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是阿維啊
-
22 # 趣向雜談
看到這個問題,不知怎麼地我突然想起了《琅琊榜》中的"內監被殺案",劇中梅長蘇說京城雖然局勢紛亂,但幕後黑手無非就那麼幾個,可以肯定,幕後主使,必有謝玉。
同樣的,馬嵬驛兵變的幕後主使,無非就那麼幾個,透過一番排除推測,不難鎖定幕後主使。
首先要排除是禁軍因為飢餓疲憊而引發的譁變。也就是說,這絕非是禁軍將士的自發行動,而是一起有預謀有安排的兵變。為什麼呢?
據史載,當潼關失守的資訊傳到長安,唐玄宗決定出逃蜀地時,是做了一番準備的,還專門到內廄挑選馬匹,拿出內庫的財帛賞賜隨行護送的禁軍,並不是驚慌失措地逃跑。既然連財帛都能想到拿出來賞賜禁軍,怎麼會想不到帶上糧食?所以,禁軍因為飢餓而譁變是很難成立的。至於說疲憊,馬嵬驛距離京師長安不過一百多里,不過走上一天就到,又沒有追兵,禁軍就算再身嬌肉貴,也不至於就疲憊不堪了吧。再者,如果這一百來裡就讓禁軍疲憊不堪而譁變的話,那入蜀之路道阻且長,禁軍豈不是要弒君了?但從後續的事態發展來看,禁軍並沒有出現任何亂子,不但將唐玄宗一行人平安護送到成都,後來唐軍收復兩京(長安和洛陽),這幫禁軍又將唐玄宗護送回長安。所以,禁軍因為飢餓疲憊而譁變是不成立的。至於史書中記述唐玄宗一行因為乏食而飢餓疲憊,然後有老百姓出來獻食,那不過是為了顯示唐玄宗雖然失政但並未失去民心,民眾仍然是擁護李唐的。
那麼幕後主使是誰呢?有人說是太子李亨。因為馬嵬驛兵變後太子李亨得以分到一部分禁軍兵力,北上靈武自行即位,架空唐玄宗。從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有最大嫌疑的角度來看,太子李亨無疑嫌疑很大。正史上也說此次兵變是出自太子李亨授意,執行人就是禁軍統領陳玄禮。但事實證明,此事與太子李亨並無關聯。
為什麼這麼說呢?若陳玄禮果真是秉承太子李亨的旨意行動,那無異於表明他提前效忠了新君,背叛了玄宗。那麼此時他的選擇定然是追隨太子李亨北上,成為從龍元勳才對。可是事後他卻繼續將玄宗護送到蜀地,而後又護送回長安; 而且在返回長安途中,在距離長安不遠的扶風,唐肅宗還專門派出精銳部隊接替陳玄禮的禁軍來護送唐玄宗走完返回長安的最後一段路。為何?顯然,唐肅宗將陳玄禮視作太上皇玄宗的親信,要監視控制玄宗顯然不如自己人來得可靠。
再者,後來宦官李輔國將唐玄宗逼遷到西內,追隨玄宗的高力士一干人等都遭到了貶斥流放,而陳玄禮很不幸地名列其中。這一切都說明,此次兵變並非太子李亨所主使。至於史書中所言兵變出出自太子李亨的授意,估計是後來修史時唐肅宗覺得誅殺楊國忠這一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挺能顯得自己肅清朝綱,所以才把這件事攬到自己身上。
再者,如果我們認真想想唐玄宗李隆基是怎樣走上權力的巔峰的,就會明白禁軍統領陳玄禮絕不可能與東宮太子勾結在一起。為什麼?大家不要忘了,唐玄宗李隆基可是權力的遊戲的頂級玩家,當初正是他勾搭了禁軍的中層軍官,其中就包括陳玄禮等人,鼓動禁軍發動兵變,盡誅韋皇后一黨才得以被立為皇太子,而後又率禁軍殺盡太平公主黨羽,逼迫太上皇唐睿宗交出實權才得以掌握最高權力。深諳此道的玄宗怎麼會讓東宮太子將陳玄禮之流招攬到麾下?事實上,玄宗御宇長達近半個世紀,期間從未出現過類似唐朝前期多次兵變以及後宮亂政的現象,正是因為他控制好了一切,無論是禁軍也好,皇子也好,當然最關鍵的是東宮太子; 抑或是後宮嬪妃,都在他的嚴密掌控之中。所以說彼時陳玄禮已經倒向太子李亨,那是令人難以想象的。莫說此時,就是太子李亨北上靈武自行即位後,深感被架空的玄宗都不忘派出心腹藉著去靈武傳位的機會去就近影響控制唐肅宗的靈武小朝廷,更何況馬嵬驛之時?
