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41 # 阿徐說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寓意是“天道昌隆”,不過也確實,乾隆在位期間清朝是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不僅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這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子嗣也是不少,有17個,最後偏偏選了皇十五子永琰繼承了皇位,有啥緣由?

    寶親王弘曆

    乾隆登基的時候想效仿漢人立“嫡長子”的繼承製度,所以原配富察皇后嫡出的永璉被立了皇太子,可是沒有想到十歲不到永璉就薨逝了。後來富察皇后的二兒子出生了,乾隆想立還沒有立的時候,才兩歲的永琮也病逝了。 後來富察皇后因為一度受到打擊而精神不太好,有一次乾隆帶她去江南散心,可是沒想到路上病逝了,乾隆十分傷心。後來皇長子因為受到乾隆的遷怒憂懼而死,於是乾隆就下令讓臣子們不要提立儲之事。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眾位皇子的概況,乾隆一共有十七位皇子,其中皇九子、皇十子、十三子、十四子、十六子等5為皇子都是幼殤,沒有封號。餘下的十二位皇子其實是有乾隆中意過的太子人選,可是為什麼是十五子?

    乾隆

    皇長子永璜,生母是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因孝賢純皇后祭禮時,不懂禮數,受到乾隆帝責備,後憂懼而終,年僅23歲,追封定親王。

    皇次子永璉,生母孝賢純皇后,名字雍正帝賞賜的,有承宗器的意思,乾隆即位後,秘密地把永璉立為了皇儲,把他的名字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秘密立儲還沒過三年,永璉病逝。

    皇三子永璋,生母純惠皇貴妃,也是在孝賢純皇后的祭禮上,缺失禮數,受到乾隆的嚴責,26歲逝世,追封了多羅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生母淑嘉皇貴妃,25歲的時候被乾隆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允裪後,降襲履郡王,所以也是無緣太子人選。

    嘉慶

    皇五子永琪,生母愉貴妃,永琪小時候就很聰明也好學,武技不錯,還會滿語、漢語、蒙古語,也熟知天文地理歷算,乾隆對永琪是十分的喜歡的,在眾多的皇子中永琪也是比較的突出,不過可惜26歲病逝,無緣皇位。

    皇六子永瑢,是皇三子永璋的同母第,生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四年的時候被過繼給了慎靖郡王允禧,封了貝勒,王爺的子嗣對於皇位自然也是沒有希望了。

    皇七子永琮,生母孝賢純皇后,乾隆有想過秘密冊立為太子。可是兩歲的時候因為出痘病逝早夭。

    皇八子永璇,生母淑嘉皇貴妃,永璇在出生的時候發現有腳疾,所以出生就註定了和皇位無緣,畢竟皇帝最基礎的人選至少要在身體上完好。

    青年永琰

    皇十一子永瑆,生母淑嘉皇貴妃,小時候讀書還不錯,乾隆對他還是比較有好感的,經常去他的府邸,南巡的時候也被帶在身邊,所以是有希望成為太子人選的。

    皇十二子永璂,因為母親皇后那拉氏和乾隆的關係鬧僵,那拉氏因斷髮觸怒乾隆,所以受到了乾隆的冷落,也就不在太子的範圍人選之內了。

    皇十五子永琰 嘉慶帝 生母孝儀純皇后,母親是一國的皇后,也是名正言順,也沒有犯過大過錯。並且在文采上面也還可以,也喜歡打獵,說明在騎射方面也還行,乾隆也是比較會中意騎射和文采方面。

    皇十七子永璘生母孝儀純皇后,永琰的弟弟,當時也年幼,就沒考慮。

    嘉慶

    時間飛逝,乾隆63歲的時候還是要考慮皇儲問題了,可是這時候活著的7位皇子中,四子和六子是被過繼給了旁支,八子因為腳疾不考慮,十二子是受母親牽連不在範圍,十七子永璘過於年幼,所以7人中也就只有十一子永瑆、十五子永琰兩人了。

    乾隆

    在永瑆和永琰兩人中,乾隆考慮了數月才把皇十五子封為太子,理由也其實很清楚,十一子永瑆文采優秀,書法也好,可是在騎射方面卻不擅長,乾隆不喜永瑆過於儒生文人習氣,相比之下的永琰就在才德上面更受乾隆的好感一些,再加上生母也是一國皇后,明正言也順。

  • 42 # 深更半夜鬼故事

    在清朝這一歷史階段,愛新覺羅·弘曆,也即乾隆皇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皇帝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九歲。對於乾隆皇帝,將皇位傳給十五阿哥永琰,也即歷史上的嘉慶皇帝。那麼,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有10多個兒子,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嘉慶呢?

    立嫡立長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立嫡立長是確立儲君的重要原則。比如唐高祖李淵這位皇帝,即便秦王李世民功勳卓著,還是選擇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不過,對於清朝皇帝,在選定太子的過程中,並沒有遵循“立嫡立長”的慣例。在乾隆之前,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等皇帝,均不是因為嫡長子而繼承皇位。而這,也是十五阿哥永琰可以成為嘉慶皇帝的重要基礎。換而言之,如果乾隆皇帝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沒有十五阿哥永琰什麼事了。

    10多個兒子

    其次,對於乾隆皇帝來說,雖然有10多個兒子,但是,對於這10多個兒子,大部分都沒有成為儲君的可能,其中原因各不相同。一方面,乾隆的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淙、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也即這7個兒子全部早夭,而皇長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這3個兒子,也是英年早逝。因為乾隆皇帝非常長壽,以上10個兒子顯然不存在成為儲君的可能了。而皇四子和皇六子,因為是過繼出去的阿哥,同樣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力。

    性格

    由此,對於乾隆皇帝來說,看似可以選擇的繼承人有很多,實際上只有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二阿哥永璂,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這5個人。在十五阿哥永琰之外,皇八子永璇,年齡較長,但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人緣也不太好;十一阿哥永瑆因為不注重騎射,文人習氣也沒有受到乾隆的喜愛;十二阿哥永璂則沒有出眾的才能。在此背景下,十七阿哥永璘雖然和永琰同為令妃之子,不過因為年齡太小了,加上性格上比較任性嬌縱,也沒有被乾隆選中。

    結語

    由此,正像是“矮子裡拔將軍”,乾隆皇帝選擇將皇位傳給嘉慶,也可以說是從現有的並不出色的人中選擇最佳者。值得注意的是,乾隆皇帝因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所以不願意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康熙。在乾隆當了60年皇帝后,乾隆選定了嘉慶。嘉慶這個人十分孝順,而且非常古板守舊。選擇這樣一個繼承人,乾隆可以確保自己繼續擔任掌握大權的太上皇,並且遵循自己在位時間不超過康熙皇帝的承諾。

  • 43 # 微影悼紅

    乾隆有十七個兒子,為何非得將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你看他立儲時對嘉慶的詛咒便知他多無奈。

    一直以來,經常有人批評乾隆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不夠慎重,因為嘉慶太過平庸,導致滿清王朝每況愈下。

    說嘉慶平庸,並不曾冤枉了他。且不說與清朝的其他帝王相比,就算在乾隆的所有兒子之中,嘉慶也算不上優秀。就連嘉慶都承認過自己“悟性遲鈍”,他曾在自己的《清仁宗御製文初集》中寫到:

    “視彼前朝太子,偶一出閣講學片時者,奚啻天壤之分哉,予悟性遲鈍……”

    而對於乾隆來說,嘉慶也並非他滿意的人選。當年他選擇嘉慶為繼承者後,同年冬至,在南郊天壇祭祀大典上,他對著上天默默禱告:

    “如所立皇十五子顒琰能承國家洪業,則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賢,亦願上天潛奪其算,令其短命而終,毋使他日貽誤,予亦得以另擇元良。朕非不愛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計,不得不如此,惟願為天下得人,以繼祖宗億萬年無疆之緒。”

    這話說得多毒?近同於詛咒了。“上天啊,您得幫我留意留意這位儲君,如果他是個賢能的君王,就保佑他順遂平安,不然就讓他早點嗝屁吧。別讓他耽誤社稷,我再找個更適合的人選。不是我不愛自己兒子,實在是江山社稷更為重要啊。“

    所以呢,就算是立儲了,可是乾隆心裡還在犯嘀咕,對13歲的嘉慶一點把握都沒有。

    可是吧,乾隆後宮妃嬪眾多,所生兒子多達17人,在滿清帝王中名列前茅。這些皇子中不乏資質優異者,為何乾隆非要選擇資質平庸,“悟性遲鈍”的嘉慶呢?

