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2338844
-
2 # 心向青山
這一現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才的選拔問題。
1,從君主制產生之日起,如何選拔人才治理天下便是帝王最關心的事情,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帝王不需要時時操心,但卻能完全掌控朝政,所以在君權誕生之時,相權便同時產生了。
相,便是輔助,佐天子治天下。
那麼誰來做宰相和大將?
當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時,外戚便是最常見的人選,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親戚,同時又不同姓,更適合輔佐皇帝。
同時,東漢後期世家大族開始形成,之後世家大族不僅與皇族聯姻,還掌控了朝政,而這顯然不是皇帝們想看到的。
漢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霍光都是外戚,唐朝時期的長孫無忌也是外戚,所以外戚當然有人才,但同時也有野心,能力不足的皇帝極易成為傀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不斷篡位便是明證。
2,如何限制外戚?如何限制世家大族?科舉制的產生便解決了這一問題。
唐朝,是世家大族與科舉取士的拉鋸時期,唐後期的牛李黨爭便源於此。
從宋朝開始,趙宋官家為了防止武人奪權,大興科舉,從宋朝開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由科舉產生,皇帝有了足夠的人才來使用,所以外戚便不是必然的選項了。
以文抑武,以文統武,都是因為科舉創造了這一條件,科舉使我國產生了世界史上最早的文官社會,皇帝不必只在親戚中選輔政之才。
所以,嚴格來說,從宋朝開始便沒有了外戚專權,同樣清朝也沒有。
科舉產生的人才足夠統治者使用,而且這些人是天子門生,敬畏皇權,很難對皇權產生威脅。
-
3 # 神都布衣話歷史
外戚干政和宦官擅權,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過程中的兩大痼疾,二者往往如影隨形,緊密相連。然而到了明朝時期,前者似乎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了囂張跋扈的宦官們。這是為什麼呢?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與明朝皇后的出身有關。明朝皇后的出身大都不是很高,並不像其他朝代一樣都是世家門閥或者是重臣的女兒。例如,仁宗的張皇后,父親是普通官吏;孝宗的張皇后,父親是國子監的普通官員;熹宗的皇后是選美選出來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后大多都是出生於普通官員甚至是百姓的家庭。這樣的出身,就提前避免了外戚坐大的可能。
第二,與朱元璋的祖訓有關。說起來朱元璋還算是個比較有遠見的皇帝。他早早的在祖訓上加了一句這樣的話——後宮不能幹政,皇后要從中下層裡面選,皇家子孫沒有緣由不能擅自更改祖訓。而這條祖訓被明朝的龍子龍孫們執行得很是到位,從此明朝的皇后就都從平民或者是普通官員那裡選了。
第三,與明朝的制度有關。這個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和門閥勢力過於強大,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他在建國後不久,就建立了錦衣衛(特務組織),錦衣衛不但對朝裡的官員有監視的職能,而且還能直接向皇帝彙報。後來的明朝皇帝們繼續擴大了這些特務組織,又建立了東廠、西廠等情報機構(主要成員就是宦官)。這些機構的權力非常大(直接對皇帝負責),對大臣及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掌握的非常詳細。在這種情況下,外戚干政的行為,哪怕剛有苗頭,就會立即被撲滅!
所以,明朝雖然避免了外戚干政,但宦官擅權這顆毒瘤,卻一直伴隨到其滅亡也沒能消除。
-
4 # 峰哥談史
我認為,之所以明朝外戚專權幾乎銷聲匿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明朝對於防止外戚專權出臺了一定的制度,制度體制限制了外戚專權的可能。二是明朝建立了內閣制度,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不用依靠壯大外戚來制衡權臣勢力,也也就沒有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
接下來,我仔細分一下其中的原因。
為何會出現外戚專權?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外戚專權,不在乎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皇帝年事已高,還有很多資歷深的老臣健在。這時候,皇帝怕大臣功高蓋主,自己的接班人又年幼,政治經驗不足。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了怕自己死後防止權力被外人所奪,就把權力暫時給了皇后,希望以後歸於兒子。畢竟,年幼的皇帝也是她的兒子嘛。典型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將呂后的權力做大。唐高宗李治,也是當時這樣把權力給予了武則天。
二是皇帝為了制衡權臣,故意將部分權力主動給予外戚,藉此使外戚與權臣制衡。唐中宗李顯為了對付發動神龍政變擁護自己的五大權臣,故意將給予韋后垂簾聽政的特權,進而增強了外戚的權力。
明朝為何無外戚專權?明朝朱元璋奪取天下之後,為了給自己的接班人創造所謂的好的環境,大肆誅殺功臣,幾乎將有功之臣殺盡。這也就不需要用外戚來幫助接班人治理天下的必要。
同時,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限制了外戚專權。外戚享受榮華富貴可以,但是想奪得一定的政治權力不可以。另一方面,還規定皇家子弟只允許與普通人家的女兒結婚,這也有效避免了外戚專權。
明朝還建立了內閣制度,由內閣制度來幫助皇帝治理天下。這套機制對於治理國家發揮重大的作用,因此也不需要外戚還治理國家了。
總之,我認為外戚專權這種歷史產物的的出現,主要由於每個朝代特有的政治結構所決定的。明朝的政治結構,剝奪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因此明朝外戚專權便沒有產生外戚專權。
-
5 # 古樓殘卷
明太祖朱元璋驅除蒙元,恢復華夏,建立大明王朝!總結歷朝之得失,為防止外戚干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度上的約束
太祖皇帝教育外戚干政為害甚烈,在建國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對外戚採取限制措施!
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捭預政事
並且
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牌用鐵,字飾以金,復著令典。
並且命令朱升編修《女戒》以教育后妃!成為祖宗成法,為後世遵循!朱元璋馬皇后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馬皇后也從未乾涉政事!
成祖朱棣加以補充,編修《古今列女傳》,以封建禮教的形式,進一步約束后妃!
除了對后妃的教育與約束之外,在後宮選妃制度上也做了很多相關規定!
朱元璋打破了歷代與官宦世家大族聯姻的選妃方式,而是採取了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子以充後宮的制度!
這項制度被寫進了《皇明祖訓》,以為後世之君必須遵從!
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但是娼妓,不許狎近
太祖明確告知子孫,后妃必須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子,這樣就防止有背景的女子進宮,進而壯大外戚的勢力!縱觀明代的后妃,全部遵循這條戒律,因此從根上杜絕了外戚勢力的增長!
