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妹妹!論輩分樊噲是漢高祖的姨夫,從沛縣就跟隨劉邦打天下,功勞多的數不清!只是後來劉邦背叛了呂后,忘了當初患難的日子,每天和戚夫人膩在一起,甚至要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所以劉邦斷定自己死後呂后要報復會加害戚夫人跟劉如意,而這個執行者肯定是樊噲,所以暮年的劉邦配陳平去殺樊噲,只是陳平看出來當時的劉邦已經氣數已盡沒有殺樊噲!

  • 2 # 鐵目阿童臂

    劉邦奪得天下後,大肆屠殺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人物,可惜沒來得及享福,都被劉邦收拾了。要說他們是外姓諸侯,關係跟劉邦可能沒有那麼的親密,所以劉邦害怕他們造反還可以理解。但是有一個人,他在劉邦起事之前就和他交往甚密,起事之後更是一路追隨左右,立下汗馬功勞,還救過他的性命,應該算是過命的交情了吧,可是劉邦還是沒放過他,在臨死前下旨讓陳平將其斬殺!這個人就是樊噲。

    樊噲成名於鴻門宴。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先入咸陽滅秦,緊接著項羽率大軍屯霸上,意圖進攻劉邦。劉邦為了避免被項羽攻擊,於是親赴項羽軍中。這就是鴻門宴了。在鴻門宴上,形勢千鈞一髮,劉邦轉瞬有性命之虞。最後大將軍樊噲勇闖帳營,與項羽據理力爭,將劉邦安然救出,護送回營。可以說沒有樊噲,劉邦就得命喪鴻門宴了,更談不上後來的問鼎天下。隨後,樊噲又跟著劉邦南征北戰,建立漢朝後又平定楚地、代地,任大將軍、左丞相。

    然而,任憑樊噲與劉邦曾一起多麼出生入死,劉邦最後還是要殺他。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叛軍英布後回長安,病重,燕王盧綰又叛變,於是派樊噲率軍討伐。當樊噲率軍離去後,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樊噲與呂后勾結,想等劉邦死後圖謀不軌。這下劉邦的疑心病犯了,自己又病重。他早已對呂后干政不滿,樊噲是呂后的妹夫,這還得了!眼下樊噲正統領著大軍呢。於是下旨陳平將樊噲斬殺于軍中。劉邦下旨後不久就病死了。

    照理說,皇帝不至於就因為一句讒言馬上就要殺大臣,甚至都不給其申辯的機會,而且還是樊噲這種功勳累累的功臣。可見,劉邦對樊噲的不滿應該要就根深蒂固了,那個讒言僅僅是最後一根稻草。其一,劉邦本來就是一個忘恩的人,從他殺韓信等人就看得出來。其二,盧綰的謀反應該說對劉邦的打擊很大。盧綰跟樊噲一樣,也是自始至終跟著劉邦,還是同日而生。可是盧綰居然也造反了,這自然會讓劉邦想起樊噲,這種事情一旦開始懷疑就完了,乾脆先下手為強。其三,樊噲應該也是吃了呂后的瓜落。呂后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早有干預朝政的跡象,劉邦在時還能壓住他。劉邦早就對她不滿,而樊噲作為呂后的妹夫,執掌軍中大權,自然會被一帶的嫌棄。也因此,劉邦一聽到有人舉報後,立馬下了死手。

    所幸,陳平沒有直接將樊噲斬于軍中,而是將其押送回長安。在半路中,劉邦就駕崩了。劉邦死後,呂后專政,樊噲自然就逃脫一死,隨後又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直到公元前189年,樊噲才去世,諡為武侯。也算是得了善終了。鴻門宴上,沒有樊噲,劉邦估計就被殺了。而後來,劉邦死了,樊噲卻才有了活路。這不得不說是命運的諷刺。

  • 3 # 歷史百川

    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叛變,劉邦剛剛在平叛英布的過程中受創傷,沒有精力御駕親征。樊噲,劉邦的妹夫,是劉邦建國以後少有的可以信任的人之一,在手頭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派樊噲平叛。

    然而,樊噲剛剛出兵,就有人在劉邦耳前說樊噲的壞話。於是,劉邦派周勃、陳平追趕樊噲,企圖以計謀殺了樊噲。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劉邦殺樊噲的原因的。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

    樊噲於呂后勾結,打算在劉邦死後,發兵攻打滅了戚夫人母子。我們知道,呂后雖然是劉邦的原配、結髮夫妻,但劉邦在打天下的過程中認識了戚夫人,並且對她恩愛有加,甚至多次想要廢除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可想而知,戚夫人先是搶走呂后最心愛的丈夫的心,又企圖與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的繼承權,呂后對戚夫人豈能不恨?

    所以,這個時候有人讒言樊噲會對戚夫人不利,劉邦不經過思考就全信了。畢竟,劉邦必須為自己心愛的女人留一條後路。不過,樊噲的命真的是好,陳平是一個朝堂上迎風草,劉邦的生命快要走到人生盡頭,呂后在朝中權勢熏天,陳平不敢得罪呂后,並沒有殺死樊噲,而是將其押回都城。

    也正是因為這樣,樊噲才逃過一劫,成功活了下來。

  • 4 # 浮沉的歷史

    公元前194年4月,六十二歲的漢高祖劉邦走向了人生的終點,在其彌留之際下了最後一個命令:將功勳卓著的樊噲立刻誅殺于軍中,讓周勃代替樊噲掌握兵權。但是在這裡,歷史再次重演了一遍,劉邦遇到了與秦始皇一樣的命運,他的命令在其死後並沒有被手下人執行下去。

    劉邦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把樊噲殺死?而樊噲又為何最終並沒有被處死?本文接下來就詳細的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

    樊噲,劉邦的沛縣老鄉,本是一個殺狗的屠夫,跟隨劉邦起事後,和其他劉邦的老鄉一樣,在戰爭中因履歷功勳,最終被封為了“舞陽侯”。而和其他人與眾不同的是,樊噲取呂后的妹妹呂須為妻,這時候樊噲就有了另外一個身份——劉邦的連襟,歷史並沒有記載樊噲是什麼時候和劉邦成為親家的。而正是這個身份,既使得樊噲之後平步青雲,又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

