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斌哥居丹霞

    這幾件大事件給大家留下的印家很深,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挖通大運河、開科舉制、遷都建都,都可以顯現到當時投入的人力財力和浩大的工程,付出的代價讓人驚訝。一個朝代幾代皇帝才能做完的工程,讓他一下子全部攬於實施中,要一個人來完成。

    有成效的工程完成給後世帶來讚揚和傳承,便利和好處,所做的更多大事中給世人留下詬病的問題比較多。有人說他好大喜功、勞民傷財、耗空國力,讓一個強大的隋朝短短在14年間在他手中就滅亡。搞得天下民生凋零,百業待興留下不少爛攤子。

    隋煬帝楊廣的業績淺析

    隋煬帝的精力旺盛強於他人,在做皇子的時候就帶領大軍南下消滅了南陳,完成隋朝一統天下大業。

    開創科舉制之先河,發展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增置進士科,能合理解決選拔官員的問題,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為後來歷代科舉制度奠定了基礎。

    挖通大運河,方便了南北貨資運輸,縮減運輸成本,利於民間發展,為歷代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隋煬帝大的敗筆

    1、四徵高句麗,前三次都是由他親征,帶領100多萬大軍動用渡海船隻過萬,軍備運輸民工人力達到200多萬人,征討幾月下來耗費的財力不計其數。雖然第三次在高句麗已經被拖的國庫空虛,國力衰退,最後才議和停戰。後來高句麗毀約沒來朝貢惹怒了隋煬帝,他打算第四次征討時,已經有一部分地區被群雄割據,百姓疾苦不堪,楊廣還是不聞不問,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再次打算親征高句麗,最後還是被幾位大臣勸說攔截下來,未能如願。

    2、西征吐谷渾,這次的西征雖然打敗了吐谷渾,未能一次性殲滅,有殘餘留下了隱患,也未能實際控制河西,勞民傷財未有成效。

    3、南廵北遊拖垮國庫,多次南下江南,動用大量的民力修運河乘船巡遊,北巡時差點在雁門被被匈奴所抓。

    4、群雄據起,戰火烽煙不斷民不聊生,在他第二次親征高句麗的時候,國力已顯衰退,有些地方就有不滿於他的這種作為,各地的不停的增加徭級賦稅、勞役和出兵,給各地方官府增加壓力,逼得他們不得揭竿造反力求自保。第三次徵高句麗時,就有很多大臣和百姓就極力反對,不可再勞民傷財掏空國力,隋煬帝不聽勸執意徵兵增稅備戰。三徵和北巡時又激起多地擁兵割劇,這時隋煬帝還不冷靜下來,精心治理國家平判各地割據。

    總結:隋煬帝被黑是由多種因素促成,建立功勳又急於冒進,未有周詳策略計劃,當時條件也不具備,未考慮後續耗費成本代價等多種因素,落了個好大喜功不務實的暴君名聲。頻頻征討耗費庫財民力,激起民怨民憤引起反叛。這種背景環境下還不專心治國,仍然我行我素隨性作為,又落了一個暴君、昏君名聲。

    楊廣建立的有利於千秋的業績,被唐朝史官寫史時有貶低褒獎,像科舉制、大運河開通建立雖然造福於後世千秋,卻作為一個滅亡之君,又無法讓人讚許這個光環。後世對他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有支援他所做的功績,有反對他勞民傷財,意見產生最多之處是隨性建設浩大的工程及多次征討,造成多少兵民死亡,落下了遺臭千年暴君的罵名。

  • 22 # 尊重歷史

    北周天和四年,即569年,楊廣出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書稱:“美姿儀,少聰慧”。在北周武帝時,廕庇父親楊堅功勳,受封為雁門郡公。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暗中命令善於看相的人來和把所有的兒子都看了一遍,來和說:“晉王(楊廣)貴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幸臨楊廣的府邸,看到樂器的琴絃大多斷絕,又有塵埃,好像沒有使用,以為楊廣不喜歡歌舞藝妓,很是讚賞他。之後,楊廣更加偽裝自己,當時人稱他仁孝。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底二子,他的聞名於世,不是因“勤政”而是“暴政”,而他在歷史上的名聲,確實不好。

