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所不萌的世界

    喀秋莎火箭炮作為一種“面殺傷”武器有著威力驚人的殺傷力,可以對叢集的德軍致以毀滅性的打擊。坦克裝甲目標,陣地戰壕都難以逃脫這種覆蓋式的轟炸。1門喀秋莎就能發揮出相當於一個營的火炮威力。遭到持續炮擊時士兵會利用炮火間隙尋找掩體,但是一個營的炮擊火力鋪天蓋地的襲來,想躲避幾乎是不可能的。在蘇德戰爭期間,德軍好幾次重大損失都是在部隊集結地遭到覆蓋式打擊,全軍覆沒都是常有的事。

  • 2 # 客矢解

    當時蘇軍使用的火箭炮雖然射程不遠,但是火箭彈裝藥足夠多,投送能力是德國炮兵所不能匹敵的。在短時間內喀秋莎型別的火箭炮火力覆蓋密度足以導致彈著點滿目瘡痍。如果被打擊物件是沒有防護計程車兵,那完全可以稱為絕望。甚至沒有全屍。

    火箭彈裝有高爆炸藥,或者榴霰彈,對於輕裝甲目標和人員的殺傷是及其恐怖的。相反,傳統炮兵單門依靠發射藥將炮彈彈頭擊發在一定距離上精度更為可靠。但是每分鐘算下來只有幾發。車載火箭彈就不一樣了只要管夠有多少打多少。在兩公里內實現摧毀掩體,運輸車輛甚至碉堡等是少量傳統火炮所達不到的。

    當時的活塞式戰鬥機也會裝備火箭彈來打擊地面目標,不過成名的卻只有BM-13喀秋莎車載火箭炮。除了多管聯裝,火力密度高還有機動性強的特點。雖然載具是普通車輛,防護能力也很弱,比較容易被摧毀。但是這件武器是用來進攻的,且他的射程只能擺在前線。防守這種武器生存率是很低的。

    德軍怕還因為德軍的空軍制空優勢的喪失。即便不能完全說是處於劣勢,但已經做不到有效阻止蘇軍進攻了。而這種武器在兩公里就明目張膽的向德軍開火,德軍卻無能為力。火箭炮打出的火箭彈同樣有呼嘯聲,伴隨著發射密度這種聲音在戰場上足以做到威懾能力。況且德軍在1943年以後就處於敗退階段,這無疑影響了德軍士兵的作戰鬥志。

    德軍的武器也曾這樣影響過蘇軍,德國的虎式坦克往往在蘇軍坦克衝鋒的途中就能消耗不少的坦克,給蘇軍坦克手留下不小陰影。風水輪流轉嘛,IS-2一出這種危機隨之化解,同時其他方面也露出了優勢,德軍敗退直至兩公里外的蘇軍武器都不能有效防禦。一個營喀秋莎火箭炮車隊在短距離上相當於一個傳統炮兵師的火力密度,在寬闊的戰線上鋪開在那時候任何人都是絕望的。

  • 3 # 靈鯊

    因為“喀秋莎”的射速快、射程遠,又能一次性發射多枚火箭彈。

    還有就是“喀秋莎”是運用了“飽和式”、“覆蓋式”的攻擊方式。這種攻擊方式,也是前蘇聯慣用的的方式。那麼以這種攻擊方式去攻擊敵軍,即使敵軍沒有被炸死也會被火箭彈落地以後爆炸所導致的氣浪給震死。你說可怕不可怕。

    因為“喀秋莎”發射火箭彈的聲音特別像管風琴,所以他還有一個優雅的外號“斯大林管風琴”。當然這種聲音在敵軍士兵的耳朵裡聽起來可一點也不“優雅”。

  • 4 # 薩沙

    蘇德大戰初期,德軍的進攻一帆風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在德軍閃電戰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羅斯的奧爾沙市附近的一個鐵路站點上,德軍正在從列車上解除安裝大量的軍火物資,同時一大批德軍增援部隊也在等待被運送到前方。

    此處離前線不過10幾公里,德軍士兵和後勤人員一點也不慌張。德軍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戰區制空權,加之車站附近部屬了重炮部隊,即使有蘇聯火炮敢於冒險向車站射擊,也會被迅速定位消滅掉。

    這些士兵們悠閒的坐著躺著,有的在閒聊,有的聚在一起抽著煙。就在他們非常放鬆之時,突然天空出現了一種巨大且可怕的聲音,聽起來就像空氣被某種東西撕裂開。在短短几秒鐘內,有80枚炮彈像暴風雨一樣砸到了車站上。一時間整個車站成為一片火海,大量物資被摧毀,停放在此處的列車遭到嚴重破壞,士兵更是傷亡慘重。車站內四處都是血跡和殘肢,僥倖未死的德國士兵驚呼著四散尋找掩體。

    他們其中有一些經歷過波蘭戰役和法蘭西戰役的老兵,卻從來沒有收到過這種強度的炮擊,這些老兵也被嚇破了膽。

    車站附近的德軍指揮官非常惱怒,他命令空軍立即支援,尋找蘇聯炮兵陣地後給予完全的摧毀,同時命令德國火炮部隊立即還擊。

    德軍軍官根據攻擊強度估計,這應該至少是一個蘇軍炮兵師的第一輪炮擊(蘇軍一個炮兵師有8個團,火炮總數168門)。蘇軍炮兵師的目標巨大,除了上百門火炮以外,光是運載火炮的車輛也有數百輛,很容易被發現。而且大量火炮轉移陣地需要一段時間,以德軍炮兵和空軍的反應速度,絕不會讓蘇聯人跑掉。

    德軍炮兵部隊隨即透過估算方位,開炮還擊。但炮擊以後,卻沒有任何反應。此時德國空軍報告,德國炮兵部隊的炮彈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處根本沒有任何蘇軍火炮的痕跡。而德國空軍在附近進行了細緻的偵查,卻沒有發現蘇軍大規模炮兵部隊的任何痕跡,僅僅看到幾輛蘇聯的吉斯卡車在向後方高速撤退。由於目標太小,德國空軍沒有進行攻擊。

    德國指揮官大惑不解,這一個師的蘇軍炮兵難道憑空消失了嗎?其實,他們遭遇的正是蘇軍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研發歷史

    俄國人研究火箭武器的歷史很長,最初卻不是為了作為火炮使用,而是作為飛機的對空武器。

    在一戰的實戰中,沙俄發現飛機的對空火力不足。無論是機槍還是機關炮的射程有限,威力不大,不是最有效的對空武器。

    沙俄專家認為,使用對空火箭彈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火箭彈的射程遠,威力大,造價也比較低廉,且沒有什麼後坐力,很適合在飛機上使用。

    如果俄國的飛機使用火箭彈作為空戰武器,那俄國的戰鬥機攻擊力會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可以獲得完全的制空權。

    願望雖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

    沙俄的這方面的科學非常落後,直到沙皇被推翻,尚沒有任何實用性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資料。

    十月革命以後,深受人民支援的紅軍很快擊敗白軍,控制了國家。隨著五年計劃振興國家的開始,這項研究工作也被當時的蘇聯政府所重視。

    蘇聯領導人任命了大名鼎鼎的火箭學家尼古拉.依萬諾維奇.迪秋米洛夫為負責人,組成了一個氣體力學研究小組(簡稱GDI),這裡面都是蘇聯火箭界的精英人物。早在1920年俄國內戰還在激烈進行的時候,這個團隊的研發已經有了初步成果。

