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同成長育兒教主說

    我家小寶三週歲,剛剛入園一週,這個問題正好讓我認真思考梳理我這段時間以來面對的問題。從半年前打算入園開始,時不時的就會對與幼兒園有關的問題格外關注,跟身邊人的聊天也不自覺會很敏感於此類話題。關於入園時如何緩解家長和孩子的入園焦慮問題也看了不少。可當真正和孩子分離時,面對孩子的緊緊相擁不撒手和嚎啕大哭,不知道有幾個媽媽能淡定自如。反正昨天我在幼兒園門口就見到一個姥姥,看到走出幼兒園門口的寶貝,一把抱起來,轉身就抹眼淚,還出聲地哭:寶貝,姥姥想死你了,寶貝,想死你了! 本來走出幼兒園的寶貝精神狀態還不錯,看到家人都是綻放更燦爛的笑容的,面對如此“痛哭”的喜悅有些不知所措。可能姥姥實在是用情至深,也像個孩子一樣,一時控制不住,也倒是可以理解,只是這種家長的焦慮更影響和加深的孩子的焦慮吧。因而,孩子入園面對的第一課我覺得就是獨立和分離。透過獨立和分離,讓孩子有一個認知,在相對簡單的家庭關係之外,有一個幼兒園,小小的社會化的人際關係的練習場。不像之前在家裡一般,被人細心呵護、嬌寵,而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自己的需求,學會關注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如果在家裡被養育的太精細了,勢必會影響到孩子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而幼兒園在規矩和界限內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較於家裡更大的空間。開始時孩子肯定有不適應的地方,比如不順心、不如意時的沮喪,渴望關注而不被滿足時的失落,跟小朋友發生摩擦時不得志的挫折,都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的體驗。但孩子在幼兒園的收穫也不少,集體活動的樂趣,更多的玩具,不同個性的小朋友帶來的衝擊,自我能力和技能提升後的成就感等也都是成長所必須的養分。

    隨著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放鬆放開後,個性天性才得以發展、發揮。自由後自然生髮出創造力,創造力是孩子自信、快樂、幸福熱愛生活的源泉。在幼兒園這個生活體驗的練習場內,讓孩子體會到每個人的不同和相同,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首先有了認知,然後學會傾聽、理解,進而接納這些。孩子才會擁有一種能力,讓自己適應不同環境和不同關係的能力,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幸福快樂的能力。

    而之後才是習慣的培養和知識的學習。知識再多,變成智慧用起來才是有用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是需要以上能力來做靈活的催化劑的。