而民間女子進宮之後,她的家庭成員如何安置?如果繼續務農豈不有傷皇家尊嚴?太祖規定后妃親屬不得任實職,以防止權力過大!
后妃家屬一般都是任的千戶白戶指揮使這些虛職,或者封侯封伯這些虛爵!
後父初秩不過指揮,候伯保傅以漸而進
同時為防止後宮勾結外臣作亂,對後宮嚴加防範!
鉅細衣食之費,金銀幣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宮取旨,牒內使監覆奏,移部臣取給焉。若尚宮不及奏、內使監不復奏輒領於部者論死。或以私書出外,罪亦如之。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人宮,以證取藥。
后妃的飲食起居,就連生病看病也不可能有與外臣勾結的機會,防範不可謂不密!
因此在這些嚴格的管控之下,根本不存在外戚成長的土壤,怎麼可能會有外戚專權?外戚專權的土壤沒有了。但是明代的一些政治制度,也在間接上起到了打擊外戚勢力的作用!
加強中央集權,明初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君權進一步加強!
明代的一套完善的監察制度,錦衣衛,東廠嚴密的偵緝工作,御史科道官六部給事中等這些言官們可以風聞言事,這就厲害了,只要聽到點風吹草動就可以給皇帝上書,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哪個外戚敢亂來?
憲宗獨寵萬貴妃,萬貴妃也不能掀起大的風浪,後期萬曆皇帝寵愛鄭貴妃,鄭貴妃被文官罵的狗血淋頭,也始終沒能獨霸後宮!言官功不可沒!
還有一個大時代環境的因素,就是程朱理學的盛行,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大的衰落,三綱五常嚴厲束縛女性的地位,這也在間接上,對女性起到了約束作用!
因此眾多的因素,使得明代成功的杜絕了外戚干政,外戚勢力成功被壓制!這在明代也是十分難得的!
-
6 # 關河南望
明朝為防外戚專權,制定出了“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的律法。規定駙馬須從平民或低階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駙馬終生只拿俸祿而不能為官,這一制度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駙馬出身貴胄的可能。駙馬出身一般,家中無權無勢,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外戚專政。
明朝已經廢除了宰相,內閣也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已,朝廷的政治格局是皇帝,宦官,內閣三足鼎立的時代,三角關係是最穩固的,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能超越其餘兩方,所以真的出現不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
7 # 朝史暮想
明代沒有大的外戚問題,原因有:
第一,皇室選妃後,一般不選擇貴勳之家明代皇室選擇廢后,包括宗室,一般都選擇清白的平民世家或者中下層官僚家庭。這就使得明代皇帝的小舅子,老丈人不會是世家大族,沒有什麼特別硬核的實力。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很多兒女其實都和開國功勳聯姻了。可結果呢?很多開國功勳都被朱元璋殺了,你讓朱元璋的兒女們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所以之後明代皇室選擇后妃,一般都不會選擇大的門閥世家。
第二,明代高官注重科舉出身從明代前中段開始,科舉出身的官員越來越被看重。你想做首輔,先得進內閣,想進內閣,必須是庶吉士出身。庶吉士,必要進得了翰林院。翰林院,你必須是進士,還得是一二甲前幾名的那種。要不走這麼個流程,你即使做了高官,也會被人看不起。
所以明代,你想憑藉一個外戚的身份混一個大官做,幾乎不可能。
第三,明代官場鬥爭太險惡,太激烈,太高智商。明代中期以後,官場內的鬥爭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激烈。而且是那種動不動要搞死你全家的。斗的人都是一群苦讀十載,科舉出身,高智商,高情商的哥們,你一個外戚,犯不上往裡面衝,也不一定鬥得過人家。還是老老實實拿份朝廷發的工資,在家鄉小地方顯擺顯擺就得了。
第四,榜樣的力量。有這麼個女人,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母親,明英宗朱祁鎮的奶奶——誠孝張皇后。對朱祁鎮而言,她是張太皇太后。
朱瞻基死後,朱祁鎮年幼,無法獨立治國。很多人就希望老太后出來垂簾聽政。老太后拒絕了這個請求,大力保舉“三楊”出來輔助國政,嚴格約束自己孃家人,被後世傳為佳話。所以,有張太皇太后這個榜樣在,後世后妃大多不敢造次。
以上就是明朝沒有大的外戚問題的原因。
-
8 # 凱凱趣說歷史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權,是因為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而選擇跟權貴聯姻所造成的。還有就是來自於後宮干政。
至於明朝為什麼沒有外戚干政?
筆者認為有三點:
一、在明朝立國的時候,明太祖就因中國曆代的外戚專權而使國家滅亡。以史為鑑而制定了皇室子女婚嫁,必須要找平民子女的祖制。
二、廢除丞相制,使用內閣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文官相互牽制,和促使後宮不得干政。
三、設立東西兩廠和錦衣衛,監管天下和百官,使他們相互牽制。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皇帝就能知道。
-
9 # cvh200
因為明朝重用太監。治理一個上億人口,數百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大國,單靠皇帝勤政是不可能的。必須有大量的文官,文官不受制約也不行,必須有代表皇權的力量監督制衡。古代人口少的時候,外戚是皇帝權力的幫手,後來人口多了,政務繁雜,皇帝精力有限,靠外戚也不行,所以明朝起用太監作為皇權的代表,與文官集團周旋。據說滿清皇帝很勤政,也不用太監,二百多年下來,滿清把中國變成了糞坑國家。
-
10 # 大山裡的幼稚鬼
外戚政治一直是中國君主專制裡的一大特色。
如果我們細分中國古代王朝的政治集團,大體上可以分為外戚集團、宦官集團、文官士大夫集團。自古以來中國政治鬥爭的主線,一般是兩條: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君權與相權的抗衡。
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在宋代以中央完勝而基本劃上了句號。而君權與相權的抗衡,從西漢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絞盡腦汁,先是撤銷丞相這個職位,然後分相權以達到文官之間的互相制衡,但事實證明,文官士大夫們在對抗皇權的時候,往往都比較齊心,不因相權被削弱而各自為戰。
由此,皇帝就不得不引入其他勢力來制衡文官集團,外戚最初便是皇帝們用來壯大自身力量的工具。但外戚也是一把雙刃劍,強勢的帝王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制以下勢力日漸盛大的外戚集團,然而等下一代帝王上位後,它就變成比官僚集團更加難以控制的力量。
西漢呂氏、東漢霍氏、唐代武氏、皆是專權一時的強勢外戚集團。
明太祖朱元璋特別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先是消滅了相權,覺得自己可以把文臣們治得服服帖帖,之後便對宦官、外戚干預政務事做好預防工作。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雖然朱元璋給大明朝立了宦官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訓,但在沒有法律精神的古代社會,這兩條祖訓並不具備憲法的性質,後世想要“修憲”,其實有很多辦法。所以,後來這兩條祖訓的命運截然不同,有明一代,君權控制下的宦官勢力強橫一時,然而外戚勢力卻十分平淡,幾乎沒有干政。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明代外戚干政較輕的呢?
