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吟史軍

    引言:

    上至金川門,時諸王分守京城門,谷王橞守金川門,橞登城望。上遂按兵而入,城中軍民皆具香花夾道迎拜,將士入城肅然,秋毫無犯,市不易肆,民皆按堵。

    這是《明太宗實錄》記載的朱棣起兵時期的寫照。朱允炆坐擁天下又如何?抵得住民心嗎?城中軍民夾道迎拜可不是作秀!朱棣的民心所向你擋都擋不住!朱棣擁有天下是遲早的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朱允炆正統地位的失敗呢?

    一、民心原因

    這裡所說的民心包括官員和百姓,我們將這些人分為三部分: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忠於個人。

    第一種:忠於國家:

    忠於大明王朝的臣子,並不會在意究竟誰是大明王朝的主人,只要知道那個人姓朱就好,具體是誰無所謂,這型別的臣子,往往擁有極高的政治影響力,所以無論是誰當政,都不可能將他們拋下,典型代表莫過於朱棣篡位之後,將大量建文遺臣收歸己用。

    第二種:忠於民族

    對於這型別的陳詞而言,只要依舊是漢家王朝,那麼他們就不甚擔心,因為皇室內部鬥爭的話,他通常很少會涉及到百姓,也就是說死的都是點高層,那老百姓對於究竟是誰在頭上待著,他們也是不關心的。

    第三種:忠於某個人

    朱允炆本身缺乏人格魅力,推崇儒學忽略了大量的武勳世家的影響力,因此在這一方面上,軍方天然的傾向於朱棣,朱棣本身又長期對蒙古進行戰爭積累了大量的戰爭經驗和黃子澄那些紙上談兵的臣子有著本質的區別。

    靖難過程當中,大明王朝的那些藩王不是按兵不動就是直接起兵呼應朱棣,這是因為朱允炆的大肆削藩,影響了大明王朝各地藩王的個人利益,如果沒有人站出來那麼這些不滿只能慢慢積聚,但是朱棣起兵了,本身就對朱允炆嚴重不滿的藩王,自然是樂見其成。

    二、朱允炆本身原因

    朱允炆本身缺乏足夠的政治基礎和政治頭腦,朱元璋原先欽定的太子是朱標,如果不是朱標死的早,那麼朱允文應該是大明王朝的第3代繼承人,憑藉他爺爺和他爸的政治遺澤,足以讓朱允炆高枕無憂,從而放心大膽的削藩。但是因為朱標早死,朱元璋死了皇太子,就想保護好皇太孫,在臨死前唯恐他的皇太子坐不穩皇位,為此幹掉了一大群功勳卓著的將領。

    朱允炆本身性格軟弱,且重文輕武,爺爺大肆殺伐武勳本來就讓國家的武將折損盡失,朱允炆上位後還不知道盡快強軍興軍,要知道軍事實力才是一個國家的振國之本。軍隊無將就和國家無軍一樣,群龍無首隻能是散沙一片。沒有另人信服、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只能是達到喊喊口號的效果,對打仗毫無效果。這也是什麼朱棣起兵三年,朱允炆就葬身火海的原因。而且一個缺乏才幹的皇帝,扔到王朝末期就是亡國之君,放在王朝建立初期就是德不配位!

    三、無可用之兵的原因

    朱允炆抱著仁義不撒手,文臣誇誇其談,急功好利,見小利而忘義,見大事而惜身。而堪當大任的武臣又被爺爺基本殺光,自己又不重視練兵選將,也沒有一個天生異稟的軍事頭腦,只能導致敵人來臨面前,無可用之將的尷尬狀況。

    後來聽了對軍事一竅不通的文官黃子澄的推薦,選了一個叫李景隆的主領了50萬大軍就迎敵去了!殊不知這也是個紙上談兵的主,50萬大軍讓他不到兩年的功夫就給敗光了!更可氣的是,李景隆在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時,領著城中的20官兵大開城門的去迎朱棣去了!

    這樣的人還能被重用,一是朱允炆確實無識人之材,再則就是朱允炆卻無可用之兵,江郎才盡了!

    所以從這些因素上分析,朱允炆退場不是正常的嗎?再則不管是朱允炆還是朱棣,雙方都是朱元璋的子孫後代,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本質就是讓家庭暴力以及爭奪家族領導權的行為,只能用勝者為王的標準去做基本評判了!

    總結

    實際上如果說沒有朱棣,那麼朱允炆還能繼續他的削藩大計,問題就是對朱允炆不滿的藩王集團當中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那麼朱允炆就只能涼涼了!

    如果說朱棣的軍隊攻入南京以後大肆殺戮,那麼他就會離心離德,但是這個問題沒有出現,所以朱允文就涼透了!

    退一萬步來講,如果明成祖時期的朱棣十分糟糕,那麼到後期就可能有人打著朱允炆之子的名號起兵。但是,事實證明朱允炆比朱棣差的太多太多了!

