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菲菲旭旭
-
2 # 果果愛分享
從描述來看,孩子應該是表揚依賴性。很多家長分不清表揚和鼓勵的區別,現在進行表揚時也很籠統,要進行細節細化的表揚,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做著對以後應該繼續做,而不是籠統的說一句好棒,厲害,加油。另外一方面鼓勵也是針對孩子的努力,即使他沒有成功也值得鼓勵。嗯,表揚只是針對事情的結果,不在乎過程。表揚會限制孩子去探索,去努力的慾望,因為他害怕失敗。鼓勵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進步。所以說,教育孩子鼓勵比表揚更好。
-
3 # 向1陽
我們一直認為熱情洋溢的讚美之詞能夠激勵孩子,使他們更加努力。但是那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事實並不一定如此。能否激勵孩子完全取決於讚美的用詞。
你的孩子向你展示他最新的藝術創作。那是一幅畫,畫上有一個細長腿的生物,沒有身體,頭髮茂密,而那就是你。在畫的角落,有一點黃色,他說,那就是太陽,“太陽”的旁邊還有幾筆紫色的顏料。如果事實上你覺得這畫真的不怎麼樣,但是你的孩子正期待著你的評價,你會如何回答呢?“太棒了!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畫!超級優秀!”然後,你會把畫貼在冰箱門上,向全家人展示,你的孩子會因此眉開眼笑。
但是這麼說真的是最合適的嗎?我們往往會認為大家都很享受被讚美的感覺,而且會因受到激勵而更加努力。但是那些例子告訴我們,事實並不是那麼簡單。能否激勵孩子完全取決於讚美的用詞。
讚美本身並沒有問題,錯就錯在讚美言過其實,還有與一個簡單的“好”相對的類似“完美”、“極好”這樣的詞彙。特別是缺乏自信的孩子的父母,他們更會這麼做,希望以此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但是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大家都知道,如果讚美被認為沒有發自內心,就會影響讚美的效果。這造成的問題可就不只是孩子看穿你的誇張表述了,新的跡象表明,這可能會造成孩子逃避將來的挑戰。
當孩子被誇畫了一幅“相當美麗的畫”之後,自信心不足的孩子選擇一個有挑戰性的任務的機率會比被誇畫了一幅“美麗的畫”的孩子選擇一個有挑戰性的任務的機率小。只是一個詞彙就改變了這一切。當然,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研究人員的猜測是言過其實的讚美為孩子設定了一個過高的標準,但是這個假說還未被驗證。
那麼怎樣讚美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呢?心理學家艾迪-布魯梅爾門(Eddie Brummelman),最新論文的主要作者,建議父母們後退一步,思考一下你想要傳達的資訊,這樣你就不會設定太高的標準,你的孩子也不用害怕將來會達不到那個標準。
你選擇什麼品質來讚美也許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經過了二十年的研究,斯坦福大學的卡羅勒-德威克教授(Carole Dweck)發現讚揚孩子的能力(比如告訴他們他們是多麼的聰明)和讚美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說“你在這件事上真的很努力”)有非常大的區別。在一項實驗中,孩子們或被誇獎努力或被誇獎聰明,“聰明”的孩子不冒險,選擇他們知道如何完成的後續任務,而且如果他們失敗了,會更加難過。讚美一個孩子聰明會告訴他們這是他們不能控制的不變特點。這會使他們會在嘗試新的事物時為了保持他們的高水準而非常小心謹慎。
德威克建議父母關注孩子實現一件事情所經過的過程。比如,“我非常欣賞你對這件事的全神貫注”。如果事情出了差錯,批評應該是有建設性的,這樣他們才能知道如何補救。
當然,這和孩子的年齡也有很大的關係。對於學前兒童來說,所有的讚美都能給他們激勵,但是當他們長大一些後,讚美中的微妙含義則變得非常重要。心理學家珍妮弗-亨德龍-柯普思(Jennifer Henderlong Corpus)讓9至11歲的孩子解決一個謎題,然後或讚美他們的性格,或讚美他們得到的成果或他們完成任務的方法,或者不給予任何讚美。然後,在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的情況下,她進行了設計,以使他們的後續任務失敗。在研究一開始被讚美性格的孩子並不能很好地面對失敗。那樣的讚揚實際上使他們失去了動力,但是如果是被讚美得到的成果或完成任務的方法的孩子,他們堅強地面對這一切並且堅持努力。
如果指出他們比其他孩子做得更好,會怎麼樣呢?你也許會想,我們一定最喜歡被告知比其他任何人都棒,但是研究再一次表明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針對成人的研究顯示,這類的讚美確實看上去能夠提升人們從任務本身所得到的快樂,即內在激勵。但是似乎對於孩子們來說,情況有所不同。要求一群9至11歲的孩子比賽解謎。之後,告訴一部分孩子說“做的太棒了!你看起來很擅長這個,比幾乎所有孩子都厲害!”或者“在你這個年紀,能做到這麼好是相當少見的!”。恭喜其他孩子所取得的進展,如“做得不錯!你已經學會如何來解決這些謎題了!”然後給他們一項繪畫的任務,但是這一次不給任何反饋,因此在選擇下一項任務的難度(簡單或者困難)以及在被問及努力是否有趣之前,他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完成得不錯。
他們發現,涉及社會性比較的讚美事實上比根本不讚美還要糟糕。這樣似乎削弱了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將來選擇簡單的任務,也許是因為害怕會失去那個第一名的寶座。但是這僅在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得不錯的情況下適用。當他們已經得到了具體的分數時,男孩和女孩的表現是不同的。男孩會從社會性的比較中受益,而女孩則不會。她們在被告知她們做得比別人好時的反應並不好。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實驗研究的都是短時間內讚美對孩子的影響,而不是長期的影響。要研究長期的影響,會加大實驗操作難度,因為你需要確定多年內每個大人給孩子的讚美都是特定型別的。但是我們所提出的證據顯示,讚美孩子的努力、成果和他們完成任務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激勵孩子。當然如果你要讚美他們所得到的成果,那麼還是要注意收斂,似乎“怎麼誇獎也都不為過”這件事還需要進一步驗證。過度的言過其實的讚美是會適得其反的。
-
