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諾媽家有男寶
-
22 # 為你踮起腳尖
我家最近好玩的親子游戲是:
玩拼圖:三個人比賽誰拼得快,並且拼的快的人可以想辦法懲罰輸了的人。
玩飛行棋遊戲: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孩子認數字,並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學會數數,明白遊戲的規則,遵守規則,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
23 # 王子小巖巖的故事屋
親子游戲的話一般都有很多適合在家裡玩,我跟我的孩子是屬於比較宅的,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我們的小房子裡面玩得不亦樂乎,那如果說你的寶寶比較小的話我建議你可以買一些顏料或者說色素,使用色素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一點,把這些食用色素放進麵粉裡可以製作一些菜你給小孩子去玩,也可以買一些蠟筆給小孩子塗鴉,他們如果說一些相對來說更加好玩的遊戲可以比如說在家裡捉迷藏,也可以玩跳格子游戲,一歲左右的小孩子的話已經可以慢慢地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比如說大積木啊,嗯丟手絹呢,還有摺紙之類的遊戲都非常的好玩。
-
24 # 帥媽有話說
我們家小寶喜歡的家庭遊戲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藏貓貓,他會讓我閉上眼睛,然後自己藏著一個地方。然後大聲的告訴我媽媽,我藏好了,你來找我吧。還有追趕遊戲,每次走到僻靜的小巷子裡,他都會對我說:媽媽,我們來玩兒遊戲吧。你是那個怪獸,我是奧特曼。如果我追上你了,你就要投降啊!還有晚上我們加上演的話劇表演。每次給他讀一本兒書,他都會說:媽媽來我們表演一下。你是大灰狼,我是小紅帽。快來表演吧!真的有很多說不完的遊戲。
-
25 # 雨中的承諾2016
太多,只要和寶寶在一起的任何活動形式都算是親子游戲吧。
在這裡推薦一些:
1、猜謎遊戲
生動有趣的謎語,一定需要貼合生活,符合孩子理解力。猜謎過程中孩子透過線索、父母的啟發,積極思考,可以激發他們的推理能力。讓孩子自編謎語,推想答案,可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接龍游戲
文字、數字、繪畫、故事等等都可以用“接龍”的方式。如“文字接龍”:上班→班長→長大→……;“數字接龍”:1→3→5……;“繪畫接龍”:一個主題大家接力畫;“故事接龍”:從前有一個獵人……“動物接龍”:四隻腳的如獅子→老虎→大象……空中的如老鷹、鴿子……
3、字詞遊戲
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畫的字詞”、“字頭、尾相同的字詞”、“用圖畫寫字”、“用三個字詞說(寫)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詞,如“火”字,讓孩子自由聯想,或說出可以用哪些字詞來替代……
4、扮演遊戲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父母親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
26 # 寒梅落雪132
在家捉迷藏,小孩子最喜歡玩的遊戲,還可以一起做手工,一起學跳舞,只要用心能想到好多適合一家人一起玩的遊戲。趁著假期好好陪孩子玩遊戲,增進感情,享受天倫之樂
-
27 # 使用者筱白
疫情帶來的最甜蜜最親密的親子時光,我相信禍兮福兮!我家的寶寶六個多月,平時工作很忙的爸爸終於有時間陪孩子玩耍了,每天陪寶寶看布書,給她唱兒歌,和寶寶坐著一起拍拍手,寶貝特別喜歡笑,陪伴就是最好的時光
-
28 # 我的青桔子