一、完善的后妃駙馬制度1、在後妃的選取上,嚴格皇室婚選,奉行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入宮的選秀女制度,禁止皇室成員組建家庭時與大臣通婚。
“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導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進。”明代皇室推行的選秀女制度的政治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民間選取的后妃,這些后妃孃家人一沒有社會背景、二沒有社會地位,很難形成危及皇權的政治力量,這也就從源頭上杜絕了外戚亂政的威脅。
另一方面,出自民間的后妃,從一般情理來說,對民間疾苦了解更深,對皇家教育也有所裨益,“本朝後妃多出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戚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
除了后妃選取奉行選良家女子制度外,作為外戚重要組成之一的駙馬,在明代也徹底被排擠在了中樞權力之外。在靖難之前,洪武朝的駙馬多是勳貴子弟,這是朱元璋拉攏安撫諸將的手段,這些駙馬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擔任重要軍職。靖難之役後,尚公主的駙馬多選自民間良家子。
“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物大臣子弟得預,為慮甚遠。”“高帝(朱元璋)時駙馬尚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後漸選之民間,而甚至駙馬之父,若職官則進級而稗令致仕,此大不可曉也。”2、對后妃和駙馬,嚴格規定皇族家規,限定參與政治活動。 《明史》載,某日馬皇后問朱皇帝“今天天下民安乎?”朱元璋以“此非爾所宜問也”為答,以示內外有別,不可逾越。不僅如此,朱元璋還下旨修《女誡》,強調:“皇后旨尊,止得治宮中嬪婦治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預焉。”
總而樣子,明代來自民間的外戚勢力十分薄弱,不管后妃還是駙馬的選拔還是對他們參政的干涉都做了最大程度的限制,從源頭控制了外戚專權的發生。畢竟,外戚原本就來自於后妃駙馬等人,限制其出身,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便限制了外戚專權的源頭。
二、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科舉制度和內閣制度的存在使得外戚很難深入統治高層,自然就難以興風作浪。同時名店對外戚很少授予爵位,只授銀錢不授實權。這樣一來,外戚便不能像之前干政嚴重的朝代一樣擔任軍事或中樞機構關鍵職務,也就不具備干政的平臺。
1、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程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與”。
翻查明史,外戚是沒有封土、也沒有爵位是公爵的。僅有的特例是朱元璋追封自己死掉的外祖父、岳父。明初時,外戚爵位可以世襲,到嘉靖八年,規定外戚封爵一律不許世襲,嘉靖後外戚雖也有世襲一、二世的,但一般均出自皇帝的特恩而並非制度。
“本朝外戚世爵,至世宗(嘉靖)盡革至,即如玉田伯蔣氏,為上生母孝慈後家,亦僅許其子終身。泰和伯陳氏,為節宗原配孝潔後加,其子已不得襲,惟孝烈後父安平方氏,以中宮擁衛大勳,得延一世,此特恩,非例也。”2、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
外戚當政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先控制宮中內朝,對皇帝決策起重大影響,然後逐漸插手外朝,進退官吏,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二世直接擔任外朝丞相、上述、成為百官首領,輔佐帝王;三十出任地方軍重鎮,手握兵權,以地方挾持中央,或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後明代的科舉制和內閣制度天然排斥這三種專權局面的形成。明代科舉取士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他是主要選拔官員的制度。進入內閣的官員多以從翰林院詞臣中選拔,而翰林們又是從錄取的進士中的佼佼者庶吉士中產生。透過層層篩選,漸漸形成了固定的程式。
因此,想從其他途徑進入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希望十分渺茫,更何況明代后妃多選自民間,這些人家大多非達官貴人,其子弟考中進士的爵位僅有,公主子弟亦然。換句話說,縱然外戚子弟有個別科場得意者也未必准入翰林,即使進了翰林也未必能人閣。這就使得外戚子弟遠遠地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
總而言之,明代的一整套制度,從內廷到外朝,從皇帝到內閣、從部堂到言官都是排斥外戚勢力的,這使得外戚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沒有干預政事的能力。
-
11 # 西府趙王爺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滅亡,總離不開兩個角色。一個是太監,一個便是外戚。
比如東漢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源於外戚和宦官專政奪權。太監咱們都知道,一個只存在於中國歷史中的特殊群體,由於其皇帝近臣的特殊關係,往往會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於凌駕於皇權至上。
換句話說,就是皇帝養條狗,結果被狗給咬了。
而外戚則是憑藉其皇家姻親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背後強大的家族勢力,來達到左右朝政的目的。
相比於太監,顯然外戚更麻煩。太監畢竟是仰仗皇權,再怎麼過分也不會取而代之。但外戚則不一樣,一旦時機合適,那便是改朝換代啊。而歷史上最為出名的便是隋文帝楊堅了,他不就是搶了自己外孫的位置嗎?
而儘管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吸收外戚干政的教訓且一直想辦法下條令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外戚干政的情況終究還是屢禁不止。畢竟是老丈人,總得照顧。
當然,也有例外,我國曆史上就有一個朝代立朝的幾百年內幾乎都沒有出現過外戚干政的現象。
這個朝代就是朱元璋創立的明朝。縱觀大明朝數百年的歷史,幾無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
因為有感於前朝外戚干政的種種弊端,為了加強皇權,減少外戚干政的可能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了一條規矩。這規矩就是凡是他朱元璋的子孫,天子也好,諸侯也罷,他們的配偶都要從中下層尋找。
明初規定,凡天子、親王的后妃宮嬪,均透過選秀女方式,從家境清白的低階官員或平民百姓家選取,絕對禁止大臣以各種理由進獻美女。
所以這也造成了皇帝所娶的皇后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而縱觀整個明朝歷史,除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出身功勳之家,家族勢力龐大。明朝的皇后們幾乎都出身中下層人家,她們的父兄不是小官吏,就是窮書生,根本沒什麼權力,在朝中威望也不高。
而外戚要形成干政的巨大能力,就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成為外戚,也就是說他們的女兒或者妹妹能成為皇后或者熬成太后。
第二,他們本身要擁有足夠大的勢力,繼而憑藉女兒或者妹妹的身份進行干政。就拿漢朝的霍光王莽來說,霍光本身就手握重兵,而王莽把持朝政,也同樣是靠著王家的巨大勢力。所以他們能利用外戚的身份進一步把持干預朝政。
但是,顯然明朝的外戚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而不具備第二個條件,所以明朝的外戚想幹預朝政也難。
明朝皇后的出身到底有多低呢?
