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影映畫
-
2 # 一隻獨秀三十載
3月的最後一天註定很熱鬧,這段時間被這部華納兄弟出品,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科幻動作冒險鉅製《頭號玩家》給刷屏了,從昨天的點映的反映來看,只有兩個字“炸裂”。特效炸裂,影片質量炸裂,觀眾口碑同樣炸裂。
這位72歲童心未泯的造夢大師,透過運動捕捉,實景拍攝和電腦動畫三種製作形式,依靠超凡的想象打造了一個酷炫逼真的未來世界,影片同時可以說是全球就行文化編年史,這部電影裡出現的經典角色,絕對讓你目不暇接,無數流行或者懷舊的形象,在綠洲的世界裡,打破次元壁歡聚一堂各顯神通。
獵空,高達,鋼鐵巨人,金剛,小丑和小丑女,勞拉,等等一堆經典角色被導演恰到好處的融入進劇情中,一點不讓人覺得突兀!
斯皮爾伯格以往的作品,從不缺人性關懷,這部《頭號玩家》在華麗的特效和充滿想象的冒險下,影片同樣蘊含了斯皮爾伯格對於現實的折射-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虛擬世界有些現實中沒有的刺激和快樂,人們還願意回到現實嗎?這個答案見仁見智!需要觀眾自己思考!
斯皮爾伯格無論是早期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以及後來的《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或者《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在口碑票房上並駕齊驅。這次的《頭號玩家》同樣好評如潮,影片質量上乘。票房估計會大爆!
-
3 # 王將軍之武庫
感動,我一個人去電影院刷了這部電影。
自己本人也快30了,男人內心深處都是一個小孩,我自己就是個遊戲迷,從小到大,在走自己人生路的時候,離不開遊戲的陪伴,高中的時候完成學業,寫完作業,就玩玩拳皇,看同人漫畫,大學時候,跟室友一起dota,魔獸,我們在完成學業,奔赴夢想的時候,遊戲就像一個知心好友,陪著我們一路走來。
在電影院,男主採集第一把鑰匙的時候,開著飛車,路過侏羅紀裡的恐龍,路過在大樓間穿梭的金剛,彷彿車中也是自己,開車疾馳在自己的青春之路上,回憶中有斯導作品《侏羅紀公園》中的霸王龍,《金剛》中的大猩猩,震撼的場面讓20歲左右年輕人尖叫,卻讓坐在最後一排的自己,不知覺的流下回憶的眼淚。
影片中,vr技術在2045年相當成熟,帶給人豐富的遊戲體驗,未來的科技和遊戲的情懷相結合,人們對現實的逃避和在遊戲中追求快感和財富形成對比,現實世界的傾頹和虛擬世界的“繁華”形成對比,各種電影手法的展現,無疑,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是繼《星際穿越》後,給我震撼感的一部電影,這是繼《星際穿越》後,最好的一部電影。
電影中,男主團隊拿到三把鑰匙的方法非常值得人尋味。第一把鑰匙,要後退才能拿到,因為在追尋名利的道路上,沒有人會後退,每個人都會擠破頭皮往前衝,有時候,要想得到,你需要後退,不想得到的時候,你才能得到。
第二把鑰匙,是在“恐懼”中得到,如果是你,讓你去體驗《閃靈》電影中的身臨其境,你敢嗎,還要穿過“殭屍林”,沒有非常膽量,是得不到第二把鑰匙的。
第三把鑰匙,是要悟透結局輸贏,每個人都想著成功,捷徑,須知,一切的成功背後都有數不盡的汗水,辛勞,有時候甚至是鮮血,都有一個辛酸的過程,過程好了,結局自然會好,老是想著捷徑,不如做好過程,享受過程,看淡輸贏,才能笑傲人生,得到第三把鑰匙。
說實話,這部電影包含的太多太多,斯導太厲害了,強烈推薦給大家,大家趕緊去刷吧,哈哈哈哈。
-
4 # 網際網路的扒皮王
斯皮爾伯格執導這種商業型別的電影,可謂得心應手,所以從電影綜合的水準來看,堪稱這種燃爆商業大片的範本。開頭到結尾,把鋪設世界觀、人物介紹、小高潮、中間過渡、一直到大高潮,分配的細緻精準。這些很熟悉的套路用到極致也差不多這部電影所展示的這樣吧。
所以,《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從水準上來說,非常值得去電影院一看,不管你是抱著何種心態,大概都不會讓人失望。特別推薦選擇有IMAX的場次,開頭的那段追車,IMAX絕對比普通3D爽翻好幾倍。 再說回電影的內裡,相信有不少影迷也是奔著各種遊戲角色,經典電影角色等等所去的。如這個頁面下的影評,這部電影的彩蛋滿足了大部分的影迷口味,看起來像個大雜燴。
其中有一段戲是穿入進《閃靈》的電影中,這既有一種“無限流”的套路,又有一種迷影的情節。甚至整部電影的立足點都泛著ACG和GEEK的光彩。不僅僅是電影,電影外的一些影迷們,他們的身份也恐怕多少包含著ACG的成分。(我所看的場次,一旦有熟悉的角色出現,都會出現驚呼聲。甚至電影介紹後,在電梯裡都會有人談論高達的事情。) 所以,這部電影以平面化的載體做到了未來AR電影所要展示的一些東西:與觀眾互動,而不是高冷的展示,雖然這種互動還是微不足道的,體現在心理上的。
同時,這種互動又有一種雙重的玩味:電影世界裡的“綠洲”遊戲和玩家的互動,以及現實世界我們這些觀影著和這部電影的互動(找彩蛋) 這些互動說明什麼? 首先是未來電影和遊戲技術的發展趨勢。這部電影是改自同名小說,電影和小說裡的內容展示了近未來某些科技的前景,主要就是“綠洲”這個遊戲。從電影裡展示內容來看,這些未來的科技可以代表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的期望。
從現實世界中一些科技公司和一些導演的實驗作品來看,這種互動式的技術(主要式AR技術)可能是未來電影產業和遊戲產業的核心。這部電影大概是一部全面的AR技術前瞻式電影,也是一些電影人所追求的電影技術發展的前瞻。 其次,也在宣誓著有一類人他們追求的東西不再是小眾的,非主流的。就像有的人用“某某宅”來稱呼一類人一樣。
這種標籤在現在的社會很常見,比如80後,90後等,其實這些標籤的含義在時代發展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流行文化一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流行標籤。而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社會,類似ACG文化的這一類群體不再是小眾(之前小時候偷玩遊戲看漫畫被打的那一群人已經長大了,成為了這個社會的支柱)。如果沒有這樣一群在這部電影裡找彩蛋的人,電影和觀眾的這種互動也就不存在了。 這部電影不過是說明這種文化地位變化現象的一個方面,其他類似B站的上市、國漫崛起的呼聲等等,在網際網路上和現實裡都有說明這種變化許多方面。
