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給爸爸點個贊嗎
-
2 # 蔣軍
瑞幸咖啡會成為星巴克嗎?
瑞幸咖啡在宣傳,推廣,贈送,燒錢上已經完全戰勝星巴克了。
開店時間一年不到,2000家店鋪;這2000家門店佈局全國22個城市,且全為直營店。
目前,瑞幸咖啡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
這麼看來,瑞幸咖啡店鋪也馬上要超越星巴克了;
星巴克在大陸開店到2000家,花了17年時間,瑞幸咖啡這真是網際網路的閃電速度啊;
星巴克在中國15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600家門店,不過,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早已實現盈利,中國也已成為其發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場。
而瑞幸咖啡透過補貼、燒錢方式,快速擴張,盈利估計還沒有想過吧,能上市可能是投資者最關心的了,能夠快速解套;
星巴克今年5月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投資者交流會,宣佈在華髮展提速,計劃2022年末大陸市場門店數量增至6000家。
瑞幸咖啡被曝出在短短9個月時間內,淨虧損8.57億元的訊息。平均每個月就要燒掉將近一個億,這燒錢速度連共享行業恐怕都要甘拜下風。
這燒錢的速度,有人用下一個ofo來形容它。
瑞幸公開了B輪商業計劃書,資料顯示,2018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為3.75億元,然而淨虧損卻高達8.57億元。對此瑞幸咖啡表示,虧損符合預期,未來仍會對使用者進行補貼。
個人覺得,瑞幸咖啡的傳播做的非常棒,選擇星巴克對標也是正確之選。
他的定位其實是:做外賣界的星巴克! 一句話就知道它想幹什麼,很多專案就是說不清楚自己是幹什麼的,不管是融資還是消費傳播,效果都不好。 但咖啡的本質是體驗,不單單是好喝,更多的是一種社交感受和體驗。 因此,價格便宜,味道好,不可能就能打敗星巴克。 本質上,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目標消費群還是不一樣的。
個人以為,咖啡還是傳統行業,要想用網際網路外賣的方式來做,難度不小,星巴克目前在中國的處境也是不好。 小藍杯公佈的資料:瑞幸咖啡門店數一路飆升至1000多家,銷量超過2000萬杯。今年7月完成最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後,投後估值10億美元,完全的咖啡行業獨角獸! 狂砸10億補貼使用者,低價搶佔咖啡市場,能夠持續嗎?
這場網際網路咖啡與傳統咖啡巨頭的對決中,走向哪裡?被資本寄予厚望的瑞幸,如何解決燒錢過後的使用者留存問題,打造一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乃至實現盈利?我覺得瑞幸咖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記者問我對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看法 現將核心觀點再梳理一下。
第一,資本市場需要噱頭。
第二,解釋自己可以,不要犯常識性錯誤。
第三,咖啡的本質是什麼?
咖啡的本質是什麼?一杯飲料?如果認為咖啡是一杯普通的飲料,那麼,送外賣是可以的,但為什麼人家要花20多元喝一杯普通的飲料,不自己沖泡一杯呢? 星巴克賣的是什麼?體驗和社交空間。
咖啡到底是什麼?沒有文化品位。沒有體驗空間,那是什麼? 所謂的好產品,難道僅僅是這杯咖啡的味道很美妙,好喝的我離不開,但實際上很多人喝了覺得還不如星巴克,你說現在優惠買一送一,便宜,有何用?