舉幾個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孝恭章皇后孫氏是鄒平人,其父僅為永城縣主簿。
明英宗朱祁鎮的孝莊睿皇后錢氏,其父為都指揮僉事(後封安昌伯)錢貴。
明憲宗的孝穆皇后紀氏,是廣西少數民族土官的女兒,被俘入宮中。
以此觀之,不難發現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低微,她們的父兄也不是什麼手握重權之輩。因此,他們也就無力去幹預朝政,所以明朝很少會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當然,縱觀歷史,不乏有後期發力的外戚家族,他們開始家族一般,但能憑藉著皇后的關係而崛起。這一點朱元璋也想到了,其早早的立下規矩,後宮不可干政。
“皇后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得預焉”
第二,明朝皇帝登基時年紀都基本已經比較大了,有了處理政事的能力。
外戚要想幹政還有一個很大的機會,那就是當小皇帝登基時。就比如說吧,先皇駕崩了,而此時繼位的皇帝如果如果年紀尚小,那麼外戚就有充足的理由干預政事了。所謂“主少國疑”,便是如此。
試想先皇駕崩,而原來的皇后晉升為太后,而此時的太后是一介女流,帶著自己還沒長大,不能處理政事的兒子,所以太后就需要找個可靠的人幫助自己代替兒子先處理政事,而毫無疑問,太后的孃家人,太后的父兄會成為這個人選。所以這時候外戚就能名正言順地干政。然而,明朝的皇帝登基時大都已經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不需要依靠外戚來理政。
看看那些明朝的皇帝們,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時46歲,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時27歲,明憲宗朱見深登基時17歲,明穆宗朱載垕登基時29歲。也就是說這些皇帝登基時都已經是大老爺們了,哪裡還會需要外公舅舅這些外戚來幫助自己處理朝政呢?所以,明朝的外戚也就很難有機會能趁皇帝年幼初登基不識事為由,干預政事。
綜合種種原因,是故明朝相比於其他朝代,鮮有外戚干政的現象發生。
-
12 # 農民看笑話
應該跟體制有關吧!明朝自打建立以來,明太祖設立《錦衣衛》監控百官行為,隨後幾個皇帝紛紛設立《東廠》《西廠》等機構,屬於直接歸皇帝管轄的私軍,從監視百官的程度上還負責打探情報,屬於歷朝歷代中最有特色的“有關部門”,他們的存在也是為了給皇帝當好家奴的表現,最有名的還是魏忠賢這位大神,忠於皇帝,跟“東林黨”開撕,魏忠賢不死,明朝最起碼滅的不是那麼快!
另一點就是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後,在朱棣組建內閣制時就體現出來特殊的三方行為,皇帝→內閣→“有關部門”,內閣的存在就是幫忙治理天下的權利機構,而東西廠錦衣衛就是負責情報和監管官員的日常行為,皇帝作為當家人就得來回在這兩方徘徊,最有名的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以及木匠皇帝他們即使不務正業,國家也可以正常運轉,這就是內閣的優勢!不過內閣有時候管的還很寬,經常涉及皇家內事,比如立太子、皇后內宮的瑣事!
還有一點就是言官的存在,這幫人純粹就是朝廷養的閒人,沒事罵內閣罵東西廠錦衣衛還隨意罵皇帝,總之,看誰不順眼就罵,縱觀歷朝歷代,讀書人有這麼硬氣的也就明朝了,最後也是讀書人把明朝罵倒閉了,可謂這幫人的可怕。清朝建立後,設立文字獄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讀書人的挑撥力太可怕,可以鼓動百姓造反,也可以顛覆一個朝代!
-
13 # 圍爐品茗人
外戚專權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種常見的現象,許多王朝滅亡的原因都有外戚專權的影子,強如西漢就是被外戚王莽篡位而亡。但到了明朝卻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就是外戚幾乎沒有存在感。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困擾多個封建王朝多年的外戚問題在明朝得到較好的解決呢?
明代后妃普遍出身較低朱元璋在位時期,苦心孤詣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祖訓。為的就是防範有人能奪走朱家的江山。因此對於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這兩條朱元璋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令人編撰了一部《皇明祖訓》,也即明朝皇族的家法。裡面關於後宮的《內令》一章中就明確有兩條關於防止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規定:
凡皇后止許內治宮中諸等婦女人,宮門外一應事務,毋得干預。
凡天子及親王、後、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子女,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但是娼妓不許狎近。
這兩條很明確的規定了一是明朝後妃不得干政;二是后妃必須從身份較低的家庭選擇。其實后妃不得干政這條並非明朝首創,其他朝代也曾經有過。但是如明朝那麼嚴厲還是比較罕見,尤其是從身份較低的家庭選擇后妃的做法比較特殊。
我們從明朝的歷代皇后來看,也可以印證這一家法祖訓。除了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魏國公徐達之女外,其他皇后大都出身中下級官吏或監生家庭。后妃的家族出身低就相對難以形成較強的政治勢力和團體。因此明朝首先在源頭上就預防了外戚勢力形成權力集團。
科舉制使外戚勢力缺乏生存空間外戚勢力與宦官專權都是依附於皇權而存在的政治勢力,如果沒有與皇帝的姻親關係或者皇帝的寵信外戚勢力很難形成政治影響力。
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官員選拔制度尚不完善,主要採用察舉制,也即依靠推薦和考察。這種制度很容易形成裙帶和宗族勢力,而且選才面很窄。這就必然導致皇帝可以依靠和信賴的政治勢力很有限。出於維護自身皇權穩固的角度出發,必然會從最親近和最信任的群體加以重用,這就是宦官和外戚容易上位成為重要政治勢力的原因。
而從隋唐時期開始採用科舉制來選拔官員之後,封建社會政治體制中就逐步形成了一支透過科舉上來的文官集團。這個集團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他們的權力也只能依靠皇帝的信任,而且他們所受到的儒家教育也是以忠君為前提,所以也就成為皇帝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一支重要政治勢力。