    劉邦在建立了大漢王朝後,始終在為穩固漢王朝的統治而努力。曾經的幫助過劉邦的功臣,一個接著一個的被劉邦消滅和誅殺,臧荼、韓信、彭越、陳豨、英布一個個名字漸漸劉邦從歷史上抹去。即便在劉邦最後的一段時間,積勞成疾的劉邦還在前線與最後一個敵人——燕王盧綰作戰。最終劉邦再次戰勝了他的敵人,盧綰在戰敗後最終逃亡到了匈奴。

    但最終禍起於蕭牆之內,劉邦在晚年已經意識到一個比功臣集團威脅更大的敵人,那就是以呂后為代表的呂氏家族。劉邦雖然認識到了危機,在嘗試立戚夫人所生的第三子劉如意失敗後,劉邦感到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了。

    接下來該怎麼辦?擺在了劉邦面前一個無解的答案。在思前想後的思想鬥爭中,劉邦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軍隊將領上,此時二十萬漢軍正在平定盧綰的叛亂,軍隊的指揮官正是樊噲。因此作為呂后妹夫的樊噲是劉邦一定要拿掉的,於是劉邦又再次自導自演了一出告密的好戲,劉邦下令“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樊噲。”但是劉邦最後的一步還是失算了,陳平沒有按照劉邦的命令誅殺樊噲,而是押解樊噲到了長安見了呂后。等到了到了長安,劉邦已經去世來,因此樊噲最終沒有被誅殺,而是官復原職。

    劉邦的這個命令實在是一個歷史的遺憾,如果把漢軍的兵權最終交給了日後平定諸呂之亂的周勃,呂后能否專政還是個問題,歷史的走向一點會因此而改變。

    在權利的爭奪中,自古帝王多無情,曾經在鴻門宴中救過劉邦和為劉邦的大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樊噲也難逃此劫,只不過樊噲非常的幸運,最終還是活了下來。

  • 5 # 昭昭暮暮

    劉邦想要殺樊噲,歸根結底是在於為了他劉氏江山的穩固,歷史上開國後對功臣大開殺戒最甚的無非是劉邦和朱元璋,為的也是後世江山的萬年長青。

    對於樊噲,為什麼劉邦死前也一定要殺他呢?回到樊噲的出身,他和高祖本是同鄉,高祖起事後他也一直追隨左右,每戰都是奮勇當先,攻上城頭的人中總有樊噲。尤其是在後來的鴻門宴上,如果不是樊噲突然闖入,救了劉邦一命,劉邦可能就身首異處了。而且樊噲可不只是簡單的武夫,雖說原來他是個屠戶。其實樊噲在軍中威望很高,僅次於韓信和周勃,他不僅能帶兵會打仗,而且還帶頭衝鋒,還具有優秀的指揮能力,而且他有很好的政治眼光,絕非一介草莽武夫。臨江王共尉、燕王臧荼都是他帶兵平定的,其軍事能力可見一斑。還有樊噲有政治眼光。他曾兩次提醒劉邦,一次是劉邦攻入咸陽,看見滿屋金銀,豪華的秦宮和眾多美女,劉邦留宿秦宮,日日和美女嬉戲。他還想留下來享受後宮奢靡的生活,樊噲就說:“主公是想要天下,還是想要暫時的東西?秦國就是因為這些奢華而滅亡的,希望你趕快做決定。”我們都知道劉邦是好色的,他捨不得美色,還是在城中逗留了幾日,幸好他有樊噲,不至於落得兵敗的下場,樊噲在這種物慾和美色的誘惑下,還能提出要天下,不要被眼前一切所迷惑,其野心和智慧絕非一般人可比。第二次是在鴻門宴上,劉邦在鴻門宴藉口上廁所想離開,他很擔心不告辭一下,會不會沒禮節。樊噲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告辭什麼?”劉邦在臨死前想起這些事,越想越害怕,所以要除掉樊噲,也是在情理之中。最後的必然因素就是關鍵在於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他和劉邦還是連襟,樊噲還是呂后一派的人物,劉邦怕自己死後呂后和樊噲聯合起來,威脅劉氏天下。劉邦還清楚的知道知道他兒子們都不行,沒有人可以鎮得住樊噲。以後若是他死了,一旦樊噲跟呂后聯盟,這有多可怕。而恰恰殺樊噲就是要“肅反”,將一切威脅到皇權的人物皆清除掉,對於帝王來說這樣最安全。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當陳平和周勃帶著要殺樊噲的命令來到軍營的時候,樊噲也傻眼了。但是陳平並沒有殺他,他知道劉邦時日不多了,並且害怕日後遭到呂后的報復。所以就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將樊噲帶回京城請劉邦親自處決。樊噲剛到京城劉邦就駕崩了。於是,樊噲死裡逃生。

  • 6 # 小宇VLOG

    樊噲救過劉邦

    樊噲追隨劉邦,多次打敗秦兵,擴大了劉邦的勢力範圍。劉邦率軍隊進入關中,入住秦咸陽宮,樊噲勸告說不要貪圖享樂,應該駐守回霸上。劉邦沒有聽從,這時候項羽不滿劉邦入主咸陽,率兵攻打劉邦。兩方軍隊力量懸殊,劉邦趕緊帶著張良樊噲等隨從去赴項羽設下的鴻門之宴,前去請罪。鴻門宴上,喝酒到一半,范增叫項莊表演舞劍。張良覺察不對勁,意識到項莊想借舞劍刺殺劉邦。張良藉機出賬外告訴了樊噲。樊噲立即拿著劍盾,強闖宴席,怒斥項羽,氣勢逼人,面於懼色,他直接指責項羽聽信小人之言,不滿劉邦,這要讓天下人不服。項羽被逼問說不出話。這是劉邦乘機說要上廁所,離開酒席,趕緊和樊噲逃離鴻門宴。樊噲把劉邦從鴻門宴危險中救了出來。最後劉邦打敗了楚軍,建立了漢朝。樊噲則被封為大將軍,舞陽侯。

