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烏衣巷裡
-
22 # 小孩子他爹的兒子
絕對不是。以當時的形勢,劉邦還不能說是項羽明面上的主要敵人,但是一個潛在的主要敵人。對於這樣的人,可以殺之以絕後患,也可以留下加以懷柔。當然各有利弊,要項羽在一個晚上完全思考明白確實有點難度。而劉邦的一系列表演又是吃準了項羽的弱點。那些事後諸葛亮當然容易當,但當時席上項羽陣營自己已經分裂成兩派,項羽只是在猶豫,而正是猶豫之間劉邦藉口溜了,項羽也只能是順水人情,如果發兵去追打那就脫離鴻門宴的本意了。
-
23 # 一個人的歷史
項羽在鴻門宴上沒有殺劉邦,不僅如此他還上來就出賣了向自己通風報信的沛公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導致沛公劉邦回到霸上軍營之後,第一個就幹掉了這個吃裡扒外通風報信的小人,清除了自己身邊潛在的危機。有人因此會說,項羽這個人沒有政治頭腦,只是個好勇鬥狠的匹夫,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鴻門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項羽要除掉劉邦,而項羽對范增的提示置若罔聞,因此范增也說項羽“為人不忍”。韓信也多次提過項羽這樣的人有婦人之仁,經常看到兵士受傷便會傷心的落淚,但在大事上卻往往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而導致錯失戰機。曾經在項羽身邊的陳平更是直接指出,項羽總是輕信身邊的項氏族人,而且項氏族人自私自利,又目光短淺沒有能力,導致項羽身邊有能力的人無法得到施展,像陳平這樣足智多謀的人也被迫要逃離,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這些說的都是項羽性格方面的特徵,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有多方面的考慮,不僅僅是“為人不忍”的問題,具體來講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先入關中者為王,背信刺殺者不義。劉邦在出發之前,當時的天下共主楚懷王曾在諸侯面前說:“誰先攻入關中,誰就可以在關中稱王。”這件事世所共知,而先關入關關中的人是劉邦不是項羽,對於這件事項羽儘管心存不滿,但是他卻不敢公然違背楚懷王的話,與天下人為敵。
況且在滅秦這件事上,劉邦是有功之人,項羽在正面戰場上消滅了秦軍的主力,而劉邦則順利的攻入了咸陽。正是兩位楚人的通力合作,那看似不可戰勝的大秦帝國才怦然倒下,在范增的眼中,天下英雄中能與項羽一教長短的人,除了劉邦沒有第二個人。
項羽本來在鴻門駐紮部隊,下一步就要揮軍霸上消滅劉邦,他要打一場堂堂正正的戰爭,在正面戰場上擊敗劉邦,砍掉他的頭顱以證明自己。在酒宴上用暗殺的辦法將劉邦誅殺,這不是項羽的作風,項羽將自己的名譽看得很重,這時作為他這樣的楚國貴族階層與生俱來榮耀。
二、我只是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想殺人以洩自己的怨憤。項羽要殺劉邦,開始的時候確有其事,當曹無傷告訴項羽,劉邦想封閉函谷關口,在關中稱王的時候,項羽是十分憤怒的。滅秦這樣的豐功偉業只能由自己來承擔,而不是那個小小的沛公劉邦,如果沒有自己在鉅鹿破釜沉舟擊潰章邯所所率領的秦軍主力,劉邦又如何能在咸陽待的安穩,又如何能如此迅速的攻入咸陽呢?
但當項伯從沛公營帳回到項羽軍中,向項羽解釋劉邦進入咸陽之後,秋毫無犯、約法三章,把府庫封閉起來,等著項羽來裁處。劉邦不過是做了項羽的先頭部隊,沒有做任何越制越軌的行為,項羽於心中的氣便已經消散了不少。
儘管名義上的天下公主是楚懷王,但實際上反秦義軍的領袖一直是項氏的人,項羽之所以要殺死卿子冠軍宋義,就是為了確定在討伐秦諸侯中項氏家族的絕對領導地位,這點是不容侵犯的,就算是楚懷王也不能。他不接受任何人對他權威的挑釁,而劉邦到鴻門來並不是來挑釁的,而是來賠罪的,面對這樣一種姿態的劉邦,項羽怎麼能舉起手中的屠刀呢?