  • 2 # 孤山老叟

    三個方面的原因。

    1、因為他爺爺給的選的人太差。

    建文朝的執政班子齊泰、方孝孺、黃子澄等都是紙上談兵。

    治國方略和戰略制定的還行,可是到實施就差遠了。

    尤其在靖難之役中的戰略部署,漏洞百出,而朱棣又恰恰是個進攻型的天才統帥。

    2、朱允文婦人之仁

    朱允文還給朱棣送了一道“免死金牌”。婦人之仁面對豺狼一般的朱棣這能不敗。

    3、對手太強大

    朱棣的班子就厲害了。

    朱高熾內勤一把好手,關鍵時刻還守住了北京城。

    姚廣孝智謀過人,政治軍事都是把好手。戰略眼光獨到,最後避開濟南打南京的戰略就是他提出的。

    張玉、朱能不世之將才。

    再加上朱棣本人政治軍事也是好手,能征慣戰,心狠手辣,要麼不做,要麼做絕,他不當皇帝誰當。

    綜上允文同志雖既有天子之名,又有天子之實,也難逃皇位被搶的厄運呀。

  • 3 # 崔超808

    主要還是思想有問題。導致舉措失當,任人不明,對局勢判斷失誤,手段不夠狠毒,心懷惻隱。還是對政治的認識問題。具體來說:思想上,朱允炆想削藩以固皇位,可又不想讓皇室削弱。由此,舉措上,沒有抓到問題的主要矛盾,燕王朱棣。而是,採用了敲山震虎的方法。以求震懾,結果只震未懾,給朱棣解決時間。二,任人不明,黃子澄等人雖有理想,但執行能力皆不強,並且內部齟齬,信任有名無實的李景隆,更是失著,這些都使核心團隊並未建立,這是一大敗筆。三,判斷力差,無論對於朱棣前期的表演的判讀(其實,朱棣的表演並不高明,比司馬懿差遠了,這裡主要是誤判了朱棣的造反決心)。後期的軍事對壘,也是縷縷失誤,尤其未防備朱棣越山東而渡江。四,手段不夠狠毒,作為最高統治者必須有雷霆手段,在打死對手時,要把他消失到全無。不能留一絲餘地。也不能用惻隱婦人之仁。朱允炆當年在圍北平時,若不下那道旨,有所顧忌,對朱棣無論生死,收拾了再說,也就不會再有朱棣什麼事了。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並且,朱允炆也並不是那樣孱弱,不然怎麼入雄主朱元璋法眼。可是,大人物,成功失敗只在一閃念間,只能說,在那個歷史岔路口,朱棣握住了命運之門的把手去向了光輝坦途,而朱允炆一步之差,永落深淵了。

  • 4 # 徐徐風來

    朱允炆22歲稱帝,他上臺時,朱元璋已將明朝治理得國泰民安,經濟也在逐漸恢復發展。不過朱元璋執政嚴厲,殺戮太多,大臣們都戰戰兢兢,不敢放開手腳行事。而且明朝剛剛開國,朝中的武將很多,對太平年代的治國執政也很不利。建文帝就決心改變這種局面,他本來就性情寬和,所以就大力提拔文官,重用那些飽讀詩書的儒士,如兵部尚書齊泰就是應天府的鄉試第一,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則是會試第一,翰林侍講方孝孺乃是名儒宋濂的學生,因此建文帝的政權被稱為“秀才朝廷”。文人們做官後,又將《大明律》中比較嚴厲、量刑較重的律法做了修訂,由此形成了比較寬鬆的治國政策。建文帝還進一步減輕了賦稅徭役,來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不過儒士們雖然學識淵博,卻缺乏實戰經驗,許多措施都成了紙上談兵。建文帝的改革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他的皇位危機卻悄悄來臨了。

    建文帝很快就感覺到這些叔父們的威壓,為了壓制藩王的勢力,他採納了親信黃子澄的建議,決定用削藩來加強中央集權。建文帝先從實力較弱的周王、齊王等藩王下手,打算孤立實力最強的朱棣,最後再全力對付他。朱棣早就有稱帝的野心,根本不會坐等建文帝來對付自己的。他一直在暗中積聚力量,修繕兵器,訓練甲兵,伺機起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就打算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他以誅殺“奸賊”齊泰、黃子澄為名,展開了這場爭奪皇權的叔侄大戰。朱棣自稱舉兵為“靖難”,所以史稱“靖難之役”。

  • 5 # 人生難免糊塗學歷史

    朱允炆是天子,雖坐擁天下,而且聰明好學,以寬大仁厚為長,但由於性格、實力等原因仍然敗於朱棣,經過分析,主要有3個原因。

    一是武將匱乏。本來明初,武將眾多且十分善戰,如徐達、藍玉等,但由於朱元璋怕軟弱的朱標和朱允炆駕馭不了這些武將,就開始逐步消滅這些武將,給朱允炆留下的就是一些守城之將。而朱棣被封燕王,一直守著邊境,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還有朱能、張玉等大將。

    二是性格弱點。打小受儒家文化的薰陶,朱允炆非常孝順、恭謹,不擅政治鬥爭,駕馭不了權力,就連選的三名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儒家師傅。本來在削藩時能夠一舉拿下朱棣,但因為不忍而放棄,這點一直被詬病,說朱允炆太過仁慈,愚不可及。

    三是經驗尚缺。朱允炆不像其父親朱標,處理過國家大事,又深得父親信任、兄弟順從。朱棣功於心計、城府極深,由於年齡的關係,曾經跟隨明初那幾位超級大將打過仗、流過血,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朱棣並不太受儒家影響,他剛開始拉著寧王一起謀反,在功成之日卻反悔當初許下的承諾,可見朱棣之會玩陰謀,與朱允炆相差十萬八千里。

    就是由於各方面原因,朱允炆敗了,給後世之人留下許多懸念。

  • 6 # 當代曹植

    朱允炆性格軟弱,且重文輕武,爺爺大肆殺伐武勳,讓國家的武將折損盡失,致使朱允炆無將可用。

    朱允炆抱著仁義不撒手,文臣誇誇其談,急功好利。

    建文朝的執政班子齊泰、方孝孺、黃子澄等都是紙上談兵。

    尤其在靖難之役中的戰略部署,漏洞百出,而朱棣又恰恰是個進攻型的天才統帥。

    朱允文還給朱棣送了一道“免死金牌”。婦人之仁面對豺狼一般的朱棣焉能不敗?