    樊噲帶兵去平定盧綰,樊噲帶兵出發後,劉邦手下一個親信侍衛,因為當年一點個人私怨而忌恨樊噲,又見病重期間的劉邦對戚姬很是憐愛,對呂后大為反感,甚至一見到呂后和太子就會發起無名的火來,深惡痛絕的態度很明顯。於是這個侍衛就乘機進讒言,說呂后和樊噲因為“血緣”關係,他們“勾搭”在一起,準備等陛下您死了之後,謀權奪位,讓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

    此時已病入膏肓的劉邦聽了大吃一驚,他心裡嘆道:看來這年頭除了自己,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相信了。於是,他馬上把陳平和周勃兩大心腹叫來。讓他們兩個馬上去把樊噲的人頭提來見他。

    建立漢朝後,劉邦卑鄙的本性開始展露出來,他因為出生微寒,自卑心裡驅使下,多疑而多慮,為了確保自噲打下的江山能讓子孫萬代傳承下去,他不惜開始大肆屠殺功臣劉邦晚年是已經很糊塗了,所以聽信的小人的讒言,對樊噲下了誅殺令。

  • 7 # 江水趣談

    一、因為樊噲功高震主,而且他後來還成為了呂后的妹夫。呂后的野心劉邦是知道的,劉邦擔心樊噲和呂后聯手對付他,所以他就想先下手為強,先消滅了樊噲。這樣做可以讓呂后少了一股勢力。

    二、劉邦晚年的時候已經有點老糊塗了,所以聽信的小人的讒言,對樊噲下了誅殺令。

    劉邦建立漢朝後,卑鄙的本性開始展露出來,他因為出生微寒,自卑心理驅使下,多疑而多慮。

    劉邦是一個善於納諫、善於用人、功於心計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在長達四年的楚漢爭霸中戰勝強大的項羽,從而建立漢朝。

    可是劉邦的疑心是很重的,為了確保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讓子孫萬代傳承下去,他不惜開始大肆屠殺功臣。

    韓信、彭越等一個個功臣良將都成了他的刀下鬼。

    到了劉邦晚年時,隨著朝中原封大王的一個個被誅殺,這個時候非劉氏宗族的異姓王已經是稀有動物了,只剩下燕王盧綰和長沙王吳臣了。

    為除去呂后臂膀而殺

    劉邦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其實應該說這是帝王的通病,畢竟高處不勝寒。

    劉邦有一個厲害的皇后,呂后一心想自己當政。我覺得如果武則天在呂后之前給她做一個榜樣,呂后想奪權就不會這麼猶豫。

    可惜,武則天是在呂后之後的人物,在呂后之前並沒有這樣成功的案例。所以呂后屬於有賊心沒有賊膽,或者說她的實力比不上她的野心。

    而劉邦當然知道呂后的小心思,而且他也清楚的知道樊噲的實力。

    樊噲跟呂后走的越近,劉邦就會越忌憚樊噲。所以劉邦最後也不管樊噲立過什麼大功,只覺得殺了他是最安全的方式。

    聽信讒言而殺

    樊噲帶兵出發燕王封地時,劉邦手下一個親衛,因為和樊噲有一點個人私怨而產生忌恨,於是這個侍衛就乘機進讒言,說呂后和樊噲因為“血緣”關係,他們“勾搭”在一起,準備等陛下您死了之後,謀權奪位,讓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

    這時的劉邦已經有點老糊塗了。於是,他馬上把陳平和周勃兩大心腹叫來。讓他們兩個馬上去把樊噲的人頭提來見他。

  • 8 # 麴塵絲

    一、樊噲是老將,久經沙場,神勇無比。曾怒懟項羽;擊敗章邯。

    二、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呂后巾幗英雄。

    三、劉邦百年後怕什麼?因兒子劉盈懦弱,最怕外戚專權。樊噲是外戚,若助呂后,怎麼辦?殺!

  • 9 # HuiNanHistory

    要保護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

    這就是劉邦在離世前一定要處死樊噲的原因。

    很多人都說劉邦沒有嘗試保護戚夫人母子,這話是不對的。劉邦在臨終前下達的最後一道旨意,即除掉樊噲,就是為了保護戚夫人。

    樊噲除了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劉邦外,還有一重外戚的身份,即樊噲是呂后的妹夫。

    樊噲的妻子呂嬃,乃呂后最小的妹妹,嫁給樊噲後生下了嫡子樊伉。後來,樊伉在周勃、陳平等人夷滅諸呂時,也因身有呂后的血統而被處死。

    在劉邦死前,樊噲曾經揚言: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

    這話的意思就是:

    在劉邦病重之際,包括樊噲在內的呂后一黨已經計劃等著皇帝嚥氣後,即刻殺害戚夫人母子。因此,劉邦聽到這個訊息才勃然大怒,派人前去誅殺樊噲。

    當然,這道命令並沒有被最終執行,劉邦很快就離世了。

  • 10 # 奮鬥哥Vlog

    提到樊噲這個人,大家總是把他和張飛劃等號:一樣的勇猛善戰、性烈如火,只不過,真實的樊噲其實粗中有細,當劉邦剛進入咸陽城中時,看到巍峨的宮殿和多不勝數的金銀,一時被矇蔽了眼睛,忘了自己的宏圖大業,只想當個"安樂鄉公"。

    這時,正是樊噲站出來提醒他:"沛公千萬不可如此,比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是江山社稷,如果只滿足暫時的歡愉,很可能以後會遭遇大風險。"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我想大家都瞭解,它反映了古代帝王在取得江山後殺戮功臣的故事。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漢高祖劉邦殺戮功臣的故事,劉邦殺戮功臣有一個特點,絕大多數都是姓諸侯王,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樊噲。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泗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

    只因為一個原因,這個原因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每個皇帝都很難容忍——外戚。原來,他們之間屬於親戚關係,從呂雉這邊論起來,劉邦要叫樊噲一聲妹夫。

