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美麗青春您真痘
-
22 # 史之策
新中國建立以前的所有政府所做的所有決定一定是為了維護階級統治,而不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民國時期之所以要廢除春節也是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過於複雜,中西文化的碰撞,使那個時代的有識之士也出現了過激的思想。
民國時期的思想是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關鍵時期,但也是思想界極度混雜的一個時期。有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過於膜拜,偏西思想過激;
但是受儒家思想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百姓又過於封建,頑固派的思想過於迂腐不開明。在兩個極端思想的碰撞之下,極端的知識分子要求廢除春節。革除他們所認為的封建思想,也不足為奇。
最開始實行廢除傳統春節習俗的是袁世凱,民國才建立不久, 果實就被袁世凱盜取。袁世凱在脅迫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後就在中國大地上大刀闊斧。
但是袁世凱的政策對春節的衝擊作用不大,因為袁世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封建的人,在掌握大權之後,對中國原有的傳統習俗只是做了一些皮毛的改動。袁世凱實施的政策裡出現了新曆,但是隻是在國際交往時官方使用 ,對於尋常百姓他並沒有強制性使用,所以當時是新曆與舊曆並存的現象。
還好袁世凱在做了83天的皇帝之後就因為尿毒症身亡,不然還真不知道這個人還要做出什麼事情。
雖然袁世凱實施的政策對沖擊春節文化沒有起多大作用,但是他這個行為又將後來想要革除舊思想的人推到了歧途。
為了革除舊文化與封建思想,孫中山先生的意識裡也曾有過革除春節的念頭,尤其是受了那些偏激的知識分子的言語刺激之後,廢除春節的決心在他的心裡已經形成了一個種子。
但這個種子還沒有發芽之前,孫中山先生就已經逝世了。之後蔣介石就打著孫中山先生的名義,對春節動了刀子。北伐戰爭過後,蔣介石可謂真是一統江山,對我黨進行白色恐怖追殺,而對於普通百姓就想從思想上徹底改變,使他們成為自己統治整個中國的工具。
蔣介石上位之後,各種通告以及派軍隊監督實行,不允許百姓過春節。甚至包括其他傳統的節日,一律不允許過。
但是中國老百姓,過春節已經有了幾千年,那是他們的信仰與靈魂的寄。,蔣介石在實施的過程中,受到重重阻礙,不斷的受到挫敗,加上國內戰亂。
蔣介石認為消滅我黨才是頭等大事,所以也做了一些妥協,但是依舊要規定春節必須是在新曆的1月1號。
蔣介石還明確規定不允許官方部門在春節時期放假,目的就是要慢慢地至上而下的廢除掉春節。民間百姓不得做有關春節的任何活動,違者,輕則罰款,重則拘留。在新曆與舊曆並存,不允許過春節的情況下,民國時期的老百姓在顛沛流離的那幾年,都不知道該什麼時候過春節了。
其實不僅僅只是袁世凱、蔣介石等人重要政治人物要廢除春節,許多崇拜西方文化的人士在那個時期思想也非常偏激。
絕對的歷史虛無主義與民族虛無主義,一味地崇拜西方思想導致了某些知識分子產生了拋棄自己國家文化的精髓。為了達到統治的目的,有些人甚至提倡廢除中國文字,以西方文字代之。
還好在那個時期也有非常開明的人士,認為中華民族之所以存在那麼久,就是因為有自己民族的文明,他們極力反對全部廢除中國傳統習俗與傳統文化。
加上中國百姓各種反抗,學生的遊街示威,工人的罷工運動,才使蔣介石被迫暫停了之前的行動。1934年,蔣介石宣佈不再廢除傳統節日。之後百姓才又開始過上了幾千年遺傳下來的傳統佳節,中國的文明與獨特的歷史習俗才得以繼承了下來。
春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民過春節是為了驅除往日裡不好的歲月,也期盼著新的一年裡喜氣洋洋,家裡人歲歲平安。
這些傳統佳節,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習俗,沉澱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韻味,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的見證。
傳統節日也是中華人民精神的寄託,是勞動人民的信仰與心靈的安慰,過節使他們快樂,使他們幸福,這才是過節的意義。
-
23 # 歷史在記錄