第四,商業模式很重要。 新零售,大資料,這些東西可以用來做概念,當然可以賦能線下實體店,進行消費體驗的提升。但瑞幸咖啡的模式如果是靠明星代言,燒錢補貼,估計難以長久。
網際網路時代,哪有什麼品牌忠誠度可言呢。 需要做好系統提升,商業模式梳理,當然具體商業模式或者他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也不清楚,如燒錢,做流量,做使用者,融資,上市,圈錢,走人,這也是常用的模式。
真是需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改變消費習慣,教育消費者,上班,回家喝咖啡,還要在AAP上點,以此為流量入口,打造白領生態和服務平臺。 咖啡店線下還是很重要的,主要的體驗還是來自線下,跟一般的飲料和餐飲還不一樣。
深知精準營銷:提供網際網路精準營銷策劃運營,品牌IP化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設計,營銷運營,資源匯入及專案落地,快速實現銷售轉化。
-
3 # 三樓
我其實很不喜歡這一類的說法,為什麼要把一個事物的成長終點變成另一個事物?做自己不好嗎?雖說瑞幸咖啡和星巴克是競爭對手,但誰規定瑞幸咖啡的成長終點就是成為星巴克?在我看來,瑞幸咖啡完全有能力成為獨樹一幟的自己。瑞幸咖啡在宣傳,推廣,贈送,燒錢上已經完全戰勝星巴克了。
瑞幸咖啡一年不到,就擁有了2000家店鋪,而且這2000家門店佈局全國22個城市。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存在感超強。2019年,瑞幸咖啡還會加速擴張,相信這個速度會讓包括星巴克在內的所有咖啡品牌瞠目結舌。
更讓星巴克想不到的是瑞幸咖啡獨特的商業模式,運用新零售和大資料這些東西來做概念,讓與星巴克同樣高品質的咖啡單價低了不少。現在的市場,單純的打價格戰是不可能獲勝的。但在低價格的同時滿足高品質,就會讓它在殘酷的市場經濟裡站住腳。再加上瑞幸有自己的APP和小程式,下單更便捷,配送更迅速。這一做法,更是讓它在民眾內心上升了好幾個臺階的好感度。
你說你不愛喝咖啡?那就讓瑞幸的甜點、果汁、輕食等產品俘獲你的味蕾。瑞幸的一系列動作,都在像中國人發出倡議: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
4 # 科技白米飯
一家獨大,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不能稱作為一個好的局面。
放眼我國的咖啡市場,跟其他國家相比顯然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咖啡文化氛圍,也許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有關。但最近幾年,咖啡逐漸盛行,在年輕人之間也漸漸形成了氣候,讓咖啡也不再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星巴克,作為我國咖啡行業的首席,由於是美國引進且較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所以在深耕了20年後,才有瞭如今的地位,不得不說算是中國咖啡行業的啟蒙先驅。
但瑞幸咖啡作為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實力也不容小覷。
從2018年的異軍突起,大量門店的鋪設,到2019年目標2500家門店的繼續擴張,這樣的成長速度,無疑是咖啡市場的新秀。但是也會有人疑問。這麼秀不會吧自己秀進去吧。
大家多慮了,其實瑞幸從來沒想著要在短時間內盈利,門店的鋪設只是瑞幸前期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好比只有前期把這條路修好,往後的大車才能開的平坦順利。
而且瑞幸在2018年7月11日就宣佈完成A輪2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又獲得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中金公司等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不久前,瑞幸咖啡還表示,賬上還有4億美金,資金很充裕,這條路要麼不修,既然修就要修的平坦,寬闊。
瑞幸和星巴克作為咖啡業新舊交替的代表,雖說受眾有區別,但終究還是打破了一家獨大的局面,讓消費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
5 # 科技數碼老頑童
資料顯示,目前星巴克在中國15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600家門店。每年新增門店數將提至600家,而後起之秀的瑞幸咖啡在2019年的目標則是再新開門店2500家,若這麼計算,瑞幸的新老門店加起來,這架勢怕是要超越星巴克,這2019年咖啡界的NO.1應該就是非瑞幸咖啡莫屬了。
當然,要是這第一單單由門店數量來判斷的話,未免有點膚淺,而且門店數量一多、規模一大,首先可能出現的就是品質下降。目前,我國的咖啡市場正不斷增長,處於行業紅利期,而瑞幸咖啡卻沒有著急盈利,而是在前期大量的“燒錢”,瑞幸為何如此?因為瑞幸有信心!
