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喀秋莎火箭炮是個什麼樣得惡魔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二戰前製作的一種密集式多軌道自行火力武器,其在蘇聯軍工廠的正式型號是BM-13。喀秋莎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km,喀秋莎大量裝備在二戰蘇聯紅軍部隊中,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東歐戰場上,喀秋莎成為德軍的噩夢!

    為什麼德軍如此害怕喀秋莎?因為喀秋莎的火力實在太強了。按照外國媒體的說法,喀秋莎一次射擊24枚火箭彈,一般蘇聯一個火箭炮團配24門火箭炮,可以說,蘇聯一次轟炸,近500枚炮彈就到了德軍坦克面前,這對於陷入冰原,機動能力大大減弱的德國陸軍來說,簡直是個噩夢。

  • 22 # 西府趙王爺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二戰期間,喀秋莎這個名字,對於蘇聯士兵來說,是心上人的代稱,是美麗的姑娘。但對於德軍而言,那就惡魔,是撒旦的化身,是恐怖的陰霾。

    一切緣由,就是因為一款名為“喀秋莎”的武器,這是一種多軌道自行火箭炮,由蘇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生產,其正式型號為BM-13。初裝序列之時,由於保密,其型號命名士兵們並不知道,只是看到炮身印有字母“K”,那是共產國際的首字母。於是他們根據這個字母,把該武器命名為“喀秋莎”,以此來表達他們對這款武器的喜愛。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斯大林管風琴”。因為BM-13在發射時會發出類似管風琴的聲響。

    當然,對於敵人來說,那並不是什麼美妙的聲音,那是一種德國軍隊懼怕的聲音,一種能引起恐懼的聲音,每每響起,便是鋪天蓋地的火箭彈呼嘯而來。“呼嘯的死神”由此得名!

    被俘虜的德國士兵說:“敵人的火炮彈在陣地上響起,許多戰友因為無法忍受爆炸的聲音,心理變得異常”!

    這款武器在戰場的作用時非常明顯的,雖然多軌道的設計使它的精度低於常規火炮,但一枚火箭彈擊中目標,其周圍地區受到的破壞依然是毀滅性的。在短短几秒鐘內,火箭炮就可以將大量火箭彈覆蓋到數個足球場大的區域。由於發射射速快,一次覆蓋面積大,在該區域的敵軍士兵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效反應,也無處躲避,必遭慘重打擊。

    此外,1942年,蘇聯部隊開始廣泛使用美國Studebaker卡車當BM-13底盤。在德國人反擊之前,就可以憑藉超強的機動性消失的無影無蹤。

    其實最初喀秋莎並不被看好,許多蘇聯軍方官員認為,這一“卡車的上發射器”看起來十分不牢靠,對其投資,價值不大。但是,當他們目睹其暴躁火力之後,立馬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姑娘”,她的聲音是那麼的動聽。

    當時甚至有不知情的將領責問後勤部門,為什麼不告訴他,他們居然有如此強大的武器裝備。可見“喀秋莎”所帶來的震撼效果,是蘇聯人自己也沒有想到的。

    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乃是蘇聯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在戰前,“喀秋莎”一直是一款秘密武器,沒有公開型號,沒有亮相。直到1941年6月21日,即在德國軍隊入侵蘇聯之前的那一天,斯大林才向這些秘密武器發出了一個綠色訊號,以便它們能夠進入生產階段。其裝備的部隊也時被叫做“近距離迫擊炮團”,聽起來就像是一個迫擊炮團而已。

    既然連蘇聯人自己都有人被耍了,德軍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對這款武器完全是陌生的。當那恐怖的管風琴聲音響起之時,他們看到鋪天蓋地的火箭彈呼嘯而來,眼中只有絕望。

    1941年7月14日,第一次在白俄羅斯奧爾沙地區部署了由伊萬·菲洛夫指揮官指揮的部隊。對德國軍隊來說,奧爾沙是一個主要的轉運站,可以堆放大量貨物。在此地區打響的的第一次戰爭超出了蘇聯高階軍官的期望。

    100多噸德國軍隊的彈藥和裝備被威力巨大的火箭摧毀。弗朗茨·哈德還寫道:“敵人第一次向東部投擲新的不明武器,突然在奧爾沙火車站遭到“火災”。所有軍事裝備都被一次性摧毀。他用了不知名一詞,也是因為這個詞使這個“不知名武器”顯得更加恐怖。

    就這樣,喀秋莎如同波波沙一樣,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的代名詞。

    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的朝鮮戰場,喀秋莎同樣成為了美軍的噩夢。甚至有人驚呼:原子彈來了!

