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履和齋史話

    首先明確一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定罪,並不以你是不是忠臣來論定。馬謖也是忠臣,不也死了嘛?

    下面我們來論述魏延的本領、個性與錯誤:

    魏延戰功赫赫.早在劉備時期,就曾經力壓張飛掌管漢中。可見其實力。到諸葛亮去世的時候,魏延已經成為蜀漢大軍的二號人物。

    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有智謀,屬於文武全才。比如,他對於漢中的防衛部署固若金湯;他所倡導的子午谷奇謀,歷來為《三國》迷津津樂道。

    魏延情商很低,很多小節、細節的工作他都不會做。

    事例一:魏延跟劉備早有淵源,早在劉表死時,魏延就力主迎接劉備,為此翻了蔡瑁,和文聘打起來。魏延的事前竟沒有跟劉備諸葛亮溝通。劉備也沒有絲毫表示。

    魏延恃才傲物。在蜀漢,諸葛亮神一樣的存在,唯有魏延既獨來獨往,有敢於審視、點評諸葛亮;對於諸葛亮之外的人全不放在眼裡,與諸葛亮的近臣不睦甚至敵對。如,諸葛亮死後撤退,他質問:“難道沒有諸葛亮,北伐都不進行了嗎?不是還有我魏延嗎?”

    受《三國演義》影響,我們習慣於將諸葛亮神化,由此引出魏延之死的陰謀論。

    假使真在軍事法庭上,魏延是不是有罪呢?答案也是明確的。

    無論在任何時候,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會“軍令如山”。

    1、魏延不服從組織安排,以一己之力對抗組織,這更是不允許的。不服從組織安排就是死罪。

    2、無論是撤退前後,他作為少數派,只帶著自己的人馬,獨立於多數派之外。疆場之上搞分裂也是死罪。

    3、在諸葛亮臨終之時,對於未來佈局有了新的安排,魏延應該服從上級的命令。然而魏延正是要挑戰他的上級的。抗命也是死罪。

    最後階段,魏延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完全是畸形。即使有最好的辯護律師,也難以為魏延辯護。

    諸葛亮分析的也對,所謂“有反骨”,不過就是常人難以駕馭。如果留下魏延,一旦他不高興,他敢把天捅個窟窿,何況他鬧起來是沒有人能降得住的。如同定時炸彈,不如及早清除。

    顯然,在整個事件中,也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弱點:格局不夠大,佈局不夠穩。好好的一個魏將軍,就這麼設計成反賊了。

  • 22 # 香茗史館

    《三國演義》中,魏延被塑造為了一個生有“反骨”之人,然而歷史上的魏延卻是對蜀漢忠心耿耿,雖然有些自傲和叛逆,但卻從來沒有反叛之心。那麼,忠心耿耿的魏延,又為何被殺且被滅三族呢?實際上,不過是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與楊儀爭權所致罷了。

    魏延長期跟隨劉備,乃是劉備的絕對嫡系

    作為蜀漢名將,史書並未介紹他是何時開始跟隨劉備的,《三國志·魏延傳》中只說“(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即建安十六年(211年)時跟隨劉備入蜀作戰。

    從這些有限的記載來看,魏延在入蜀作戰之前還只是個默默無聞之輩,而隨著劉備和劉璋決裂,劉備最終奪取蜀地,魏延這才因為屢立戰功而被封為牙門將軍。牙門將軍乃是劉備所創,先後授予趙雲和魏延,雖然《通典》將牙門將軍列入雜號將軍,但在蜀漢卻並非如此,而是與主公關係親近,需要常伴左右、參贊軍謀,並代為主公統領親兵的職位,任職者不僅要具備過人的勇武,還要有出色的軍事謀略。由此可見,魏延不僅能力出色,而且極受劉備信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贏得與曹魏的漢中之戰後,自稱漢中王,而在大家紛紛建議由張飛擔任漢中太守之時,劉備卻意外的將魏延任命為了漢中都督、太守,並將其擢升為鎮遠將軍。可見,對於長期跟隨自己的魏延,劉邦賦予了極大的信任和重視。

