伯認了兒女親家,張良成了介紹人和兩個陣營的中間聯絡人,這樣,在鴻門宴上,劉邦留下張良在外面瞭解情況,掌握動靜,無論項羽是否有殺心,都有迴旋餘地。況且,剛認的親家項伯還在身邊,項伯如果幫不了他擺脫生命危險,張良去了也沒有用處,況且項伯也是張良安排的計劃之一。萬一項羽不殺而是扣押了劉邦,張良在後方的迴旋餘地更大了。

  • 7 # 高了高

    劉邦相信項羽沒有殺心,只是原因之一。你想一下,連劉邦都不殺,劉邦手下的謀士,項羽更不會殺了。

    其二,張良的身份特殊,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劉邦的謀士,劉邦用他,屬於“借調”。

    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祖先“五世相韓”,出了五位丞相,相當厲害。但恰恰是韓國,第一個就被秦國滅了。所以張良最大的心願,不僅僅是亡掉秦國,更重要的是恢復韓國。他先是企圖謀殺秦始皇失敗,後隱姓埋名,陳勝吳廣起義後趁機出山,自己也糾集了一幫隊伍,但勢力不大,也就不到一千人的樣子。

    所以他四處搜尋靠山,畢竟自己勢力太小。結果發現很多將領都不行,自己說的那一套,他們根本聽不下去,只有劉邦,不僅聽進去了,還視張良為奇才。

    但張良自己手下也有部隊,所以他投靠劉邦,只是找靠山,跟林沖上梁山有點類似。

    當時劉邦實力也不行,反秦勢力真正的領袖是項羽的叔叔——項梁。陳勝吳廣被殺後,項梁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確定立楚懷王等重大事件,並確定了“恢復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

    此時,各國舊貴族紛紛起兵,只有韓國,因為被秦滅的最早,沒有復國。張良遊說項梁,讓他同意恢復韓國,並找了一個韓國國君的後人——韓王,由張良輔佐,帶兵征戰,企圖恢復韓國舊有領土。

    可惜這個韓王水平一般,有張良這樣的謀士,還是屢戰屢敗。後來劉邦帶兵幫著韓王攻城略地,打下了很多地方,作為報答,韓王允許張良跟隨劉邦,幫劉邦出謀劃策。

    所以張良的表面身份,其實是韓王的手下,而非漢王劉邦的人。這一特殊身份,讓他留在項羽軍中,替劉邦斡旋,就十分合適了。畢竟韓王也是效忠於項羽的,而且對項羽沒有任何威脅(劉邦則不同,對項羽是有威脅的),所以項羽對韓王很放心,對張良也很放心。

    問題是,後來張良發現恢復韓國無望,韓王水平太凹,乾脆就忠心於劉邦了。

    其三,項羽、范增等,都知道張良是傑出的謀士,也想讓他為自己所用,因此不可能殺他。項羽大分封后,打發劉邦去偏遠的漢中,項羽故意不讓張良跟著劉邦,就是怕他再給劉邦出計。

    張良無奈,送劉邦南下時,給他出了“燒掉棧道、麻痺項羽”的最後一計,然後與劉邦分道揚鑣,直到彭城大戰前兩人才再次匯合。

  • 8 # 劉屹83826861

    項羽聽說劉邦進入關中、立即引兵在鴻門紮寨。謀士范增對項羽說、沛公前後判若二人、有大志不可小瞧之、現在如果不把他除掉、將來定後患無窮。鴻門離劉邦駐紮的灞上很近、雙方兵力相差懸珠正好可以除掉劉邦。無巧不成書、項羽有個叔父叫項伯、正好和張良是故交、並且還救過項伯。項伯連夜單騎找到張良、要他快些離開、張良告訴劉邦、要他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為名拉攏項伯、項終於答應代為謝隋。便在項羽面前替劉說情。人家是功臣否則你不會川及利到這裡、你要加害功臣、這是不義之舉。況且、劉對財物婦女一律不取、然後又代劉邦向項羽打招呼、說劉明天當面前來謝罪、不如就此與他修好。還沒等項下攻擊命令、劉帶著張良、樊噲等人來到鴻門。劉十分恭謙、便向項羽下拜、未知將軍入關、有失遠迎、特上門謝罪。項羽是個粗人、本想要擺擺劉的、罪狀、見劉如此和表只好起身握手言和、並擺下酒宴加以款待。席間、范增多次示意項羽下手、項卻毫無反應。無奈、範又指使項羽的從弟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伺機下手。項伯見此狀、便與項莊對舞、暗中卻保護劉邦。在樊噲的護衛下、項羽終未下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一句成語。劉邦以上廁所為名、趁機離開了鴻門。項羽問張良劉邦為什麼還不回來、張良說、沛公不勝灑力、不能面辭、特委託我獻給將軍白璧一對。張良說、將軍與沛公情同兄弟、不會加害沛公、沛公若死、天下人必恥笑將軍。所以為將軍著想、沛公才不辭而去。范增十分氣惱、拔劍砍破那對玉斗、狠狠地說、將來奪取天下的定是沛公、你我就等著當俘虜吧。此故事告訴天下、人能斯算之料之、然而卻不能如意願之、萬物萬事雖可謀之、然卻不能欲之、逆天下眾人擁之!惟有施其良而盡仁之、光明磊落坦以行事、方才可成之!否則萬般皆是徒勞矣。項羽本該擁有天下、只可惜剛復自用不善用人、加上性格孤傲與至失去本屬於自己的天下。而讓劉邦捏其弱點最終收買人心、如願以嘗當上皇帝。這個出身草夫的村夫、正因為熟知用人的巧技、耐聽人勸甘忍屈侮之優點、一步一步艱屹邁進迎刃向前……才奪取了天下!然而上天只讓他活了62年嗚呼……。