那麼幕後主使會不會是禁軍統領陳玄禮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彼時的權力的格局中,陳玄禮不過是個小角色,殺宰相楊國忠和皇帝最寵愛的楊貴妃這樣挑戰皇權的事,恐怕他還沒有這個膽子去做。再者,就算殺了楊國忠,也遠遠輪不到他來掌權,殺楊國忠對他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此案真正的幕後主使是宦官高力士,陳玄禮不過是執行者罷了,原因是內廷宦官首領高力士與外廷宰相楊國忠之間的權力衝突。這事說來就話長了。簡單來講,開元前期,外廷的宰相都是集體負責制,雖然都有如姚崇之流的領導核心,但還遠未到後期如李林甫那樣的大權獨攬,姚崇之流為了鞏固自己的相位,都要忙於與同儕互相傾軋,所以開元前期外廷宰相與內廷宦官高力士的還沒有明顯的權力衝突,彼此都還能相安無事。但李林甫拜相後,事態有了變化,李有極強的權力慾望,同列相位的無人能與之抗衡,真正做到了在外廷大權獨攬; 不僅如此,李溝通內廷的後宮嬪妃,意圖支援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正位東宮,把手伸進了高力士的勢力範圍。凡此種種,都導致其與高力士有了激烈的權力衝突。所以高力士才會在玄宗為儲君人選猶豫不決時神助攻李亨,助他登上東宮寶座。當然,這不過是為了抗衡李林甫,並不是說高力士已經倒向李亨。因為李亨彼時不過是一個沒有實權,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朝不保夕的太子。他效忠的只會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繼任,事態進一步惡化。楊遠沒有李的精明強幹,空有政治野心,致使其與高力士的矛盾比之李林甫時進一步擴大。事實上,當潼關失守的訊息傳到長安時,高力士就指示陳玄禮幹掉楊國忠,但京師畢竟人多眼雜,陳玄禮沒能找到下手的機會。眼下到了馬嵬驛,身邊都是聽從自己指揮的禁軍,正好趁機除掉楊國忠,至於楊貴妃,楊國忠是她的族兄,而楊貴妃正是楊國忠得以飛黃騰達的最大靠山,殺了楊國忠為防後患,只能連帶著一起殺掉。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楊國忠雖然遠不如李林甫精明,但他也絕不是政治白痴,也許在長安城他就察覺到了危險,所以才慫恿玄宗逃往蜀地,因為他自己正是從蜀發跡的,蜀地的軍政人物都跟自己有關聯,蜀地算得上自己的勢力範圍。可惜,他千算萬算,還是失此一算,老謀深算的高力士怎麼會給他這個機會,自然是途中就趁著就將他剷除了,否則等到了成都說不定自己還要反過來為他所制。
有讀者要我將高力士與楊國忠的矛盾講得詳細點,所以今天就再展開一下。
從正史來看,高、楊二人的矛盾比較隱晦,但其中還是有許多線索可尋的。
《舊唐書·卷五十六》雲: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嵬斬之。
那麼,陳玄禮為何會想在長安動手幹掉楊國忠呢?前面已經講過,陳只是一個禁軍統領,他與楊也沒有深仇大怨,他怎麼會有膽量去殺權勢熏天的楊呢?因此我們推測陳的背後一定有人指使,而這個幕後大boss,正是我們的高公公。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陳玄禮為何要聽高力士的,去招惹楊?所以,這個問題一展開就複雜了。這裡我們要講講之前的一個重大政治事件,那就是王毛仲之死。
王毛仲(以下簡稱王)是很早就追隨玄宗的鐵桿親信,注意,是最鐵桿的,沒有之一。當年唐玄宗李隆基還只是臨淄王時,王就追隨在其左右。不久,玄宗出任潞州別駕,欣賞李宜德之驍勇,將其收歸麾下。從此,王與李宜德便成為玄宗的左右護法,哼哈二將。李隆基返回長安後,暗中籠絡禁軍軍官以為己用,其中就有陳玄禮、葛福順等人,而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多時候李隆基礙於身份不方便出面時便由王代為接洽聯絡。所以,王是彼時李隆基心目中最親近的心腹。