    其實要乾隆來回答這個問題,他估計可以聲淚俱下說上幾天幾夜不停歇。歸根結底就是自己多麼的無奈,他有多無奈呢?

    一,執著於“立嫡”,卻屢遭打擊

    乾隆元年七月,剛即位的乾隆便召見總理事務大臣等人,鄭重宣佈密立皇儲,在其親筆寫下繼承人的名字後,由總管太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至於密旨裡邊的人是誰,除了乾隆他自己,無人知曉。

    在做這個決定時,乾隆只有三個兒子,14歲的皇長子永璜、七歲的皇二子永璉和兩歲的皇三子永璋。可乾隆選擇的卻是永璉,原因很簡單,永璉是富察皇后所出,所謂的嫡子。事實上當年永璉出生時,就是雍正為他取的名字,“璉”是宗祠祭祀時所用之物,意味著貴重、正宗。雍正是有讓永璉繼承大統的意思的。

    可惜啊,這永璉似乎命裡擔不住這麼大福分,在乾隆立儲兩年後,便因病而亡,乾隆悲不自勝,將兩年前的諭旨從“光明正大”牌匾取出,當眾宣佈了自己的選擇,自此作為永璉葬禮“按皇太子儀注行”的根據。

    永璉夭逝後,乾隆又生出了將永琮立儲的想法,沒錯,這永琮還是皇后富察氏所出,可是還沒等乾隆親筆將其名字寫上密旨,永琮便因為出痘而夭折了,年僅兩歲。

    這可讓乾隆崩潰了,當時正是春節期間,乾隆一個年都沒過好,終日陷入無邊的痛苦中。

    實在受不了的他決定和大臣們剖白自己的心事。稱富察皇后生的兩個兒子多麼優秀,又是嫡出,自己本來都有建儲之意,誰知陸續夭折。說到最後乾隆還狠狠表示了懺悔:自開朝以來,包括他自己,沒一個是元后嫡出的,自己卻異想天開邀先人不能獲得之福,活該遭到報應啊。

    更慘的還在後面,永琮夭折後第二年,富察皇后也去世後,搞得乾隆心如死灰,拖了二十幾年,就是不願再想立儲的事兒。

    二,自己太長壽,熬死了一部分兒子

    滿清的皇帝中,乾隆是活得最久的一位,整整活了89歲,這在今天都不多見,更別說平均壽命不到五十歲的清朝了。

    而另一邊,古人生子的時間又非常早,就乾隆自己來說,他生第一個孩子時,不過18歲。可惜的是,這麼多的孩子中,遺傳到他長壽基因的才兩三個,有那麼一部分還早早就夭折了。

    譬如我們小時候熟悉的五阿哥永琪,值得一說的是,現實中的永琪確實很有才華,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所有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位,所以一度為乾隆所青睞,據說其“國語騎射嫻習,為純皇帝所鍾愛,欲立儲位”。

    不幸的是,五阿哥二十五歲那年,一病而亡。

    這種情況下,許多皇子根本等不到乾隆駕崩的那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有那麼皇子英年早逝,還是因為乾隆一手造成的。譬如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

    當年富察皇后薨逝後,喪期才過百日,乾隆便當著王公大臣的面痛斥兩人,稱永璜對嫡母之死“並無哀慕之愧”,永璋“於人子之道毫不能盡”。反正就是恨不得嫡母早點去世,以免去奪位對手。

    這時的永璜21歲,而永璋不過14歲,也不管乾隆是否太過敏感,還是事出有因,反正這事過後,兩位皇子便戰戰兢兢,不到兩年皇長子永璜便憂懼而死了,永璋呢,一生畏畏縮縮,年才26便匆匆離世。

    再有一位十二阿哥永璂,也是非常可憐。

    十二阿哥的生母,是繼後輝發那拉氏。在某次乾隆南巡途中,也不知發生了什麼,這位繼後剪掉了自己的頭髮,此舉在古代近同於詛咒尊長,因此激怒乾隆,兩人徹底反目。

    輝發那拉氏被廢后,十二阿哥也活得如履薄冰,在遭受無數冷眼後,他於25歲那年結束自己卑微的一生。

    所以,乾隆最後一次立儲時,能選擇的人,非常的有限了。

    乾隆最後一次決定立儲,是在乾隆三十八年,這時的他已經63歲了,而彼時他在世的兒子只有四阿哥永城、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共計6人。

    而在這6人中,四阿哥和六阿哥早先就已經分別過繼給了履親王允裪和慎郡王允禧,所以失去了立儲的機會,剩下就只有四人了。

    有趣的是,這四個人,除了十五阿哥算做正常,其他幾位都可謂是“妙人”,隨便拉出一個那都能讓乾隆哭笑不得。

    譬如說這八阿哥永璇,雖然本身還挺有才華,能寫會畫,但本身是個跛子,走路東倒西歪的,儀表上就已經不符合外貌控乾隆的心意了。要命的是這哥們還性情乖戾,做事顛三倒四,某次乾隆好心找他促進下父子之情吧,誰知人早飛別處玩去了,還得他爹還找他老半天,氣個半死。

    不過,或許是這種性情保護了他,反正所有皇子中,他活得最長,終年87歲;

    再說那十一阿哥永瑆,他和八阿哥同一個媽生的,這傢伙比他八哥還有才,且不說詩文,就說那書法,唐宋各家的名帖他能臨摹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極。此外,雖然平日不畫畫,但偶然出筆,問能竟行家拍案叫絕。

    乾隆這人吧,挺附庸風雅的,畢竟人家也是作詩萬首的皇帝。所以對於這位風雅兒子也蠻欣賞。

    可是吧,這十一阿哥有一點實在讓人受不了,那就是太摳門了。

    話說他娶的老婆是傅恆的女兒,人家一錦繡綺羅中養出來的名門小姐,跟了他後經常以薄粥度日。而人家陪嫁來的十里紅妝被他封進了庫中。

    據說有一次他的馬死後,捨不得埋,而是叫人把馬殺了吃,幾天不用買菜。乾隆聽聞後覺得臉都發燙。

    再有就是十七阿哥,這是和十五阿哥永琰同是令妃生的。當時他才八歲,如果按常理來說,身體還非常硬朗的乾隆最應該選他,可是吧,這孩子從小似乎對書不感興趣,還非常貪玩,又浮躁。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確實不適合當皇帝,長大後的他成日流蕩花叢,在市井之中各種遊蕩。

    所以,看來看去,也就只有老實巴交,愛看書寫字的十五阿哥能選了。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也不乏參雜其他因素。

    譬如,十五阿哥的生母令妃,彼時正為乾隆所喜,不然也不會十年內生育六次,可以說一直在懷孕生子的路上。

    更有,乾隆或許預感到自己的長壽,所以會特別挑選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作為繼承人,以可以對其言聽計從。事實上後來的嘉慶也果真如此,即便乾隆已經退位,但世人仍只知乾隆不知嘉慶,嘉慶將自己活成了他父親的影子,一直到乾隆死去。

  • 44 # 小崔讀書說事

    乾隆最崇拜和尊敬的人就是他爺爺康熙,他也一直以爺爺康熙為榜樣,在生育後代這方面也不例外,在清朝十二帝裡面,乾隆所生的兒子數量排在第二位,僅次於他爺爺康熙,雖說排在第二位,但數量上卻只有他爺爺的一半,質量就跟比不上了。

    乾隆一生育有17子(有官方記錄的,不知道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生沒生)夭折了不少,成年的只剩十個兒子,再加上他活的太久了,享年89歲,在位時間又長,這中間又熬死了不少兒子,另外他還把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分別過繼給了兩位叔叔允裪和允禧為孫子,繼承了他這兩位叔叔的爵位,過繼出去的這兩個兒子就自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利。

    直至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乾隆決定秘密建儲時,只剩下五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顒琰、皇十七子永璘,所以說,可供乾隆選擇的人數不多了,就像中國足球隊比賽時常聽到的那句話一樣——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下面來說說乾隆的建儲之路以及乾隆為什麼最後選擇了皇十五子顒琰做繼承人。

    乾隆的建儲之路很坎坷,他早期曾考慮過的三個繼承人都先於他而去了

    乾隆最先考慮的繼承人是他一生最愛的女人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兒子。

    富察皇后先後為乾隆生下了兩個兒子,他們是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永璉本人生聰明伶俐,乾隆首次打算秘密建儲就把永璉內定為皇太子,只可惜,永璉活到九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了,乾隆一度非常傷心,特地將永璉追諡為端慧皇太子。