  • 9 # 愛吃栗子的張老師

    秦朝末期,各地紛紛豎起反秦大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陳勝、吳廣起義。而在鉅鹿,項羽帶兵拖住秦軍主力,劉邦則趁機攻下關中,秦王投降後,劉邦把城裡洗劫一空。等項羽這邊結束戰鬥之後,才發現劉邦早就竊取了勝利果實,在這之後不久,便發生了著名的一場飯局—鴻門宴。

    當時劉邦一行共6個人,其餘5個分別是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宴會開始後,劉邦自然也知道自己必須給個說法,他表示自己無意稱王,只是先把這些金銀財寶都保管起來,等到項羽到了之後就會進行交接,項羽心軟,便相信了劉邦。第二部分是項莊項伯兩人舞劍,一個殺一個擋。第三部分是樊噲進來抱不平,認為劉邦一直“別無二心”,但卻有小人陷害。最後,劉邦只把張良留下來,自己和其餘4人藉故逃跑。那麼為什麼劉邦要把張良留下來?就不怕項羽發現後殺了張良?先說為什麼要留下來一個人,因為當時劉邦是以“如廁”的藉口離開的,而且又說自己喝得太多了,而且還要把禮物送出,所以既能拖延時間,又不會讓對方有所察覺。那麼為什麼要留下張良,而不是別人呢?劉邦當時帶的這5個人中,有4人都是武將,只有張良一人能言善辯,而且他在項羽這邊也有認識的人,辦起事來比較方便。關於為什麼項羽不會殺了張良,至少有3點原因。

    鴻門宴在看是之前,雙方都出過一個叛徒,漢營這邊曹無傷向項羽告密,劉邦企圖獨自稱王,這讓項羽勃然大怒,想要討伐劉邦。楚營這邊項伯曾被張良救過一命,所以為了報恩,便連夜到漢營報信。這樣看來,有項伯在場,想必張良也能在關鍵時刻保住性命。

    而在劉邦和樊噲訴委屈的時候,項羽的內心已經沒有了殺心,否則也不會等到項莊舞劍,也不會讓劉邦離席。張良奉上劉邦給項羽帶來的禮物,項羽非常爽快地將玉璧收下,但范增卻把玉斗砍掉,並大罵項羽。從這也能看出,其實項羽並沒有動殺心,真正想殺劉邦的是范增。既然項羽根本沒想殺了劉邦,那麼如果殺掉張良,對他也沒有什麼意義。

    還有一點,張良當時只是歸附劉邦,但其實他並不是漢營的官員,張良曾是韓國宰相,也是一方諸侯。在楚漢之爭開始之前,張良擁有一支獨立的隊伍,所以項羽不能把對劉邦的責怪遷怒於張良身上,即便是項羽能夠在宴會上解決劉邦,他也一定不會殺了張良。張良背後是強大的義軍,如果殺了張良,這無疑是在給自己找麻煩,項羽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所以張良也是摸透了形勢,所以建議讓劉邦先走,等到劉邦快到軍營之後,再去和項羽解釋,可以說每一步都在張良的計劃之中。

  • 10 # 小崔聊收藏

    首先當時劉邦已經和項羽談和,之所以找個藉口開溜還是怕范增作梗。但是出於禮數也不能不留個人話別,而這個人張良是最合適的,張良本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辯。

    第二張良救過項羽、項良、項伯,項羽以英雄自居,不會做出恩將仇報的舉動。

    第三既然當時口頭已經談和,鴻門宴針對的主角是劉邦,劉邦都跑了。殺了張良也沒什麼意義。還要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

    第四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那種情況下,張良肯定不是絕對安全。但是除了留下他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要是都跑了,項羽以此為藉口開戰不就白忙乎了嗎?