三、我是獨一無二的西楚霸王項羽,我不會受任何人左右。在鴻門宴上主導殺劉邦的人是亞父范增,范增意識到普天之下,秦亡之後能與項羽爭長短的只有沛公劉邦。這種政治遠見性對項羽來講是寶貴的財富,但此刻的項羽在鉅鹿之戰勝利後已經走上了自己人生的頂峰,他不允許任何人對自己指手畫腳,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
謀略並不重要,只要有自己手中的武力,沒有人可以戰勝自己。項羽十分迷信自己的武力,以至於在烏江之畔,窮途末路的項羽還在說:“不是我自己指揮不行,而是上天要亡我!”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項羽還要將失敗的責任推給上天,而不是由自己來承擔,這不是勇氣,這叫怯懦,這叫缺少擔當和責任。
過度的自信就是自負,項羽正是在過度自信中一步步走向了毀滅,而劉邦則在一步步的謙卑中走向了成功。人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獲得進步,而項羽總是無視這些,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就是他犯錯誤的開始。從骨子裡來講,項羽不殺劉邦是因為不屑!
-
24 # 裁文剪史
我覺得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確有你說的“為人不忍”的原因,但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值得注意:
一、項羽的“婦人之仁”:兩人之間本就沒有你死我活的矛盾。而且他們倆在之前的合作中一直相處很愉快,是一起砍過人屠過城的戰友,更在楚懷王面前約為兄弟。劉邦的年紀比項羽大兩輪,而且社交能力一流,二十歲出頭的項羽很可能對這個大哥印象還是不錯的。再結合項羽“婦人之仁”的性格特點,他在內心應該是不想殺劉邦的,所以才會對范增的暗示視而不見。
二、項羽的“君子之風”:中國人講究一個“義”字,古語曰:“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項羽,出身於楚國望族項氏,秉承了上層貴族文化的誠信守義、知恩圖報、光明磊落等品質。鴻門宴中,項伯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諾之。項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說得項羽沒了底氣,沒有了攻打劉邦的理由,所謂殺之無名。既然項羽已同意了項伯的意見,就不能名正言順、大張旗鼓地討伐劉邦,因此,他更不會以小人行徑,在宴會之上置劉邦於死地了。
三、項羽的“智慧之行”:項羽雖是粗人,但他深知殺掉劉邦,不僅會遭到劉邦軍隊的報復和攻擊,還會讓全天下共討之,當時的態勢是六國舊貴族都已恢復,還有陳勝吳廣點燃起義之火後留下的諸多反秦力量。這些勢力,即使幾十年後劉邦取得了勝利,建立了漢朝,給他們封了王之後,依然花了好大力量才消化掉。項羽的力量只是諸多反秦力量中的一支,確切講是最強大的一支,然而樹大招風,最強大的最容易成為聯合起來共同攻擊的物件。殺掉劉邦之時也是自己遭到聯合攻擊之時,項羽並不傻。
四、項羽的“無奈之舉”:我們注意到,在鴻門宴上,是劉邦主動臣服:乖乖讓出關中之地以及秦國所有財寶,使得項羽及其他諸侯實現了分享勝利果實的願望。劉邦已經至軍營請罪,使項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所有勝利果實。如繼續動武,不但毫無必要,而且不得人心。鴻門宴的結局以及以後分封都按項羽意志進行,一切完全掌控在項羽手中。鴻門宴上劉邦一無破壞他的大計之行,二無忤逆他的意志之言,劉邦是那麼樣“誠惶誠恐”地謝罪,那麼樣“誠心誠意”地解釋,項羽有什麼理由置他於死地?又怎能下得了手呢?
-
25 # 小蟲看歷史
項羽為什麼沒有殺劉邦?問題中的“為人不忍”是范增說給項羽堂弟項莊聽的。
我在高中學《鴻門宴》的時候,也一直有一種幻想,如果鴻門宴上項羽除掉了劉邦,接下來的歷史將會完全不一樣,秦亡之後,項羽將會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否定了之前的那種看法。項羽不殺劉邦,包括後來的失敗,其實,從來不是偶然,而是一個必然的結局。這是項羽主動選擇的,而這種選擇與他的生平經歷,以至於他的價值觀息息相關。
我認為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一是不在乎。二是不划算。先說第一個原因:不在乎。時間的指標撥回兩千二百年前,如果我們用項羽的眼光開看這個問題,沒有殺掉劉邦,影響了我們的成功了嗎?小蟲子認為:沒有。秦亡之後,建立一個新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不過是已成事實的漢朝的建立給我們留下的“提示”。但這是兩千多年前項羽的目標嗎?小蟲子的答案依然很明確:不是。