    著名科學家V.A.阿爾特米耶夫在當年完成了固體燃料火箭的設計、組裝和試射工作,完成的整個專案的基礎研究工作。

    1925年,在團隊負責人迪秋米洛夫的建議下,開發小組進行重組,又吸收了一批國內這方面的專家。蘇聯政府對這個研發專案也非常重視,在國家經濟還是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投入鉅額資金。

    在政府的支援下,科學家們研發上就便利了很多,他們集中力量開始研究以固體燃料為動力的火箭彈課題。

    經過3年艱苦研究工作,開發小組終於完成了以無煙火藥為動力、射程1300米的第一枚實驗性火箭彈。

    專案組成員欣喜若狂,這項成就讓蘇聯在這個領域內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至少可以保證10年的領先優勢。

    就在此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專案組負責人迪秋米洛夫因勞累過度,在1930年猝然去世,這是對蘇聯火箭工業的一次慘重打擊。

    由於一度沒有科學家能夠接手迪秋米洛夫的工作,這個小組幾乎要解散,研發工作也完全中止。

    好在極富有戰略眼光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對該專案非常重視,他給予小組大力的支援,保證了研究的繼續進行。

    蘇聯人又經過3年的研究,終於完成了火箭彈的實戰化。

    1933年蘇聯推出了,RS-82型82毫米火箭彈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彈。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5公里以上。

    就在火箭發展非常順利的時候,整個專案組再次遭遇不測。

    1936年蘇聯爆發了大清洗事件,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和一些火箭科學家在內的火箭專案參與者被斯大林處決。

    蘇聯火箭專案受到慘重打擊,該專案的進度大大減慢。

    直到1938年,空對空火箭彈才被正式裝備蘇軍部隊。

    蘇聯以伊爾16戰鬥機作為機載平臺,成功的進行了世界上首次空對空,空對地火箭彈攻擊實驗工作,效果很不錯。

    1939年,日軍在外蒙古進行試探性進攻,諾門坎戰役爆發。此次戰役中雙方除了在陸地上激戰以外,空中的爭奪也特別猛烈。

    戰鬥中,蘇軍的伊爾16戰鬥機首次使用了火箭彈。5架伊爾16向一對日軍飛機發射RS-82火箭彈,擊落了其中的兩架。蘇軍的圖波列夫SB轟炸機,也在戰鬥中使用RS-132對地面轟擊,但戰果一般。

    空軍使用火箭彈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作用並不像之前預測的那樣大。這主要是航空火箭彈並沒有今天導彈的制導系統,遠距離射擊精度有限。如果在近距離發射,也就不能取得相對於機槍和機炮的絕對優勢。

    讓設計者沒有想到的是,火箭彈在另一個領域,也就是陸戰方面的戰果數千倍於空軍。

    時間進入1938年,蘇聯軍事高層開始意識到火箭炮作為一種新式火炮,可能對蘇軍未來的戰鬥起著極大的作用。

    傳統火炮是利用點繞炮彈中的發射藥,從而透過高溫高壓氣體產生一次性的向後巨大推力,推動炮彈中的彈頭透過炮管發射出去,而向後的另一部分推力由火炮自己承擔。火炮發射時,不可避免的產生一定的後坐力。炮彈在炮管的運動中被賦予了飛行方向和射角,炮彈出膛以後就做一個拋物線的運動,最終落到地面上。

    傳統火炮的特點讓它射程較遠,精度較高,由於使用炮彈中的發射藥作為推動力,在點燃發射藥的一瞬間就燃燒完畢,炮彈出膛以後是依靠之前的慣性推力前進,沒有額外的動力。之前的一次性推力必須很大,這個推力不但由火炮各部分承擔,也包括炮管。

    ---------喀秋莎密集的火力,是普通火炮絕對辦不到的。

    相比火箭炮來說,由於這個發射原理的限制,傳統火炮必須依賴炮管,也就是一次只能發射一枚炮彈;而且火炮需要承受推力,就必須有堅固厚重的外形,重量不可能太輕,導致移動不便;一次只能發射一發炮彈,也就限制了火力的密度。

    而火箭炮則完全不同,它的炮架只是給火箭彈設定發射方向和角度而已,沒有炮管的存在。火箭彈發射以後,依靠自己的固體燃料持續燃燒產生推力,不像炮彈只是一次性的。火箭炮的射程和威力,可以不亞於傳統火炮。由於無需受到炮管發射的限制,可以短時間內發射數量極多的火箭彈,火力上遠遠超過傳統火炮。而且火箭炮是無坐力的,炮架本身不需要承擔火箭發射的後坐力,也就無需像傳統火炮一樣具有厚重的炮身和炮架。火箭炮的重量很輕,可以裝載在汽車等負載較輕的運輸工具上,可以打了就跑,機動靈活,戰場生存能力強。

    1938年,蘇聯人正式啟動了車載火箭炮的計劃,以載重量2噸的吉斯6型卡車為平臺,裝載火箭彈作為武器,形成一套自行火箭彈發射系統。

    由於之前已經成功發明了火箭彈,吉斯卡車也是現成的,此次研發工作沒有耗費太長時間。僅僅一年後的1939年4月,蘇聯成功研究了第一款自行火箭炮。吉斯卡車上裝載著16管132毫米火箭彈發射彈架,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

    經過嚴格測試以後,蘇聯軍方認為這種火箭炮基本可以滿足實戰需要,於是生產了一小批約11門交付部隊測試。

    在對該火炮的測試中,蘇軍炮兵部隊官兵極為震驚的發現,火箭炮火力極為猛烈,猛烈到了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在短短几秒鐘內,火箭炮就可以將大量火箭彈覆蓋到數個足球場大的區域。由於發射射速快,一次覆蓋面積大,在該區域的敵軍士兵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效反應,也無處躲避,必遭慘重打擊。

    如果用常規火炮來攻擊這塊地域,至少要用數倍於火箭炮的炮兵部隊才能做到。可見,火箭炮是一種火力極為強大的武器,在很多場合中遠遠比常規火炮厲害的多。

    另外,火箭炮還具有傳統炮兵做夢也想不到的良好的機動性。由卡車搭載,火箭炮的公路行使速度可以達到90公里/小時,坦克也追不上。

    在短時間發射完了以後,火箭炮可以立即轉移陣地,比常規火炮轉移陣地的速度快上數倍。這樣就不容易被敵方反擊炮火打擊到,戰場生存力很強。

    而且,火箭炮的造價相當低廉。整個火箭炮也沒有任何複雜製造技術,也可以大量製造,很符合蘇聯軍隊的實際要求。

    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火箭炮很容易使用,無需向傳統炮兵一樣經受長時間的正規訓練。一般訓練一個火箭炮發射小組,僅僅半個月到一個月就夠了。

    蘇軍炮兵部隊將這些意見反饋到蘇軍高層!當時的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GKO)認為火箭炮雖然好,畢竟是一種新式武器,還要經過嚴格的測試才好大量裝備。