    而朱棣的班子就厲害了。

    朱高熾內勤一把好手,關鍵時刻還守住了北京城。

    姚廣孝智謀過人,政治軍事都是把好手。戰略眼光獨到,最後避開濟南打南京的戰略就是他提出的。

    張玉與朱能皆不世之將才。

    再加上朱棣本人政治軍事也是把好手,能征慣戰,心狠手辣。

    綜上,朱允炆雖有天子之名,但是,一句莫傷我皇叔,終於傷了自己。

  • 7 # 蘭陵不算黑

    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朱元璋立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痛失愛子,立朱標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並於自己離世之前,為朱允炆能順利接管天下,掃平了一切障礙,殺了相當多的開國元勳。孰不知,千防萬防,防不住那個四叔朱棣,一個正統的皇位繼承者,為什麼擋不住他四叔的鐵騎,以至於最後被焚燒呢?我們且看這其中緣由。

    朱允炆此人性情溫順,頗有教養,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所接觸的人物,淨是些泛泛而談的理想主意思想家,朱允炆的治國策略是實施仁政,他身邊的智囊團全是大儒學者或者是思想或政治家,譬如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這些人全是老學究,但也是書呆子哇,不過你老老實實的做你的皇帝也好,偏偏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實施削藩以鞏固自己權力,這就有點像漢景帝的削藩哈,不過他不如漢景帝準備的充分。

    朱允炆團隊戰鬥力確實也不弱,郭英、耿炳文、徐輝祖等,這都是相當厲害的角色,作為文臣的徐輝祖,那是徐達的兒子,曾經諫言不能硬幹、硬削,要軟著誆著他們來養老,這個少年皇帝偏偏要硬幹,前期耿炳文打的朱棣哇哇哭,小皇帝嫌慢,換上了所謂的名將李景隆,這李景龍也是書呆子黃子澄推薦的草包將軍,果然,披甲上陣的草包將軍率領的幾十萬軍被朱棣打的落花流水,以至於最後朱棣兵臨南京城,還是這李景隆打開了城門,迎接朱棣,真可謂是奸詐小人。

    這朱棣是個厲害的主,自幼隨軍打仗,在明王朝那幾個開國名將領的指導下,軍事作戰領導能力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數次與蒙古軍作戰,在朱元璋眾皇子中,功績甚高,所以朱標死後,朱元璋立孫子朱允炆為繼承人時,朱棣是很失望而且懷有怨恨的。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一個羽翼未豐的朱允炆,絕對鬥不過叱吒戰場的朱棣,這其中主要原因在於個人思想,據說朱允炆曾下令不允許殺掉四叔朱棣,但他叔可沒有這麼有情。一把火燒了皇宮大院,以至於火燒後的殘骸已分不清是誰。

  • 8 # 馬兒說歷史

    朱元璋生前為了朱家江山萬世永系,大肆屠殺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朱元璋的如意算盤是那些難以駕馭的功臣都被我幹掉了,現在有我朱姓自己人保家衛國,我的小皇孫允炆可以高枕無憂,做一個安穩皇帝了。

    殊不知,皇孫朱允炆的帝位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發動“靖難之役”。

    首先,以前的朝中重臣都被朱元璋給幹掉了,留給皇孫允炆的是有方孝儒、齊泰、黃子澄等儒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但同時都是書呆子,並且都成為了他的智囊團,都只是善長於紙上談兵,正式典型的書生誤國,並非浪得虛名。

    其次,朱元璋封了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為王,面對藩王勢力的不斷膨脹,朱允炆繼位後,聽從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著手進行削藩,震懾了他的皇叔們,目睹兄弟們的一幕幕慘劇更激起燕王朱棣的反抗之心。而朱允炆沒有聽從齊泰的建議,首先除掉朱棣朱棣是實力最強大的,這給朱棣留足了籌劃起兵的準備時間和有利時機。

    再加上,朱允炆性格仁慈,優柔寡斷,錯失了很多除掉朱棣的良機。朱允炆是一個好人,但是不是一個好皇帝,做事風格不具備當皇帝的霸王之氣。這一點比起他爺爺朱元璋來說實在相差太多,差一股狠勁。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年紀輕輕便登基為帝,年輕氣盛,處理朝政不夠穩重。做事心慈手軟,如果沒有那道“勿傷吾叔”的指令,朝廷大軍完全可以一舉擊斃朱棣。也正是因為這道指令讓朱棣毫髮無損,朱允炆的心慈手軟還使得使得朱棣大搖大擺地突圍而去,給自己一方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

    而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生於朱元璋打天下的戰火之中,久經官場,有優秀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鬥爭經驗,也夠狠。

    朱棣從小跟著父親出生入死,東征西討在極其不安定的環境中長大的,沒有錦衣玉食也沒有溫暖的家庭,只能隨軍到處都在打仗,在朱棣身邊的也大多是士兵或者將領,這讓朱棣很快熟悉的軍旅生活,雖然他那個時候很小,也為之後的靖難打下了群眾基礎。

    朱棣有著幾乎所有名將應有的素質,他有著極高的軍事天賦,也很會操控人心。朱棣深知造反的風險之大,要想屬下這幫人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必須要把“交情”處好。

  • 9 # 話史人

    朱允炆輸了別不服氣,和別的因素關係不大,他輸的主要原因是他不能識人、用人上。

    朱允炆作為一國之主,朱允炆可以調動明朝全部的資源,人、財、物,都是他的。

    即使朱棣再厲害,畢竟和朱允炆比實力差距很大。這是一個靠實力吃飯的時候,沒有實力就會受欺負。

    朱允炆實力有,可自身存在問題。就好比,一個握有武器的傻瓜,很難打敗一個赤手空拳的人。

    朱允炆,受的教育,是仁義教育,缺少厚黑學教育。

    朱允炆,對人缺少真實的瞭解,如果能像他爺爺那樣,手黑心狠,肯定倒下去的是朱棣。

    朱允炆看不到大臣心底的“小”,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沒有看到人的兩面性。在被圍城的關鍵時刻,大臣竟然開城投降。