  • 2 # 西貝素

    提問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

    無限吊哥490r 2015-06-22

    滿意回答

    幼兒園,是孩子一生中步入社會環境的第一步。這個階段重要的不是學到什麼知識,而是以後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當然,這裡說的生存能力包括生活、學習、工作等等各方面的常識和能力。幼兒園裡,每一個在家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小朋友們都會平等地在一起相處和玩耍,他們會遇到許多在父母身邊不可能遇到的問題,學到許多家裡無法學到的知識或常識,在能力上得到許多或者是進一步的鍛鍊。這些,在他們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是受益終生的。一、生活自理能力在家裡,父母們會沒有什麼意識地傾向於幫孩子做一些細事,比如扣扣子、繫鞋帶、梳頭髮,甚至爸爸媽媽們在送寶貝去幼兒園的時候,會幫他們把小書包一直背到教室。父母的關懷無可非議也自然而然,但在幼兒園裡孩子們就該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他們要學會渴了自己用杯子接水喝,午睡前自己脫衣脫鞋,睡醒自己穿戴好,他們要學會自己上廁所,並逐漸熟練飯前便後自己洗手,他們還會學著在每次玩具課後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這些早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不僅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也能夠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孩子在能力和心理上都更加堅強。二、人際交往能力怎樣和小朋友們相處是現在獨生子女社會寶貝們面臨的艱鉅現實。幼兒園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和時間、空間去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不同的小朋友建立友誼,怎樣處理各種人生之初的簡單人際關係。孩子們會在集體中學著如何接近其他的小朋友,並找到可以開始談話的話題。“我也由這樣一個米老鼠的水杯。”“嗯,我的杯子是我舅舅給我買的。”“我也有舅舅……”……未來的親密摯友也許就是這樣相識的。孩子們也會從中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領悟一些社會交往的技巧,比如他會把關注點不只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更多地關注別人,比如他會用“你如何如何……”來代替說“我如何如何……”來開始和別人的交談。而在群體中,他們也會慢慢學著如何能夠讓自己和讓別人都感到快樂,以至於大家都感覺舒服。這些與人相處的經歷已經鍛鍊對於他將來上學乃至在集體中工作都會有著很大的幫助。而幼兒園裡也必然會遇到不愉快,和小朋友爭吵或打架了,他們也可以學著怎樣自己解決問題,怎樣和好,怎樣繼續一同玩耍和相處。人與人的相處是人生中無可避免也充滿艱難和困惑的一個境遇。孩子們能從小實習和適應這些人生難題,總是對他們有一些好處的。三、無助時尋求幫助的能力學會尋求幫助,或者說出自己的困難;學會和老師相處,其實也是孩子們可以在幼兒園裡獲得的一大收穫。會有這樣一部分孩子,他們在集體中會過於羞澀和膽怯。想上廁所尿尿不敢說,摔了疼了跌破了也不知向老師求助。不會做的事情也不問。固然這與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但他們的確需要鍛鍊這方面的能力。儘管在那些比較外向又會要求關愛或關注的孩子中間,想得到更多的注意會比較不容易,但這些孩子在鍛鍊著尋求幫助、講出自己的困難的同時,其實是在挖掘和發展著自己內心的強力和自信,這是有助於孩子的情商的發育的。有研究顯示,孩子如果能與他的第一個老師建立一種和諧的、關愛的以及互動的關係,有利於幫助孩子在日後和其他老師或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富於建設性的、能動的關係。如果孩子能夠從家庭之外的長輩那裡得到肯定、溫暖和威信,那麼,這種積極的經驗會促使他們充滿信心地去面對和處理其他各種各樣的關係。四、動手能力不要小看了孩子從幼兒園拿回家的那些他自己製作的粘乎乎的手工或者畫的有點兒"抽象"的畫兒,那不僅是他們創造性的最棒表現,更是對他們小手功能的必要鍛鍊。在幼兒園的手工課上,孩子們會和大大小小的紙片、紐扣、繩線、剪子、小刀、膠水、畫筆等等打成一片:剪子在他們的手中被磕磕絆絆地操作著;小刀裁出的紙片還帶著毛邊;那麼小的扣子被他們十分精心仔細地粘在"小貓"眼睛的地方;給公主的彩虹裙子塗顏色,那麼多顏色他們卻塗得那麼邊際清晰而不混亂……也許有的孩子會在這時更喜歡摺紙,有的孩子則更喜歡畫畫。這都沒有關係,只要孩子每天都會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事就行了。這些剪剪貼貼、塗塗畫畫能夠更好地鍛鍊孩子小手的肌肉和筋骨。這種訓練在學齡前是十分關鍵的:它會給孩子在上學之後寫字這項"突如其來"且每天必有的"體力活兒"提供一定的基礎。而製作手工,也能進一步深化孩子從小嬰兒時就開始發展的精細動作。而手部精細動作的強化還能夠促進大腦的發展。這些精緻的工作,同時培養了孩子的細心、觀察力和分辨相類、相似事物的能力。五、規則意識增強幼兒園裡的紀律性和規矩,還有集體生活帶給孩子們自律的自覺意識,都為他將來的學校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幼兒園快樂輕鬆的氣氛中,其實貫穿著許多規則,日常的事物也都有自己的程式:上課的時候,孩子們會找到自己的座位等待;手工課結束了,會把畫筆收到架子上,把廢紙或垃圾扔到垃圾桶;做操時,他們自動就排好隊;該午睡的時候就不能任性亂吵,因為那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六、自制能力集體生活會加強孩子的自制力,當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他不會隨便插嘴,因為那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也不會像平時在家裡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一樣,一會兒走神兒想吃東西,一會兒又不專心要玩兒汽車,孩子多少都會剋制自己的那些任性的衝動,更多從一個大環境去考量自己的行為。