    而劉邦早就知道外戚干政的厲害了。歷史上有過許多血淋淋的教訓,外戚是毒瘤一般的存在,現在不反,一旦權利膨脹,難保他的子孫後代沒有造反的想法。

    但是,樊噲和韓信不一樣,韓信這個人驕傲自負,樹了不少敵人,樊噲雖然看著大大咧咧,卻是公認的沒心眼,朝中人提到他,個個都是讚譽有加,劉邦一時很難找到除掉他的把柄。

  • 11 # 歷史寶藏

    樊噲是劉邦的一個恩人。

    樊噲沒有成名之前,是個屠狗的小商販,很早就追隨劉邦,逐漸成長為劉邦軍營的一個得力戰將。

    衝鋒陷陣,樊噲有勇有謀,立下不少戰功。

    我們都記得,鴻門宴的那個驚險過程。

    劉邦帶著不多的幾個人到項羽那裡,非常兇險,說不定一不小心,幾個人的人頭就掛在霸王帳前木杆上了。

    樊噲竟然能在這個危機的時候,闖入大帳,並且歷數劉邦對項羽的敬意,讓項羽這個英雄也刮目相看,很佩服地稱樊噲為“壯士也”。

    後來,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呂嬃,也算是和劉邦成了姻親了。

    所以關係就更不一般了。

    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甚至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那就要廢呂后廢太子了,最後在大臣的極力勸諫之下,劉邦沒能換太子。

    就在這個過程中,劉邦聽說呂后和其妹夫樊噲關係不一般,於是劉邦就動了殺心,讓周勃去悄悄解決了樊噲。

    但是劉邦這個命令下達之後,很快就去世了。

    周勃比較聰明,逮了樊噲,但是沒有殺。

    隨後呂雉掌權,樊噲也安全了。

    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被呂雉折磨慘死。

  • 12 # 歷史每日說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當舉國哀悼的時候,大將陳平卻還奔波在回京的路上,因為他押解著一個特殊的犯人舞陽侯樊噲,只因劉邦要將他處死,是因為樊噲跟其他異性王一樣,造反了嗎?其實不然,在此之前他還在為劉邦平定叛亂。 (樊噲劇照)

    說起樊噲,就會想到鴻門宴。也正是這場酒宴,樊噲才真正意義上被世人知曉。以前只知道他是個賣狗肉的,鴻門宴上面對力能扛鼎的項羽都敢橫衝直撞,只為救劉邦,可見其忠心護主。從樊噲跟著劉邦走南闖北的歷程上看,對於劉邦,他絕無二心。可為何劉邦臨死前還要特別下旨殺了樊噲呢?

    據《史記》記載: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 樊噲的勢力大,是他被劉邦盯上的直接原因

    樊噲從賣狗肉時候就跟劉邦認識,兩人還是連襟,也就是說樊噲是劉邦的妹夫。一路追隨幫助劉邦衝鋒陷陣,消滅敵軍。他是劉邦手下第一猛將,比起張飛,許褚也差不多多少。很多人會說樊噲不可能有這麼勇猛。其實樊噲長得不算善類,一看就像個很茬。

    據《史記》記載: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從司馬遷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生氣的時候眼睛都快突出來,頭髮都豎起來。也正是因為他的兇悍,他才成為劉邦的左膀右臂,打江山,平叛亂,官至大將軍。這也就造成了功高震主的現象,畢竟樊噲手裡可是手握重兵。而劉邦本來心眼就小,從他做了皇帝后,手下一幫的異性王還沒有享受富貴榮華,就被他給除去了,比如彭越、英布、張耳、臧荼等。

    所以樊噲的勢力在劉邦晚年時是非常大的,估計也就周勃,陳平能跟他抗衡。只不過樊噲給劉邦的感覺就是有勇無謀,不會危及皇位才沒放在心裡,可是在皇帝心裡,樊噲已經進了黑名單被選區。 (劉邦跟樊噲劇照)

    劉邦覺得:樊噲跟呂后沆瀣一氣 這點就得提起另外一個人,戚夫人。讀過歷史的都知道,劉邦寵愛這個戚夫人,還有意願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可正宮皇后呂雉怎麼可能讓這種情況發生呢?而且從今後的歷史走向來看,呂皇后對權力慾望非常大,這點劉邦早就對她很不滿。從呂后夥同張良殺了韓信開始,她手上就沾滿了鮮血。

    《史記》記載: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

    當劉邦病危的時候,有人偷偷告訴他,樊噲會背叛他的初衷,會殺了戚夫人跟她的兒子,好讓呂雉的兒子繼位,他們倆是一條船上的。劉邦一想,頓時覺得非常有道理,畢竟樊噲是呂雉的親妹夫,很多事情樊噲肯定會聽呂后的。他擔心自己一旦病逝了,或許不出三天戚夫人就得跟著陪葬。於是趕緊讓陳平去殺了樊噲,讓呂后沒有人可用。事實也證明,戚夫人在劉邦死後真的很慘。

    劉邦對樊噲不大信任

    這點其實應該是樊噲太冤枉了,因為盧綰背叛了劉邦,讓劉邦對樊噲也不再信任。 盧綰跟劉邦是同鄉好友且和劉邦同一天生日,兒時與劉邦一起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在劉邦還是泗水亭長時,就已經跟隨左右。可以說其他人都反叛,劉邦也沒料到他會反叛。

    據《史記》:記載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於是上曰:“盧綰果反矣!”