    在面對朱棣的反叛,沒有任命適合帶隊伍的將領。主帥無能,三軍送命。李景隆帶兵一路失敗,事實證明李景龍隆不是這塊材料,應該走馬換將。可是朱允炆一味的信任李景隆,失去了時機,喪失了大量戰鬥力。

    朱允炆如果用對人,看準人,即使一時的失利,也不會影響大局。畢竟,天下是他的,就是耗下去,也會把朱棣耗死。

  • 10 # 文史圭璋

    導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採納齊泰、黃子澄等身邊近臣的建議,想要大量削藩。

    因為忌憚燕王朱棣的勢力,沒敢對其下手,而是先取消了周王朱橚的封地,想以此來牽制燕王。此後,湘王、代王、齊王等先後因罪被削藩。對於燕王朱棣,建文帝不僅派人監視,還想要調走他的軍隊。建文帝的種種行為刺激了燕王,使本來就蠢蠢欲動、意欲謀反的燕王下定謀反決心。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上書建文帝,指斥齊泰、黃子澄為奸臣,並援引《組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同逐一領鎮兵討平之。

    奏書剛發,燕王便迫不及待,舉兵造反。經過四年的征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下帝都應天(今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說他死於火中,有人說他趁亂逃走。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這就是著名的“靖難之役”

    那麼,由朱元璋欽點的建文帝,堂堂一介坐擁天下的正統皇帝,為何在燕王朱棣面前不堪一擊?原因有很多,但我想,主要原因無非是以下三點:

    第一,從領導者性格來看,朱允炆長於深宮,生性仁慈軟弱,而朱棣馳騁疆場,果敢勇猛。

    第二,從用人情況來看,朱允炆不善用人,而朱棣不拘一格,懂得用人之道。

    第三,從統治集團的團結程度來看,朱允炆陣營內部不和,而朱棣陣營團結一心,士氣高昂。

    下面我將具體展開論述。

    領導者性格對比

    領導者是一個集團的精神核心,一般而來,領導者內心強大、性格完善,則有利於帶領團隊取得最終的勝利。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1.建文帝朱允炆生性軟弱,仁慈和善,猶豫不決。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任皇帝,他即位後,一改明太祖朱元璋嚴苛的治國方式,在政治上實行仁政,以儒家思想為主要的治國思想,減免地方賦稅,讓貧苦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從他頒佈的治國措施來看,他也算一位仁厚的皇帝。史載:

    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以寬大。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從朱允炆請求朱元璋減輕明朝的嚴刑峻法這件事來看,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父親朱標比較像,都屬於仁愛有餘、勇猛不足的人。

    對於朱允炆這種性格,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小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女人之手,又熟讀儒家經典,深受儒學仁愛思想的思想。

    2.燕王朱棣生性堅強,有勇有謀,果斷勇猛。

    相比於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燕王朱棣自小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十歲時,他便被封為燕王,二十歲時,到北平就藩,駐守邊城。

    朱棣性格的勇猛剛強,能征善戰,《明通鑑》有明確記載:

    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

    經過無數次的南征北戰,燕王朱棣早已練就一副有勇有謀的本領,面對年輕稚嫩的侄子朱允炆,燕王步步為營,理由充足,打得朱允炆措手不及。

    領導者用人情況對比

    1.建文帝朱允炆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朱允炆在政治上所依靠的大臣主要有三位,即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對於方孝孺,朱元璋的評價是“今非用孝孺時”,所以建文帝並未給他授予官職;齊泰是朱元璋臨終時留給朱允炆的大臣,也是建議朱允炆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黃子澄為東宮伴讀,與朱允炆關係親近。僅僅齊泰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人才,但是朱允炆也經常不聽齊泰的建議。

    如果對這三人稍微有一點了解的話,便知道他們三人都飽讀詩書,有政治理想,有道德情懷,是典型的儒家書生。治國理政上,這三位大臣雖很有想法,但他們缺乏經驗,容易陷入空談。他們三人教書育人可以,治國理政卻差遠了。

    建文帝初登帝位,本應該好好鞏固統治基礎,偏偏要聽從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立刻削番",這本來就是一種自取滅亡的行為。

    在軍事上,朱允炆也所用非人,他任用的將軍李景隆是一介紈絝子弟,不懂兵法,屢戰屢敗,軍事才能遠遜於朱棣。

    2.燕王朱棣賞罰分明,用人獨到

    燕王朱棣,在長期的征戰中,身邊網羅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喜歡招攬奇人異事,他身邊的謀士有很多是和尚術士,看上去不倫不類的,其實,這些人集中了來自民間的智慧,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朱棣用人往往不看身份,他有些大臣,出身低微,但朱棣不以為意,還是以能力為評判標準。

    即使朱棣當了皇帝,他也廣開用人之路,並沒有對前朝遺臣大開殺戒,而是各盡其用。

    集團內部團結程度對比

    建文帝朱允炆雖為一國之君,但他初登帝位,皇位未固。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急於削藩。當時朝廷內部,對於削藩議論紛紛,流言四起,建文帝沒有很好地統一思想,沒有制止一些不良言論,導致統治集團內部根基不穩,從而給朱棣以可乘之機。

    返觀燕王朱棣陣營,起兵以後,沒於退路,只有破釜沉舟,如果靖難失敗,那麼,他們面對的將是死亡。在這種情形下,朱棣陣營上下一心,顯得格外團結。

    結語

    朱允炆雖然有“天子之名”,是一國之主,坐擁天下,但他年輕幼稚,缺乏政治鬥爭經驗,所用非人,統治集團內部又不夠團結。而朱棣當時雖然只是一地封王,地位沒有朱允炆高貴,但作為朱允炆的叔叔,他有勇有謀,政治鬥爭經驗豐富,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奇人異士,集團內部又很團結。