    在此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魏延都忠心耿耿的履行著鎮守漢中的責任,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正式稱帝,建立蜀漢政權,魏延則被進封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223年),劉備去世後,太子劉嬋登基,魏延被加封為都亭侯。

    此後,從建興五年(227年)至建興九年(231年),魏延曾先後四次跟隨諸葛亮北伐,不僅屢立戰功,甚至還在第一次北伐時,便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但並未被諸葛亮採納。北伐之餘,魏延則依舊擔負著守衛漢中的任務,而魏延在此期間因功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不過,魏延雖然勇猛過人、能征善戰,但性格上卻有些恃才傲物,先後與劉琰、楊儀等人交惡,甚至曾數次拿刀要殺掉楊儀,只是在諸葛亮、費禕等人的調解下,這才沒有釀成大禍。魏延的這種性格,顯然讓他得罪了太多的人,而這也為他的悲劇下場埋下了伏筆。

    諸葛亮北伐途中去世,魏延與楊儀爭權被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擔任先鋒官。然而,在這次北伐途中,諸葛亮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同年秋,諸葛亮病情加重,臨終之際他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商議身後之事,定下了自己去世之後便撤軍,並以魏延斷後的決定,而且表明,如果魏延拒不奉令,那便隨他去留。

    不久之後,諸葛亮去世,為了保證大軍順利返回,楊儀等人秘不發喪,依照諸葛亮遺計,令費禕向魏延傳達撤軍,並令其斷後的命令。魏延聞言,不滿的說道,“丞相雖然死了,但我還在。親屬官員就可以將其安葬,我來率領軍隊北伐,怎麼能因為他的死荒廢了天下大事?況且我魏延何許人也,怎麼能聽從楊儀的安排,甘作斷後之將。”(《三國志·魏延傳》)

    得知魏延的態度後,楊儀便按照此前的安排,不再理會魏延的去留,直接率領大軍徐徐撤退。魏延得知後自然大怒,認為楊儀這是有意怠慢自己,於是日夜兼程的趕到了楊儀大軍之前,並將所過之處的道路全部破壞,想要趕在楊儀之前率先返回成都。

    楊儀和魏延的矛盾全面爆發之後,兩人均上書劉禪指責對方謀反,劉禪無法決斷之下,只得向朝中大臣進行詢問,結果董允、蔣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楊儀、懷疑魏延。可以說,由於魏延平日裡的性格原因,此時朝中的形勢對於他已經極為不利。

    在朝中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魏延率軍先行抵達佔據了南谷口,並隨即對楊儀大軍發動了進攻,楊儀則命王平抵禦魏延。王平來到兩軍陣前,大罵魏延的先頭部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部署知道此事錯在魏延,因此“軍皆散”,只有魏延和其子數人逃亡,楊儀則派遣馬岱追上魏延並將其斬殺。殺死魏延之後,楊儀將馬岱獻上的魏延頭顱踩在腳下,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並隨之誅滅魏延三族,可見楊儀對魏延的恨意。

    《三國志》明確指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而元代的郝經也認為魏延被殺乃是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可見魏延之死乃是因與楊儀爭權,再加上兩人長久以來的矛盾導致的。

  • 23 # JP追逐生活

    很多人都覺得魏延之死是因為諸葛亮主導的,原因是其居功自傲且有反骨,實際上,諸葛亮從來都沒有釋出過任何要幹掉魏延的命令,甚至於從來沒有表露過任何對魏延的惡感。當然,魏延的死,諸葛亮有責任,但主要原因還在於魏延自身性格問題。

    《三國演義》出於文學創作人物塑造的需求,為了襯托主角諸葛丞相“多智近妖”的人物形象,把魏延徹底打成了反面人物。從腦後長“反骨”,到劇情設計魏延謀反,再到諸葛亮臨死前留下錦囊讓馬岱殺魏延,這一系列的情節設計大多屬於文學創作,並非歷史本來面目的真實情景。

    魏延 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隨同諸葛亮北伐,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遭到謹慎的諸葛亮反對。

    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鬥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魏延作為一個忠臣良將為什麼會被設計處死的:

