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21 # 拉麵三碗

    人族

    散修(沒有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那種實力比較高)

    仙實力已經非常高但是因為不願意進行公務員考試,上天庭上班過每天打卡的生活,所以都是一般遊方仙人,有的有自己的洞府道場在一方有很大勢力。

    神其實有時候實力還不如仙,但是人家是公務員待遇,有背後組織,對於一般的沒有什麼靠山的遊方仙人有一定威懾

    然後就是仙人的師父 比如三位天尊聖人 還有西方的兩位天尊

    再上一級應該是鴻鈞

    個人感覺女媧的地位應該到不了鴻鈞的級別,民間傳說盤古是元始天尊,女媧造人補天,地位應該在元始天尊那

    鴻鈞這種BUG就像風雲中的無名一樣,滿血狀態只能是做為一個戰力標杆而已,出手就是無敵。

  • 22 # 及時影視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 為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陳仲琳)所著,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

    那麼,既然是神魔小說,書中不免出現眾多神仙,今天我們就將封神榜裡的各路神仙關係進行梳理。

    鴻鈞老祖

    鴻鈞道人,也叫鴻鈞老祖,小說《封神演義》至高者。鴻鈞老祖親傳的三大弟子——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別人教、闡教、截教三教,老子為人教教主,元始天尊為闡教教主,通天教主為截教教主。

    闡教——元始天尊

    闡教創立者及教主,在未封神之前闡教和截教應都屬於仙這一族群,封神時於其中挑出仙道不全者任命為神。門下有闡教十二金仙及門人燃燈道人、雲中子、南極仙翁:

    廣成子

    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玉虛宮中第一位擊金鐘的仙人,也就是崑崙十二金仙之首。深受元始天尊寵愛,修行於九仙山桃源洞。

    道場:九仙山 桃源洞

    弟子:軒轅黃帝、殷郊

    法寶:誅仙劍、番天印、落魂鍾、雌雄劍、八卦紫壽仙衣、掃霞衣、等。

    赤精子

    元始天尊的第二位弟子。與廣成子最為相似的人物,修行於太華山雲霄洞。

    道場:太華山 雲霄洞

    弟子:殷洪

    法寶:戮仙劍、八卦紫壽仙衣、陰陽鏡、水火鋒、等。

    黃龍真人

    元始天尊的第三位弟子。修行於二仙山麻姑洞。除法寶外,全部家底還有一隻仙鶴。

    無勝績、無徒弟,法力尚不如闡教三代弟子-楊戩。

    道場:二仙山 麻姑洞

    法寶:開天珠、闢地珠、無極珠、造化珠、等。

    懼留孫

    元始天尊的第四位弟子。修行於夾龍山飛雲洞。收有門徒土行孫,後入釋成佛為懼留孫古佛

    道場:夾龍山 飛雲洞

    弟子:土行孫

    法寶:捆仙繩、碎心錐、人種袋、兩儀金鐃、等。

    太乙真人

    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修行於乾元山金光洞。收徒一名~哪吒。是崑崙十二金仙中最有個性、最為特別的護短仙人(這點跟他的師尊元始天尊一模一樣)。指導徒弟打人、幫助徒弟殺人、授計徒弟害人、秘授徒弟自殺、激著徒弟去殺父、又暗中求同門收伏徒弟以磨其殺性。