1928年5月7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呈國民政府,要求“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原因是:“考社會日常狀況,十餘年來,依然沿用舊曆,罔知改正,……”。“擬辦法八條,冀從根本上謀徹底之改造。”其中第二條是嚴禁私售舊曆、新舊曆對照表;第三條是嚴令京內外各機關、各學校、各團體,除國曆規定者外,對於舊曆節令,一律不準循俗放假;第四條是通令各省區市妥定章則,公告民眾,將一切舊曆年節之娛樂、賽會等一律加以指導改良,按照國曆日期舉行。
1930年,國民政府重申:“移置廢歷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種禮儀點綴娛樂等於國曆新年:(一)凡各地人民應將廢歷新年放假日數及廢歷新年前後所沿用之各種禮儀娛樂點綴,如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扎彩、貼春聯等一律移置國曆新年前後舉行;(二)由黨政機關積極施行,並先期佈告人民一體遵照辦理,廢歷新年不許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義放假。”廢止綿延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殊為不易,命令出臺後即遭到了其他黨派及社會團體的反對,指責國府摒棄中國傳統文化。
據時人記述,春節期間,官府派警察到關門停業的商店,強迫其開門營業,並將元寶茶及供祀的果品搗毀,有的還要處以罰金,“甚至鄉間售賣曆本的小販,亦一併捉去拘役。一時間人心惶惶,將一個歡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狀”。當時人們怨聲載道,隨即想出了方法,自行宣佈“本店整修”或“本店店主因親友聚會,停售五日(正月初一至初五)”,各商店一樣關門。官吏亦無可奈何,最後,民間更是陽也不奉,陰則全違,民間慶賀春節一切如故,一兩年後,政府亦不再禁止民眾慶祝舊曆新年。
1934年,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要求“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
24 # 藤樹先生
春節在我們國家是一項特別重要的節日。過春節一直就這麼延續了幾千年的時間。但是後來孫中山做了大總統以後呢就廢除了春節。改成1月1日是新年。那麼民國時為什麼要廢除春節?其實這裡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當時的民國政府是新政府而春節是舊的傳統所以要廢除春節這種舊的東西。
當時以孫中山為首的新政府主要首腦們認為大家既然好不容易把封建王朝給推翻了,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有應該採用新的包括過春節這件事情。當時的革命黨進步人士大多都是留學西方。那個時候西方國家過新年一般都是選擇在1月1日過。所以當時孫中山就下達了命令新政府治下的中國。過春節也得選擇在1月1號過。
民國時期的春節是最混亂的階段為了穩定局面所以民國只能選擇廢除它。
當時在民國時期只要是到了春節這段時間。那就是最亂的時間段在民國過春節沒有其他的事情做。最多的就是賭錢喝酒互相的串門拜年,平時在一起不怎麼來往的人們現在在一起也開心和高興。平時一到晚上比較冷清的街面春節也就變的熱鬧了起來。人少那叫熱鬧如果人多了的話那麼就叫抱眾聚團跟容易發生大的騷亂。民國正是新政府剛剛建立起來的時間段,所有的一切還不是特別的穩定。害怕有人趁著春節聚眾鬧事所以就索性取消了過春節。
為了能夠使取消春節的政策得到落實民國政府下了不少的血本。
已經過了幾千年的春節突然之間的不過了,老百姓們肯定的不會同意的。為了能夠徹底的推行這項政策民國政府們可謂是下了很大的力氣。在春節這一天派了很多的官員們去一線檢查。如果發現有不按照政令進行過春節的人們一律的給於處罰。發現在春節這一天有賣鞭炮,春聯,還有吉祥物之類的一些東西全部的給於查收罰沒。甚至是對一些多次勸聽的人進行加倍的處罰。這就是過春節給大家帶來的血雨腥風。
但是有些思想已經在人們的心裡根深蒂固了。想要就這麼輕易的改變一個人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民國雖然用了很多的辦法也採取了一些暴力的行動。但是大家最終還是以往如此該怎麼過春節的還是怎去過。
最後人們選擇了接受新鮮事物,民國期間大部分老百姓們認為好的同東西,通通的都給下了。只有像堅持廢過春節這種說法沒有被百姓們所廢掉。一直在延續下來還會一直的延續下去。
直到現在我個人仍然認為過春節是最好玩的事情之一。在那一天裡可以和多年未見的朋友相聚。也可以穿新衣服還能夠收到新年的禮物和壓歲錢。春節給我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讓人無比難忘的記憶。聽了我講那麼多大家應該明白民國時期應該為什麼要廢除春節的原因了吧!