而這一類人可以有多種身份,比如影迷,ACG文化的愛好者等等,但不管如何,他們某些身份的文化,在現今這個社會都不算是小眾和非主流的,甚至在未來幾年裡,成為主流文化也說不定(這種主流文化不僅僅是在中國,而是在全球範圍內)。 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我身上也有某一類人的身份。看到彩蛋時,讓我以影迷的身份欣賞電影時會多加一層興奮感。這種雙重的愉悅,帶來極好的觀影感受。
斯皮爾伯格和這部電影顯然是有瞄準特定人群的屬性,但以我個人來看,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這部作品並不是某些人眼中的“媚”這一迎合表現,反倒有“正”的含義。整部電影的愛情部分以及最後的旁白,都在正言遊戲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係:“宅”在某一個世界裡,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終歸要回歸現實世界,去面對自己逃避的現實。
-
5 # 大牌情報局
《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是一部充滿未來電玩感的電影,透過VR虛擬實境與AR擴充實境,打造著未來虛擬世界“綠洲”,但這些視覺影像的特效,對於現今好萊塢,只要砸大錢,想呈現各種前衛科幻的風貌並不難,但有許多科幻作品要不太過前衛,要不就是視覺流於空洞,如果要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物,相串在一部電影中,放進文化和歷史,像百科般的置入,真的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頭號玩家》居然能在前衛科幻的電影中,大量置入80年代、90年代,電影、電玩、動漫及音樂等流行文化事物,構成一部有內涵的電影作品,或許這樣屬於流行文化知識的電影,也只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得出來。、
如果真的要對《頭號玩家》做最完整詳盡的“彩蛋”解析,認真的話,或許寫成一本專書討論,都不為過,因為電影中出現的“彩蛋”元素實在太多了,不管是音樂、不管是故事講述的電影題材(《頭號玩家》電影中還有電影《閃靈》),還有大量的電玩、動漫等,都可逐條去討論,而為何在電影中會充滿這樣大量的流行文化彩蛋,《頭號玩家》改編自美國同名小說,原本小說就是用科幻題材,但塞進大量80年代流行文化事物,使得未來感與過去及現代的文化都有連結。
電影非常地適合任何年齡層的人來看,因為劇情非常地精彩,幾乎沒有太多冷場的部分,年輕人來看一定可以看得很過癮又很爽,而即使是早已經出社會的大人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也會想起過去自己曾經沉迷於電玩的那個心情吧!
-
6 # 晚睡晚起身體好
七十有二的斯皮爾伯格帶著《頭號玩家》迴歸視野,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什麼叫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無論是敘事、特效還是鏡頭語言的運用,都體現了超一流水準。不過這些不會為人所過多關注,因為這大爺是斯皮爾伯格,他的優秀已成理所當然。
然而不得不說,主角身世悽慘生活清貧,憑藉自己的真心、勇氣和智慧贏得了珍寶、愛情與朋友——這種勇者鬥惡龍的故事真的很土。
一個能源危機、貧富差距極大且被網路企業巨頭把持的未來世界,掙扎生活的人類擁有幾乎能模擬一切的虛擬現實技術,不加節制地沉浸其中 …… 這些反烏托邦背景設定加上導演斯皮爾伯格,很難不讓人有所期待,乍看上去讓人以為這又是一部要拷問人類文明與靈魂衝突的鉅作。
但這些都沒有,斯大爺憑藉一生積累的嫻熟技藝和靈感,用無與倫比的畫面來娛樂觀眾從頭到腳的每一個細胞。而最後電影呈現的只是一則童話,一個簡單的故事,一群簡單的人,以及一點質樸溫暖的道理。
故事的大反派,是個網路遊戲巨頭,整天想著靠玩家充值買會員買裝備的方式賺大錢,還準備把會員分為黃金白銀青銅——你有沒有想到哪位姓馬的爸爸和姓騰的企業?故事裡的未來人類,除了吃喝拉撒睡外,幾乎所有社會活動都能在大型網遊裡完成,屆時現實與虛擬的界限又會如何劃定?電影的結局給出一個近乎玩笑的方案——每週有兩天斷網。
故事裡的很多點鋪開來都能給電影增加相當的厚重感,但每當故事觸及一些深層問題的邊緣,導演便嫻熟地將你注意力引開。
斯皮爾伯格這次大概想說,電影的結局和意義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中那些印入人腦海的片段。
如同故事裡那個孤僻的遊戲大亨哈里代,甩出自己的全部遺產設下的一個謎題,就為了讓人能體會他兒時玩遊戲最美好的記憶——他在玩《冒險》時,無意在一個小房間裡發現遊戲設計者藏在那的彩蛋。
在遊戲和電影都變得複雜且精密的今天,偶爾一次,讓遊戲和電影,都回歸它們最初的樣子,玩玩就好,看看就好,不是什麼壞事。
估計得不錯的話,不少人,尤其是苛刻的原著黨,會認為這部電影很可惜,可惜了極具可塑性的背景,可惜了極其絢麗的特效,可惜了能夠駕馭深度故事的導演 ……但這大概就是導演功成名就的好處之一,你不需要再迎合過多期待,邏輯不需要太嚴謹,人物不需要太豐滿,能夠放開手來做一個娛樂自己的作品,順便娛樂一下觀眾。
如果超越自己很難,就乾脆別超越了,不妨花一大筆錢,用最專業的方式和最優秀的電影製作團隊,玩一票自己的青春與回憶。做人嘛,最緊要的是開心,大爺七十二,正是孔子所言從心所欲的年紀。
對於那些曾經躲著家長偷偷玩遊戲,課堂上套著教科書皮偷看漫畫,熬夜看片的幾代孩子而言,都能在電影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回憶與共鳴。未來的日子裡估計會有一代又一代的宅男,反覆觀看這部電影,以解讀它每一幀隱藏的密碼為樂。
-
7 # 毒舌影視
斯皮爾伯格執導商業大片的水準終於回勇,一雪《圓夢巨人》平庸俗套的前恥,可喜可賀!而且這還是一部十分“極客向”、“遊戲向”、“年輕人向”的科幻片,對於斯導這位老人家來說更加難得!