    道場:乾元山 金光洞

    弟子有:哪吒

    法寶:乾坤圈、混天綾、九龍神火罩、火尖槍、金磚、風火輪、等。

    靈寶大法師

    元始天尊的第六位弟子。

    修行於崆峒山元陽洞。無徒弟、無門人。不過此仙悟性、根行、法力應該都是上乘。

    道場:崆峒山 元陽洞

    法寶:龍虎印、降妖劍、等。

    文殊廣法天尊

    元始天尊的第七位弟子。修行於五龍山雲霄洞。收徒金吒,後由道入佛。成為佛門三大士中的文殊菩薩,號為“大智”。

    道場:五龍山 雲霄洞

    弟子:金吒

    法寶:遁龍柱(七寶金蓮)、等。

    普賢真人

    元始天尊的第八位弟子。修行於九宮山白鶴洞。收徒木吒,後由道入佛。成為佛門三大士中的普賢菩薩,號為“大行”。

    道場:九宮山 白鶴洞

    弟子:木吒

    法寶:吳鉤雙劍、太極符印、長虹鎖、三品金蓮、等。

    慈航道人

    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修行於普陀山落伽洞。無徒弟,後由道入佛。成為佛門三大士中的觀音菩薩,號為“大慈”。《封神演義》中是男性,入釋後有萬千相,所以可在男女觀音中任意變化。

    道場:普陀山 落伽洞

    法寶:玉淨瓶、紫金鈴、等。

    玉鼎真人

    元始天尊的第十位弟子。修行於玉泉山金霞洞。收有一個實力不在崑崙十二金仙之下的徒弟,乃封神演義書中第二男主角、道號“清源妙道真君”的楊戩。

    道場:玉泉山 金霞洞

    弟子:楊戩

    法寶:陷仙劍、斬仙劍、等。

    道行天尊

    元始天尊的第十一位弟子。修行於金庭山玉屋洞。門徒三個韓毒龍、薛惡虎與韋護,前兩個徒弟被燃燈派往十絕陣內送死。

    道場:金庭山 玉屋洞

    弟子:韓毒龍、薛惡虎、韋護(韋陀菩薩)

    法寶:絕仙劍、降魔杵、等。

    清虛道德真君

    元始天尊的第十二位弟子。修行於青峰山紫陽洞。收有門徒兩個黃天化、楊任,都比較強悍,可惜也都上了封神榜。

    道場:青峰山 紫陽洞

    弟子:楊任、黃天化

    法寶:混元幡、五火七禽扇、莫邪寶劍、攢心釘、春風白玉籃、等。

    他們合稱闡教十二金仙,又名崑崙十二金仙。

    燃燈道人

    闡教副教主,大羅金仙。闡教十二金仙亦稱其為老師。說起這位仙人,真可謂是"神仙班首,佛祖源流。"

    道場:靈鷲山元覺洞

    弟子:李靖

    法寶:琉璃燈

    雲中子

    元始天尊的門人。修行於終南山玉柱洞。收徒雷震子,闡教門人裡最悲天憫人的福德之仙,未遭遇九曲黃河陣削去三花、滅掉五氣的劫數。

    道場:終南山 玉柱洞

    弟子:雷震子

    法寶:照妖劍、照妖鑑、通天神火柱、水火花籃、等。

    南極仙翁

    元始天尊的門人。天庭六御之南極長生大帝。屬於闡教中的“辦公室主任”,其弟子是白鶴童子。

    弟子:白鶴童子

    法寶:盤龍杖、長生桃、等。

    人教——老子

    “一氣化三清”在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裡有具體描述,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通天教主偏聽門人之讒言,界牌關擺下“誅仙陣”反阻周兵,太上老君下凡協元始天尊破陣,大戰通天教主,一氣化分三位尊神,乃道家三清(太清,玉清,上清),圍攻其四周。而老君化分三清正為其師兄三人原型。

    截教——通天教主

    截教創立者及掌教,截教是三教中勢力最大的派別,享有"有教無類,萬仙來朝"之美譽。座下親傳弟子為: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趙公明、三霄娘娘(雲霄仙子、瓊霄仙子、碧霄仙子)、除親傳弟子外另有烏雲仙、金箍仙等隨侍七仙;三代弟子如聞仲、餘元、火靈聖母、餘德;四代弟子如餘化、胡雷、吉立、餘慶。

    外門弟子不計其數,有名諱者的就有二百多個,出名者如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十天君、火德星君羅宣、瘟神呂嶽、石磯娘娘等等,分為東海海島和在商為官兩大部分。