假期還在繼續,如何花式陪娃依舊是父母面臨的最大科研難題。
1. 打倒保齡球的遊戲
把那些裝滿害怕、“病毒”,沮喪的瓶子,一起用球來打到他們。當你打到一個好球,心情會不會變得好一點。
2. 吹泡泡的遊戲
當小朋友不能出去玩,心情沮喪的時候,帶小朋友玩一玩吹泡泡的遊戲,先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倒數1,2,3,再慢慢的吹出一個大泡泡,越滿越大越好。不能出去玩的心情,會感覺好多了。
3. 做表情
做一個臉部表情,或者從雜誌裡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表情,然後讓孩子根據表情說出感受。還可以讓孩子裝出可怕的、難過的、恐懼的表情,你則相應地以另一個表情來回應,如安慰的、平靜的表情等等。我們家很喜歡玩這樣的表情遊戲。
4.“幸運”與“不幸”的接龍游戲
一個人用“幸運的是”開始講故事,而另一個人則用“不幸的是”接下去。是不是很鍛鍊小朋友的思考力。
5. 角色互換
讓孩子來扮演強勢的一方,比如生氣的父母、有權威的老師、愛搶東西的哥哥等。讓孩子在表演中學會體察對方的感受,建立同理心。4歲左右的孩子,最喜歡玩這樣的遊戲了,像過家家,他們總能在遊戲裡面體會到樂趣。
6. 潦草的線
一個人開始畫畫,畫出不像任何東西的潦草線條。另一個人則將它完成,畫成某樣東西。兩個人輪流開始。這個遊戲是在練習建立溝通。
7. 藏貓貓
在藏貓貓的遊戲過程中,孩子象徵性地失去了聯結,然後很快能再獲得它。這也是最能讓我們體會到人類聯結、斷裂與重建聯結的真諦。
8.“停走停”遊戲
朝孩子的方向走,只要孩子喊:“停”,就立刻停下來;當他們說:“走”,再往前走。如果好半天孩子都沒說“走”,那父親就可以自己說“走”,但假如孩子說“停”的時候,他必須停下。女兒不能連續說“停—停—停”(這個規則是防止孩子在最初總說停)。當孩子說“停”的時候,我們會像被速凍一樣停住。
也可以是紅綠燈遊戲,紅燈停,綠燈停,黃燈蹲下來的口令。考驗孩子反應能力。
9. 木頭人
說1,2,3,木頭人,誰都不許動。看誰先笑也可以(跟木頭人差不多的原理),紅燈停綠燈行也是一樣的道理。
10. 打地鼠
手工遊戲:DIY打地鼠玩具,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
11. 廢舊檯曆巧利用
不用的過期的檯曆,可以給小孩子拿來臨摹練字,拿筆在日曆數字或圖畫上臨摹。
12. 自制拼圖
“對於1、2歲的小娃來說,入門級的拼圖塊數只需2-4片即可。如此簡單的拼圖自制起來一點都不復雜。
13. 創意手工:毛毛蟲
準備一張紙正反對摺,剪成毛毛蟲形狀。用吸管吹著毛毛蟲“走動”。
14. 跟大塊頭打架:
適合二胎家庭的注意力轉移遊戲
兩個孩子在打架,比起苦口婆心的勸架或者怒吼,不如喊一聲:有本事和大塊頭比試比試。讓兩個孩子將矛頭對準自己,再逃跑。
15. 字母沙包
宅在家中,該怎麼保證孩子每天的運動量?一些能鍛鍊大運動能力的室內遊戲,我們可以跟孩子玩起來。
把便利貼紙上寫上26個字母再貼門上。準備一個沙包,每人輪流下指令,念出一個字母,讓對方用沙包丟中這個字母。成功丟中的人,可以獲得這個字母,最後獲得字母最多的人獲勝。
16. 枕頭大戰
媽媽和寶寶各自拿一個枕頭,去攻擊對方的頭或者腿,可以鍛鍊寶寶的快速反應能力.這個遊戲很好的練習寶寶反應能力,我跟樂寶玩的很嗨。
17. 岩漿遊戲
站在床上,假裝地板上都是熾熱的岩漿,自己必須站在床上才安全。有時會解救對方,有時會把對方推擠下去。運用這個遊戲來傳達生活中的重要議題:失敗、危險、解救、或者攻擊。
也可以把岩漿比喻成有怪獸的河,有大鯊魚的河,小孩子會很喜歡這個遊戲,充滿驚險與刺激的遊戲。
18. 踩著“石頭”過河
用紙間隔鋪在地上,做成像小馬過河一樣的場景,小朋友從一塊紙上跳到另外一片紙上。
19. 跨越障礙
用玩具作為障礙物,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
20. 運動沙錘
