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天香引

    我們都知道天下格局的變化主要由戰爭導致。這就給人一種感覺,好像決定天下大勢的是那些馳騁在戰場上的武將和謀士。這個想法是錯的。對於戰爭,容易引起我們興趣的是戰爭中的各種計謀。因為戰爭這件事是人類破壞級別最高的行為,除了物理規則外,它不用遵守任何規則,任何手段都可以嘗試。所以戰爭中人類使用過的計謀千奇百怪,花樣迭出。

    有很多平時異想天開的想法,人們都在戰爭中嘗試過。戰爭又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每個參與者都押上了身家性命,因此人類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能力都投入到戰爭中,使得戰爭成為人類高智商的演練場。總而言之,戰爭中的計謀非常有意思。好比看《三國演義》,奇計百出的諸葛亮引起讀者極大興趣,看諸葛亮如何一次次以少勝多,逆轉戰場勝負。

    但是計謀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戰爭勝負的,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是軍師的計謀、主帥的能力、武將的英勇,而是國力。個人的謀略可以影響區域性戰爭,比如一個超級厲害的軍師,可以靠一個計謀用幾百人打敗幾千個敵人,取得一次輝煌的勝利。但是,計謀並非戰爭常態,第一次成功之後,第二次使用未必還會成功。國力強大的一方就算區域性吃虧,還可以靠源源不斷的補給淹沒對手。你用計謀多消滅我幾百人,我就多補充幾千人、幾萬人,只要大戰略上不出問題,勝利的一定是國力強的一方。

    有沒有靠一場計謀、一個謀士決定勝負的戰爭呢?有,但是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太少了。正因為這些戰例數量少、戲劇性強,所以它們才會被當成傳奇,被人們翻來覆去地提起。所以我們剛接觸歷史的時候,會發現書裡的大部分戰爭都是靠計謀以少勝多、扭轉乾坤的神奇戰例。這其實是書本刻意選擇造成的錯覺。關於這一點,最簡單的例子還是三國。諸葛亮那麼厲害,幾乎跟誰打仗都能贏,那蜀漢為什麼最後還是滅亡了?答案很簡單,因為蜀漢的人口少、耕地少、財富少,和曹魏的國力根本不能相比,所以無論多麼厲害的人帶兵,最終的失敗都是必然的。

  • 2 # 羽白水先生

    要知道諸葛亮雖然有天縱之才,但蜀漢的第一對手曹魏陣營中也是能人志士無數,早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有鬼才之稱的郭嘉就讓曹魏統一北方,此時的曹魏不僅佔地面積比蜀漢要大,而且發展比疲敝的蜀地要快得多,此消彼長之下,諸葛亮自然無法完成大業,更何況,在諸葛亮接連北伐時,雖然沒有了郭嘉做對手,但司馬懿卻代替了郭嘉,與諸葛亮在天下這個最大的擂臺上對峙了很久。

    正因為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深知北伐不過只是拖垮曹魏發展的唯一方法,因此諸葛亮很急,而司馬懿不急。對司馬懿而言,只要守住城池不讓諸葛亮一步一步的攻陷就可以了,但諸葛亮不同,如果常年征戰無法攻下曹魏,不僅蜀漢發展會被自己常年征戰拖垮,曹魏在北方的發展也會使得最終曹魏陣營可以在攻打蜀漢時一戰而畢全功。

    對於這一點,司馬懿是看的很透徹的,他曾對諸葛亮作出過這樣的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正因為諸葛亮知道蜀漢的情況卻又無力改變,這才會在帶兵出戰時優柔寡斷,生怕一戰之後蜀漢精銳盡失,因此無法出奇兵而取勝,最終被司馬懿活活耗死,也因此沒法一統天下了

  • 3 # 主天安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離開人脈關係網,孤身投入劉備陣營,失卻人和!

    蝸居蜀地一隅,失卻地利!

    偏安中原之外,何以得天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偏安絕地,抗據中原統一,失卻天時!

    諸葛亮隆中對,大談……天時,地利,人和!!!

    諸葛亮失卻:天時,地利,人和!!

    蜀國自保尚難,別再讓諸葛亮去生個孩子!……難為人!!!

    諸葛亮興,天時,地利,人和

    諸葛亮敗,天時。地利,人和!

