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跟班兒

    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是暴虐成性的君王,秦朝隋朝也都因此覆滅,和他們比起來,朱元璋也好不到哪裡去,他殺功臣搞特務,興文字獄,殘害了多少忠良,為什麼明朝沒有成為短命王朝,還能維持上百年的統治。

    朱元璋真的是暴君嗎,他殺功臣搞特務機構坑的是誰,坑的不都是官員,官員被限制得越多,百姓其實就過得越好。他和秦始皇是有本質區別的。

    秦始皇橫掃六國,對於六國百姓來說他是侵略者,是破壞他們安定生活的罪魁禍首,而且作為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是極其不穩定的,制度都是需要開創的。朱元璋就不一樣了,他是在元朝的統治禍害百姓,民不聊生的時候起義的,對於百姓來說,他是救世主,而他也沒有讓百姓失望,打仗權斗的時候心狠手辣,處理政務的時候宅心仁厚,怎麼治理國家,他也有了前面幾個國家的參考。

    朱元璋出身民間,他深知百姓疾苦,在他的統治時代,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自主權,明初的基層統治是有裡甲、鄉老和糧長相互結合構成的,農民可以自主處理基本事務,稅收非常低而且永遠固定,這嚴格限制了政府在基層的權利,他們沒有了剝削百姓的名目。並且當時有一個奇特的規定,但凡被定罪的官員,只要百姓為他申冤,當即無罪釋放,並且官復原職,而沒有罪的官員,百姓可以組織將其押解進京上告朝廷。

    而且,其它朝代,上奏都是官員的特權,朱元璋統治時期卻是無分貴賤只要你會寫字的,就可以上奏提出自己的訴求,朱元璋還非常認真的看了老百姓的申訴,並且滿足了他們,在封建統治時期,讓百姓自治,不剝削他們是統治者最大的善意。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的這些舉動充保障了百姓的利益,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得到百姓的擁護,他殺了多少武將抄了多少文人的家對百姓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讓他們豐衣足食了。

    王朝滅亡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民心,這個朱元璋完全不用擔心,他絕對是中國歷史上對農民最好的統治者了,哪個農民不希望他長命百歲;一個是皇帝掌握的權利,我們前面提到了朱元璋登基之後就殺掉了跟自己征戰的功臣,他這樣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是心理變態殺著高興嗎,當然不是,他這樣做是為了將這些臣下的權利收回到自己手中,再分配到自家。

    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做的事情再齷齪都不會動盪到社會根基,當時天下已經相對安定,一個功臣的死去,必將迎來一個新人的崛起,而朱元璋提倡休養生息,他讓百姓走出了元朝殘酷統治的陰霾。他之所以會被寫成殘暴不堪的君主,主要還是因為寫他的人正是被他壓迫的知識分子階級的,而朱棣上位之後改寫明史也抹黑了朱允文、朱標,甚至包括朱元璋,還是滿清修史的人看寫得實在過分了沒有照著抄錄。

  • 22 # 洋哥說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大興文字獄,他在骨子裡是仇視知識份子的,這種仇視來自朱元璋的自卑。他會記得自己在遊方和尚時,穿著破舊的衣衫四處化緣,經常遭人辱罵,而罵他的那些達官貴人都是知識分子。同時他也是輕視知識分子的,在參加農民起義軍之後,他四處征戰,多少顯貴一時的高官文士都命喪他的鐵蹄之下。再加上朱元璋年幼失學,沒有受到過什麼文化教育,對傳統禮儀更是嗤之以鼻,不在乎什麼“以德服人”,只相信武力,因此在他的日後施政中才會不斷地用跪對、廷杖、文字獄來濫施淫威。同時作為一位從社會最底層升至最高層的皇帝,朱元璋為了維護自尊,對有些字眼非常敏感,常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看成是莫大的恥辱,對於一些詞藻也往往是望文生義,加以曲解,一旦生疑,便除之而後快。

    據記載,北平府學訓導林伯謹在《賀冬節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一句,本來是讚頌朱元璋和他的子孫都是百姓的楷模。可朱元璋確認為這是諷刺他早年做過盜賊,於是林伯謹被殺。

    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的賀表更為典型。他寫道“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朱元璋看到後大發雷霆,這是暗喻自己剃過光頭,當過盜賊。於是徐一夔被處死。