項羽作為戰國時間楚國武將世家之後,從他揭竿而起反秦開始,就帶有著明顯的復仇色彩,畢竟他祖父項燕就是死於秦軍之手,他看秦始皇的眼神,絕對不是劉邦的那種“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豔羨,也不是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那種被壓迫到極致的抗爭,司馬遷的筆下,相似的場景裡,他的“彼可取而代也”中更多的是一種敵對與蔑視。所以,項羽,自一開始,就沒打算跟秦朝的大一統的成功中汲取什麼經驗。他更憧憬的是如何再現楚國的榮耀,讓楚國在亡國十多年之後,再現那已經沒有了很多年的霸主氣象。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項羽真像我們今天認知裡的那樣,失敗了?至少從階段性成果來看,非但沒有,而且是大獲成功。鴻門宴事件不久,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天下的王侯都出自他的分封。他已經百分之百的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他的頭頂上,現在只有一個傀儡熊心,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連這個傀儡,他也將不再需要。
所以,明確了這一點,殺不殺劉邦,就沒有我們後人眼中,項羽錯失他最好的一次機會的那種必要性與緊迫感。
范增說劉邦的氣象“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絕不是因為他能掐會算,不過是他隱約感受到了劉邦已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他不是個江湖術士,他是斷然不敢拍著胸脯說幾年幾月幾日後,你項羽將會在垓下被劉邦團團圍住。
此時的項羽,有蔑視這個“老朋友,新對手”的資本,當下雙方實力對比中,項羽手下兵馬四十多萬,劉邦兵馬不過十萬,擊敗劉邦,不過是旦暮之間的事情。
項羽沒有說大話,自鉅鹿之戰以後,項羽的兵馬不但有數量優勢,更有著足以讓敵人,也讓友軍聞之喪膽的赫赫威名。此時形勢一片大好,秦朝的主力已經被消滅殆盡。抗秦大業已是塵埃落定,眼下的的確確沒有人能再與之抗衡。鴻門宴的結果更是直接證明了項羽的正確,他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劉邦灰溜溜的從關中撤出,這比之前的那一場混戰還要划算許多。他的戰略目標已然達成。
從這一點講,很難評定項羽不殺劉邦是錯誤的。只是後面的歷史證明了,想要重回春秋戰國的分封制,著實已不適合當時社會的發展,群雄爭霸的局面也不再是百姓們所盼望的場景。當然來了,這已是後話了。
再說第二個原因:不划算。作為楚國貴族之後,項羽有一點是相當讓人欣賞的,那就是他的磊落。與劉邦相比,他很少用“背後陰人”的招數。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相當有要求的。
在這件事上,那就是,說不殺你就不殺你。項羽定了的主意,誰勸也不好使。他答應的第一個人是項伯。在自己的叔叔充滿著小心思的斡旋之下,從之前的武力叩關,項羽最終答應給劉邦一次機會,讓他解釋清楚,然後捲鋪蓋走人。第二個人是樊噲,項羽欣賞樊噲這樣的勇武之人,也願意給他一次發言的機會,無論項羽此時認不認同劉邦的那一通連標點都不能信的“備他盜出入與非常”的鬼話。但此時強行除掉劉邦,項羽確實要承擔一個濫殺功臣之名,後面還有許多諸侯在巴巴的的盯著這裡,畢竟關中是劉邦打下來的。
再聯絡第一點,項羽對自己著絕對的自信。即使劉邦搗鬼,硬碰硬擊敗他,依然不過是以石擊卵。那為何還要在此時承擔這個惡名呢?
所以,綜上,項羽之所以放掉了劉邦,不是他不知劉邦是個威脅,仍然為人不忍。不殺劉邦,項羽一定也是有過考慮的。
我們畢竟無法要求兩年多年的項羽有前知過去,後知未來的超長的預知能力。
回覆列表
不是,這裡面錯綜複雜,並不是一句“為人不忍”所能概括的。
首先劉邦這個人雖然稱帝之後表現出陰狠猜忌一面日益膨脹,為了鞏固劉氏天下,維護君臣等級制度,大肆剷除異姓王,但是在稱帝前,劉邦絕對可以說表現的是豁達大度,平易近人,而且很聽謀士的話,又不缺乏自己的主見,這一點從張良能夠跟隨與他,出謀劃策就可以看的出來,而且劉邦出身草莽,能屈能伸。而項羽這個人,性格特徵比較明顯了,可能和他的出生有關,楚國貴族,一呼百應,自信的過於盲目以至於感性大過理性,做事只顧直覺,不聽身邊人勸告,他是個很直接的人,說好聽了叫坦率,果斷大膽,這一點從他的破釜沉舟就能看出來,說不好聽了就是莽夫,這樣的人或許可以成為帝王身邊的利劍,做一個能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大將軍,但決對不會是一個好的皇帝。
基於以上性格分析,劉邦能從鴻門宴上逃脫是必然的,第一點,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全心全意信任張良,而項羽並沒有聽從范增的說法,反而相信了別人的說詞,可以說是該下狠心時反而沒下狠心,第二點,項羽的迷之自信,在項羽的潛意識裡劉邦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畢竟就此事而言,他們的差距是過於懸殊的。第三點,項羽為人太過坦率,真的相信了樊噲所說,劉邦打敗秦軍進入了咸陽卻什麼都不動就是為了迎接他,而項羽這個人又很重情義,自然是對劉邦下不去手的。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點真的很貼切,劉邦項羽的出身性格影響了事情的走向,結局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