    八年後也就是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后又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乾隆非常疼愛他,永琮也極其聰明伶俐,有記載說他“甫及兩週,歧嶷表異”,為此,又準備把他立為皇太子,天有不測風雲,永琮兩歲時因為出痘夭折了,乾隆備受打擊。

    永琮夭折後,富察皇后經受不住喪子之痛的打擊,不久後離開了人世,乾隆因此異常悲傷悲傷,富察皇后的去世也對乾隆的性格和情緒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據史書記載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乾隆經常對著富察皇后的牌位自言自語,由此可見乾隆對富察皇后愛的有多深。

    在多年以後,乾隆曾數次向大臣們提起了當年秘密立儲準備立永璉和永琮為太子的往事,而且還對大臣們哀嘆兒子夭折的傷心事,也正是由此,後世才知道他曾秘密立儲的傷心往事。

    除了富察皇后所生的這兩個兒子,乾隆曾考慮過立五阿哥永琪為太子,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還珠格格》裡面的五阿哥永琪,永琪文武雙全,氣度不凡,非常的全面,他工於書畫,精通各種少數民族語言,而且還善於弓馬騎射,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品行還非常高尚,並不像《還珠格格》裡那麼多愁善感,為情所困。

    而且永琪還很孝順,有一次圓明園失火乾隆出了危險,永琪是諸多兒子裡面第一個衝上去救乾隆的,對於五阿哥永琪,乾隆的印象特別的好,並一度想立他為皇太子,乾隆在後來接見英國使臣馬嘎爾尼時,曾經毫不避諱的在外華人面前直誇對永琪的喜愛,並且直接當著已經被他秘密立為繼承人的嘉慶面對馬嘎爾尼說曾經想封永琪為皇太子。

    無奈永琪的後來身體狀況出了問題,經常生病,乾隆三十年的時候,永琪病的非常嚴重,為了能讓永琪保持好心情,早點恢復健康,乾隆破例將他封為榮親王,要知道榮親王這個王位是很特殊的,當年順治帝封他最疼愛的妃子董鄂妃的兒子為榮親王,可見乾隆對永琪的喜愛程度,但這個王位沒有為永琪帶來好運,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乾隆三十一年三月永琪病逝了,享年二十六歲,這讓乾隆一度非常的崩潰,可以說永琪是乾隆諸多兒子裡面最優秀的那一個。

    乾隆中意的繼承人人選接二連三的相繼離他而去,這讓乾隆十分悲傷加抑鬱,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乾隆都沒有考慮過繼承人問題。

    乾隆之所以選擇嘉慶只因為可供他選擇的兒子不多了

    直至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決定再次秘密立儲時,乾隆還活著的兒子有七個,分別是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顒琰、皇十七子永璘。

    前面提到過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被乾隆過繼給了他的兩位叔叔胤祹和胤禧為孫子,繼承了胤祹和胤禧的爵位,兩人也就隨之自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力。

    剩下的五人之中皇十二子永璂系乾隆繼那拉氏所生,繼後那拉氏由於和乾隆發生了爭執,進而選擇了斷發,這觸怒了乾隆的逆鱗,乾隆從此不再搭理她,那拉氏相當於名存實廢,雖然掛著皇后的頭銜,但那拉皇后在冷宮裡被限制自由,生活開銷也非常寒磣,身邊的宮女被裁減到了2人,這和最低等的常在的待遇是一樣的,在精神和肉體折磨下,那拉皇后鬱鬱而終了。

    那拉氏去世時,乾隆沒有給她擬皇后該有的諡號,她也是大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死後乾隆命人以皇貴妃禮將其安葬,但實際葬禮極為簡陋,葬禮所用費用還不及一個七品縣令出殯的費用,而且那拉氏死後也沒有被葬進乾隆帝陵,所以雖然那拉氏生前沒有被乾隆廢去皇后尊號,實際上名存實廢。

    那拉氏去世時,她的兒子皇十二子永璂才14歲,不但失去了母愛,還因為母親斷髮一事成為別人的笑柄,永璂曾經為母親之事向父親乾隆求情,乾隆非常厭惡,這也斷送了他與乾隆的父子之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僅24歲的永璂在經歷多年鬱鬱寡歡的生活後離世,他生前未得到任何爵位,死後也未得到任何追封,一直到嘉慶四年(公元1799)乾隆帝去世後,嘉慶帝才追封他為貝勒。

    在乾隆所有的兒子裡面,皇八子永璇的名聲是最差最糟糕的一個,從小就不好好上學,經常逃課,長大後聲色犬馬,貪戀酒色,經常被乾隆訓斥,所以他早就被乾隆排除在外了,不過永璇也和他爹乾隆一樣活的特別久,直到八十七歲才離開人世,果然沒心沒肺活的最瀟灑,他是他所有兄弟裡面壽命最長的一個。

    皇十七子永璘和嘉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都是令妃所生乾隆決定建儲時,永璘這時還非常幼小,所以他也沒有在乾隆的考慮範圍,他哥哥嘉慶登基以後對他非常不錯,和珅被抄家之後,嘉慶把和珅的府邸的一半賜給了他,另一半留給了十公主和駙馬豐紳殷德,和珅的府邸也就是後來的恭親王府。

    剩下的就只有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顒琰了,永瑆才華橫溢,文才斐然,乾隆在選擇立永瑆還是嘉慶方面猶豫過,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儲之後,永瑆和嘉慶都得到了乾隆極大的厚愛和極高的封爵,永瑆被封為成親王,嘉慶被封為嘉親王,在很長時間內,朝廷大臣們都在猜測乾隆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的詔書中究竟選擇的是誰,因為乾隆對永瑆和嘉慶都是十分喜愛,封爵和賞賜都差不多,所以大家都在猜測最終鹿死誰手,這個謎底直到乾隆退位才終於揭曉。

    永瑆最終敗給嘉慶的主要原因還在於自身問題,永瑆太過於偏科,他只善於文學和書法,永瑆在書法成就很高,他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四人是乾隆時期的書法四大名家,雖然才華橫溢,心地純善,卻也放蕩不羈,他身上那股書生的酸腐之氣非常嚴重,且他專攻文學,不重弓馬,體質非常羸弱不堪,這些都不為乾隆所喜。

    並且永瑆骨子裡有著很嚴重的漢族儒生文人習氣,這一點是最讓乾隆反感,乾隆曾經不止一次呵斥過永瑆,希望他能改正自身的缺點,但永瑆依舊故我。不過乾隆倒也十分欣賞永瑆在文學和書法方面的才華,所以內心雖對永瑆的缺點不滿意,卻也十分喜愛永瑆,但是永瑆的這些缺點使得乾隆最終放棄了他而選擇了嘉慶作為繼承人。

    寫在最後

    乾隆雖然有十七個兒子,但長大成人只有十個,質量還很一般,外加乾隆在位時間太久,又有好幾個兒子先他而去,可供他選擇的不多了,他只能在剩下的兒子中選擇相對全面的嘉慶,其實也不能怪嘉慶過於平庸,乾隆晚年清朝就已經由盛轉衰,這主要是乾隆的保守造成的,而嘉慶也是一個保守的皇帝,其實,那時候需要乾隆他爹雍正這樣的皇帝來矯正時弊,勵精圖治,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啊。

  • 45 # WWQQPP

    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像嘉慶不是乾隆的兒子一樣。既然嘉慶也是乾隆的兒子那憑什麼就不可以傳個他呢?只要是乾隆的兒子都沒有為什麼。

  • 46 # 詩云歷史

    很簡單,清朝皇帝選擇繼承人,很早就放棄了嫡長子繼承的制度。

    從清朝最早的皇帝順治開始,就不是嫡長子做皇帝的。順治繼位的時候,他還有5個哥哥在世。大哥好格比他大29歲呢。

    而以後的康熙,因為出過天花,有抵抗力優勢,所以由皇三子繼位。康熙的哥哥皇二子福全,就無緣皇位。

    再往下,不說了。這個大家應該都熟,雍正嘛,九王奪嫡!