  • 3 # 圖媽的育兒經

    對於這個問題,在日常和寶媽交流時也經常談到,幼兒園時期一般是3-6歲的兒童,正處於童蒙養正的時期,也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最佳的時期。個人認為孩子在這個時期最應該學習到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基本的禮儀、規律的作息等,在此我想重點強調的是一點,就是堅持幼兒園和家庭規矩統一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對這樣的現象一定不陌生:在幼兒園裡可以自己吃飯的小朋友們,在家裡卻必須由家長追著餵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家園規矩不統一化,可能家長嫌小朋友吃的太邋遢,或者是覺得吃的太慢,亦或者是小朋友在加撒嬌耍賴,總之只要有了第一次餵飯後你會發現以後的日子餵飯的次數越來越多,所以還是希望我們的家長們在這個時期一定要跟幼兒園的老師相互配合,不要因為在家就給孩子開綠燈,要養成家園統一化的模式。

    第二:積極樂觀的性格;性格在孩子長大的歷程中起了很大的影響作用,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和一個整日裡鬱鬱寡歡的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會有天壤之別,而且一個陽光樂觀的孩子長大後也一定有能給身邊人帶來幸福快樂的能力。 第三:培養閱讀習慣;閱讀日積月累的過程,閱讀帶給孩子的不只是知識量的儲備,更是一個孩子理解力、洞察力、思考力的體現。

  • 4 # Lena海子

    幼兒期3歲到6歲,是性格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孩子準備脫離家庭,離開父母和家人的保護和陪伴,第一次融入社會大家庭,在生活活動中所獲得的行為、生活、衛生等習慣上學習。

    首先最主要入手的是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飯前要洗手,玩具用完要及時歸還原處,自己梳辮子,係扣子等。在幼兒園裡,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他們會要求孩子們在規定的時間裡穿好衣服,要求他們在多少時間內到教室外邊排隊。

    其次是學習交往,是建立一定社交關係,懂得和其他小朋友如何友好相處。孩子在入園前已經有一定的社交經驗,教他們怎樣更好的與小朋友們相處愉快,獲取友誼,教他們在沒有老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夥伴之間產衝突。

    最後是要教會孩子學會如何做人,在幼兒園裡孩子們要學會了禮貌、學會自控、學會分享等等。進了幼兒園,孩子知道向老師問好,課堂上知道聽老師的口令,知道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能隨便在教室裡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說話。還要有集體參與意識等。

    強調一點:每個孩子的性格特質不同,有的孩子比較內向,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特別好動,有的比較膽怯懦弱,所以應該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特質因材施教。一切的問題根源背後都是因為愛的缺失,所以家長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堆積,忽視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要讓每個孩子從小在心靈深處植入一束陽光,並讓愛和希望的種子生根發芽。

  • 5 # 藍妹遊戲解說

    兒子馬上就要三歲了,想想就要送他去幼兒園,真是有太多的不捨。但是,幼兒園的環境畢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到時還是會堅決送他去上幼兒園的。在幼兒園裡,我認為孩子們最應該學的是和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畢竟每個寶寶都不可能永遠在自己父母的懷抱中尋求庇護,只有融入到集體中去,經過各種小挫折和磨練,寶寶才能夠成長的更快。同時,與社會和群體的交往,是一直要延續下去的。寶寶在幼兒園有了結交朋友的經驗,並大概懂得怎麼和大家相處後。將來走到小學就不會感到拘束或緊張了。而且在幼兒園能夠和小朋友們相處好,寶寶每天的生活也是快樂的!

  • 6 # 朋友媽媽

    幼兒園時期是孩子獨自從個體走向群體的初始,學會融入群體交到更多的朋友是孩子最需要學習的其中一點。

    英國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曾說過“只有最聰明的生物才具備結交朋友的條件,而人類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交朋友可以讓我們的精神保持愉悅,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多的感情交流,從而獲得更多的快樂。甚至交朋友能讓我們的大腦變得更聰明,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我們可以透過交友從而學習到他人優秀的品格,以及瞭解到我們不曾接觸的事物等。

    我們的孩子身處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森林”中,大部分幼兒所能接觸的朋友十分有限,而幼兒園時期就是他們學習社交的開端。學習怎樣和其他孩子友好相處併成為朋友,是我們大人最應該關注的方向。

  • 7 # 清心修己

    3-6歲是孩子在幼兒園裡度過的時光,從這時候開始,孩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就變少了,有時候會想如果可能的話,如果自己不用工作,就可以和孩子更多相處的時間。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當看到初次入園的孩子抱著家裡心愛的玩具流著眼淚哭著叫媽媽來接時,內心是多麼的不捨!但是隻能寄希望於幼兒園,希望孩子在那裡可以健康,快樂,感受到溫暖與被愛。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能學會自理,能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能群居,知道分享,不自私;希望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勇敢,學會自我保護.......太多的希望!幼兒園真是任重而道遠,承載了太多的期望與責任。

  • 8 # 芸芸豆麻麻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首先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自己穿衣,吃飯,上衛生間;其次,學會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朋友,學會交新朋友,試著從媽媽的呵護的小家庭走向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學會和小朋友們共同上課,遊戲,能夠很快的融入這個集體,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最後,還需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性格,學會和小朋友分享食物,玩具……會分享的孩子是幸福的,是快樂的!