而在誅殺韋皇后的唐隆政變中,王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畏懼而不敢參加,但事後李隆基並未責怪他,還對他也加以封賞,可見彼時王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分量。後來,在誅滅太平公主黨羽的先天政變中,王出了不少力,之後更是青雲直上。而且,王有繁殖馬匹之特長,更為玄宗所看重,所以一路升遷,其權勢可謂是如日中天,連內廷大宦官高力士都要畏懼三分。但物極必反,王太過貪戀權勢,不只收斂,反而大肆結黨。因參與唐隆政變而立功的禁軍將領葛福順等人隱然已將王奉為領袖,右護法李宜德也投入王德懷抱,王甚至與葛福順結成了兒女親家。
王的權勢擴張,自然引起了以高力士為首的內廷宦官的不安,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而王對於內廷宦官一貫非常蔑視,連高力士都不放在眼裡,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於是,高力士不斷給唐玄宗吹風,提醒他以王為首的禁軍功臣集團權勢擴大,是很大的隱患。李隆基也對王的居功自傲日漸不滿。再者,在皇帝看來,王這樣的外廷功臣怎麼看也不如高力士這樣的家奴可靠,所以這場權力鬥爭最終以高力士的全面勝利而告終。以王為首的禁軍功臣集團被徹底剷除,而之後出任禁軍統領的正是素來以淳樸自檢著稱的陳玄禮。陳玄禮能在內廷宦官權勢熏天的背景下長期擔任禁軍統領,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是高力士控制禁軍的代理人,高公公也由此開唐朝宦官掌控禁軍之先河。
好,說完王毛仲和陳玄禮的事,我們接著講高力士與楊國忠的矛盾。
從前面講的高力士與王毛仲,李林甫的權力衝突始末可以看出,我們的高公公絕對算是權力的遊戲的頂級玩家。像他這樣的人,連王毛仲,李林甫都不能忍,更何況是小人得志便驕狂不可一世的楊國忠?可是,奈何楊有貴妃這個最大靠山,高力士始終都難以撼動,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高公公都不得不低調行事。
《高力士外傳》雲:上因大同殿,思神念道,左右無人,謂高公曰:“朕自住關內,向欲十年,俗阜人安,中外無事。高止黃屋,吐故納新,軍國之謀,委以林甫。卿謂知何?”高公頓首曰:“臣自二十年已後,陛下頻賜臣酒,往往過度,使染風疾,言辭倒錯,進趨無恆。十年已來,不敢言事。陛下不遺鄙賤,言訪芻蕘,縱慾上陳,無裨聖造。然所聞、所見,敢不竭誠。且林甫用變造之謀,仙客建和糴之策,足堪救弊,未可長行。恐變正倉盡,即義倉盡,正義俱盡,國無旬月之蓄,人懷饑饉之憂。和糴不停,即四方之利不出公門,天下之人,盡無私蓄,棄本逐末,其遠乎哉?但順動以時,不逾古制;徵稅有典,自合恆規。則人不告勞,物無虛費。軍國之柄,未可假人;威權之聲,振於中外。得失之議,誰敢興言。伏惟陛下圖之。”上乃言曰:“卿十年已來,不多言事。今所敷奏,未會朕心。”乃頓首曰:“臣生於夷狄之國,長自昇平之代。一承恩渥,三十餘年。嘗願粉骨碎身,以裨玄化;竭誠盡節,上答皇慈。頃綠風疾所侵,遂使言辭舛謬。今所塵黷,不稱天心,合當萬死。頓首!頓首!”上曰:“朕與卿休慼共同,何須憂慮。”命左右曰:“即置酒為樂,無使懷憂。”左右皆稱“萬歲”。從此便住內宅,不接人事。
這是李林甫執政後高力士的境況,唐玄宗李隆基那句“卿十年已來,不多言事。今所敷奏,未會朕心。”以及事後的結果“從此便住內宅,不接人事”傳遞出一個很明顯的訊號,高公公不像以前那麼受玄宗寵信了,不接人事更是透露出高在外廷權勢縮減的風向。