毒舌君在觀影過程中,就聽到各種讚歎聲、感慨聲此起彼伏。影片結束亮燈,更是看到不少人帶著幸福和興奮的表情,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影片的各種遊戲和電影的彩蛋,說明不少觀眾對本片那是真愛啊!
毫無疑問,《頭號玩家》精準地命中了遊戲迷和影迷的痛點,不僅給他們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場懷舊盛宴,將電影“造夢”的屬性發揮到了極致!當一個個經典的遊戲和電影形象出現在大銀幕上,並在動作戲中大顯身手時,對這些元素深懷情結的觀眾立刻就被點燃了!
由於毒舌君只是影迷並不是遊戲迷,所以也就是在《閃靈》那部分稍微燃了一小下,在影片的大部分情節甚至結尾的高潮大戰都並不覺得有多燃哈,對於令很多遊戲迷津津樂道的“加一條命”那個嗨點,毒舌君也感觸並不是很深哈!
而且,毒舌君也沒那麼“極客”了,對本片的興趣自然也不在挨個找出N多彩蛋上面。所以毒舌君並沒有給影片打五星滿分,總感覺本片對於毒舌君這種非遊戲迷來說,高潮戲還是欠缺足夠的張力吧!
毒舌君感覺本片最值得稱讚之處在於,將各種電影梗、遊戲梗同整部影片的角色、故事、情感、細節、內涵結合得非常完美、非常自然,這種“完美”和“自然”的程度是其他同類影片難以企及的!
-
8 # 草根談娛樂
這是一部將多種元素結合的優秀電影,再向經典致敬的同時也恰到好處的利用了這些元素,這些元素包含各類你曾經玩過或者接觸過的遊戲,這些元素還包括諸多經典電影,這些元素的巧妙運用會讓曾經接觸過這些元素的朋友們重拾過往的情懷,即使你沒有接觸過這些元素這部電影的劇情以及富有衝擊力的畫面依然可以讓你大飽眼福。
電影劇情發生在未來2045年,電影一開始就展現了現實社會的一個貧民窟,隨之便向我們展示了一個VR裡的遊戲世界,這個遊戲世界叫“綠洲”,遊戲的世界很繁華,與開始貧民窟的現實世界形成鮮明對比。在遊戲裡每一個參與遊戲的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多遊戲玩家扮演了自己內心的偶像,這些偶像可能是電影裡的明星,可能是過去經典遊戲的角色,每一個參與遊戲的人都要“刷怪”賺取金幣,積累“經驗”,學習“技能”,提高“防禦”,一旦在遊戲裡被殺死,遊戲“經驗”歸零。
這個遊戲的設計者叫哈利迪,一個痴迷於設計遊戲的研發人員,在2045年的某一天哈利迪去世了,他給所有玩家留了一個影片,影片內容告訴大家,他在遊戲裡隱藏了一個彩蛋,找到彩蛋的人會得到哈利迪的股份和對遊戲的使用權,找到這個彩蛋需要三把鑰匙,每一把鑰匙的獲得都需要找到哈利迪在遊戲裡留下的線索,並且根據線索完成相應的任務,電影的男主角叫韋德,他在遊戲裡的角色叫帕西法爾,他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第一把鑰匙,同時結識了五個遊戲裡的夥伴,這些夥伴改變了他獨來獨往不組隊的性格,並且他還愛上了五位夥伴中的一個女同伴,這樣的橋段是不是似曾相識,你是否也曾經在某個網路遊戲裡愛上過誰呢?
找到第一把鑰匙的帕西法爾儼然成了遊戲裡的明星,當然每一部電影都有反派人物,反派人物是名字叫“TOT”公司的一位掌權人,這個公司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的外掛公司,專門搞一些黑科技產品,這位高管也是這個遊戲的角色,並且讓自己的員工們都玩這個遊戲,這樣他就擁有了一直龐大的遊戲角色隊伍。
帕西法爾和夥伴們找到了第二把鑰匙,在尋找第三把鑰匙的過程中,歷經了諸多坎坷,最終在隱藏第三把鑰匙的關口帶領除反派隊伍的所有玩家和反派隊伍進行了一波“幫派”血拼,最後當然是正義獲勝,在這個血拼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過往所有遊戲的經典元素,無論你是那個年齡段的朋友,你都會找到屬於你那個年代的情懷,對於我這個出生於80年代末期的人,我在電影裡找回了當年玩“街霸”的情懷,我找回了坐在網咖玩“西遊”累遊戲做任務打幫戰的情懷,你們是否還記得那個一呼百應的“幫派幫主”嗎?我找回了五個夥伴一起打DOTA的情懷,帕西法爾和他的四個夥伴彷彿就像“模把”類遊戲裡的角色,最終的戰鬥我更願意用DOTA式的解說來描述:
近衛軍團的五個英雄帶領著近衛軍團來到天災的高地,一場大戰就在高地之下展開,雙方的兵線展開廝殺,近衛軍團的五個英雄必須帶領兵線衝上高塔才有機會獲得此次的勝利,於是近衛二號位英雄女主角發動自己“遠端話語”技能將高地防禦塔摧毀,併為此交出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其中單帶節奏的使命;近衛三號位肉盾用身體為其餘夥伴搭建了通往天災大本的路,代價也是獻出了自己的一條命;四號位法師“高達形態”打光了自己的藍量將天災軍團的大哥(天災雙大哥都是肉核)“防禦”打破,隨之殞命,近衛五號位輔助交出了自己控制技能便顯得沒有了存在感,而此時天災雙核自信滿滿,殊不知作為肉核後期哪是近衛敏捷一號位的對手,帕西法爾運用靈巧的走位以及依靠敏捷英雄的高爆發將天災雙核“摩擦”,氣急敗壞的天災大哥用出了自己終極大招“終極一爆”,將自己以及所有角色爆毀,然而他不知道,近衛一號位帕西法爾是“帶盾(重生盾)”上的高地,依靠重生盾的重生,帕西法爾滿血滿魔,原地復活,就這樣帕西法爾獨自打開了通向彩蛋的大門。
而整部電影的昇華部分就在結尾,結尾告訴我們:遊戲終歸是遊戲,終有GAME OVER的時候,遊戲只是一種消遣方式,我們不能沉迷於遊戲世界,而忘記了現實世界的樣子。就像帕西法爾和女主角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說的一樣:我都快忘了現實世界的樣子了。
整部電影在表達這個主題的同時也反映了一些真實的社會現象,例如遊戲交友,遊戲中確實可以交到朋友,但是離不開在現實世界的見面交流,帕西法爾和他的五個夥伴正是在現實生活共同經歷了一些可以共建友誼的事情,使得他們之間的友情更加真實,影片還反映了一些不良的遊戲玩家的不好行為以及這些玩家的不好的遊戲理念,反派任務以及他的公司就是很好的代表,很多年遊戲都曾是被貼上“誤人子弟”的標籤的,遊戲並沒有錯,錯的是沒有以正確態度對待遊戲的人。
綜上所述,你覺得這部電影不優秀嗎?