以明朝為例,在宦官勢力強大到可以威脅皇權的時,明朝的文官集團就是維護皇權最好政治勢力。但是文官集團的強大又讓皇帝感到無法抗衡和駕馭,於是又抬出身邊的宦官來壓制文官集團,明朝中後期的歷史大體上就是這兩支勢力的抗衡。剛才已經提到明朝的后妃出身都不高,雖然外戚大都會被封為伯爵或者侯爵這樣的高等級爵位,但是沒有透過科舉入仕,同時因為明朝抑制外戚出任實職因此就很難在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之外形成第三股政治勢力。
綜上,明朝沒有出現外戚專權的主要原因一是明初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祖訓家法,對后妃干政和外戚專權進行了預防。特別是嚴格把控后妃的家族出身,避免外戚勢力乘勢坐大。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科舉制度為封建王朝形成了一個文官集團,這些接受儒家忠君教育和科舉選拔上來的官僚集團成為維護皇權的新興力量,這些文官集團勢力強大,連皇帝都很難駕馭,不得不抬出宦官集團來抗衡,但是反過來他們又可以維護皇權,避免宦官和外戚等勢力染指權力形成對皇權的威脅。
-
14 # 陌上女公子
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毒瘤,在兩漢表現的尤為明顯,而到了明朝,外戚卻好像一下子銷聲匿跡了,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平民皇帝朱元璋
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貧苦,能夠在亂世中奪取江山,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槍一兵一卒打出來的,而他的髮妻馬皇后也是一路和他共患難、創立帝業,所以他對於后妃的高貴出身並不感興趣,更沒有要門當戶對這種想法。
相反的,為了防止後宮干政,他還頒佈組訓,從根本上遏制了后妃以及外戚專權的可能性。
“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凡天子及親王、後、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子女,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皇室選妃,需從良家婦女中選秀,這就扼殺了皇室子弟和大臣聯姻的可能,故而明朝歷代的后妃大多都出身一般,沒有強大的母族支援,難以形成威脅皇權的政治集團,從源頭上杜絕了外戚干政篡權。
架空外戚實權無封地 無實權 爵位少
明朝對外戚爵位的授予非常謹慎,“凡爵非社程軍功不得封”,而即便授予了爵位,也都是隻給錢不給權的空架子,而且外戚沒有自己的封地,沒人沒錢也就沒有發展壯大的可能了。科舉和內閣制度
自隋以來,歷經幾代的發展,到明代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進士-庶吉士-翰林-內閣,這個路徑已經成為文官晉升的主流程式。這就使得外戚子弟直接入朝為官成為泡影,而退一萬步講,就算外戚子弟考中了進士,也會被扼殺在這條晉級之路上。不過,雖然清除了外戚集團,但政治的天平始終是需要相互制衡的。明朝為了更好的監視官員,設定了東西廠、錦衣衛,首領大多是皇帝的心腹太監,直接對皇帝負責,久而久之,宦官集團日益壯大,皇帝也需要他們來制衡文官集團。明朝後期,雖然宦官集團的首領不斷更迭,但始終都大權在握,極受寵信,甚至可以左右皇帝,像是“九千歲”劉瑾,“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的魏忠賢。
-
15 # 不知道叫啥子3
明朝外戚的狀態其實也有兩個階段:洪武、永樂兩朝和之後…
洪武永樂兩朝,的外戚還是以權貴為主,基本上沒有平民:武定侯郭英曾是實質上的國舅(郭寧妃曾長時間主理後宮),同時他本人長期擔任禁軍統領。永樂時代的外戚更是恐怖,徐家一門兩國公(徐後孃家),另一個外戚,張輔更是貫穿永樂、洪熙、宣德、正統的四朝第一將。這還只是最正統的外戚,此外還有朱標的正妃常氏的外戚,常遇春家族等…都是顯赫大族。
但這個時代,皇帝能力強,行事霸道,外戚勢力雖然大,但也只能老老實實,絕對不敢跳,一跳就容易死…
藍玉不但是常氏集團的,還是蜀王妃的老爹,一跳就被幹掉,人皮燈籠送去了蜀王府做紀念…馮勝是周王的老丈人,傅友德是晉王老丈人,但都說殺也就殺了…而徐家老實(至少表面老實),就留存下來了…
此後,從第三代開始,朱家的媳婦就不從勳貴高官家族選了(當然,“知書識禮”這個基本要求還是篩掉了99%的平民家庭…)。
所以外戚本身幾乎就沒勢力,雖然如果選上了會有封賞,但只是虛銜,連朝都上不了,自然就談不上專權了…
比如朱高熾的老婆,誠孝昭張皇后的孃家,老爹是“平民”,洪武二十八年,張氏被選為燕王世子妃(實際是選妃在前,朱高熾被加封世子在後,不過時間相差不遠),張父被加封兵馬指揮銜(非衛指揮使,而是五城兵馬司的指揮,正六品),後隨著張氏的地位不斷提高,加封的官職也不斷提高,最終加封為彭城侯、京衛指揮使,但都是虛銜,不領實職(她兩個兄弟倒是都做到了五軍府都督,但是不是實領就不清楚了)…
後面的就更差了,加之土木堡之後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形成了一套明朝特有的官場出身生態鏈:最高庶吉士(科舉殿試一甲和二甲前三十名,這些人才有入閣的資格),次之其他進士、同進士(二甲後面和三甲),再次之各省舉人,再往後才是各種武官,你外戚還要往後靠,幾乎是鄙視鏈底層,怎麼專權?宦官好歹還有個貼身和批紅權…
-
16 # 子曰讀歷史
誠邀!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外戚專權歷史上屢見不鮮,漢有王莽,北周有楊堅,唐有楊國忠等,從外戚出現的本質來分析無非就是以下兩點:
第一,皇位繼承製度的侷限性。皇帝為了中央集權,只有將權利交給自己人,除了皇后就是外戚,過多倚重外戚,提拔委以重任,甚至掌握兵權。
第二,後宮干政,主少母壯。一旦遇到主少母壯,外戚最容易乘虛而入,干涉朝政,比如漢朝的王莽。
到了明朝,民間天子朱元璋充分吸取前朝的歷史經驗:秦亡於宦官,漢亡於外戚,唐亡於藩鎮,宋亡於外敵。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明一朝,為了不重蹈覆轍,明朝創新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從結果上來看,明朝阻止外戚專權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他採取了一個制度——後宮選妃制度,使得外戚專權銷聲匿跡了。
後宮選妃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從預防前朝女寵之禍、外戚專權出發,在為其子孫後代組建家庭時,確定了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子入後宮的制度。朱元璋曾立下規矩: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拂受!