(天寶)十三年秋,大雨晝夜六十日。陳希烈罷相,韋見素持衡。上因左右無人,謂高公曰:“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果致天災,以殃萬姓。雖韋、陳改轍,楊、李殊塗,終未通朕懷。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公伏奏曰:“開元二十年已前,宰臣授職不敢失墜,邊將承恩更相戮力。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災眚備於歲時,陰陽失度。縱為軫慮,難以獲囗。臣不敢言,良有以也。”上久而不答。
這是天寶十三年的事,此時正是楊國忠執政時期,玄宗問高力士“卿總無言,何以為意?”,而高力士直言不諱地回答說“臣不敢言”,更可見楊之權勢遠甚於昔日之李林甫。而高力士回答說自玄宗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更是擺明了不滿楊在外廷大權獨攬。
-
23 # 尋根拜祖
陳玄禮一生追隨在唐玄宗身邊,如同貼身保鏢,四十五年未變。馬嵬驛兵變,恐怕是陳玄禮一生最糾結的事,最終他選擇了跟太子李亨合作,策動禁軍譁變,逼迫唐玄宗除掉了楊國忠和楊貴妃。用“落井下石”來形容,似乎不是特別貼切,以我個人判斷,陳玄禮但凡心存半點私念,馬嵬驛就是唐玄宗政治生涯,甚至生命的終點站!
馬嵬驛兵變的幕後故事馬嵬驛兵變,表面上看是士兵自發的譁變,但實際上沒那麼簡單,史學家指出,這場兵變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變,目標直指權奸楊國忠,幕後主要策劃人就是太子李亨。
李亨為什麼要除掉楊國忠?一是私怨,二是國恨。
李亨子被冊封為太子,就一直受到宰相李林甫,及楊國忠的打擊迫害。他們的目標就是搞掉李亨,扶植壽王李瑁。唐玄宗出於對太子權勢的忌諱,對李林甫與楊國忠的行為,睜一眼閉一眼。因而,李亨的太子生涯過得相當悽慘。
這期間,李亨的妻族,多次被構陷,意圖迫使李亨捲進案情。李亨眼看著妻族家破人亡,不但不敢出手相救,相反只能兩次休妻以避禍!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曾經想禪位於李亨,都被楊國忠和楊貴妃聯合阻止了。
除了私人恩怨,楊國忠禍國殃民的事沒少幹,安祿山叛變也有他的貢獻。唐玄宗晚年的昏庸,很大一部分歸咎於楊國忠的奸邪。
實際上,李亨很可能一直在準備,對楊國忠動手,馬嵬驛給他帶來了機會。
隨行人員中,有李亨的心腹李輔國,還有兩個兒子,廣平王李俶及建寧王李炎,他倆統領部分親軍隨架護衛。在李輔國的穿針引線下,陳玄禮同意支援對楊國忠採取行動。
這就是馬嵬驛兵變的幕後故事。
馬嵬驛兵變隱藏的故事恐怕事情比這個還要複雜。我個人認為,其實馬嵬驛兵變最早的計劃,並不是主要針對楊國忠,而是唐玄宗!
李亨的計劃應該是:以兵變直接誅殺楊國忠、楊貴妃等,然後由士兵直接強迫唐玄宗禪位,“逼”李亨承繼帝位!
不過,這個計劃遭到了陳玄禮的反對。陳玄禮堅持,可以除掉楊國忠和楊貴妃,但絕不能危害唐玄宗!李亨見陳玄禮態度堅決,只好同意修正計劃,把行動的目標,只指向楊國忠,不逼唐玄宗禪位。
這個推斷是有根據的。剛到馬嵬驛時,有個叫郭從謹的當地老人,當著唐玄宗的面,毫不客氣地指責批評唐玄宗。這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這個郭從謹,絕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我懷疑他是李亨安排好的人選,目的就是測試唐玄宗心氣,看能不能動手,也為士兵譁變演練臺詞。
馬嵬驛兵變後,李亨被一群老百姓攔住,不讓南下,其實也是李亨安排好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一個修正案,修正馬嵬驛兵變計劃,變動後的漏洞。既然沒有實現逼唐玄宗遜位,就必須趕緊脫單,不能隨父入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李亨很清楚,馬嵬驛兵變的真相,是瞞不過父親的,一旦隨他入川,將有可能遭受打擊報復。
陳玄禮的角色那麼陳玄禮為什麼會對自己盡忠了一輩子的主人下手呢?他意欲何為?
