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眼鏡哥63808878

    47歲劉邦在以前不僅一事無成,他對家人做的事情,讓他成了讓人討厭的那種親戚。

    有多討厭呢?

    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曾問過自己的父親:年輕的時候,您常說我是個無賴,不從事勞動生產,比不上自己的哥哥。如今您在看,我當上皇帝后,二哥與我誰的產業多?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劉邦自己也明白,年輕的時候,他的家人們不喜歡他,甚至覺得他是個【無賴】。

    一、無賴劉邦到底有多無賴

    1、不務正業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劉邦年輕時,不從事農事生產,他的內心向往俠士生活,他還曾去投靠過信陵君魏無忌,只是當時信陵君已死,這一夢想只好宣告破滅。

    但一個二三十歲的爺們,不工作,只是在家啃老,不光鄰里嫌劉邦沒出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也認定自己養了一個【無賴】兒子。

    2、與情婦生下孩子劉肥後,卻沒有盡到父親養育、陪伴子女的職責

    《史記·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齊悼惠王劉肥者,高祖長庶男也。其母外婦也,曰曹氏。

    劉邦的長子劉肥,是他和情婦曹氏所生。

    後來,劉邦取了呂氏後,又生了劉盈和魯元公主,這樣一來,劉邦家中就有三個孩子了,可劉邦又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父親了,他依舊過著我快樂就好的生活。

    劉邦在和項羽打仗的時候,一度陷入逆風,他在彭城被追捕逃亡時,劉邦甚至想把自己的子女踢下車去。

    《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多虧了夏侯嬰相救,才保住了劉邦的子女們。

    3、經常帶人去大嫂家蹭飯,使得大嫂設計驅趕劉邦

    劉邦當上皇帝后,封賞了其他親戚,唯獨沒有大哥的兒子劉信。

    劉太公問劉邦:為何獨不封伯子信?

    “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

    後來,迫於劉太公的要求,劉邦只好給劉信封了個【羹頡侯】的爵位。

    “羹頡侯”什麼意思呢?答:用勺子挖鍋底,飯沒了的意思。

    原來,劉邦年輕的時候,喜歡帶著朋友們去嫂子家作客,嫂子不厭其煩,便假裝挖鍋底,告訴劉邦飯沒了,你快走吧。

    結果,劉邦不信,自己還過去看了看是否真完了,等到他湊過去的時候,發現鍋底裡還剩了飯,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4、讓妻兒子女從事農業生產

    這點就是劉邦懶惰造成的,他不願意從事農事,妻子為了養家,只好從大家閨秀,學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到田間從事農事。

    二、劉邦一事無成的原因

    造成劉邦一事無成的原因,並不是他沒有能力去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更多的是他不願意去做而已。

    如同早年劉邦不事生產,喜歡做遊俠一樣,他的志向,不是在田間勞作,而是能夠得到像信陵君那樣的大人物的賞識,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

    劉邦早年落魄,究其原因,有三點:

    1、劉邦眼界太高,瞧不上農事生產;

    2、劉邦的出身和後天職業規劃不對;

    3、秦朝的制度決定,在秦朝那種實行軍功爵制的時代,劉邦沒有獲得戰功的渠道,又沒有好的家世為他成名鋪路,他一無祖輩戰功可以繼承,二無很高的文化才能,再加上他想做的是遊俠,就更難出頭了……

    三、劉邦轉變的原因

    促使劉邦轉變的原因,很偶然,他在送徭役去咸陽交差時,看到了秦始皇出巡時,氣派輝煌的樣子。

    那時候,劉邦覺得自己想當遊俠的想法弱爆了,這種君臨天下的感覺他不香嗎?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 2 #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齊國,自此延續了500多年的諸侯紛爭的局面徹底結束,華夏九州盡歸於秦。秦王採納李斯建議取消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將天下九州分為三十六郡,使秦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中央集權國家。

      事實上,秦國的崛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傳奇色彩。秦的發展首先應歸功於秦穆公。穆公公元前 659 年即位,以知人善任著稱。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他用五張黑色的公羊皮,從楚國人手中贖回了七十多歲的賢臣百里奚。在百里奚、蹇叔等賢臣的輔佐下,第一次將疆域東擴至黃河以西。他大敗西戎,史稱“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然而,真正讓秦國走上富強之路的是三百年後的商鞅變法。變法圖強。商鞅變法分兩個階段展開,歷時十餘年。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等方方面面。“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在商鞅變法一百三十八年之後,憑藉商鞅所創制的秦法,依靠商鞅培育的強大秦軍,秦始皇完成了蕩平諸侯、統一中國的偉大事業。

    布衣出身的劉邦經歷了四年的楚漢相爭,最後擊敗項羽統一全國,這其中除了劉邦過人的才華外,與當時特殊的局勢有關。

    第一,漢繼承的是秦大一統的天下。中國的歷史上是有過很多分裂,但是像漢這樣處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這麼個特殊時代的並不多,所以打成分裂局面不太容易。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郡縣社會,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尤其是對她的後續王朝漢,那影響更是重大。