4 #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總是讚美孩子對孩子真的不太好,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對於這種說法本人真的不敢苟同。我周邊就有這樣的家長,她的孩子其實很平凡,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是媽媽就是一味地誇獎,從來不批評,到頭來,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成績不好,紀律也差,老師批評她,她不屑一顧,該死該活的要自殺,老師只好找來家長說明情況,後來老師和學生誰也不敢理她了,她成了孤家寡人,沒辦法家長只好給孩子轉學了。就是因為這個孩子是在誇聲中長大的,根本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因此,在表揚聲中長大的孩子,受不了半點委屈,走不了坎坷之路,一旦受到挫折就會走極端。所以,做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正確面對孩子的成績與錯誤,看到成績要表揚,發現錯誤要批評,教育孩子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定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一盞指路明燈,讓孩子在光明的路上前行,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負責。
-
5 # 我愛寶貝成
讚美孩子是要有度的,如果過度讚美孩子,孩子心裡會產生自高自大,會自我感覺良好,聽不得一點別的聲音,一旦受到語言上的打擊,心裡會接受不了,產生沮喪情緒。總讚美孩子,孩子也會感覺父母是在應付自己而已。適當讚美孩子是可以的,如果孩子表現真的很好,可以具體指出孩子表現突出的地方,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什麼表現,得到了家長的肯定。孩子以後遇到這種事情,還會這樣去做。
-
6 # fortune25
一個人把手背在後面,手中有一隻鳥,接著問這隻鳥是死是活,如果回答活,他就會把鳥捏死,如果回答死,他就會把鳥放飛。這個問題也是同樣,如果同意總讚美孩子可能造就嬌寵過度,自大不聽勸或是無法承受挫敗的小皇子。然而如果不讚美孩子,孩子有可能會自卑缺乏自信和興趣,小小年紀就開始愁容滿面。唉,父母可是為孩子操碎了心呀。
鳥的死活在於別人手中,而孩子的性格也決定在父母手中。當然所有人命運都不是一個人決定了,那樣的話就沒有人會為自己的過錯而負責了。但父母確實在孩子的未來起著關鍵影響。父母是孩子們來到這世上認識的第一人,步履蹣跚時嘴裡哼出來的就是爸爸媽媽兩句。
那麼讚美究竟該如何使用?讚美事實上只是一個手段,這個手段主要是為保持好自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這個地位絕不是高高在上或是唯子獨尊,而是孩子內心中堅實的後盾,是孩子被狂風暴雨攻擊後永不消失的陸地,是孩子在被世界拋棄內心深處唯一存在的明燈,這才是對讚美最完美的把控。
當然讚美肯定先比批評更容易進入孩子內心,尤其在特定的時期尤為重要,讚美甚至起到影響終生的作用!這個時期一般在兒童期和青年時的脆弱期,以及任何的低落期。
孩子在出生時什麼也不懂,那個時候孩子認為世界是自己,而自己就是世界,是個自我中心期。孩子在童年時期,這是個關鍵點,孩子初步來到外面世界,經常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世界,而他們最主要是透過大人來認識世界,形成觀點。特大緊急,這個時刻孩子是不能被隨意嚇唬的,那個時刻會形成潛意識,即在未來的生涯中忽然對某種事物產生懼怕,甚至不知道原因,像怕蟲怕蛇怕水,如果此時孩子在一次上臺演講而被所有人嚇到,以後該怎麼辦?雖說能克服,但那段心裡掙扎可極為困難呀。
這個時候要對孩子正確的行動進行讚美,鼓勵他們,你做的對,讓他們的潛意識裡感到驕傲。父母也要有著樂觀豁達的態度,不能一面讚美有私下抱有悲觀態度,孩子會感受到的,他們會學習和模仿,結果形成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而且當孩子向你展示成品時讚美也要表現出興趣來,別敷衍頭也不抬就說好,那還不如不說,抬個頭笑一笑表示一點興趣也可以。讓孩子覺得自豪。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站在他這一邊幫助他,讓他覺得擁有支撐,讓他知道你是站在他的身邊的。孩子對你說的任何稚嫩的看法千萬別要抱有嘲笑厭煩,讚美他們新奇的觀點,在有困惑是告訴他們你也有相同經歷,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你理解他們,你是個值得分享和信任的人。
青春之時各種觀念的湧入,競爭的紛紛而至,現實自我,理想自我與投射自我不斷的衝突矛盾,孩子會十分迷茫,也許會遇到各種大神,也許自己的努力卻換不來想要的結果,也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的價值,他們不知何去何從,不知自己該向何處,無限對比而發現天外有天的無奈。
這個時期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豔羨“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本身就很迷茫了,不懂追求什麼,難道是那些看似可以代表代表自己的事物就是自己了嗎。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苦惱,沮喪,明白他們在困惑什麼,而不應妄自下定論。如果是正確的路,鼓勵他們,讚美他們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告訴他們要執著於自身,而不是他人,要實現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父母,永遠支援他們,但並不是需要你必須做的完美,當你需要心靈的指引和幫助時,父母永遠為你敞開大門。這才是一種真正的讚美。如果孩子沒有方向,就幫助他們確立,尋找,告訴他們社會需要什麼,告訴他們應該學會什麼。
也許孩子會有一段時期不聽父母勸告,但很正常,孩子年輕會有衝動的時候,不過他們遲早都會有困難與沮喪,那個時候他們都會尋求幫助,父母就應該成為孩子信任的人,讓他們敞開心扉,而讚美就在於幫助他們堅定自己正確的路,或是幫助他們尋求解決辦法,並鼓勵他們前行,最關鍵的目的讓孩子感到縱使全世界都崩塌,但還會剩下自己和父母,如同自己的生命是父母與自身的結合體。
-
7 # 江山意如畫
絕對是好的!關鍵是你讚美孩子是不是真心的,還是隻是為了應付。作為人,誰不喜歡聽讚美的話啊!但是別忘了,別人讚美你,你一定能聽得出,哪些是奉承或是迎合,哪些是真心的讚美。讚美孩子一樣,請拿出真心、真實的態度,不放過每一個需要讚美而且必須讚美的點滴。就跟給別人鼓掌叫好一樣,請不要吝嗇。會讚美別人的人,是會欣賞別人的人,也是會欣賞自己的人,這也是一種特質。當然,孩子犯了錯,你還讚美,咋弄啊!該批評要嚴肅批評,讓孩子能夠很清楚的意識到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該保持。這是家長要做到的。