    另外像羅睺計都、左輔右弼、九曜、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幾乎都是截教門下。

    八大親傳弟子

    多寶道人

    通天教主座下八大弟子之首,實力強大至極,代理師傅設立誅仙陣,在截教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寶物足有千件之多。故此道號:多寶。

    弟子:火靈聖母。

    法寶:寶物足有千件之多,代師掌管誅仙陣圖、誅仙四劍

    金靈聖母

    法力極其高強,道行遠勝闡教十二金仙,僅次於多寶道人,為女仙之首。

    弟子:聞仲、餘元。

    法寶:龍虎玉如意、四象塔、飛金劍、七香車

    無當聖母

    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為截教保留下來一份生機。

    龜靈聖母

    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中唯一一位非人類的上仙,法力高強,於封神之戰力敵崑崙玉虛宮下數位金仙,追殺闡教十二金仙之懼留孫,出了萬仙陣往西方去。

    趙公明

    截教精英弟子,天皇得道的大羅神仙,座下騎黑虎,於峨嵋山羅浮洞修行,掌中擎金鞭,更有縛龍索、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奇寶在身。

    弟子:陳九公、姚少司。

    法寶:金鞭,縛龍索、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雲霄、、瓊霄、、碧霄(三霄娘娘)

    截教精英弟子,三姐妹一同在三仙島上修煉,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持有法寶金蛟剪、混元金斗。

    法寶:金蛟剪、混元金斗。

  • 23 # 西瓜真探

    封神榜裡神仙體系主要就是闡教和截教。

    闡教創始人是元始天尊,洞府是玉虛宮。

    截教創始人是通天教主,洞府在碧遊宮。

    從《封神榜》劇情來看:

    闡教眾仙多是凡人修真後,得道成仙。闡教弟子數量遠遠少於截教弟子。但是闡教道行高深者居多,最出名的當然是12金仙(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靈寶法師、黃龍真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道行天尊、文殊廣法天尊)。

    截教眾仙基本都是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修真後,得道成仙,也不乏法力高深者(自我感覺通天教主才是道門典範,有教無類,不僅度化人,還度化世間萬物)。而且信徒眾多(比較出名的有: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烏雲仙,金箍仙等,三代弟子有聞仲,火靈聖母等,外門弟子不計其數,比如趙公明、三霄娘娘、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28星宿,36天罡,72地煞等)。

    如何分辨兩派弟子呢?其實很好分辨,單看外表就能分個七七八八。

    比如《西遊記》裡,天宮眾神:慈眉善目,仙風道骨,華髮長髯者多為闡教弟子。

  • 24 # 優榕影視

    三清: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聖帝 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 北方北極玄靈鬥姆元君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順風耳 、金童 、 玉女、 雷公、 電母、風伯、雨師、 遊奕靈官 、 翊聖真君、大力鬼王、 七仙女、太白金星、赤腳大仙 、廣寒仙子、玉兔、玉蟾 、 吳剛、 天蓬元帥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日遊神 、 夜遊神 、太陰星君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佑聖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金吒、 木吒 、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 、巨靈神 、月老 、 左輔右弼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紫陽真人、 文昌帝君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長江 、淮河、濟水河神

    馬趙溫關四大元帥:

    馬元帥 、趙元帥 、溫元帥 、關元帥

    五方謁諦:

    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 25 # 蔡小小的影集

    首先說明:鴻鈞老祖是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虛構人物。中國神話與正統道教並沒有此人出現,而時至今日道教也依舊不承認鴻鈞在其神系中的存在,道教多次駁斥鴻鈞邪說,佛教也闢謠了鴻鈞。

    道教神仙體系

    (一)三清與五老君

    三清

    元始天尊(也稱玉清大帝)

    靈寶天尊(也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簡稱元靈元老黃帝君)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簡稱青靈始老蒼帝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簡稱丹靈真老赤帝君)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簡稱皓靈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簡稱五靈玄老黑帝君)

    (二)天地日月星宸等諸大神

    四御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祇

    南極長生大帝

    五星星君

    歲星(木星)