陳玄禮伺候唐玄宗近半個世紀,這種君臣之間的感情,已遠遠超脫於君臣關係了,可以說,他們之間的信任,已經帶有深深的情誼在裡面。
我個人認為,陳玄禮之所以選擇支援李亨,除掉楊國忠,既有自己的政治傾向性,也有迫不得已的成分。
所謂個人政治傾向性就是,楊國忠禍國殃民,陳玄禮早就看在眼裡。但他作為一名禁軍將領,職業特殊性,讓他不能干預政治,這不代表陳玄禮就是政治上的木瓜,而是被迫靜默。
當他有機會為國除害時,他的本能告訴他,必須支援太子,除掉禍國殃民的東西。另外,他也深知,以唐玄宗的年齡,拯救大唐是指望不上了,只有太子是唯一的希望,除掉楊國忠,就是在為太子掃清障礙。
陳玄禮的不得已在於,太子找上門,無論是配合還是不配合,他都不得不參與其中,躲不開。李亨既然能找上門,就肯定做好了陳玄禮不配合的預案,陳玄禮註定躲不掉。
所以,他只能被動地參與到政變中。不過,以他對唐玄宗的忠誠,他還是非常決絕地,斷了李亨直接針對唐玄宗的行動方案。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陳玄禮雖然半主動半被動地,做出了不利於唐玄宗的舉動,但沒有絲毫他個人的利益摻雜,完全是出於國家大義。他的這個舉動,顯然也被唐玄宗看穿了,唐玄宗選擇了對陳玄禮的寬容和理解,君臣關係並未因此受到傷害。
長安光復後,唐玄宗回鸞,君臣二人一直在冷宮中相伴相持,直到生命終點。
-
24 # 我是趙帥鍋
歷史上,陳玄禮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關係非同一般,據說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後來李隆基發動唐隆事變,殺死韋后與安樂公主的主要依靠的力量,正是陳玄禮。也正因為此,李隆基即位後,封陳玄禮為禁軍龍武大將軍,掌管禁軍六軍,而從此他就作為唐玄宗的心腹伴隨左右。
公元756年,由於安史叛軍攻破潼關,李隆基不得不帶著部分文武大臣狼狽出逃長安,在行駛到馬嵬驛時,護衛的軍隊突然失控,軍人們嚷著要求唐玄宗給個說法。總而言之,大唐帝國變成今天這種局面,大家淪落到這種地步,到底是誰到錯,必須得有人承擔責任!
面對怒氣衝衝的軍人們,作為禁軍首領的陳玄禮明顯已經壓制不住,如果當下他不能給將士們一個交代,不要說他自己,就是唐玄宗,恐怕也會被憤怒的軍人們給殺死。因為,所有人的心裡其實都很明白,眼下大家所遭的罪,其罪魁禍首就是唐玄宗本人。
只不過,當時將士們還不敢直接將矛頭指向唐玄宗,畢竟皇帝的威嚴還在,但是,如果不能夠及時給三軍將士一個滿意的交代,誰也不能保證隨著怒火的蔓延,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在這種背景下,楊國忠就被交出來當了替罪羔羊。
當唐玄宗聽到楊國忠被殺的訊息後,那是驚呆了,因為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但讓唐玄宗沒想到的時,當楊國忠被殺之後,三軍將士的憤怒並沒有消除,他們一致要求將楊貴妃和她的兩個姐姐也交出來一併處死。
唐玄宗聽到這個訊息後,一再表示不忍心,甚至直接告訴眾人說:“我知道你們在針對我,可是她們三個實在和帝國的決策沒有任何關係,她們對我的決策,一點影響都沒有,你們幹嘛要殺她們三姐妹呢!”但是,三軍將士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斬草要除根,楊貴妃和楊國忠是親戚,現在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如果楊貴妃還活著,保不準她以後會藉機報復。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心繼續追隨您,只能希望您忍痛割愛。