    其實盧綰反叛的原因大部分就是為了自保,因為當時還剩的異姓王就只有他跟長沙王吳芮。但自從盧反叛了之後,劉邦再也不相信任何人,畢竟連兒時的玩伴,知根知底的朋友都不能信任,還能信任誰呢。

    於是樊噲就比較悲劇了,劉邦從他功高震主,脾氣暴躁也會認為是對他不敬。再加上呂雉的因素,結合起來就影響了劉邦的判斷,認為樊噲也是不忠心的臣子了。

    樊噲被羈押過程中,漢高祖劉邦病逝,自然而然的,呂后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地。但是在樊噲內心,估計已經對大漢王朝失去了信心了,覺得心寒了吧。

  • 13 # 希望星晨58298869

    1.臨終前,劉邦已經知道呂后是有野心的人,殺掉她的妹夫——手握二十萬漢軍的樊噲,能削弱呂后的勢力。

    公元前194年4月,62歲的漢高祖劉邦走向了人生的盡頭。他彌留之際留下最後的命令是:將樊噲立刻誅殺于軍中。樊噲是劉邦的沛縣老鄉,殺狗屠夫出身。劉邦起兵,他跟隨劉邦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屢建功勳,被封為了“舞陽侯”。後來,樊噲娶呂須(呂后親妹)為妻,成為劉邦的連襟。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為穩固得之不易的江山社稷,鐵面無私,六親不認,大開殺戒。以致臧荼、韓信、彭越、陳豨、英布等等這些曾經的

  • 14 # 秉燭讀春秋

    劉邦臨死前下令要殺樊噲,究其原因是樊噲“大嘴巴”亂講話,劉邦聽到後有點擔心,於是下令斬殺樊噲。

    樊噲說了些什麼話讓劉邦起了殺心呢?

    咱們先了解一下樊噲這個人。他和劉邦是老鄉加好朋友,樊噲從小是個殺狗賣肉的。民間有句話叫做“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這裡的“屠狗輩”指的就是樊噲之類的人。

    劉邦愛喝酒,二人經常在一起喝酒侃大山,慢慢成了莫逆之交。

    (劉邦和樊噲)

    話說劉邦沛縣起兵後,樊噲投身劉邦麾下。有時候殺人和殺狗有相似之處,樊噲在戰役中屢次立下奇功,官職越升越高,最後成了劉邦的得力干將。

    尤其是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樊噲在危險時刻突然闖進酒場,用盾牌撞倒兩個衛兵,從腰間掏出刀割豬肘吃肉,項羽見樊噲一副英雄氣概,討好問道:“壯士能喝酒不?”

    樊噲朗聲答道:“死都不怕還怕喝酒嗎?於是接過項羽遞過來的酒一仰而盡。”

    講真樊噲在氣勢上鎮住了項羽,樊噲痛斥項羽對朋友不夠意思,聽信讒言……

    有道是“英雄惜英雄”,就在項羽陷入沉思時,劉邦假稱上廁所,把樊噲叫了出來,劉邦騎上馬,樊噲和幾個隨從保護他回到了漢軍大營。

    說實話,鴻門宴上沒樊噲鬧這一出,劉邦能不能活著出來還是未知數。後來劉邦封其為“舞陽侯”,食邑1500戶。

    (樊噲在鴻門宴上)

    除了這些,樊噲和劉邦還有另一層關係。

    樊噲的老婆呂嬃和劉邦的老婆呂雉是親姐妹,換言之樊噲和劉邦是連襟。

    原來劉邦娶了呂雉後,呂雉當了皇后把小妹嫁給了樊噲,呂后這樣做是為了壯大呂家勢力。

    眾所周知,劉邦在稱帝后寵幸“小三”戚夫人,戚夫人曾經想讓她和劉邦生的兒子劉如意做太子,劉邦經不住戚夫人吹枕頭風,萌生了“廢長立幼”的念頭。後來呂雉得到訊息後,求計於謀士張良。

    也不知道呂后用了什麼辦法,竟然把四位高人請來輔佐他的兒子、當時的太子劉盈,劉邦看到四位高人輔佐太子,認為劉盈翅膀硬了,不能輕易廢黜,於是打消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戚夫人和劉如意)

    雖然戚夫人的陰謀沒有得逞,但是已經被呂氏家族恨之入骨,這裡面也包括樊噲。

    就在劉邦病重期間,樊噲和朋友喝酒,可能喝得有點飄了,樊噲口無遮攔道:“高帝(指劉邦)一死,我把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砍了”。

    在飯局上說的話,被樊噲的某個朋友密報給了劉邦,(到現在不知道是誰出賣了樊噲,可見飯局上也不能亂說話)。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

    劉邦聽到後深恨樊噲,心想我還沒死樊噲就說這樣的話。劉邦為了心愛的女人(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決定派人去前線斬殺樊噲。

    劉邦傳旨讓謀士陳平和名將周勃來執行斬殺樊噲的任務。陳平和周勃領命前往。

    (陳平)

    走到半路上,陳平對周勃說:“現在皇上眼看要掛了,派咱倆去殺樊噲,假如皇上死了,呂后掌權能饒了咱倆啊!畢竟樊噲是呂后的妹夫。”

    周勃說:“咱不執行皇上命令也不行”。

    陳平道:“不如咱們把樊噲押解回宮,是殺是剮皇上看著辦吧。咱倆誰也不得罪。”周勃一聽連連稱妙。

    陳平和周勃到了前線把樊噲押解回宮,等一行人快走到長安時,在路上聽說劉邦駕崩了,陳平大驚失色,急忙對周勃說:“你先慢慢押著樊噲走,我騎快馬進京,防止有人在呂后面前誣告咱倆。”

    陳平馬不停蹄飛奔入宮,來到劉邦靈前跪下痛苦失聲,一邊哭一邊唸叨:“皇上你讓我和周勃去斬殺樊噲,我們把樊噲押回來聽憑你處置,誰知你咋就去了,嗚嗚嗚嗚……”

    (呂后)

    陳平說這些話其實是說給呂后聽的,意思是表功勞,呂后聽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十分感念陳平和周勃。後來樊噲、陳平和周勃官升一級,最後落得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 15 # 藤樹先生

    漢高帝十二年(西曆公元前195年),西漢開國皇帝劉邦處於病危狀態。恰好在此時,燕王盧綰有感於韓信等西漢開國功臣遭到了劉邦的誅殺,唯恐自己也步入後塵,於是產生反叛之心。劉邦聞聽這一訊息後,派遣樊噲帶兵討伐燕王盧綰。

    樊噲帶兵出走後,有人告訴劉邦:呂后計劃在劉邦死後,掌握漢朝權力,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對此事有參與。於是劉邦頒下密詔,讓陳平、周勃設計誅殺樊噲。不料,這一計劃還沒等執行,劉邦就駕崩了。

    早在楚漢相爭期間,樊噲就為劉邦立下了赫赫戰功,甚至鴻門宴上,樊噲還為劉邦向項羽力陳劉邦的功勞,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功臣,為什麼劉邦只是聽了別人的一面之詞,就對樊噲起了殺心?