可以用礦泉水瓶或廢棄高杯酸奶瓶,分別放入大米、豆子來製作,不同的穀物,會製造不同的聲音,記得別放太滿,留有足夠的空間才會在搖晃的時候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帶著小朋友在家裡雙手各拿一個“沙錘”做運動的時候,就可以發出沙沙的聲音。
21. 垃圾桶接球
需要用到垃圾桶,和一些碎紙片。娃拿著垃圾桶,站到離爸爸媽媽一定距離的位置。大人扔紙團,小娃用桶接。
剛開始可以距離近一點,等娃熟練了,再一點點拉長距離。這個遊戲可以很好地鍛鍊到手眼協調能力哦。
22. 小小膠帶玩法多
玩法1:在方框裡各種蹦跳、跑步,規則可以自己定。主要目的就是要娃能最大可能動起來。
玩法2:用膠帶貼出線路
玩法3:
也可以用一堆小襪子擺出直線、曲線。娃按照襪子排布的路線走,可以鍛鍊娃的平衡能力(類似走獨木橋)。平衡能力好,身體更協調,空間想象能力也會更發達。
一家人在一起,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可以趁現在這個假期好好的享受一下,即使告訴孩子不能出去玩,也要儘量的讓孩子們覺得舒服,
-
29 # 使用者2140556401318
在家陪孩子玩超輕粘土,羅弗超輕粘土有故事繪本,可以一邊給孩子講繪本,一邊根據繪本里的圖片教程,把故事中的卡通形象做出來,既動手又動腦,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30 # 澄澄動漫
看你孩子多大吧 ! 如果孩子小!可以搭積木!做一些小遊戲!
孩子稍大後的話,就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耐力 平衡感一些的活動!在同時你也在一起參與進去! 比如塔紙牌!走平衡木! 之類的小遊戲!
其實還有很多!就像他們說的什麼老鷹捉小雞!123木頭人!都可以 在跟孩子玩的時候,要把自己也當成孩子!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
-
31 # 競技毒瘤必仔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在這個充滿手機的年代,小孩子都喜歡拿著手機來玩,而父母卻忽略了小孩子的成長問題,一個不健康的遊戲,會導致孩子以後得性格,別說沒那麼誇張,好好想想,現在的遊戲基本氪金,而小孩子如果玩了這些遊戲,那麼他就會認為“玩遊戲就必須氪金才會強大,才有意思”這樣會使他們的價值觀發生扭曲,這是一種大眾人的毛病心理,需要從小教育,那麼,怎麼樣才能讓父母融入到孩子的身邊,又讓他們覺得,我需要父母的陪玩呢?那就是你應該入手一臺switch,switch主打家庭遊戲,顧名思義就是全家都適合玩,不限年齡,都容易入手,在玩遊戲的同時,又增加了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一舉兩得,那麼下面,我來介紹幾款親子類遊戲吧~
1:《你裁我剪》這是一款合作過關的遊戲,最好支援4人同屏,玩法是玩家需要合作把對方剪成過關需要的形狀,或者剪成一個類似的道具通關,這個遊戲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培養父母孩子之間的交流性。
2:《煮糊了》這是一款分手遊戲,情侶不建議玩,而親子的話是非常值得入手的,最多4人同屏,人越多,過關就越輕鬆,這款遊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如果分工不對,遊戲就難以通關,大家需要分配工作,才能玩過。
3:《馬里奧ODYSSEY》如果你只有一位孩子,這個遊戲就很好的帶著孩子環遊世界,你可以讓孩子成為馬里奧的帽子,也可以讓孩子成為馬里奧,雙方可以透過配合透過重重難關。
-
32 # 老玩家jackey
我推薦兩款遊戲不僅適合親子游戲,也適合聚會時玩的遊戲:第一款是剛推出不久的遊戲胡鬧搬家
在《胡鬧搬家》中你可以獨自承接任務也可以與好友協力合作來體驗劇情模式。並且遊戲最多支援四位玩家一起遊玩,這對遊戲技巧和你們的友情都是一大考驗!在和朋友的合作中你可以“各自為戰”,也可以齊心協力一起搬運。
第二款是煮糊了2
每一關都有不同的製作任務,有的是製作披薩,有的是製作漢堡,還有的是製作壽司。但是無論讓你製作什麼,玩法幾乎都是取材→處理→搭配→烹飪→裝盤→上餐。