  • 9 # 熙媽育女養成記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最應該學到什麼?雖然我家寶寶還未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但也快了。還是有幾點想法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個快樂童年,幼兒園則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第一次過上集體生活,我認為是孩子跨入“社會,人生”的第一步。現在的每個孩子在家都是小公主小太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的心頭寶,是家裡最重要的“老大“,家長會無意識的養成或者行成家裡唯孩子獨尊的局面,“小霸王”也就出現了。而幼兒園裡是全天下家裡的“小霸王”在一起,這個時候讓他們學會的是如何與同齡層的人相處,應該是一起分享,共同玩耍,融入一種集體的生活中。簡單講就是能夠融入集體與人和平共處,為以後踏入人生各個階段打下基礎。第二點,我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不是為了提前學習多少課本知識,而是離開父母去上學,獨自的在一個地方學習,不依賴父母的幫助,鍛鍊到自覺性獨立性,比如會規律的坐好,獨自上廁所,會自己吃飯喝水,會自己脫衣服睡覺起床疊被子,這樣的獨立性。

    第三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與同學們愉快玩耍。就是學會玩,這個時期本身是最童真的年代,為何要剝奪他們愛玩的天性?玩的同時是開心玩耍,能夠與同學們友好和諧玩耍就是最重要的。學知識那是上小學開始的。

    但整個中國的教育機制都讓兒童們過早的承擔學習的壓力,希望我們都能奉獻一點力量讓孩子們在幼兒時期有個快樂童年

  • 10 # 我知寶寶心

    首先從我自身來說孩子去上幼兒園無疑是孩子為將來踏出社會做的第一步準備,我們作為父母即使心裡再萬般捨不得也要讓孩子去融入這個小群體,要說能學到什麼,我覺得知識是其次,關鍵是學到與人的溝通交流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也是孩子脫離父母給他灌輸的思維,自己重新建立自己對這個世界認知的過程,幼兒園就猶如一個縮小版的小社會,在這裡會存在很多寶寶在家裡無法看到和學習到的新鮮事物,能否融入群體也只能看寶寶自己的能力,寶寶在這裡必須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然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他能學會在照顧自己的同時也學會照顧他人,不過即使我想的再美好,可是第一步我還是想他去幼兒園的時候能不害怕,不哭鬧就好,謝謝

  • 11 # 卓媽育兒園

    這位滿頭白髮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答:幼兒園。

    可見,在幼兒園裡所學到的東西,是獲益終身的。

    在幼兒園裡,孩子最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內容有哪些呢?

    一、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必要的救身本領。無論何時,孩子的安全問題都是擺在第一位。

    二、學會如何與小朋友們愉快相處。比如懂分享、合作、樂於助人……這可為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打下基礎。

    四、學會玩耍。幼兒園階段,也屬於孩子的童年時光。收穫遊戲的歡樂,有一段美好的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事之一。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認知事物的階段,孩子有了自己模糊的三觀。家長與老師一定要耐心引導,給孩子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 12 # TTAlice媽育兒心得

    我覺得幼兒園時期,就是孩子3-6歲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以遊戲為主,透過遊戲使孩子實現個人情感愉悅,認知的發展以及和小朋友之間更好的交往;而不是以學習為主,學習數學和認字等知識性的內容應該是小學階段的事情。

    在幼兒園時,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過集體生活,在幼兒園時期,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應該學習到,

    1.自理能力:孩子離開父母,很多事情都開始自己做了,從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到自己疊被子,擦桌子,掃地,孩子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自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2.人際交往能力:幼兒園一個班級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3.規則意識:小朋友在一起,孩子會知道做事情要排隊,在圖書閱覽室看書,看完一本放回去才拿第二本,會有好的規則意識;

    4.語言表達能力:老師給小朋友講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兒歌,慢慢地,孩子自己也會複述越來越多的故事,兒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很有提高;