裁抑外戚,嚴防恃寵干政,主要分為三個途徑。
途徑一:民間選妃朝廷從家境清白的低階官員或平民百姓家選取,絕對禁止大臣以各種理由進獻美女,有些后妃甚至連身世都搞不清楚,使得外戚地位低下,難以形成大的政治力量,從源頭上杜絕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途徑二:給予高官厚祿,嚴格限制其參加政治活動朝廷會給外戚加官進爵,享盡榮華富貴。但是有一條,嚴格限制他們參加政治活動。要知道,在明朝錦衣衛和東廠擁有天下情報機關和耳目,要想私下結黨營私是不可能的。
途徑三:一旦發現外戚染朝政的苗頭,輕者削爵,重者下獄,一律予以嚴厲打擊所以,一旦錦衣衛或者東廠得到對皇帝不利的訊息或者苗頭,外戚勢必遭殃,輕者削爵,重者下獄斬首。
有了後宮選妃制度,外戚專權在明朝就銷聲匿跡了,可見這個制度是先進而且科學的制度,所以,清朝也沿用明朝的“後宮不可干政”的規矩,外戚很少專權。
-
17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外戚弄權歷來都是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的一大毒瘤!輕者嚴重掣肘皇權,如唐王朝的長孫無忌;重者直接改朝換代,如漢王朝的王莽、北周王朝的楊堅等等……實際上,曹操也是外戚,他是漢獻帝的岳父!只不過他的巨大軍功和政績掩蓋了外戚這一層身份而已。既然外戚是毒瘤,為何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放棄外戚呢?不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放棄外戚,而是不得不用!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自秦王朝設定相邦(實際上在秦王朝之前諸侯列國就已經存在)開始,直到明王朝廢除“宰相制”,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就一直存在。“宰相”作為承上啟下的一級“政治機構”,上可以與皇帝爭權奪利、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自“宰相”出現之日起,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爭鬥就沒有停止過。
強勢的“宰相”或者扛著“宰相”名號的軍中“大佬”佔據上風時,皇帝怎麼辦?朝臣歷來無所謂忠不忠心,他們只“忠”於皇帝,至於皇帝是誰,根本不重要。尤其是門閥制度盛行的時代,更加如此!居於弱勢的皇帝想要與權相對抗,靠誰?誰也靠不住。相對而言,外戚要略微靠得住一些。畢竟有了姻親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外戚會死心塌地為皇帝賣命,不為別的,為了自家的切身利益也必須賣命!更重要的是,歷朝歷代對於外戚都有合法的“恩親”政策,皇帝操作起來合理合法,權相也挑不出什麼刺兒來。
可外戚的權勢一旦做大、兼具了相權,甚至成為了新的權相,就又是另一番局面了。因此,中國古代但凡有作為的皇帝,對外戚的使用都是相當有度的,說白了就是且用且放,一旦苗頭不對,立即對外戚下手、以免其做大!最典型的莫過於漢文帝劉恆了,在即位之初,因為在朝中缺乏根基,漢文帝為了能夠與朝中的周勃、陳平等人抗衡,開始藉助“恩親”大肆重用自己的孃舅薄昭。當薄昭的勢力做大,甚至有出頭替周勃說情、有與周勃合流的跡象時,漢文帝毫不猶豫地逼死了這位為自己能夠順利繼承皇位、不惜以身犯險的親孃舅!
皇太后與皇帝的角逐除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皇太后與皇帝之間的角逐也是外戚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皇太后作為一介女流,憑什麼在政治鬥爭中勝出?憑什麼左右政局、甚至架空皇帝?自家的孃家人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依靠。孃家人為了謀求更大的政治利益,也願意作為皇太后的依靠。
秦宣太后為何能夠做了兒子秦昭襄王整整四十年的主?是母子情深嗎?不不不,如果真是母子情深,也就沒有後來范雎什麼事兒了!說到底,宣太后靠的就是手握兵權的弟弟魏冉。沒有這個同母異父的弟弟給宣太后撐腰,別說是替兒子做主四十年,她兒子能不能登上秦王大位都是個未知之數……當然,宣太后和秦昭襄王並不能算作皇太后和皇帝,但大體是這麼一個意思。漢王朝的王莽為何會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姑姑王太后想要利用孃家人控制政局、左右皇帝!不是嗎?
如果皇帝不行,也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試想,王莽如果遇上漢武帝劉徹,還會有後來的那些是是非非嗎?但是,外戚弄權與皇帝集權是一對成反比的東西,隨著皇帝集權的愈演愈烈,外戚弄權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之後,一切權力歸皇帝所有,即便是後來明王朝的內閣首輔們也無權越俎代庖。張居正為何會有那麼大的權力?是因為皇帝的授權,否則他什麼也不是!這就是為什麼明神宗朱翊鈞剛剛親政就可以徹底清算張居正的原因所在,他根本不需要利用外戚去與相權和皇太后爭鬥。嚴嵩?那就更是被明世宗朱厚熜玩弄於股掌之中了!
至於皇太后,明王朝的皇太后從來就沒有理所當然的權力。即便是號稱“權勢熏天”的誠孝昭皇后張氏和孝定皇后李氏,也無法徹底繞開皇帝和內閣、直接發號施令。或許有人要說了,明王朝的皇太后們為何不培植外戚勢力與皇帝、內閣相抗衡呢?不是她們不想,而是根本辦不到。
明王朝的外戚為什麼不行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中有不少實際上都娶了明王朝開國元勳們的女兒,如懿文太子朱標娶了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女兒、明成祖朱棣娶了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女兒等等。但是,沒多久明太祖就後悔了。可許出去的婚約總不能悔婚吧?於是,明太祖後來規定已經結了婚的兒子就算了,從孫子開始,不許再娶功臣世家女子了!
於是,建文帝朱允炆娶了光祿少卿馬全的女兒,明仁宗朱高熾娶了指揮使張麒的女兒……都是一些中層流官之女,鮮有功臣世家女子。這還都是正式的妻,至於妾,其孃家的地位就更低了。如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后李氏,她原本只是明穆宗朱載坖裕邸時期的小妾,後來母憑子貴才成為了明王朝的慈聖皇太后、孝定皇后。她傢什麼出身?說了您還別不聽,李氏的父親武清侯李偉原本只是一個泥瓦匠而已!