    這樣對比以後,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朱允炆在和其叔叔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他的有利因素逐漸消失,而燕王朱棣的有利因素一步步增多,就這樣,勝利的天平逐漸傾向朱棣,最終朱允炆在政權爭奪中失敗。

  • 11 # 鋒在起時

    你好,我是這樣認為的,靖難四年朱棣以八百兵起家,對抗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並取得了最後勝利,整個過程說起來輕鬆,實則驚險無比,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問題,但以整個天下對抗北平一地,朱允炆無疑是佔據有決定性優勢的,可為什麼最終戰敗的卻是朱允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皇位不夠穩固

    正因為朱允炆沒有徹底穩固皇位,這導致在靖難之毅中真正現在他這邊的朝臣並不多在外的將領更是少有主動勤王者

    2削藩太過心急

    在朱元璋去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文帝就先後將五位秦王削為庶人,更是導致其中一位舉家自焚,這讓天下人怎麼想?這也是朱棣能夠迅速俘獲人心的原因之一。

    3應對不當,使朱棣迅速獲取人心

    其實當時朝廷並非無將,在靖難之役中表現出色的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卻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說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誤。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軍已經殺到南京城下之際,朱允炆竟然再度啟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鎮守金川門,結果李景隆和朱橞兩人大開城門,放燕軍入城,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 12 # 風水養生財經研究作家

    這個問題得從風水命理和個人綜合素質兩方面來分析,所謂風水命理,就是朱允炆的命運沒有朱棣的貴,所以老天爺不幫助他,因此他怎麼努力都是徒勞。

    所謂綜合素質,就是能力方面了,一個富三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嫩娃,怎麼會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油條的對手?

  • 13 # 詭狐w

    朱允炆繼位後實行削藩政策,對幾位藩王下手。燕王朱棣藉此以"靖國難,清君側"之名起兵,最終奪得皇位。朱允炆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政策實施的時機不對更大的原因是自身性格懦弱,決策失誤!

    朱允炆是如何繼位的

    如果沒有意外,繼位的本應是朱標,他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生的兒子,也是朱元璋的第一兒子,也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出生的時候,父親正在外面打仗。得到喜報後的朱元璋非常興奮,對自己的這個長子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所以,朱標從小時候起,就得到了父親多方面的培養。而且,這種培養,完全是按照皇家接班人的標準來進行的。

    聰穎的朱標在父親的栽培下很受教,同時也學習了很多儒家學說。所以,他的個性仁慈寬厚。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朱標為皇太子,正式確立朱標的太子之位。在朱標22歲的時候,朱元璋逐步讓朱標參與學習並處理政事,"日臨群臣,聽斷諸司事,以練習國政"。這個,其實相當於朱元璋放權,讓太子朱標慢慢開始監國。從這些,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朱標成為下一個皇帝,已經是鐵板定釘的事實了!

    人生的旅途,總有些意外。1392年4月,盛年的朱標視察陝西回京後不久,因病逝世,時年39歲。65歲的老皇帝朱元璋悲傷地哭泣:“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出於對朱標的喜愛朱元璋沒有選擇其他的兒子,而是立皇長孫朱允炆為太子,幾年後朱元璋離世,朱允炆繼位。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朱允炆成為皇帝是一個意外,他本身不是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的,如果朱標不死,十幾年後或許朱允炆能繼位,但不是現在。

    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時間削藩

    建文元年(1399)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兩個月後,削珉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

    我們來看看朱允炆繼位以後都幹了什麼,繼位第一年,把四個叔叔貶為庶人,然後軟禁起來。如果你是朱棣,你會怎麼辦?要是我我也造反,不造反沒有活路啊。

    讓我們看一下削藩的原因。朱標死後,朱允炆被立為太子,年輕的朱允炆是沒有任何威信的,開國功臣們不把他當回事。為了維護統治,讓孫子順利繼位,朱元璋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殺功臣。無視引發了洪武四大案的最後一個藍玉案。大將軍藍玉被處死,牽連處死者達1.5萬人,軍中的驍勇將領差不多死光了。為了幫助孫子統治國家,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封為藩王,抵禦國家四周的外族。

    朱允炆削藩是出於對藩王權利過大的一種恐懼,從加強中央集權的角度政策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方面時機不對,此時建文帝還沒有樹立自己的威望,且人才被殺戮一空。軍隊也缺乏優秀的將領;另一方面政策過於激進,直接引發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應該緩緩而圖之。

    與朱棣能力的差距

    我們先來看一看當時的燕王朱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出生於戰亂的年代,朱元璋正和陳友諒打仗。既不是長子(對於朱棣是不是皇后所生也有很大爭議),也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屬於從小不太受父親重視的那種。

    隨著朱棣長大,在戰爭方面的天賦顯現出來,因此被朱元璋封為燕王,目的是讓他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就藩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均取得了大勝,朱棣在軍方有非常高的威望,而且為人果斷是當時諸王之首。朱標死後,按說朱棣是有機會繼位的,所以說對於朱允炆繼位,朱棣是肯定有想法的。

    再看看建文帝朱允炆,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他繼承了他父親的溫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靦腆,且又毫無國政經驗;且不說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們,他也沒有那種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甚至也沒有那種能力。這位年輕皇帝的溫順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實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論和行事上努力實行一些較大的變革,但這些變革卻招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綜上所述,朱允炆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他因為意外成為了皇帝,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最終建文帝的結局也成為一個謎團。

  • 14 # 文史風雲錄

    朱允炆的皇帝位是靠繼承得來的,雖說有天子之名,卻不能坐擁天下,原因如下: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朱標的次子,朱標病死後,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元璋死後繼位。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溫文爾雅,就是一個典型的書呆子。對待國事問題的分析僅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優柔寡斷,缺乏實踐經驗,重文輕武。