    5.創造想象能力: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搭積木,在孩子自主創新的圖畫中,看到她創造想象能力的提高。

    來自於百度圖片

    總之,孩子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目標品質。就是說孩子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主動探究的行為,我們家長和老師就要鼓勵他,這樣他就會獲得主動感,為他長大後成為一個有創造性和責任感的人奠定基礎, 當他的主動感大於內疚感時,他就會發展出“目標”品質;如果相反,我們家長和老師總是嘲笑的想象力和獨創行為,那麼孩子就會慢慢失去信心,活在別人給自己安排好的狹窄的圈子裡,長大後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 13 # 沐媽育兒記

    1.寶寶在步入幼兒園之初,最先學到的便是如何處理自己的分離焦慮情緒,以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孩子慢慢會學著瞭解媽媽只是和我短暫分開,很快就會又見面的,也會學著做些其他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接納新的環境,從而適應新的環境。

    2.0-3歲是大腦及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3-6歲是最關鍵的時期,而三歲後寶寶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在之後的這一時期,寶寶還應該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自行入睡,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習慣,卻能影響孩子之後甚至成人以後的行為。其次是學習一些簡單的規則,比如在遊戲中你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在上課時有哪些規則等,慢慢的也會學著自己制定一些規則,這對於孩子也是影響一生的。

    3.幼兒園其實也是一個‘小型社會’,孩子每一次交到新的朋友,吵架了,和好了,共同完成一項任務……這些其實都是慢慢的教會孩子在群體中學會怎樣於他人和諧相處,如何合作,正當的競爭,怎樣處理人際關係,而這一點是隻能在幼兒園可以做到,無可替代。

    3.知識和能力也很重要。這裡不僅僅指的簡單的文化數理知識,這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是必備的,也包括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到的能力,如專注的做一件事-專注力,遇到問題處理的能力,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們說學到多少知識無所謂,關鍵是怎麼怎麼樣……之類的話,在我看來,掌握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很重要,但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社會化’的能力更重要。

  • 14 # 樂英文閱讀俱樂部

    我已經帶著自己的兩個寶貝,度過了幼兒園的生活。所以還算是有一點經驗,我對每個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其實還是很重視,並且充滿了期待的。

    大寶是在七年前從幼兒園畢業的,那時候上的是公辦的幼兒園。應該會有30人左右,老師呢,在三年之間,也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動,其實也滿足了我對幼兒園的其中一個要求,就是穩定性。這是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相對來說有安全感的。公辦學校其實在幼兒園裡也沒有學太多的東西,日常的習慣,這個是幼兒園最主要的一個培養目標。

    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大班期間,他們園一般大班的孩子要挑出來一部分,參加一個體操比賽。我們是沒有學過任何舞蹈基礎的男孩子,那麼參加這種比賽就是要從零開始訓練,壓腿呀,體能訓練等等。還是非常辛苦的。

    但因為這個專案呢是這個公辦幼兒園的一個傳統專案,他們每年都要有大班的孩子挑出來參加比賽。園裡對這個還是非常的重視的,配備的訓練的老師都是非常的專業。雖然孩子很辛苦,但是因為老師的訓練方法,鼓勵,讚揚,孩子還是很喜歡體操訓練的。在最後,老師會帶領孩子出去比賽,然後孩子第一次和很多小朋友們一起單獨的做車出門,參加比賽,最後拿到了一個團體的一等獎。

    兒子還是非常開心的,而這段經歷,我也覺得是幼兒園裡邊一段非常寶貴的記憶。

    我感覺在幼兒園期間,其實知識的學習,對我來說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知識可以從家庭閱讀習慣裡面培養,而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集團觀念,以及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體音美活動的訓練,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也非常適合的事情。

  • 15 # 周小小閒時碎語

    我孩子現在小學四年級,每天固定的時間管理是:自己抄寫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求,放學後第一時間完成作業,晚餐後練鋼琴,然後下樓運動一小時,睡前課外閱讀四十分鐘。

    很多他同學的家長羨慕我不用管孩子,我跟他們說:一切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都在幼兒園時期養成!