燒錢是成功的助力之一,卻不是決定因素。瑞幸在高速狂奔的同時,如何做到腳踏實地保證品質,才是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
於是,瑞幸在品質上也是下足了功夫。資料顯示,目前瑞幸的原材料、咖啡豆所選用的供應商都是行業裡的大哥大。食品選擇上,供應商也都是百卡弗、美國百麥、中糧集團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對於咖啡品牌來說,咖啡豆的選擇可是尤為重要,而瑞幸的咖啡豆可是在義大利米蘭 IIAC 國際咖啡品鑑大賽拿到了金獎(純盲測評選),品質自然不用多說。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瑞幸咖啡和全球頂級配套供應商成立了聯盟,保證了優質原材料的充足供應。
畢竟,使用者寧願為品質付費也不會為廉價掏錢。品質優、價格低才能最大程度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瑞幸咖啡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產業鏈,不斷進行產品研發,推出新產品。
瑞幸咖啡不僅解決了外送、速度還從根本解決了價格等消費者的痛點問題,無論是體驗成本還是體驗優惠力度,都開創了我國咖啡快消行業的先河,對咖啡消費的便利性也進行了創新和升級,對廣大消費者來說,也是誠意滿滿。
-
6 # 怎麼穿搭最時尚
這個問題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公司樓下有一家瑞幸咖啡,店鋪不太大,但位置很顯眼,整體裝修的很簡潔。其實之前,我是沒有喝咖啡的習慣的,認為一杯咖啡的錢夠我買幾杯奶茶的了,而且還不一定有多好喝。
但後來,由於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瑞幸門口,於是忍不住進去了。買了一杯紅茶拿鐵,和火腿芝士羊角。
其實剛開始看到有羊角的時候,我是大吃一驚的,沒想到咖啡店裡還有吃的。而且我看瑞幸的選單上,吃的還不少呢!有芒果乾、堅果、餅乾一類的健康零食,還有一些果汁、甜品、輕食。而且店裡的環境一級棒,我都已經設想到以後每天下班過來坐坐,點一杯咖啡,吃一點輕食,我也享受一下生活的樂趣。
我拿到紅茶拿鐵後,先小小的品嚐了一口,感覺紅茶的味道還是很濃烈的,但是與牛奶的味道混合的很好,沒有特別甜,喝過之後立馬能感受到醇香。
而火腿芝士羊角的外皮是酥的,裡面的芝士和火腿味道很濃郁,與羊角麵包的味道完美的混合在一起,總之,非常適合我的口味。
第一次進入瑞幸咖啡店,是一次很不錯的體驗,其實價格不高也是原因之一啦。但無論是紅茶拿鐵還是火腿芝士羊角都挺讓我印象深刻的。所以,第二天,我就再一次進去消費了,不過這次選擇了外帶。
現在啊,瑞幸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的同事們現在也是瑞幸的忠實粉絲。以前,偶爾會有同事在加班時點星巴克,但配送時間太長了,而且價格也確實挺高的。
以前看韓劇的時候,看到女主角拿著咖啡上班總是不理解,現在我也變成了這樣。早上喝一杯咖啡,一整天都時候精力充沛的。
-
7 # 小胖聊科技
好多人總是把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對比、對標,其實兩者之間交集、競爭並不多,至於說什麼“對標星巴克”、“取代星巴克”之類的,我覺得是媒體過分誇大或者說標題黨了,最根本的就在於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消費群體完全不一樣,既然不同,何來競爭一說?