    尤其蘇軍炮兵高層人士,如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認為,傳統火炮已經使用了數百年,不可能被火箭炮這種新式武器在一夜之間淘汰。他們對火箭炮並不重視,人為的阻礙了火箭炮裝備部隊的時間。

    於是該計劃就被暫時擱淺下來,直到1941年4月才被正式定型為БМ-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

    這幾個老軍人都被該火箭炮的巨大威力所震驚,一致要求立即將該專案提升到研發工作的最前列,加大開發力度。

    初戰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後僅僅2個月,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生產,蘇德戰爭就突然爆發。

    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丟失了數量驚人的重灌備,急需要大量的補充。

    由於德軍進攻的影響,蘇聯的大型兵工廠也開始向烏拉爾山區的內陸遷移,生產量大減,無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蘇聯急需要大量火炮最為前線的火力支援,以阻擋德軍銳利的攻擊勢頭。

    БМ-13-16火箭炮的時代由此來臨!БМ-13-16火箭炮的遠比普通火炮更便於大規模的製造,完全符合這一階段實戰的需要。

    蘇德戰爭剛剛爆發,蘇軍高層就命令立即生產БМ-13-16火箭炮,該工作由蘇聯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負責。

    首批7輛БМ-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該工廠整體轉移到車里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產到1945年。

    在搬遷的同時,132毫米火箭彈的編號由RS-132變更為M-13。這種口徑的火箭彈已被劃入重炮的範圍,殺傷力可觀,最大射程為9.05公里。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實驗性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由NKVD(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挑選的。

    他們很快趕到白俄羅斯前線,此時蘇軍已經在白俄羅斯一潰千里。斯摩稜斯克戰役中,蘇軍損失48萬人,坦克1348輛,飛機900架,各種火炮近萬門!

    這種傷亡放在西線,如比利時、荷蘭這樣的國家,就足可以一戰亡國滅種。

    蘇聯的實驗火箭炮連,在這種逆境下堅持作戰。如文章開始所寫,他們在奧沙爾附近使用其中的5輛火箭炮,沉重的打擊了車站附近的德軍部隊,然後火速撤退走了。

    德軍認為遭遇蘇軍常規炮兵打擊,他們的反擊落了空。他們沒有想到,這80枚炮彈並非一個炮兵師發射的,而僅僅是五輛БМ-13-16火箭炮的傑作。

    -----------上圖才是真正的喀秋莎,下圖是裝填時候的樣子,喀秋莎火箭彈的消耗量驚人。

    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深受蘇軍炮兵戰士的喜愛。這種武器在當時還是秘密的,並沒有正式的名稱。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個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的(該工廠名稱俄文所寫的第一個字母)。蘇聯炮兵們根據這個字母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個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蘇聯常見的女性名,這個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戰士們最可愛的女性伴侶。由此足可以看出,蘇聯炮兵對這種武器的喜愛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證明了該武器完全適應蘇德戰場,隨即開始了大量的生產和裝備工作。由於蘇軍極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遠比常規火炮容易生產,蘇聯對此投入最大。

    一輛輛喀秋莎以驚人驚歎的速度,被生產出來,到1942年初,火箭炮彈的產量比計劃超產四倍,在1942年一年內,工廠交付蘇軍的火箭炮達3237門之多。

    雖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非常成功,他們自己的結局卻是不幸的。

    之後該炮兵連線連在斯摩稜斯克、葉爾尼亞等人成功的作戰。由於火箭炮威力巨大,覆蓋區域大,導致德軍士兵一旦被攻擊根本沒有機會躲避(普通炮兵進行炮擊時,老兵憑藉對炮彈落點的判斷,一般還能進行躲避。主要是針對炮彈破空的聲音),加上火箭彈在空中還有種獨特的發射聲音,這都造成了基層德軍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懼。

    德軍第9軍第12裝甲師在遭受火箭炮打擊後,驚恐的向後方報告:我們遭到不明型號火炮的攻擊,損失慘重。

    這次攻擊給第12裝甲師計程車兵留下深刻印象,稱喀秋莎為“魔鬼火炮”。

    甚至蘇軍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據時任西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的回憶錄中記述:4輛喀秋莎齊射,戰果極大。我軍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後,甚至嚇得退了回來。

    德軍高層為了消減士兵的恐懼感,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蘇軍火箭炮連。一旦找到他們就立即全部槍決,還需要將火箭炮完整的繳獲下來,送到德國後方研究。

    經過幾次戰役後,1941年10月7日夜,該火箭炮連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軍裝甲先鋒部隊遭遇。

    火箭炮的卡車,肯定跑不過德軍的快速裝甲車!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難逃一劫。但德國人的主要目標是繳獲火箭炮,如果大尉帶領部隊放棄火箭炮車,自己乘夜色突圍出去還是完全可能的。

    德國人並不在乎這個連的蘇聯士兵,他們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戰士們並沒有自顧自的逃跑,為了保守軍事機密,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將車上的火箭彈發射出去,然後將7輛火箭炮全部炸燬。

    於是該連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軍拼死交戰,阻擋德軍前進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將所有火箭彈發射完畢,然後使用炸藥包將7輛火箭炮車全部炸燬。

    炸燬火箭炮車耗費了時間,該連完全被德軍包圍,沒有能夠突圍出去。經過短暫激烈的近戰,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全部炮兵連戰士寡不敵眾全部陣亡(大尉時年36歲),德軍也沒有繳獲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後費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成為蘇聯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戰英豪

    初期蘇聯處於全面的防禦中,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謂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戰線後方,哪裡頂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開過去,經過幾次齊射以後,立即高速開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如果一次齊射能夠覆蓋德軍進攻士兵的佇列中,就會造成極大的殺傷。當德國發覺遭遇打擊,惱羞成怒的出動炮兵和坦克進行還擊的時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這種戰術讓喀秋莎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也成為前線蘇軍士兵最喜愛的東西。

    喀秋莎火箭炮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都有著非常良好的戰績。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來說,雙方在城市內激烈拉鋸,盡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擊對方。蘇軍在該戰役中使用了1531門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一個戰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個孤立的房屋,這個房屋佔據高地且非常堅固,誰佔領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鎖周圍數公里地區。

    蘇聯先後投入5個營的部隊固守,德軍也先後攻佔了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蘇聯人反擊奪回。在德軍第4次攻擊中,該房子裡面的紅軍戰士全部陣亡,僅剩下一個受重傷的排長倖存。

    此時德軍大部隊四面向房屋包圍過來,英勇的蘇軍排長向後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座標開炮,不要用別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後方的火箭炮部隊含淚向這個房屋開火,遮天蓋日的火箭彈飛過來,將數百名德軍士兵炸得血肉橫飛,當場炸死了德軍一個團長。德軍傷亡過重,被迫退了下去。不過火箭彈也將該房屋炸倒,蘇軍排長壯烈殉國。

    -----------------喀秋莎最大的問題在於精度,精度不好導致不能精確打擊,所以只能打擊面,不能打擊點。這樣一來,火炮的使用就有了侷限。

    實戰中,蘇聯人逐步意識到了喀秋莎的優缺點。

    喀秋莎最大的優點在於火力猛,最初一次打擊最為猛烈。

    二戰期間各國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對於敵人的作戰部隊進行炮擊,以第一輪,也就是開炮之後5到10分鐘內的效果最好。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敵人就會有充分的防炮準備,第二輪炮擊就無法造成什麼大的效果。