多人合作遊戲,分工是必要的,有負責取材的,有負責切菜的,有負責烹飪的,還有刷盤子的、上菜的
-
33 # 60分媽媽養成記
疫情期間天天想娛樂專案,後來開發了藏寶遊戲,開始是我畫我藏、從一張圖慢慢增加,到後來變成妹妹藏姐姐畫,我來找。
最近一次她們倆給我畫的藏寶遊戲有九張圖之多,難得的是她是畫完全部圖開始藏,居然沒有錯誤,鍛鍊了邏輯能力、觀察能力、還有空間構圖。
-
34 # 育學園
鍛鍊大運動:
1、抬起頭,望一望
適合年齡:3個月以上。
寶寶趴在床上,媽媽拿一個發聲玩具在寶寶的前上方晃動,吸引寶寶抬頭去看。還可以在寶寶前面20釐米左右的地方放一面鏡子,讓他在抬頭找鈴聲時還可以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模樣,會讓這種練習變得更加有趣。
2、爬來爬去,鑽山洞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準備一個乾淨的紙箱,高度大約是寶寶身高的一半。將紙箱的兩側開啟,並用透明膠條固定其他兩面,“山洞”就做好了。鼓勵寶寶鑽來鑽去地透過這個“山洞”,鑽出來時儘量不要碰到“洞口”。
3、抬抬腿,邁過去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準備毛線球、毛絨玩具、小沙包等柔軟的小件物品,在地上每隔一定的距離放一件作為障礙物,教寶寶抬腿從上面跨過去。隨著寶寶能力的增強,可以增加障礙物的數量,縮短擺放的距離,讓寶寶連續抬腿去跨越。
4、登上去,跳下來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準備一個高約10釐米的小凳子,扶寶寶站上去,然後雙手拉著寶寶的小手,教他雙腳並齊從高處跳下來。寶寶熟練後,可以放手讓他自己跳,媽媽可以站在旁邊保護。
5、一躲一閃,踩影子
適合年齡:2歲以上。
Sunny充足的時候,帶寶寶在戶外玩。媽媽指著地上的影子,告訴寶寶:“這是爸爸的影子,這是媽媽的影子,這是寶寶的影子。”媽媽先踩一下爸爸的影子,給寶寶做個示範。然後,爸爸媽媽帶著寶寶一起,互相踩影子玩。
6、摸一摸,跑回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在戶外找一處平坦、空曠的地方,媽媽指定一個位置,讓寶寶跑過去摸一下,然後跑回來。比如,“摸一摸大樹跑回來”,“摸一摸欄杆跑回來”。如果天氣不好,也可以在家中玩。準備一件寶寶一手就能抓起來的小物品,將它放在一個預定的位置。讓寶寶在距離這件物品一定遠的位置站好,然後朝著目標物跑過去,取到物品後再跑回來。
鍛鍊精細運動:
1、撕一撕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準備一張乾淨的紙巾,讓寶寶自由去撕。撕東西可以提高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和五指協調性。爸爸媽媽要在一旁看顧,不要讓寶寶將紙巾吃進嘴裡。撕完後,可以引導寶寶自己將紙巾扔進垃圾桶中。
2、翻翻找找
適合年齡:1歲以上
選擇一個袋口可以紮起來的不透明袋子,例如袋口是抽繩的布袋。媽媽提前將幾個不同的玩具裝進布袋中,紮緊袋口,然後將布袋交給寶寶,引導寶寶自己開啟袋子取出玩具。然後,再將玩具放回布袋並拉動抽繩重新紮緊布袋。
3、圖形鑲嵌
適合年齡:1歲以上
這個遊戲可以從圓形開始,因為圓形的鑲嵌是最簡單的。媽媽可以準備一個有大小不同的圓形鑲嵌模組的玩具,寶寶只需能夠分辨出大小,就可以順利鑲嵌好模組。在寶寶能夠掌握鑲嵌的動作後,再開始三角形、方形和多邊形的鑲嵌。
4、過家家
適合年齡:2歲以上
讓寶寶和他最喜歡的玩具布偶一起玩這個遊戲,讓寶寶模仿媽媽的樣子給布玩偶喂水、餵飯,模仿大人舉動。同時,如果寶寶的語言能力已經較好,可以加上語言,例如“寶寶喝水”,幫助寶寶在語言和行動之間建立聯絡。
-
35 # 變色龍AI課堂
1、紙箱空間
蠟筆+空紙箱=安靜的遊戲空間,可以嘗試一下。
升級版:給孩子一把小刷子,還有多色顏料,做個快樂的“粉刷匠”吧!