-
9 # 俊俊電影
頭號玩家絕對是近年來最接近阿凡達的一部電影。達到了好萊塢工業水平的最高規格,同時也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既包含娛樂元素,又不塌陷庸俗,毫無內心衝突的爆米花大片。
這部電影在上映第一天評分就達到9.2分,而且在週末晚上已經超過3萬人次評分,分數依然是9.2分。超過60的人都給了五星,逐漸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有多麼的高,斯皮爾伯格不愧是爆米花電影的大師。
而這部電影,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建立了一個虛擬的vr遊戲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藉機致敬了,從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的多種流行文化元素,據說高達190多個彩蛋。這些彩蛋從流行的音樂流行的電影,遊戲,動漫,漫畫兒,甚至到劉德華的原創歌曲。應有盡有。不可能有人完美的認出,在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就認出所有的梗,但是隻要你是這一代的年輕人,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流行元素。
而拋開這些彩蛋,這部電影也是從頭爽到尾的一部電影。即使只看故事,本身也足夠精彩,電影還是老套的,情節簡單的。尋找重要線索的一部冒險式電影。但在電影背後包含了深刻的內涵因素,他對腐朽的資本以及無可挽救的走向庸俗的現實,進行了批判,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充滿溫暖童話的美好故事。
很多人即使不懂這些彩蛋,也不懂這些內涵,也會也會在這部電影的特效和高規格的感官刺激中,得到完美的觀門觀影體驗,這部電影適合去電影院看mx。
如今已經形成了口碑的漩渦,大概在過了這個週末之後,票房會大幅往上增長。從目前刷屏的情況來看,觀影歸來,幾乎是零差評。
我個人也十分十分喜愛這部電影。
-
10 # 李小狼008
因為讚美的聲音很多了,我想說說另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說的電影不合理的部分,比如職業玩家打不過普通玩家,反派死於話多什麼的,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其實是用歌劇的表現手法,舞臺上的歌劇就是為了表現各種衝突和劇情,會十分誇張的安排一些不合理的劇情,為了演出效果,而整個頭號玩家就這個感覺,一切為了感官服務,關鍵人物關鍵時刻登場,王子公主醜小鴨,傻傻的反派,一切一切,都是我們熟悉不以的套路,而這些套路明顯又不做作,這才是真的彩蛋,真的懷舊,包括有的人說人物抓取的很假,遊戲人物還是僵硬,其實這個很正常,明顯是故意為之,電影主題就是真實世界的重要性,所有遊戲在製作時候早期肯定想無限接近真實,而真有這個能力後,一定要成心做假一點,讓玩家知道自己不是真的自己這是假的,不然會發生混亂,我記得看過一片文章,談的是設計遊戲敵人,如何讓玩家可以毫無負罪感的射殺,就是要做的猙獰可惡還很假,讓你可以毫無心裡負擔射殺,要是一個有血有肉受傷還會哭求痛苦的,就會有一些問題,所以我覺得一號玩家做出了最正確的拍攝手法,無愧經典。
-
11 # 開屏映畫子非魚
開屏君答曰: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無疑是當世最傑出的電影大師之一,當最初聽到《頭號玩家》的相關訊息後,開屏君就對其抱有了很大的期待,知名導演+VR技術,這種權威與新潮的混搭很有可能會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而斯皮爾伯格也確實做到了。
和馬失前蹄的呂克·貝松不同,《頭號玩家》在融合了新興科技和瑰麗想象的同時,依舊守住了自己的主線,在主角的冒險闖關同時,斯皮爾伯格還安排了詹姆斯·哈利迪(遊戲創作者)這樣一條暗線,並透過劇情推動,逐漸將故事梳理清晰,讓哈利迪的理想,主角的成長都明確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當然,在講好了另一個故事的同時,如何讓這個故事更加精彩,更加吸引觀眾,從而產生共情效應,這才是大師水準的體現,而《頭號玩家》中玩的最溜的,就是情懷。斯皮爾伯格以高超的技巧將無數上世紀的經典回憶整合進未來科技當中,將兩個時空完美銜接。
觀眾在體驗未來科技的新奇酷炫的同時,也能重溫那些經典的回憶,從而忍不住將自己代入其中,或者幻想著當VR技術成熟之後,自己也能真正去體驗一番,而最妙的是,這種幻想是有生之年很有可能實現的東西。
情懷的作用在電影中屢試不爽,但前提是你玩的夠高明。16年的《歡樂好聲音》以歌為引,將大量經典的歐美流行金曲化用在電影中,引起口碑輿論的正面反響,而今天的《頭號玩家》則用遊戲場景再現當年的影象、故事,甚至還開發出了與經典互動的體驗,同樣收穫了觀眾的肯定。
9.2的高分,大多時候是屬於文藝片的,斯皮爾伯格將商業片打造到如此程度,只能佩服的說一聲“真會玩”。這種“在彩蛋期間插播電影”的玩法,不知重新整理了多少人對電影的認知,至於《頭號玩家》最終能創造出怎樣的成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2 # 復星保德信尤燦
豆瓣評分9.2,只要是看過的都說好。未來科技感十足,而又貼合實際,很有教育意義!僅僅是特效就值回票價了!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出手就是精品!電影裡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敬意,彩蛋多到爆,高達,忍者神龜,金剛,終結者,死侍…等你一個個發現
-
13 # 神的電視機
大家好,我是root
三月大片雲集,既有漫威出品《黑豹》打鬥陣,奧斯卡熱門影片《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緊跟其後,也有盜墓題材前傳《古墓麗影》和機械動作片續集《環太平洋2》。但小編最期待的還是這部號稱“票房收割機”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講述2045年,現實世界衰退破敗,人們沉迷於VR(虛擬現實)遊戲“綠洲(OASIS)”的虛幻世界裡尋求慰藉。
△破敗的2045現實世界
“綠洲”的創始人臨終前宣佈,將億萬身家全部留給尋獲他隱藏的彩蛋的遊戲玩家,史上最大規模的尋寶冒險就此展開,男主角韋德·沃茲和數十億競爭者踏上奇妙而又危機重重的旅途。