    孩子不到三歲開始進入幼兒園,擔心他難以適應陌生環境,我曾找園長和帶他的老師詳細溝透過,並將我對於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最應該學到什麼寫在一頁紙上,大意如下:

    1、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每個人長大後進入社會,情商比智商重要。在幼兒園時期,學會禮讓、包容、適時表達;

    2、學會遵守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養成上課認真聽講、互動積極參與、作業必須獨立完成的學習習慣,在以後的學習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會自我管理。

    不要以為三歲的孩子不會管理自己,事實證明你放手給他充分的空間,他便超出你想象的表現優異。我讓幼兒園老師不用太照顧他生活細節,完全由他自己模仿其他人完成,事實上他很快就總結出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怎麼做的規律,而且也很快變成老師的小幫手。

    這條非常重要,可以開創被動轉為主動的思維,可以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他養成良好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還可以透過認真思索後得出是非概念。

    4、培養好的習慣。

    “幼兒園時期的學習生活習慣可以影響他的一生”,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具體表現在,獨立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安排規劃能力、計劃性,等等。總而言之,幼兒園時期,我們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學到的是,綜合素質的提高。至於學習,幼兒園是基礎,以上四點做好了,學習是輕而易舉水到渠成的事情。

  • 16 # 秭歸文學

    孩子幼兒園時期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班、中班、大班,有的甚至會提前從託班開始。孩子幼兒園時期的不同階段,應該學習到的是不同的能力。具體應該有以下5種能力。

    001:適應與分辨能力,孩子最開始入幼兒園,有些孩子會感覺恐懼,認為爸爸媽媽不要她,在入園後,父母離開,孩子就會哭泣也要離開,甚至不願意再去幼兒園了。

    這時家長們應該好好的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告訴孩子,現在已經是大寶寶了,去幼兒園可以認識好多的小朋友,還有老師一起做遊戲,玩耍等,用語言為孩子描繪出一個美好有趣的世界。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便會知道,幼兒園與家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在家裡所有人都會寵著她,而幼兒園則必須是遵循一些規則才行。

    002,好習慣與自律。現在好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被捧在手心,基本是隻要孩子一動口,萬事大吉。所以進入幼兒園後,老師們應該讓孩子們首先培養一個好習慣,比如,見到別人要打招呼喊人,自己的衣服鞋子自己穿,吃水果,自己拿,晚上睡前不可以吃甜食,必須得刷牙等等,早上幾點得起床,晚上幾點睡覺,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003,善良的品格與感恩的心態,一個人善良的品格是做人的基礎,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並不辭辛苦日夜操勞的付出,感恩老師無私的教誨,讓我學習到很多知識,感恩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讓我感覺每一天都如此美好。

    004,交際與思維能力。幼兒園裡可以認識許多的小朋友,彼此聊天交流想法和生活趣事,讓孩子的思想活躍,透過交流,讓孩子瞭解她不曾知道的資訊。

    005,學習能力。在幼兒園裡,不光要學習培養擁有以上的各種能力,更應該在教學設計中去引導孩子學習的能力,遊戲玩耍的同時,也可以寓教於樂。

  • 17 # 筱Msnow

    幼兒園階段(3-6歲)是孩子由家庭轉為一個另一種集體生活學習過程,我覺得在幼兒園,孩子最應該學到的是四方面。

    一是基本認知;孩子在步入幼兒園前,家庭保證是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上廁所會表達等日常溝通,如果孩子情況特殊,也應跟幼師事前溝通,而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到認識人、物、環境等基本認知,如學會排隊等候、自己收拾歸類、準時午休、醫療衛生常識等。

    二是尊重;禮貌用語是學會與人相處的第一步,幼兒園不再是家庭寥寥幾人的相處,而是一個團體的相處,作為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中不是學到多少字,學到多少技能,而是學到與人相處,尊重自己與他人,禮貌用語,3-6歲的孩子都有自我意識,自我領土意識,頗有此地主權歸我氣勢,故遊戲時,爭執是司空見慣的,而在幼兒園中,身邊都是彼此尊重的,那麼孩子也會自發學會尊重,即不做受氣包,也不做土霸主。

    三是包容;這也是幼兒園師資的主要體現,老師包容孩子的情緒,如分離焦慮的孩子的不間斷哭泣、孩子不願午休、不安靜吃飯等,老師的第一反應,是孩子人生學習包容的重要一步,老師暴躁、不耐煩、不理睬,都會給孩子一個不好感覺(不被認同、自卑、討好等)。