    陳州訓導周冕則更是冤枉。周冕在《萬壽賀表》內寫有“壽域千秋”一句。在朱元璋眼中,“壽”就是“獸”;又把“域”誤讀為“或”,認為是“禍”的意思。於是周冕被殺頭。

    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直殺的天下讀書人膽戰心驚,不知所措,使得文化事業遭受了無可挽回的損失。喪失了活力,窒息了文學藝術、學術思想的發展。僥倖活下來的文人,為保全性命,也會約束自己的感情,鉗制自己的思想,不敢絲毫突破,文化學術陷入了極其嚴重的僵化保守境地。

  • 23 # 瘋狂de皮皮蝦

    朱元璋文字獄的誘發原因還得從朱元璋的身世說起,朱元璋小時候家境貧苦,家裡的兄弟姐妹又多,朱元璋幼時的時候父母就身亡,家庭散裂,兄弟姐妹們也都安了家,只剩下年齡最小的朱元璋,為了一口飯吃,朱元璋只好去寺廟當起了和尚。

    因為曾經有過這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這在朱元璋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疤,在朱元璋的朝代來到後,曾經的小和尚就開始放出了命令,不準別人說或者寫關於“禿頭”、“僧”、“寺廟”之類的詞彙,朱元璋認為誰說了這些詞彙就是對他的身世一種藐視,就是在揭他朱元璋的傷疤,就是在嘲笑他。

    再加上朱元璋曾經身戰沙場整整十七年,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使得其身心多疑,別人無意的一首詩他都認為是在嘲笑諷刺他,就算無意間寫錯了一個字,他也瞎猜,然後把別人殺掉斬頭,明朝很多文人墨客死在他的手下。

    而這樣的一場猶如“焚書坑儒”般的文人浩劫卻在歷史中無從記載,這也是從野史中才得知的,可見朱元璋的懷疑心是有多大了。但是也有史記專家說到恐怕文字獄並沒有那麼的嚴重,純屬當時反明朝人所胡亂編造的謠言。

    不過朱元璋文字獄具體是因為什麼,後世人也不得而知了,只能進行一些沒有證據的猜測。

  • 24 # 金驢獎電影

    問:明太祖朱元璋有沒有興過“文字獄”文字獄,都有誰被殺?

    翰林編修高啟作詩:“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被腰斬。御史張尚禮作詩:“夢中正得君王寵,卻被黃鸝叫一聲!”下獄死。僉事陳養浩作詩:“城南有安婦,夜夜哭征夫”,被投入水中溺死。兗州知府盧熊把“兗”錯寫成“袞”,被明太祖視為不敬,斬。中書詹希原給太學寫匾額,“門”字少最後一勾,被視為阻礙納賢,斬。僧人一初作詩:“見說炎州進翠衣,羅網一日遍東西”“新筑西園小草堂,熱時無處可乘涼”被懷疑抨擊明太祖刑法太苛,斬。僧人來複作詩:“金盤蘇合來殊域,...自慚無德頌陶唐”,“殊”字被視為“歹朱”並罵太祖“無德”,斬。朱元璋私遊一寺,見壁上有詩“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也何妨?”大怒,將全寺僧人都殺了。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作《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則”與“賊”同,被視為罵太祖起兵當過賊,斬。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作《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作《賀冬表》中有“儀則天下”,斬。桂林府學訓導蔣質作《正旦賀表》中有“建中作則”,斬。常州府學訓導蔣鎮作《正旦賀表》中有“睿性生智”,“生”與“僧”同,被視為罵太祖當過和尚,斬。澧州學正孟清作《賀冬表》中有“聖德作則”,斬。陳州府學訓導周冕作《萬壽表》中有“壽域千秋”,斬。(《朝野異聞錄》)懷慶府學訓導呂睿作《謝賜馬錶》中有“遙瞻帝扉”,被視為“帝非”,斬。祥符縣教諭賈翥作《正旦賀表》中有“取法象魏”,斬。台州訓導林雲作《謝東宮賜宴箋》中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法坤”與“發髡”同,“藻飾”與“早失”同,斬。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道”與“盜”同,斬。處州府學教授蘇伯衡,作表箋誤,下吏死。(《明史-蘇伯衡傳》卷285)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太祖大怒,斬。狀元張信訓導王子,引用杜甫詩“舍下荀穿壁”出題,被認為譏諷天朝,腰斬。(《皇明記略》)不但大臣因文字橫遭不測,就連藩國北韓也不能逃脫,北韓國王李成旦進表箋,有犯上字樣,明太祖當即下令將進貢物品全部打回,還要北韓交出撰寫此文的鄭總。北韓恐懼,將鄭總押送至南京,太祖下令,發配雲南,仍令遼東都司不許高麗人通界,也不許商客貿易。(《國初事蹟》)