△韋德·沃茲身處現實世界的廢車中
從劇情簡介來看,這部將會集結電影、遊戲、動漫三個領域。既有全新領域VR技術,遊戲闖關設定將會回顧眾多迷影梗,電影設定又放在2045年。科幻、動作、冒險題材,又回到了斯皮爾伯格最擅長的領域。
斯皮爾伯格的經典作品太多,風格多變、題材涉及廣泛,比如《辛德勒名單》(1994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拯救大兵瑞恩》(99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等基於現實主義的影史經典,時至今日仍然名列在各大影史榜單內。
《辛德勒名單》
《拯救大兵瑞恩》
讓人充滿希望的愛情喜劇《幸福終點站》、犯罪型別《貓鼠遊戲》、歷史傳記類題材《林肯》《間諜之橋》、驚悚恐怖《大白鯊》等等。
《大白鯊》
在科幻冒險型別上,充滿了創新和趣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和票房,比如《外星人ET》(上映於1982年,票房收入39980萬美元),上映二十週年後重映引得一大批影迷蜂擁而至。
《外星人ET》
《侏羅紀公園》(上映於1993年,票房收入35710萬美元)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同時掀起了一陣“恐龍熱”。15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得益於前作的影響,也獲得了不錯的關注度和票房。
《侏羅紀公園》
這些電影呈現的共同特點是領先時代的創新、特技出彩、想象力豐富、充滿人文關懷和反思,新作《頭號玩家》將回歸導演最擅長的領域,電影、遊戲、動漫“三位一體”。原作者表示自己在創作《頭號玩家》時,從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獲得了很多靈感,此次也加入了編劇工作。
(微縮房車)
影片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不停的交換,雖然影片設定為2045年,但卻充滿了80年代的元素。也就是說我們將會再電影中看到非常多的“迷影梗”“遊戲梗”。
(範海倫《jump》作為配樂)
斯皮爾伯格表示安插彩蛋和致敬時,找了[20世紀福斯]、[米老鼠]、[環球影業]、[派拉蒙]、[索尼哥倫比亞]來幫忙,五家公司都很配合支援,讓他在影片中使用他們的角色。
從目前曝光的預告片來看,導演真是面大錢多啊!簡直是打破次元壁的大集合。
遊戲《守望先鋒》中的獵空,獵空的左邊是兔八哥,右邊是春麗,還有在兔八哥後面的勞拉!
高達戰士
射擊類遊戲《光暈》
恐龍、hello kitty等小萌物亂入?
動漫電影《鋼鐵巨人》中的鋼鐵巨人(1999年布拉德·伯德執導並編劇)
2005年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金剛》
小丑和小丑女
《回到未來》中的時光穿梭車
還有《鬼娃回魂》中的鬼娃chucky
以及各類喪心病狂的豪車,來自《蝙蝠俠》、《瘋狂麥克斯》等。
電影和遊戲向來有深度互動,導演此前的作品《奪寶奇兵》和《侏羅紀公園》上映後成功遊戲化,並且影響了一大批尋寶探險類遊戲的設定。致敬迷影梗也是漫威和DC慣用的“小彩蛋”,引來瘋狂影迷各種猜想解謎。
男主角在遊戲中化身帕西法爾
電影中的遊戲玩家在”綠洲“尋找價值連城的彩蛋,更像是隱喻人生路上的選擇。究竟是沉迷於”綠洲”所描繪的烏托邦世界,還是掙脫“綠洲”這個企圖控制世界所製造的假象,從而擁抱現實世界發現生活真諦,就留給大家去電影院看了。
快去電影院找彩蛋喲~
-
14 # 藍鯨孤島
這部電影給我的驚喜甚至超過了《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可能是最近看的電影都不如《頭號玩家》豐富和充滿想象力,所以昨天從影院出來很過癮。
開篇一個長鏡頭既介紹了主角出處,又引出民眾為虛擬遊戲瘋狂的大環境,然後一步步把你帶入故事中。一個又一個包袱,不斷冒出的資訊點和懷舊情節,讓人目不暇接,螢幕上密集的字幕,甚至有點看不過來。
任何打著情懷的旗號卻經不起考驗的作品,都是圈錢的流氓,尤其在這個販賣情懷到氾濫的時代中。所以最初看到宣傳說影片很懷舊,其實有一點擔心,怕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商業中走下神壇。
但是,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真正的大佬,是可以既商業又酷到讓你尖叫的。
那個拍《外星人E.T.》《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戰馬》的斯皮爾伯格,這次用他的童心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純真之旅。
與其說哈利迪是“綠洲”的創造者,不如說是斯皮爾伯格自己。
一個創造了遊戲,一個創造了偉大的電影王國。
哈利迪和他的擁躉們秉承堅守初心,不功利,這多像在商業化中尋找平衡的斯皮爾伯格。影片的結尾是導演價值觀的宣揚。
哈利迪用他的匠心影響了無數人,斯皮爾伯格則是透過電影向人們展示他心中的純真、豐富、智慧和對待世界的方式。
1946年的他,已經七十多歲了,看完電影不禁猜想,如果技術支援,斯皮爾伯格以後也建立一個本片中那樣的博物館,必將有無數影迷會去參觀研究,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能夠成就一個如此偉大的導演。
影片不僅出現很多經典遊戲,配樂也是曾風靡一時。當Joan Jett於1988年發行的《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響起的時候,簡直要尖叫出來,大學時期迴圈播放這首歌無數遍,在影院聽到幾乎無法專注於角色說了什麼,完全享受在音樂當中。
彩蛋的安排也很有意思,大導演調皮的重新詮釋了彩蛋的定義。“對方可能是個250磅的中年油膩大叔”的包袱前後安排得很有趣。
片中有幾個場景印象很深刻,比如最後決戰帕西法爾直播時振臂一呼,天下英豪群集響應,簡直感動得像在看《天龍八部》。
看到當時荒涼的佈景,也想到了杰倫《半獸人》的MV。90後滄桑大叔最容易被這樣的熱血所感動。
博物館長給帕西法爾的禮物,也是非常亮眼,在電影院中引起一陣歡呼。這樣的巧思真的太棒了。
這是一部家長可以放心帶小朋友去看的遊戲電影,看完可以寓教於樂告訴小朋友要像電影講述的一樣,多多關心現實生活,“畢竟你是在現實中吃飯”。
真正的大佬,是可以既商業又酷到讓你尖叫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做到了!