通俗點來說,星巴克的消費群體是需要星巴克的人,瑞幸咖啡的消費群體則是更傾向於需要喝一杯的人,相對偏便利店風格。這兩者差別就是,需要星巴克的人,可能就是衝著星巴克的品牌而去,並非真的需要喝咖啡,而需要瑞星咖啡的人,就是需要喝一杯的人,只是需要喝一杯不錯、暖心的咖啡。
從開店選址其實也能看出星巴克和瑞星咖啡的消費群體完全不同:
星巴克的開店場所多是高階寫字樓、人群商圈、統一化的裝修,不會有服務生崔趕的困擾。這樣的場所是約人談事情的好選擇,也是沒事找個地方等人的好選擇。這樣情況下,星巴克就有一群很忠誠的商務粉絲。
相比之下,瑞幸咖啡以快遞外賣開始,走的路線和星巴克不同。星巴克外賣又慢,又少,沒關係,瑞幸可以。坐在職場裡,即使之前有人說過,瑞幸最大的敵人是寫字樓的保安,但是下樓去取也總比沒的喝強,畢竟,星巴克的咖啡店不是所有寫字樓都有。
雖然說瑞幸咖啡也在全國開了2000多家分店,但都是以“自取店”為主,這些“自取店”以辦公室和外帶為主,使用者自提比例佔61%。——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在瑞幸2073家直營門店中,快取店和悠享店佔比超過90%,共1897家。
當然,不管是星巴克還是瑞幸咖啡,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對咖啡的需求是第一層次,可能喝星巴克的人相比喝瑞幸咖啡的人來說,對咖啡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他們喝的就是品牌本身帶來的感覺而已,而瑞幸咖啡則不同,因為近距離,因外賣快,咖啡的口感可以保持的很好,恰恰也是因為因為便宜和快捷,吸引了一大批礙於星巴克太貴卻又想喝咖啡的使用者。
所以,顯而易見的是,公司的開會,或者部門小團建,每人來一杯瑞幸咖啡感覺其實也是挺好的。
-
8 # 妖精媽媽育兒經
謝邀。網際網路的興起帶動了線上的銷售,並且如今已成為了主流模式,就連一開始並不屑於外賣咖啡的星巴克到後來也不得不加入外賣咖啡的行列。瑞幸咖啡乘著“網際網路”的浪潮,揚帆起航,起跑點一定程度上就高於其他品牌。網際網路不同於線下銷售品牌,手機一鍵就能搜尋到附近的同類產品,所以是完全沒有所謂的“忠誠度”可言的,哪一家既便宜口感又好便選擇哪一家。瑞幸咖啡只要抓住觀眾所關注的這兩點,就能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闖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
9 # 夏小辰啊
說到咖啡,市場上可以說有很多,速溶的雀巢現磨的星巴克,可是近期出現在市場的瑞幸也是吸引了我的眼球。
在外包裝上,瑞幸採用的是小藍杯,這個包裝與星巴克對比,就像是屬於兩個層次的需求定位。瑞幸給我們的是那種親民質樸的感覺,好像與其他咖啡沒什麼區別。而星巴克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高階的路線,杯子上美人魚的logo也便成了一個身份的象徵。
這也直接的向消費者證明,瑞幸與星巴克的目標消費群體是不一樣的。
瑞幸始終是為中層階級的人提供服務,而星巴克對接的都是那種高品質的生活並且願意花時間去享受的人。
到星巴克喝過咖啡的人都知道,星巴克裝修都是以古典暖色系為主,並且環境很舒適。由此可見,星巴克,賣得不僅是咖啡,更多的是一種服務與享受。
而瑞幸,首先就提出可以有外賣服務。可以直接提前下單然後到店裡直接領取,這很大程度的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而這也相對來說提供給消費者的享受是遠遠不及星巴克的,瑞幸給人更多的是一種情感體驗,就是拿著星巴克一半的價錢卻能品嚐到一樣味道的咖啡,並且都是現磨的。
不管是瑞幸還是星巴克,我覺得發展前景都是很不錯的,畢竟兩者對應的目標消費群是不一樣的,我認為兩者並不存在什麼競爭關係,而是那種為不同的人提供服務的一種共存模式。
-
10 # 妖妖原創美食課堂
鑽牛角尖式地探討瑞幸(小藍杯)和星巴克的競爭,本質上就是對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誤判。中國沒有原生式的咖啡文化,咖啡消費本身在中國直接指向兩個極端:場景消費和實用消費。要麼是正式的、高階的、商務性、儀式性的場景工具,要麼僅僅是小白領提神醒腦的靈丹妙藥。
如果說星巴克的成功是基於傳統商務場景需求,那麼問題來了,咖啡的消費場景僅限與此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無論是商務交往或是日常人際維護,一杯標註著“文化符號”的外賣咖啡,就是一種“圈子認證”的場景介面。這種靈活便捷可接受度高的咖啡消費,同時具有了雙重消費屬性。但長期處於空白。瑞幸咖啡的出現立意也就在此——解決中國白領的消費痛點就是藍海!
即便是星巴克也是在小藍杯的興起壓力之下,於去年九月份開始了外賣運營,這就直接印證了這種消費場景的潛力。當然,其定位的“沉錨效應”將使其很難完成場景的“輕量化”。
消費群體指向的差異,讓這瑞幸和星巴克雖然同在咖啡消費賽場,卻實質上競爭重合區很有限。退一步說,僅30-40歲的中國白領人群,保守估計就達9000餘萬人。這樣大的市場容不下兩個巨人麼?
