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鳶尾凌礫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的時間也越來越碎片化,很難有一大段完整的時間讓你完成一件事情,我們總會在工作或者思考的時候很容易被人打斷,導致效率有所降低。

    直到我看到了這本書——《零秒思考》,裡面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我的思考效率。

    本書的作者赤羽雄二,在麥肯錫的14年中,參與領導了經營戰略的立案和新組織的設計和匯入、市場營銷、新規劃創立等眾多專案,本書講述的零秒思考就是他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

    作者在接觸了很多各行各業的人後,也發現了很多人像我前面所說的那樣,花很長的時間絞盡腦汁思考,實際卻還是原地踏步、毫無進展。或者只要有別的事情分心,大腦就無法運轉,無法集中精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後來作者就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思考方法,就是把浮現在腦海的想法一一寫在A4紙上,透過不斷地進行練習讓自己的思考得到訓練,逐漸接近“零秒思考”。

    所謂”零秒”,就是瞬間便能認清現狀,瞬間便能整理問題,瞬間便能考慮出解決辦法,瞬間便能決定該如何行動,沒有猶豫的時間,也沒有煩惱的時間。

  • 22 # 社群生財有術

    太有感觸了,我來說說!

    一、絕大多數情況,湊合的做完,比完美的半途而廢要好和菜頭曾經說過一句話——作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們洞悉事物的全貌才動手,也不可能等我們找到最優方案才執行。我們就像是在一個漆黑沙灘上埋伏計程車兵,偶爾有個照明彈劃過,照明海灘一角就要立即射擊。手裡有槍用槍,有彈弓用彈弓,什麼都沒有的話,那就撒沙子。

    所以,如果你能真正實施起來,拖延症估計就治好了吧!

    二、不要把別人的情緒歸因到自己身上一般人的思維方式是:他為什麼生氣?是不是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唉,好後悔,我怎麼那麼笨,情商怎麼那麼低!他要是跟我分手/辭掉我該怎麼辦?自信人的思維方式是:他為什麼情緒不好了?嗯,他可能本來心情就不好。那他為什麼要衝我發火?嗯,應該是我恰好說了某句話引爆了他。但是,我沒有錯,我不需要為他的情緒負責!

    為什麼?

    因為那是他的情緒,他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他應該找我溝通:“小賤,你剛才說的……,我覺得很過分。”這樣我才能馬上反省自己,如果是誤會,就耐心做下解釋;如果真是自己的錯誤,就真誠的道歉,大家以後還是朋友。但是,如果真是因為自己的錯導致人家不高興呢?難道我不該為別人的情緒負責嗎?不!可!能!記住,別人的所有情緒都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所有的。

    舉個例子——

    “隔壁老王每次都考100分,你怎麼總是不及格?真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道題給你講了多少遍了,怎麼就記不住?你是豬嗎?”

    VS

    “孩子,暫時考不好很正常,媽媽知道你盡力了,你仍然是我的好孩子,媽媽永遠相信你,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一起來找原因。”

    “這道題,換做你是老師,你能用什麼方法能讓我徹底記住呢?”

    可以看出——

    在前者的教育環境下,“就事論人”——孩子傾向於主觀歸因,抗壓能力差。因為他們遇事的第一反應是:別人生氣都是自己的錯,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造成的,他們把能力/行為失誤歸結於自己這個人的不行,從而輕易否定自己、自卑;

    而後者的教育環境下,“就事論事”——孩子傾向於客觀歸因,能夠承受失敗帶來的打擊。他們不會把自身能力/行為上的失誤等同於自己這個人的不行,從而也就不會在內心輕易否定自己。

    三、我≠我的想法既然說到這,再聊一個相通的原則,上面的那條思維是對待別人情緒的思維方式,下面來聊一條對待自己情緒的思維方式。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堅持過一個習慣的經歷,比如減肥、看書等等,而且每次堅持不了一段時間就甩手不幹了,然後你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太沒毅力了、我太笨了、可能我就是不行吧,吧啦吧啦……”這裡有一條原則,你忽略掉了:“你,不是你的想法”。