-
8 # 1500996010
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人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瞭!”而對另一些孩子指出他們的努力:“你剛才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
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孩子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打擊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很符合我們的經驗。
雖然讚美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人捧到極高處之後下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很可怕。當孩子受到讚美之後,他們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這種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孩子們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動作:“既然我這樣做了就是好的,為什麼還要冒險去嘗試更多的可能呢?”
學會“不評價的交流”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只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麼,而不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以及對人的褒貶。
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麼呢?”
而一個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麼老不做作業?”
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只是在訓誡。
後面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關心對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到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彷彿是這樣的潛臺詞。可以嗅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孩子,只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麼都不用多說。
透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麼可能。
當我們採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資訊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歷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只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就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見”
透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
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裡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
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這取決於我們關注的是否是他們的努力。下一次表揚之前稍微思考一下,這樣的表揚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吧。
-
9 # surprise153870901
總是讚美孩子對孩子不好。這樣會導致孩子抗挫能力差,一直生活在讚美聲中的孩子,以後一遇到批評,她就會受不了,她的心胸就會變得很狹隘,就會變得很小氣,以後的人際關係就會出現障礙或不能與人和睦相處,所以正確對待孩子的對與錯,該批評時批評,該鼓勵時鼓勵,該表揚時表揚。
-
10 # 暖爸實驗室
不好
總是讚美孩子對孩子不好,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僵固型心智。
以後經受不了挫折,遇事容易退縮。
什麼是僵固型心智呢?這個是和成長型心智相對應的。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寫了一本書《看見成長的自己》。
根據書中的觀點,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心智,一種是僵固型心智。
何謂成長型心智?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智力是不斷髮展的,希望不斷學習,於是就勇於接受挑戰,在挫折面前不懈奮鬥,認為只有努力才能駕馭一切。從批評中學習,從別人的成功中汲取經驗並得到激勵。結果是,他們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峰,並充分感受到了自由意志的偉大力量。
何謂僵固型心智?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智力是恆定的,想讓自己看起來更聰明,於是逃避挑戰,遇到挫折的時候輕易的放棄,認為努力是毫無用處的,面對批評,忽視有用的負面意見,認為別人的成功威脅到了自己,結果是,他們的人生可能會一直停留在平滑的直線上,完全沒有發揮自己的潛能,這一切構成了他們對世界的確定性看法。
僵固型心智的養成有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組實驗,他隨機抽取了兩組學生,讓他們玩拼圖遊戲,在玩拼圖遊戲之前,