  • 11 # 楓丹白露211735932

    鴻門宴,看似項羽、劉邦鬥勇,實則范增、張良鬥智。再退一步講,張良從心理上擊敗了項羽,分兩步: 第一步讓項猶豫,第二步讓他頓生婦人之仁。

  • 12 # 真誠地看著你

    劉備要走需要有一個人拖延時間,並且在適當的時機告訴項羽,而且時間不能太早,早了劉邦走不了,也不能太遲,遲了就失了禮,給了別人勸項羽誅殺劉邦的藉口。

    為什麼這個人選張良?因為張良夠聰明,能夠準確把握度,而且張良是抗秦義士,“誤中副車”的典故天下聞名,任何愛惜羽毛的抗秦諸侯都不會無故傷害他。

    (好像張良當時與劉邦還沒有明確從屬關係,在外人眼裡,他們只是要好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 13 # 沉默寡言的思考者

    厚黑盛行,起於劉邦,對於項羽他可以算知根知底,除了項羽,在很多人在當時都不會殺劉邦的,因為這是底線,還有,劉邦準備工作做得好充分嘛

  • 14 # 七鬥

    我敢肯定,當時那種情況下,劉邦同志就是急惶惶匆忙而逃,根本無暇他顧,哪裡會有時間推算讓張良留下是否被殺的事情。

    張良留下來,應該不是劉邦安排的,很大程度上是張良自作主張留下來的。

    看劉邦樊噲他們蒼惶而去,張良是否也想跟著一走了之呢?這個可以斷然定論,是不會的。

    張良可不是傻子,電光火石之間,早把生死存亡利害得失給看了個門清,如果他也上馬而逃,那麼會是個什麼結局呢?

    顯然,結局將是全體被捉,好嗎,俺這兒好心好意的請你們喝酒,你們卻都不辭而別,是為何意,怕我項羽加害你們嗎?你們也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此肖小之輩,竟懷鬼胎,既然防我,必有二心,來呀,給我拿下砍了,以絕後患。這真是打你還沒找著理由,你自己倒送上來了,這樣的口實,聰明如張良者,怎麼會讓他抓到呢!

    那麼,是張良人格高尚,一心為主,把生死度外嗎?我看不盡然也,如果張良知道留下便死翹翹,我想他不一定會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留下來的,慷慨赴死,精明如張良者,是不會輕易乾的。

    張良之所以敢留下來,是因為他非常清楚,項羽同志是不會把他殺了的,這不單單因為他曾救過老項家,而且,張良當時的身份只是個謀士,項羽以英雄自居,殺個謀士,他也怕遭天下人恥笑。

    所以,鴻門宴,這出大戲,劉邦除了假裝撒尿,演的出彩外,就沒有什麼戲份了,只有有勇有謀的張良,才是完美拉下大幕的人。

  • 15 # 水一白聊歷史

    鴻門宴上,劉邦帶著樊噲等人先行離去,卻唯獨留下了張良,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會不會真的算準了項羽沒有殺張良的心?實則不然。

    當時形勢

    當時,項羽部隊四十萬,駐紮鴻門;而劉邦擁兵十萬,駐軍霸上,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劉邦已經先行入關,依據楚懷王當初的約定,“先入咸陽者王之”,所以項羽氣憤不已,這才有了這這次鴻門宴,項羽本意就是要劉邦好看的,但是說項羽有多想殺劉邦,實際上並沒有,所以項伯來劉邦解釋、求項羽善待劉邦的時候,項羽不但沒有生產,反而“許諾”了。

    鴻門宴上

    但是虎無傷人意,狐有害人心,項羽手下的頭號智囊范增殺劉邦之心正盛。這才引出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後有項伯與樊噲相繼鋌身而出,這才讓劉邦化險為夷。劉邦深知這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便趁著尿遁逃回軍營去也。但是問題是,鴻門宴上的爛攤子誰來收拾呢?