    第二、劉邦更具備成大事者的個性。這種個性,往好裡說,就是經得起折騰,禁得起挫折;往壞裡說,就是臉皮厚。比如項羽抓住劉邦的父親後,曾威脅劉邦,說要把劉父煮來吃了。劉邦的回答是,我和你是結義兄弟,我父親也是你父親,如果你真的把他煮了,請分我一碗羹吃吃。劉邦的這種性格,使他雖然多次被打得大敗,卻總能東山再起。

    第三,外族入侵。劉邦剛剛平定天下,北方的匈奴揮軍南下,劉邦率30萬軍隊迎戰,卻陷入包圍差點回不來。於是西漢王朝剛剛建國便要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於是不得不利用和親換來的機會臥薪嚐膽,秣馬厲兵。在外族入侵的戰爭環境中,原有的國內矛盾都會被抵抗外族入侵這一民族矛盾遮蓋。等擊敗匈奴都是漢武帝時的事了,此時的西漢王朝已經歷時數代,根深葉茂,誰還會去想戰國七雄的事。

    所以劉邦可以起於微末,七年而王天下,雖然新生的漢王朝內憂外患,但是大義之名拿下,挺住最困難的時期,只要善待民眾,戰亂多年民心思安,穩定和安康就會改善局勢,劉氏天下自安!

  • 3 # 別山居士

    秦始皇用暴力統一六國,仍然以暴力安定天下。沒有收復人心。六國框架仍然存在。政權沒有進一步鞏固。武力只能奪天下而不能安天下。秦始皇也沒注重培養集團人物,凡事以個人主觀思想。導致他死後大權旁落。在百姓沒得到生息休養就大興土木,勞命傷財,實行郡縣制過早,導致二世而亡。

  • 4 # 小黃論道觀天下

    這個問題我覺得比較有意思,小黃來試著回答一下。

    提問者說的秦國用了幾百年才完成統一,是從春秋開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我們要知道秦國從春秋時期就一直在打仗,但是直到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才開始強大起來,也為秦國最後一統天下創造了條件。

    秦朝也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再來說劉邦那個時代,秦國二世而亡以後就一直都是天下大亂的局面。經過秦始皇的天下一統以後,老百姓都希望戰爭結束,天下統一 百姓安居樂業。

    提一個觀點吧,統一速度取決於上一個王朝向地方分權的程度。

    分權多,地方割據就強,統一戰爭就難打,而且越往後割據越強,越難打。

    放權少,地方割據就弱,統一戰爭就好打,而且前期打得越快,留給割據勢力鞏固的時間就越少,後期就越好打。

    上面這段話就是我認為劉邦只用了7年統一天下的原因

  • 5 # 旭奕

    秦在具有巨大優勢的情況下完成統一還用了數百年,是因為從春秋到戰國各國已經存續數百年,上至王室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已形成了一定的認同感,國家養士數百年,各國人的抵抗決心是很大的。

    在秦國強力攻下山東六國後,相當於把一塊地深犁了一遍,地裡的東西已經被連根拔起。各國王室貴族已經被清除掉了。等到漢滅秦的時候,已經是前人打井後人吃水的局面了。

  • 6 # 秋山散人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才完成的統一,為何劉邦用了僅僅七年呢?其實這個問題有幾方面的原因,不能簡單看待。

    1.劉邦真的完成統一了嗎?

    公元前209年,劉邦起兵反秦,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但202年的西漢真的完成了統一嗎?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漢王朝初期同樣擁有許多異性諸侯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都是作為一方的諸侯。另外,西漢王朝初期,還擁有許多同姓諸侯國,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齊王劉肥、代王劉恆等等。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行政官署,以及掌管各自王國的財權,軍權。即使後來劉邦除掉了六位異姓諸侯王,但劉氏的諸侯王,仍然不在中央的管控之下。這樣的統一,很大程度上只是名義的統一,真正漢王朝的統一,要到了景帝、武帝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時期。

    2.局勢不同

    要知道,秦國和劉邦當時面臨的局勢完全不同。秦國是從一個西隅小邦發展而來,戰國前期被魏國欺負,山東各國都“卑秦”,讓他們“醜莫大焉”。從孝公之時的商鞅變法,一直到秦始皇。秦國一步步發展強大,從一個偏遠小國,變為了大國。秦國由弱到強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劉邦卻不同,他正好趕上了天下反秦的大好時機。跟隨起義軍攻打秦國,收籠了一大批更碎他的人,被稱為“豐沛集團”。隨著浩浩蕩蕩的潮流,劉邦的勢力發展十分迅速。相比秦國面對的山東六國,劉邦面對的只是還不成氣候的各地軍隊。這樣天下大亂的局勢,更適合統一。

    3.面對的對手不同

    秦國面對的對手,都是根基深厚的山東老諸侯國,他們也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底子十分雄厚。並且時常合縱攻秦,秦國時常遭到三四國的圍攻。想要一舉統一根基深厚的國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例如南北朝時期,歷時長達300餘年,就是因為南北雙方都實力根基深厚。秦始皇時期,是秦國勢力已經對其他國家形成碾壓,才加速了統一。