    雍正兒子不多,成人的就是老三弘時,老四弘曆,老五弘晝。老四弘曆勝出,登基是為乾隆。

    乾隆劇照1

    乾隆做皇帝創造了中國帝王之最,從25歲到88歲。當了60年一甲子皇帝,然後傳位給嘉慶,自己又做了3年太上皇,才壽終正寢。

    在這漫長的帝王歲月裡,翻牌子幸嬪妃開枝散葉播種子是乾隆經常做的事情。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乾隆一生子女27人,女兒就不說了。單說兒子。

    乾隆劇照2

    兒子一共17個。但從數量,比爺爺康熙少一半。康熙36個兒子。

    但是乾隆的兒子們,總體來說,從小身體素質不太好。乾隆63歲的時候,兒子們只剩下了7個。

    所以,皇位繼承人,也就這七選一。比起康熙兒子多爭皇位,乾隆省事兒。

    乾隆劇照3

    而乾隆還把兩個兒子,皇四子永城過繼給了履懿親王允裪,皇六子永瑢過繼給了慎靖郡王允禧,其實這兩個人王爺是他叔叔的,乾隆也是管的閒事多啊。既然已經過繼出去了,所以此二人資格取消,退場。

    剩下五個選手了。

    一號選手,皇八子永璇,他的一隻腳有病,走路是個瘸子,自己平時又愛喝酒,又愛女色,在朝野名聲不佳。放如今永璇就是個富二代頑主,喜歡泡吧耍妹子,對接班當Quattroporte不在行。淘汰!

    二號選手,皇十一子永惺。此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書法寫的絕對是大清朝一流水平。

    乾隆十一子成親王永惺書法

    但是這個永惺,太吝嗇。以至於自己的媳婦都吃不飽,他掌著銀庫鑰匙,不發錢啊!沒有人主的樣子,淘汰!

    三號選手,皇十二子永璂,這個兒子長得太瘦弱,是個竹竿豆芽菜,營養不良。此外,永璂的母親那拉氏倒是曾經是皇后,但是因為夫妻反目,帝后不和,乾隆恨的牙癢癢呢。如果把永璂立為繼承人,那麼自己百年之後說不定永璂又會給那拉氏翻案。所以,不選永璂!淘汰!

    乾隆劇照4

    四號選手,皇十七子永璘。永璘這年才8歲,好好學習是你主要做的事情。不必入選,直接淘汰!

    所以,皇十五子永琰,成了最後的勝利者。根據記載,永琰為人沉重,處事剛明,皇帝寵愛,朝野想望。

    乾隆劇照5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個永琰,為人穩重,不輕佻,處理起各種事務果斷公正,乾隆皇上,大臣們,百姓們都中意他做儲君!

    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實已經說清楚了,乾隆選儲君,是矮子裡面挑將軍。根本沒有康熙後期九王奪嫡那樣的人才厚度,文有三爺,做事有四爺,全面有八爺,武有十三十四爺這麼多的選擇。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有太子胤礽呢。

    所以,乾隆選嘉慶,實在是沒得選,帽子就落到資質平平的永琰頭上了。而永琰是資質平平,其餘幾個就是廢柴級別。總之,乾隆的兒子們和他相差太多了。難道真的如民間所說,老人活得太久,會把小輩的福分都用光嗎?

  • 47 #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人

    此話有點太片面,滿清的衰退不是嘉慶一個人的事,整個滿清從乾隆中後期開始走下坡路,是乾隆的閉關鎖國和荒廢奢糜的結果。

  • 48 # 丘談

    這個問題其實乾隆也沒辦法,乾隆一生有十七個兒子,可是大多不是夭折就是先於乾隆去世,剩下的兒子中矮子中選高個,選中了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為儲君。

  • 49 # 我要解除鍵盤鎖

    只怪乾隆自己太能活了。

    1728年,不滿17歲的弘曆有了第一個兒子,被取名為永璜,這個大兒子是他的侍妾噶哈里富察氏所生。雖然永璜的出身不高,但他從小乖巧懂事,弘曆對他頗為看重,而富察氏也得到了弘曆的寵愛,一時間母子兩人成了弘曆跟前的紅人。

    然而不幸的是,富察氏在1735年,早於雍正一個月去世,永璜因為幼年喪母,失去了重要的依靠。乾隆繼位時,膝下已經有了三個兒子,除了大阿哥永璜外,還有皇次子永璉(1730年生)和皇三子永璋(1735年生)兩人。

    為了保證帝國的順利傳承,乾隆也效法雍正,在即位後不久,就將立太子的詔書寫好,並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當時乾隆的三個兒子中,呼聲最高的是永璜和永璉,他們分別是長子和嫡子,永璋則因患有肺病,被排除在了繼承人之外。

    永璉是乾隆的嫡妻富察皇后所生,從小深得祖父雍正的喜愛,他名字中的“璉”字,就是繼承宗器的意思。乾隆即位後,很快就決定立永璉為儲君,一方面因為永璜的母親已經去世,影響力有限;另一方面乾隆也想立嫡長子,以打破前幾任皇帝庶出的尷尬。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永璉只活了8歲就因病去世,乾隆當時傷心不已,還拿出當年立儲的詔書展示給眾大臣,並以皇太子的禮儀安葬了永璉。儘管在得知自己不是繼承人後有些失落,但永璜再次迎來了機會,他積極表現,想要博得乾隆的認可。

    此後的8年間,乾隆保持了高產的記錄,陸續有了皇四子永珹(1739年生)、皇五子永琪(1741年生)、皇六子永瑢(1743年生)和皇七子永琮(1746年生)。這時在太子的人選問題,乾隆有了很多的選擇,他幾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永琮。

    永珹的母親金氏原先是北韓族人,祖上被皇太極征服後成了愛新覺羅家的包衣奴才,由於母親出身比較低微,這也是永珹很早就被排除出接班人的原因。跟永珹類似的還有六阿哥永瑢,他也因為母親出身低微,沒有進入儲君的人選行列。

    不過乾隆也是一個好父親,儘管永珹和永瑢不是他心目中合適的繼位人選,他也為兩個兒子安排了出路。永珹在1763年,被過繼給了乾隆十二叔允祹家,繼承了和碩履懿親王的王位,永瑢於1759年,被過繼給了乾隆二十一叔允禧家,後來也被封為質親王。

    乾隆之所以要把兒子們過繼出去,完全是為了防止康熙年間九子奪嫡的局面再出現。讓那些失去了上位機會的皇子,去繼承那些沒有人承襲的爵位,一方面可以緩和他父親雍正當年同他叔叔們的矛盾,另一方面也給了自己兒子們一條平安富貴之路。

    七阿哥永琮之所以被乾隆視為繼承人,因為他也是皇后富察氏的孩子,憑藉著子以母貴和乾隆對嫡長繼承製的認可,永琮在出生後就受到了關注。然而永琮比他哥哥永璉更加福薄,不到兩歲就得了天花,並很快去世,這讓乾隆傷心不已。

    隨著永琮的死,皇后富察氏也陷入悲痛,僅僅三個月後,便因為感染風寒去世。在皇后的葬禮上,乾隆自然是悲痛萬分,但有一個人內心卻比較興奮,他就是一直被壓制的大阿哥永璜,永璜認為自己的障礙都被掃除了,距離上位越來越近了。

    然而永璜的種種表現被乾隆看在了眼裡,連同身體不好的三阿哥永璋一起,被乾隆斥責一番,並表示他們失去了競爭皇位的資格。經過這一次打擊,永璜越想越怕,很快就得了重病,並在1750年去世,三阿哥永璋也不受待見,在25歲那年去世。

    在乾隆早期的幾個阿哥中,除了皇后富察氏的兩個兒子外,五阿哥永琪也得到了重點關注。永琪從小聰明伶俐,而且文武雙全,甚至在圓明園發生火災時,曾經將乾隆背出火場,這讓乾隆感動不已,認為永琪有仁孝之心。

    原本很有希望即位,但是永琪卻在24歲那年得了骨結核病,很快就臥床不起,乾隆為了鼓勵他,還封其為榮親王。只是乾隆的恩寵並沒有換回兒子的性命,永琪在病床上掙扎了幾個月以後就去世了,年僅25歲。

    1746到1751年的五年時間裡,乾隆又得了皇八子、皇九子和皇十子,其中九阿哥和十阿哥還沒來得及取名,就去世了。而皇八子永璇的母親也是金氏,可能是知道自己繼位無望,永璇表現一副公子哥的形象,吃喝玩樂樣樣精通,還因此被乾隆訓斥過。

    前面的兒子大多早逝,讓乾隆也很鬱悶,好在從1752到1757年的5年時間裡,上天又給了他四個兒子。分別是皇十一子永瑆(1752年生)、皇十二子永璂(1752年生)、皇十三子永璟(1755年生)、皇十四子永璐(1757年生)。

    雖然乾隆沒打算立金氏的兒子為太子,但他對金氏的寵愛卻是真的,永瑆就是他與金氏的幼子。跟幾個哥哥一樣,永瑆從小養成了怪誕的性格,雖然才學水平很高,但是他卻為人陰險狡詐,經常在背後說乾隆壞話,乾隆也比較厭惡永瑆,沒打算立他為儲君。