    常規火炮第一輪炮擊不可能太猛烈!以蘇軍為例,一個炮兵師不過100多門火炮,也就是說第一次炮擊最多可以射擊出100顆炮彈,第二次射擊至少也是6秒鐘以後。對於訓練有素的德軍來說,第一次炮擊以後,他們立即會進行躲避,第二批炮彈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準備了。

    對於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為例,一輛車上裝備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16枚火箭彈在7到10秒鐘內就可以完全發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基本相當於105毫米口徑的重炮炮彈。

    僅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個火箭炮連7輛發射車的第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100多枚火箭彈,相當於蘇聯一個常規炮兵師的火力。

    蘇軍一個火箭炮團就有24門喀秋莎,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近400枚火箭彈,相當於3個蘇聯炮兵師,這是極為可怕的一個數據。如果這麼多火箭彈同時落在同一個區域中,這個區域裡面的德軍士兵可就倒了大黴!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是利用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團一次齊射,將美第7師進攻的兩個營重創,斃傷700多人,幾乎把這兩個營打光。稍後志願軍一個火箭炮營的12門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機會一次準確的齊射,殲滅前來增援的美軍1個坦克營,擊毀擊傷坦克23輛。這兩個戰例足可見火箭炮的威力。

    進攻的德軍士兵回憶,他們最怕的就是蘇軍喀秋莎的打擊。在他們就要攻佔蘇軍陣地的時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現無數巨響,緊接著數百枚火箭彈向一片火雲一樣向他們覆蓋下來。由於火箭彈來得極快,士兵根本沒有躲閃隱蔽的機會,瞬間周圍1、2公里範圍內就成為一片火海。無數戰友被火箭彈撕成碎片,堅固的坦克,裝甲車和火炮也被火箭彈擊毀,至於普通的運輸車和彈藥車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軍進攻部隊往往就這樣倉皇敗退下去!德軍老兵得出的一致結論是,不怕蘇軍坦克,不怕蘇軍火炮,就怕蘇軍的喀秋莎。一旦遭遇喀秋莎的襲擊,從發現火箭彈到被擊中一般只有1、2秒鐘,無法做出反應。而喀秋莎都是叢集發射,一次至少數十枚落下來,根本也沒有地方可以躲避,那麼誰死誰活只能看上帝的意思。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還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進型M30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發射M31箭彈,口徑達到310毫米,比蘇軍經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的威力還要大,一發火箭彈即可擊垮一所房子。由於火箭彈的重量較大,該火箭炮的射程較短,僅有3公里,只能做前線近距離支援武器,不能作為遠端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產,但蘇聯缺乏足夠的汽車。為此,蘇聯人用盡一切辦法。他們使用了包括美國援助汽車,裝甲車底盤,甚至拖拉機。所以,蘇軍序列中有很多不倫不類的喀秋莎火箭炮!

    雖然戰果輝煌,喀秋莎在實戰中仍然表現出了一些缺點。

    在防禦中,它的一個缺點暴露無疑,就是發射時的動靜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煙霧,很容易被敵方空軍和炮兵部隊發現。喀秋莎並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輛卡車而已,一旦遭遇空軍和敵方炮火的打擊,就極容易被摧毀。

    實戰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脅就是德國空軍。德國空軍的飛機在對付T-34等坦克時,一般需要近距離投彈。這種方式難度比較高,獲得成功並不容易。對於喀秋莎時,德國飛機只要俯衝用機槍掃射即可。吉斯卡車基本沒什麼防護能力,一旦被擊中一般就會起火燃燒。

    喀秋莎不適合用於戰火最激烈的前線作戰,而適合在相對比較安全的後方做攔阻性炮擊。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軍開始走入戰略進攻,經過一系列艱苦戰役,蘇軍突入德國境內,包圍了柏林。

    此時約有2000門喀秋莎參與了柏林戰役,它們射出的可怕炮火將柏林變成了一堆堆的廢墟。

    而其可怕的聲音更對德軍官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連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憶錄,希特勒在自殺前幾天,突然聽到一種可怕的破空聲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詢問。副官告訴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風琴(德國人對喀秋莎的稱呼)。希特勒已經精神恍惚,追問那是什麼(其實他知道這個名字)?副官告訴他,這是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幾天後,他開槍自殺了。

    進入戰略反攻以後,喀秋莎就出現了一些明顯的缺點。

    ----------------------使用火箭炮的不僅僅是美國,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一共投入了189門M270火箭炮(其中18門具有發射陸軍戰術導彈的能力),總共發射了17000多發子母火箭彈(含1170萬個子彈),給伊拉克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和威懾力。下圖是著名的卡桑火箭,哈馬斯大量使用這種火箭彈對以色列進行騷擾,迫使以色列花費巨大代價發明了防禦火箭彈的系統。

    它的最大問題,在於射擊精度不夠。喀秋莎發射的火箭彈,只是普通的尾翼式火箭彈,也就是火箭彈僅靠靠自己的四片尾翼保持飛行穩定,是沒有制導系統的,也就不可能很精確。

    加上射程約10公里,這麼遠的距離內飛行必然會產生偏差,導致同一樣車發射的火箭彈往往散佈很大,一發和一髮之間有數百米的偏差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讓喀秋莎火箭精確的打擊諸如兵營、大型碉堡、橋樑等這些目標,喀秋莎是不能完成任務的,甚至可能發射數千發才能有一發擊中目標。

    在防禦中,喀秋莎一般都是打擊德軍進攻部隊,諸如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叢集坦克火炮。德軍處於進攻中,這些目標基本都是暴露的,很容易被喀秋莎覆蓋。

    蘇聯開始進攻以後,就面臨著德軍很多堅固防禦工事。喀秋莎對付不了這些工事,必須使用傳統炮兵。

    如果敵我雙方如果距離過近,也不能使用喀秋莎。因為它存在著射擊的偏差,有可能會誤傷蘇軍進攻部隊。在進攻中,喀秋莎的使用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進攻作戰時候,老式的喀秋莎БМ-13由於採用吉斯卡車作為載體,機動能力有限。一些複雜地形就無法行軍,也就無法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

    蘇聯國內的運輸情況很差,公路經過冬季的冰雪融化後,全部變成了一片泥濘的爛泥路,普通卡車在這種路上無法有效行使,更不要說像喀秋莎這樣負重很大的火箭炮車了。這種道路不但束縛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雙腿,對反攻的蘇軍一樣有著很大影響。

    後蘇軍利用Т-60輕型坦克的底盤,研究了БМ-8火箭炮,解決了越野能力。БМ8為了增強越野能力,減輕整車負重,使用了BМ-8火箭彈。該火箭彈則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彈改進得來,威力比БМ-13小,但是重量要輕的多。

    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 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 最具威力的部分。