既然說到了武清侯李偉,順帶就說一說明王朝的另一項制度。明王朝規定,外戚不得從政、也不得經商,只能守著爵位、靠俸祿和田租過日子。並且還規定,給皇后(含側室扶正的皇太后)親生父親的最高爵位只能是明王朝爵位等級中最低的伯爵,也就是明初劉基受封的那個玩意兒,上面還有公、侯兩級,明王朝沒有子、男,也沒有清王朝的輕車都尉、騎都尉之類的世職。明朝的輕車都尉之類不算爵位,只是武臣的勳位而已。李偉的武清侯實際上是明神宗叛逆的產物,因為當初李偉想當侯爵,讓張居正以違制給頂了回去。萬曆十年,明神宗準備清算張居正,順帶著給自己的姥爺晉封了這個武清侯。
上行下效,後來明王朝外戚的爵位也越封越濫。但是,有一點明王朝卻一直貫徹始終,那就是外戚不得從政。換言之,明朝的祖制規定了無論皇帝還是皇太后,都不得重用外戚從政。無論多麼顯貴的外戚,說到底都只是富貴閒人……這就是明王朝為何沒有出現外戚弄權的原因所在。
清王朝入關之後,對於外戚並沒有明王朝那麼多的限制,清初如索尼、索額圖、遏必隆、佟國維、隆科多那樣權勢鼎盛的外戚還是不少的。但清王朝的皇權也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外戚已經沒有太多弄權的空間了。加之自清世宗雍正帝開始,清王朝的皇帝大多數是成年即位,根本沒有皇太后掌權的空聊,由皇太后主導的外戚弄權局面同樣無法形成……
晚清時期倒是有這個機會,可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能力卻是不行,就算慈禧太后給他機會,恐怕他也成不了什麼權臣!那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而已……所以說,不要說什麼慈禧太后一心為公、壓制外戚,說白了她是根本無外戚可用!再者,重用自家外戚,就必須同時重用慈安太后鈕祜祿氏的外戚,搞不好得不償失。與其如此,慈禧太后倒不如什麼也不做。到清末時,慈禧太后的地位已經完全穩固,重用不重用葉赫那拉氏外戚對她而言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自然也就不提這一茬兒了。
-
18 # 剛日讀史
歷史上的權力集團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規律而出現的,並非憑空而成。如從秦、漢的外戚宦官專權,到魏晉、隋的世家士族專權,再到宋、明的文官集團專權。
而到了有明一代,外戚專權的生存土壤,早已不復存在。
因為以史為鑑的原因,在歷代的統治者中,基本都會盡力避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悲哀。
比如,宋太祖之所以要杯酒釋兵權,就是要避免隋、唐、五代十國時藩鎮割據帶來的政權動盪後果。而他自己更是其中的藩鎮權大導致奪權的直接受益人,他不可能讓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於是打壓軍官集團,扶持文官集團。歷史上一個文官敢指著皇帝鼻子破口大罵的勇氣源頭,就是來自宋太祖。
而到了明朝,創立者朱元璋煞費苦心剪除他朱家王朝的威脅。所以開始了誅殺功臣的操作:劉伯溫、徐達、李善長、藍玉等。不單是為了給他孫子朱允炆鋪平後路,還想把大明打造成一個皇帝高度集權的國度,於是頒佈了種種約束法律。
其中,對於外戚和宦官的約束,更是嚴厲無比,特意老朱特意搞了2塊鐵牌,鑄字訓誡,掛在宮中。
觀其懲宦寺之失而禁內官預政,懲女寵之禍而戒母后臨朝,懲外戚之亂而令不封后家,懲藩鎮之變而制武臣不預兵食,禍本亂階,防維略盡。——《明史紀事本末》其中朱元璋掛在宮門上那塊不準宦官干政的鐵牌,被太監王振摘了丟掉。
(王振劇照)
但是禁止後宮、外戚干政那塊鐵牌一直掛到眀亡。始終沒有出現外戚干政的局面,跟皇帝、大臣、制度和社會發展都有密切的相關。
第一防:皇帝忌憚明朝16個皇帝,從朱元璋開始,個個都對後宮干政嚴防死守。當然,那個一月天子朱常洛,就另說了,因為他在位時間太短。
老朱創立大明時,就經常表示,嚴禁讓女人接觸政權,而女人又是外戚專權滋生的直接土壤。為此,還叫朱升寫了本《女誡》。
到了朱棣時期,手段從法律上禁止進化到從思想上改造。於是叫解縉編了本《古今烈女傳》,作為明代女性道德標杆。
到萬曆時,他最寵愛的小老婆鄭貴妃,試圖對官員的指派,表個態度。沒想到引起了萬曆的憤怒,把那裡可憐的官員打了一頓鞭子,並貶去南京。鄭貴妃看到皇帝這樣警告她,嚇得像個小鵪鶉似的,乖了很久。
“上震怒,笞賓逐之南京,貴妃戰慄待罪,久而始釋。——《萬曆野獲編》崇禎也是,多疑得要命,他的小老婆田氏,因為在後宮偷偷彈琴,被他知道後質問是誰教她彈琴的?田氏回答這是我媽教的,崇禎立馬把她媽叫進宮來對質,才消除了疑心。
第二防:後宮斷橋樑明朝的後宮,從馬皇后開始,大多都是賢惠得很。朱高熾的原配老婆張氏,她在朱祁鎮幼年登基時,有大臣請她垂簾聽政,她直接拒絕了,理由是不能破壞祖宗制定的法律。
(張太后劇照)
外戚欲要干政,必須得通過後宮,這大明朝的後宮多數都賢惠(其實是被朱程理學毒害的)。後宮們主動不去幹政,外戚即使想染指,也失去了通向權力的橋樑。
第三防:大臣的阻止有些不賢惠的後宮,也會有些想法,但是這些蠢蠢欲動的心,都被大臣給按下了。
比如鄭貴妃,憑著萬曆對她的寵愛,想把她的兒子朱常洵立為儲君,所以經常向萬曆吹枕邊風。
最終在大臣們長達幾十年的爭吵中,她兒子還是無緣儲君之位,只做了個福王。這就是“國本之爭”事件。
(李選侍劫持朱由校)
還有朱常洛的老婆李選侍李康妃,在移宮一案中,劫持皇長子朱由校,逼迫大臣封她為皇后。不料,直接遭到以左光斗和楊漣為首的東林黨大臣們的劇烈反對。
楊漣:“臣寧使今日忤選侍,無寧使移宮不速,不幸而成女後獨攬文書,稱制垂憐之事。”——具體記錄在《明史*楊漣傳》第四防:制度法網外戚之所以能幹政,全是因為後宮的作用。所以,明朝在選後宮的制度上,掐斷了外戚攬權的空間。