    永璂和永璟的母親是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由於那拉氏不得乾隆寵愛,後期幾乎被乾隆打入冷宮,所以永璂也被放棄了,永璟則是早夭,死時不滿兩歲。永璐倒是乾隆寵愛的令妃所生,不過他也只活了3歲,就夭折了。

    在乾隆愛的攻勢下,令妃再接再厲,先後又給乾隆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生)、皇十六子(1762年生,早夭)和皇十七子永璘(1766年生)。此後年滿60歲的乾隆偃旗息鼓,除了在1775年生下皇十女外,晚年近三十年再也沒有其他的子嗣。

    到了1773年以後,乾隆17個兒子中,還活著的就只有四阿哥永珹(已過繼)、六阿哥永瑢(已過繼)、八阿哥永璇(已過繼)、十一阿哥永瑆、十二阿哥永璂、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等。乾隆數了一圈,才發現自己沒有太多選擇,只能選取中庸的永琰。

    實際上此時距離乾隆下臺還有二十多年,到1790年以後,永珹、永瑢和永璂三人也相繼去世,乾隆在世的兒子只有第八、十一、十五和十七子。就算再老眼昏花,乾隆也知道該選誰即位,因此永琰的上位幾乎是沒有爭議的。

    永琰在被確立為接班人後,表現也還不錯,他辦事沉穩,看起來也是宅心仁厚,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可以的。1795年,乾隆宣佈永琰為皇太子,並計劃在當年年底退位,以免在位時間超過了自己的爺爺康熙,永琰也在1796年改元嘉慶,成了清朝第七位皇帝。

    實際上乾隆已經別無選擇,他折騰了60年,不僅將康雍兩朝的很多積蓄積累敗光,還因為活得太長,熬死了自己太多兒子,最後不得不選擇嘉慶。在乾隆末期,大清已經開始落後於西方世界,半個世紀後,更是被強行打開了封鎖的國門。

  • 50 # 全線火力貓

    嘉慶,也就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琰,如果按照嫡庶之分的話,嘉慶只是一個庶子,按照傳統的觀念來說,庶出的兒子很少又能夠繼承皇位的,而嘉慶做到了,這的確是值得人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嘉慶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如果按照以母為尊的思想看,嘉慶確實還是佔了一點優勢的,魏佳氏雖然不是乾隆的原配夫人,沒能坐上皇后的位置,但皇貴妃的身份也足夠尊崇,乾隆一生真正喜歡的女人,除了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外,也只有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了吧!

    乾隆也是庶出,所以他比較看中自己的嫡子能夠繼承皇位,但有時候偏偏是事與願違,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兩個兒子接連的夭折。

    比如曾經的嫡長子永璉雖然貴為皇太子,但未滿十歲就夭折,真的是無福消受,乾隆感到非常傷痛,還為這個孩子修建了皇太子園寢,還有後來的嫡子永琮,也不幸夭折,接二連三的喪子之痛,讓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身子每況愈下,最終還是撒手人寰,沒有了嫡子的乾隆也只能夠另做打算。

    在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去世後,有人就開始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庶長子永璜,可能他心想,父皇沒有了嫡子,繼承皇位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行事就比較招搖,甚至在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葬禮上,永璜並沒有感到太過悲傷,乾隆看到後非常生氣,便下令剝奪了永璜繼承皇位的資格,連同一起的還有皇三子永璋,之後二人也是鬱鬱而終。

    除了被剝奪繼承皇位資格的這兩人外,還有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他們被過繼給了旁宗,所以繼承皇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現在還剩下的幾個兒子中,也就只有皇五子永琪了,沒錯,就是《還珠格格》中的那個永琪,永琪曾在一場大火中背出了乾隆,乾隆對這個兒子也非常的喜歡,但是很無奈,永琪在年僅二十五歲的時候也不幸離世。

    然後就是繼後輝發那拉氏的兩個兒子,其中皇十三子永璟不到兩歲便夭折,而皇十二子永璂本來是有資格的,但因為輝發那拉氏斷髮觸怒了乾隆,也波及到了他,最後永璂也失去了皇位繼承資格,之後,皇十四子永璐未滿四歲也夭折了。

    在乾隆三十一年之後,真正能夠繼承皇位的也就只有四個兒子了,也就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六子永璘,四個人分別屬於兩個皇貴妃的孩子,論身份地位是差不多的。

    但是仔細看這四個人,發現乾隆選擇嘉慶,也就是永琰其實是有道理的,先說說皇八子永璇,雖然年紀比他們要長一些,但偏偏有些先天性殘疾,所以為了皇室的名聲,肯定不能把皇位傳給他。

    而皇十六子永璘,雖然身體沒什麼問題,但做事有點過於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這樣的人也是難擔當大任,所以不傳給他皇位也有話說。

    最後說說皇十一子永瑆,人品處事都挺不錯,而且頗具才子氣息,但也沒有傳皇位於他,說起原因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因為永瑆太偏科,對滿人看中的騎射之術一點也不擅長,並且傳聞永瑆比較小氣,什麼都扣扣搜搜的,實在是沒有帝王的風範。

    就這樣,最後的皇位給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不足為奇。要我說,如果不是乾隆的嫡子一個個的都夭折掉,永琰想坐上皇位還是難如登天的,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自由定數,也成為了後來的嘉慶。

    end.

  • 51 # __沒有背景丶只有背影160541887

    實際上乾隆已經別無選擇,他折騰了60年,不僅將康雍兩朝的很多積蓄積累敗光,還因為活得太長,熬死了自己太多兒子,最後不得不選擇嘉慶。在乾隆末期,大清已經開始落後於西方世界,半個世紀後,更是被強行打開了封鎖的國門。

  • 52 # 史曉生

    乾隆兒子確實不少,但立嘉慶純屬無奈之舉,說白了就叫矮子裡面挑將軍。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高宗乾隆帝經過多年的深思熟慮,終於在立儲一事上做了決斷,並按照慣例,將立儲的密旨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

    從乾隆從父親雍正手中接過皇位開始,立儲一事就擺在了他的面前,同時也為了避免發生如康熙朝時的”九龍奪嫡“事件,乾隆早早的就開始著手準備挑選儲君。

    乾隆帝一生共有十七個兒子,按理說可供選擇的範圍還是比較大的,這些皇子中,也不乏有能文善武之才,但最終,原本並不出彩的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卻脫穎而出,在乾隆三十八年,被密立為皇儲。

    顒琰即為嘉慶帝,他非嫡非長,且資質平庸,他能成為儲君,可以說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乾隆帝放棄其他皇子轉而選擇他,也是極為無奈的舉動。

    是什麼原因能讓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立儲一事上感到無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乾隆三十八年時,可供選擇的儲君備選人已經不多了,乾隆帝立嘉慶,實在是矮子裡挑將軍,純屬拔大個兒,而嘉慶恰恰就是那個大個兒。

    在立儲君這件事上,曾經的乾隆帝,有著很深的“嫡長子”情結。

    儒家春秋裡有句“立嫡以長不以賢”,可以說曾經影響了歷朝歷代皇位的更替,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各個朝代在儲君的人選上,基本都遵循了這一原則。

    雖然這個原則仍具有一定漏洞,但這是古人透過無數血淋淋的教訓得出的寶貴經驗,對這一點,乾隆是深表認可。

    尤其是在康熙朝曾發生的“九龍奪嫡”事件,更讓乾隆帝登基後,在立儲問題上極為慎重,同時他也想效仿他的偶像爺爺康熙帝,把曾經沒能立嫡的遺憾給補上。

    康熙帝在位時,最初是嚴格按照立嫡的原則進行的,二阿哥胤礽早在兩歲就被明確為皇太子的人選,但由於胤礽的一系列無腦操作,最終被康熙帝廢掉太子之位,這才給了雍正機會,不然,乾隆帝是萬萬不可能成為皇帝的。

    因此,在乾隆登基後,最初也是想著立嫡的,並且,當時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公元1736年,乾隆帝登基,此時的他,已經有三個兒子,而嫡長子永璉,則是與乾隆感情最好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在愛屋及烏以及名正言順的情況下,六歲的永璉就被密立為皇太子。

    不過這位皇太子是個短命的人,在乾隆三年,永璉因病夭折,這件事讓乾隆十分傷心,追封永璉為端慧太子,並未他修建了清朝唯一一個皇太子墓,不僅把墓葬的規制提到最高,還在多年後,讓成為皇太子的嘉慶,向永璉的靈位行叩拜之禮。