-
15 # 夢裡詩書
科幻之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將不勝列舉的文娛經典元素聚合為一,以VR遊戲為引的展開,那天馬行空的奇想,令人歎服於這位年過古稀的導演居然還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腦洞,而在打造登峰造極的視覺體驗之時,對現實與虛擬的探討,使電影不僅在虛擬中酣暢淋漓,同樣著墨於了現實的重要。
電影伊始將背景設定為了近現代的2045年,在這個斯皮爾伯格打造的科幻世界中,一面是現實世界的凋敝,另一面則是在VR技術高度成熟下,人們越發的沉迷於了夢幻的虛擬世界“綠洲”,而一段“綠洲”創始人其打算將高達億萬的全部身家留給能獲取到他隱藏彩蛋的的離世宣言,則構築起了電影充沛的劇情張力,對VR題材的涉及,斯皮爾伯格顯然並不是先驅者,但他卻將《頭號玩家》發展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高度,清晰流暢的主線構思,以及恰到好處的陰謀反轉,都彰顯著他作為一名大師級導演的執導功底。
隨著劇情的發酵,電影所一展的近未來世界堪為一場電影與遊戲的嘉年華盛宴,在電影中一個又一個令入熟識角色的粉墨登場,一段又一段經典橋段的再現,大量的彩蛋元素,全部都在斯皮爾伯格天馬行空的奇想與精湛的敘事下成為了《頭號玩家》新的肌理,即便是你對電影中的這些懷舊元素難生感觸,卻並不會影響你融入這這一如夢似幻的VR世界,斯皮爾伯格對舊有元素的善用,鍛造了一個全新且能引人入勝的故事,這種鬼斧神工的手法不由得是令人乍舌的。
在視覺與情懷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電影透過一位少年所構建的反烏托邦故事,其最終所一展的內在卻並不複雜,斯皮爾伯格用積極正向的方式,透過絢麗的科幻世界,所真正落足的是對現實的迴歸,真實的美好永遠無法替代虛擬的夢幻,他對人性真善的篤信,成為了電影最為真摯的核心,這種結局乍看或許老套,但自覺相比一味的去憂慮未來,誘人沉思的科幻電影,如此作品其實有著同等重要的內在價值。
猶記得昔日,斯皮爾伯格曾在奧斯卡上高呼“我是世界之王。”,而今時他用無以復加的創造力和對電影的熱枕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他依舊還是那個王者。
個人評分:9
-
16 # 濤聲依舊111
我是一個00後的高中生,第一次知道關於《頭號玩家》的訊息還是在去年《科幻世界》的後封看到的原著小說《玩家一號》的名字接著在30號電影上映的那天看完了所有的預告片,然後看到了這些東西作為一個熱愛第九藝術遊戲文化,科幻電影,科幻小說的遊戲宅,感覺自己玩了這麼多遊戲,看了這麼多動漫,電影和科幻小說,就是為了看這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就是為了像我一樣的死宅準備的。
emmmmm
電影劇情流暢明快,毫不拖沓,特效出色,場面勁爆,格式工整,讓你在兩小時裡完全沉浸在這個世界中,整場電影下來只有兩個字“震撼”
據說電影的受眾是美國七八十年代的老遊戲玩家,不過我想那是小說,這部電影裡魔改了好多原著裡的梗,我這個00後也get到了許多屬於自己的點
微軟的《我的世界》
侏羅紀公園
金剛
守望先鋒裡的獵空和死神
忍者神龜
《光環》裡計程車官長
絕地武士
猛鬼街
古墓勞拉
高達和機械哥斯拉
異型
dc的蝙蝠俠 喪鐘 小丑和小丑女
魔改的《閃靈》
鐵人掉進熔漿裡致敬的《終結者》
蝙蝠車
瘋狂的麥克斯裡的車和隱隱約約趕覺在致敬好多電影的各種車
街霸裡春麗,隆
打boss時的“阿杜跟”
反派在綠洲裡的黑化超人
創戰紀
質量效應
戰爭機器
戰錘40k
無主之地
星際爭霸2裡的吉姆雷諾
為戰而生
毀滅公爵
雅達利公司
反派的公司是在致敬馬化騰[滑稽]
……
還有神聖手雷,看完電影后才想起來好像是自己小時候在半觸屏諾基亞上玩的一款叫《百戰天蟲》遊戲裡面的
《頭號玩家》是給所有遊戲玩家的獻禮
-
17 # 熊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
說真的,電影結束時,我似乎是突然回憶起了第一次通關《生化奇兵》時的感受。
很難確切描述這種感受,你只是突然沉入海底,突然與世隔絕,人們就在近旁,但你如鯁在喉,不知從何而起,從何而終,像是失去了所有言語的能力。
IMAX廳中靜悄悄的,我回頭,每個人都陷入進極盡滄桑的惆悵之中。
你還能做什麼呢?