  • 4 # 雲橫昆崗

    呵呵呵,天時地利人和,雖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有時順應天時是歷史的前進,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在某種程度上有些逆天時,且嚴重削弱了蜀漢政權的實力。

  • 5 # 耀強不是小強

    諸葛亮縱有經天為地之才,料事如神,足智多謀但也無力改變現狀。 所謂行軍打仗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恰恰相反蜀國沒有佔到。

    其實,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雖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好像和蜀漢一點關係沒有。諸葛亮出山時雖然對天下大事瞭然於胸,但世事變化無常。

    自從劉備去世託付諸葛亮幫其完成漢室統一,諸葛亮六出岐山,直到病逝於五丈原。 都沒能幫劉備完成統一,其實,在三足鼎立局面行成之後,在想以蜀漢之力統一中原已經幾乎不可能,尤其是關羽、張飛、劉備相繼去世,蜀漢幾乎已經無大將可用。

    而且曹操魏營之中依然是人才濟濟,僅一個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就能與諸葛亮鬥智鬥法,何況還有張遼、徐晃、曹仁等眾多武將。 極大的阻礙了北伐的程序,也是劉備想要興復漢室的最大對手。從整體實力相比,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多年戰爭勞民傷財,國力日漸衰落,人心不齊,難成大事。

    再者就是漢室氣數已盡,百姓對興復漢室也沒有多大期盼,而且後主劉禪本就不是胸懷天下之人,他貪圖享樂,能夠成為一幫之主已經很滿足,朝中大臣以及劉禪對北伐也並不在意,因此諸葛亮北伐之路雖然悲壯豪邁,結局卻令人惋惜。

    種種的原因,導致諸葛亮縱使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排兵佈陣樣樣精通。也難以興復漢室。

  • 6 # 國內ERP專題

    這個道理很簡單,歷史上除了漢高祖在能從蜀地,暗度陳倉,殺到漢中,在與項羽爭霸過程中取得了天下,還有沒有相同的案例?

    相同的地點,暗度陳倉這種計謀也只有用一次。除此之外就得拼硬實力了。

    劉備的起家

    實際上從劉備的起家到衰敗,與東吳都有著極大的關係。雖然當時在隆中,諸葛亮與劉備制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但是實際上如何實現,當時是沒有具體方案。只能在荊州隴人心,擴大影響力。

    而赤壁一戰,東吳為了抵抗曹操的入侵,與劉備結盟,讓劉備有了更大政治舞臺,而且接收了劉表的小部分軍隊,在荊州有相當高的人氣。經過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取得了勝利,而且劉備趁雙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擴大了地盤,佔領荊州南部三郡。東吳只能默認了這種結果,戰後,東吳還是擔心曹操捲土重來,必須還得依靠孫劉聯盟,所以,孫權還把妹子嫁給了劉備。

    而劉備不但沒有收斂行為,反而變本加厲以同盟和妹夫的身份借到了荊州南郡(在魯肅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能成功)。實現了打通進攻益州的通道。實現了在隆中的戰略目標:三國鼎立。

    即使後來,劉備取了益州,蜀國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候從綜合國力而言,三國之中還是最差的一位。這時,孫權開始發難,欲討回荊州。

    蜀的盛極必衰的過程

    一方面當時劉備也承諾了取得了益州就歸還荊州。

    另一方面,駐守荊州的關羽經常與東吳搞摩擦,沒有處理好與東吳的關係。

    所以,在關羽進攻樊城,劉備在漢中與曹操打仗,讓曹操感到了威協。所以,魏吳開始聯手,東吳本來也咽不下這口氣,很快就達成共識,東吳趁關羽攻打樊城時,偷襲了荊州,斷了關羽後路,並且誅殺關羽成功。不僅把劉備所佔的所有荊州地盤全部收回,而且上庸的蜀將也被 近投了曹操。此消彼長,蜀的國力更弱了。

    加上兩年後,劉備伐吳,夷陵一戰,損失大半兵力,整個有生力量更加被削弱。在劉備死後,蜀國已經開始走向衰弱。

    實力不夠,諸葛亮也無力迴天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掌管大局。採取了種種修生養息的措施,平定民少數民族的叛亂,讓國力逐漸恢復,但短期內無法達到強盛時期的國力。

    最強大的是魏,其次是吳,最弱小的是蜀。如果拿領土來比較的話,

    魏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洛陽一帶)、雍州(關中和隴右)、涼州以上十個州;

    吳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和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和荊州與魏分割所有);

