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把你寵壞36321541
-
22 # 使用者254493111
來這裡回答問題是想給家裡貧窮的人提供正能量的。我家是農村的,說不上很窮但是不富裕。因為農村裡家家的條件都差不多。然而讓我意識到我家裡窮是離家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我們吃飯,睡覺,上課都在一起。吃飯是吃食堂,每天能吃到不是白菜的蔬菜是讓我覺得特別幸福的。所以吃飯的時候我最開心。可是我的朋友每次吃的愁眉苦臉,我當然也沒想那麼多。後來她媽媽來送飯我才知道原來她家每天不光有菜還有肉吃。瞬間我知道了自己的貧窮。但是我沒有覺得自卑。而且每天還是快快樂樂的。我這樣的性格和我的家庭密切相關。從小我們家就很和睦,雖然我爸媽也有吵架的時候,但是很正常。就像達人說的,做一個明事理,放手讓孩子去做,努力營造好的家庭氛圍的父母就可以了。
-
23 # 板娘緹娜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畏手畏腳,骨子裡透露出的沒自信吧。
樓主大學在北美上的,屬於排的上名(100名內),比較有名的學校(以商學院著名)。身邊不乏各種富二代及白富美。
隨著這幾年留學低齡化,加上出華人數猛增,我們同學間攀比情況太嚴重了。
當時我的一個學姐是這樣教我快速“看車識人”的:買輛便宜的二手Mustang,道奇,日產尼桑等——貧困生,甭搭理丫的;二手mini cooper,賓士c系,BMW3 Series,普遍在1-3萬美金左右;這樣的車,不論男女均出自小康家庭,無需主動認識;從5萬美元左右開始的一手車就屬於小康家庭向中產過渡了;而從8萬以上開始就屬於二線或以下城市的土豪了;更往上的就不說了——曾經有一位同學開著二手賓利(十幾萬多美金),但家裡的行業已經複雜龐大到“不可說”了。
據學姐說:北美浮躁的留學生氛圍可不全是實打實的富二代,更有很多打腫臉充胖子的“負二代”。他們有的來自普通家庭,因為父母無力自己承擔奢侈的開銷,在美國某網站上找sugerdaddy,照樣光彩照人拎著愛馬仕;有的中產家庭的孩子,用爸媽給的學費+騙爸媽的生活費只為買一輛二手法拉利...
學姐說完這些話後,我記得當時我就有種:“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的感覺。
沒錯,我開的車就是二手小mini,買來的時候摺合成人民幣10多萬(當時匯率比較便宜),為此我還省吃儉用了1年。
慶幸學姐是跟我一個高中的,還好她並沒有鄙視我(擠出一絲笑容)。
讀書時候心中的自卑是無法掩蓋的。有一句話說:最難裝的就是富有,因為人相處的久了,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會潛移默化的滲透出來,無論你怎麼試圖遮掩也無能為力。
在大三大四時雖然父母對我的開銷不再那麼嚴厲,但是與同學一起逛奢侈品店店時候,我仍然感覺到我和從小富養的朋友們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能穿著同樣牌子的衣服,上同樣的學,背同樣的包包;但是比起同學進入奢侈品店時那一臉的淡定自若,我這種買個包先要在官網上搜好價格就顯得畏畏縮縮的。
到了月底,同學的卡刷爆了,就算知道不買東西仍然要去michigan ave.逛一番;而當我卡上沒錢的時候,30塊錢以上的活動我就不參加了。
到了感恩節聖誕節同學們都會相約去度假shopping一番,而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啊,那這次又要花好多錢了吧。
你可能覺得這樣是因為學校校風的問題,或是孩子個人的問題:浮誇,喜歡炫富,愛攀比;你可能會信誓旦旦的說,我才不會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這樣呢,
但是你能想象,18歲的你,隻身一人來到大洋彼岸,本想融入中國留學生圈子的懷抱,但卻被群體排擠,看不起,被刻薄的同齡人背後嘲笑時,心中要承受的壓力嗎?
而這些壓力,會如同影子一般,伴隨你的一生。可能在父母面前,我們是懂事的孩子,但在自己心裡承受的壓力怕是父母在欣慰之餘,無法想象的。
身邊的勵志姐妹丹丹突然一個月賺了快700萬(據她所說),她突然變得像一隻張牙舞抓的龍蝦。
在外面的女生看來,這的確是赤裸裸的炫耀,女人天性善妒無可厚非。
但只有熟悉的人知道,丹丹從普通家庭自己奮鬥了十餘年,其中的白眼,閒話,與她的貴婦姐妹團們的格格不入,使她一路如何咬著牙拼了命的向上爬。
而此時的她,雖然揚眉吐氣,但總是透露著從前生活的不從容。
這也是多數貧窮,甚至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出來的一個擺脫不掉的小影子吧。
當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家庭,父母;但是為人父母完全可以在健康有愛的家庭環境中,培養出自信健全的人格吧。
為人父母,若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任憑營銷號鼓吹“金錢萬能“,“貴的東西就是好的”,而自己不腳踏實地工作,不善於理財,那又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呢?
又或是如同將孩子送去“豫章書院”般的父母們,認定不聽話的孩子便是壞孩子,與自己想法不一致便是無可救藥;過於嚴厲的培養孩子或許可以塑造一個聽話的乖寶寶,但大學畢業後,未來的漫長人生都將是孩子自己度過,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真的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嗎?
真正的大佬總是沉默寡言,真正的智者總是笑而不語,真正的富人總是在裝窮;
浮誇的人走不遠,心浮的人成不了大事;
想要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僅僅複製自己走過的路,會有比你更好的結果嗎?
我是媞娜,市面上教育孩子的教材我不予置評,因為孩子長大太過漫長,如何驗證教育博主說的是對的呢?
我去過幾十個國家,接觸過幾萬個人,從成人的行為分析家庭教育,為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
24 # 娃抱乃乃
家裡人的老人大多數都是苦過來的,以前窮怕了,現在生活好了,卻還是非常的省!比如有的老人買了一斤香蕉,捨不得吃放在那,今天看著壞了一根,就扳下來吃掉,明天看著又壞了一根,捨不得扔又吃了!然後長期以往的,老人只吃了一斤壞的香蕉,有錢買了,生活質量卻並沒有提高。
回覆列表
那是真的。從小就受歧視,心靈受到傷害。長大了也唯唯諾諾的,像個受氣包子似得。
我認為做父母的一定想好在要小孩。否則影響孩子一輩子呀。
李文星大學畢業後就想掙錢回報父母。哎呀把命賠上了。血的教訓啊,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