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燕趙農業
-
22 # 三六五平凡之路
紫蘇具有特異的芳香,原產於中國,現在主要分佈於印度、緬甸、北韓、南韓、印尼和俄羅斯等國。紫蘇在中國種植應用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為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紫蘇葉子、梗、果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做湯,莖葉可醃漬。
一、紫蘇性狀。紫蘇屬於唇形科紫蘇屬,別名赤蘇、黑蘇。紫蘇是一味中藥,也是可以食用的蔬菜。紫蘇入藥對於緩解感冒發燒、胸悶、咳嗽都有緩解的作用。紫蘇葉可以涼拌、熬粥,還可以直接開水沖泡,有健胃解暑的功效。
紫蘇屬植物包括紫蘇一種理兩個變種,表中皺葉紫蘇又叫雞冠紫蘇;另一變種尖葉紫蘇,又叫野生紫蘇。
二、紫蘇種子催芽。紫蘇種子屬於深休眠型別,採種後5個月左右才能逐步完全發芽,如果要進行反季節生長,進行低溫處理才能有效打破休眠。
催芽方法:將剛採收的種子置於低溫3℃及光照條件下一個星期左右,這樣的低溫就能喚醒沉睡的種子。然後置於20℃光照條件下催芽12天,種子發芽可達到80%以上。
三、紫蘇播種育苗。紫蘇在不同的區域育苗時間有點區別。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可在3月份末至4月初播種。江南地區育苗在3月中旬最佳。
紫蘇育苗床準備:育苗床要選擇富含有機質肥沃土壤,苗床要深耕翻地,然後在太陽底下暴曬一個星期,這樣可以殺蟲卵給土壤消毒的作用。為了徹底殺菌消毒可以在土壤中加適量的多菌靈,然後平整土地,下農家底肥,澆透水,備用。
紫蘇種子播種:在備好的育苗床上,把紫蘇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然後蓋一層見不到種子的細薄土,再均勻撒下稻草,起到保溫保溼防曬作用,大概一個多星期留能發芽出苗。
四、紫蘇移栽定植。
紫蘇起苗:一般在4月中旬,當紫蘇秧苗有二三對葉子時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前起苗很關鍵,起苗的時候要用小鏟輕輕的垂直插入物件移栽苗旁邊,防止傷苗,大概深10釐米左右,然後慢慢隨小鏟子拔起,紫蘇苗帶土坨就出來了,對紫蘇苗要輕拿輕放,保證土坨不要掉。
紫蘇移栽:紫蘇可以用穴栽,橫距豎距在20釐米就可以了。挖好穴後,下足底肥,然後就可以把紫蘇苗放入穴中,儘量和土坨一起放入,這樣生根快,返青比較快,成活率比較高。然後蓋好土,澆透水就好了。
五、紫蘇日常管理。
紫蘇在生長期間要看長勢要及時追施肥料7次。在整個生長期間,要求土壤保持溼潤,這樣有利於紫蘇植株快速生長。定植後20天左右要摘除初茬葉,第四節以下的老葉要完全摘除。有效節位一般可達20節左右,可採摘的葉子達到40多片。
紫蘇分枝能力強,對所生分枝應及時摘除,在管理上,要特別注意及時打杈,如果不摘除多餘的分枝杈,既消耗了養分,拖延了正品葉的生長,又減少了葉片總量而減產。
六、紫蘇的採收。
採葉:
1、採葉標準:如果用嫩莖葉,可隨時採摘。採收標準是葉片中間最寬處到12釐米以上,無缺損、無洞孔、無病斑。
2、採收時間:6月中下旬及7月下旬至8月上旬,葉片生長迅速,是採收高峰期,平均三四天可以採摘一對葉片,其他時間一般每隔一個星期採收一對葉片。
採種:以收穫種子為目的時,應適當進行摘心處理,即摘除部分莖尖和葉片。由於紫蘇種子極易自然脫落,所以種子50%成熟時割下,在準備好的場地上晾曬,然後脫粒,曬乾。
總結:紫蘇種植起來還是需要費些精力的,但是紫蘇的美味只有我們透過勤勞的雙手來栽種才能有收穫。紫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作用還是很大的,農村人喜歡把紫蘇曬乾,日後和水一起煮開,然後泡腳洗澡,效果很好。
回覆列表
紫蘇不但含有各種維生素和抗衰老元素SOD,有抑菌解毒、鎮咳化痰,預防感冒的功效,還是一種高階保健蔬菜,日南韓家烤肉必備,且它鮮嫩的莖稈和葉片還是是涼拌、炒食的上等菜餚,它的種子可榨油,出油率為20%,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最近幾年,河北省各地種植紫蘇的老鄉很多,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高效栽培呢?