      隋文帝對子女的要求非常嚴格,當他發現太子楊勇喜好奢侈,講究排面時,非常不高興。因此,隋文帝便教育他:“從古至今,奢侈的皇帝沒有一人可以久坐龍椅的,你身居太子高位又怎會如此不注意影響呢?”當時,身為晉王的楊廣摸透了父親的心思,他表面上裝著很老實的樣子,對父親很是尊敬孝順。

      而隋文帝也被他的表象所騙,以為他是一個節儉樸素的人,於是,在獨孤皇后的推薦下,楊廣成為了新的太子。隋文帝斷然把楊勇,從太子之位上撤了下來,他不允許品行不端之人繼承大統。可是,事與願違,沒過多久隋文帝便發現楊廣不如哥哥,於是,想把楊勇召回,但是,為時已晚。

      之後,楊廣殘忍地殺害了六十三歲的隋文帝,最終,取得皇位。楊廣繼位後僅四個月,就下令搬遷都洛陽。當時,他耗費了巨資和大量的人力去做這件事,徵發了幾十萬民工挖壕溝,從山西龍門一路挖到了陝西。這條溝壑與關中相連,總長達數千裡,算是新建都城的一個屏障。

      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挖這樣一條溝壑是很難的事情。從洛陽東開始動工後,幾乎每月都要動用兩百萬農民工方可夠數。而宮殿選用的木材石料,都是最頂級的,不惜人力財力從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輸到洛陽,鑑於當時的運輸條件,一根巨型柱子需要上千人去抬。

      楊廣在洛陽西面建造了一座豪華花園,叫做“西苑”,方圓二百里地,專為楊廣賞樂。西苑南邊開了五個湖,盛夏時可以在湖心處遊蕩,實乃樂哉。更不要提左右兩旁種植了桃花、柳樹以供其欣賞,而且,堤壩上每隔百米就有一個涼亭。

      西苑北側有一個“海”,裡面甚至還有三座“深山”,當然,這都是農工巧匠的手工製品。這山上不乏精緻的樓閣,特別用一條渠將“海”與五湖相連。他還在全國各地建造了超過四十所行宮別院,費盡心力在全國各地蒐羅奇珍異草,怪石林木等。

      隋煬帝為控制全國的“好物資”,方便將江南物資運輸到北方,最重要的是方便自己出行,他建造了一條五千餘里的大運河。

      運河分為了這三個步驟:

      首先,先從洛陽西苑開設一條名叫“通濟渠”的運河到淮河;

      其次,再從山陽到江都,疏通並鑿深、加寬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的一條叫“邗溝”的運河,即:將淮河和長江連線了起來。這樣一來,從洛陽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十分便利了。

      最後,又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到涿郡再開通一條叫“永濟渠”的運河。接著,從江都對面的京口到餘杭開通一條叫“江南河”的運河。這四條貫聯起來後,就形成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

      雖然,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初衷是為了玩樂,但是,它確實對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強了江蘇、河北、江南地區的聯絡,對隋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楊廣在位十四年,曾四度巡遊大運河。

      有了這條運河,他光去江蘇就去了三次,並且,在當地建設了不少龍舟遊船,方便他在湖中游覽。一路上,隋煬帝和蕭皇后,分別乘坐兩艘高達四層的豪華大龍船,這兩艘龍船的奢華程度之高,堪比一座“移動的皇宮”。接著,就是各宮娘娘和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等,乘坐的是後面幾千艘綵船。

      最後,由士兵看管保護的物資船就普通多了,但是,數量也多到嚇人,高達幾千艘。而隨行人員,卻有八萬農民工,他們專門為船隊拉縴,以便船上的人登陸。船隊在運河行駛中,兩旁有無數騎兵護衛隊,每到一地,當地的官員都會大擺宴席,為皇帝接風洗塵。

      甚至,還有記載:楊廣下江南之時,在龍舟上選有1000名美女,並且,讓她們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縴。楊廣在船上觀賞時,看上了“殿腳女”吳絳仙,當即納為嬪妃。楊廣曾靠著門簾,對著身邊的大臣們說:“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絳仙,真可療飢矣!”