除了呆呆望著螢幕,任由臉上眼淚劃過——如同電影最後主角那樣。
在進電影院前,我單純只是衝著傳說中的“140分鐘彩蛋”而去的,想著在我海量遊戲中度過的充實人生中繼續加點料。
但我沒想到斯皮爾伯格棋高一著,整個編劇團隊是如此瞭解一個玩家進行遊戲時的情感體驗,以至於讓我覺得,那些彩蛋本身已不重要。甚至極端一點,我會說這是一部由萬千彩蛋構成的沒有彩蛋的電影。
那種內化的情感,不是靠堆疊彩蛋就能夠建構得出來的——因為那是你參與一款遊戲,受盡挫折和磨難,然後戰勝它,你才能體會到的情感。
參與過初代《榮譽勳章》開發的斯皮爾伯格雖然是遊戲圈內有名的上古大毒奶,使得IP慘遭EA收購,更別提一部《E.T》曾經摧毀了整個北美遊戲市場。
但我實在是無法想象還有誰比他更有能力操刀這部電影。
剛拿了奧斯卡的肥宅託羅嗎?作為小島秀夫的好友,他似乎更擅長創造美輪美奐的情景而非表達那些質樸笨拙的情感。
斯皮爾伯格設計了一個陷阱,讓你誤以為這是一部育碧廣告般的特效動作大片,塞滿了財主華納不缺錢一樣從各處買來的眾多IP,一次性滿足人們對於80、90年代所有流行文化的追憶。
但這部電影最高潮的部分呢?
只是一個玩家,一臺CRT老電視,一部8位元的雅達利2600主機,一款畫面簡陋不堪的八十年代遊戲。
就像前段時間看任天堂釋出LABO紙殼子時相似的境遇。
隔離了任何未來、科幻以及朋克,一切回覆到最原初也是最純真的狀態——
一個玩家用心地玩了一個製作人的遊戲,製作人對他說:
-
18 # 電影記憶體
老當益壯的斯皮爾伯格,寶刀未老的斯皮爾伯格,能夠在70歲的時候拍出一部極具童真色彩的電影,像是讓我回到來童年,想起多年後我的孩子成長到可以和他她溝通影像時,會第一時間給他她看《頭號玩家》,和他她分享三件事也算三把鑰匙。第一件,孩子們這是你們這個世界,是你們的"哈利波特",是你們的"西部世界",是你們的"封神榜",是你們的《駭客帝國》另外當時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巨大影響,已然是網際網路巨頭的扎克伯格在逐步變成電影中的諾蘭。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集大成者,有很多經典電影的彩蛋,但唯獨沒有斯皮爾伯格自己的經典電影,這是因為一種極大的謙虛。
這部也是IP改編,但是在斯皮爾伯格的導演藝術下,充分展現了那個想象的世界,極具創意。很是喜歡。
-
19 # 電影鯊
世界這個角落裡,這個人設計了一款遊戲,那個角落,就會有另一個人能夠找到隱藏其中的彩蛋;
格子間裡的這個人編寫了一首曲子,地下室裡的另一個人就能聽出這裡邊運用了另一首歌中的哪幾個相似的音符;
《星際迷航》“綠洲”創始人哈利迪的葬禮上,所有的殯葬物品都被做成了“星際迷航”的Logo和進取號的形狀,甚至還有一把克林貢彎刀。
《回到未來》男主的座駕就是《回到未來》中的DMC“德羅寧飛行汽車”,
而女主的摩托則來自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天生愛神》男主第一次與女主約會時靜心挑選的服裝,出自Cult片《天生愛神》。這片名從男女主口中反覆爆出,斯皮爾伯格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鋼鐵巨人》好萊塢動畫大師布拉德·伯德的成名作。是一個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動畫作品,講述了一個男孩與鐵巨人的城市冒險。
《公民凱恩》電影末尾,“綠洲”合夥人兼館長莫羅稱呼女主為“那朵玫瑰花蕾”,這個梗來自經典影片《公民凱恩》,公民凱恩死前的那句名言“Rosebud”。
《終結者》當鋼鐵巨人掉入滾燙的岩漿時,豎起了大拇指,這明顯是對阿諾.施瓦辛格在《終結者2》中做出的同樣動作的致敬。
《月球旅行記》大反派關上後車門後,車內給出一個大特寫,為了突出梅里埃《月球旅行記》的貼紙。
《異形》女主把成名了男主拽進一間小屋子時,從她裝扮的格鬥士胸中爆出一個外星人的梗來自《異形》第一部。
《乖仔也瘋狂》湯姆克魯斯小鮮肉時期的標誌性電影,男主的公寓裡的霓虹標牌就來自這部電影。
《巨蟒與聖盃》記得男主在在最後一戰使用的威力超強的炸彈嗎?這就是70年代大熱的荒誕喜劇《巨蟒與聖盃》中的最重要道具——神聖手榴彈。
當然還有一大潑經典電影、動漫IP現身金剛、鬼娃回魂、超級馬里奧、蝙蝠俠小丑哈利奎恩、異形、星際爭霸、守望先鋒、光環、街頭霸王、真人快打、質量效應、古墓麗影、忍者神龜、金剛、機械戰警、忍者蛙、甚至HelloKitty......數不清的彩蛋紛沓而至,這讓人感覺似乎都不是在電影裡找彩蛋,而是在彩蛋裡填正片啊。
以及這些經典IP的胯下座駕除了以上提到的《回到未來》《阿基拉》,還有這部也是斯蒂芬金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克里斯汀魅力》和67年經典動漫《馬赫5號》中的主角車——“馬赫5號”等等等等。
斯皮爾伯格是無比了解粉絲心理、最能瞅準商機的智慧導演,他早就用作品證明過這點,但一不小心,這部《頭號玩家》又為大家證明了一次。
如果你是普通觀眾,即使接不到大部分的彩蛋梗,從視覺、敘事上依然可以看到一個精彩的故事;如果你是影迷、遊戲迷、動漫迷、樂迷,幾乎都能從這部電影裡感受到難以抑制的興奮;