    而劉邦面對的都是一些根基不深的武裝,例如韓王信,臧荼等等,立國不到幾年就被劉邦消滅了。在滅秦的時候,更是有項羽在前方的牽制作用。最大的對手便是楚漢戰爭時期的項羽,但劉邦是獲得了相當諸侯勢力支援才打敗項羽的。並且項羽真正的基地在江東,自己卻不肯渡江與劉邦形成割據勢力,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劉邦統一的速度。

  • 7 # 隱愚者

    秦朝統一可是有一堆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抗的,劉邦的對手就少很多了,只有項羽。

    秦朝統一

    秦朝開啟統一之路以前,原來只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地方,因養馬有功被封為諸侯,與齊、楚、魏這些諸侯一樣。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正確的政策,讓秦國的軍隊戰鬥力和生產力逐漸鶴立雞群,但趙國、齊國、楚國實力也不差。而且那個年代也沒有這種統一封建朝代的先例,所以統一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漢朝統一

    劉邦所面臨的情況就非常好了,當時國家已經統一,大家奪天下也是為了取代秦朝成為天下的主人。當時消滅秦朝的主要功勞還是在項羽,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將秦朝精銳全殲,後面只是一些掃蕩工作了。所以劉邦只需要擊敗項羽就可以立國了,劉邦也不負眾望,最終脫穎而出,建立漢朝。

    一個新興的事物產生,是需要不斷演變和完善的,秦朝的統一之路就是如此艱鉅,而漢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佔了便宜。

  • 8 # 臥牛說歷史

    我們常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話回答題主的問題也是不錯的。

    我們先看看六國反的是什麼?

    不少朋友會說:當然是暴秦了。為何反暴秦?因為百姓需要休息,而始皇帝不允許。

    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老百姓早厭煩了。好不容易天下一統,七國歸一,能歇歇了吧,始皇帝卻忙著修馳道、打南越等等。

    始皇帝做的事情,我們後來人是最大受益者,所以我們可以說功在千秋!畢竟站著說話不腰疼。

    老百姓既煩戰爭,又煩秦,也許更煩秦。

    於是六國聯合起來推翻大秦。

    七國難一統,除各國國力外,主要的原因便是之前沒有一統的勢力,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會怎麼樣,未知最可怕。

    秦始皇讓天下百姓過了十年的和平日子,沒對比就沒傷害:原來這就是統一的滋味啊,真香!

    爭權奪利是上層的事,底層百姓考慮最多的還是怎麼生存。

    普通老百姓想什麼,還有比劉邦他們更清楚的嗎?

    劉邦的功臣集團完全是底層出身,能做出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決定。漢朝的建立,除了劉邦等人的努力外,普通老百姓的選擇也很重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真當隨便說的?玩弄民心的,終會被他人背棄。

    曹操一步步奪取漢室權柄,先是丞相,後是魏公,既而魏王。因為以前沒人玩過啊,第一次的阻礙都比較大。

    司馬昭玩得比較大,想透過弒君來篡位,結果不太好。整體來說有曹操、曹丕的“經驗”,還是比較順利的。

    到東晉南北朝,大家更習慣了,一代完成篡權,也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 9 # 北斗日月

    個人觀點,完全自創;如有雷同,純屬抄襲。

    首先,周朝的分封制和禮樂制起到重要作用,以禮立國,分封固之。由於分封制的原因,禮制在周朝推行的比較順暢周朝前期的各諸侯國對禮制相當推崇,而忠君乃禮制之首,雖然後期由於統治者的原因周朝君王勢衰,各諸侯國也沒有立即取而代之,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使之存活了超七百年。

    其次,後來隨著諸周王室繼續衰敗,侯國的逐漸強大,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此起彼伏,禮樂隨之崩壞,開啟了諸侯割據,為大一統埋下了伏筆。

    再次,如果從周王朝正式滅亡的公元前255年算起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七國,時間也就34年,題主所說的幾百年是指整個春秋戰國吧,就是從秦國諸侯國成立的公元前770年到統一的公元前221年的近550年,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不能秦國一成立就計劃讓人家開始統一整個春秋戰國,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只是兼併稱霸並無統一之心;如果從戰國七雄開始到統一算起,大概250年左右,勉強可以說是秦國的同一時間。

    最後,劉邦那不叫統一,他那叫推翻,他成功的原因比較多,秦國國君的暴政使人民揭竿而起是其一;眾多起義組織消耗了秦國的戰力是其二,尤其以項羽最為厲害;劉邦自身的領導能力和身邊高水平的謀臣是其三;項羽的自負虛榮也是個原因。

  • 10 # 佛系說事兒

    秦朝大一統從本質上來說有2個原因,一是思想上對統一的期盼,二是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差距不斷擴大。

    首先經過春秋戰國400年的戰爭,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夢想能夠實現天下定於一,結束戰亂的生活。而在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各諸侯國之間的往來頻繁,也給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思想上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實現國家統一是早晚的事情。