2、手指創意
實在不知道怎麼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這可是發揮孩子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好機會。
升級版:畫好手指後,可以配上背景音樂,來段有趣的情景演繹吧!
3、畫圖案
打印出來一些具有相同圖案的紙(可以是不同的圓,三角形或者任意形狀),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的圖案或者花紋去填充,思考+創造,非常推薦這個有創意的遊戲。
4、家庭小劇場
找一塊床單,diy成一個簡單的小幕布,讓孩子們帶著他們的小手偶來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吧,要鼓勵他們盡情想像來創造吧,其樂融融的家庭親子時光,多美妙。
5、塗鴉
幾支彩色鉛筆或蠟筆,一張白紙,會讓寶寶被自己的“藝術大作”深深吸引,還能讓他認識顏色,刺激視覺發育。
在孩子畫畫前,跟他商量好,這幅圖我們要畫點什麼。
其實,在畫畫前,如果對內容進行想象或者賦予一定的意義,就可以擴充套件成一幅很好的作品。
6、利用家裡的物件做障礙
比如高腳餐椅、紙箱、枕頭、書本等等。
讓寶寶邊跑邊克服障礙:需要鑽過餐椅底下、單腿跳跨過枕頭、雙腿跳越過書本之類。
最後到達終點取到一件“寶物”後再跑回起點。
障礙物就地取材,實現起來比較容易,寶寶也非常喜歡這類障礙挑戰賽、奪寶遊戲。
而且可以將爬、跳、跨、跑等多種運動都結合起來,是很好的綜合鍛鍊。
7、看圖拼圖遊戲
準備一些顏色鮮明的水果、汽車、蔬菜或動物圖片,讓孩子認真觀察並儘量記住,待孩子全部看過一遍後,把這些卡片拿開,讓孩子回憶都看過什麼圖片,當然還可以鼓勵孩子說出細節,比如:是什麼顏色的小狗?它正在做什麼?它的眼睛是什麼顏色的等等,父母的提問也是在幫助孩子做記憶提取,並加深印象。
等孩子大一些,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簡單拼圖,或直接將雜誌或海報上的圖案剪下來,剪成幾個部分,讓寶寶把它們拼成原來的樣子。
這個方式能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圖形識別能力。這個遊戲孩子能從一歲一直玩到七八歲也不厭煩,當然看圖說話和拼圖難度也要隨著孩子年齡漸長而增加。
另外,父母別忽視了睡前哪怕5分鐘的親子時光,不妨在孩子臨睡前帶著他念念童謠、講講故事、背背古詩,當然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聽聽音樂。研究表明,睡前學的東西記得好。這是因為孩子學後就入睡了,不再有別的東西來干擾,大腦就能自行做鞏固記憶,所以不容易忘。
期待在知乎為大家帶來更多認真、專業、有趣的內容~
-
36 # 風胡亂吹
我也是寶爸,我有一個6歲的女兒。我平時上班不在本地,離家大概1200多公里,每兩個月休假一次,在家呆10天左右。我女兒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等我爸回來,你們都靠邊站。小情人果然名不虛傳。說到親子游戲,其實有很多,什麼寶寶巴士啦,什麼找不同啦,我回家的時候和姑娘也經常一起玩,但是對著手機平板時間太長了不好,我們在一起也經常玩一個人比劃一個人猜的遊戲。一玩能玩半天,小孩子其實不在乎你和她一起玩什麼,只要是能陪伴她她就很高興了。
回覆列表
石頭剪刀布,傳統的,又很好玩的遊戲,不需要道具,隨時隨地可以玩,並且能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只需要父母的陪伴就行。其實在家裡的遊戲挺多,家長還可以拿一副牌一家人玩,玩牌能夠規範孩子對遊戲規則的概念,在輸贏間堅持原則,讓孩子慢慢明白這個未來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