    這一切足以可見,永璉這個嫡長子,在乾隆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但即便這樣,也改變不了永璉病逝的事實,儲君之位,再次空了出來。

    而之後的數年,乾隆對於立儲一事,並未有太多明示,當時的他正值年富力強,大臣們對此也並無太多的擔憂,直到乾隆十一年,富察氏以四十歲的高齡,為乾隆再產一子。

    這個皇子就是皇七子永琮,他的出生,讓乾隆大喜過望,同時由於他在當時也算是嫡長子的身份,因此,乾隆帝就有要立他為儲君的想法。

    但還沒等乾隆將想法付諸於行動,永琮在次年就因出痘病亡,年僅兩歲。

    永琮的早夭,同樣讓乾隆傷心無比,而在永琮夭折後不久,乾隆深愛的富察氏也因病去世,這就讓立嫡的想法徹底破滅,因此,乾隆帝只得退而求其次,在其他皇子中挑選了。

    此時,乾隆的庶長子永璜已經年滿二十,在之前由於富察氏的存在,他是沒有機會能成為皇儲的,但隨著永璉、永琮以及富察氏的相繼去世,他作為皇長子,機會就來了。

    不過,他的機會可謂是稍縱即逝,還沒等他有所表現,就因犯錯,徹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由於富察氏的去世,永璜以大阿哥的身份迎喪,但在葬禮上,他並未表現出十分的傷感,因此遭到了乾隆的嚴厲批評,當中斥責他不懂禮節,言語中還暗示,取消永璜的立儲資格。

    與他一同受到訓斥的,還有十三歲的皇三子永璋,同樣也被取消了立儲資格。

    坦白來講,這二人可夠冤的,富察氏雖然病逝,但終究不是這二人的生母,讓他們表示出極為傷感的樣子,著實有些勉為其難,但就是因為乾隆與富察氏的感情很好,因此就見不得二人的表現,只能說,他二人不偏不倚的撞在了槍口上。

    這一年,是乾隆十三年,已經有五位皇子,或早夭,或病逝,又或犯錯,失去了成為儲君的資格,而剩下的皇子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乾隆對他們並不滿意,因此就將他們分別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允裪和慎靖郡王允禧當兒子,既然入了小宗,也就失去了繼承大宗皇位的可能性。

    不過,在乾隆晚期,對皇六子永瑢卻格外器重,主要是因為永瑢工詩擅畫,又通星曆,讓晚年的乾隆十分喜愛,曾有傳言,乾隆有意傳位與他,但他卻死在了乾隆的前面,也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將四子、六子過繼給別人後,乾隆帝當時最中意的皇子,當屬皇五子永琪,也就是電視劇《還珠格格》中五阿哥的原型人物,德才兼備的永琪,是皇太子人選的最大熱門。

    而永琪在乾隆二十八年,捨命將乾隆從大火中的圓明園背出來,更讓乾隆對這個兒子另眼相看,加上他本就聰慧,也深得乾隆的滿意,因此,永琪成為皇太子,幾乎是當時板上釘釘的事情。

    乾隆三十年,為示恩寵,乾隆帝冊封永琪為榮親王,這是乾隆一朝,第一個在活著的時候,就晉升為親王的,由此可見,乾隆帝在當時,是真的想將皇位傳給永琪。

    但這個讓乾隆寄予厚望的皇子,又一次讓他傷心欲絕,僅僅過了一年後,永琪就因病去世,享年二十六歲。

    此時,已經是乾隆三十一年,除了上述幾個因各種原因失去繼承資格的皇子們外,還有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以及皇十六子,都因病早夭,因此,有資格被立為儲君的,也僅剩五人。

    他們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這裡面,以皇十二子永璂的地位最高,他的生母,乃是乾隆帝的第二個皇后那拉氏,按照立嫡的宗旨,他應該最具競爭力。

    但在乾隆三十年,乾隆與那拉氏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是何原因無從知曉,史料中也並未詳述,這場矛盾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那拉氏被冷落,在次年便鬱鬱而終。

    而作為那拉氏的兒子,永璂也被殃及池魚,乾隆是絕無可能再立他為儲君了。

    剩餘的四位皇子,以皇八子永璇年齡最長,但他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肢體殘疾,雖說不太嚴重,但在乾隆看來,著實不符合一國之君的形象,因此,就直接將其排除在外。

    對於自己沒有機會成為皇儲,皇八子永璇也算看得開,自此開始放蕩人生,將心思都花在了風月之事上,因他舉止輕浮,乾隆帝不少對他進行訓斥,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眾兄弟中,活了個高壽善終,直到道光十二年才去世。

    這樣一來,在乾隆三十八年之前,還具有競爭資格的,僅僅只剩三位皇子,這其中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兩人皆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所生。

    在這三人中,乾隆是隻能矮子裡挑將軍,最小的皇十七子永璘當時尚未成年,並且自小極為頑劣,品行不端自然就入不了乾隆的法眼,因此也被踢出局外。

    剩下的,只有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了。

    相對而言,這二人無論是在品行還是為人處世方面,都不分伯仲,永瑆素來有“為人愷悌,最著仁孝”的評價,而永琰也有“為人沉重,處事剛明”的讚譽,因此,在乾隆沒有明示皇太子人選之前,大臣們都猜測,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所書的皇儲之名,大約不出這兩人。

    最終,在乾隆三十八年的冬至,乾隆帝下了最後的決定,將儲君之位,定為皇十五子永琰。

    之所以沒能選永瑆,乾隆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永瑆確實德行不錯,但他有個特點,就是典型的偏科生,對書法字畫十分喜愛,尤其在書法上,更是更為了當時有名的大家,以至於當時,士大夫以能得到永瑆一帖字為榮。

    但文人氣息過重的永瑆,對於滿清歷來重視的騎射卻十分排斥,這就讓乾隆大為光火,在他看來,滿清是馬背上奪取的天下,而永瑆酷愛書法,簡直就是玩物喪志,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而皇十五子永琰,在這一點就好很多,雖然他並沒有過多突出的優點,但勝在均衡發展,各方面也都說得過去,有道是沒有競爭就沒有傷害,兩相對比之下,永琰自然就更勝一籌。

    不是乾隆非要選嘉慶,而是到了這個時候,他真的是沒得選,有十幾個兒子不假,但早夭的早夭,病逝的病逝,一個個先乾隆而去,剩餘活著的,要麼獲罪失去競爭資格,要麼就是入不了乾隆的法眼,而在矮子裡挑將軍,也只有嘉慶好一點,已經六十三歲的乾隆,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因此,他不得不選,也必須選嘉慶了。

  • 53 # 有書共讀

    清朝幾大帝王,康熙雄才大略,雍正勤勉克己,乾隆,額,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至於他的接班人嘉慶皇帝,除了一上臺就拿下和珅大貪官外,業績甚少,存在感微弱。

    可饒是如此,史學家們仍是對他各種“嫌棄”,不知道聰明的乾隆到底是因了何原因,才選了他繼位?

    事實上,嘉慶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資質平庸,也不像題主說的,比其兄長能力低了百倍。

    單就從他自嘲說自己“悟性遲鈍”這一條來看,此人就不可能是平庸之輩。

    不信,你再看悟性同樣極差的曾國藩,誰敢說他不是厲害人。

    至於乾隆爺選了嘉慶做接班人的緣由,有書君認為,大略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選無可選,生得早不如生得巧。

    雍正在經歷過“九王奪嫡”後,未免慘劇再次重演,甫一上位,便發明出了“秘密立儲”制度。

    也就是提前立儲,然後將密旨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

    倘若皇帝不幸突然駕崩,直接宣讀密旨、擁立新君就行,可免去很多禍患。

    乾隆繼位後,倒也很好地貫徹了他爹的制度,並且還有創新——他借鑑漢朝立儲規矩,定下了“嫡長子繼承製”。

    可不幸的是,他的嫡長子永璉早夭,不到十歲就死了。

    後來,他又改立皇后生的二兒子永琮為太子,可永琮只活了兩歲。

    唯二的嫡子全部死去,乾隆心灰意冷,遂立了庶出的長子為太子。

    一年後,皇后富察氏薨逝,乾隆特別傷心,遷怒於太子,不久後,太子鬱悶而終。

    連失三個太子,讓乾隆再不肯大臣提立儲之事。

    於是,太子位置一直空缺到了乾隆三十八年,當時,乾隆帝已有63歲的高齡,立儲之事再避無可避。

    此時,他的17個兒子,只活下來6個。

    其中兩個,還被過繼給了其他親王。剩下可選作太子的,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和皇十七子永璘。