和第一組學生灌輸成長型心智的理念,和學生說,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要透過拼圖遊戲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和第二組學生灌輸僵固型心智的理念,和學生說,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要透過這個遊戲來測試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結果第一組,被灌輸了成長型心智的學生,選擇了相對較難的遊戲,並且堅持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放棄遊戲。
第二組,被灌輸了僵固型心智的學生,選擇了簡單的遊戲,並且在遊戲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快就放棄了。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具體的行為,為了某件事所做的努力,如果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那麼要告訴孩子,這是由於他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的學習/投入精力去比賽。要稱讚他做事的過程,去稱讚這些後天做的東西。
不要和孩子說什麼?不要和孩子說,這是因為你很聰明/你很漂亮,這些先天性的東西。因為這不是孩子的努力得來的,容易讓孩子養成僵固型心智。
希望你的孩子可以不斷的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健康成長。
-
11 # 多美麻麻1
讚美,可以表現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表揚,一種是欣賞。
我想從兩個層面說一下我的感想。一個是從我們自身出發,我們為什麼會想要表揚孩子。一種情況下,是單純覺得孩子又有了新的進步,媽媽因為和孩子有很深的連結,會由衷地感到喜悅,這種喜悅可以從我的角度來表達出來,哇,太帥了,太酷了,簡直完美之類的感嘆詞!不需要過多描述,因為寶寶和我們在經歷一樣的場景,我們有相同的感覺,這樣的能讓能量上揚的話能夠讓彼此喜悅,幸福;另一種情況下,父母抱有某種目的地去表揚,我想透過表揚讓孩子怎樣,這是一種隱形的控制,和你必須要按照我的來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還是不要表揚的好。另一個層面,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孩子需要表揚嗎?需要被激勵嗎?需要大人透過表揚控制她的行為嗎?都不需要!比起大人來,孩子的自我探索進步能力強上幾百倍。那麼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呢?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A.H.)認為,人的需求從低到高需要分五個層次:
1.生理需要:即是人對水、空氣、食物、休息的需要,是維持個體身存的較低層次的需要。
2.安全需要:即是人對生命財產的安全、秩序、穩定,免除焦慮和恐懼的需要,它是在生理需要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
3.愛和歸屬的需要:即是人要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絡,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的需要、隸屬與某一群體並在群體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它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
4.尊重的需要:即是希望有穩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評價,受到他人尊重並尊重他人的需要,這種需要得到會增強信心,反之則會產生自卑感。 字串5
5.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完善自己,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實現自己理想的需要,這個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
需求的特點是:人的低階需求滿足後,會向更高的需求發展。
當我們的孩子生理需求滿足後,幼兒期很長時間都在安全需求和愛和歸屬需求上。孩子需要確認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可以依附的。在此基礎上,孩子會有愛的需求。我們父母可以透過關注和欣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關注先不說。先來看欣賞,欣賞和表揚看起來很像,但是仔細區分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經常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假如兩個寶寶一起做遊戲,我們大人肯定了其中一個寶寶做的好,那麼沒有被肯定的孩子就會有情緒,或者直接要求你去看她的作品。這就是對欣賞的需求。
欣賞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行為以及行為產生的結果和影響以及大人的感受進行描述。這樣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事件本身,以及自己的行為努力上。
而簡單的對孩子進行表揚,對讓孩子更多的把事情結果歸結為個人能力和天分上。
所以,我建議多欣賞多連結多共情,少表揚少控制,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
12 # 說愛太艱難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聰明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誇獎孩子、讚賞孩子、鼓勵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藝術。對幼兒來說,表揚這個詞似乎太正規了點,因為《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表揚”的詞義是:“對好人好事公開讚美”。幼兒的行為好像還沒拔到那個高度,所以我們採用“誇獎”一詞似乎更貼切。 誇獎是陽光雨露 幼兒與成人一樣,是喜歡被人誇獎稱讚,不喜歡被人批評指責的。越是誇獎他,他就會做得越好。生活的例子證實,還沒到週歲的寶寶就喜歡看別人的笑臉、聽別人的誇獎。他聽到讚揚的話,會高興地拍手,還會在別人的鼓勵下用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表演小把戲。 父母的誇獎不僅能使幼兒獲得愉悅快樂的情感體驗,還能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激發他積極向上的情緒和願望,而這種自信心和積極性,是培養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動力。
