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叫田成
-
2 # 山羊青草
從理論上講,可以這樣認為,但,實際上,是不是完全具備條件?美國是不是就憑這些東西就準備要跟伊朗大幹一場,跟伊朗進行一場全面戰爭?我看不會。1、特朗普拿到戰爭授權的可能極小。2、美軍在中東的人數,滿打滿算,還不足十萬,這點地面部隊,發動伊朗戰爭,兵力遠遠不足。3、世界上,明確願意跟美國一起打伊朗的看上去並不多。4、美伊戰爭背後的不確定因素和巨大的戰爭風險依然存在,特朗普末畢敢或有能力邁出這,危險的一步。
-
3 # 魂舞大漠
美伊打不起來,要打早就打起來。40年來美國恨得牙根癢癢,尤其在2019年,任性的總統已下令戰機起飛,導彈瞄準,在最後一秒鐘決定偃旗息鼓。伊朗不好惹,架不住美國咄咄逼人,在2020年開篇,增派航母,打造黑雲壓城的聲勢,難惹也要惹。重兵威逼的意思,要伊朗不要輕舉妄動。
1月3日暗殺了伊朗知名將軍蘇萊曼尼,伊朗民情洶湧,此際正是尷尬時分,若不是臉兒狠狠,即會招致更大的報復。一般來說,4艘航母蝟集於某一地區,按照美軍戰法,就是要開戰的架勢。自從海灣戰爭以來,世間叫響美軍要打誰就打誰的說法,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已是威風多年,馬不停蹄進行了多年戰爭,如何會在伊朗面前善罷甘休呢?被打下了戰略無人機,忍氣吞聲;在伊拉克軍事基地,遭到伊朗攻擊,如同啞巴吃黃連,不敢輕舉妄動。
一次次默不作聲,早就有網友奈不住一問,依美國在海灣戰爭的脾氣,早自按捺不住,為何今天裝熊如此?實在讓人看不下去,這還是想打誰就打誰的美國嗎?答案就在於打仗多年花光了銀錢,2019年更面臨一個分崩離析的北約,如果僅靠一己之力對陣伊朗,根本沒有這麼大的力量。
在過去的一年,西方軍事專家估計,以如今伊朗實力,美國沒有50萬大軍,打不下來。50萬什麼概念?幾乎傾國而來,其在全球的所謂利益就要發生根本性的動搖。商人組成的美國政府,自然不傻,帳算得甚是清楚。
-
4 # 高山流水116820061
中東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地區之一,在這裡保持軍事存在是一慣的常態。而且,中東一有風吹草動,美國還會很快加強軍事部署,其中,調集增派航母戰鬥群是美國經常會採取的措施。
有人說,如果在一個熱點地區美國部署3艘以上的航母,說明這個地區形勢已經很緊張了,就有發動戰爭的可能。不過,這樣的判斷對於伊朗卻是個例外。因為41年來,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之中,美國航母也多次以3艘以上的規模集中在該地區,從2012年以來,甚至四艘航母齊聚中東也有好幾次了,但都沒有發動戰爭。因此,美軍如果調集航母針對的是伊朗,數量就是多一些,也只是在威懾伊朗,並不是真的想發動戰爭。
美國和伊朗真的開戰,派往中東的航母恐怕還要更多,肯定會不止四艘。1990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就是在該地區爆發的,當時美國分別派了8艘和6艘航母參戰,足見其重視程度。現在的伊朗比那時的伊拉克實力要強不少,光是導彈一項伊拉克就沒法相比。美軍為了確保戰爭勝利,而且儘量縮短戰爭時間,還會派出足夠多的航母參加戰鬥。所以,如果一旦戰爭打起來,美國在中東的航母應該不會少於6艘。
基於這種判斷,現在雖然在中東地區美軍有四艘航母,應該還是正常的軍事部署,並不能說明已做好了打擊伊朗的準備。美國還是以這種方式繼續向伊朗極限施壓。
近期,海灣局勢確實又趨高度緊張,並且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蘇萊曼尼被暗殺,伊朗隨後發動的報復性導彈襲擊,讓外界感到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不過,這兩起事件過後,美伊兩國都表達出無意讓事態擴大的意願。特別是美國,還有意掩蓋美軍在導彈襲擊中的受傷情況,顯然是伊朗導彈的巨大威力超出其想象,所以不想讓事態再繼續擴大,兩國的爭端暫時就此打住,從而避免發生戰爭。
從軍事實力上看,美國是有巨大優勢的。但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從來都不是一打了事,因戰爭衍生的各種問題讓交戰雙方都疲於應付。特別是美國,仗著自身強大的實力,二戰後在全球發動了多次戰爭,像越戰、半島戰爭等戰敗的例子就不用說了,就是美國佔有很大優勢的戰爭,比如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軍成為佔領者之後,傷亡人員反而大幅增加,美國在人力、物力上都付出了巨大代價。現在,美囯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還面臨很多挑戰,如果再發動對伊朗戰爭,美國顯然是很難承受的。
所以,美國派出航母也好,佈署轟炸機也罷,主要目的還是嚇唬伊朗,向伊朗極限施壓。只是,伊朗被嚇唬了41年了,早就不害怕了。如果美國真敢發動戰爭,伊朗必然和美國來個魚死網破!