    蜀的領土只有益州這一個州。

    拿人口來比較的話,蜀當時的人口有28萬戶、94萬人(《蜀書·後主傳》裴注引王隱《蜀記》);

    吳當時的人口有52.3萬戶、230萬人(《吳書·三嗣主傳》裴注引《晉陽秋》);

    與蜀吳相比,魏的人口有66萬戶、443萬人(此數字是從《後漢書·郡國志》注引《帝王世記》中記載的魏滅蜀時的總人口中減去前述蜀的人口得來的)。吳的人口是魏的一半,蜀更少,只有吳的一半。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在實現了與吳重修舊好和完成了南方平定之後,於建興六年(228)正月,終於開始了他消滅曹魏恢復中原的北伐。對於以漢王朝正統繼承者自居的蜀來說,國家的至高使命就是消滅篡權者魏,為達到這個目的,無論付出多大的犧牲也在所不辭。

    諸葛亮從前一年起就率軍進駐漢中,開始進行周到細緻的準備。想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正是從漢中進軍中原,消滅了項羽取得了天下。對繼承了劉備遺志的諸葛亮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再現漢王朝的輝煌歷史。在與吳的同盟關係上諸葛亮不惜做出讓步,也正是為了北伐的成功。臨行前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疏的《出師表》裡,明確記述了北伐的目的就是要“興復漢室,遷於舊都”。

    很可惜,街亭失守,前功盡棄, 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斬了一個馬謖不了了之。

    此外,沿漢水東下雖然可以到達荊州,但是途中要經過上庸,駐守上庸的孟達已經投靠了魏。諸葛亮這時寫信給孟達,勸說他再次歸順於蜀。曹丕死後,孟達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對諸葛亮的話很動心。可是,這些都被司馬懿覺察到了,他派人殺了孟達,使諸葛亮的計劃還沒開始就受到了挫折。

    一方面,魏國有了司馬懿這位軍事天才在與之抗衡,諸葛亮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區域性戰爭各有勝負。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上邽對峙,大破魏軍,獲首級三千。六月,諸葛亮糧盡退軍,司馬懿派張郃追擊,張郃戰死。張郃的死也算是替馬謖報了仇。

    再次回到綜合國力,從成都到漢中,路途遙遠,糧草運輸不方便,而且蜀國老百姓經過連年的戰爭,已經不堪重負。所以才出現李嚴籌糧不利,諸葛亮最後的努力付之東流,即使這一次李嚴籌糧成功,諸葛亮也未必能成功。

    實在是沒錢,耗不起,這是北伐失敗是了重要的原因。

    鑑於前面幾次北伐都因糧草供給不足而失敗,諸葛亮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裡,勸農講武,積極備戰。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調集十萬大軍,由褒斜道再次北伐。諸葛亮到達郿縣後,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設營。這次諸葛亮不僅使用了木牛、流馬運送兵糧,還在五丈原一帶分兵屯田,作長久之計。

    但因司馬懿採取固守不出的戰術,就一個字“耗”。無論諸葛亮用什麼手段都不濟於事。

    雙方對峙百餘日沒有結果。到了八月,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死於軍中。終年五十四歲。

    民心散、知識份子對恢復漢室不再熱情

    對於蜀來說,更為不幸的是不僅來自北方的名士不盡力配合,就連蜀本地的知識分子也對蜀的前途持冷淡態度,甚至對魏更有好感。

    蜀的學問中心在位於成都東北部的廣漢郡。其特徵是盛行讖緯,也就是預言之學。

    廣漢是近年發現的一種獨特的青銅器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所在地,可以想象,這種古代獨特的文化在這一地區被中國化,儒教廣泛普及之後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得到繼承,形成了重視預言的風氣。

    到了後漢時代,廣漢的讖緯學者也一直層出不窮。對劉璋之父劉焉說蜀地有皇帝之氣的,也是廣漢學者董扶。另外,名聲稍次於董扶的還有周舒。

    周舒在解釋“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春秋緯》中的預言時說,“當塗高”就是指魏,他的話在鄉黨學者裡引起反響。與董扶齊名的還有任安,任安的弟子杜瓊也說:“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現在日語中還有“法曹”一詞)。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他們不惜牽強附會,認為這都是曹氏要取代天下的預兆。

    當時蜀國學問最高的大學者譙周就是杜瓊的弟子。譙周效仿老師杜瓊解釋說:“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就是說劉備和劉禪,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就是“準備禪讓”,暗示蜀將被魏所取代。