  • 5 # 秦崤家庭農場

    因為,德軍防禦能力其實是很弱的。在退守階段,沒有堅固的堡壘。同時,大量聚集在一起,很容易被火箭炮連窩端了。尤其是火車站等。

  • 6 # 強武堂

    蘇聯的航空火箭彈設計還是不錯的,德國人喜歡用的渦輪噴氣自旋轉穩定方式蘇聯人也試過,但受限於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以及風洞試驗結果,被放棄了。蘇聯發現透過風洞試驗和試射發現火箭燃料的28%~30%都消耗在維持火箭自旋轉上,結果火箭彈的飛行速度和射程都因此打了折扣。因此蘇聯火箭彈的大部分質量都用在了推進和戰鬥部上。相比之下德國火箭炮精度更高,但射程差兩千米左右,覆蓋效果比較有限。

    這東西誰捱上都害怕,上甘嶺戰役後期我們調了喀秋莎上去。在坑道里堅持的我軍戰士開始還能分清我軍炮兵發射炮彈數量,後來只剩下隆隆不斷的滾雷之聲。戰士們抄起槍準備衝出坑道,指揮員們擺手要他們坐下,因為更為可怕的還在後面。突然,彷彿坑道上面開來了幾十輛火車,隆隆地轟鳴壓倒了一切聲音,隨後整個597.9高地籠罩在一片詭異的紅光之中,氣浪推著沙子衝入坑道,所有的油燈都被吹滅了。指戰員們最初靠著坑道壁坐著,這時竟然也被震得跳起,前仰後合半天找不準平衡,這就是火箭炮209團喀秋莎齊射的可怕威力。

  • 7 # 戰略論

    火箭炮相比於傳統的火炮最大的優點就是火力密集、機動性好,大面積的覆蓋性打擊讓對手根本來不及躲避,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前線後方正在進行重組和集結的部隊而言,這種突然的打擊往往會導致極為慘重的損失。更加嚴重的是對於德軍心理上的打擊,這種裝載在卡車地盤上的火箭炮機動性很高,基本就是打完就跑的戰術,德軍的空軍和火炮很難捕捉到並對其進行反擊。如果德軍士兵即使在遠離前線的後方也會時刻遭到蘇軍炮擊的威脅,而且還無法消除這一威脅,那麼換做誰都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東線的戰線並不穩固,尤其對於南翼戰場而言,絕大多數的德軍防線都是由臨時構建的簡易野戰工事構成,這種工事並不能防禦火炮的直接命中打擊。而且部隊的重組和展開都是在前線後方幾公里的地方進行,這都處於火箭炮的打擊範圍內,這些都使得火炮在東線成為威力強大的武器,而火箭炮這種可以短時間內投送大量炸藥的火炮更是令人恐怖。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軍的防禦陣地的縱深太淺,德軍的前沿警戒陣地距離主陣地太近了,這導致蘇軍的炮火不僅可以打擊警戒陣地而且還可以覆蓋到德軍的主陣地,甚至連預備隊都面臨著蘇軍的炮火打擊,這經常讓德軍的防線陷入混亂,預備隊也無法及時的投入前線。針對這一問題,德軍將領提出了將主防線後移以躲避蘇軍的炮火襲擊的建議,就是在警戒陣地和主陣地間建立不少於20公里的緩衝地帶,這就可以使蘇軍的火炮打擊不到德軍的主陣地,但是這個建議被希特勒所否決,理由是不經抵抗即放棄20公里的地域是懦弱的表現,最終德軍的防禦陣地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觀,自然也無法避免蘇軍炮火的強大打擊,德軍對於蘇軍火炮的恐懼也就更加嚴重了。

  • 8 # 冰雹藍天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名字來自蘇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出場時出於保密只印在炮身上的第一個字母“K”字標誌(俄語Катюша)而來,這是蘇聯紅軍士兵從字母K字而對這款嚴格保密的新型火炮的愛稱,自此“喀秋莎”就成為了這款本身用K型號來命名的流行名字,很好聽的蘇聯女性名字“喀秋莎火箭炮”威力十足,德軍士兵則將其稱之為“斯大林管風琴”。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第一次實戰是在1941年7月的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1941年7月14日下午14點,在不到10秒的時間內原本忙著裝載物資列車的德軍士兵和滿載的列車被這些呼嘯而來的密集炮火帶進了死一般的沉寂,一切歸零。

    二戰時蘇聯喀秋莎火箭炮一個炮連的火力就超過蘇軍一個普通炮團的威力,整個二戰蘇聯共生產和裝備各型喀秋莎火箭炮11000多門,其中BM8型號2400門、BM13型號6800門、BM31型號1800門。

    這裡我們就以裝備量最大的BM13型號來做以分析,就知道德軍為何對喀秋莎如此懼怕了。BM13型多管火箭炮由8條發射軌道構成,一次齊射可以在7至10秒內發射出16枚直徑132毫米的火箭彈。這種火箭彈直徑132毫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每秒70米、射程7900至8800米,而完成一次16枚火箭彈的裝填只需要5至10分鐘。

  • 9 # 戰情解碼

    喀秋莎火箭炮又被德軍戲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雖然這兩個名字聽起來人畜無害,但事實上喀秋莎火箭炮一直都是戰場上bug一般的存在。我們只需要看看這款武器的火力概況就可以知道德軍為何如此恐懼喀秋莎:每輛喀秋莎發射車總共有8條發射軌道,每條軌道上可以容納2枚火箭彈,最大射程可達8.5千米,可單發可連射亦可齊射,並且一次齊射僅需7-10秒。在如此霸道的火力面前,恐怕任何人都會心生恐懼!

    1941年7月14日,德軍在奧爾沙第一次“體驗”了喀秋莎的威力。當時德軍正在火車站內裝卸物資,突然一種可怕的聲音響徹整個天空。在短短十秒鐘內,數十發炮彈砸在了火車站上,大批德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炮火吞噬。根據炮火強度,德軍甚至一度以為這是一個炮兵師的一輪炮擊,但事後卻發現這僅僅是由幾輛喀秋莎發射車發動的襲擊。於是蘇軍的這款新式武器在德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德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懼!

    早在沙俄時期,火箭武器的研發就已經開始實施,但整體工作進展比較緩慢。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繼承了火箭武器的研究工作,在眾多知名專家的主導下,火箭武器的研發工作有了飛速的發展,到1935年蘇聯已經開發出了兩款射程可達5公里以上的火箭彈。1938年,蘇聯完成了機載實驗,並在同年開始車載實驗。1939年9月,BM-13-16型火箭炮試驗成功,開始秘密裝備部隊,隨後蘇軍根據戰場又進一步開發出了多種型號的火箭炮。

    從蘇軍裝備第一輛喀秋莎起到二戰結束,火箭炮部隊在蘇德戰場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戰績。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的一個火箭炮師僅僅用一輪齊射就炸燬了德軍35輛坦克以及250輛汽車,此外它甚至還曾創造過消滅德軍一個步兵營的驚人戰績。在喀秋莎地獄一般的炮火面前,任何抵抗似乎都成了徒勞!