    劉邦最後選擇了張良,留在了這險地之中,原因主要在於以下三點:

    1、劉邦手下其他幾個人都是粗人,唯有留下張良一人才能應付而已。不是劉邦真想置張良於險地,而只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2、張良身為口舌如簧的謀士,應付一個並沒有很重殺心的項羽,還是綽綽有餘的。

    3、項伯在側,定可保張良無恙。如若項羽真有傷心,項伯定會以死力勸。

    張良留下主要兩個任務:

    一則替劉邦向項羽、范增請罪;

    二則代劉邦贈項羽白璧一雙、范增玉斗一對。

    禮不算輕、亦不算重,剛剛好。過重會讓項羽以為劉邦在咸陽宮中收穫頗豐,過輕會讓項羽覺得劉邦失禮。

    事實證明,劉邦團隊最後的決定是正確的,項羽確實沒有生氣,倒是把亞夫范增氣了個夠嗆,只恨項羽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 16 # 張峰149764346

    “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記”。

    這次的宴會也是楚漢爭霸的分水嶺。

    最終的結局是在張良費盡周折,精心運籌斡旋下劉邦有驚無險成功逃離險境。

    “鴻門宴”上劉邦留下張良的原因?

    一,老話講的好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在“鴻門宴”上主要要除掉的人是劉邦,這是項羽手下第一謀士范增的既定方針,沒想到在當日的“鴻門宴”上劉邦的一跪解除了項羽的猜疑,項羽沒有殺劉邦的願望了,既然頭都放走了,沒有理由再剁掉尾巴,張良當然是安全的。

    二,張良雖然是韓國貴族,可是在滅秦時期和項羽是同一戰線上的合夥人,而且張良還有項羽的叔父項伯這層關係網,形勢很明朗張良是安全的。

    三,張良也有不得已處,作為人臣,明知有險也得硬著頭皮撐著,緊要關頭奴才捨身救主這是封建時代的貫例,主子活著就是王道。

  • 17 # 錦鯉小毛球

    鴻門宴上劉邦跑路而把張良留下同項羽解釋是當時情景下赴宴的眾人最好的選擇。

    首先,張良留下本身是符合情理的。鴻門宴的促成其實是張良一手促成的。在鴻門宴前項伯專門跑過來勸說張良趕緊逃走,而張良得知訊息後又過來勸說劉邦,希望劉邦透過項伯向項羽其轉達其沒有反叛之心(“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而既然劉邦向項羽傳達這樣的意思了,項羽邀請的鴻門宴劉邦就不得不去了。鴻門宴上要是劉邦不去就是自己打自己臉,不反叛項羽也成反叛了,所以劉邦必須去。而一手促成此事的張良也必須跟著一起去,而且這宴席中間出現的任何問題張良也是要負責的。所以劉邦逃走時張良留下來向項羽解釋就合情合理了,畢竟誰出的主意誰背鍋這很公平。

    其次,張良留下來對劉邦和自身都是最好的選擇。張良當時還不是劉邦集團的人,他的目的只是想借助劉邦集團光復韓室。因此對劉邦集團而言張良留下對他們損失最小,而張良為了自己的目的留下可以獲取劉邦的信任為以後藉助劉邦勢力為自己服務奠定基礎。所以在鴻門宴間眾人根本沒有商量,張良是自願留下,劉邦也樂的張良留下。

    再次,張良身份特殊,可以全身而退。張良五世韓相,又親自策劃過暗殺秦始皇,無論身世、忠心還是在世人中口碑都是一流的。項羽即使生氣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為難張良,所以對張良而言其被殺的危險性是所有赴鴻門宴中最小的。況且在鴻門宴開始後項羽還沒有下定殺劉邦的決心。既然項羽沒有對劉邦動手,劉邦走後對張良動手的機率就更小了。作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這點很容易看的明白。

    所以總得來說與其說是劉邦故意留下張良,不如說是二人對當時情形的心照不宣。我們雖然不敢說劉邦能算準張良不會被項羽所殺,但可以肯定張良肯定自己算準了自己不會被項羽所殺。估計也是這件事情過後劉邦才真正的對張良刮目相看,並在以後的一統天下過程中一直對其信任有加,頗為倚重。

  • 18 # 賤議你讀史

    劉邦心裡是知道一點的:項羽有殺心,只是還在糾結要不要真正的動手!

    韓信曾評價過項羽,其中一條就是‘婦人之仁’。就是這一點,讓項羽在關鍵時候,就開始糾結矛盾了。

    我們來分析劉邦為何只單獨留下張良。

    一、隨從分析

    參加鴻門宴的時候,劉邦總共帶了五個人,分別是: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

    從這份名單中,如果換作你是劉邦,必須留下一個人善後,你會選擇誰呢?