    這一切,要從西漢初年的政治結構說起。

    三分天下

    現代歷史學者認為,西漢的建立,是在秦朝末年天下失控,秦朝崩潰後,諸侯參與楚漢爭霸後,認同劉邦為共主基礎下的政權。

    因此,劉邦稱帝后,為了平衡各方力量,將可以瓜分的政治資源(包括封地、爵位),大致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由劉邦的自家子弟來分享(宋武帝劉裕的祖先,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冊封為諸侯),第二部分,則是由呂家子弟來分享——在大眾印象裡,呂后家族在劉邦去世後,是在呂后的操作下,得以在朝廷做官,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因為呂后的哥哥呂澤,在秦末戰爭和楚漢戰爭中,都為劉邦集團立下了赫赫戰功,從這個角度來說,西漢天下確實有呂家一份功勞。第三部分,則由功臣來分享——這其中包括韓信等人。

    變化的政局

    不過,政局的特色,在於瞬息萬變。“三分天下”的格局只不過是劉邦的權宜之計。因此,當劉邦坐穩皇位後,就開始針對功臣集團進行大規模清洗——韓信之死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對於功臣集團,劉邦極為猜忌,對於呂后集團,劉邦又怎能不加以猜忌?只不過,劉邦在世的時候,一直忙著對功臣的剷除,實在騰不出手來收拾呂家的勢力,並且呂家的勢力比起功臣集團來,隱患要低很多。

    這一切到高帝十二年,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功臣集團中,勢力較大的人物早已被悉數剷除,餘下的勢力較弱,不足以動搖劉家基業。反倒是劉邦有所擔心:自己一旦死後,呂后會不會扶植呂家勢力,對劉家子弟進行打壓和迫害?後來的事實證明,劉邦的擔心並非多餘。劉邦死後,西漢朝廷幾乎成為呂家天下。

    劉邦為了避免這一點,就需要提前剷除呂家勢力。因此,對於身份敏感的樊噲,有了猜忌心理。因此,在旁人的挑撥下,劉邦果斷決定誅殺樊噲。

  • 16 # 瀚海說史

    很多人不解,樊噲明明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和親妹夫,為什麼劉邦在臨終之前還要下命令要陳平去殺掉樊噲呢?這在瀚海看來,在有救命之恩的基礎上,劉邦還要廣而宣之捉拿樊噲,要不是他們之間有深仇大恨,要不就是他們君臣之間存在著信任危機、背叛事實等等之類的重大問題。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情況,還得要具體事例具體分析。按理來說,劉邦並不是恩將仇報之人。因為智勇雙全的樊噲在項羽別有用心設的鴻門宴上,不顧一切挽救回了漢高祖劉邦。劉邦因此對他感恩戴德,有什麼好事都不忘記捎上劉邦一份。尤其是在劉邦自立為王后,他對樊噲是恩威並用,使得樊噲成為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之後樊噲又被他封為左丞相,有權有勢。由此可見,劉邦對樊噲也是仁至義盡的了!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幾乎每天都能互相看見的君臣之間,特別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滿和猜忌。本來朝廷就有君臣之道,而樊噲又是劉邦的親戚關係,他們兩個人容易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上轉換不過來角色與身份。即使是兩個人之間相處和睦,也還說得過去,可惜的是他們二人都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當然是聚眾矚目的,別人的閒言碎語自然不會少。

    然而,先別說別人是怎麼挑撥離間的,劉邦跟樊噲之間本來就有隔閡、矛盾跟不愉快了。樊噲能力出眾,但是他也是有缺點的人,他最大的的缺點就在於他是個直腸子的人,大膽直率,耿直無比,即使是他的領導劉邦,他也會毫不留情面地指出來劉邦的缺點。

    一次兩次的頂撞還好,劉邦還能接受,但是帝王之顏面跟權威在劉邦看來也是相當重要的,屢次被指出來瑕疵跟缺點,劉邦心裡就過不去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李世民,哪裡能接受像魏徵那般的直言不諱呢?

    兩個人之間心存芥蒂,此乃其一原因。其二因素便是樊噲這人樹敵很多,本來就是皇上的左臂右膀,劉邦眼前的大紅人,怎麼能不遭人嫉妒羨慕恨呢?有不走正道者,肯定是想除之而後快啦!加上樊噲性格太直白了,容易傷害到心眼小的人,引起他人嚴重不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好像是被劉邦捧在手心裡的戚夫人以及她背後的黨派,他們早就看樊噲不爽了,多次在背後偷偷說樊噲的壞話,使得劉邦對樊噲多生信任危機。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道理,想必大家也是意會到的,大家都如此參奏樊噲一本,病入膏肓的劉邦又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相信他呢?

    還有就是,劉邦也是在患病期間期期艾艾,神志不清了,他特別怕受到來自外界的迫害與背叛。一旦遭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已經遭遇過一起長大的發小的嚴重背叛打擊事件,如此眾人在他面前詆譭冤枉樊噲,他又怎麼能夠對樊噲產生信任呢?