    一、內部派系鬥爭

    楊儀,諸葛亮丞相長史,心胸特別狹隘,跟魏延是死對頭。而諸葛亮的遺令是讓楊儀率軍還回,自然是不會接受魏延來執掌軍權繼續北伐的,他和大家商量後,決定按照諸葛亮的撤退方案,班師回朝,並且散佈魏延要北降的謠言,“張言延欲率眾北附。”(《魏略》)魏延看到楊儀竟然自行撤退,而且跟自己交好的費褘也選擇了楊儀,於是乎衝動的的魏延選擇了公然作亂,自行率軍先南下,“所過燒絕閣道”,並且和楊儀互相攻擊對方叛亂,矛盾升級爆發。魏延因為深得重用,加上又勇猛過人,故而性格上“性矜高”,得罪了不少人。楊儀就是最水火不容的,所以當與楊儀互相攻擊對方叛亂的時候, 朝中沒有人替魏延說話,“董允、蔣琬鹹保儀疑延”。在何平的呵斥之下,士卒也不肯效命,“軍皆散”,慘遭馬岱斬首。

    惜哉魏延!就連陳壽都忍不住替魏延說了兩句公道話:“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最多想執掌軍權。

    二、居功自傲,難於駕馭

    魏延隨劉備、諸葛亮南征北戰,可謂戰功赫赫,經驗豐富。論文武之才,魏延不在關張之下。但他的傲慢勝過關羽,無禮不遜張飛,如此目中無人的魏延又怎能對姜維甘拜下風呢?這也正是諸葛亮所憂慮的。為了蜀漢的安定團結的大局,為了給蜀漢的主帥姜維掃清障礙,諸葛亮不得不借楊儀的手殺掉魏延。

    三、出色軍事家卻不懂政治

    作為一個從軍隊走出來的將領,戰場上必然是勇不可當。但在政事方向往往偏向鷹派,這勢必將導致蜀漢民不聊生,所以魏延這個丞相不能當。同時,諸葛亮也是為自己指定的“成承諸葛亮之成規,因循而不革”的接班人蔣琬、費禕掃清障礙。

    同時,對於劉禪來說,蔣琬、費禕是合適的輔臣,而魏延則必為權臣,如若魏延不除,劉禪的親政也只能不斷向後拖延,一旦權臣與天子之間產生矛盾,那極有可能在蜀漢內部爆發各政治集團之間的站隊,蜀漢政壇面臨分裂局面。蜀漢本就弱小,一旦分裂,勢必早亡。

    所以說,為了蜀漢朝堂的穩定,魏延必須死,即使魏延忠於蜀漢,也必須死!而且,必須早死,只有這樣,蜀漢才有更多的時間的延續國運。

    所以諸葛亮作為白帝城託孤老臣為了劉備帝國的持續穩定不得不除掉魏延。魏延之死更多原因還是其之身原因吧

  • 24 # 二辻四畫生

    魏延,字文長,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他作為鎮遠將軍鎮守漢中十年,後又跟隨諸葛亮數次北伐。誰也不能說他不是個忠臣,可是就是這樣一員大將,結局卻是被誅殺三族,讓人唏噓。

    關於魏延之死,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說諸葛亮死後,軍權交給長史楊儀。魏延不服,率先帶軍南歸成都,並派兵阻止楊儀南下,楊儀命何平抵禦,何平斥責魏延反叛,魏延計程車兵見狀四散而逃,魏延本人和幾個兒子逃往漢中,最終被楊儀派來的馬岱追殺至死。後來楊儀回到成都後,誅殺了魏延三族。

    當時在諸葛亮晚年,魏延可以說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很多人都認為魏延會在諸葛亮死後頂上去,魏延自己估計也做好了準備。可是在諸葛亮死前,卻與長史楊儀、護軍姜維等人秘密商討他死後的退軍計劃,只讓魏延負責斷後,如果魏延不聽軍令,便棄他不顧。