    競爭對手從原本的17個到後來的4個,機率從6%上升到了25%,真可謂是“生得早不如生得巧”。

    二、子憑母貴,投胎也是要講求技巧的。

    近日熱播的《延禧攻略》讓令妃娘娘爆火,那歷史上,她真的如電視劇中般受寵嗎?答案是肯定的。

    據《清實錄》記載,令妃在晉封時,已經是眾嬪之首,身份地位遠遠高於家世比她好的舒嬪,榮寵可見一斑。

    後來,她又被晉為妃,然後是貴妃、皇貴妃。

    皇后那拉氏在被打入冷宮後,乾隆再未立過皇后,後宮實際上已經以魏瓔珞為尊,且還掌宮十年之久。

    她是為乾隆生兒育女最多的后妃,嘉慶帝和皇十七子永璘均為她所出。

    可反觀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永瑆,他們的生母均為金佳氏。

    死前位份只到貴妃,死後被賜諡號淑嘉皇貴妃。古代宮廷,講究“母憑子貴”,但那是兒子在有了成就之後。

    在皇位到底花落誰家尚不可定之前,還是“子憑母貴”更重要一些,所以說,投胎也是要講求技巧的。

    三、無功無過,進可把控,退可安國,仍算良選。

    一提起嘉慶皇帝,人們都會用上“平庸”二字。那其餘三位候選皇子,其能力又到底如何呢?

    皇八子永璇,人倒是聰明,能寫能畫,但時人都說其“沉湎酒色,又有腳病”。

    且不說他為人隨性,不適合帝王之位,光是歷史上幾乎從來看不到殘疾皇帝這一點,他就沒戲。

    至於皇十一子永瑆,天性陰忮,好以權術馭人,並且還只喜歡聽好話,對待家人侍僕苛刻又吝嗇。

    雖然他書畫造詣很高,但人品有瑕,也不是乾隆心目中的皇子人選。

    至於皇十七子永璘,也就是嘉慶的胞弟,因為他是乾隆最小的兒子,曾經也備受寵愛。

    但是,他仗著年紀小,整天惹是生非,自然也難成大器。

    而嘉慶呢,雖然悟性不佳,但他很勤勉,史書、通鑑全部通讀,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績,但勝在也無錯處。並且,他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恭順。

    乾隆是一個極為留戀帝位的人,傳位嘉慶後,仍把持朝政,當了四年的太上皇。

    這種事,要擱別的皇帝手裡,恐怕又要生出事來,可嘉慶硬是忍了,還始終孝順至極。

    若諸君看到這裡,仍覺得嘉慶是個“平庸之人”,那恕在下實在難以苟同。

    有書君認為,嘉慶其實就是傳說中的“大智若愚”之人。

    再加上他命確實好,投胎給了魏瓔珞做兒子不說,還活得比較久,人品能力又無功無過,我要是乾隆,我也會選他!

  • 54 # 睿哲讀書

    公元1796年,忍耐著與太上皇相處3年的嘉慶皇帝,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就在乾隆駕崩的第15天,他便迫不及待地將和珅賜死。可是幾年後,他就後悔莫及!捶胸頓足道:“我爹說得對啊,和珅真不該殺啊!”

    嘉慶三年臘月底,也就是乾隆退居太上皇的第三年,已經89歲高齡的太上皇突然感冒了。感冒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加上春節將至,事務繁雜,朝野上下,誰也沒有在意。

    嘉慶四年正月初一,嘉慶皇帝和大臣們來給太上皇拜年時,乾隆還很正常地登上御座接受朝拜。不料,到了大年初二,乾隆病情突然加劇,陷入昏迷。

    臨終前,他將兒子乾隆喚到跟前交待道:“切勿殺和紳!”然後就閉眼了。

    可是嘉慶對親爹的臨終遺言卻置若罔聞,因為他早就恨透了和珅,他爹在世時自己動不了他,現在他爹死了,怎麼可能讓他繼續狐假虎威下去呢?

    於是,在乾隆病逝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四,嘉慶安排好乾隆的喪事之後,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奪去了和珅的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職,並讓和珅與福長安一起為乾隆守孝。表面上是為乾隆守孝,實則是為了限制和珅的行動,好為懲處和珅做好周全的準備。

    然後,嘉慶召見了和珅,一改之前唯唯諾諾的樣子,大發雷霆,怒斥和珅專權跋扈。和珅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嘉慶粘板上的魚肉了。

    果然,正月初九,嘉慶在公佈乾隆遺詔的同時,宣佈將和珅、福長安的職務革除,交由刑部關進監獄。

    正月十七,也就是乾隆死後的第15天,嘉慶賜給和珅一條白綾,了此餘生。

    同時,嘉慶還在和珅家中抄出了總價值近9億兩白銀的財物,這筆錢相當於清朝15年的財政收入,這樣的貪官,自秦朝以來,只有和珅一人。

    這麼多錢,令嘉慶震驚的同時,也令他很滿意,因為當年他爺爺雍正留給他爹乾隆的是6000萬的財產,他爹活得太久了,又好大喜功,發動了好幾次戰爭,到他這兒的時候,國庫早就虧空了,現在有了這9億兩的白銀,那可是比他爹剛繼位還有錢啊,難怪後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自己當了3年的傀儡皇帝,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一展抱負了。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首先是貪汙腐敗問題。

    嘉慶殺和珅,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和珅仗著乾隆的寵信,壓根沒把他這個新皇放在眼裡,讓嘉慶很是憋屈,所以恨極了他。另一方面,是為了敲山震虎,給朝中的貪官一個警告。

    但是這樣的震懾作用很短暫,嘉慶治腐的手段也就只是肅清了和珅一黨而已,後面再沒其他作為。一個和珅的倒臺並不能遏制嚴重的貪汙風氣,反而越來越嚴重。

    乾隆時期雖然貪官多,但清官也多,而到了嘉慶這裡,幾乎沒什麼清官,不僅如此,嘉慶朝也幾乎沒什麼能臣,我們最熟悉的估計也就劉墉和林則徐了。嘉慶想要憑一己之力來治理國家的腐敗,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其次是白蓮教餘患沒有根除。

    乾隆駕崩之時,心裡最放不下的就是白蓮教,只能將這個未竟的事業交給了嘉慶,嘉慶原本以為自己手頭上有錢了,白蓮教很快就能被自己剿滅了。

    但是沒想到最後居然用了近九年時間,才算基本掃平了白蓮教。為了掃平白蓮教,清廷幾乎耗費了國家近四年的財政收入。於是,貪腐更加嚴重,嘉慶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眼看著清朝極速衰敗下去。

    加上在治國之道上,嘉慶依然遵循乾隆時期閉關鎖國的政策,這就註定了清朝迅速走向落敗之道。因為閉關自守,自然就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發展,工業革命的出現更是加速了清朝的極速落敗。

    因此,不過幾年光景,從和珅那抄得的鉅額財產也花得差不多了,看著日漸空虛的國庫,嘉慶就後悔不及,終於明白乾隆為什麼會在臨終特別交待:和珅不能殺!

    和珅是一個貪官沒錯,但他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投資L財高手。

    當年,大清在乾隆的手上,呈現一副盛世景象,乾隆就開始大肆奢靡享樂,僅乾隆四十三年這一年就下江南四次,耗費數百萬銀兩,給內務府造成巨大虧空,乾隆只好挪用國庫的錢來填補。但總是這樣拆東牆補西牆也不是辦法。

    這時候,和珅出現了。他只用了一年,不僅填平了所有虧空還有盈餘!

    這可把乾隆給高興壞了,便又任命他做了崇文門稅務監督。在和珅的整頓下,不到一年時間,崇文門稅關的排名,就從全國倒數第一躍升至在全國前列。

    隨後,乾隆又讓和珅掌管了戶部、內務府等,他不僅幫乾隆L財,自己的產業也做得風生水起。房地產、礦業、物流、醫療、餐飲等他都有涉及,還開了75座當鋪,42家銀號。而且只要是他看準的產業,都能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說,乾隆之所以能打造出“乾隆盛世”,有和珅的一份功勞。

    可是在和珅死後,清朝就再也找不到像和珅這樣的投資L財高手了,嘉慶也只能看著國庫一天空似一天。

    面對這些爛攤子,嘉慶的雄心壯志很快就被擊碎了,他經常感覺到心灰意冷。儘管如此,從小就在父親的威嚴下長大的嘉慶,性格四平八穩,中途撂挑子的事根本就不敢做,只能一邊痛苦一邊孜孜不倦。

    都說天賦不夠,努力來湊,嘉慶可以說是清朝最勤奮的一個皇帝,甚至在去世前一天,他還在處理政務。

    但是他發現一件事,不管他再怎麼努力,都只是在補窟窿,而且窟窿還越補越大,越補越多。明明所有的問題,他都是按照他爹乾隆的“實錄”來做的,卻還是不見效。

    其實這樣的人我們在生活中很常見,稱為“低質量勤奮”,低質量勤奮者無論你怎麼努力,最後除了感動自己,沒有任何意義!