  • 17 # 如史如畫

    為了漢朝民間百姓,是個開明的君主都會想著去殺樊噲。在劉邦臨死之際,呂雉的勢力已經滔天,誰也不敢得罪她。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呂雉的兒子劉盈即將登基,到那時誰也奈何不了她。這一點劉邦也心裡明白,於是為了權衡外戚派和功臣派的權力,讓皇家獨大,必須在這時要幹掉一個外戚重量級人物,誰呢?只有樊噲配的上這個重量級人物稱號。樊噲不死,劉邦估計不會瞑目,他當時應該是這麼想的:中國打了幾百年的仗,好不容易自己建立了這麼一個大一統帝國,如果由於外戚勢力壓過了皇家勢力再次掀起戰爭,苦的不僅是自己劉家,更是黎民百姓。所以選擇了殺樊噲,因為樊噲是劉邦老婆的妹夫,他一定會大力支援呂家坐大。說來樊噲也幸運,在陳平傳旨的路上,劉邦一命嗚呼。陳平也聰明,他知道劉邦去世,這時必須得向呂家低頭,卻又不好公開違抗皇命,索性將樊噲壓入長安聽候發落。這麼一做,陳平回到長安,果然得到呂雉心裡認可,獲得了不少酬勞。

  • 18 # 陸棄

    樊噲,一個以屠狗為業的沛人,出生卑微,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後來兩人也成了連襟。

    劉邦雖是亭長出生,卻是位唯賢是用,功於心計的人,也正因為這樣,才會在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中,一路披荊斬棘,收穫良人無數,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蕭何、張良、韓信,也包括樊噲等等都是他的麾下名將。

    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幫助,才能打敗強大的項羽軍隊,從而建立大漢王朝。可是劉邦卻又是疑心病很重的人,為了鞏固大漢基業,能讓子孫後代傳承下去,不惜大肆殺虐開國功臣。到了劉邦晚年,可能是因果報應,他的結髮之妻呂雉一心想自己當政,他也清楚呂后是個厲害的角色,而樊噲也是呂后的妹夫,當時又手握重兵,只要樊噲與呂后走的越近,劉邦的忌憚就越多。

    終於在樊噲的一次出兵中,劉邦手下的一名親信與樊噲有些私人恩怨,於是在劉邦面前進讒言,稱樊噲會在劉邦死後,將對戚夫人母子不利,雖說劉邦與呂后才是原配夫妻,但劉邦在打仗途中認識了戚夫人,並對她恩愛有加,曾經還想過廢太子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儲君,戚夫人的受寵程度可見一斑。如今樊噲欲害之,劉邦二話沒說全信了,為了給心愛的女人留條後路,遂派陳平刺殺樊噲,他不知道的是陳平可是個牆頭草,哪裡強往哪倒,陳平只是將樊噲押到長安面見呂后,到了長安後,劉邦已經去世,因此樊噲這才逃過一劫,並且官復原職。

    在歷史長河中,尤其是封建王朝,一定不能鋒芒畢露,功高蓋主實不可取,懂得藏拙才是王道。

  • 19 # 澳古說歷史

    樊噲,西漢開國功臣,在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開國後官至左丞相,受封舞陽侯,食邑五千四百戶。“漢高之得樊噲,廓去妖氛”,若問對劉邦最忠心的人是誰,我想莫過於樊噲,有別於張良、蕭何、韓信等功臣的“另有所圖”,樊噲對劉邦的忠誠是不求回報的忠誠,是毫無保留的忠誠。

    劉邦自豐沛起兵時,樊噲就跟在他的身邊,此後無論劉邦受到多少的失敗,他都義無反顧的跟著他,為其南征北戰,衝鋒陷陣,捨生忘死,可謂是無怨無悔。鴻門宴上,當他從張良處聽聞項羽欲謀害劉邦時,他什麼也沒想,就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用盾撞倒拿著戟計程車兵,“西向立,凝視項羽,目眥盡裂,頭髮上指 ”,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將劉邦擋在身後,然後怒視項羽,最終劉邦順利逃到,而這確是少不了樊噲的功勞的。

    樊噲對於劉邦來說,對於大漢來說,他絕對是一個居功至偉的大功臣。少年時的樊噲就是劉邦的至交好友,而自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時,劉邦與豐沛起兵,樊噲就一直跟著他,此後為他是鞍前馬後,南征北戰。初期劉邦羽翼未豐時,正是樊噲率領著劉邦的軍隊替他開疆擴土,擊潰各方來敵,先是率兵攻取沛縣,接著又在豐縣城下打敗泗水郡郡監帶領的軍隊,之後在薛縣西部打敗泗水郡守帶領的軍隊。 如此,前期劉邦就是在樊噲的幫助下才站穩了腳跟,才積累起一股強大的軍隊。

    之後當劉邦攻陷秦都咸陽,被這花花世界給吸引住的時候,在忘記要一統天下的時候,也是樊噲喚醒了劉邦的雄心。《史記.留侯世家》載:“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正是樊噲的勸諫,才讓劉邦幡然悔悟,不再沉迷於這酒色財氣,而是重新燃起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可以說當年若不是樊噲的勸諫,劉邦可能在這時就已經徹底的敗了,又哪有後來的大漢和漢高祖呢?

    再之後鴻門宴上,若不是樊噲的誓死保護,若不是樊噲的捨生忘死,義正言辭,恐怕劉邦很難逃出來。正如唐代詩人汪遵所言:“玉輦曾經陷楚營,漢皇心怯擬休兵。當時不得將軍力,日月須分一半明”,當年若不是樊噲闖帳,然後義正言辭的與項羽說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不恐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史記.項羽本紀》),劉邦的結局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此後直到大漢建立,樊噲依舊是沒有在朝堂上享受著開國的榮耀,他依舊是在替劉邦南征北戰。燕王臧荼反,樊噲跟隨高祖開赴平叛前線,平定燕地。韓王信反,樊噲又跟隨劉邦前往平叛。陳豨反,樊噲又前往平定。燕王盧綰反,樊噲又以相國的身份帶兵攻打盧綰,可以說說在劉邦建國後征服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樊噲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一個。

    可就是這麼一個對劉邦忠心耿耿,為劉邦立下了不世功業的樊噲,當劉邦病入膏肓時,他居然聽信宮中一個小人:“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的讒言,就即刻發出詔令讓陳平、周勃去誅殺樊噲,欲將樊噲置之於死地。

    好在樊噲命不該絕,老奸巨猾的陳平因懼怕劉邦只是一時急極,怕他日後會反悔,所以並沒有將樊噲立即誅殺,而是將他押送至長安,希望讓劉邦親自決定,也就是在押送的途中,劉邦駕崩,惠帝繼位,樊噲終僥倖得以活命。

    到這裡,其實很多人都對劉邦反常的反應摸不著頭腦,難道劉邦真的就因為一句讒言就誅殺跟隨自己數十年,忠心耿耿,立下汗馬功勞的樊噲嗎? 樊噲險遭誅殺的緣由究竟是什麼?