  • 25 # 視聽劇場

    胡藍之獄簡介朱元璋出身淮西貧民,曾入皇覺寺為僧,從他投入"紅巾軍",到建立了大明政權,戎馬征戰十幾年。他的成功,得益於身邊一批運籌帷幄、能征善戰的淮西文臣武將。朱元璋稱帝后將這些開國功臣都封以高官貴爵。他們中間文臣以李善長、胡惟庸等為中心,武將以徐達、唐勝宗、藍玉等為中心,組成了勢力強大的"淮西幫"。“雲奇告變”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報告給朱元璋說,他們家裡的井裡頭長出石筍來了,這是出了祥瑞,請朱元璋到家裡來觀看。朱元璋駕出皇宮,到皇宮附近的胡惟庸家去。忽然路上有一個人,騎著馬衝過來了,攔住車駕,說不出話來。衛士遂把他抓到地上打,把那人胳膊都打斷了,胳膊還指著胡惟庸的家。朱元璋感到有問題,一定是那兒發生了對我不利的情況。於是朱元璋登上城牆,看到胡惟庸家裡刀槊林立。這個被打的人叫做“雲奇”,這就是所謂的“雲奇告變”。胡惟庸案胡惟庸,濠州定遠縣(今屬安徽)人。早年隨朱元璋起兵,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洪武三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六年七月,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至十年進左丞相。 胡惟庸當了丞相後,飛揚跋扈,獨掌生殺大權。他竟敢拆閱呈給皇帝的奏摺,徑自處理,對不利自己的奏摺隱匿不報;他還時常不奏報朱元璋,獨斷專行官員的生殺升黜大事。他還在朝廷中不斷培植私人勢力,並拉攏軍界。於是他的門下出現了一個文臣武將齊集的小集團。朱元璋為此深感不安,皇權與相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殺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時對和胡來往密切的官員也進行抄家滅族。以後又幾興大獄,使"胡惟庸獄"不斷牽連擴大,到洪武二十三年,功臣太師李善長等人也以與胡惟庸"交通謀反"被殺。著名儒臣、文學家宋濂只因受孫子連累,全家被貶到四川,他也病死於途中。此案延續了10年之久,前後被殺的幾十家王公貴族,共30000多人。藍玉案藍玉,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二十年拜為大將軍,屯薊州。後因南征北戰平定邊疆有功,被封為涼國公。但藍玉為人驕橫,霸佔民田、廣蓄莊奴,有許多義子仗勢欺人。他還私自佔有了元朝皇帝的妃子(這是一種大逆的事情)。北征以後更甚,曾天晚回師夜經喜峰關,城門不開,遂毀關而入。他與馮勝、傅友德,這兩個大將一起去徵雲南,回來以後,他們兩個人都被封為太師,藍玉自己被封為太傅,藍玉為此常有怨言。朱元璋曾對其多次申斥。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將領控告藍玉"謀反"並嚴刑拷打成案。藍玉下獄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乘朱元璋籍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遂族誅藍玉等,並株連蔓引,不但藍玉全家被殺,受此案株連被殺的高官,僅列入《逆臣錄》的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25000人。 該案與胡惟庸案合稱為胡藍之獄。其他案獄而在“胡藍之獄”後,明太祖意尚未足,過了年餘,潁國公傅友德,奏請給懷遠田千畝,非但不準,反將他賜死。定遠侯王弼,居家嘆道:“皇上春秋日高,喜怒不測,我輩恐無噍類了。”為這一語,又奉詔賜死。宋國公馮勝,在府第外築稻場,埋甔地下,架板為廊,加以碌碡,取有鞺鞳聲,走馬為樂。有怨家入告明太祖,訐勝家居不法,稻場下密藏兵器,意圖謀變云云。明太祖遂召勝入,賜酒食慰諭道:“卿可安心!悠悠眾口,朕何至無端輕信?”言下,甚是歡顏。勝以為無虞,儘量宴飲,誰知飲畢還第,即於是夜暴病,害得七孔流血,數刻即亡。 總計明朝開國功臣,武將只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鄧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鄧四公,都死在胡藍黨獄以前,沐英留鎮雲南,在外無事,得以考終。湯和聰明,見太祖疑忌功臣,便告老還鄉,絕口不談國事,所以享年七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育兒路上有哪些後悔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