    四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不是大人意義上的,自我掌控時間、進度、安排等,而是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要覺得孩子的情緒只是一時的,過了就沒事了,這也是我聽過的很多媽媽說的,但是為啥現在很多未成年自殺,也許有很多因素,但是其中很重要一點,他沒有學會自己處理自己情緒,而如何學習處理情緒,幼兒園在孩子3-6歲身心發展,佔用很重要的地位,一個重視尊重孩子身心發育的幼兒園,有一位能夠關注與處理孩子的情緒老師,能潛移默化教導孩子處理情緒。

    其實還有一方面,就是讓孩子在學校規章中,保持自己強烈熱情與好奇心,不過這點在中國教育氛圍下就很難見到的。

  • 18 # 妞媽育兒記

    又到開學季,從幼兒園門口經過,常常能看到大聲哭泣著不肯進園的孩子,還有無數雙家長關切的目光。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來妞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天天的不捨掙扎,家長的焦慮不安。但是不管多難,家長們還是要義無反顧的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為什麼?因為走進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一步。作為已經幼兒園畢業兩年的孩子媽媽,我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三點:獨立,合作,探索。

    一、獨立:步入幼兒園是孩子繼離乳之後第二次經歷分離,這個過程一定是痛苦的,但是戰勝了,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一次大的飛躍。獨立可以從三方面體現:

    ●一是心態,離開了熟悉的親人,由眾星捧月的王子公主變成為集體的一員,關注度降低了,共生的關係也就在慢慢的打破。從孩子聲嘶力竭的哭泣聲慢慢變小,拽著你的衣角的手不再那麼用力,到慢慢的融入班集體,開始自如的活動。作為家長,可能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孩子的變化。可能每一次的進展,在孩子的心裡都會有一種成就感。“我是可以的”這種獨立的精神,就是從幼兒園開始逐步培養的。

    ●二是生活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不斷提高的,妞妞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還不肯自己吃飯,但是慢慢的,她吃飯動作靈活,經常被評為“吃飯標兵”。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每一次學會一樣本事,我相信她心裡都在喊,“我能行”!

    ●三是自我保護能力,可能在每一次摔倒要自己爬起來時,在每一次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每一次跟陌生人交流的時候,就是孩子在不知不覺的學習保護自己的過程。當然,幼兒園對於安全會有明確的規定,也會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我可以保護自己”,這樣的信念會讓孩子在以後遇到危險的時候有一種直覺,這可能就是我們想要孩子學會的本領吧。

    二、合作:步入幼兒園,是孩子自己學習與人交往能力的開始,在與小朋友玩遊戲時,在與老師交流互動,上課時,都需要感受他人,學習合作。

    妞妞在家的時候因為好幾個大人圍著她轉,好多時候不知不覺的回去滿足她的各種需求,這讓她形成一種感覺,我想要的,我的願望,都是可以實現的。

    自我為中心可能是每一個幼兒開始的狀態,但是在幼兒園,同伴之間沒有謙讓,反而讓孩子學會了透過協商解決問題。老師為了達成教學目的會不斷的規劃孩子的行為,與老師的合作教會了她遵守規則。

    三、探索。很多家長認為,步入幼兒園就是學習知識的開始,孩子能不能在今後成為品學兼優的孩子,幼兒園就是基礎,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嘛!

    孩子的內心如同一張白紙,每個家長都希望在她的世界裡塗抹美麗的色彩。但是怎樣的學習能夠真正為孩子今後打下良好的基礎呢?那就是孩子的探索精神。

    具有了探索精神,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會讓她充滿求知慾,學習變成為一種主動的行為。自己想學和被逼著學對孩子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自己想學了,就會琢磨門道,學習方法也就是水到渠成了。有了方法,有了動力,孩子的學習勁頭十足,在以後長長的求學路上,相信也是興致盎然的。

    孩子走進幼兒園,家長難免有很多的期待,甚至有的家長會全力以赴助孩子一臂之力,但是切記,孩子的路要孩子自己走,這個過程要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學會相信自己,勝過所有的靈丹妙藥。做孩子的拉拉隊,為孩子助威,孩子就會越來越棒!