    辰星(水星)

    鎮星(土星)

    熒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北斗七星君

    第一天樞

    第二天璇

    第三天璣

    第四天權

    第五玉衡

    第六闓陽

    第七搖光

    第一至第四為魁

    第五至第七為標

    合而為鬥。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蒼龍(東)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婁、胃、昴、畢、觜、參

    朱雀(南)井、鬼、柳、星、張、翼、軫

    玄武(北)鬥、牛、女、虛、危、室、壁

    十方諸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三官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

    地官清虛大帝

    水官洞陰大帝

    其他天尊

    圓明道母天尊:鬥姆,

    太乙救苦天尊:亦稱青玄上帝

    南極長生司命真君:亦稱南極真人.壽星.老人星

    太乙雷聲普化天尊:為南極長生大帝之化身。作為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複雜的雷神組織,總部為神霄玉府。

    降魔護道天尊:亦稱高明大帝。祖天師,即道教創立者張道陵

    真武大帝:亦即佑聖靈應真君。翊聖保德真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

    東嶽大帝:全稱東嶽天齊仁聖大帝,又稱東嶽天齊大帝,東嶽泰山君,酆都大帝

    (三)靈官.太歲諸神及人界之神

    靈官:有所謂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

    功曹:亦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

    城隍:據說由《周禮》蜡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

    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來

    灶君

    門神

    財神

    瘟疫神

    (四)真人和仙人

    四大真人(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南華真人:即先秦道家學者莊周

    通玄真人:據傳為文子,姓辛名鈃,一名計然

    洞靈真人:即亢倉子,亦稱亢桑子.庚桑子

    沖虛真人:即先秦道家學者,鄭人列禦寇

    仙人(超脫塵世.有神通變化.長生不死,是謂仙人):

    彭祖:顓頊帝之玄孫

    赤松子:神農時雨師

    寧封子:黃帝時人

    赤精子:顓頊時人

    容成公:黃帝之師

    安期生:海上仙人

    許真君:晉代道士許遜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八仙

    鐵柺李

    漢鍾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呂洞賓

    韓湘子

    曹國舅

    北五祖

    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君王玄甫

    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鍾離權

    純陽演正警化採佑帝君呂洞賓

    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

    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

    南五祖

    紫陽真人張伯端

    翠玄真人石杏林

    紫賢真人薜道光

    翠虛真人陳泥丸

    紫清真人白玉蟾

    北七真

    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馬鈺

    長真凝神玄靜溫德真君譚處端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劉處玄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晤王處一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郝大通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孫不二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邱處機

    二 解釋

    三清

    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合稱,為道教信奉的至高無上的尊神。“三清”,原指三位尊神所居之處。道書說,元始天尊,居清微天玉清境,由混洞太無元之青氣化生;靈寶天尊,居禹余天上清境,由赤混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居大赤天太清境,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三清統御諸天神,為神王之宗,飛仙之主,宇宙萬物皆為其所創造。始見於《真靈位業圖》。

    三十二天帝

    道教稱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方天帝,共三十二天帝。見《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

    六帝二後

    六帝指玉皇大帝、東王公和四極大帝,二後指金母和后土皇地祇,是道教三清以下最高神。

    玉皇大帝

    是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之簡稱,亦簡稱玉皇或玉帝。在道教中,他居“三清”之下,為總執天道之神。在民間,人們將他看成是天上的“皇帝”,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一切神仙都要聽命於他。農曆正月初九為玉皇大帝的生日,道觀中要舉行祝壽道場,育經禮懺。農曆臘月二十五日,玉皇要巡視三界,考察人間善惡、禍福。這天,道觀中也要舉辦道場,迎接玉帝。過去,在民間,也有接送玉皇的習俗。

    東王公

    亦稱木公或東王父,亦稱為青靈始老君。據稱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

    四御

    是僅次於三清、玉皇、東王公的四方大帝。

    中央紫微北級太皇大帝:被視為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統御諸星和四時氣候的神靈。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被視為輔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級和天地人三才,並主宰人世間兵革的神靈。