    而高質量的勤奮,需要良好的心理狀態、靈動的思維方式和有效的行動方法,這三點嘉慶一個都沒有,因此除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外,他在政治上幾乎沒有做出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讓人感覺他十分平庸,甚至認為乾隆是選錯了繼承人。

    確實是如此,原本這皇位還真的跟嘉慶沒有任何的關係,畢竟乾隆有十七個兒子,作為十五皇子,非嫡非長,資質平平,照理怎麼也輪不到他,那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嘉慶繼位呢?主要是三個原因:

    1、乾隆活得太久了,把其他兒子都熬死了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活到了89歲,把大多數兒子都熬死了,很多人說乾隆是把兒子們的福氣都吸走了。

    雖然說有17個兒子,但是早殤早亡甚至還來不及取名的有7個,英年早逝的4位,分別是皇長子永璜(23歲)、皇三子永璋(26歲)、皇五子永琪(26歲)、皇十二子永琪(25歲)。

    這邊就去掉11個了,還有兩個,皇四子永城、皇六子永瑢分別過繼給了乾隆的十二叔履親王允祹和二十一叔慎郡王允禧。

    在他死後還活著的兒子只剩下四個,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嘉慶、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永瑆是一母同胞,生母為淑嘉皇貴妃,兩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有才,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是十一阿哥,是清朝有名的書法家。

    而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五子永璘都是令妃所生,兩人相差6歲。

    2、乾隆的大部分兒子資質都平平,矮子裡拔高個,嘉慶算是不錯的

    乾隆這17個兒子,活到成年的,除了皇五子永琪、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嘉慶之外,大多都是碌碌無為,甚至是平庸至極。

    比如皇八子永璇,為人十分輕佻,做事沒有章法,還不得人心,在朝廷上下名聲很差。而且他對皇位也不感冒,曾經在酒後對人說過:皇帝又苦又累哪是人乾的活,還是像我這樣做個富貴王爺逍遙快活。

    所以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沉迷酒色,而且皇八子還有一個很大的BUG,是個跛腳。皇帝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臉面,乾隆怎麼可能讓身體有殘疾的兒子當皇帝呢?

    皇五子永琪是乾隆所有兒子當中最為聰明睿智而且能力卓越的人,可謂文武雙全,他工於書畫也善於文學,在語言方面也很有天賦,精通滿漢蒙三種語言,在弓馬騎射方面的能力更是在他父親乾隆之上。

    永琪不僅能力出眾,而且品行俱佳,長得很帥還很孝順。乾隆十分喜歡這個皇子,曾經一度要秘密冊立他為皇儲。

    可惜天妒英才,乾隆三十年,永琪突然患了重病。為了給他沖喜,讓他快點好起來,乾隆還冊封他為榮親王。

    乾隆在生前只有冊封了三個皇子為親王爵位,分別是皇五子永琪、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其他的親王爵位都是在嘉慶時期才封的,或者死後冊封,可見乾隆對永琪的鐘愛。

    但是這並沒能挽回永琪的性命,在冊封5個月後,五阿哥永琪就病逝了。

    皇十一子雖然在文學書法上頗有造詣,但他是一個嚴重的偏科生,完全是一個文弱書生,連弓都拉不開,馬騎得也不好。作為一個從馬背上打下天下的王朝,這樣的皇子顯然不夠格成為皇儲。

    而且皇十一子也有一個非常大的BUG,就是極其摳門。其摳門程度放眼歷朝歷代都是不多見的,他在府裡專門打造了一個小金庫,只要有錢就把銀子放進去,放進去就別想拿出來了,只能進不能出。堂堂一個王府,伙食水平連貧民都不如。

    所以即使他的嫡福晉是乾隆一生最摯愛的富察皇后的侄女、富察傅恆的女兒,乾隆也從沒動過要將皇位傳給永瑆的念頭。

    不過皇八子和皇十一子雖然都有大BUG,卻是乾隆皇帝的兒子當中活得最長的,皇八子活到了87歲,皇十一子活到了71歲。

    而和嘉慶一母同胞的皇十七子永璘,因為是乾隆老來得子,最小的兒子,生母又是乾隆的寵妃令妃,乾隆對這個小兒子當然是非常的疼愛了。但也因為備受父母寵愛,因而有點無法無天,長大後特別調皮搗蛋,讓乾隆非常的頭痛,自然也不會考慮成為皇儲。

    最後只剩下沒有什麼特別才華但也沒有什麼缺點的皇十五子永琰了。

    其實兒子平庸也有平庸的好處,至少兄弟之間不會為了競爭皇位而互相殘殺。康熙時期之所以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局面,就是因為康熙生了許多能力出色的皇子。

    對此,乾隆也非常的無奈,所以在將永琰秘密立為皇儲以後,他曾經在祭天時有過一次極為惡毒的詛咒:

    如所立皇十五子永琰能承國家宏業,則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賢,亦願上天潛奪其算,令其短命而終。毋使他日貽誤,予亦得以另擇元良。

    意思就是說,如果永琰是當皇帝的料,那就保佑永琰讓他健康成長,順利接班;否則,就令他趕緊短命而終,好讓自己重新選擇皇儲,以免貽誤。

    用這樣惡毒的語言來詛咒自己的兒子,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也可以看出乾隆選擇永琰為繼任者,實屬無奈之舉。

    3、嘉慶並非一無是處,乾隆看重了他四點

    第一,嘉慶是一個非常自律的的人,這一點讓乾隆非常欣賞。當皇帝的人每天有那麼多政務要處理,不自律就會懶政。

    這一點在他後來執政的25年裡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嘉慶的勤政,在清朝所有的皇帝裡,大概只有他爺爺雍正能與之相比。他每天早起,除了接見大臣就是批閱奏章,甚至木蘭秋闈時還邊打獵邊看奏摺。

    第二,嘉慶品質醇厚,待人真摯善良。因為這樣的人品,也讓嘉慶在朝野中有很好的口碑。乾隆認為這樣的品質是一個很會平衡將相的人才。

    第三,嘉慶從小就很好學,在功課方面成績一向優異,在騎射方面雖然不如乾隆,但在眾多皇子當中僅次於皇五子永琪。

    不過呢,嘉慶學習雖然好,但可以說基本上是一個書呆子。在他後來的執政過程中,他基本上沒辦法有自己的創新或者思想,處理所有的事情都是先去找他爹的“實錄”來看一下有沒有可以參考的。

    第四,嘉慶的長相端正。是的,當皇帝也是要看顏值的,因為他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顏面。雖然清朝一直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仍然有很多外國的節度使來參觀的。

    其實不僅僅是以上四點,你幾乎很難從嘉慶身上找到其他什麼明顯的缺點,他勤奮、仁慈,也不好色,一生從未下過江南,他還十分節儉,龍袍破了加補丁,龍攆壞了修了又修,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這些對普通人來講,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但作為一個君主,卻是硬傷。歷朝歷代凡是有所建樹的皇帝,哪一個不薄情寡義,哪一個不心狠手辣?

    如果將他放在一個守成的年代,他一定會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正是古代和近代交替的時代,西方國家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日本也完成了明治維新,世界正在向工業社會轉型的時期。

    而嘉慶的這些性格特質,註定了他不可能引領當時的中國走上一條新的道路。

    但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下,乾隆不管把皇位交給誰,都無法改變清朝“中衰”的局面,即使是乾隆自己,都不具備革新意識和膽略,要知道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日本天皇下了很大決心和魄力排除阻力才成功的。

    而且乾隆給嘉慶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在他之後的皇帝,要面臨的不僅僅是他留下的爛攤子,還得面對來自西方的侵入,當時鴉片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了。

    因為以上種種,導致嘉慶的政治生涯開局非常宏大,雷厲風行地處理了和珅,但最終還是摔在了尷尬的門檻上,而他的兒子道光則摔得更徹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芳華》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