    最後勸後主投降的人正這位知識份子譙周。所以內部不和諧,也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另一個原因。

  • 7 # 星雲雪峰

    諸葛亮出生於181年,卒於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有了隆中對,為劉備出謀劃策,出使東吳聯合東吳孫權,對抗曹操,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奪得荊州。後攻取益州,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七擒孟獲,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可以這樣說諸葛亮只實現了一半,建立了蜀漢政權,由於他過勞成疾,還來不及統一天下,就英年早逝了,如果他活到80歲,就有可能實現興復漢室。在諸葛亮有生之年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本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是綜合國力不強,人口少。蜀國處與雲貴高原,糧食生產有限,在農耕時代,糧食產量增收要靠人力,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況且年年戰爭,人越來越減少。他不注重生產搞經濟發展,而急於北伐,五次北伐皆無功而返。

    二是蜀國強大時未抓住機遇。在佔據荊州時沒乘勢而上北伐,擴大地盤。沒有聯吳一起北伐,當時都勢均力敵,一方未能勝過一方。

    三是蜀國人才未盡其才,諸葛亮不注重培養後備人才。五次北伐時大將關羽、張飛,馬超皆死,蜀國缺乏大將。而僅有的也沒有發揮出最大作用。關羽攻曹時沒有相助,也沒有相救,是不是他們不合。

    四是蜀國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導致後勤保障不足。

    五是蜀國劉禪昏庸無能,未守住諸葛亮的策略,沒有充分利用少數民族。

    總而言之,未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統一天下靠的不僅僅是軍事,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較量,也是科技的較量。

  • 8 # 陽光4832188218510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統一漢室?

    我認為並不是諸葛亮的政治、戰略、戰術思想不行的願因,而是東漢未年經過朝庭內亂和農民起義後,出現了十八路諸候割局的局面,而這個時候正是有政治遠見的軍事集團吞併其它諸候,擴充自己實力的時候,這個時機被曹操把握住了。

    而當時的劉備劉皇叔基本上就關、張二弟,幾乎就是窮光蛋,根本無力把握時局和戰機,等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天下大勢基本定局,要不是火燒戰船曹操戰敗,劉備就成了煮熟的鴨子,天下就沒劉備、諸葛亮的份了,這才勉強爭得了一席之地。

    後來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維護這個局面已成正確的戰略方針,從整體大局上看,已沒有任何好的機會和行勢讓諸葛亮統一天下,諸葛亮作再多的努力,取得的也只能是區域性上的、戰術上的小勝利,絲毫不俱備戰略意義!

  • 9 # 小小王子手機攝影

    大家好、我是泉泉小先生!

    諸葛亮,一個被後世銘記的歷史人物,一個被套上神話色彩,無所不能的奇人!相信很多愛好三國的朋友都感到困惑和不理解,這樣的人物居然沒有幫助蜀漢統一三國,延續兩漢的香火!

    記得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水鏡先生司馬徽斷言道“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事實確實如此,東漢末年,社會矛盾尖銳,漢庭已經無力控制這個社會局面了,自黃巾之亂後,原本還對漢庭存有畏懼之心的人紛紛割據一方,劃土自立,一時間,諸侯並起,戰火紛飛,各諸侯借剿匪之名食地自肥。如此一個落魄到極點的漢朝,是根本扶不起來的,劉備也僅僅是藉著漢室的餘威為自己豎起大旗罷了,心裡想的都是皇帝夢!

    三國當中,吳魏佔據的是廣闊的中原地區和素有漁米之鄉,被經營三代的江南,諸葛亮所在的蜀地呢,雖然也號稱“沃土千里,養兵百萬”,卻依然不能和吳魏相比,一是地理位置太偏,即使糧草足備,進軍中原也是勞師遠征,損耗巨大,得不償失;再者蜀地山川環繞,偏安一隅尚可,一旦出師,最嚴重的就是糧草供應不上的重大問題,從六出祁山不難看出來!

    關羽大意失了荊州,荊州連線中原腹地,又可兵鋒指向東吳,水陸兩路四通八達,蜀國一丟此地,爭雄就沒諸葛亮的事了,想當年劉備為張飛之死以舉國之力征伐東吳,根本原因是想要重奪戰略要地,要不,你以為劉備真的為兄弟之情犯傻啊,他已稱帝,不得不這麼做,最後還敗在陸遜手下,夷陵一把大火,如同赤壁之火,燒的劉備國力一空。打仗就是打錢,蜀國沒有國力支撐,諸葛亮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安能不敗!