  • 19 # 風月故事

    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寶寶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親人的懷抱,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很多新手爸爸媽媽也對上幼兒園這件事充滿期待,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寶貝們,要從此開啟一段新的成長旅程。

    剛好的我孩子今年幼兒園結束,開始上幼小銜接了,那幼兒園到底能帶給寶寶們哪些成長?透過我的親身感受,我覺得最重要的有四點。

    1、生活自理能力

    進了幼兒園之後,一日三餐、午睡、上廁所這些生活日常事宜,都需要寶寶獨立在幼兒園完成。

    在家裡,可能吃飯得家長追著喂,有的寶寶甚至都不會自己使用筷子和勺子。但到了幼兒園,一個生活老師要帶十幾個孩子,不可能一個一個喂,所以入園前,也需要家長們訓練好寶寶使用筷子的基本技能。

    現在很多孩子不喜歡睡覺,因為好玩的事情實在太多啦。睡一個小時覺,得家長哄兩個小時才能睡著。而到了幼兒園,可沒有人哄著睡,只能自己哄睡自己啦。我閨女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說中午睡午覺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講故事(哈哈~)

    上廁所,有的小寶貝在家可能是家長把屎把尿,或者是坐小便盆,而在幼兒園,可能需要蹲坑,自己擦屁股,提褲子。

    所以上了一段時間幼兒園之後,生活自理的能力,會大大的提高。

    2、生活規律

    在家的時候就不用說了,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玩耍,完全是憑寶寶的心情,在小區跟媽媽們聊天,基本每家孩子,晚上都會折騰到十一二點才睡覺,早上睡到10點多才起床。

    而上了幼兒園呢,早上8點30上學,8點就得出門,所以7點就得起床。只能早睡早起啦。媽媽們再也不用熬著夜陪熊孩子,只需要來一句“快點睡,明天還要上幼兒園!”一般熊孩子都會乖乖就範,畢竟對於他們來說,老師比父母有威嚴1000倍。

    吃飯時間也是一樣,在幼兒園三餐兩點都是固定時間,很容易培養小寶貝們按時進餐的習慣,不會像在家裡,隨時抓起來零食就吃,到了正吃飯的時候,又吃不下了。

    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會為以後上小學打下好的基礎。

    3、人際交往能力

    這個不用說啦,現在的寶貝基本都一家一個,在家裡是小王子小公主,整個家庭都以她們為中心在運轉。所以很容易就養成唯我獨尊的習慣。

    比如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不管玩什麼遊戲,都必須她贏,輸了就會撒潑打諢。上了幼兒園之後,她會意識到,做一件事情,想贏不是想想就行的,除了家長,別人沒人會讓著她,想贏就要去努力,如果輸了,也得接受,哭鬧沒有用,別人不會吃她那套。

    還有如何分享,如何處理與別的小朋友的關係。別看只是個小小的幼兒園,也有許多需要她親自處理的人際關係,比如怎樣讓她喜歡的小朋友跟她一起玩,比如怎樣禮貌的拒絕跟自己不喜歡的小朋友玩等等,有時候我女兒幼兒園回來會跟我講她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的事兒,聽起來一點不比大人的世界簡單啊。

    4、建立規則感

    瞭解過心理學的知道,小孩在幼兒時期,會以為自己與外部世界是一體的,他們以為所有的規則,都是以他們為中心來制定,也就是說,他們以為自己就是規則。而在家裡的時候,家長的寵溺會讓他們確信這一點。

    到了幼兒園之後,他們會慢慢發現,原來不是所有的規則都是自己制定的,而是別人制定的,而我,也需要去遵守別人的規則。

    透過學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小寶貝們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開始真正的去認識世界,適應世界。

    以上就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幾點。

  • 20 # 傻媽樂寶

    我先說說我個人認為什麼是不重要的吧,幼兒園時期,孩子學習到哪些知識或者具體的技能並不是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貫穿人的一生,不管是在幼兒園,在家裡,還是將來在學校,在職場,亦或是進行自學,對於知識的學習可以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所以,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不應被放在首位。

    孩子在幼兒園能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應該是家庭缺失的或者無法複製的,比方說,集體的環境。因此,重要的是讓幼兒開始適應離開了家人的集體生活,體驗在脫離了家人的關注和呵護之後與同齡人的相處,也就是要建立自我的意識並嘗試融入集體。在這個過程中,3-6歲的孩子要學著遵守規矩,不能像在家裡一樣隨心所欲;要學著合作、妥協、分享、幫助或施助;要學習如何完全靠自己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如:避免摔倒、受傷或被其他小朋友欺凌);要學習如何說不,同時,也要接受別的小朋友對自己的拒絕。他們甚至學會察言觀色,知道如何討老師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級成績總是90分左右,孩子算是差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