    這裡面到底有何隱情呢? 對於劉邦到底為何要下令誅殺大忠臣、大功臣樊噲,歷來多有猜測,主要有幾下幾種猜測:

    一、削弱呂后勢力,維護劉家天下。我們都知道樊噲除了是劉邦的死黨,還是呂后的妹夫,呂后的妹妹呂嬃就是樊噲的妻子。劉邦在世時就對呂后的後黨勢力憂心忡忡,再加上太子劉盈又生性懦弱,所以深怕呂家會把劉家天下奪走。如此當劉邦自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就準備利用最後一點時間去剪除掉後黨那些實權派,以此來維護劉家天下。 所以當時很有可能就是劉邦自認樊噲是後黨的人,或者說樊噲本來就是後黨的人,如此作為後黨最具實力的人,手握重兵的樊噲,他自然就成為了所要清除的第一物件,如此這也就有了日後劉邦下詔讓陳平去誅殺樊噲的詔令了。

    二、功高震主。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代的開國君主甚少有不屠殺功臣的,劉邦也不例外,當時如韓信等開國功臣都被他以各種原因誅殺。如此,作為功勞最為卓越,又手握重兵的樊噲,自然也逃脫不了劉邦的清算。

    三、為了保護心愛的戚夫人和小兒子劉如意。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劉邦想要誅殺樊噲,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女,當時劉邦處於彌留之際時,突然聽到樊噲居然要和呂后聯合起來弄死自己最心愛的戚夫人和劉如意,在身染沉痾心煩氣躁之際,自然就是惱火萬分,所以頭腦發熱就讓陳平火速趕往燕地去誅殺掉樊噲。

    四、沒有任何理由,就是覺得樊噲日後會反。晚年的劉邦可謂是多疑的存在,他看誰都覺得他可能會造劉家的反,會讓劉家失去天下,所以在晚年,劉邦就變得很果斷,很絕情。而就在劉邦多疑之時,突然有個人跟他說樊噲想要造反,你覺得他會不信,不會懷疑,如此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理念,他就立刻派陳平去燕帝誅殺樊噲。

    可以說無論是哪種猜測,晚年的劉邦變得真的是很無情,不管什麼理由,他毫不猶豫的下令去誅殺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樊噲,就憑這點,劉邦就是個忘恩負義之人。當然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不絕情的帝王怎能叫帝王呢?

  • 20 # 送歷史個救生圈

    樊噲對劉邦忠心耿耿,還救過他的命,為何劉邦死前要殺樊噲?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是小混混出身。後來能在楚漢相爭中打敗項羽,建立漢朝,與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所立功勞自然最大,但樊噲、周勃等人功勞也不小。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那劉邦能不能撐得過楚漢相爭還得兩說。劉邦建立漢朝後,殺害韓信大家都能理解。畢竟韓信功高震主,軍事才能又那麼突出,如果留著他,就好比留了個定時炸彈。但劉邦在臨死前為何又要殺掉樊噲呢?要知道樊噲可是救過他的命啊!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

    樊噲出身貧寒,早年以屠狗為業。因為與劉邦往來過密,所以在劉邦押送徒役前往驪山的過程中,他也跟了去。後來很多徒役在半路上逃跑,劉邦怕秦朝責罰,就與樊噲等人躲在了芒碭山澤間。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後,劉邦也揭竿而起。樊噲與曹參、蕭何等人共同推舉劉邦做了沛公,而他自己則親自擔任劉邦的隨從副官。之後他隨著劉邦南征北戰,身先士卒,在抵抗章邯軍隊時,更是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人,被賜爵列大夫。

    劉邦搶先進入關中後,項羽大怒。原本項羽打算直接滅了劉邦,但在項伯的斡旋下,項羽舉辦了一場鴻門宴邀請劉邦前去。為了保障劉邦的生命安全,除了謀士張良外,劉邦還帶了四個貼身保鏢,其中一人便是樊噲。在酒宴上,項羽和范增質問、難為劉邦時,樊噲冒死護駕。不僅生吃了一條豬腿,讓項羽看到他的膽識和勇氣,而且還替劉邦辯解,希望項羽不要被小人離間。之後劉邦藉口上廁所,又是樊噲帶頭護送劉邦離開。

    所以樊噲對劉邦是有救命之恩的。那劉邦為何又要在死前殺掉樊噲呢?主要與樊噲的身份有關。樊噲除了是劉邦的部將外,還是劉邦的連襟,他老婆是呂雉的妹妹呂嬃。公元前195年,劉邦在平定英布回來後病重,恰逢此時燕王盧綰又叛變了。劉邦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前去討伐。結果樊噲剛走,就有人向劉邦進言:“樊噲與呂后串通一氣,妄圖在您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劉邦本就對呂雉有所提防,一聽樊噲也攪到了裡面,瞬間大怒。他決定臨陣換將,命陳平帶著周勃去殺掉樊噲,奪回帥印。但陳平走到半路,心中又不禁打起鼓來:“劉邦這眼見沒幾天了,如果死後真是呂后掌權,那自己殺了樊噲,肯定會被報復。但如果不完成劉邦交代的任務,劉邦也饒不了自己。”於是他和周勃商議,先將樊噲活捉,押回京城交給劉邦。到時候要殺要剮,都由劉邦決定。等他們捉了樊噲,走到半路時,突然聽說劉邦駕崩了。而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也很高興,不僅釋放了樊噲,而且還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著四千多年兵法沉澱的漢人政權沒能贏得抗蒙、抗清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