    很顯然,事情非常詭異,為什麼一個有望繼承諸葛亮職位的人卻在最後很明顯被拋棄了呢?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那是因為魏延投奔劉備時,諸葛亮就看出魏延生有反骨,天生就是叛徒。所以諸葛亮才在魏延身邊安插了馬岱,情況不對就弄死魏延。但是這很顯然是小說家的演繹,原因並不在於此。

    整個事件更讓人不解的是,魏延計程車兵明明有燒絕閣道的決心,為什麼會在何平的三言兩語下就跑了呢?這一切都顯得非常不合理。除了這一點,還有兩點不解之處。一個是魏延為何能繞開駐軍褒斜谷北口的楊儀,毫不受阻的到達褒斜谷南口,再將谷口棧道燒燬呢?總不能說楊儀軍中都昏睡了數日,以至於沒發現魏延軍隊吧。第二點是魏延如果是燒燬了棧道,將楊儀隔絕在褒斜谷北口,為什麼雙方的奏報能在同日抵達成都呢?

    既然有這麼多矛盾之處,那麼很顯然這件事情的過程有很多謊報的地方,以此來更合理的給魏延扣上“欲舉眾北附”的罪名。

    如果魏延的罪名是假的,那是誰設的計謀呢?是諸葛亮,還是楊儀?這就要從諸葛亮為什麼不招魏延開會,並且說出“魏延不從命,軍便自發”這句話分析了。

    首先諸葛亮不讓魏延開會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先鋒突然返回大本營,那麼前線勢必群龍無首,甚至吃敗仗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諸葛亮為了防止讓敵人有可乘之機,才沒讓魏延回來是可能的。

    其次魏延不從命只是說魏延如果因為沒開會,結果和他們出現意見偏差,不願意退兵的話,那麼你們可以先走。諸葛亮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因為魏延和楊儀爭權導致不和,萬一他死了,魏延很有可能不受楊儀的控制。

    如果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何須如此麻煩,更加不會用魏延當先鋒才對。只是魏延的楊儀兩人的問題,諸葛亮估計也沒什麼好辦法,這兩個人他都想用,但是衝突又化解不了,所以才會讓楊儀可以先撤。

    後來事情果然如諸葛亮所料,楊儀派費禕去告知魏延會議決定後,魏延果然反對,並表示不可“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還要求重新表決來決定撤不撤。費禕也不多廢話,反而忽悠魏延說長史楊儀是文官,在軍事上還是得聽你魏延的。

    當魏延和楊儀的奏摺都到了成都後,劉禪問蔣琬、董允怎麼看,結果二人都支援楊儀而懷疑魏延。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舉動,很有深意。楊儀和魏延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互相指責對方叛亂很可能就是矛盾升級。可是蔣琬董允二人卻明確袒護楊儀,絕對有貓膩。

    這就不得不說到蜀漢的權利鬥爭上去,蜀國一直有兩大政治集團,一個是以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為首的外來軍人集團,另一個是以蔣琬、費禕、李嚴等為首的蜀地文人集團。我們知道諸葛亮死的時候,外來軍人集團的勢力就很小了,魏延作為隨劉備入川的將領,實際上已經成為軍人集團的代表,所以遭到文人集團的打壓和排擠,屬實正常。

    諸葛亮為什麼北伐,還不是因為中和雙方的矛盾,用戰爭來緩解內部矛盾。可是隨著軍人集團的逐步走弱,文人集團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增強,所以諸葛亮向劉禪推薦文人集團的蔣琬、費禕繼承宰相,讓楊儀接管軍事。這說明了諸葛亮決定了將身後的軍政大權都交付文人集團。

    自此我們可以猜測,魏延的死並不是他叛亂造成的,和他的個人性格關係也不太大。他之所以被誅三族,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輸掉了蜀漢內部集團的權利鬥爭。

  • 25 # 沉墨I方之城

    魏延被殺,宣告蜀漢政權最後一個柱石良將終結,對蜀漢的影響非常的大,而魏延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歸罪於他自己,他並沒有反叛,卻因為自身性格原因招來了殺身之禍。