      隋煬帝為方便去北方巡遊,特地開鑿了數千裡馳道。為了確保自身安全,他徵發百萬民工修築長城,並在五十萬將領的“保護”下,在北方邊境一邊巡查一邊遊樂。

      楊廣是一個好大喜功之人,曾多次對邊境發動戰爭。公元612年時,在第一次對抗高麗鬥爭裡,就動用超過一百三十萬的軍人,其中,徵兵三百多萬。隋煬帝不降低“生活標準”,讓眾將士把他的物資一路搬到北方,這些人又苦又累早就沒了力氣上戰場,使得不少人累死在了路邊。

      隋煬帝在位時,隋朝的經濟發展很快,但是,他非常妒忌賢能且暴戾不少人命喪他手,因此,後世對他評價多數不高。就像是唐朝祖君彥對他的評價:“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23 # Fa悠悠球

    隋煬帝的功與過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荒唐的皇帝,但是說他是一個昏君,未免有些過分了。

    首先他在大業元年營建東都,遷都洛陽,下令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制,然後四處對外作戰這四件事,第一件勞民傷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昏君所為,可是遷都有利有弊,並非一無是處。第二件事褒貶不一,耗費國帑為人詬病,但是京杭大運河卻讓水路暢通,為後世創造了不少福利。至於開創科舉制,那更是開了歷史的先河,四處征戰,是不得不戰。這些都不足以說楊廣是一個昏君。

    的確,楊廣不是一個好皇帝,可他也不是一個昏君,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暴君罷了。如果因為他的暴政而說他是一個昏君,那麼豈不是秦始皇實行暴政,秦始皇也是一個昏君了?小編覺得楊廣之所以會最後連國家都丟掉,主要就是因為他的一系列整治舉措在很大程度上觸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查一查,隋末造反的都是哪些人,他們又都是什麼出身。隋末造反的除了少部分的農民起義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世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淵的軍隊。

    如果Sunny能夠用懷柔的手段進行變革,或許不會有這麼多事情出,如果楊廣不鋪張浪費,耗費大量財帛去管個人的驕奢淫逸,或許後世對他的記載會稍微好一些。

  • 24 # 重啟人生729

    古代帝王沒有十全十美的,有功的一面,也有過的一面,比如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修長城車同轍,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功在千秋,後人還是汙垢他嗎?

    楊廣亦是如此,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水系,讓千里赤地變成沃土,統一中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同樣功在千秋。

    下一個朝代必須抹黑前朝,給自己王朝歌功頌德。整個封建社會都是這樣的。從周武王伐紂開始到清朝末年。擴大不好的一面,掩蓋好的一面。只有完全否定前朝才能抬高自己,歷朝歷代亦是如此。

  • 25 # 青鑑

    導語

    隋煬帝在位期間做了很多在歷史上有影響的大事,如開鑿大運河、科舉制等等,楊廣功績雖多,但是自從魏徵在《隋書》裡將楊廣評價為“暴君”之後,楊廣的這個罪名就流傳了千年。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如果把失敗者楊廣的功績如實的記錄下來,給予客觀的評價,那麼將勝利者李氏唐朝置於何地?

    一、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比,隋煬帝楊廣的差別在於他是一位失敗者,所以才得了個昏君的名頭。

    1.唐太宗和隋煬帝是姻親。

    北周大臣孤獨信的四女兒,嫁給了唐國公李眪,生子李淵,孫子李世民;

    獨孤信的七女兒嫁給隋文帝楊堅,生子楊廣。

    楊廣是李世民的表叔。

    隋朝滅亡後,李世民納了楊廣女兒為妃,生了兒子李恪、李愔。

    楊廣又成了李世民的岳父。

    楊廣和李世民生長環境相似,成長經歷相仿,在新王朝的創立及統一過程中,都曾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唐承隋制”,在國家治理唐朝在制度上是隋朝的學生。

    2.二人在個人生活上相似的地方也多。

    在品德上二人都不咋地,都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的皇位,隋煬帝的手段比較溫柔,利用了父母親的弱點,廢掉了兄長楊勇的太子位;唐太宗則是暴力奪位,在玄武門殺死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破父親李淵禪位。

    兩人都無視人倫大道:

    隋煬帝搶佔了父親楊堅的寵妃宣華夫人;

    唐太宗在此方面毫不遜色,將弟媳楊氏佔為己有,將叔父李瑗的姬妾納入後宮。

    3.在政事的處理上二人相似的地方也不少。

    在勞民傷財方面二人難分伯仲:

    隋煬帝楊廣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

    唐太宗李世民修九成宮、洛陽宮、大明宮、飛山宮、襄城宮、翠微宮等;

    在用人方面:

    隋煬帝楊廣拒諫飾非,嫉賢妒能;