-
25 # 三秋葉子
以前農曆過中國年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叫元旦!民國成立時,大炮把公曆的第一天定為元旦,可我們老百姓才不管你呢,照常過的是農曆新年!沒辦法,民國政府只好把農曆過年改叫春節,也就是老過年!公曆過年被大家稱為新過年!可惜,元旦這名稱被大炮搶走放在公曆第一天上去了!
回覆列表
春節,亦稱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春節期間要閤家團圓,親朋相聚,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幾乎融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但在民國時期,春節曾被一度廢除。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宣佈從1912年1月1日起,廢除舊曆,改用公曆,用民國紀年,正式進入了中華民國時代,1月1日就是“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在革命者看來,中華民國已不再是封建帝王“家天下”,而是一個全體民眾的國家,初生的民國要堅決與舊帝國決裂,必須摒棄陳舊秩序、腐朽思想,必須與舊傳統劃清界限,與國際相接軌,辮子要強行剪掉,還得呸上兩口,踏上兩腳,才顯得革命的徹底性,反民春節作為封建糟粕也必須摒棄。由於農曆對普通百姓生活作息的影響根深蒂固,僅在南方一些城市得以實行。
1913年初,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給袁世凱呈送一份報告,“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每個季節都設定一個公休日,所以我們現在過的春節其實是袁世凱定下來的,至今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並不是說古代沒有“春節”這個詞,但這個詞是指的立春那一天,跟過年那一天沒有一毛錢關係。1914年的春節因此格外熱鬧,不止民間老百姓歡欣鼓舞,就連遜位的清室宣統帝也升殿受賀,大總統袁世凱和副總統黎元洪還派代表前去拜賀。
袁世凱批准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行為,引起包括中山先生在內的諸多人士的不滿,但中山先生在1925年仙逝,此事不了了之。
1928年北伐勝利,東三省改旗易幟,國民政府完成全國形式上的統一,蔣介石一直“秉承先總理遺志” ,在春節這事上刻意表現自己的革命性、正統性。國民政府將春節描述成封建迷信的醬缸,打破封建就是要禁止春節, 1929年南京政府頒佈了一系列的禁令,像政府機關,學校,部隊等禁止放假,民間禁止印刷農曆曆書曆本,店鋪禁止關門,民間禁止燃放鞭炮,禁止貼春聯,郵局禁止收受投發賀年片、賀年電,工廠不準停工等等。
農曆新年期間,南京國民政府會派警察取締各類過年慶祝活動,處罰春節關門的商家,甚至有小販因為販賣黃曆被警察抓進監獄。
1930年年末南京政府請出了教育界泰斗,原北大校長蔡元培發表了“國曆遠勝陰曆,各界應切實奉行”的演講,想讓人們從思想上徹底放棄春節。
當然,南京國民政府的控制力是有限的,禁止過農曆新年的政令也就在蔣介石政權實際控制的幾個省的大中城市實際執行過,農村地區不會去理會這種荒唐政令。
面對強大的傳統習慣和民俗文化,國民政府最終意識到強制廢除春節反而失去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到1934年春節的時候,政府表示對於民間習俗不再進行干涉。
1949年9月27日的政協第一次會議上,把每年的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而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從此,我們春節的存廢之爭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