    所以諸葛亮真的是生不逢時啊!各位覺得呢!

  • 10 # 興海亭

    諸葛亮自己說的明白,得天下需“天時地利人和”,而他的主人劉備只佔“人和”,也就是說沒有“天時地利”,怎麼可能統一天下?然後“六出祁山”,都是徒勞無功,不可能取得勝利。

  • 11 # 壹零壹肆

    諸葛亮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

    據史料《諸葛亮集》記載,劉備逝世後,曹魏方面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等,都先後給諸葛亮寫過勸降書。諸葛亮並未一一作回覆,而是做了《正議》一文,公開表明態度。文章寫得氣勢磅礴大義凜然,文章最後一句,可以看作諸葛亮對北伐戰爭性質的認識,這就是“據正道而臨有罪”。也就是說,諸葛亮認為他發動的北伐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但是“據正道而臨有罪”這種說法,做政治口號可以,用來鼓舞士氣也可以。倘若當真了,那就是書呆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無論曹魏、蜀漢、東吳誰出來收拾河山,一統天下,讓人民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便都是正義的。

    實際上,曹魏方面也並沒有什麼“負罪感”。曹操至死不敢稱帝,並不是因為自知“篡漢有罪”,而是與士族階級有矛盾。士族既看不起他這個“贅閹遺醜”,也不喜歡他那個“唯才是舉”。但是,曹丕透過“九品中正制”,已經與士族和解,士族階級已經支援曹魏政權了,正是一片“安定團結”,諸葛亮其實是心裡有數的。諸葛亮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曹魏,並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

    第二,益州非進取之地。

    蜀漢雖以正統自居,實際情況卻不過據守一州,偏霸一隅。蜀漢雖是小國但是有雄心,“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的想法一直沒變。這裡說的主要是劉備、諸葛亮在世時的情況。諸葛亮去世後,事情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劉禪、蔣琬、費禕,都對北伐不感興趣。

    想當年公孫述在成都建號立國,盤踞蜀地十二年之久,多次出入三峽,也未能跨有荊益。後來劉焉入蜀,就是為了避世亂而求自保。原因就在於蜀這個地方,避難可以,守成可以,作為“北定中原”的根據地不可以。益州北有漢中,東有三峽,劍閣之守,夔門之險,再加上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既擋住了別人,也關閉了自己。所以,劉備入蜀,既是進了保險箱,也是進了死衚衕。

    第三,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曹魏非速亡之國,此為不得天時;益州非進取之地,此為不得地利。蜀漢方面能有的優勢,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連這個優勢,也要打折扣。諸葛亮執政以後,由於他的以身作則和依法治國,蜀國沒有發生劉焉、劉璋父子時代的那種動亂。但是,蜀漢政權內部矛盾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正是這個矛盾,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並且諸葛亮並不具備統領三軍奪取天下的條件。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卻未必是傑出的軍事家。《三國志》評價諸葛亮的特點,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優於他的軍事才能。軍事才能當中,治軍又優於用兵。所以,諸葛亮治國,絕對一流;治軍,也沒有問題。但要說設奇謀、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強項了。

    以上三點,就是諸葛亮興復漢室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 12 # 行走在鄂西北

    因為曹操早已成了氣候,劉備是依靠諸葛亮借荊州才有了安身之地慢慢建立了蜀漢,非常不容易,聯吳抗曹經過赤壁之戰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天時、地利和實力都很難興復漢室。歷史的車輪只會向前而不會倒退。

  • 13 # 夕陽飛鶴1

    我以為主要原因有三:

    〈一〉、國小力弱。

    〈二〉、地形不利。

    〈三〉、對手強悍。

    前兩個問題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我就不再囉嗦了,我就第三個問題做一下說明。

    古代戰爭的勝負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諸如國家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經濟實力的強弱、軍隊的數量以及戰鬥力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雙方指揮員的才能。古時候有很多戰例,勝利一方的指揮員首先自己不犯錯誤,而後去根據對方的情況制定對策;而如果對方也不犯錯誤無懈可擊,結果就是或者戰成平手,或者綜合實力強大的一方取得勝利;而如果對方的指揮員犯了錯誤,包括在己方的誘導下犯了錯誤,那麼犯錯誤的一方就會打敗仗。