  • 23 # 不正經的軍棍

    這個其實有點冤枉德軍了,德軍:不是我們恐懼啊,是這東西真的太嚇人。

    喀秋莎這個東西,第一仗就給德軍打的是目瞪口呆,戰爭初期,費列洛夫大尉率領的部隊,使用7門喀秋莎火箭炮,隔著河,向對岸被德軍佔領的火車站進行了一輪齊射,效果非常好。三十秒的時間內,火車站被覆蓋,100多枚火箭彈落在了德軍陣地上。30秒,一百多火箭彈,這個火力密度是非常可怕的,德軍從來都沒見過。

    蘇聯此次使用的是BM13型火箭炮,此型號為喀秋莎火箭炮第一個版本。總共8條導軌,可一次性裝滿16枚火箭彈,在10秒鐘內發射光。而且,後期改進的喀秋莎越來越喪心病狂。BM31火箭炮,使用的是300mm口徑的火箭彈,一次可以裝12枚。而後來的BM-8,使用的82mm的火箭彈,可以分兩種,一種裝36枚火箭彈,稱之為BM-8-36,另一種裝48枚,為BM-8-48。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還有一個特別喪心病狂的地方,喀秋莎火箭炮還專門有煙霧、標記、照明輪,這些東西,都是嚇人用的。想象一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突然,亮如白晝,天上鋪天蓋地飛過來一大堆火箭彈,拖著尾焰,伴隨著刺耳的尖叫,嚇人不?

    而且,喀秋莎這種東西,覆蓋能力特別好,它並不是精準射擊,它也打不準,但是一旦飛過來幾百枚火箭彈,整個陣地都會被覆蓋,打擊效果是非常好的。發射量大,覆蓋面積非常廣泛。

    當初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對柏林進行狂轟濫炸,在柏林炸出來一堆廢墟。喀秋莎給人的感覺就是,數量多,天上密密麻麻的高速飛來一堆,動靜大,還有火焰,綜合到一起,也苦了德軍了。

  • 24 # 共享交流社群

    《喀秋莎》這首蘇聯名曲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傳唱開來,而隨著《喀秋莎》的傳唱,蘇軍將士們將剛出現的新式武器,命名為喀秋莎。從此,火箭炮這種新式武器逐漸登上了戰爭的舞臺,併成為了現代陸軍遠端壓制武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戰爭中嚐到甜頭的蘇聯及俄羅斯,更是不惜餘力的發展火箭炮。隨著冷戰期間的巨大科技進步,到蘇聯解體前夕,bm-30龍捲風火箭炮橫空出世,這款12管300毫米火箭炮射程高達90公里,並可以在38秒內將全部12枚火箭彈發射出去。是繼“喀秋莎”、“冰雹”後蘇聯研製的第三代火箭炮,成為了同時期最強大的陸軍壓制火器。1991年蘇聯解體,我國引進了一大批當時先進的武器技術,其中就有1987年剛入役蘇軍的龍捲風火箭炮。在軍隊對於遠端打擊火力的瘋狂追求下,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在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久後便誕生了大名鼎鼎的phl03式自行火箭炮,並且一舉登上最強火箭炮的寶座。Phl03採用和龍捲風相同的12管300毫米發射系統,射程提高到150公里,有云爆、子母、反坦克等多種戰鬥部,裝有初始簡易控制自動修正系統,可以把彈著點精度控制在30米以內,這樣的精度甚至比導彈都準。

    這樣喪心病狂的效能也不是誰都玩得轉的。遠端火箭炮無論是採購造價,還是使用費用都極其高昂,堪稱吞進巨獸。解放軍報曾登載文章,國產300毫米遠端火箭彈的單價為75萬元。在2017年國際軍事比賽的開幕式上,解放軍一次72發齊射就至少耗資五千萬以上,簡直是一套北京四合院在天上飛。