    后土皇地祗:被視為掌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

    南極長生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和四時氣候之神。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髮之樞機,故號都雷教主霹靂伽助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總攬三十二天八區,而號統天元聖天尊;於浩劫中能濟度群生,普化眾生,下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時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對於四御,還有說是四極大帝的。即:

    東極青華大帝(總領萬類)

    南極長生大帝(總領萬靈)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領萬神)

    北極紫微大帝(總領萬星)

    金母

    一號太靈九光龜臺金母,也稱西王母。《太平廣記》稱:西王母與東王公(木公)共理二氣,男子得道,名隸木公,女子得道,名隸金母。

    后土皇地祇

    亦名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是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古代奉祀后土作男像,唐武則天以前已出現女像。宋徽宗以後,都為女像。民間俗稱“后土娘娘”。

    扶桑大帝

    為東方王,據《上真眾仙記》稱:"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並方三萬裡,上有太真宮、碧玉城。"

    玄元十子

    道教稱老子弟子尹喜、庚桑楚、南榮趎、尹文、辛銒、崔翟、柏矩、列禦寇、士成綺、莊周十人為玄元十子。元趙孟頫撰有《玄元十子圖》。(《道藏》第十二)

    太乙

    星名,在紫微宮閭闔門中。《星經》稱:"太乙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十一曜

    道教稱日、月、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紫氣、月孛、羅睺、計都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大曜星君。

    二十八宿

    指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北斗星君

    亦稱天罡,在北方有七星聚成鬥形,故名北斗。七星一名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天衡,六闓陽,七瑤光。據稱北斗星君主命祿籍,上法九天譜籙,中統鬼神都目,下領榮真兆民命籍,見《雲笈七籤》。

    左輔、右弼

    北斗九星之二,北斗七星合左輔、右弼,是為九星。見《雲笈七籤·日月星辰部》。

    梓潼文昌帝君

    亦稱文曲星,是掌文運祿籍之神。

    壽星

    也稱南極老人星,據稱主壽考,見則天下理安,祠之以祈福。

    三官

    天官、地官、水官的合稱。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的生日,故三官又稱三元,尊為“三官大帝”或“三元大帝”,為道教最先奉祀的神團。職司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武當山太和宮三官閣內供奉有三官像。

    五百靈官

    道教神名。相傳,真武入武當山修道時,其父淨樂國王遣大臣率五百兵追趕之,後來五百兵亦修道不返,皆成神仙,稱為五百靈官;五百靈官的統帥,就是五顯靈官,亦稱“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元帥”。其形象為戴冠著袍,雙手捧笏,恭順待立。

    王靈官

    為道教的護法神,鎮守山門。相傳,王靈宮姓王名善,北宋末道士,嘗從西蜀薩守堅愛護符法,是林靈素的再傳弟子。王善死後9為靈官,玉帝封為玉樞火府天將,主事糾察天上、人間功過,懲惡揚善。武當山儲存有銅鑄鎏金王靈官像,形像為三目圓睜,滿髯高翹,口露獠牙,面容威嚴,披甲執鞭。

    鬥姆

    道教信奉的智慧女神,為北斗眾星之母。道書說,鬥姆原為龍漢年間周御王之妃,名紫光夫人。生了九個兒子。老大、老二分別為勾陳大帝和紫微大帝,另七子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北斗七星。武當山太上觀記憶體鬥姆像,左右各四臂,手持日、月、弓、金玲、金印、戟等,戴冠著服,面容慈祥。

    三霄娘娘

    為雲霄、瓊霄、碧霄的合稱,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相傳為財神趙公明的三個妹妹,她們執掌混元金斗,凡是神、仙、人、聖、諸侯、天子等,不論貴賤貧愚與否,降生都要從金斗轉動。從前信士求兒女,都要拜三霄娘娘。現在紫霄宮父母殿內供奉有三霄娘娘。頭戴飾寶鳳冠,身著華麗服飾,面容豐潤慈祥,各持寶物,文雅端坐。