    其次是秦經濟的發展和資源分配的有效性。在那個時代科技並不能決定戰爭的走向,秦的舉國體制讓它在戰爭中逐漸勝出。在6代秦王的不斷努力下,秦與其它諸侯國的實力逐漸擴大,秦統一天下也成為必然。

    但在戰國時期,貴族的統治傳承已久。各國的改革都無法立竿見影取得成功,甚至會面臨失敗。秦統一天下的過程可以看做先進政治經濟制度對舊的政治經濟制度取得的勝利,所以它不可能那麼快結束。

    劉邦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首先秦滅亡的六國舊貴族並未徹底消失,而是蟄伏了起來。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秦的統一戰爭可以說是以征服者的姿態展開的,始終伴隨著血腥暴力,在六國百姓心底留下了暴虐的印象。秦始皇在位期間雖有大一統,書同文車同軌的功績,但也過度使用民力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加上大家難以服從秦法的統治,六國貴族趁秦始皇死去爆發,在很短時間內就推翻了秦的統治。

    劉邦被封漢王之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取得了戰略層面的勝利。實際上,劉邦是識人用人的高手,他一手開創的軍隊和官僚架構表現出令人驚奇的穩定性,即使是韓信這樣的人物也只能在體系裡面接受劉邦的賞罰處置。

    劉邦統一天下靠的不是項羽式的勇武,而是高超的統治能力和政治手段。漢高祖,真乃神人也!

  • 11 # 七月流火140400643

    秦國費時幾百年才統一六國,為什麼劉邦用七年就統一了?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把這句話中的“世界”二字換成“歷史”,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秦統一六國之時,與漢初的天下歷史大勢有什麼不同呢?

    秦統一之前,與秦統一之後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政治制度。這一點,在中學的歷史上就講得很明白了。秦之前,中國的政治制度是諸候分封制,而在秦之後,中國政治便成了郡縣制。這兩個政治術語的內涵有什麼不同呢?諸候分封制,不是天下統一的政治制度。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諸候王雖然有朝供天子的義務。但這種義務是比較鬆散的。諸候國對天子的義務不是強制性的。也沒有具體的數字規定。所以,到春秋戰國時,許多諸候國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到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實際影響力,大約也就是京城附近的一點地方。所以才有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其實就是諸候輪流做莊管事而已。那家諸候違反規則了,諸候中最強的那一方,就出來說話,維護規矩。

    違護規矩,是要有實力的。所以,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等都是國力強盛的君主。但五霸中有個宋襄公卻並不是強國之主,而且,他“不擊半渡”的迂腐行為基本上成了歷史的笑話。這樣的一個宋襄公為什麼會成為“五霸”之一呢?這說明一個問題 ,五霸之所以能夠稱霸,因為講規則。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宋襄公無疑是用生命在維護規則的。所以,他也成為五霸之一。

    到戰國時代,所有的規矩都打破了。君不君,臣不臣了。這也是孔子不出的原因。雖然是禮崩樂壞,但是,社會政治制度,還是諸候分封制。在周沒被滅之前,諸候和老百姓的心裡,都知道有個天下共主。天子是天下共主,諸候就是一國之主。

    諸候之下,又有大夫。大夫是一地之主。大夫之下,又有家臣。諸候是天子分封的。大夫是諸候分封的。諸候大多是天子的親戚,兄弟叔伯之類。大夫也大多都是諸候的兄弟叔伯之類。大夫又有家臣或家宰。家臣又可以有自己的封地。

    比方說,魯國是周公之後,周公是武王之弟。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後代。孟氏、叔孫氏、季氏是魯國的大夫。他們都是魯國國君魯桓公的後代。陽虎是季氏的家臣。魯國的後期,國君所佔的土地,還沒有季氏多。這與周天子的土地沒有齊楚等諸候國多是一樣的。

    雖然戰國時期,體現出一種禮崩樂壞的情況。但是,政治權力還是由原來的分散向統一集中。這種情況就是歷史大勢。

    周朝初年,武王伐紂滅商的時候,天下有八百諸候跟隨。這說明當時天下是有一個個的部落組成。天子相當於部落聯盟的首領。政治上不是中央集權的政治體系。到周朝末年,七雄爭霸的格局形成。原來眾多的諸候國都哪去了?不就是弱小的被強大的吃掉了嗎?七雄的形成,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歷史趨勢。

    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難?因為這種諸候分封的政治體制,已經延續了千年了。各國的老百姓在心裡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政治體制。比如,齊國人對自己是齊國人,有身份上的認同。魯國人同樣如此。其它的韓趙魏也好,秦楚也好,都是這樣。因此,秦國併吞天下的統一戰爭並不順利,因為他面對的是全民的抵抗。趙國人只認趙王是自己的國君。趙國被滅,他們他們的心中就會有文化上的幻滅感,或所謂的亡國感。其它國家也一樣。這個情況,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有所反映。所以,秦國要把一個一個的國家全部滅掉,建立起郡縣制。必然遭到全天下的抵抗。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任務。所以,秦國從富國強兵開始,經過六代人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個任務。