-
11 # 春意萌生
謝邀!首先從價格及產品本身來對比看吧,都去過的人應該很明顯感覺到差異化,瑞幸咖啡的價格較星巴克更低。拿經典拿鐵咖啡來說,即便按照原價售賣,瑞幸咖啡也比星巴克便宜10%-30%,再加上瑞幸咖啡經常性的各種優惠以及補貼活動,疊加進去,價格優勢更為明顯。
而且從口感和品質來說,瑞幸咖啡較速溶/即飲咖啡更優。雖然星巴克稱為了保證口感很少涉足外賣平臺,但畢竟瑞幸咖啡定位於現磨咖啡市場,只要喝過的人就會覺得品質上完全不輸星巴克,甚至更勝一籌。
再是服務、消費場景來看,星巴克門店空間都比較大,選址一般都在寫字樓、購物中心,咖啡館早已不只是喝咖啡,還是工作、學習、社交、談事情的場所。要知道,像星巴克這樣的傳統的咖啡門店,宣傳著一個重要的理念叫第三空間,他們認為咖啡廳是除了家和辦公室以外很重要的一個交際場所,是人和人溝通交流的場所,所以喝星巴克不會被“趕走”,在那坐上一整天都沒問題。
相比之下,瑞幸雖然也有主打“咖啡+社交”的旗艦店,但主要還是以“自取+外賣”模式,更多的是悠享店、快取店、外賣廚房店這類門店,所以瑞幸咖啡還被人親切叫做“咖啡外賣”,雖然聽起來不是那麼好聽,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就像按照瑞幸咖啡所說的,讓咖啡去找人,而不是讓人去找這杯咖啡,咖啡其實應該融入不同的場景,
-
12 # 魚丸電影
如果瑞幸咖啡真的成了下一個星巴克,那才是它最大的失敗呢。因為國內市場完全不需要下一個星巴克,而且瑞幸咖啡的目標也絕對不是成為下一個星巴克。
瑞幸咖啡從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和目標人群就與星巴克完全不同,首先定位方面星巴克作為一家國外品牌在進入中國以後一直在走輕奢、商務路線,我們在國內經常見到一些商務人士,西裝革履的去星巴克喝咖啡談合作,而且星巴克的咖啡價格相對來說並不“平民”,另外,儘管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20多年,但它獨有的企業文化,也曾經讓羅永浩這樣的國內創業者感到無奈,相信很多人看到過羅老師自扇耳光的那個動圖,儘管只是一個電影片段,但也足以說明星巴克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一些差異;
反觀瑞幸咖啡卻並不是這樣一個定位,它一開始就是要做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咖啡,而且它的目標人群也並非商務人士,而是職場白領階層,目標是為那些每天在公司忙著加班但仍然對生活有追求的人群提供服務。也正是瑞幸的出現,才讓我和身邊許多同事和朋友,在辦公室裡能享受到一杯充滿溫情的咖啡,沖淡每天工作上的緊張和壓力。
甚至可以更直白的說,去星巴克喝咖啡的人與每天喝瑞幸咖啡的人,根本就不是一類人群,兩家公司的消費群體就不相同,那瑞幸怎麼會成為下一個星巴克呢?