    這條原則至關重要,大腦片刻不停地往意識空間填塞各種各樣的想法(消極積極的都有),但是這些想法與你這個人沒任何關係。它們只是一個正常運轉的大腦的自然產物,關鍵是你怎樣處理那些想法。

    再比如,別人出事,都是人品問題,自己出事,是外部環境問題;別人成就,是走狗屎運,自己成就,是應得的,不服的都是誹謗。

    實際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是一種假設(觀點),而我們的假設是大腦對事實進行解讀之後形成的。

    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迴路網路關係,每件事情都相互影響,我們需要學會讓我們的假設更加接近事實——

    區分假設(觀點)和事實,快速試錯,觀察實踐的結果。

    如果搞不清楚,推薦你一本書《元認知》,正是我的認知(思維方式)啟蒙~

  • 23 # 胡劍龍

    沒想到這個題目的標籤是科技、哲學和健康,看起來完全不沾邊,其實,考慮了下自己的經歷,好像有些道理。

    我在2015年秋天到達美國兩個月後,才算真正經受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語言障礙造成的。你說一句話,美國人的反應經常是:what?what?和同學的溝通也很成問題。比如說馬來西亞和印度的同學,他們的母語差不多算是英語,其中一位,在我們畢業時還出了一本書。總之,他們在一起能談笑風生,我和她們基本上搭不上話。而且,有時候,由於表達能力有限,想要說的話和最終吐出來的句子,是兩回事。這也造成了和同學之間的誤解。

    總之,那段時間非常壓抑,灰暗。為了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我花了很大的功夫。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寫日記,記錄每天的生活細節,甚至細微的情緒波動,並詳加分析,總結怎樣做會讓我更自信、快樂。

    不過,這種方式一點都沒有見效。我最後放棄對自己的情感波動做診斷式分析,是在讀到一行禪師的那本小書《正念的奇蹟》後。我後來變成半個禪宗信徒,也源於此。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哲學,就是用心去體驗當,對發生在我們內在和周圍的事情保持關注。這種思維方式的改變對我是性的:我不再試圖用理性思維去分析情感、情緒,而是去感受自己情緒的變化,不管是喜怒。這兩年,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平和,也更專注。

    ————————————————————————————————————————

  • 24 # 使用者3382155819

    我的思維方式就是12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演變出的思維方式讓我覺得最受益。一就是快速認識問題的本質,找到關鍵所在。二就是矛盾論,對立統一,從反面立場看問題。三就是展開聯絡看問題,用類比排比,多維度看待問題,動態看問題。一能幫我迅速找到問題關鍵所在,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狀況,很容易懵圈和不知所措,所以容易隨波逐流,跟風成性,猶豫不決。經典案例是毛澤東的工農紅軍,農村包圍城市,當時我黨的指導真理是工人在城市武裝起義,除了毛澤東沒人懷疑這點,但毛看到的現實是中國工人很少不到1%,且城市又被國民黨牢牢控制,另一方面佔比80%的農民生活最為貧窮最受壓迫,這是一股巨大的潛在力量卻沒有人去組織他們,於是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發動農民,最後果然發展起來解放了全國。這個思維方式在商業上就是定位,可能a很好,b也很好,但是不適合我,我不會盲目羨慕去跟風,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跟風的都在虧,一個行業最美好的時代就是沒人知道我在盈利,但我卻在悶聲發財的時代。二代表矛盾論,換角度看問題,站在對方立場思考,逆向思維,作用巨大不舉例子了。一個特別自私的人肯定思想不成熟,因為他不具備逆向思考和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的能力,看似佔了小便宜,實則把人都得罪了。三的發散聯絡與發展觀,是最難做的功夫了,找到事物內在聯絡潛在聯絡是非常困難的,但他是創新思維,幽默思維的核心,一旦掌握妙用無窮。自己領悟到了這些後在處理問題時瞬間有很大提高,但還是遇到瓶頸了,瓶頸就是三把握不好,聯絡動態思維非常難做,1和2屬於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可以事後驗證得到反饋自己是否正確,3就難在潛在聯絡成千上萬事後驗證反饋也很難,感覺更像藝術,靠直覺和靈感,這個只有知行合一持續進步才行。

  • 25 # 頸肩骨痛專家qqq56038

    人的一生中,最貴重的珍寶並不是花錢就能買來的,許多無價的財富就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明白以下15種思維方式,才是擁有了真正的珍寶,你擁有幾個?