  • 10 # ZBLiu

    坦克,在一戰戰場;馬克沁在索姆河,都是令人喪膽的存在。喀秋莎也曾經是。現在,坦克、馬克沁和喀秋莎,還可怕不可怕?可怕,不過沒有當時那麼可怕了。

    什麼道理?突然出現的新式武器,是有其震撼作用的,見識過以後,也就看出它也有可防的一面。也有可制的一面。

    火箭炮的厲害之處,也正是它的軟肋所在。火箭炮必須打幾百發的齊射,是因為它精度比不上身管火炮;火箭炮一開始就是車載的,就因為它非常容易暴露目標,必須打了就跑,不許戀戰;因為非常容易暴露目標,所以不能做傳統的試射,要求指揮員有熟練的圖上作業技能,算準了再打,一錘子的買賣,打中打不中都必須打了就跑。

    正因此,當時有火箭炮的不是一家,不過人家只用不吹。後來人家也有新產品,不過也沒怎麼使勁宣傳。沒別的,知道它有幾斤幾兩罷了。

    打八千米,二戰火炮的普通射程,山炮、野炮都能打到這個距離。榴炮超萬米不稀奇。所以這不是看點。

  • 11 # 史論縱橫

    當然是因為這個火箭炮太猛了!二戰中有兩大殺傷力武器,聽完後會讓敵軍聞風喪膽,一個是“希特勒的電鋸”mg42通用機槍,另一個就是“斯大林的管風琴”也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蘇聯一直重視火炮的發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坦克成為新的戰爭寵兒,德國認為坦克能夠讓德軍更好的進攻,法國認為坦克是一個移動的碉堡,能夠更好的幫助法國防守,總之,發展坦克是陸戰的重中之重。

    在東部的蘇聯鑑於此,開始反其道而行,在研發坦克的同時也注重反坦克炮的發展,1930年蘇聯研製的加農炮就可以在1000米內擊穿26毫米的裝甲。反坦克炮的研發也

    在1937年的時候,斯大林更是公開表示“我希望我們的火炮能夠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在蘇芬戰爭中,更加讓斯大林確信,火炮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

    在這樣的期望下,蘇聯的火炮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38年生產的122毫米榴彈炮足夠讓世界顫抖,一直領先二戰其他國家大口徑火炮。

    到1941年喀秋莎面世的時候,蘇聯的火力更是提升了幾個層次,將多彈頭自行火箭炮搭載在重卡車上,移動速度和火力輸出都極為驚人。

    喀秋莎火箭炮有哪些優缺點

    這款火箭炮之所以叫喀秋莎,是取自蘇德戰爭中一位美麗姑娘的名字,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大概是蘇聯戰士對這個姑娘的一種思念吧!

    喀秋莎實際上並不是指某種具體的火箭炮,而是蘇聯火箭炮的共同的名字,其中BM-13、BM-8、BM-31、BM-21等型號都是比較出色的火箭炮。

    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還僅僅製造了40輛,但是到1942年的時候,生產數量快速提升。

    和普通的火炮相比,由於沒有制導裝置,火箭炮的精準度不高,但是在短時間內密集轟炸中,常常是大範圍傷害,根本無法躲避。

    一個四門喀秋莎火箭炮組成的火力打擊下,能夠在10秒內向面積4萬平方米的目標釋放4.35噸炸藥,其破壞力可想而知。

    尤其是在蘇聯想要攻擊德軍陣地的時候,火藥充足的蘇聯軍隊會將大量的火箭炮集中起來進行火力覆蓋,打擊範圍之內,寸草不生。

    當然,喀秋莎火箭炮的缺點也是有的,玩過紅色警戒的都知道,這款火炮一齊發射後,重新裝填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血薄,不抗揍,很容易被對方火炮針對。

    德軍對喀秋莎的恐懼令人膽戰心驚

    在蘇德戰爭前期,德軍獲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使得德國認為蘇聯紅軍不堪一擊,然而當蘇聯逐步抵擋住德國的進攻後,蘇聯的火箭炮就讓德國士兵嚐到了厲害。

    在德軍的日記中記載,蘇聯的火炮實在難以讓人忍受,在不斷的火箭炮打擊下,德軍甚至陷入嚴重恐慌,一聽到喀秋莎發射時候的巨大轟鳴聲,德國士兵就會祈禱上帝千萬不要打到這個方向。

    為了給德國士兵打氣,希特勒在期間還宣佈,德國的炮兵已經微不足道,德國的要比蘇聯的先進得多。

    喀秋莎最精彩的表現還是在斯大林格勒會戰的亮相,當時德國將領和士兵的日記以及回憶錄來看,對喀秋莎的描述基本“不可思議的颶風般的炮火”,“俄國人的火炮太厲害了。它們乾得很漂亮,無論發射什麼,都直直地落到我們的陣地上。他們的火炮使我們很多人都苦不堪言。最該死的就是他們的‘喀秋莎’。”

    有的德軍更是總結出,沒有捱過蘇聯的喀秋莎,就說明他不瞭解蘇聯。

    當然,也有很多德國士兵認為,斯大林的口風琴,並不是真的很厲害,相對來說,他對德國士兵精神層面的打擊比物質層面的打擊更厲害。

  • 12 # 馮才祥

    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是多管火箭炮威力巨大無比,可以稱為二戰時期最厲害的火炮至今還有其作用。所以這種武器必須具有強大工業生產能力的國家才能實現真正的配置和使用。

  • 13 # 慕什塔戈

    說句實話,每名軍人當他第一次置身於火箭炮發射現場,都會對那種尖銳刺耳的巨響和噴薄而出的烈焰感到恐懼,這應該算是人類的本能反應,更何況是70多年前火箭炮尚屬新式武器時首次遭受打擊的德軍士兵!

    我人生中第一次現場感受火箭炮射擊,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次實兵演習中。拂曉時分,開始炮火準備,先由2個榴炮營和1個加榴炮營對“敵軍”陣地內的兩處高地目標實施炮火壓制,爾後,1個火箭炮營對預定目標實施炮火急襲。在我的印象中,前面榴彈炮、加榴炮的發射聲音不可謂不響,甚至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加以形容,但都沒有超出人類對於槍炮射擊聲音的傳統認知,而後面火箭炮的發射場面則顛覆了人們對於普通火炮射擊的所有想象。

    首先,它的聲音極其特殊,是一種類似於布匹撕裂時的尖銳呼嘯。如果以分貝值來衡量,它沒有152加榴炮的聲音大;如果以頻率值衡量,它一定是所有火炮中音訊最高的一種。因為它的聲音實在是太刺耳了!而且越處於彈道下方,聲音聽起來越是刺耳。

    其次,它的火光極其壯觀。在我看來,火箭炮之所以得名,不僅因為它的炮彈上安裝有火箭發動機,還在於它發射時的猛烈火光。只見發射陣地上火光沖天,18門四十管火箭炮實施齊射,一枚枚拖著烈焰的火箭彈劃破夜空,再看落彈區,早已變成一片火海。

    二戰時期,蘇軍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種口徑為82毫米到310毫米不等,管數為8、12或16的BM系列火箭炮。由於蘇軍歷來主張火箭炮以集中使用為主,使火箭炮突然猛烈、火力密度大的優勢得以充分顯現,在當時部隊兵力配置過於緊密的情況下,火箭炮對德軍集結地域實施急襲射擊時,所造成的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加之當時BM系列火箭炮採用軌道式發射架,並不是現代火箭炮所通用的發射管,其在發射時所形成的聲響會更加尖銳刺耳,難怪一些德軍士兵會心有餘悸地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 14 # 航空之家