    反觀朱棣,自幼在宗人府參加各種朝見和祭儀,接受儒家教育,還曾居鳳陽體察民情多年。21歲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戰略,兩次親征都取得勝利,具有較強的軍事才能,在軍中樹立很高威望收攬人心擴充套件勢力,一度成為眾藩王之首。

    朱允炆剛繼位,就開始實行削藩,導致眾藩王以朱棣為首揭竿起義,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歷經四年攻到南京登上帝位。

    朱棣是完全遺傳了朱元璋的性格:才智多謀、英勇善戰、多疑好殺,這根本就是朱允炆無法比擬的,在位四年,被奪帝位,最終落得生死成謎的下場。

  • 15 # 前可見古人

    想要知道朱允炆為何被朱棣奪位,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這兩個主人公。

    朱允炆

    朱允炆,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史稱建文帝。這個人,從小就黃子澄等人,被教了一肚子的仁義道德,沒什麼主見,沒什麼能力,性格懦弱。

    建文帝登基後,重用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三位都是很有名的儒家學者,但是都是書呆子,沒有實踐能力,沒有領導才能,只會紙上談兵,喜歡拍腦袋做事。不過非常得建文帝重用,把控朝堂,主張仁義道德。

    導致建文帝在這幾位儒家學者的鼓動下,貿然發動了削藩政策,也就是這種政策,給了朱棣篡位的機會,也斷絕了其他藩王援助的可能。

    朱棣

    朱元璋第四子,朱允炆叔父,自幼聰慧,親近百姓,民間細事,無不究知,是一個實幹家。

    21歲就藩北平,然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 乃兒不花,並曾生擒 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堪稱能爭善戰,在軍隊中,有很大影響力。

    建文帝繼位後,諸位藩王擁兵自重,對朝廷增加了很大壓力,促使建文帝實行削藩。在削藩過程中,朱棣為自保,裝瘋賣傻,受了很多侮辱,悍然發動靖難。

    靖難成功的原因還與朱元璋有莫大的干係。

    朱元璋經歷喪子喪妻之痛,性格變得愈發暴虐,動輒殺人。再加上朱允炆懦弱無能,為了幫助孫子繼位後可以順利把持朝政,幾乎把朝中有能力的文臣武將斬殺殆盡,導致了朱棣篡位時,建文帝無人可用。

    燕王朱棣反叛時,朱允炆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最後只能被朱棣奪位。

  • 16 # 小小野史

    據史料分析,原因有三。

    一、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王,埋下因果。

    二、明成祖朱棣野心由來已久。

    三、建文帝朱允炆決策失誤,錯失良機。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其一生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除長子朱標立為太子,第九子和二十三子早死外,其餘王子均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先後三次把自己的兒子都封為親王,可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官屬,有軍事指揮特權,意可屏藩王室,可也在此為後面朱棣奪位埋下伏筆。

    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病亡,燕王朱棣野心由來,想登上太子之位。可惜,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至此十分不滿。

    洪武三十一年(1389),朱元璋撒手人寰,長辭於世,皇太孫朱允炆隨即登基皇位。

    此刻的燕王蠢蠢欲動,完全不把年輕、孱弱、毫無經驗的朱允炆放在眼中。

    期間暗自在王宮中私制兵器,偷印寶鈔,在封地招兵買馬。

    朱允炆見此情況,與兵部尚書齊秦、太常寺卿黃子澄商量計謀,決定削藩。

    齊秦建議從燕王朱棣下手,其兵力最強,野心最大;黃子澄極力反對,覺得風險太大,建議先出去燕王周邊的藩王。

    朱允炆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於洪武三一年八月至第二年建文元年六月,先後削除五位親王爵位。

    此次削藩,刺到了燕王痛處,決定不能在等了,決定先發制人。

    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首先採取行動,他以進京保護皇帝、誅殺奸臣為名起兵,並打出“清君側,靖內難”的旗號發動奪位之戰。

    建文帝朱允炆在兵力、財力、後勤等方面來說是佔優勢的,可是在應對決策時,常常失誤,與其父一樣,仁柔寡斷。

    由於當初朱元璋對功臣宿將的大肆殺戮,如今無將可用。

    倉促迎戰之初,啟用已經年近古稀的老將耿炳文對戰燕王精英,連丟居庸關、密雲、遵化等重地。

    兵敗如山倒,又聽從黃子澄建議,由李景隆接大將軍之位,對抗燕軍。可李景隆毫無打仗經驗,貪功冒進接連敗仗。

    這場戰爭持續三年,知道建文三年(1401),朱棣渡過長江後包圍南京,幾日後便進入皇宮。

    此戰後世也稱之為“靖難之役”!

    關於建文帝朱允炆丟掉帝位的原因,與其社會大環境有關,也與其為君之道有關。

  • 17 # Devin4152729

    原因如下:

    從朱允炆的角度來看:

    1.朱允炆性格使然,太軟弱,還比較仁慈,沒有果斷強硬的手段,不適合當帝王。

    2.朱元璋把能夠危險到帝位的大臣都殺了,尤其是領兵的武將,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身邊都是文人墨客,無統兵之才。

    3.削藩太著急,剛登帝位根基未穩,沒有自己的親信或者嫡系,導致無人可用。

    4.朱元璋封的藩王太多,即使一個兩個藩王無所謂,但是十個八個就會成問題,而且封了二十四個藩王,朱允炆削藩的精力不能夠集中,導致兵力分佈太多,無法調動,如果說朱允文只是集中所有兵力對付朱棣,那麼朱棣肯定不能夠成功。

    從朱棣角度來看:

    1.朱棣跟隨朱元璋及其老部下南征北戰,打仗經驗豐富,有統兵之才,在朱棣在位期間多次北伐,其疆土比朱元璋時擴大很多,歷史上也特別有名,這就說明了朱棣有統帥三軍的實力。