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只關注瑞幸咖啡與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多少或者門店大小這類表面問題,要更深層次的去體驗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產品品質以及服務質量,才能真正的對兩家公司有深入的瞭解。
-
13 # 金陵小麥
我覺得和星巴克比差距還很遠,不是你的門店數量上來,就說自己可以和星巴克抗衡了,星巴克賣的文化,包括被子,手提袋,工藝品等,都是星巴克圍繞咖啡創新的產品。瑞幸咖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
14 # 秀長沙
作為80後普通消費者,公司樓下既有星巴克又有瑞幸。在瑞幸門店沒開張的時間裡,似乎排半小時以上的隊等一杯星巴克是想喝咖啡的唯一選擇,而瑞幸開業後,則帶來另一種節奏明快無負擔的清新體驗。
提到瑞幸,最初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張震和湯唯的強勢代言。外形養眼,氣質出眾,既有高階商務範兒,又透露著文藝青年的自由靈魂。如果我們從代言人氣質來勾畫目標消費群體的畫像,應該至少具有這樣幾個特點:80後,有一定消費能力但遠達不到財務自由,追求生活品質和情感滿足,愛面子又希望保持個性,工作生活節奏快……
誠然,這類人中還是有不少可以接受花費動輒30+、40+的價格買一杯星巴克的體驗,但在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爆滿狀態的星巴克門店中,追求有品質感的“白領文化”、自由交流空間,早已難上加難。而瑞幸門店即買即走、外賣方便快捷的特點就極大的滿足了想喝一杯咖啡提神,又不想支付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的人們最核心的要求。
更何況,隨著各種型別的咖啡店數量和品質不斷拓展,對於價格和場景的不匹配,讓人越來越感受到星巴克的“雞肋”。如果想約上客戶進行商務溝通,那麼一處簡潔清淨,帶有隔斷座位的咖啡廳更合適,如果想約上閨蜜翹班聊天,那麼韓式咖啡館、貓咪咖啡館等有眾多選擇。而如果只是想在忙碌的工作節奏中加入一些咖啡體驗,那麼瑞幸透過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賣廚房店的差異化門店佈局,以及線上線下,堂食、自提和外送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更輕易的實現了對商務使用者各消費場景的全方位覆蓋。
總而言之,對大部分如我一樣的普通消費者而言,咖啡是每日生活的必需品,但卻不是奢侈品。大眾更渴望一款理性、務實、聰明的咖啡產品,來配合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的“升級”。
不多說了,我的瑞幸咖啡到了。
-
15 # 數碼民工
瑞幸咖啡剛出來的時候就聽說了這個品牌,還是我女神湯唯和張震代言的呢!現在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已經在全國22個城市擁有超過2000家直營門店了。從瑞幸的發展速度來看,它是遠遠超過星巴克的。
在咖啡品質上,我並沒有覺得瑞幸和星巴克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在包裝上我還更傾向於瑞幸的小藍杯。相比星巴克的包裝,我覺得瑞幸的小藍杯能給我放鬆的感覺。
我們都知道星巴克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並且在中國也已經站穩了腳跟。瑞幸作為一個剛出爐不久的中國本土品牌,說實話一時間是很難跟星巴克抗衡的。但是瑞幸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在價格上,瑞幸低於星巴克;在品質上,瑞幸和星巴克是差不多的,所以從價效比上看,很明顯瑞幸是高於星巴克的。
並且,瑞幸還拓展了一個“外賣”業務。這相對於星巴克來說,真的是很大的一個競爭優勢了。對於那種趕時間上班又想來杯咖啡的人來說,如果有一家店,能提前下單然後你到店直接拎走,咖啡品質還不錯,那還有什麼理由不選擇它?
而且,我覺得瑞幸根本沒必要跟星巴克比,做自己就好了。
-
16 # 徐小帥de麻麻
瑞幸和星巴克之間肯定有關於產品的交集,畢竟都主打咖啡,以及輕食沙拉和蛋糕類,但是兩家的DNA不一樣,其實是“錯峰”經營。