-
5 # 縱橫觀智庫
美國要對伊朗動手了!近期,除了“林肯號”航母以外,美國又增派了3艘航母前往波斯灣海域。美國的目的非常的明顯,就是要給伊朗帶去巨大的軍事壓力。特別是,2020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現任總統川譜需要在伊朗問題上有所加分。觀察室認為,美國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卻有可能借著“護航聯盟”的由頭,在波斯灣與霍爾木茲海峽對伊朗形成軍事壓力。
回顧一下2019年,美國與伊朗進行了多輪博弈。從2019年5月開始,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全面的石油封鎖。結果,伊朗的石油出口從每天200萬桶下跌到了每天只有50萬桶,給伊朗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危險。到了2019年6月,伊朗防空部隊擊落了一架美國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美國沒有對伊朗進行直接還擊,英國卻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輪。作為報復,伊朗也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扣押了一艘英國油輪。在英國油輪被伊朗扣押以後,美國號召組建“護航聯盟”。不過,美國的“護航聯盟”只得到了英國、沙特與以色列等少數國家的支援。
2019年11月,伊朗國內發生了抗議活動,美國也藉機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力度。美國與伊朗對抗的最高潮是在2019年12月,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組織襲擊了美軍,造成了1名美國承包商死亡。美國隨即空襲了這個民兵組織,造成了20多名伊拉克民兵喪生。於是,伊拉克人圍攻了美國大使館,美國將惡氣撒在了伊朗人身上,將伊朗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暗殺。當然,美國暗殺蘇萊曼尼已經到了2020年1月3日。到了1月7日,伊朗又用導彈襲擊了美國阿薩德軍事基地,造成了34名美軍受傷。遭到襲擊之後的阿薩德軍事基地
美國阿薩德軍事基地受到襲擊以後,美國總統與國防部一直堅持稱沒有任何傷亡。結果,先是被美國媒體揭露有11名美軍腦震盪,現在受傷的人數又被披露有18人之多。對此,美國總統川譜與國防部可謂是非常的被動。為了挽回在伊朗問題上的失分,美國總統與國防部當然要對伊朗採取強硬手段。觀察室認為,在現在如此敏感的時刻,美國增派了3艘航空母艦趕赴中東,實際上就是在向伊朗施加軍事壓力。美國未必要對伊朗進行全面軍事打擊,但4艘航母足以發起一場針對伊朗的外科手術式打擊!
-
6 # 英武
2.即使美國真的有4艘航母戰鬥群集結到中東,就具備打伊朗了?伊朗不是伊拉克,要比阿富汗更難對付!前段時間美國刺殺蘇萊曼尼,然後伊朗導彈襲擊美駐伊拉克基地,美國的F35直接從阿聯酋起飛了,到了哪裡?到了印度洋的Diego Garcia,因為這個島嶼距離伊朗本土超過3000公里,超過伊朗的導彈射程!
3.美國與伊朗鬥了四十多年,從2019年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到今年年初伊朗導彈襲擊美軍事基地,從美國宣佈的沒有人員受傷到現在已經報道34人重傷在接受治療,作為大選年的特朗普,是不敢真的跟伊朗直接開戰的,因為美國在中東的基地都在伊朗的導彈範圍內,而所謂的4艘航母(加入存在)也會成為伊朗導彈的活靶子!
所以,其他的因素不分析,單單這一點兒,就可以將這種標題黨的自媒體提出的問題否掉了!