    主要是喀秋莎火箭炮驚人的火力輸出,一門喀秋莎相當於18門自行火炮的威力。尤其是1941年7月14日,蘇軍的一個火箭炮連使用7門喀秋莎向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德軍佔領的火車站展開炮擊,短時間內將100多枚火箭彈傾瀉在德軍陣地,導致德第5步兵師死傷慘痛,他們甚至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加上喀秋莎發射時獨特的呼嘯聲,讓德軍更是聞風喪膽。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Катюша)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應用、大批次生產的火箭炮。其搭載在卡車上,擁有較強的機動性,而且其多管火箭炮的設計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火力發射出去,這讓喀秋莎實現了“打了就跑”的優勢。雖然其精準度有限、防護也比較脆弱,但是它的價格低廉、便於大批次生產。火箭炮剛出廠時,蘇軍為了保密,僅在發射架上標註“K”,蘇軍戰士便對其冠以“喀秋莎”的愛稱,而德軍則將之命名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的滑軌上有8條發射滑軌,每條滑軌上都能放置一枚火箭彈,能發射132毫米口徑的火箭炮,最大射程8.5公里,它能單發,還能連發,抑或齊射。火箭彈內裝有TNT彈藥,一枚132毫米火箭炮的威力相當於一枚152毫米榴彈炮的威力。

    二戰時期,喀秋莎主要包括BM-13火箭炮、輕型BM-8和重型BM-31,現在主要是BM-21其他的衍生型號。1939年5月9日,蘇軍在諾門坎事件中首次將喀秋莎火箭炮投入戰鬥。蘇軍王牌飛行員波羅傑伊金在哈拉哈河戰役使用火箭炮擊落了10架日軍轟炸機。

  • 15 # 雛菊西瓜Peterpan

    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會產生風一般的嘯叫聲,德國給他起了一個外號“斯大的林管風琴”,這種嘯叫聲給德軍不小的心理壓力。喀秋莎火箭炮不僅在二戰中對付過德軍,在朝鮮戰場上還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用來對付美軍。

    喀秋莎(Катюша)算是他的“暱稱”,這個名字的源於打在炮架上的“К”,這個俄語字母代表著喀秋莎的生產地——“共產國際”工廠的首字母。喀秋莎的正式代號БМ-13,是一種多導軌車載火箭炮,每門火箭炮擁有8支工字型導軌,上下各掛1枚,一共可填裝16枚M-13型火箭彈,可以在7-10秒內全部發射出去,再裝填時間為5-10分鐘。M-13型火箭彈口徑為132毫米,彈重42.5千克,裝藥量4.9千克(相當於2枚105毫米榴彈炮的裝藥量),最大射程為8470米。之後蘇聯又發展出了БМ-13型“安德柳莎”火箭炮,使用口徑達到310毫米的M-31型火箭彈,裝藥量達到28.9千克(相當於13枚105毫米榴彈炮裝藥量),單枚就可以摧毀一座三層高的小樓。

    這種火箭彈其實並沒有什麼精度而言,跟當時的身管火炮相比精度差很多。但是火箭炮並不是靠單枚的精準打擊,而是透過在極端時間內投射大量炮彈對某一地區實施覆蓋的方式實現大面積殺傷。據測算,4輛БМ-13一次性投射的64枚火箭彈可以對40萬平方米實施覆蓋。這種火箭炮除了我麼常見的破片和衝擊波傷害之外還伴隨著高溫,特別是是用鋁熱劑作為戰鬥部,爆炸後會產生強烈的燃燒效應,破壞性非常強。而且火箭彈飛行時會產生風一樣的嘯叫聲,強大的面積破壞和這種嘯叫聲使得德軍對這種武器還是存在一定的恐懼感,當火箭彈帶著聲音飛過頭頂時還是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喀秋莎的第一次用於實戰發生在1941年7月14日,當日下午2點30分,蘇聯費列洛夫大尉率領的7門試生產型БМ-13火箭炮在10秒鐘內向奧爾沙火車站德軍發射了112門火箭彈。結果整個火車站損毀嚴重,德軍物資和人員損失慘重。隨後這個炮兵連不斷透過游擊戰術襲擾德軍,給德國帶來不小的損失,甚至德軍高層要求不惜代價找到並摧毀這些火箭炮。

    自此之後,喀秋莎火箭炮就成為蘇軍戰場上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在隨後的一些列戰役中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紅軍擁有11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遊戲《英雄連》當中,喀秋莎火箭炮成了蘇軍的利器,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那一關,喀秋莎成為打建築的一把好手。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紅軍動用超過1500門火箭炮、白俄羅斯行動中動用2300門火箭炮、柏林戰役中動用3255門火箭炮。在柏林戰役剛開始的4月16日,蘇軍動用1100火箭炮對德國陣地實施火力準備,而在隨後柏林城市作戰中,蘇軍更是直接將上千門喀秋莎和安德柳莎開進城內,對柏林城內的德軍據點和武裝大樓使用火箭彈直接轟擊。在整個柏林戰役期間,柏林城內被這些火箭炮和大口徑火炮打成一片廢墟。

    除了二戰期間對付德軍之外,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也使用過喀秋莎火箭炮並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炮兵21師是當時唯一入朝作戰的火箭炮兵師,5個團共配備120門БМ-13喀秋莎火箭炮。1951年9月1日,我203團24門喀秋莎火箭炮對後洞裡陣地美軍第7師2個營級單位實施覆蓋,造成美軍700餘人傷亡。1951年10月初,志願軍步兵透過佯攻將添木洞陣地美軍陸戰1師1個營級單位吸引出陣地,隨後202團火箭炮直接對該陣地實施覆蓋,800餘名美軍直接被殺傷在工事外。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在597.9和537.7高地表面陣地被佔領的情況下,志願軍1個營12門喀秋莎對這兩個高地表面陣地實施火力覆蓋,隨後志願軍從新奪回陣地。11月2日597.9高地堅守站中,12門火箭炮利用2次齊射將增援的韓國軍隊一個營級單位直接消滅。

  • 16 # 世界歷史唯物觀

    喀秋莎是一個蘇聯少女喜歡取的名字,但是當這個稱謂用到武器上,那可就一點也不溫柔了。

    喀秋莎火箭炮系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研製並且勝場,所以取共產國際第一個字母K印在炮車上,也就是代表由該廠生產。

    由於這種新型武器是嚴格保密,所以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字母K來命名,將女性的愛稱“喀秋莎”命名為這款武器。

    此後這個稱呼便傳播了出來,高層也順應民意,直接命名為喀秋莎火箭炮,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1941年7月14日,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參加戰鬥,便在十秒內擊毀了一個火車站。

    當時德軍中央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剛剛攻佔了蘇聯重鎮奧爾沙,由於奧爾沙是運輸線上的戰略支點。

    所有德軍立刻利用現成的寬軌列車,抓緊將後方的補給物資運往前線供應站。

    此時蘇軍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趕緊調集了少數裝備部隊的喀秋莎火箭炮,準備一舉摧毀這個火車站。