美國的一些幼教專家專門就誇獎這個課題進行了研究。他們為幼兒園的孩子設計了一些非語言性的難題。當孩子們完成後,他們對其中的一部份孩子說:“你們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而對另外的一部份孩子卻說:“你們答對了8道題,你們確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了。”在此之後,立即給這些孩子兩種新任務讓他們選擇:一種是較容易完成、並有把握做得非常好的任務。另一種是比較難完成、並有可能會出點小差錯,但能夠從中學到一些重要的新技能的任務。
接下來專家看到,那些被誇獎為聰明的孩子中的一大半都會選擇較容易完成的任務,因為他們只想再次得到聰明的誇獎,不想承擔失敗或出錯的風險。而那些被誇獎付出努力的孩子幾乎都選擇了比較難完成的任務,他們對挑戰新事物很感興趣。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如果你總是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把一切好的結果與腦子聰明畫等號,今後他做成了一件事情就會認為自己很聰明。如果遇到了挫折,他則可能以此判定“我不聰明”,還會因此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只有當你為孩子付出的努力而誇獎他時,他才會明白父母最看重的是他付出的努力,他願意在父母的鼓勵下加倍努力,尋求更多的挑戰。 你用什麼方式誇獎孩子 誇獎孩子也是有學問的。兒童心理學家們透過深入的研究,把誇獎、讚賞兒童的方式分為三種:
第一種——個人取向。針對兒童的個人特質的誇獎,常說:“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誇獎方式對孩子起到的效果最差。因為,常受到父母用個人取向方式誇獎的孩子,遇到新的任務時,更願意挑選那些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務,以換取再次的誇獎,想永遠當大人眼中的聰明寶寶。他們害怕失敗,也總是逃避有困難的任務,實在躲不開的話,他們多數會放棄努力,甩手不幹了。
第二種——過程取向。針對兒童完成任務的過程所做出的努力和運用的智慧來誇獎,常說:“你真努力!”“你的方法很好!”。這種誇獎方式起到的效果最好。因為,兒童常常聽到父母這樣的誇獎後,不會感到有壓力,既不會因為一個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會碰到一次失敗而灰心喪氣。他們能夠正確面對失敗和錯誤,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任務都會自己加倍努力堅持到底,試著用各種方法和竅門去攻克難關、完成任務。他們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能上面,並不在乎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如何。
第三種——結果取向。針對兒童完成任務的結果去誇獎,常說:“你做對了!”“你乾得很棒!”。這種誇獎方式起到的效果比過程取向的誇獎要差一些。因為父母僅就兒童某次行為成功的結果去誇獎,使他們覺得好的結果是最重要的,“如果下次我失敗了,我就是愚笨的”。因此,當他遇到失敗時,就會變得沮喪、自我價值感降低,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減弱。 可以說,個人取向和結果取向的誇獎方式,都存在嚴重的欠缺,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父母誇獎孩子應該多采用過程取向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完成任務的過程,肯定他們努力完成任務而開動腦筋所付出一些辛勞和技能。 那麼參照心理學家的研究,看看我們身邊的媽媽們又是怎樣誇獎孩子的呢? ★玲玲畫了一幅“我家的房子”,興沖沖地舉著畫讓媽媽評價。玲玲媽媽像大多數家長那樣誇獎說:“真漂亮!你畫得好極了。”這樣的似乎誇獎很自然,好像沒什麼錯。但是仔細想來,如果你總是這樣誇獎孩子,她會覺得不過如此,今後不再相信你的評價,或者認為畫畫很簡單,一旦遇到問題反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其實,如果你換一種方式說:“你一定動了腦筋有了靈感,才畫出了這麼美的顏色和線條。快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這裡為什麼要畫成圓形,為什麼要選翠綠的顏色?”孩子會很樂意回答你提的問題,給你講她畫畫的過程。 採用這種方式是重本質,是在評論孩子為畫畫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單純地對事情的結果做出好與壞的判斷。重本質的誇獎能夠激勵孩子的積極行動,如同給他們增加了繼續畫畫的動力。★楠楠把紅棗從盤子裡一顆一顆往外拿,邊拿邊數:“1、2、3……”媽媽高興地誇獎:“兒子會數數了,好棒啊!”聽到媽媽的讚揚,楠楠美滋滋地又數開了。其實,這樣籠統地誇獎孩子意思不大,他並不清楚自己的什麼行為得到了鼓勵,聽過幾次之後就興致全無了。好的方式要這樣說:“你能從1數到20了,進步可真大呀!”這是把對孩子的誇獎具體化,針對他數數的具體行為,就事論事誇獎他努力克服困難的表現,幫助他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征服了一些較難做的事之後產生的。幼兒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困難和障礙,具體地誇獎他的某一個好的行為,可以使他明白克服了一個困難,就能有新的進步。同時他會慢慢體會到,父母更關注他的學習過程,更重視他是否努力了,進而會從你的誇獎中得到更多的鼓勵和自信,勇敢地面對今後更多的挑戰。
★淘氣的龍龍玩完了汽車大戰的遊戲後,沒有像往常那樣撒手不管,任房間一片狼藉,他把大大小小的汽車都收進櫃子裡。媽媽大聲誇獎說:“寶貝,你真是個好孩子,乖孩子!”媽媽的本意是強化兒子自覺收拾東西的好行為,但說得不明確。應該直接指出他做的事是多麼珍貴,他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比如這樣說:“今天你把房間收拾得真乾淨,我為你的進步驕傲!”,這既有針對性地誇獎了孩子的好行為,幫助他懂得今後應該怎樣做;又有意識地選擇孩子剛萌發出的優點的苗頭來誇獎,使他能逐漸鞏固和強化偶發的良好行為。