    比如說韓信與陳餘的井陘之戰。李左車勸陳餘深溝高壘堅守不戰,自己率兵經小路去截韓信軍隊的糧草,這樣就使得韓信前進不能,後退不得〈井陘口路太狹窄〉,又無糧草可用,必敗無疑。可惜陳餘象宋襄公似的,以仁義之師自詡,不用奇計,結果被韓信用"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大破趙軍,斬了陳餘的首級。

    再比如"官渡之戰”,曹操戰場不能取勝,準備向後退至許昌,欲圖拉長袁紹軍隊的補給線,於是寫信與荀彧商議,荀彧告訴他"後退必然失敗","現在正是使用奇計的時候,不可失去機會"。於是曹操苦撐苦熬,果然等來了許攸獻上的"烏巢燒糧"之計,把袁紹打得大敗。反觀袁紹如果能聽沮授的話,讓蔣奇去幫助淳于瓊共同守護烏巢的糧草,曹操怎能得逞?

    諸葛亮伐魏,魏國統帥司馬懿雖然戰場指揮上弱於諸葛亮,但他戰略大局卻很清楚,他知道蜀軍兵少、糧草不足,運輸不易,但戰鬥力強悍,所以兵力雖然佔優,卻並不交戰,只撿好地勢紮下營寨,與諸葛亮泡蘑菇。諸葛亮交戰不得,分兵不敢,只能與司馬懿戰成平手,加上食少事繁,竟然累死在軍中!

    諸葛亮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總起來說,就是力量太小,目標太大〈假如說諸葛亮把司馬懿打得大敗虧輸,孫權就會聯合曹魏共同對付西蜀,這是勿庸置疑的〉,所以難以實現。

  • 14 # 蘇生219

    劉備集團自身就有段板,雖然有人,但是不是很多,所處的環境也不是很好,人員相對來說還是很欠缺,管理層也很單調,劉備信任孔明先生,但是是決策謀劃方面,真正打仗衝鋒還得靠武將,武將裡面老大老二又不怎麼服孔明先生的指揮。下面的人又都沒有看清形勢,雖然趙雲也很厲害,可是來回折騰他的時間還是有很多。不齊心是大忌。自以為是的思想嚴重。沒有居安思危的大局觀念,之所以沒有能夠走多遠就倒下來了。

  • 15 # 海豚的夢

    成事在天,某事在人,性格決定命運!

    諸葛亮是個軍事家,但不是個某略家。

    急功近利:

    六出祁山,加上姜維共九伐中原,耗盡了人力,財力,打仗是要花錢的。不然臺灣那嘎啦早就收回來了。

    戰略失誤:

    蜀國初定,關羽守荊州,劉備帶隊人馬,諸葛亮帶隊人馬,本來是三分天下,現在是五分天下,兵力過於分散。結果,關羽敗走麥城,劉備伐吳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多年的經營毀於一旦,元氣大傷。過家家一樣!

    妒賢嫉能:

    這個電視上都有,不是我冤枉他,龐統那一段。初得諸葛亮,劉備逢人便說“我得先生如魚

  • 16 # 國哥愛生活

    諸葛亮沒有復興漢室,主要原因是,第一,劉備的失誤,荊州當時對吳蜀魏三國來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大而險要,任何一方佔領,都有統一天下的可能,特別是吳國孫權,垂涎已久,只是劉備暫借,不好說還。劉備在進兵益州時, 留下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可見對荊州的重視程度,這時劉備還很清醒,後來在攻打益州時,只留下關羽一人鎮守荊州,再取得益州和漢中後,只顧自己當漢中王和稱帝了,把荊州關羽二弟給忘了,只封個官,沒派一兵一卒,如果此時派兩員大將幫助關羽鎮守荊州,不至於關羽被殺,荊州失守,最次也得通知劉封幫助關羽。關羽被殺,荊州失守直接導致劉備戰略打翻盤,緊接著,為奪回荊州,給二弟報仇,發動夷陵大戰,戰敗,損兵折將,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快折騰光了,如果當時派人幫助關羽鎮守荊州,荊州在,關羽在,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這樣諸葛亮興復漢室也有了保障。