星巴克賣的是咖啡,但實質還是空間的體驗,所謂“第三空間”,也就是除了家、辦公室之外,人們還需要的一個活動空間。所以就算地方再小,星巴克裡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咖啡桌椅,容納各色人等在裡面看書、刷手機、相親、談幾億幾億的大買賣……人是有“第三空間”需求的,不管是談事情還是放空,星巴克都是最好的空間,有品質、有檔次、有感覺,人坐在裡面無形中就有了形象感。在星巴克拍照打卡發朋友圈什麼的也都很自然。
既然星巴克(以及一些老牌的快餐連鎖,以及很多韓式咖啡店)可以滿足人們“第三空間”的需求,瑞幸咖啡顯然就放棄了這個領域,同時也擺脫了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還能多給消費者發發券。瑞幸的目標消費群體其實就是那些哪兒有咖啡,哪兒就是“第三空間”的白領,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杯咖啡,也能在辦公桌前擁有自己的空間。
有的時候是因為太忙沒時間買咖啡,有的時候是懶得下樓買咖啡,也有的時候就是想喝星巴克之外的咖啡……這樣的場景可以有很多個,而瑞幸基本都可以滿足。雖然沒有很大的門店去堆砌關於自身的形象、符號,但能夠更加靈活和多元的服務也能使品牌深入人心。
此外瑞幸的外賣服務比較專業,畢竟外賣是本命,所以時效以及產品的運送維護都能更到位一些,這也是口碑形成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吧。因此它跟星巴克執行著截然不同的路線,偶有交集但很難形成正面硬剛,可以說大家都在專注自己的領域。
-
17 # 熊貓愛飛行
謝邀。關於不同,談一點感性印象:如果說星巴克是重卡,瑞幸咖啡就是跑車。作為咖啡消費賽場上的後來者,迅猛發展的瑞幸對品質要求還是很高的:優選咖啡豆、集合來自義大利、日本和中國的WBC冠軍完成拼配方案。為原生咖啡文化缺失的中國市場,完成本土化培育確實是下了一番心思的。
但口味不是重點。還是那句話,中國缺乏原生的咖啡文化,不僅與歐美中東等傳統咖啡市場相比,即便與東鄰日本相比,中國市場對口味的敏感程度也低很多。真正讓瑞幸小藍杯迅猛發展的肯定是服務模式與新消費場景的開闢。
工業風裝修、文藝範陳設、採用後現代的藍色作為主基調(小藍杯的由來);不設座位、極速外賣、搭配健康輕食和沙拉等簡餐;第一家店就開在了造型後現代的北京銀河SOHO。瑞幸走的是“輕量化”路線。它從星巴克路線的高階化、商務化、儀式化場景之外,開闢了白領市場日常“輕”場景。試想:無論商務交往還是日常人際維護,一杯標註著“文化符號”的外賣咖啡,不就是一種“圈子認證”的場景介面麼?
滲透日常的便捷咖啡消費,加上“輕”場景的功能,瑞幸小藍杯在咖啡消費領域極速飛馳的密碼或許就在於此。
放開更大的視野來看,如今瑞倖進行場景開闢的一大步,將來回望也許只是咖啡文化中國本土化的一小步吧。
-
18 # 小魚評測
既然都是咖啡連鎖,那最看家的咖啡必然是首當其衝要對比的。瑞幸咖啡主打的是上等的阿拉比卡豆,由WBC(世界咖啡大賽)冠軍團隊精心拼配,口感香濃順滑,即便以前我喝慣了星巴克,但第一次嘗試瑞幸咖啡的時候,不但沒有失望,反而有一些驚喜。
其次再看價格,拿鐵是我喝的最多的品類,瑞幸咖啡的大杯拿鐵只賣24元,比星巴克的便宜小十塊錢,差不多的口味,更便宜的價格,對我這種每天都喝咖啡的消費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瑞幸咖啡的優惠活動很多,時間久了也能節省不少開支。
然後再看便捷性,瑞幸咖啡現在開的遍地都是,我家樓下和公司樓下都有瑞幸咖啡的門店,而且瑞幸咖啡有自己的APP點單,因為就在樓下,所以送貨非常快。而星巴克,雖然店面也不少,但感覺還是不夠方便,一般離的都有點距離,雖然現在外賣APP上也能點,但是效率上跟瑞幸咖啡比還是差了一些。
最後在食物的豐富度上,二者除了咖啡都有其他的食物,比如果汁、輕食、午餐等,瑞幸咖啡的食物更多樣化、接地氣一些,比如他們家的午餐,有西式的沙拉,也有中式的雞絲拌麵,星巴克的主要還是三明治、帕尼尼這些,略顯單調。另外,瑞幸咖啡的幸運小食還不錯,吃完飯來點蜂蜜黃油扁桃仁、有機甘慄仁等小食,又健康又能放鬆自己。
綜合對比,站在一名普通使用者的視角,我覺得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瑞幸咖啡不只會成為下一個星巴克,甚至很有可能會超越星巴克,到底結果如何,就交給時間驗證吧。
-
19 # 當世界填滿了色彩
這個問題我也在經常思考,對於星巴克來說,連續很多年在國內都沒有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對手,直到2018年瑞幸咖啡橫空出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佔領了中國咖啡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國內排名第二的咖啡連鎖品牌,直逼星巴克。