紫蘇高效栽培之精準播種紫蘇,俗稱蘇子,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藥食兩用植物,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可以在3月末至4月初播種育苗,6到9月份就可以陸續採收,溫室栽培的話,建議選擇合適的上市空檔期播種育苗以獲取更大的收益。目前種植上一般都採用的是日系的綠葉紫蘇或者中國產的紫色大葉蘇種子,可以根據銷售用途來選擇品種,比如河北保定唐縣的一個農業園種植的就是日系綠葉紫蘇,因為他們主要做出口供應,而如果咱們面對的採購商是國內企業,則一般喜歡紫色大葉蘇。播種前建議種子採用殺菌藥劑進行浸泡處理後進行播撒,育苗選擇在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土地進行,每平米大約撒種10—14克,一畝大約用種1.2公斤。撒種以後上邊撒一層薄薄的沙土,能遮蓋住種子就可以。如果在春天氣溫比較低,應該搭上小拱棚來提高溫度,大約經過一週到10天,紫蘇就能夠出苗了。
紫蘇高效栽培之高畦移栽當紫蘇長到二葉一心時,需要肥料相對較多,這時候咱們要每畝施廄肥400-500公斤,保證它能迅速生長,以後每隔10天施一次廄肥,同時保持苗床溼潤。當紫蘇幼苗生長到一個月左右,達到10公分時,就可以進行大田移栽了,移栽前一週咱們記得要用殺菌劑對幼苗葉部、莖部噴防一次,預防病害發生。
紫蘇移栽前要對土地進行施肥澆水造墒,紫蘇喜歡有機肥高的地塊,咱們可以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複合肥100公斤,澆水後深翻,然後進行起壟,因為紫蘇不耐澇,所以提醒種植戶必須採取起高壟栽培,一般壟寬70公分,高25公分,定植時在高畦上栽植4行,行距15公分,株距15公分,應該是三角形栽植,這是高壟密植,作為藥用蔬菜來採摘的話一般採用這種模式來進行栽培。移栽以後,當紫蘇長到20-25天的時候要摘除初茬葉,第四節以下的老葉要完全摘除。
紫蘇高效栽培之追肥策略因為菜用紫蘇的採集量比較大,所以追肥量也相應比較多,一般紫蘇在整個生長期需要追肥3—5次。前期應薄肥勤施,以氮肥為主,促進苗木生長,每採收一次施一次肥,以氮肥為主,搭配適量的磷鉀肥。施肥的時候呢,隨施肥隨澆水,這樣施用主要集中在採葉時期,在7、8月需要進行肥料的補充,另外菜用紫蘇的澆水次數也比較多,在整個生個期採葉期間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採用滴灌灌溉。
紫蘇高效栽培之管理技巧紫蘇的分枝性極強,管理上咱們應根據用途區別對待,如果以採收種子做藥材為目的,應適當地摘除部分莖尖和葉片。如果作為菜用收穫嫩莖葉的話,可以摘除已進行花芽分化的頂端,使之不開花,維持莖葉生長旺盛。
紫蘇高效栽培之防蟲之道透過在河北省多年的栽培種植,我們發現紫蘇很少發生病害,但是它有一個突出的弱點就是容易發生蟲害。特別是在苗期,這種蟲子主要是菜青蟲來危害葉片,啃食葉片造成花葉,這種蟲害主要是在早期用速滅殺丁1000-1500倍進行噴灑防治,進行採葉以後不能噴施化學農藥,應該在採收期前1個月左右停噴任何農藥,在採收期間如果出現蟲害的話一般用苦參鹼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或者採用黃板誘殺這些小飛蟲或蚜蟲等蟲害。
紫蘇高效栽培之菜用攻略紫蘇按照用途有菜用和藥用兩種,採用主要採集嫩葉和嫩尖,藥用則主要採集種子,因此在管理上兩者截然不同。菜用紫蘇一般在6月初就可以採集了,採集的時侯一般要採集第四對葉片以上的葉子,一般採購商的標準是葉片中間部分要達到12公分以上,而且要做到不能有蟲咬、不能有病斑,不能有缺刻。大田種植的話,從6月底到8月初是紫蘇葉子生長最旺盛的季節,也是咱們的採集高峰期,甚至達到每6天採收一次。
採收紫蘇葉子的時候也有技巧,因為紫蘇的生長特點它是對葉生長,它是一對葉一對葉的生長,我們要採取自下而上的採收辦法,採摘下來後一片一片疊著放,如果採摘不及時葉葉之間會出現小的芽子,這種芽子會影響主幹葉片的質量,一般採收時發現葉芽要及時抹除。
紫蘇高效栽培之藥用攻略如果紫蘇作為藥材栽培的話,定值栽培的株行距應該是60公分×60公分,一般採用平畦栽培就可以了,作為藥用採收是在10月份進行,應在種子長到六、七成熟時收割,如不及時採收,紫蘇種子極易自然脫落。
藥用紫蘇採收是一次性採收,首先把紫蘇頂部的穗剪下來,然後進行晾曬,下邊的葉片和蘇梗割下來陰乾,然後再把這個葉片採下來,蘇梗和蘇葉分開,這就是藥材。只是在採收以後這葉片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環節不能忽視,就是葉片不能著潮不能雨淋,否則這葉片容易發綠或者是退色,就失去了商品價值。
紫蘇高效栽培之芽苗菜除了以上兩種用途,最近幾年紫蘇芽苗菜也是一種收益不錯的種植選擇,前幾天在菜市場看到目前芽苗菜銷售比較好的有蕎麥芽和紫蘇芽苗、香椿苗,按照我諮詢的芽苗菜生產企業介紹,他們採用的是普通的沙培法,一般供應大型菜市場和超市效益還是可觀的。具體辦法是講紫蘇種子浸泡20個小時左右撒入種植盤,蓋上薄薄一層沙子,最好放置在室溫攝氏20度以上的房間或者育苗房,每天注意隨時噴水,保持沙子表面溼潤,夏季大約一個星期就能長到10多公分,冬季需要15天左右也能長到12公分-15公分,就可以採收上市了。有興趣的可以試試,不過如果大規模種植,還是那句話一定要以銷定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