    魏延被滅三族並不是後主劉禪的意思,馬岱滅其三族的時候劉禪的旨意都沒到,他就在漢中砍了魏延的腦袋滅了其三族。

    馬岱殺魏延是領了楊儀的軍令,楊儀是諸葛亮軍中的長史,相當於一個參謀長,還兼管糧草和紀律,此人能力很強,做事麻利,還是深得諸葛亮的信任。

    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後,北伐曹魏就只能放棄,北伐不成,要撤軍,諸葛亮就把蜀軍後撤的指揮權交給了楊儀,諸葛亮看中了楊儀處理事務果斷麻利,熟知軍中制度等特點。

    楊儀主持蜀軍撤退,這就惹了另外一個重要將領——魏延。

    魏延是蜀中名將,深得劉備的信任,一路從荊州跟隨劉備入川,從一個牙門將成長為鎮北將軍,都亭侯,漢中太守,可以說在蜀漢眾多將領中,魏延的能力與關羽、向寵等名將齊名。

    魏延的能力很強,但是性格與關羽一樣,都很自傲而且孤僻,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特別是他鎮守漢中十多年,幾乎不與朝中的文臣武將有往來,連諸葛亮都與他交情一般,每次北伐,諸葛亮都是以漢中為基地,卻從來把漢中太守魏延當個一般將軍使用,這讓魏延非常的委屈,感覺懷才不遇。

    劉備在世很看中魏延,劉備死了,魏延在蜀中的地位不如以前,主政的諸葛亮雖然對魏延沒有惡意,但也不重用。

    諸葛亮一死,基本上朝中能為魏延說話的人就沒有了,除了後主劉禪,雖然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對人還是看得準,特別是對魏延。

    話說楊儀領了諸葛亮的遺命指揮撤軍,沒有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魏延。楊儀本來安排魏延負責大軍的斷後,害怕曹魏司馬懿追擊蜀軍,魏延不幹了。

    “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楊儀與魏延一直有私怨,在諸葛亮生前就發生過幾次衝突,幾次都是諸葛亮、蔣琬出面撮合調節,這次諸葛亮死了,蔣琬去了成都,兩個仇人終於正面鋼了起來。

    這就是拼人緣的時候了,魏延一向沒有人緣,大家都不為他說話,而楊儀卻有一個重要的幫手——蔣琬,楊儀是他推薦給諸葛亮的,楊儀要是真謀反,蔣琬肯定要受到牽連,蔣琬力保楊儀不反,群臣又沒人為魏延說話,局勢很明顯,魏延要吃虧。

    劉禪卻是個明白人,別看他傻乎乎,遇到這種大事毫不含糊,他清楚魏延不可能反,楊儀也不大可能造反,這其中一定有誤會,於是他發出詔書查實。

    沒等劉禪的詔書到來,魏延這個急性子就動手了,居然率軍堵住了楊儀的退路,想搶奪軍權繼續北伐,楊儀也是個火爆脾氣,一看魏延理虧,立刻調兵遣將對抗魏延,其中以王平、馬岱為首首先勸說了魏延的軍士放下武器,然後命令馬岱追趕孤身逃回漢中的魏延父子。

    馬岱追到漢中後,立刻包圍了魏延的府邸,得到楊儀的軍令梟其首,滅其三族,後來楊儀還踩著魏延的腦袋呼其為“庸奴”。

    魏延死得的確很冤枉,性格不好,人緣很差,連老實人王平都不幫他,更遇到了楊儀這種心胸狹隘的小人,自己處事衝動,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

    其實,說到底,這都是諸葛亮的錯,他在臨死前的安排就沒有考慮到楊儀與魏延的關係問題,這關乎到蜀軍的重要軍事行動,讓兩個私怨極深的軍中實權人物直接對峙,一個領軍,一個斷後,這萬一要是爆發衝突......,果不其然。

    最後說一下楊儀的下場,此人自恃殺魏延有功,回到成都後,日益驕橫,後來被罷黜流放,還後悔當初沒有率軍降魏,被朝廷賜死。可惜一代名將魏延死於一個宵小鼠輩手中,魏延一死,漢中在姜維手中沒過多久就丟了,至此蜀漢的北伐就愈加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