現實太無趣,電影有意思。其實除了在電影、動漫、遊戲的虛擬世界,我們哪個又不是在朋友圈、微博上、淘寶中重建著理想中的自己,用照騙、文字、服飾等圈定著自己的人設呢,《頭號玩家》最後留給大家,“虛擬與現實的界限到底在哪兒”這樣的終極問題,你的答案會是怎樣?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20 # 影視劇透社
根據同名科幻小說改編,《頭號玩家》透過對於虛擬世界的刻畫,以及一場關係到網路世界未來的寶物爭奪戰,呈現各種對於八零年代流行文化的著迷和再現,冒險過程是驚心動魄而充滿意外,若遊戲盡頭的回報能媲美過程的刺激,相信再訪會更有意義。
純就拍攝來說,《頭號玩家》可能是史蒂芬史匹柏近十年來最純粹的娛樂作品,精采絕倫的視覺搭配緊湊但穩健的動作場面,上次有此成就已是《少數派報告》時期的事情。
從開場沒多久的賽車狂飆,到最後各種經典影視角色混戰,電影與電玩/虛擬世界間緊密的連結給了史匹柏恣意揮灑的空間,各種行雲流水的運鏡和舉重若輕的場面排程,則幫助本片不會淪為看完頭痛欲裂的疲勞轟炸,最後一場高潮戲結合動作、笑料、轉折和驚喜加上頗有畫龍點睛效果的致敬,完美展現瞭如何為動作片作結的藝術。
而無論是虛擬中的博物館、舞廳,乃至主角在現實的居住環境,本片在製作上所下的功夫也是相當值得讚許,充滿各種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細節,不難看出讓片中玩家流連忘返的理由。
同時,電影在處理核心謎團,以及關於「綠洲」發明人哈勒代生平故事的時候,也展現出纖細而溫暖的筆觸。雖然並非本片實質上的主角(甚至稱不上是真正的角色),但哈勒代–以及演員馬克勞倫斯–反而在過程中成為全片最有血有肉,最複雜甚至著迷的角色。
在眾多關於八零年代通俗文化的指涉和重現裡頭,是哈勒代讓整部電影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也是勞倫斯讓這份對於八零年代的著迷有了意義,片中幾段看似風平浪靜的獨白,反而比畫面上的奇觀更讓人回味,更有魅力。
上述細節之所以重要,在於斯皮爾伯格精湛的導戲功力,有些時候《頭號玩家》實在是太像遊戲實況轉播,對於玩家來說相當興奮,但對於其他人則是好奇大過興趣。
塞克潘的劇本小心翼翼地塑造出哈勒代的內心世界,但對於其他角色,無論主角反派,皆是一視同仁地樣板化(連帶讓過去早已證明演技實力的泰謝里丹和班曼德森無用武之地),同時比起場景的製作細節,貫穿全片的故事也顯得粗糙空洞,中段的轉折淪為口號而缺乏實際發展,試圖諷刺消費文化與網路成癮問題的片段也是一閃而過,反倒是鋪天蓋地的各種致敬與彩蛋,挑戰觀眾對於八零年代的記憶,也直接挑戰這些內容的意義:
符號如傑克·尼科爾森的《閃靈》或《回到未來》的時空車還算是廣為人知,但當各種冷門至極的內容佔去敘事的時間,甚至成為扭轉劇情的關鍵,則電影本身即便充滿樂趣,還是很難不讓人感到些許空虛。
就當現代遊戲主打豐富的世界觀、複雜的地圖,和讓人難以自拔的故事(去年那怎麼玩都玩不完的《塞爾達傳說》便是個好例子),《頭號玩家》做為電影本身也像是片中的八零年代作品:直接、刺激,讓人想一路衝向終點,但過了終點反而有些無所適從。
電影或許強調在遊戲之外也要關注現實,只是比起片中現實的淡而無味,可能還是虛擬世界更讓人著迷。
回覆列表
看的點映,特意來說下感受。
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大概只有一個詞能夠概括:
震撼。
這種震撼不僅僅是視覺衝擊力的震撼,更多的是對於整部電影的完成度、工業化程度、乃至故事和型別元素等多種層面的震撼。
上一次讓筆者又這樣感受的,應該還是9年前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吧。
《頭號玩家》改編自恩斯特·克萊恩同名科幻小說。
原著是一本講述虛擬現實的科幻冒險文學,尤其是放在當下VR技術方興未艾的電影市場上,絕對有一定的前瞻性。
而另一方面,原著小說是一本標準的極客型別小說,書中充滿了對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的懷舊情結,大量復古元素的運用,讓本書被認為是一部“難以影像化的小說”。
然而已經古稀之年的導演斯皮爾伯格卻打破了這種斷言——
從小說文字到影像語言的進化升級,《頭號玩家》幾乎成了一場影迷和遊戲玩家們的視聽盛宴。
電影的整體故事分為現實與虛擬世界兩部分,主角是一幫少年遊戲玩家,在遊戲世界的冒險與現實世界的冒險雙線進行。導演斯皮爾伯格在這部電影中展現了自己對於這種古典敘事風格的嫻熟掌握,使整部電影保持了極強的敘事節奏。
當然,影片最大的看點還是在特效層面。
作為一部主打虛擬世界的科幻影片,影片用了大量的細節來填充這場未來世界大冒險。
斯皮爾伯格昇華了原著小說中對於現代流行文化的致敬,讓整部影片看起來就是一場跨越遊戲、電影、ACG、電子音樂等現代流行文化的巨型彩蛋,亦或是——
一封獻給大眾娛樂流行文化的情書。
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電影中所致敬的那些經典流行文化符號。
如果能夠看懂這些絕對會對觀影效果有很大提升,電影中有且不限於:
高達大戰機械哥斯拉、街霸守望先鋒真人大亂鬥、阿基拉橫衝直撞GTA、金剛巨獸怒火街頭,殭屍入侵《閃靈》……
另外,關於反派boss的設定——
怎麼這麼像國內某遊戲行業巨頭鵝廠呢,連公司名稱都很像lol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