    出於保密的需求,蘇軍決定速戰速決,打完一個齊射就走。於是喀秋莎火箭炮緩緩開到射程之內,對準火車站就是一陣猛轟。

    這一陣突如其來的怪聲嚇住了正在忙碌的德軍,短短十秒鐘之後,這個火車站就在密集的炮火中被摧毀。

    德軍偵察機搜查的時候,沒有發現附近有任何蘇軍火炮。因為這時喀秋莎火箭炮已經早早就撤離了戰鬥,依靠其優秀的機動性。

    從此之後,德軍便流傳著蘇軍新式武器的流言,而等到德軍弄清楚喀秋莎火箭炮這款武器之後,蘇軍已經大規模列裝。

    對比火炮而言,喀秋莎火箭炮有點實在是太明顯了,首先其造價低廉,機動性十分強,而且火力猛射程遠。唯一的不足就是準確度低。

    不過由於其優越的火力投送能力,喀秋莎火箭炮成為了蘇軍火力支援的主力軍,即便是後來反攻柏林的時候,喀秋莎火箭炮也是打頭陣。

    可以說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一直伴隨著蘇軍作戰,是名副其實的二戰“火炮之王”。

    所以德軍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忌憚,遠遠超過其他武器,畢竟當其轟鳴聲響起的時候,不是打一個地方,而是覆蓋一個區域。

    就連後來的朝鮮戰爭,我軍也是對其愛不釋手,美軍也將其視為噩夢!

  • 17 # 碧海照青天

    為什麼德軍懼怕喀秋莎火箭炮?不用回答的那麼麻煩,我認為就三個原因:威力巨大、聲勢駭人、不可預測。喀秋莎是世界上第一門火箭炮,當每種成功的新式武器在戰場第一次亮相時,都會給對方計程車兵造成極大的震撼和心理威懾,比如機槍、坦克等。最初的喀秋莎火箭炮為16聯裝,132毫米口徑的火箭彈

  • 18 # 永遠是學者

    別說二戰德國人懼怕這種二十連發的火箭炮,蘇聯新研製的裝在汽車上的新式武器在二戰尾期一投入使用就讓德國法西斯軍人聞風喪膽,1941年的某一天,德國一個裝備師在頓河附近的火車站下車集結,突然一陣排山倒海的爆炸聲從天而降,不到10秒鐘一切又都歸於平靜,車站上德國士兵屍橫遍野,彈坑累累,德國軍人怎麼也弄不明白天外飛來什麼神秘武器,讓他們受到這麼沉重的打擊。卡秋莎的效能其實很粗糙,裝備在卡車上的發射管裝彈時間長,但機動性好,卡車可以拉著到處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把大量炸藥傾瀉在對方陣地裡,造成大量傷亡,朝鮮戰爭時蘇聯支援我們的卡秋莎一面世就出現了驚人的效果,在金城戰役一投入使用,美國兵就抱頭鼠竄,死傷遍地,他們還一度認為中國使用了原子彈,上聯合國去告過我們,足見卡秋莎的歷害。

  • 19 # 學士貓

    因為火箭炮在當時是一種革命性的陸地火力打擊武器。

    在火箭炮出來之前,陸軍的火力壓制武器只有火炮,細分可以有加農、榴彈和迫擊炮等這幾類,但是原理都是相近的,都是底火在炮膛內爆炸,炮膛內的壓力瞬間激增反推炮彈發射到敵人陣地上。

    因為這種原理導致火炮的效能和威力與炮管的長度和口徑成正比,而炮管的長度和口徑不會無限制增加,致使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被嚴重束縛,當前最大的火炮口徑為460毫米,能夠可持續使用的火炮的最遠射程大約50公里,在進行提升會帶來成本和技術難度上的指數式的提升。

    而火箭炮就不一樣了,由於具備自主動力,跟二踢腳的原理一樣。所以他的射程拓展更為輕鬆可以,增大戰鬥部也容易很多,這就意味著它相對於傳統火炮,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不僅如此,相對於傳統火炮苛刻的精度和製造工藝的要求,火箭炮的設計製造要簡單很多,成本低廉。火箭炮的發射裝置也非常簡單,這使得它可以裝在卡車上快速機動。

    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遠端打擊時,火箭炮的精度比傳統火炮要低不少,難以實現遠端的點打擊,只能實現面覆蓋。

    而在蘇德戰場上,雙方是大兵團作戰,戰役規模大,且戰場地形開闊,這些條件非常適合火箭炮發揮其大威力和打擊距離遠的優點。其一次射擊能夠聚集密集的火力,對敵軍實現大面積殺傷,並且射速極快,數秒之內能夠射出所有火箭彈,對於這種突然打擊,敵人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躲避,也正因為如此,德軍面對喀秋莎的轟炸時往往傷亡慘重。

    這就是德軍為何懼怕喀秋莎的主要原因了。

  • 20 # 總說裝甲

    蘇聯火箭炮喀秋莎威力相當驚人,可以讓極大範圍內的德軍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什麼坦克裝甲都,普通戰壕都難以逃脫這種覆蓋式的轟炸。

    火箭炮厲害的是對暴露目標的快速殺傷,躲戰壕裡肯定能避免大多數破片損傷,不過表面陣地的裝備肯定都完蛋了 ,為什麼要提到快速呢,最主要原因就是火箭炮瞬間投送能力遠超身管火炮,以BM-13為例,其132mm彈重42.5千克,有16個發射軌,總計能在十幾秒內投送全部彈藥,而德國一個標準150榴彈炮兵營,共有18門火炮使用的sFH18型榴彈炮能以4/Mins的射速發射43.5千克高爆榴彈[因為炮彈壁更厚,所以喀秋莎的裝藥比炮彈更多],也就是說在短時間之內1門喀秋莎就能發揮出相當於對面一個營的火炮威力,而且是突然出現的,如果是遭到持續炮擊你肯定會躲起來,但是突然出現一個營的炮擊火力向你開火,你肯定躲不開,在與德軍衝突裡面,德軍好幾次大量損失都是在野地駐紮的時候遭到火箭子母彈覆蓋式打擊,全軍覆沒都是常有的事。

    火箭炮最早投入戰場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喀秋莎”首戰告捷一鳴驚人,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後來,在激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中,蘇軍曾使用M―30式火箭炮,大量摧毀了德軍陣地,破壞武器裝備,殺傷有生力量,並給德軍精神上以沉重打擊。當時大量坦克和裝甲車輛擁擠在火車站四周,一路顛簸的坦克手鑽出悶罐般的車艙,卸下沉重的武器裝備,聚集在路旁用餐、休息;一些坦克和裝甲車輛在等待補充燃料、維護保養。突然間傳來陣陣巨響,不知從哪裡飛來無數炮彈,炸燬的坦克歪歪扭扭趴在地上,有的燃起熊熊烈火。這是蘇軍炮兵上尉費列洛夫指揮1個炮兵連發動突然襲擊,使用的武器是新制成的M―13火箭炮,紅軍叫它“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

    二戰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裡,軍事技術快速發展,美英等國競相研製導彈和熱核武器,火箭炮則因為射彈散佈大、精度差而被看作落後武器。當年“喀秋莎”叱吒風雲威震敵膽,今天新一代優異的“喀秋莎”使霸權主義膽戰心驚。蘇聯卻在“喀秋莎”的基礎上繼續研製了多種效能更先進的新式火箭炮,其設計型號之多、裝備數量之大在世界各國處於遙遙領先地位,堪稱“喀秋莎”王國中的“大哥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清明和五一還會放假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