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21 # 口水雜談

    一、原因:

    1、曹操在得到冀州後,當著很多賓客的面對崔琰說了這樣一番話: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這話的意思很簡單,也沒有多少特殊的含義,但是崔琰的回答不但使得曹操“改容謝之”,而且把在場的賓客嚇的“皆伏失色”:今天下分崩,九州島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這話被後來的元人胡三省注意到了。胡三省還特別提到:此(曹)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按照胡三省的說法,從這一刻開始,曹操就開始同崔琰心生芥蒂,為以後的崔琰被殺埋下了伏筆。

    2、崔琰被殺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介入了曹家的立世子的權位之爭。

    二、人物簡介:崔琰(163-216年),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清河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從兄,曹操帳下謀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對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給楊訓的書信中寫道“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曹操認為此句有不遜之意,因而將崔琰下獄,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賜死。

  • 22 # 大風行進

    1、曹操在得到冀州後,當著很多賓客的面對崔琰說了這樣一番話:

    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

    這話的意思很簡單,也沒有多少特殊的含義,但是崔琰的回答不但使得曹操“改容謝之”,而且把在場的賓客嚇的“皆伏失色”:

    今天下分崩,九州島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這話被後來的元人胡三省注意到了。胡三省還特別提到:

    此(曹)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

    按照胡三省的說法,從這一刻開始,曹操就開始同崔琰心生芥蒂,為以後的崔琰被殺埋下了伏筆。

    2、崔琰被殺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介入了曹家的立世子的權位之爭。

  • 23 # 百科閒聊

    在曹操封魏王的時候,有一個叫楊訓的人,給皇帝上了一張奏疏,極力表彰曹操。這時候,大臣就牽扯到了崔琰,說“你怎麼選了這麼一個馬屁精。”崔琰看了奏章後,給楊訓回信說:你寫的文章我看過了,事情還可以嘛,但隨著時間的遷移,情況會變化的。”認為你歌頌曹操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時間的變化,是會變的。什麼是會變的?怎麼個變法?這種模稜兩可的文字徹底成了他自己的催命符。

    他寫的信被一個人告了,他的理解是“曹操做的事還可以嘛,隨著時間的變化,他曹某人的情況也會變的。”曹操看到以後,非常憤怒 ,認為崔琰不恭,便讓他剃禿頭,去做工,他認為給崔琰這樣一個刑罰是很重的。可曹操手下人卻說,崔琰鎮定自若,沒有一點異常反應,於是曹操就說“他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本王親自動手嗎?”這話傳到崔琰耳朵裡,崔琰說:“好吧。”於是就自殺了。

    崔琰的死,顯然是冤死,而曹操也不至於錯殺濫殺,崔琰也沒有進行申辯。我看來主要還是崔琰仗著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態度不好。在加上曹操那個時候已經60多歲了,每天疑神疑鬼,所以疑心是非常大的,正是因為多疑,才殺了崔琰。

  • 24 # 布衣聊歷史

    曹操愛惜人才,這樣才有了謀士如林、猛將如雲為其效命,在群雄兼併中,成就統一中國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業。

    崔琰,河北名士,博學多才為人剛正不阿。為曹操徵召為官後,曾直言勸諫曹操要愛惜民力,深得曹操的敬重與信任。

    後來,崔琰又奉曹操之命輔佐曹丕。曹丕沉湎遊獵,崔琰又直言勸諫,曹丕馬上將獵具焚燬、脫去戎服,勤於政事。

    216年,曹操受封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這在一些忠於漢室臣子的眼中,有僭越之嬚。

    此時,有人誣告崔琰背後談論反對曹操封王,曹操下命處罰崔琰。崔琰為人清高,不善辯解,更加深了曹操的怨恨,終被處死。

    曹操愛才,但人才是為其所用的。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上, 曹操絕不許他人非議。崔琰之死或許是一個冤案,但以崔琰的地位和名聲,才更能震懾那些背後議論的人。另,崔琰的侄女嫁與曹植為妻,崔琰之死和其侄女被曹操以衣著過於華麗之名賜死,也都向臣下傳遞其在立嗣上的選擇與態度。

  • 25 # 在下山人

    曹操手下謀士眾多,而善終者卻沒有幾個,這和曹操“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

    名臣荀彧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而因其干涉曹操稱王而被賜死,許攸也因為對曹操不恭敬而被曹操借許褚之手殺掉。但是崔琰對曹操忠心耿耿,對於他的死,陳壽也在三國志中稱:“至今冤之最為世所痛惜”。那曹操為什麼要殺死崔琰呢?

    崔琰因能力出眾,被曹操任命為東曹掾,此官職掌握著朝廷官員的舉薦和評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吃香的崗位,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部長。

    部長的日子也不好過。某天,有個叫楊訓的官員為曹操寫了一篇稱讚曹操的文章,洋洋灑灑把曹操吹上了天,馬屁拍的人腿發麻。曹操雖然很是高興,但下面人都議論紛紛,認為楊訓簡直臉皮厚如城牆,為了邀功,這麼肉麻的話都說的出來。

    壞就壞在這個楊訓就是崔琰舉薦的,所以崔琰也陷入了這場輿論的漩渦之中。崔琰看了文章後,給楊訓回信:“省表,世家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寫的文章我看過了,事情還可以嘛,但隨著時間的遷移,情況會變化的。”認為楊訓歌頌曹操以後是會被別人理解的。

    但是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更何況是古文。有的人就把那句話理解成了“曹操做的事還可以嘛,隨著時間的變化,他曹某人的情況也會變的。”偏偏這種理解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便將崔琰罰為徒隸,就是把鬍子和頭髮都剃掉的刑罰,這在古代被視為奇恥大辱。

    而崔琰自認為沒有犯錯卻被懲罰,寶寶心裡苦,於是出於賭氣竟然在家裡天天會客,這讓曹操很是惱怒,“難道還讓本王親自動手嗎?!”於是賜崔琰自盡,一代名士就此殞命。

    崔琰的能力與貢獻曹操不可謂不知,但是形勢不同了,兔死狗烹的狗血劇情各個朝代和國家都有,而崔琰不幸中招,成為了冤死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賈母為什麼不賞黛玉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