  • 25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這首名曲《喀秋莎》是大家耳熟能詳,而能將一首愛情歌曲唱出血與火的味道,也只有蘇聯這個一路從硝煙中走出的國家了。當然今天咱們不談論歌曲,而是講講與這首歌曲同名的一款武器,蘇聯二戰時期生產的戰爭利器“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的官方名稱是蘇聯BM-13型火箭炮,當時剛生產出來的時候屬於絕密,連裝備這款武器的部隊都不知道它叫什麼,只是在炮架上有一個字母k,喜愛這款武器的戰士就給它起了一個“喀秋莎”的愛稱,這名字很快就傳開了。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說是蘇聯大炮兵主義的巔峰產物,1941年首次在蘇德戰場亮相就立下戰功,成為二戰蘇軍的制勝法寶,而德軍官兵聞之色變。

    戰場上有句老話叫“新兵怕炮彈,老兵怕機槍”,就是因為炮彈有固定的飛行軌跡,有經驗的老兵聽聲音就能大概判斷出彈著點,進而避開炮擊,而喀秋莎火箭炮的攻擊模式堪稱炮兵中的重機槍。喀秋莎火箭炮追求瞬間的火力輸出,講究突襲,每次齊射的時候鋪天蓋地,敵軍根本避無可避,屍橫遍野;再加上攻擊時伴有沖天的火光和雷鳴般的巨響,給不明底細的德軍士兵造成極大的精神震撼。

    喀秋莎火箭炮這麼一款優秀的武器,研發之路並不順利,甚至於差點夭折。蘇聯對於火箭炮的研發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第2中央特別設計局,但是中間經歷蘇俄成立早期的戰亂、專案帶頭人迪秋米洛夫突然去世等問題的干擾,直到1933年才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門現代火箭炮,也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原型。後來經過不斷的試驗和改進,成型的喀秋莎火箭炮於1939年4月被製造出來,火箭炮發射器被安裝在載重汽車底盤上,可聯裝16枚132毫米火箭彈,全部發射僅需10秒時間,最大射程達8500米。

    按說武器效能優越不是好事麼?當時真就因為喀秋莎太優秀出了問題。時任蘇聯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覺得蘇聯軍中裝備了大批舊式火炮,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現會使得這些火炮全部過時,因此他對火箭炮的生產製造、大規模列裝部隊極力阻撓。直到1941年6月17日,喀秋莎火箭炮的優越性終於引起了鐵木辛哥、朱可夫、烏斯季諾夫等將帥的青睞,蘇聯才決定全力生產喀秋莎火箭炮,而6月22日蘇德戰爭就爆發了。

    可以說由於蘇聯自身的問題,錯失了在蘇德戰爭之前大規模裝備喀秋莎火箭炮的機會,直到1941年7月上旬才勉強編成了一個獨立火箭炮連,被投入到了戰火最激烈的斯摩稜斯克戰役前線。別看獨立火箭炮連人少、裝備少,卻起了大作用,利用火箭炮速度快、火力猛、打擊覆蓋面大等特點,蘇聯士兵不分白天黑夜的偷襲德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留下滿地的德軍坦克殘骸和士兵屍體,極大的打擊了德國人連戰連勝的囂張氣焰,當時德軍高層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繳獲喀秋莎火箭炮。

    看到“喀秋莎”的戰果後,蘇聯更是全力生產並進行新火箭炮的研發,使用БМ-8火箭彈和坦克底盤的БМ-8系列,具有更好的越野能力、火力密集度更高;使用М-30火箭彈的БМ-30系列火箭炮,具有更大的威力,專門摧毀堅固的防禦工事等等。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布達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柏林,“喀秋莎”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最艱苦、最激烈的戰場,成為蘇聯克敵制勝的法寶。

    到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上萬門火箭炮,就像當年庫利克元帥想的一樣,喀秋莎火箭炮真的取代了傳統火炮的地位,成為蘇聯紅軍炮兵中最重要的部分。看到喀秋莎火箭炮的出色表現,二戰中英、美、德等國都進行了火箭炮的研發和裝備;二戰後法國、義大利、以色列、西班牙等國也以喀秋莎火箭炮為模板,研製出了各種不同型別的火箭炮,不過蘇聯一直引領著火箭炮的發展方向。

    蘇聯在沒有任何參考、沒有任何借鑑的情況下,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各種火箭裝置,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研製出了效能卓越的喀秋莎火箭炮,這證明了一個道理,武器研發沒有捷徑可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任何一款優秀武器的背後都是無數科研人員的默默付出,這些人都是強國背後的無名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清明和五一還會放假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