    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立既對全天下進行了文化和政治上的統一工作,這就是“車同軌、書同文”以及統一度量衡。這些大一統的文化措施的實行。雖然消滅了以前各自為政的文化多樣性。但是,對社會交流和生產力的發展起到的是積極的作用。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到秦末亂起時,六國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沒有感覺了。只不過六國貴族的遺老遺少們心中不免常常懷念失去的榮光。這時的老百已經不再是諸候國的國民,而是皇帝治下的臣民了。

    秦末之亂,又勾起了許多遺老遺小們心中的夢想。一些人就利用這一點開始做文章。比如項羽,就以楚國的後代做號召。但當時楚國的王族已經淪為放牛娃。沒有什麼號召力。只能成為幌子了。

    (電視劇中的劉邦形象)

    項羽的失敗與劉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待六國後代的態度上。有人曾勸劉邦復立六國後代。並說,這樣可以收拾人心。這個建議成立的條件是,六國的老百姓確實思想他們故主的後代。但張良勸止了劉邦,他告訴劉邦說。兄弟們給著你一起打江山,就是為了分點財富土地,現在你把財富土地都還給六國,誰還會跟著你混?於是,劉邦放棄了復立六國的愚蠢想法。事實證明,他做對了。同時,事實也證明了,老百姓根本不懷念六國之後。

    而項羽在這個問題上,做的恰好和劉邦相反。他在取得勝利之後。真的復立了六國之後。但是,當時的六國之後,根本不據有老的六國那樣有群眾基礎了。老百姓們根本不認同他們是一方之主。原因很簡單。在秦始皇的手上,天下就統一。重回六國時代,就意味著,連年不斷的戰爭又要開始了。

    也正是因此,劉邦在滅掉項羽之後。那些佔據各地的諸候。很快就被收拾了。本質上反映的是天下思治的民心所向。

    總之,劉邦的統一天下比秦國快的根本原因在於。秦之後,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再開歷史的倒車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 12 # panda玩石頭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歷史上大紛亂的局面有很多次。都是在剛剛大一統之後沒過多久便分崩離析,然後又是快速的大一統。人們對此也很津津樂道。就比如秦漢、隋唐。當然每個人對此看法都不一而同,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和論證。我今天只從一個自己覺得比較合理的角度來拋磚引玉。戰國秦漢歷史的車輪是在滾滾向前。不管是制度的發展還是科技和生產力的提高。在生產力提高的時期就會演化出新的階級和新的制度。秦正是戰國中一個與眾不同新制度和新階級國家。秦的統一戰爭在一定的層面是新的帝國擁護階級對舊計程車人階級的戰爭。就是王權至高的擁護者和臣權擁護者的戰爭。因此在新的階級勝利後,必然會有舊階級的反撲。導致秦的滅亡和分裂,但是秦的問題是出在政策和管理上,更多的是技術問題而不是方向問題。因此當方向正確的漢解決了一些秦時的技術問題後,天下歸心自然快速的統一。其實西晉的快速分裂就是階級問題,在階級的層面他開了倒車。因此問題百出,自身就是發育不良。

  • 13 # 讀春秋思無忌

    首先說說這個命題,還是有點瑕疵的。

    太史不過說了句“五百年而霸王出”,你就以為秦國用了五百年時間來統一天下?

    其實,咱也不能從它建國時候開始算起吧。那會兒,秦襄公可只想老老實實做個諸侯,周平王剛東遷洛陽,就憑秦國那點隊伍焉敢造反?

    因此,如果從秦獻公動了心思開始算起,秦國統一天下大概耗時150年左右吧。即便如此,劉邦所花費的那7年時間,也不過它的零頭。

    那麼,劉邦真得有如此厲害嗎?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哈。

    秦國在挖樹,劉邦在割韭菜

    兩者的難度是什麼樣的差距呢?打個比方吧,如果說秦國在挖樹,那麼劉邦相當於割韭菜。

    一、秦國的對手:800年曆史的戰國六雄

    回到秦獻公那時,當時魏國風頭正勁,率先完成了李悝的變法和建立了一支橫掃千軍的魏武卒。秦獻公,這個流浪公子兩手空空地回到滿目瘡痍的國內,河西之地被魏國奪取,再無天塹可依的秦國已然岌岌可危。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秦獻公遷都到前線櫟陽,向國人顯示要奪回河西之地的決心。憑藉著自己多年在魏國偷師的那點東西,欲重振秦國的昔日雄風。

    其他六國,南楚北燕東齊皆是建國700多年的資深大國,就是中間的趙韓魏,雖然新成立不久,可他們本來就是春秋最牛霸主晉國分裂而來,實力個個不容小覷。

    話說平王東遷之後,不久東周列國便開始了大魚吃小魚的遊戲,能存活到戰國時期的諸侯,必然都有幾把刷子。那時的秦國想要動那些根基700多年的大國,猶如蚍蜉撼樹。

    二、劉邦的對手:項羽和立足未穩的17路諸侯

    反觀秦朝末年,那時的朝政落入宦官趙高手中,濫殺無辜,構陷忠良,可謂是大廈將傾。那時的秦朝如同爛了根的大樹,大夥兒聯合起來,歷時3年多便將其推倒。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後,諸侯各歸其國。那時,綜合戰鬥力排行老二的劉邦剛回到漢中,便聽取韓信的東略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秒殺眾多諸侯。