    第二,諸葛亮自己也有失誤,首先在用人上的失誤,諸葛亮在街亭保衛戰中用馬謖領兵,馬謖自大,不聽勸告,致使街亭失守,雖然馬謖被斬,但以後無法得到此戰略要地,讓後來幾次北伐無功而返,其次是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沒有幫助劉禪培養人才,使蜀漢後期人才缺少,有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一說,可見當時情況,國家缺少人才,沒有出色軍事統帥,想興復漢室,也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劉備和諸葛亮的失誤,荊州人馬加上益州人馬,興復漢室還是有可能的。

  • 17 # 車兒

    曹操佔據全國最好的地區中原,中原的經濟文化都是最好的,糧食生產條件最好,中原人才濟濟,謀士武將都是三國中最好的。中原人口規模宏大,可用兵源多。

    劉備佔據益州和荊州的話,還可以與曹操爭奪,但關羽大意失荊州,對劉備陣營不利。因為荊州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人才人口也可以。失去荊州後,諸葛亮只有益州可用。益州南部是少數民族地區。所以益州提供北伐戰爭所需人才兵員物資,都無法與佔據中原的曹魏抗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諸葛亮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 18 # 踏浪2014

    難以實現的原因是:從軍事上講,當時的情況下,軍隊裡面的能夠有戰力的大將所剩無幾。兵員也不是很充足。從政治上講 朝庭中宦官獻媚劉禪,百姓由於年年征戰賦稅太重。從個人來講,大小事務皆出於自身。不能分權,不能充分發揮手下將士的才能。

  • 19 # 原來不知道

    諸葛亮一代大才功分三國,可才能也僅止於此。實際上三國鼎立後,三國形勢曹強蜀最弱,聯吳抗曹是上策,也是蜀吳立國之本,蜀吳立國就是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此時諸葛亮卻犯下大錯。一是兵力分散,派關羽鎮守荊州,荊州位置重要卻是四站之地,更是東吳孫權最為看重的國門之守,更何況劉備得荊州名不正言不順,有詐取之嫌,對蜀方而言可暗自得意,對吳方而言卻是欺人太甚,此舉諸葛亮犯下一個戰略錯誤,就是佔著一個看似有用卻是陷井的荊州,導致蜀吳聯盟破裂而後開戰,失去了聯吳抗曹的最大依仗,且劉備為關羽報仇被火燒聯營七百里。我們可以說蜀國滅亡之火己被點燃,諸葛亮此後再如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也無可挽回蜀國國運。

    其實諸葛亮佔蜀地立國本是妙棋,荊州卻是吳曹必佔之地,讓與孫吳,曹攻荊州而吳必求蜀,蜀國此時就佔有了戰略主動,可以謀取足夠利益。對內荊州兵劉關張三兄弟齊聚蜀地,對蜀地本土勢力可以形成優勢,也不必七出祁山勞師遠征以耗蜀地本土勢力了。

    如果蜀地據險而守安心圖強,在曹營有變時出奇兵,未必沒機會一統天下。所以說時也命也,如果諸葛亮棄荊守蜀歷史也許將改寫,但諸葛亮的名氣在歷史上可能不如現在顯赫。所以後人詩云:功蓋三分國,遺恨失吞吳啊!

    歷史真的常讀常新,今人要以史鑑今啊!

  • 20 # 衍生

    其實,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雖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蜀漢僅佔了“人和”一項,諸葛亮出山之時雖然已對天下大勢成竹於胸,但世事變化無常。劉備臨終之際託孤諸葛亮,為完成漢室統一大業,諸葛亮六出祁山,直到病逝於五丈原。其實,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後,再想以蜀漢之力一統中原已經幾乎不可能,尤其是關羽、張飛、劉備相繼去世,蜀漢幾乎已無可用大將,青黃不接,這是眾多周知的事情。再者,後主劉禪本就不是胸懷天下之人,他貪圖安樂,能夠成為一幫之主已經感到滿足,對於諸葛亮的北伐,劉禪以及朝中大臣似乎並不太過在意,於是北伐就成為諸葛亮一個人的戰鬥,為的就是不負劉備所託。曹魏陣營之中依然是人才濟濟,僅一個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就能與諸葛亮鬥志鬥法,極大的阻礙了北伐的程序,從整體實力相比,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多年戰爭勞民傷財,國力日漸衰弱,人心不齊,難成最後一點就是“時也命也”,諸葛亮所處的時代,喊出興復漢室的口號遠不如劉秀時代吸引人,漢室江山其實氣數已盡,百姓們對興復漢室也沒有多大期盼,因此雖然諸葛亮的北伐之路雖悲壯豪邁,結局卻令人惋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