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老王春秋觀史
-
22 # 楊過說歷史
小時候特別喜歡楚漢之爭的歷史,對於這方面的電視劇特別著迷,楚漢之爭中的很多故事都成為了經典,鴻門宴便是其中一個。
鴻門宴是滅秦後劉邦到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項羽駐地參加的一次宴會,因為過程充滿加害因素,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帶有加害因素的飯局。在這場鴻門宴中,以范增為首的勢力打算趁這個機會殺掉劉邦,以絕後患。在得到范增的授意之後,席間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被項伯阻擋了。我們看到的歷史資料給我們的結論是張良曾救過項伯,項伯這次是幫張良的忙。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不是,項伯一定是授了項羽的示意才會這麼做的,在席間殺了劉邦一定會給其它勢力留下口舌,狂傲自大的項羽一定不會這麼做。
項羽都沒有打算殺劉邦了,更不會殺張良了。劉邦也正是看懂項羽的心思,才敢留下張良。更何況當時張良並不是劉邦的人,是韓王的部下。
-
23 # 立志成蟲
項羽對張良確實沒有殺心,在鴻門宴現場范增一心想殺了劉邦。劉邦溜走後派張良來辭行,范增也沒有想殺張良。此時雖然是劉邦的謀士,可是論名氣張良可不比項羽差,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於江東,天下反秦的大浪潮是在秦始皇死了以後,誰能跟張良比?秦始皇巡遊到博浪沙時遭到了張良的行刺,沒成功,張良只好逃亡。天下反秦時,六國舊貴族趁勢而起,韓國舊貴族出身的張良是不是超級偶像?走到哪兒都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再有了,項梁項羽率8000江東子弟兵進軍中原一路連勝,實力急劇膨脹,不少反秦力量紛紛來投靠,張良也去投奔了項氏,結識項氏在先,是有舊交情的,劉邦是後到的。項羽殺劉邦都缺乏動力,對張良就更不會為難了
-
24 # 老商頭子
從劉邦自始至終沒心沒肺的勁(親生孩子都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硬揣下去),他壓根就沒想過把張良留在那會怎麼樣,當時他應該滿心都在想“臥槽我不玩了我要完了”
-
25 # 妖鬼雜談錄
鴻門宴上劉邦雖然逃跑,但是因為沒有與項羽翻臉,必然要留下一個人周全,隨劉邦來的人中張良最合適。
那劉邦不擔心項羽會殺了張良麼?首先張良對項伯有恩,以項羽的性格不會對項家有恩的人開殺戒,更何況劉項還沒翻臉。其次張良作為韓王成的代表隨劉邦入關,此時還不是劉邦的人,所以項羽即便想殺人洩憤,也輪不到殺張良。
1、最重要的一點,張良作為韓王成的代表追隨劉邦入關,此時的張良還不是劉邦的人張良雖然是漢初三傑,但是在反秦起義中,張良並不是劉邦屬下。
《史記·留侯世家》明確記載
張良見到項粱之後,建議立韓成為韓王,項粱讓找到韓成立為韓王,張良為韓申徒給了千餘人馬攻略韓地。
劉邦西行攻秦時,破楊熊軍後,韓王成守陽翟,派張良追隨劉邦西行攻秦,所以此時在劉邦的隊伍中,張良是韓王的代表,就像項羽此時軍隊中,除了親率的楚軍還有其他如張耳、田假等人及諸侯軍。
所以鴻門宴前夕,項伯找張良,張良說道“臣為韓王送沛公”,這不是託辭,而是實際情況。
作為第三方諸侯代表,項羽不可能因為其他諸侯追隨過劉邦就任意屠殺,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直到項羽殺了韓王成之後,張良才徹底跑到劉邦陣營中。而此時,就算項羽重新想要殺人,但是劉邦陣營中的人都已經回軍了。
2、鴻門宴時,劉項表面已經和解,項羽沒有理由殺人鴻門宴前,兩人的矛盾在於項羽認為劉邦想要據關稱王,雖然劉邦的確有這個野心,但是還沒有明目張膽的與項羽決裂。
鴻門宴前,劉邦賄賂結好項伯,透過項伯讓項羽相信,劉邦駐軍灞上是為了阻止其他人迎接項羽。鴻門宴中,劉邦對項羽畢恭畢敬,並且表明自己沒有其他野心,贏得項羽暫時的信任。
所以這個時候劉項兩人依然是同屬楚懷王下的兩路諸侯,既然沒有理由開戰,維持和平狀態,瓜分戰果才是最重要的,項羽沒必要濫殺人,讓自己失去在諸侯中的聲譽,既然接受劉邦的說辭,連劉邦都放過了,又何必殺張良這種小角色呢?