明朝給皇帝當老婆的女人,是真心的憋屈。首先,明朝法律規定,後宮女人吃的用的,必須要先給尚宮女官下命令,然後女官把後宮女人需要的東西寫在文書裡,交給太監去給皇帝說一聲,再由女官去戶部領取。如果不按照這個步驟,私自去戶部領取的話,會被處死。
(尚官與太監)
皇室選妃制度也是關鍵,明朝有一套嚴格而完善的選妃制度,一般選取貧寒家庭的女孩子,嚴禁選世族豪門的女人。
“凡天子、親王之後宮妃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出自《明史后妃傳》裡的《女訓》)駙馬的選取也是一樣,只要平民老百姓,其他就免了。在明代,灰姑娘與皇子結婚、窮鬼取白富美是真實存在的。
外戚想撈些權力,必須要經過科舉制度,才能授予實權職位,不然沒門,最多封個虛職。
而科舉制度,憑寒門外戚培育出來的弟子,想考上科舉,只怕是難如登天——沒錢讀書啊。
(科舉選才)
除此之外,明朝還對外戚實行嚴格的管理,因為朱棣曾經就說過:你們外戚更加要守法,不然,雙倍處罰。而且,外戚們有錦衣衛盯著呢,誰膽子也不敢太肥。
最後,整體社會思想不準社會發展到明朝,什麼外戚、藩鎮、宦官、後宮、大臣等專權,都已有過豐富的歷史為鑑。封建皇朝發展到明清兩代,皇權制度可以說是發展到了巔峰,無人可以肆意廢立皇帝。同樣,皇帝也不可以肆意的濫用權力去封賞、處罰。
在這個大環境下,外戚想搞點權力,無異難於登天。文官集團不準,皇帝也戒備,後宮也多被洗腦,唯一有可能接觸到權力的途徑是透過宦官集團,但是宦官集團一旦接觸了權力,還會鳥外戚嗎?如魏忠賢。
參考:《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原因》
歪眼小史
文:梁生
-
19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為什麼明朝沒有外戚專政?因為明朝的帝王們找到了一個更合適的人群分擔自己的責任和權利,這就是太監。
為什麼歷史上會多次出現外戚專政的局面而難以剋制,這是因為皇權的傳承是父終子繼,但是父親死了母親還在,再加上古代儒學盛行,皇帝多少因為孝道而對太后寬容,甚至忌憚。特別是幼年繼位的小皇帝,這個時候如果太后想要提拔自己的親戚掌握權利,於情於理小皇帝都是難以抗拒的。這也就造成了皇權被外戚侵佔的既成事實。
但是明朝的皇帝其更親近的人不是外戚,而是太監。實際上外戚集團不管最後變得多麼強大,最開頭也都是由皇帝推出來的,因為國家大事雖然由皇帝來管,但皇帝自己也管不了,所以就要找幫手,明朝外戚干政現象少是因為明朝皇帝選擇的幫忙物件不是外戚,而是宦官,明朝雖沒有外戚亂整,但是太監亂整的事情可是不少,也算各有利弊吧。
-
20 # 人類文明史鑑
外戚專政有自己的歷史土壤,但是到了明朝這種土壤恐怕不復存在。歷史上外戚和宦官都是一體兩面的。都是在王權專制程度沒有達到一定階段時不同階段的王權附屬品。而在封建王朝2000年的經歷中,這種附屬品也逐漸變化。
畢竟每一個王朝給後世的教訓其實是不同的。越到後面統治者們就會發現,只有絕對的加強君主專制一些危及自身統治的事情才不會出現。尤其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不論對內還是對外,他都煞費苦心的解除明朝建立以來有可能危及統治自身的威脅。從對於功臣的屠殺到法律的制定,從加強絕對的中央集權倒對各個潛在能夠危及自身權利的人,進行制度和身體上的毀滅。
朱元璋對於權力的慾望登峰造極。他對於權力的防範自然也是如此。而且朱元璋作為明太祖,其親手所創立的組織很難被推翻。就宦官而言,不論我們之後所熟知的大太監他們的權利都是皇權的絕對附屬品,根本不可能挑戰皇權。在明朝宦官是一個團體和機構相互制衡。這就決定了宦官無論干政與否,他都會受到自身權利框架機構的限制。對外戚而言也是如此,明朝的幾乎所有皇帝對於後宮的干預是十分強勢的。外戚干政必須要從後宮開始。
皇權在後宮的絕對權威使得這一起始點不復存在。即便是深陷後宮緋聞的萬曆,也沒有哪一個寵妃敢於在他面前要求自己的家族人員得官進爵。明朝的後宮就猶如一個世外桃源。裡面的人根本不可能出來,外面的人必須有皇帝絕對認可,才會進入。
同時明朝也確實出現了一些賢惠的皇后。後宮之主一般不會主動干涉朝政。即便有一些心術不正,則想要走上前臺,也很快被明朝官員打壓。明朝的官僚集團一直十分碩大。不論是隸屬後宮干政宦官為政,還是對外航海都有自己的話語權,而且皇帝甚至也無能無力。這種強大的官僚集團,即便是宦官和權臣,也難以完全顛覆撼動。
同時朱元璋為了避免外戚干政的弊端,在選後宮的制度上也大多選舉民間女子,同時對後宮所有人的吃穿用度都有皇帝親自許可。並且明確表示拒絕豪門世家的女子進入後宮。所以即便明朝的外戚想要干政。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的人口素質究竟是什麼樣的。恐怕就連一些基本的政治禮儀都不會。何談干政一說?其實不僅是後宮選妃,包括王朝選舉駙馬也是如此。而且明朝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各地藩王異常寬容,因為那姓朱。但是對於外戚卻異常苛刻,只要犯了什麼法便雙倍處罰。
回覆列表
最大的原因就是新皇的歲數了。新皇繼位時如果可以親政,那麼就不會有外戚專權。而如果新皇性格懦弱(如漢惠帝劉盈)或者皇帝歲數太小(如西漢末帝,東漢,還有晉等)。再有就是制度問題了,明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實行內閣制。外戚得不到權利,而皇權也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所以不會有外戚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