    實力最強大的項羽位於東方,且困於齊國戰場。

    其中實力稍強的章邯根本沒時間給漢中百姓修生養息,劉邦便帶著漢軍精銳殺過來了。

    項羽分封諸侯時,重武將而棄舊主,因此,許多諸侯正忙於處理家事,趙國、齊國家中打成一片,即便懂得唇亡齒寒,當時也無法顧及。

    家裡還算太平的諸侯,卻因根基太淺,實力完全無法與劉邦抗衡。

    劉邦雖被封在偏僻之地,卻誤打誤撞得了巴蜀之地的糧倉,解決了糧草的後顧之憂。

    劉邦擁有史上最強智囊團張良、陳平等人,軍事天團韓信、彭越、黥布等人,最終能反敗為勝,聯合拔掉了項羽這棵剛愎自用的大韭菜。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秦國從一個小白成長為帝國,並非一撮而就,是幾代明君和賢相的宵衣旰食換來的。因此,如果說秦國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那麼,劉邦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秦朝便是那個巨人。

    劉邦入關中之後,蕭何便趕到相府、御史府等秦朝政府要地,取其律令、圖書,掌握天下的山川險要以及郡縣戶口。

    就當時而言,這些東西可是秦朝的絕密資料,給劉邦之後奪取江山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韓信能輕易打過黃河,穿越太行山,想必有一半是地圖的功勞。那些被曝光了家中關隘險要地形的諸侯,在韓信面前,就如同在裸奔,哪有不敗之理。

    蕭何有了詳細的郡縣戶口資料,可以從容為劉邦招兵買馬,使得劉邦從無後顧之憂。

    蕭何將秦朝的軍功賞罰制度推行到漢軍之中,鼓舞了漢軍的鬥志,提高了凝聚力。

    蕭何採用商鞅的農戰制度,使得漢軍無糧草供應之憂。

    縱橫家

    一、戰國中期是縱橫家的天下

    縱橫家大概興起於戰國中期,蘇秦、張儀等人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攪動了戰國的池水。

    而這些縱橫家並非只效力於一個主子,如同商鞅所言,他們唯利是圖,誰出的價格高便幫助誰。打個比方,秦國多次攻打中原,卻又被其他幾國聯合將其擊退,這些都得歸功於那些穿梭於各國的縱橫家。

    正因為如此,戰國七雄雖然紛爭不斷,卻又能共處數百年,誰也沒有辦法將其他各國吃掉。

    直到戰國末期,縱橫家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秦國才摧毀了困擾他上百年的合縱抗秦之盟。

    二、楚漢時期:縱橫家已失去市場

    反觀楚漢相爭時期,再也沒有蘇秦、蘇代這樣的縱橫家可以憑一己之力聯合諸侯,對抗楚、漢。

    唯一有點縱橫家意思的是蒯通,他是韓信帳下的謀士,曾勸說韓信接受項羽的三分天下之計,卻被韓信謝絕了。我想,如果是當時的三蘇或者是張儀在世,興許韓信能回心轉意吧。

    結語

    同樣是統一天下,為何秦國用了150多年,而劉邦僅用短短的7年時間?

    兩國所面對的對手不同:秦國的對手是歷史800年之久的老牌六雄,而劉邦的對手是立足未穩的17路諸侯和剛愎自用的項羽;秦國是摸石頭過河的開路先鋒,而劉邦是借用秦國的經驗,可以少走彎路;呼風喚雨的縱橫家使得戰國時期沒有哪家諸侯可以一家獨大,當他們離場之後,秦朝迎來了統一,劉邦亦是如此。

  • 14 # 1前1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秦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到秦始皇一統六國用了130多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奮六世之餘烈了。秦統一六國後把大部分六國貴族都遷入了關中咸陽,這樣便於時刻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免得再日後起來造反。但他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消滅六國之後的社會根本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於徒遷六國貴族,實行郡縣制,搞焚書坑儒,六國以前的貴族以及士大夫階層都被打壓下去。而隨著秦朝大量徵兵戍兵,徵民夫修阿房宮及驪山陵墓,一個龐大的階層已經崛起!