當時,陳玄禮甚至親自帶領眾將包圍驛站,跪於唐玄宗面前,請求玄宗誅殺楊貴妃,否則,拒絕繼續前進。在這種背景下,唐玄宗只能下令處死楊貴妃,而這也就是史上著名的“馬嵬驛兵變”。而據說,馬嵬兵變,其實就是陳玄禮在背後指示軍隊譁變,畢竟他是禁軍之首,士兵都聽他的命令。
並且,史書上也有明確記載,在軍隊譁變後,陳玄禮便主動和東宮宦官李輔國聯絡,讓他轉告太子李亨,請他出面殺掉楊國忠,以平息將士們的憤怒。而當時李亨猶豫不決,最終士兵自己主做把楊國忠殺掉。後來楊貴妃姐妹被殺,也是因為陳玄禮的反覆堅持,最後唐玄宗被逼無奈,只得讓高力士在佛堂縊死楊貴妃。
而正因為此,也才有了陳玄禮在馬嵬對玄宗落井下石的說法。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陳玄禮缺乏發動馬嵬兵變的動機,因為陳玄禮能夠擁有現如今的權力和地位,只是因為他和唐玄宗的特殊關係,並一直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所以他的利益和唐玄宗是牢牢綁在一起。
而馬嵬兵變對唐玄宗來說,打擊非常大,因為憤怒的軍人先斬後奏殺了宰相楊國忠,又逼迫皇帝下令殺死自己心愛的女人,這已經是在赤裸裸的挑戰唐玄宗的皇權,而一旦唐玄宗的權力和地位受到威脅,作為嫡系親信的陳玄禮也好不到那裡去。所以正常情況下,陳玄禮不會主動做出任何損害唐玄宗權力的事情。
可能有人會說,陳玄禮或許是覺得唐玄宗大勢已去,所以想借機討好太子李亨,轉而投靠到李亨門下。但問題是,如果真是這樣,在馬嵬兵變後,李亨擅自率領部分人員北上稱帝,陳玄禮理應當跟隨李亨一起北上,按照他的這份功勞,李亨必定不會虧待他,但陳玄禮卻選擇繼續跟著唐玄宗到蜀地。
而且,如果陳玄禮真是馬嵬兵變的背後指揮者,唐玄宗在到達蜀地後,不管是出於任何原因,他都不應該放過陳玄禮,更不用說繼續重要他。但結果卻是,唐玄宗依然對陳玄禮非常信任,並且後來唐玄宗從巴蜀回到長安後,還特意封陳玄禮為蔡國公,封三百戶。
所以,從馬嵬兵變後,誰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來看,太子李亨才應該是這背後的真正指揮者。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更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在唐玄宗等人逃離到馬嵬驛時,太子李亨想趁機脫離唐玄宗到北方發展自己的勢力,於是便煽動禁軍譁變,陳玄禮為維護唐玄宗的地位不被動搖,便請求太子李亨殺掉楊國忠。因為,如果是太子李亨出面殺掉楊國忠的話,皇帝的尊嚴就依然能夠繼續維持。
當然,李亨自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因為這樣一來唐玄宗就可以繼續保持神聖不可冒犯的威信,所以李亨就故意猶豫不決,最後逼得將士們自己動手殺掉楊國忠。也正因為將士們是擅自殺掉楊國忠,自然害怕以後會遭楊貴妃的報復,所以才強烈要求殺掉楊貴妃。
在這種背景下,陳玄禮出於保護唐玄宗,只能跪在地上請求處死楊貴妃,否則事已至此,軍人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最後,也正因為楊國忠和楊貴妃被殺,唐玄宗的威信自此不復從前,於是李亨趁機與唐玄宗分道揚鑣,北上靈武,自立為帝,成為最大的贏家。
-
25 # 溫讀
說起唐朝的皇帝們,有兩個人繞不開,一個是開創貞觀的李世民,另一個是開創開元的李隆基,但兩個人的晚年千差萬別,嚴格一點來說,李隆基屬於晚節不保的皇帝,因為年輕的英武,與晚年時的昏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曾經因為相信武惠妃的話,一天內處死自己三個兒子,後來有因為他的關係,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在逃亡四川的路上,還經歷將士譁變以及處死自己心愛的女人。