    2.朱棣身邊有文人奇才姚廣孝,能夠為其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比如曹操身邊的郭嘉,其作用很大。

    3.朱棣的性格能屈能伸,有文治武功之才,成了第二個李世民。

  • 18 # 奇文笑譚

    朱允炆21歲,登基為皇,作為皇帝的他顯得過於太年輕做事輕浮,政治手腕稚嫩根本玩不過他四叔朱棣,軍事素養相比長年征戰沙場的朱棣更是差的有點多,所以即使他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也依舊難逃被朱棣給趕下皇位的結果。

    外力因素一、朱允炆一開始非嫡長子

    朱允炆的父親朱標,一共有兩位妻子元妃常氏,開平王常遇春之女和繼妃呂氏,太常寺卿呂本之女。而朱允炆的母親一開始是側妃,而朱標的嫡長子是正妃所出朱雄英,怎奈朱雄英沒有當皇帝的命,在八歲時就夭折了。在正妃常氏逝後,繼妃呂氏就被扶正成為了正妻,這才有了朱允炆這皇長孫的名頭。雖說朱允炆也算是符合明朝“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但終究在一些人眼裡還是差了點意思。

    外力因素二、朱元璋的分封諸王留下隱患

    朱允炆的被奪位,說來也要怪下他爺爺明太祖朱元璋一波。朱元璋是覆滅元朝建立了明朝,深感主弱臣強,皇帝沒有幫手的下場。那怎麼辦呢,說不得得加強中央集權,於是廢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權力。可是,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因為他信不過手低下計程車大夫,將軍這些外人。

    那這時候,人的潛意識認為最可靠的就是自家人了,既然自己是當家做主的人了,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於是分封諸王,讓眾子孫都來出力,以維護朱家皇朝。這也就導致,要是有藩王做亂,以朱允炆為主的中央派就會被孤立,因為對於其他沒有信仰的臣子來說這不過是你朱家自己的事情。

    自身因素一、政治手腕稚嫩,做事過於急躁

    朱允炆上位後,不先忙著培養自己的派系,拉攏重臣,卻在登基一個月後就開始削藩,還是直接用武力。沒想著先禮後兵,用感情和道德上試試能不能讓叔叔們接受削藩,就直接開始上王炸了,武力征服。正好朱棣本就心有不甘,此時不反更待何時,那就打唄。

    於是在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要放在削藩之前,朱棣打朱允炆,是小宗打大宗,其他宗室本應該出來勸阻,或者直接幫助朱允炆打服朱棣。可是朱允炆盲目削藩,寒了其他叔叔們的心,導致其他諸王兩邊都不幫,成為吃瓜群眾。再者朱棣向其他人保證利益不受損,於是朱棣順利當了新皇帝。

    自身因素二、軍事才能不足,領導力不足,過於假仁慈

    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朱棣的軍隊只有十幾萬人,資源根本比不得擁有全國的經濟朱允炆。朱允炆以為穩操勝局,在朱棣打著“靖難”的旗幟要來奪取自己的皇位時,朱允炆派大將耿炳文取平叛,臨行前,還千叮萬囑的地對耿將軍說,“勿傷吾叔”“毋使負殺叔父名”。也是因為這幾句話,讓朱棣後期有了不少的發揮空間。後來耿炳文領軍被朱棣偷襲,致9千人全部戰死,首戰就敗。後戰於真定,再次失敗。可見朱允炆的假仁慈及軍事任命真是要了老命。

    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朱棣。隨著朱棣來到南京城下,成功做上了寶座。

    總結:筆者認為朱允炆改革政策過於激進,打破了中央和地方的平衡,他本人又缺乏處理重大政治危機的能力,最終被朱棣趕下臺去。

  • 19 # 潁州女史

    朱棣奪位成功,朱元璋、朱標、朱允炆都要為此負責!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01 朱元璋給了朱棣名正言順造反的理由

    為了防止自己開創的大明王朝,走上宋朝的老路,朱元璋把自己的一干兒子,都分封到邊疆之地,為國守邊,開疆擴土,並在《皇明祖訓》中明確表示:“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這也是“靖難”一詞的由來。

    而建文帝繼位不足一年,就在黃子澄、齊泰等人的謀劃下,急不可耐的推行一系列削藩策略。為國鎮守北方的燕王朱棣,不管是早有謀逆之心,還是被逼無奈之下的奮起反抗,出師終歸要有名,這樣才會有人支援你。而朱元璋的《皇明祖訓》顯然給了朱棣這個正當名分,促成了其師出有名。總之,朱元璋要為“靖難之役”負責。

    02 “靖難之役”只是老朱家家務事,給了許多人“不作為”的藉口

    靖難之役”歸根結底,只是朱氏家族內部權利分配的問題。對於天下很多人來說,他們效忠的只是大明,不管是朱允炆做皇帝,還是朱棣奪得天下,這天下都始終姓朱,他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即可,這無疑給了許多臣子或將領“不作為”的臺階,造成了北方始終在打仗,南方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的奇葩環境,大大削弱了朱棣靖難成功的難度。

    03 朱標之死,導致了諸多開國功勳被殺戮,極大削弱了建文帝的根基

    建文帝父親,曾經的太子朱標也要為朱棣靖難成功負責。朱標作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出長子,朱元璋為其傾注了太多的心血,不僅自己悉心教導,還把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功臣元勳作為太子的幕僚班底。經過27年的太子養成計劃,朱標不僅極富執政經驗,還威望極高,深得人心,就連戰功卓著但一直混不吝的帥才藍玉也和朱標關係好的不能再好,根本不輿有人造反。也因此,在洪武二十三年前,朱元璋都沒有大肆殺戮功臣的舉動。直到洪武二十五年,這一切都變了。太子朱標的突然病逝,打斷了朱元璋多年的謀劃。太孫朱允炆年少,沒有政治威望和手腕,原本培植起來作為朱標掌控下的藍玉等一系勳貴集團反而成了太孫朱允炆的最大威脅,只好啟動清洗計劃,這大大削弱了朝廷的軍事能力。如果朱標沒有早逝,最大的可能根本不會有“靖難”這回事兒。