    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領著一幫由屠夫刺客獄吏等人組成的雜牌軍在秦末農民起義的洪流中最終用七年時間打敗項羽問鼎江山。劉邦能用這麼短的時間迅速統一天下,除了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能籠絡像韓信張良蕭何等文臣武將以及秦二世和趙高等人的神助攻,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六國貴族或者說七國貴族已不復存在,統一已成為民心所向,劉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透過短短七年就統一了秦末割劇勢力,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 15 # 十八里溝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全國推崇法制化。經濟迅速發展,軍事實力得到空前提高。經過三代秦王的開疆拓土和強有力的軍事打擊,消耗六國的機動軍團同時,山東六國國力普遍衰弱。到秦王嬴政時,六國已無力抵抗虎狼之師的進攻,所以,秦國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殲滅六國,實現全國統一,建立大秦帝國。

    劉邦能以7年的時間統一秦國。前提是秦末的農民起義戰爭,推翻了秦朝。在楚漢之爭時,以劉邦為首的軍團,團結可以團結的軍事力量,最終在垓下之站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實現全國統一。

  • 16 # 高露1

    秦國能統一六國,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的,前後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七代秦王約142年,完成統一。

    秦始皇

    其實,表面上看,劉邦用了幾年時間統一全國,202年建立漢朝。但是要知道當時是郡國並行制,中央並沒有實際統一。漢經過高祖平定異姓王,景帝時平定劉姓七國之亂,真正的統一是到漢武帝前127年“推恩令”,才分化王國,實現完全郡縣制的。這其實經歷了近一個世紀。

    漢武帝

  • 17 # 秦皇漢武

    秦國統一花了多久?

    關於秦國統一六國的最著名論斷,當屬漢代賈誼的《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如此看來,秦國的確花了數百年時間去積累實力,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但是,這裡頭還存在一個認識誤區,積累實力階段能不能算進統一六國的時間?廣義上來講,當然算了,畢竟秦國立國數百年後才昇華為秦王朝的,沒有秦穆公的稱霸,沒有秦孝公的變革,沒有秦昭王的南征北戰,秦國很難以一敵六。

    但如果從狹義上來講,是不能算的,因為在秦始皇之前,天下還沒有形成“大一統”思想觀念,這個時期秦國的對外戰爭都屬於爭霸戰爭,即秦國對某國的軍事行動,主要目的是獲取城池土地,甚至有時候會處於外交考慮,經常把已經攻佔的城池割讓給某方。

    比如著名的完璧歸趙故事,秦昭王為了得到和氏璧,不惜以15座城池來交換。從這一點來講,秦始皇之前的時代,是不存在所謂的統一戰爭的。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秦國統一六國其實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與劉邦從公元前209年起兵再到公元前202年統一天下耗時7年,時間上差不了太多。

    漢統一天下與秦統一天下的區別。

    萬事開頭難,自古以來創業者的難度是遠高於追隨者的。秦、漢同樣如此,在秦以前,天下從未經歷過一位君主能夠自上而下管轄到邊遠的一個郡縣,從未有過天下使用同樣的度量衡和文字,所以,秦統一的難度除了軍事上的考驗外,還需要面臨人心的整合。但到了劉邦的時代就不同了,在秦朝有過大一統實踐的前提下,劉邦的統一路線完全可以照搬秦朝,在漢軍的陣營中,既有來自原韓國的貴族,也有來自原楚國、魏國計程車兵,而百姓因為有過十幾年的統一經歷,對於統一併不排斥,甚至能夠切身感受到天下一統之後戰亂的減少,生活的安定。

    所以,自秦以降,人心的整合已經不是統一的阻礙,難度遠遠降低,只要君主具備實力,能夠知人善任,統一天下並不是問題。

  • 18 # 谷老師

    探究這個問題的立足點和關鍵點是統一核心問題,我們先來分析秦統一全國原因。

    首先,戰國時期出現七雄兼併局面,無論是齊國,楚國,還是魏國,趙國,都有可能獨自完成全國統一。

    其次,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魏國獨霸中原時期,經歷了將近100年的時間。第二個階段是齊秦對峙時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第三個階段,是秦趙大戰時期,也經歷了幾十年時間,其中最突出的戰役是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第四個階段是秦統一全國時期,到公元前221年完成。這說明幾個大國為了爭霸,為了統一,曾經努力過,曾經奮鬥過,最終由秦完成統一。

    再次戰國時期爭霸的大國無不經歷了變法運動,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實行變法,齊國首先稱霸。戰國時期李悝在魏國變法,使魏國迅速強大起來,促成了魏文侯,魏武侯,魏惠文王時期的爭霸和兼併。吳起在楚國變法,使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楚國逐漸強盛起來。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經濟大發展,國力強盛,為後來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第四,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持續狀況是不同的,因而各國的歷史命運也是不同的,商鞅變法的內容得到了有效貫徹,並且持續了100多年,保證了秦國國力的持續上升。吳起變法失敗後,楚國又顯現出衰落的跡象。魏國的地理位置四面受敵,又不斷遭受齊秦兩國的打擊,霸業衰落了。秦國越來越比其他國家強盛,並且一枝獨秀。

    第五,秦國地廣人稀,生產落後,在經歷了商鞅變法以後,還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走向強盛,才能震懾東方六國,而六國政局相對穩定,地域相對固定,有些國家地勢險要,這就決定了秦國不可能一鼓作氣統一全國。,而需要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第六,戰國時期。周王室持續衰落,但周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周天子在諸侯心目中還有一定的權威和較高的威望。因此,取代周天子這個最高精神領袖的條件並不具備,從政治信仰來看,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統一天下的時機並不成熟,秦王的權威和威信需要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勝利來培育。