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誇獎孩子,是一門教育的藝術。熟練地運用這門藝術,不僅可以激勵孩子,還能夠向孩子傳達了一些很重要的資訊。如讓亂扔玩具的龍龍明白:自覺整理好玩具、保持房間的整潔是好的行為。這樣運用適宜的誇獎,可以讓愛磨蹭的孩子變得動作麻利,讓膽小的孩子變得勇敢,讓無規矩的孩子變得有禮貌。 警惕誇獎不當的後果 小孩子都喜歡被人誇獎、被人讚美。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擁有他人的賞識。”恰當而適度的誇獎,可以肯定和強化孩子的好品行,讓其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從而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培養幼兒的自信、自尊和積極的自我意識,是形成健康心理和人格的核心。成人對幼兒的認可和誇獎,可以促使他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自我的尊嚴和價值,從而讓身心和諧愉快地發展。
我們也應該看到誇獎作為教育幼兒的一種手段,在父母的廣泛運用中存在一些不當的問題,並且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不良後果。比如: 皮皮的父母對他非常溺愛,平常無論他的行為對與錯,父母總是哄著他說:“我家寶寶最乖了。”“你真聽話。”皮皮自我意識很強,對這樣的話根本不理會,經常我行我素耍性子,缺乏自制能力。在幼兒園他很不合群,對各種活動參與熱情不高,不愛動腦筋。 皮皮的問題就在於父母的誇獎太廉價。他們嘴上時刻掛著誇獎的話,不論孩子做了什麼,做得對與錯,一律是“真好”、“真聰明”、“真乖”的讚賞。時間長了,孩子對父母毫無目的廉價誇獎無動於衷,談不上獲得榮譽感,也不會珍惜,反而阻礙了獨立精神的培養。 做父母的應該懂得,人的心理往往是越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會引起重視和珍惜。幼兒也是如此,不經過努力便得到的誇獎是廉價的,對他起不到激勵的作用,有時還會產生為了誇獎去做事、你不誇獎我就不做的錯誤意識。更可怕的是,不適當的誇獎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會使幼兒的人格發生扭曲。出現以下人格傾向:
A、悅人型人格。幼兒總是把爸爸媽媽當成“權威”,父母的評價和態度是他們自我評價的主要標準。父母不適宜的誇獎和無針對性誇獎,會使他以成人的好惡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為了獲得更多的誇獎,搞一些小名堂來取悅父母,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悅人型的人格傾向。這種常“看別人眼色行事”的孩子獨立性差,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遇事不自信,常被別人的態度與評價左右自己的情緒。
B、追求完美型人格。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誇獎過多過濫,讓孩子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強,事事都要拔尖爭“第一”,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也不允許自己失敗,聽到別人受表揚就生氣,看見自己比別人差就發脾氣。這種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的爭強好勝性格,是一種追求完美的人格傾向。有這種人格傾向的孩子,過分追求完美,忍受不了生活中的挫折,今後他們會活得很累,活得不輕鬆、不幸福。 那麼如何既強化幼兒良好的行為,同時又能避免誇獎不當造成的弊端呢?除了上面強調的誇獎內容要具體、要有針對性、注意過程取向外,家長還應該注意避免與其他幼兒的比較。有的家長在誇獎孩子時,常說:“你比隔壁的亮亮聰明多了。”“你是班上最漂亮的。”在此影響下,幼兒不由自主地形成與別人比較的習慣,徒增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和壓力。所以家長誇獎孩子應該讓他自己和自己的進步比,才能讓他獲得快樂和自信。 海倫•凱勒說過:你一旦有了高飛的衝動,就絕不甘於在地上爬行。家長適當的誇獎,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優勢,激起他奮力向上高飛的勇氣。讓我們多給孩子注入一些成長的動力吧!
-
13 # 燕子說教育
總是讚美孩子,對孩子的發展不利,總是被讚美的孩子,總是被戴高帽的孩子,抗挫能力差,而且,每次你表揚他的時候,他就按照你要的方向做給你看,可是當你不表揚他的時候,他就止步不前,或者,每次做完一件事情,都希望得到你的表揚,不知道你是否在孩子身上發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表揚就像糖果,可以偶爾吃一下,但是吃多了會蛀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表揚,關注的是結果,那麼孩子有可能為了達到家長想要的結果,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規矩的事情,表揚,關注的是人,而且發展的是孩子他信,把自己的好壞放在別人的評價上,一旦得不到別人的正向評價,就會失去動力!
那麼不能經常表揚孩子該怎麼幫助孩子呢?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叫鼓勵,鼓勵和表揚最大的不同就是描述事實,指出孩子的小進步,關注的是過程而非結果,這樣,孩子會在家長的不斷鼓勵中發找出自信。
因為,鼓勵,是給一個人勇氣,幫助孩子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也叫作自律。奧地利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經說過,一個有不當行為的孩子,是一個缺乏鼓勵的孩子!一個孩子被鼓勵得越多,他就會得到更多的勇氣!
因為,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
14 # 九鬥學生心理
要鼓勵而不是讚美。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點:對孩子的作用大不同鼓勵:這件事你乾的不錯(孩子聽了之後的感受是:我在這件事上的努力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認可)
讚美:你真厲害(孩子聽了之後的感受是:我是個厲害的了不起的人,我爸爸媽媽都這麼說我,我一定是這樣的,誰都沒我厲害)。
第二點:父母的出發點不同鼓勵:尊重和理解為前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進步,你願意把你的解決問題的過程說給爸爸媽媽聽嗎?