瑞幸咖啡的發展速度有多快?從2018年1月試運營到2018年年底,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全國直營門店超過2000家,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核心區更是做到了500米範圍內的100%覆蓋。與門店同步增長的是瑞幸咖啡的付費使用者數,已經超過了1200萬,賣出了8500多萬杯咖啡。這種發展速度,放在任何行業都是名列前茅的。
甚至瑞幸咖啡的CEO錢治亞表示,2019年瑞幸咖啡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總數超過4500家,在門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星巴克作為咖啡連鎖的老品牌,近年來越來越顯得後勁乏力,相對於瑞幸咖啡的一年開2000多家店,星巴克一年開店數大概在600家左右,現在全國的星巴克門店加起來也就是3600多家,速度上二者相差很大,瑞幸咖啡雖是後起之秀,但動力十足。
另外瑞幸咖啡有自己的APP,重點發力外送業務,更契合現在都市人的生活習慣,在星巴克門店喝咖啡或許以後會成為少數人的愛好吧。關鍵瑞幸咖啡還比星巴克的便宜很多,營銷手法上也更加活躍,食物選擇上更加豐富,這對於拉新客和提升老使用者的忠誠度和下單次數都有明顯的幫助。
有人會說瑞幸咖啡口氣太大,小心以後被打臉。我覺得從客觀角度來看,瑞幸咖啡超越星巴克不是沒有可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
20 # 芯智訊
從我對瑞幸和星巴克兩家公司的瞭解來看,個人感覺星巴克更偏傳統連鎖式咖啡館,而瑞幸則更像是依靠網際網路技術的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新咖啡品牌。
星巴克已經在中國深耕了20多年,但它的發展並不快,至今在國內也才有3500多家門店,星巴克更注重線下門店的打造,而且一直維持著自己國外品牌的高格調,商務範很明顯。
從國內業務成績上來看,星巴克中國區的表現並不出色,2018年第三季度,它的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2%,是九年來首次出現下降,併成為了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
(圖片來自好奇心日報)
但星巴克中國區市場萎靡不振怪不到中國咖啡市場頭上,中國的咖啡市場被認為是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許多國際品牌都已經紛紛入駐。星巴克的問題主要是它過去20年擴張節奏慢了很長時間,一旦想要再快起來,是會出現不適應的。
另外一方面,國內新咖啡品牌瑞幸的快速擴張,也給星巴克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去年一年瑞幸開了2000家門店,這也引起了星巴克CEO凱文·約翰遜的注意,他應該深入研究過瑞幸,並表示瑞幸的門店都相對較小,沒辦法與星巴克門店比較。
但其實這也是凱文·約翰遜作為國外高管的一個盲區,瑞幸的門店打法就是小快靈,這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打法,瑞幸的出現,讓商務人群之外的職場白領人群也能享受到每天一杯好咖啡的高品質生活。
瑞幸更多的出現在了白領人群的辦公場景中,並利用網際網路的線上優勢和密集的線下門店迅速在年輕人群中佔領使用者心智。反觀星巴克這邊,它直到2018年秋天才上線外賣業務,也是競爭之下的被動之舉,可見其此前為保持品牌調性,在使用者服務方面做的並不到位。
更低的價格、更好的產品,更全面的服務場景,如今瑞幸用這種差異化的打法快速崛起,這是此前星巴克門店不曾為中國咖啡使用者提供的。
回覆列表
資本遊戲吧,上次去喝過一杯免費的新戶,店面是類似奶茶店哪種,並不設定座位,按照國內現在咖啡的消費人群,是不算少,也不算多,但是像拿著奶茶一樣拿著咖啡喝,這樣的人群並不多,國內的消費者喝咖啡,還是喜歡星巴克那樣的空間,坐著慢慢蹦噠,歐美打包咖啡或者拿著咖啡喝的比較多,反正,在大廣州,見到拿著奶茶喝的不少,拿著咖啡喝的並不多~最終還是說,資本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