    財神

    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武當山頂南廂房內供奉有比干、趙公明、關羽。趙公明和關羽既是財神,又是護法神。

    十二元神

    十二元神即子、醜、寅、卯等十二支之神,按日輪值。圖中各神皆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的順序在冠上圓飾中繪動物形象以為標誌。

    天蓬元帥

    道教列為天之大將,宋代以真武、天蓬、天猷、翊聖為四聖。

    天猷副元帥

    道教之守衛神,與天蓬元帥等同列為四聖。

    佑聖真武

    真武即玄武,原象徵北方星辰。道教稱為真武大帝、蕩魔天尊。

    黑煞將軍

    據稱為玉帝輔臣,授命衛時,乘龍降世,與真武、天蓬等列為天之大將。太平興國六年封翊聖將軍,大中祥符七年加號翊聖保德真君。見《事物紀原》。

    八卦諸神

    八卦神為太乙使者,以乾、坤、坎、艮、震、巽、離、兌八卦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諳神冠上各繪以卦形,以示區別。

    五嶽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霍山(或作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東漢以後,由於迷信盛行,認為五嶽與天相通,除了興風雨,主水旱之外,並主官吏仕途,生老疾病。以後道教並以泰山神為東嶽大帝,主召魂魄,知人生命長短;以南嶽主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鱗甲水族,宋時加封為司天昭聖帝;以西嶽主世界金、銀、銅、鐵、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羽毛飛鳥,唐玄宗以西嶽正當本命,封為金天王;以北嶽主世界江、河、淮、濟,兼虎豹走獸、蛇虺昆蟲,宋尊號安天玄聖帝君;以中嶽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武則天尊為神嶽,封天中王,後又封帝。

    四瀆

    即江、河、淮、濟,歷代皆以五嶽、四瀆為山川神的象徵,唐封四瀆為公,宋封為王,元沿之。

    八仙

    指李鐵柺、漢鍾離、張果老、徐仙翁、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功曹

    亦稱四值功曹,道教所值年月日時之神。靈官與功曹,都有護法賞善懲惡等職。

    天丁、力士

    天丁、力士為護衛神,道教以力士為歲之凶神,主刑威,掌殺戮。

    青龍君、白虎君

    為道觀山門護衛神,左青龍孟章神君,右白虎監兵神君。

    神荼、鬱壘

    為兄弟二人,效能執鬼,居度朔山桃樹下,見《黃帝書》。民間多於門上書二神和虎,以驅鬼辟邪。

    城隍

    城隍神始見於《北齊書》,是城市守護神,道教中的一位專門扶正祛惡、護衛城邦的神。六朝時,郢城中已有祠,俗號城隍神。唐朝後,城隍神信仰盛行起來;宋代榮立國家祀典,各府州縣皆產戾祭祀;元代在京都建城隍廟,封神為“佑聖王”,成為封建國家的守護大神;明代屢受封賜,明太祖封都、府、州、縣城隍為王、公、侯、伯不等。後放心,只稱某府、州、縣城隍之神。職責為護國安邦、剪兇除惡、調和風雨、管領亡魂諸事。舊時,常在農曆四、五月舉行城隍會,把城隍神放到神輿上,由人扛抬巡行,謂之出駕。後隨人扮的牛頭馬面、判官小鬼,以示懲惡勸善。

    土地神

    又稱土地公、土地爺,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很低,是土地保護神,其信仰在農村更普遍。六朝時,將當時名人死後視為土地神,遍祀城鄉。唐朝,城市中心供城隍為主,城中土地神為城隍下屬。宋以後,土地神信仰盛行。其形象為衣著樸實,慈祥可親,平易近人的白髮黑衣老人,伴有老嫗,稱之為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舊時農村年節奉祀,以祈求保佑當年清靜,五穀豐登。

    陰曹地府

    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地藏菩薩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其這將、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混合動力汽車常見故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