    04 建文帝的各種騷操作,愣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建文帝必須為“靖難之役”買單。建文帝最大的錯誤是根本沒理解朱元璋的安排和能力,只要朱允炆什麼都不動,他的皇位就能穩如泰山。但他偏偏要秀一把“騷”操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就是急功近利,迫切削藩。削藩講究個循序漸進,而不是在沒有實力時一擼到底,逼著多數人一起造反。

    其次,建文帝過早的變更祖制,急切的抬高文臣的地位,貶抑武將勳臣,造成了“靖難之役”時許多武將冷眼旁觀,坐視這場皇室內鬥

    第三,建文帝不懂軍政,胡亂指揮。朱元璋留下了一個最擅守的老將耿炳文,偏偏建文帝把他調到一線和燕軍硬剛,導致耿炳文臨老還丟了一世英名,尤其是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坑害了多少曾經有能力大敗朱棣的高階將領。

    最後,必須吐槽的是,建文帝的戰略眼光真的很差。即使在靖難後期,燕軍佔據的依然僅僅是大明少數地區,建文帝完全可以遷都,號召各地勤王,但卻相信方孝孺等人的鬼話,堅守南京城,落得個自焚於宮的下場。

    結語

    總體來看,朱棣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靖難之役”之所以能夠成功,朱元璋、朱標、朱允炆都要為此事負責,尤其是朱允炆的各種騷操作,不斷給朱棣送人頭,沒事還給對手奶兩口,要為此負主要責任。

  • 20 # 國民往事兒

    一直以來,朱元璋屬意的繼承者都是太子朱標,朱元璋對朱標可以說是傾注了太多心血。甚至誇張點來說,朱元璋對其他所有兒子的感情加起來都比不過對朱標的獨愛。人老了總會念舊,然後就有了感情轉移,或者說愛屋及烏。以致於後來朱標死後,朱元璋直接把皇帝的位置給了建文帝,也就是朱允炆。

    建文帝十五歲被立為太子,二十一歲登基。可惜登基不久,就急於削藩,結果後來局面控制不住,被反打殺了。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有江湖傳聞說是逃到海外去了,偌大的江山就那樣讓給了叔叔朱棣。

    其實當時建文帝掌握天下大權,又是名正言順的正統皇帝,為何被燕王朱棣輕易的將江山易主?

    原因一:貿然出手,操之過急,而且方式太粗暴

    建文帝太著急了,登基後一個多月,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要削藩。卻沒有想過所有人對他這個新晉皇帝的認可度,而且用人都是講究威恩並施,恩澤還沒降下,迎頭就是一棒這種舉動是不明智的。如果先採用懷柔政策,慢慢再來分化,給藩王們留點餘地,一步一步來削弱他們的勢力自然會好很多,漢武帝的“推恩令”就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

    可是建文帝不講究,不懂帝王之術,只想一步到位,根本不考慮其他因素。直接就是把諸王往絕路上逼,今天這一個被貶為庶民,明天那一個閉宮自焚,相信當時諸王的內心是恐懼和絕望的。但是再恐懼,在屠刀降下之前性命攸關之時也會奮起反抗,反正橫豎都是一死,何不熱血拼一回?並且,這樣甚至是給了朱棣一個天大的機會,讓他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其實,有些藩王本可以利用,到建文帝卻硬生生地將他們推到了徹底對立的位置。

    原因二:識人不明,器重腐儒,削藩策略錯誤

    朱元璋駕崩後,給建文帝留下三位輔助大臣,分別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黃子澄是科舉出身,擔任過東宮伴讀,跟建文帝的感情最好。

    建文帝即位後,黃子澄兼翰林學士之職,與齊泰共同建議削藩,兩人意見不同,齊泰的意見是直接把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一舉拿下,剩下的就好辦了。而黃子澄的意見卻跟他相反,最後建文帝採用了黃子澄的策略。

    事實證明,既然出手,就要擊中要害。黃子澄明顯不通軍事,以為先把小的藩王削了,去除掉朱棣的羽翼,然後一步步就能逼朱棣就範。卻完全沒想到這一舉動明顯是打草驚蛇,讓朱棣有了充分的準備和發展時間。那時候,建文帝明明有著天下最強大的軍隊和最充足的資源,一戰足以定江山,卻還要給對手不斷壯大的機會,實屬不智。

    原因三:行事粗暴,混亂無章,卻又不足夠心狠手辣

    相對朱元璋、朱棣來說,朱允炆沒有經歷過太多的陰謀和戰爭,也沒有見過太多的血腥和殘忍。他明明知道將來他登基之後,諸多藩王就是他掌控天下最大的對手,卻不懂得如何找機會將他們剷除。

    在朱允炆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朱棣碰見他,見四周無人,居然對他說了一句:“不意兒乃有如此”。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沒想到你小子居然也有今天。這是實屬大不敬之罪啊,而且當時朱元璋剛好路過聽到了,瞬時暴怒,便讓左右侍衛把朱棣拉下去砍了。多好的機會,不過朱允炆卻幫朱棣求情,讓他逃過一劫。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相信朱允炆後來肯定後悔過。

    甚至在朱棣發起靖難之戰時,朱允炆派大將耿炳文前去平叛,臨行前還交代不要把朱棣給殺了,不要讓他背上殺叔叔的罵名,這種仁慈可當真用的地方不對。

    結論

    成王敗寇,或許朱棣天生就適合做皇帝。朱棣登基後將一片爛攤子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成為一代明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起亞傲跑為什麼不用一點1.4T和2.0L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