回覆列表
鴻門宴是秦末楚漢爭霸前發生在劉邦和項羽之間的一件大事,也正是由於項羽沒有聽從范增的建議乘機殺了劉邦,錯失良機。導致劉邦最後做大,項羽最終兵敗下亥,自刎而死。那麼當時項羽為什麼沒有殺劉邦,劉邦藉機逃走後為什麼把張良留下,而不是留下其他人?
鴻門宴發生的原因在秦末反秦的起義大軍中,劉邦和項羽是其中最大的兩支義軍,嚴格說起來,劉邦和項羽是同事,都是當時楚懷王的手下,在兩人沒有決裂之前可以說是同一支軍隊。關中之所以被劉邦先攻佔,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項羽拖住了秦軍的二十多萬大軍,劉邦在攻佔咸陽,子嬰投降後,由於手下謀士的勸說,就想獨佔漢中成就霸業。可是劉邦沒想到項羽會那麼快消滅二十萬秦軍,突破了自己的封鎖來到了咸陽。
本來項羽對於劉邦搶先攻佔咸陽就一肚子怒火,因為楚懷王曾經說過“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劉邦要不是自己拖住了秦國大軍,哪有那麼容易進入關中?這氣還沒消呢,劉邦的手下曹無傷又來告密劉邦想稱關中王!項羽徹底怒了,這才對劉邦起了殺心。
項羽為什麼沒殺劉邦項羽要進攻劉邦的事被項伯知道了,由於張良救過項伯,所以項伯為了救張良來到劉邦大營讓張良離開,劉邦這才知道項羽來進攻自己,對自己有了殺心。形勢比人強,這時的劉邦知道自己鬥不過項羽,也不做關中王的美夢了,趕緊和項伯結為兒女親家,讓項伯在項羽面前為自己說情。
項伯回去後把劉邦說的什麼我不是要稱王,之所以什麼東西都沒動,戶籍,倉庫都封存好,就是為了等項羽將軍你過來接手等等給項羽說了一遍,然後又說劉邦有大功啦,將軍不能不講信義啦等等。項羽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可以說經過項伯的勸說項羽已經打消了殺劉邦的念頭。
在項羽被項伯說動的情況下,識時務的劉邦第二天一大早又來給項羽請罪。劉邦的姿態擺的很低,先跪拜,再開口稱臣,可以說完全是以部下的身份面對項羽。這對於高傲的項羽來說完全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在前一天被項伯說動的基礎上,看到劉邦又這麼識趣,可以說項羽已經沒有了一點除掉劉邦的心思。
既然項羽已經沒有了殺劉邦的心思,那范增在酒宴上向項羽使眼色要項羽殺劉邦那就是起反作用了。以項羽的高傲,既然已經決定了不殺劉邦,那麼這個決定一時就很難改變。像項羽這種高傲自負的人來說,說好聽點是心智堅定,自尊心強,說難聽點就是倔,鑽牛角尖。一旦決定的事,別人越是勸說,他越是不幹。所以說范增多次以眼色示意項羽殺劉邦,在項羽看來范增就有點可惡了:你算老幾?你讓我殺我就得殺?我偏不聽你的。范增的舉動反而更堅定了項羽不殺劉邦的決定。要是范增摸透了項羽的脾氣性格,反其道而行,對劉邦客客氣氣,再勸說項羽不殺劉邦,項羽反而會起疑心殺了劉邦。
劉邦藉口逃走時為什麼留下的人是張良劉邦以上廁所為由趁機走脫了,但又不能不留人拜謝,於是就把張良給留下來了。劉邦為什麼留下的是張良而不是其他人?劉邦就不怕項羽把張良給殺了?這裡有幾個原因:
首先,張良是最適合的人選。張良在劉邦帶來的人裡是唯一的貴族,張良又能說會道,其他人都是大老粗又出身貧賤,不符合答謝的禮儀,留下其他人反而會失禮。所以張良是最適合留下的人。
其次,留張良是因為張良留下來是最安全的。張良是韓國貴族又是韓國丞相,在身份上和項羽是對等的,高傲的項羽雖說也殺人,但對於和自己一樣是貴族出身的人,如果沒有厲害關係是不會亂殺的,一是自尊心作怪,二就是會引起其他貴族的反感,對項羽不利。既然劉邦這個正主都放過了,也就不會再去殺張良。
再次,劉邦的出身也使留下的必然是張良。劉邦是混混流氓出身,雖說也講義氣,但那是對自己人和在自身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張良當時是韓國丞相,只是韓王派來協助劉邦的,此時還不是劉邦的手下,也對劉邦不忠心,以劉邦混混的思維,當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既然不是自己人,留下死了也無所謂,把自己人帶走就行。因此,留下的是張良而不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