    唐太宗李世民干預史官,多次修改起居注,掩飾自己的錯誤。在後期,阿諛奉承者越來越多,功臣侯君集、劉洎、張亮、崔仁師、張君羨、李勣等被以各種罪名殺害或者流放。

    在對外關係方面:

    隋煬帝楊廣三徵高麗都以失敗告終;

    唐太宗徵高句麗同樣的結果,導致出現了十室九空的慘狀。

    學者白雲揚認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殘暴比隋煬帝厲害得多。為什麼他們二人在歷史上的名聲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呢?原因很簡單,一個丟了國家,一個守住了國家。“成王敗寇”使然,勝利者的光環能掩蓋很多的醜惡;相反牆到了,誰都想去推一把。缺點被無限放大,楊廣的命運就是這樣。

    二、隋煬帝並非等閒之輩。

    我們扒一扒楊廣在做皇帝時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吧。

    年輕時的楊廣不僅是個帥哥,史載,他“美姿儀,少敏慧,”他還是一個愛學習、善於寫文章的才子,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有一次他去觀看狩獵活動,下雨了,隨從送上雨衣,楊廣拒絕了,說:“士兵們都淋溼了,我怎麼能獨自穿雨衣呢?”

    《隋書》的作者認為這是偽裝的,這是典型的根據結果去推斷以前的行為。人沒有一生下來就變壞的。好人也會做壞事,相反壞人也可能做好事。世上萬物不是簡單的黑與白。

    開皇八年冬,楊廣率軍平定了陳國。

    即位後,楊廣“南平吳會,北卻匈奴”,統一了國家;

    開拓疆土,吸引各少數民族內屬;

    遣使遠出波斯,又渡海通南洋赤土、東渡日本,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

    營建東都,修馳道、築長城鞏固國防;

    興修運河,置倉儲糧,便利了南北的交流;

    恢復太學,創立科舉,整理經典;

    改革政治,多為唐代所借鑑。

    隋煬帝的多項舉措,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程序。如果沒有國破破家亡,隋煬帝的歷史地位將會是另一番情形。

    人們將隋煬帝楊廣說成是暴君昏君,是先從結果(亡國),去找原因(暴政)。但在封建社會,有幾個皇帝不荒淫?不殘暴?

    三、楊廣用人不當,是亡國的主要原因

    歷史上王朝的滅亡大概有三種原因:

    1.皇權衰微,被權臣取代。如丕代漢,司馬氏代魏等;

    2.國力衰弱,外族入侵。如金滅北宋,蒙古族滅南宋,清軍入關等。

    3.政治黑暗,農民起義。如兩漢的建立、朱元璋建明朝等。

    隋朝的滅亡不屬於上述情況,楊廣時期既沒有權臣當道,也無外族入侵。農民起義規模也不大。隋朝亡於官僚貴族的反叛,他們以農民起義為引,群起反對楊廣,這是隋朝滅亡獨有的現象。

    如建立唐朝的李淵,原來是隋朝的太原留守,和楊廣是表兄弟;

    瓦崗軍的首領李密,累世公卿,他繼承了父親爵蒲山公的爵位,也曾被楊廣任命為親衛大都督;

    割據洛陽的王世充,曾是隋朝的江都郡丞;

    發動兵變的宇文化及,曾是右屯衛將軍。

    ……

    如此多的官僚貴族反叛楊廣,與用人不當有很大關係。

    隋煬帝為人自負、嫉賢妒能,聽不得不同意見。特別是不顧群臣勸諫,執意徵高句麗。而失敗後,自負的性格使他一意孤行,從而一敗再敗。終於導致人民揭竿而起,成為隋亡的導火線。

    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楊廣沒有接受大臣的諫議,鎮守京城,依然任性妄為。蘇威、趙才、任宗、崔民象等人勸諫或被殺或被免職死。

    在楊廣寵信的佞臣裡,虞世基最為有名,這個人雖然博學多才,但其媚上的功夫,更勝一籌。楊廣在江都時,虞世基負責朝廷機要,他知道楊廣最不喜歡聽到失敗的訊息,於是就採用報喜不報憂的策略,楊廣在很長時間裡不能瞭解外界的真相。

    他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任性妄為的性格,使他難以接受臣下的意見和勸告,這對於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君主及其統治的人民來說往往是致命的,國家的敗亡也正得因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場病毒的戰役中,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