    最後,實現全國統一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商鞅變法以後的100多年,秦國的統治集團中存在著國王與太子的矛盾,國王與王太后之間的矛盾,國王與相國之間的矛盾,國王與武將之間的矛盾,相國與武將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解決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建立國王長期穩定的統治,進而進行戰略謀劃,選拔文臣武將,進行戰爭準備,還要運用成功的外交相配合,挫敗敵軍陣營中的高手,才能最終取得勝利。歷史把這一艱鉅的任務交給了秦王嬴政,實現了全國統一。

    下面我們再來探究劉邦七年統一全國的原因:

    第一,秦王嬴政用了十年時間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又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從表面上看,秦帝國是強大的,但東方六國的土地需要大量軍隊來防守,這本身就是一種消耗,而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則使秦帝國實力嚴重透支,這使秦帝國面臨統治危機。

    第二,秦朝刑法嚴苛 賦稅沉重,役使百姓修建馳道,直道,又修建萬里長城搞得百姓民怨沸騰,哀鴻遍野,人心思變,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第三,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各路義軍都尊陳勝為首領,共同抗秦,整個社會矛盾變得簡單化了,變為秦王朝和農民起義軍之間的矛盾,經過三年的時間,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第四,經過秦朝的大統一,統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任何人想開歷史倒車,回到分封制時代,是註定要失敗的。

    第五,項羽與劉邦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天下營壘分明,任何有實力的將領,不是倒向項羽一邊,就是倒向劉邦一邊。沒有出現也不可能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

    第六,當楚漢戰爭深入發展的時候,局勢似乎給一些掌握實權的將領提供了實行長期軍事割據的可能,但這些將領既沒有智慧,也沒有膽量,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機遇來實行割據,以便以後爭奪天下,而是隨著時代的潮流,迎來了漢朝的建立。

  • 19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千古鉅變,華夏第一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他結束了中國春秋戰國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秦國一統天下是奮六世之餘烈,也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在這四百多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強大到對抗其他國家的聯盟力量,同時每個國家都在想一件事,就是幹掉其他國家然後一統天下,但是從來沒有實現過。春秋戰國時期就像是一個大型比賽機制,不斷有國家被淘汰,不斷有國家晉級,到了戰國時期剩下的國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憑藉逐漸穩定,誰也幹不掉誰,誰也不能單獨面對整個聯盟勢力。

    剩下的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治,軍事,還有思想,每個國家的子民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勝出,不會希望別的國家勝出,始皇帝帶領著大秦鐵騎統一華夏也是因為六國的實力在幾百年的時期裡不斷變化,百姓的思想不斷變化。

    分封崩潰,思想歸一

    劉邦能一統天下也是有著前人的成果的,始皇帝統一天下,但是百姓思想尚未歸一,六國貴族問題巨大,但是百姓不敢觸怒始皇帝天威,所以始皇帝統治時期天下還算穩定,但是胡亥成為秦二世無疑加速了大秦滅亡的時間。二世登基起義不斷,起義之人都是六國貴族,或者王室後人,項羽就是楚國名將之後,張良也是韓國貴族之後,這時的天下都是幾股分散的勢力,大權還是在秦國手中,但是項羽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結局,秦國的絕對優勢被項羽覆滅,項羽成為天下共主,這時天下人們只是希望恢復自己的國家和建立新的國家,項羽推崇分封制。

    但是沒過多久,天下大亂,劉邦順勢出擊成為諸侯聯軍首領,這時劉邦代表了天下的勢力,就像六國聯盟一樣,但是項羽擊敗了這股勢力,天下還是項羽有絕對優勢,只要擊敗項羽天下就是劉邦聯盟的,目標更加明確,相對於六國的勾心鬥角,劉邦聯盟更加純粹一點,打敗項羽,平分天下。

    但是聯盟被擊敗,勢力重新劃分,有的歸楚,有的歸漢,楚漢爭霸,只要打敗其中一個天下就會歸一,這時楚漢根基都為牢固,沒有六國的根基,沒有思想,也沒有政治,只有戰爭,相對於六國,楚漢更像是兩股勢力,六國失敗了還有自己的文化,思想,政治,但是勢力失敗了就沒有了。

    戰爭總有勝者,沒有根基的戰爭更加講究速戰速決,這是為何項羽失敗的原因,他消耗不起,

  • 20 # 北風之影28

    因為秦始皇統一之後所採取一系列措施(比如統一度量衡等),讓人們有了大家是一個整體的認知與意識,這在始皇帝之前的列侯分封制中是從來沒有過的,這也為後世歷朝歷代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秦始皇做到的不僅僅是國土上的統一,更是人們的思想跟意識形態上的統一,讓人們懂得了大家都同屬華夏的事實的同時,也無形中深化鞏固了這一共同認知。

    秦始皇的統一不僅僅是秦朝的統一,更是華夏文明的統一。

    所以,始皇帝被後世尊稱為千古一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沒復工好無聊,有什麼電影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