    1、別過麻木的生活

    生活中,你是隨波逐流,還是知道自己要去往哪裡?無意識生活常常消耗著我們的時間,好像每天、每月甚至每年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每天給自己30分鐘靜心,反思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看清自己要去往哪裡。

    2、受教育不代表聰明

    不要把教育和聰明混為一談。你要知道,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不僅僅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

    它還包括:願意聆聽、獨立思考、理性分析、自由想象、不偏不倚的評判事實。受教育和聰明共通的那個部分,才是你想要成為的人。

    3、關注人本身,而非頭銜

    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有很多因素決定,不要以人的職位頭銜去衡量TA是否值得你尊敬。因為頭銜所能代表的,實在太有限。

    4、“關係”比“索取”重要

    從與人們建立友好關係中獲得滿足感,要比你佔有的物質帶給你的幸福更多。

    5、人生選擇沒有對錯

    沒有任何一個明天都是確定的,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後悔或焦慮。你需要的只是冷靜地計劃,然後朝著你認為對的方向勇敢嘗試。

    選擇無“對”與“錯”,勇敢地選擇,邁出下一步,自然而然,未來就在看得見的遠方。

    6、擁抱不確定的生活

    生命中絕大部分內同都不是按部就班的。

    不要害怕改變,勇敢擁抱不確定。生命的本質就是不確定,勇敢接受,自有樂趣。

    7、在拒絕中找機遇

    與其把拒絕看做終結,不如把它視作機遇,並想想為什麼。你是不是找錯人了?你是不是沒有表達清楚你有能力處理這個新任務?

    時間會證明,拒絕其實是給了你潛在的學習和嘗試的機會。

    8、走出舒適區

    人們喜歡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因為熟悉會帶來輕鬆,可是也會帶來停滯不前。

    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你的個人價值與你所經歷的挑戰成正比的。

    9、靈感來自閱讀

    保持閱讀的習慣將讓人更有創意。你可以主動的閱讀專業領域以外的書籍,並作為一種愛好富有激情的進行下去。

    很多靈感會不經意間從書籍中產生,那便是閱讀智慧的結晶——創造力。

    10、重視運動

    運動能最佳化人的思維,讓人更聰明、更會協調和處理問題。更關鍵的是,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優秀的人都會意識到:如何保證自己能長期奮鬥?就是運動!

    11、慷慨

    學會對人更加慷慨。一個善意的舉動背後,可使他人受到千千萬萬的恩惠。

    而那些願意幫助他人,為他人提供價值的人,也會常常得到他人提供的幫助。

    12、學會反思

    在你邁向人生新臺階時,不要忘了停下來回望過去,思考過去經歷的意義。

    這樣會幫助你理解這三個問題:你是誰,你想去哪裡,和你該怎麼辦。

    13、以目標為導向

    普通人往往目標感不強烈,所以無法驅動自己做事。優秀的人則相反,他們不立目標不行動,始終用目標來指引自己努力的方向。

    14、用忙碌打敗無聊

    人的狀態分為三種:無聊、忙碌、忙得有意義。

    忙碌是不該被批評的,最該被批評的,是無聊。優秀的人都是忙出來,悠閒對他們來說,就是奢侈品。

    15、堅持

    這或許是老生常談,但你不該感到厭煩。畢竟生命中的很多價值都由它創造。但你要認清選擇: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獎勵員工卻被老闆否決,他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