在馬嵬坡事件中,雖說李隆基是主角,但有個人也不能忽視,此人便是陳玄禮,朝廷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跟隨玄宗多年,在他還是臨淄王時,便伴隨其左右,唐隆政變時,陳玄禮更是跟隨玄宗,殺死韋后、安樂公主一黨,把李旦扶持為皇帝,李隆基接手父位後,陳玄禮也得到相對應的優待,玄宗讓其宿衛皇宮,可以說把性命都交到陳玄禮的手中,可見在馬嵬坡之前,陳玄禮是玄宗最信任的武將沒有之一,畢竟跟他已有四十五年之久。
然後在馬嵬坡時,陳玄禮卻站在太子李亨這邊,先是逼死楊玉環,還誅殺了楊國忠,甚至幫助李亨即位,要知道這時的李隆基身體健康,只要平息戰事,再當幾年的皇帝也沒有問題,陳玄禮因何對玄宗落井下石呢?其實個人來看的話,陳玄禮此舉並不算落井下石,他對玄宗的忠誠也未曾有改變,陳玄禮之所以站在李亨這邊,主要是因為想殺楊氏兄妹而已,在他的眼中,這兩個人是絕對的罪魁禍首。
當然他沒有想到,李亨除了要殺楊氏兄妹,還想逼宮自己當皇帝,安史之亂會發現,問題出在三個人身上,安祿山、李隆基、還有楊國忠,當時楊國忠身居高位,卻不思國政,只是個諂媚寵臣,並且十分排擠安祿山,讓本來就有反心的安祿山,直接宣佈起兵謀反,打的口號就是殺楊國忠,要清君側。後來哥舒翰的戰敗,也有楊國忠的影響,陳玄禮自然對他不滿。
當陳玄禮帶著一眾將領護送皇帝奔往死亡,再看到楊國忠這個小人,自然心中有氣,李亨抓到這個機會,暗中與其商議,誅殺楊氏兄妹,陳玄禮想也不想就答應了,將士們譁變殺死楊國忠時,陳玄禮只說楊國忠謀反,貴妃也不應該活著。從這裡可以看出,陳玄禮只想楊氏兄妹死而已,這樣玄宗才會清醒過來,可以說他是被李亨利用了,若說他忠誠不在的話,也屬實是有些不厚道,後面李亨靈武稱帝,陳玄禮還在四川護住,跟他也沒有多少關係。
總的來說,陳玄禮對玄宗還是很忠誠的,只是沒有想到李亨想進一步逼宮而已,在馬嵬坡中,他的所有矛頭全部對準楊氏兄妹,所以對玄宗落井下石也不存在,作為一個國家的將領,面對戰亂的始作俑者,會選擇將其誅殺,也是再正常不過了,並且此事結束後,他沒有跟隨太子李亨北上靈武,而是護送玄宗去往四川,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回覆列表
陳玄禮,大唐皇帝李隆基最為放心的手下。他是和玄宗皇帝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也是玄宗皇帝登上帝位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更是玄宗禁軍的掌管者,玄宗登基以後,陳玄禮就是龍武大將軍,大唐最精銳兵力的統帥,負責整個皇宮的安全。然而這位玄宗心腹,在唐玄宗最為危急的時候,做了最匪夷所思的事情——逼宮。
馬嵬坡下的唐玄宗差不多已經失去了至尊的權力,他拋棄長安,拋棄半壁江山前去蜀中逃命。對此,六軍將士肯定是心懷不滿的,作為皇帝如此做法很難服眾,陳玄禮逼迫唐玄宗處決楊貴妃的原因就在這裡。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不殺人也難服眾,接下來就是殺誰的問題。
宰相楊國忠獨柄朝綱,專權塞言,貴妃楊玉環狐媚禍主,貽誤朝政,這兩個人是玄宗皇帝最好的替罪羊。陳玄禮恰恰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逼迫唐玄宗做出如此決斷。依照當時的形勢,內憂外患,玄宗皇帝根本沒有多餘的選擇,雖然忍痛割愛,但的確安然無恙的到了蜀中,這是最重要的。
比起背叛,我更願意是相信是陳玄禮已經無法掌控手下那支怨恨滔天的禁軍了,所以才會“出此下策”。晚年的陳玄禮一直跟隨在玄宗皇帝身邊,從興慶宮到大明宮,最後也是在玄宗皇帝身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