讚美:以父母為中心,在沒有考慮孩子前提下強加給孩子的讚譽,我喜歡你按照那樣的方式做事或者表達自己,只有你按照那樣的方式做事的時候我是高興的。
第三點:方式不同鼓勵:這次考試得了100分,真不容易,你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真了不起。
讚美:這次得了100分,媽媽真為你驕傲和自豪,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鼓勵能夠幫助孩子去完成更多的挑戰性的任務,他們會想方法、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而讚美滋生出的孩子更容易選擇簡單的任務,因為越簡單的任務越容易完成,也就越容易獲得肯定,他們真的會害怕失去被誇著的感覺。
雖然在所有的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最厲害的、最了不起的,但是對孩子來說,從更長久的發展和能力培養來說,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讚美,特別是無緣無故的讚美,莫名其妙的讚美! -
15 # 快樂娃成長記
讚美有技巧,過度讚美可能會擾亂孩子的積極性。鼓勵讚賞就像陽光與雨露一樣,每個孩子都不可缺少,但陽光和雨露過多了,孩子還能茁壯成嗎?
讚美的話語大人和孩子都喜歡聽,可同樣或類似的話聽多了,自然就適得其反。有的時候孩子隨意做的小事,家長對孩子行為表現的過於驚喜和滿意,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比如一個七歲的孩子五分鐘畫了一副畫,拿來給媽媽看,媽媽認真看了畫,衝孩子豎起大拇指:“寶貝你畫的真好,你可以成為一名小畫家了!”第一次聽到,可能孩子還會理解為自己很有畫畫天分,聽過兩三次後,孩子就會想:“媽媽希望我曾為畫家,可我只會畫房子和樹。”很明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超出了孩子對自己的期望。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媽媽拿到畫,先請孩子講一講畫的是什麼,問問孩子怎麼想到要這樣畫?畫想表達的意圖是什麼?家長嘗試與以往不同的讚美方式:“你這個房子線條畫的很直,顏色搭配我很喜歡,看著非常舒服。”家長用讚美的語氣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感受到的,這就是最合適的讚美!
-
16 # 陽媽育兒遇己
讚美孩子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當父母看見孩子做的好的方面反饋給孩子,孩子能夠感受到被看見,被關注,知道自己做得做的寺方,讚美是提升孩子的自信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當然讚美也需要方法,讚美時父母需要把孩子做得棒的方面具體的表述出來並給孩子一個正面的迴應,讚美的是孩子的行為而非孩子本人。如寶貝今天作業的20:00就完成了,比昨天快了30分鐘,寶貝做作業的效率越來越高了,媽媽看到你的進步很開心;又如寶貝玩具玩好後收拾到玩具箱裡,玩具小主人真能幹等。
當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大人期待的事時,同樣父母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及結果不加評判的表述出來,並和孩子交流,做些什麼怎麼做是我們希望的,而不是直接批評和指責。
結合實際事情,有方法的讚美會讓孩子享受那個愉悅的時刻。
-
17 # LingoBee小靈蜂英語
適當的讚美有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但過度讚美孩子是種捧殺,家長們都有哪些誤區呢?
1.偽誇獎氾濫無論何時何地都用“孩子你真棒”“你太厲害了”這樣的語言來誇獎,實際上是一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無效誇獎。一是孩子聽多了,也能感覺出大人是隨便說說並不走心,從而不珍視大人的表揚。二是大人這種隨時隨地脫口而出的話,卻讓孩子感覺自己真的是“十全十美”,當遇到批評和競爭的時候,無法面對挫折和失敗。2.攀比誇獎損人不利己“你畫得真好,是小區裡畫得最好的。”“我看你比×××畫得更好。”攀比式誇獎並不少見。這種誇獎建立在比別人更強的基礎上,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壓力。一方面影響了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不能明白好成績是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盲目自大地輕視在某一方面比較弱的孩子。3. 苛刻誇獎猶如“緊箍咒”“跑第一名真不錯,繼續努力,不要下一次就不行了。”這樣的誇獎,包含著必須得第一的要求。這種苛刻的要求會成為孩子心靈的桎梏,應當給孩子提供寬闊的成長空間,第一名或是獲獎並不能說明什麼,結果也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付出了努力。誇獎應該著重於付出而不是結果。4.好話壞說明明是表揚的話,說出來卻好像是批評,比如有的家長愛說:“真沒想到你能做得這麼好,不錯啊。”“這次表現不錯,以後也別搗蛋了行不行?”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喜悅的心情也會大打折扣,反而認為無論我怎麼做,在父母心中我都是個搗蛋鬼、壞孩子,大大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
那麼該怎麼誇孩子呢?