    根本就不用選擇了,直接就內定足智多謀、能言善辯的張良。

    二、張良和劉邦的關係

    鴻門宴的時候,張良其實還沒有真正的投到劉邦帳下。雖然張良和劉邦走得很近,但是,張良的心還是牽掛著韓國。

    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韓國也趁機得以復國。彼時的張良,名義上還是韓王成的屬下,張良在劉邦這裡,也就是一個關係走得很近的座上客。張良留下來,可以作為第三方的身份,從中周旋。

    況且,張良的家世可不簡單,家族裡六代都貴為韓國相國。這樣顯赫的貴族身份,輕易殺掉,你讓其他六國的貴族怎麼看你,社會輿論在任何時候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三、內援

    項伯,作為項羽的叔父,和張良交好。並且,張良還是他的救命恩人。

    早在鴻門宴之前,項伯就將內情告知張良,規勸其莫赴宴。有這種內援在,留下張良善後會事半功倍。項伯能救下劉邦,那麼,張良的留下自然不會有性命之憂。

    綜上所述:張良作為第三方賓客,外有貴族身份,內有好友應援,其本身也足智多謀、能言善辯,留下張良,是最明智的選擇!

  • 19 # 江曉01

    項羽不會殺張良的。

    首先,張良與項伯有過命的交情,而項伯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項伯是項羽的親叔叔,項羽對這個叔叔是很尊重,一定會給叔叔這個面子的。

    第二,張良和項羽一樣,都是六國貴族的後代。所以,張良對項羽的性格和心理是非常瞭解了,項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三,張良是文官,整天耍嘴皮子的,項羽

    內心深處,是看不上張良。

  • 20 # 萬里長空夜未央

    “只因算準項羽沒有殺心”,這句話需要從兩個人的角度來分析。

    先看劉邦

    劉邦剛經歷了一場生死之宴,精神從高度緊張陡然鬆弛下來,故急於返回自已的營地尋找安全感,但又忌憚項羽,一度處於想走又不敢走的尷尬局面。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在樊噲的勸解下(我認為劉邦是想走無疑的,樊噲正好給了他一個下臺階的機會),劉邦決定要離開,出於禮節性質,需要留人向項羽打個招呼;而張良既是軍中謀主,又是在宴會中有自已的座位,可以說是劉邦的副手,將他留下合乎情理。

    至於對項羽是否會動手這點,劉邦是始終不放心的,他甚至要求張良估算好時間,再入帳請辭。這說明劉邦並不認為項羽對自已沒有殺心。

    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再說張良

    張良對項羽不會翻臉這事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前面有朋友已經講過,一是張良本人與項伯有交情;二是項羽連對劉邦下手都猶豫不定,更做不出殺人家謀士的事。

    事實上,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跑路,這種情況下,張良也是能夠為他打圓場的唯一人選。即使張良無法轉圜成功,換作其他人去,結果也都一樣。

    所以張良必須得去。

    此外,他還有一個不得不去的理由。

    當時劉邦軍駐霸上,項羽軍駐鴻門下,距離40裡,對於強大的項羽部隊而言,撲過去吃掉對方並不難做到。因此這個在劉邦心中的安全距離,在張良、范增這樣謀臣的眼中,並沒有太多意義。

    但在當時,一方面張良為穩妥起見,不想繼續冒險,讓劉邦再回酒席去喝著(難免范增再想出什麼主意來);另一方面,估計他看劉邦也實在是撐不住了,所以心一軟,自已把接下來的事都扛了。

    所以,張良需要留下來,確認項羽沒有藉此機會反臉,隨即領軍突襲霸上的可能。

    這一點,范增自然想得到,可惜項羽不聽他的;劉邦自然想不到,張良也不想告訴他。

    說與不說,都是身為謀臣對主君的忠義。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鴻門宴這個精彩故事中,樊噲的忠勇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張良的言行舉止則是波瀾不驚,在劉邦面前,輕鬆得好像要去朋友家串門。

    (劉邦):“……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

    而在項羽面前,則是惜字如金,充分表達3個意思:

    1. 劉邦認慫了。

    2. 劉邦已經跑了。

    3. 現在劉邦這邊已有準備,你別打我們唄。

    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接下來的這一幕,《史記》中並未言當時張良是否還在場。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如果在的話,張良的內心應該是在歡呼的。

    因為他知道,從這一天起,項羽完了。

    最後是彩蛋:項羽本紀中部分節選《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三國時的君主讓你選擇五位謀士和五位大將輔佐你,你會選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