1.誇獎要有的放矢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具體誇獎,比如畫畫得好,可以突出“孩子你很有想法,你能想到給馬畫上翅膀,這點很不錯”,而不要對畫的好壞做性質上的評價。多用描述性語言,發自內心地找出孩子的閃光點。通俗地說就是“誇獎要走心”,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多陪伴孩子,多關注孩子。2.要誇獎行為而不是結果孩子獲得了獎項不要從獲獎本身來誇獎,因為獎勵只是對孩子努力行為的一種褒獎,家長應當多從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來進行表揚和鼓勵,比如說:“你每天堅持練習,所以才能取得成績。媽媽真為你的堅持驕傲。”3.努力的失敗也要誇獎失敗的誇獎有時比成功的誇獎更重要。只要他付出了努力,即便失敗了,也應當針對他努力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誇獎。比如孩子練習滑板車,無論怎麼練,一開始都掌握不好,車總是跑不起來。這時要積極誇獎孩子:“你這次做得好多了,讓我們再試試。”只有不斷地鼓勵,他才能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不畏困難。4.發問式誇獎,讓孩子自己總結經驗用“你怎麼能想到這麼畫的啊?”“你是不是已經比剛才滑得更遠了?”這樣的句式啟發和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總結經驗。間接性的誇獎是一種平等的溝通方式,不是強者對弱者的褒獎而是朋友式的交流。希望爸媽們能掌握各種分寸,也提醒祖輩,不要什麼都誇獎,對孩子非但無任何幫助,且只有壞處。 -
18 # 笑說育兒
讚美就像陽光,適當給予孩子,孩子開心快樂,心態陽光,性格開朗。
但給予過多,就像世界變成了白晝,會把向日葵曬死的。
不要總是讚美,偶爾也要說幾句,讓孩子知道,世界有陽光燦爛,也有暴風驟雨。
其實不管對孩子做什麼,都掌握一個適度的選擇,過猶不及,適可而止。
-
19 # 職媽育筱娃
1、如果無論任何事,只要孩子做,或者鼓勵他去做,父母直接選擇讚美,每天可以不斷聽到,我家寶貝真棒,我家寶貝太好了等等,這樣子長期下去,這些對話變成孩子每天生活的中都有的事情,如吃飯般司空見慣,但你某天,你覺得總是讚美不行,覺得他的錯誤也應該指出,就等於我每天吃飯,結果一頓你不給我吃了,這樣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如果是這樣子,家長要學會如何去讚美,而且發自真心的讚美,而不是華而不實的讚美,孩子也許小,很多事情還不懂,但是孩子感覺觀察是很敏銳的,當你用實質的內容去誇獎他,例如孩子自己收拾書籍,你跟他說,寶寶學會自己收拾書籍,媽媽覺得做的很對,媽媽希望寶寶以後能自己收拾自己東西,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什麼行為得到讚美,這樣子,當你指出他的錯誤時候,也不要責罵,平靜指出,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溝通,適度讚美,對於孩子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2、每個人都是喜歡讚美,不喜歡被提出錯誤,一部分家長很重視孩子的身心發育,也懂得如何鼓勵讚美,會懂得運用讚美,給予孩子不斷鼓勵,這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將讚美用過力,即過度神化,而不懂得提出孩子錯誤,例如當孩子故意損壞家中東西,父母也發現了孩子這種行為,但是他們覺得讚美可以讓孩子改變,指出錯誤會讓孩子受挫折,所以他們選擇對孩子好的行為不斷讚美,而對不好的行為避而不見,長期這樣子,造成孩子覺得那些不好的行為是正常行為,而他收到讚美的行為是優秀的習慣,因此這種情況要讚美,但是也要糾錯,讓孩子明白對錯就好了。
-
20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娜:
當孩子的自我認知還不健全時,他需要透過父母及他人,對他的讚賞評價來完成自我認知,達到自我肯定和樹立自信的目的與作用。
但我們若是一味的對孩子進行讚美表揚,會讓孩子的自我評價系統嚴重失衡,對自我產生過高的評價。一旦進入團體中,發現自己的表現並沒有得到自己所期盼的讚美時,孩子會無法接受。
一些小學生升入中學後,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會再像小學時那樣去喜歡老師,成績也明顯的滑落。經調查發現,大部分孩子反映不喜歡老師,從而棄學此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學與中學的教育方式與方法的轉變造成這樣的結果。
在小學時,由於課業不是很緊張,老師們還處在對孩子的鼓勵與讚美的賞識教育階段,孩子有小小的進步都會得到老師的讚美與表揚,所以師生關係一般都是很美好的。但到了中學,由於學習開始緊張起來,老師也比小學老師的工作更繁重,所以對孩子的讚美與表揚一下子就變少了,即使孩子有了很突出的表現時,也未必能得到老師及時的讚美與表揚。在孩子的心中就會產生老師不喜歡他的印象,因為感覺老師不喜歡他沒有讚美表揚他,所以很多孩子也對老師產生了反感,與老師對抗,拒絕學習此老師教的課程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暴露出來。
所以,在孩子建構自我認知階段,要給孩子全方位的自我認知體驗,既要有讚美表揚,對孩子進行及時的肯定,幫孩子樹立自信,同時也要正確面對自我不足,教會孩子接納自我不完美的一面和虛心學習別人優秀方面的品質。
回覆列表
讚美孩子,可以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父母對孩子的言行作出正確的評價有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積極的關係,使彼此之間更接近,併產生信任感。孩子的積極性也會提高。適宜的讚美能產生多方面的教育效果,有利於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讚美孩子要注意的事項:
及時讚美。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進行中,就給以適當的讚美和鼓勵,效果很好。
■掌握分寸。孩子經過努力做出了成績,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應當做的事情,他都應該得到讚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複贊某件事情,當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就可以適當減少對孩子這一方面的讚美。讚美孩子並給以適當的獎勵或是親吻或是摟抱,都會給孩子以奇妙的力量。
“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長。”學會讚美你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