-
7 # 江淮聖手
美國和伊朗的衝突到現在都沒有停止,事情的起因仍然是伊朗高階將領蘇萊曼尼被美國無人機炸死,最近美國伊朗問題特別代表萊恩胡克警告蘇萊曼尼的繼任者卡尼,假如繼續傷害美華人,將面臨與蘇萊曼尼同樣的下場,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宣佈,任何對美國利益的攻擊將遭到堅決的反擊。胡克是在23號的達沃斯論壇接受中東日報採訪的時候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伊斯梅爾卡尼發出的警告,不過胡克強調這並不是威脅,僅僅希望伊朗政府現在明白,他們攻擊美國後不可能不付出代價,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並不想對伊朗全面開戰,現在美國對付伊朗的方式是斬首級領導人,甚至包括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不過美國方面的警告好像也沒有奏效,就在昨天晚上一系列的火箭彈落在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美國大使館附近,這是針對美國駐伊拉克設施的最近的一次襲擊。現在沒有人對此負責,整個巴格達都處於戒備森嚴的狀況,現在至少有5枚火箭彈擊中了美國大使館附近的地面,一名安全部隊的人士表示,三枚火箭彈擊中了戒備森嚴的院落周邊,另一名訊息人士則確認,多打5枚火箭彈擊中了這個地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造成任何傷亡,其中一枚火箭彈落在了距離美國大使館100米處,這一段時間美國大使館附近非常的不安全。自從去年10月份以來已經有超過109枚火箭彈發射到了駐伊美軍的駐地,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指責與伊朗有關聯的準軍事組織,人民動員部隊發動了類似的襲擊,美國當然會對其進行報復,接連多次的空襲造成了這個組織多人死亡和受傷。
根據美國方面最新的訊息,美國士兵現在有34名人員,造成了腦部損傷,主要原因是伊朗襲擊美國的軍事基地,也就是上次發射了15枚導彈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計程車兵表示自己有腦震盪現象。當然特朗普說這沒有那麼嚴重,至少比伊拉克戰爭輕得多。自2000年以來大約有408,000美金人員被確診為創傷性腦損傷,這可能是現在的美華人適應不了現在戰爭而導致的。所以說這種情況司空見慣,沒有必要引起大驚小怪。
按照常理說,4艘航空母艦足以完成一場中等強度的戰爭,但是這也不是美國第1次出動這麼多航母到波斯灣地區,在去年的時候,美國也一次性出動了4艘航母兵分三路包圍伊朗地區,不過最終也沒有對伊朗開戰。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明確提出了警告只要他當總統伊朗就絕對不會擁有核武器。而伊朗總統魯哈尼也表示伊朗永遠不會尋求擁有核武器,俄羅斯也警告伊朗不能讓伊朗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是不會和美國開戰的。
-
8 # 小柳聊聊兵
還記得,曾經有軍事專家指出,如果美國在某一個熱點地區,部署三艘以上的航母戰鬥群,就說明美軍準備要在這一地區動手了,可是,對於中東地區的伊朗,美國已經不止一次地部署三艘以上航母戰鬥群 進行威懾過,並沒有對伊朗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由此可以判斷,美國此次集結是個航母戰鬥群,恐怕威懾伊朗的意味,要比攻打伊朗大的多,畢竟,最近伊朗揚言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伊朗核協議》,美國就是要打造黑雲壓城的氣勢,對伊朗進行威逼,警告伊朗不要企圖研發核武器;
另外,伊朗在1月8日凌晨,對美國駐伊拉克2處軍事基地,發動導彈襲擊報復之後,便加強了對霍爾木茲海峽,以及波斯灣的監控力度,尤其特意針對美國商船和油輪 進行盤查的舉動,讓美國很是不爽,美國甚至將伊朗海軍的這一行為告上了聯合國,而此次美國增派航母戰鬥群到中東地區,就是要警告伊朗,不要故意針對美國商船和油輪的正常航行自由;
話又說回來,如果美國真的想攻打伊朗,光靠這四個航母戰鬥群,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向中東地區 集結超過數10萬軍隊,才有可能將伊朗攻打下來;而對於當前的特朗普政府來講,贏得總統大選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也就不大可能 會選在大選之年 對伊朗動武,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此次集結四個航母戰鬥群 到中東地區,就是在向伊朗施加軍事壓力,警告伊朗不要輕舉妄動,不要企圖研發核武器,另外,警告伊朗海軍,不要故意針對美國的商船和油輪正常的航行自由。
-
9 # 大貓AbC
伊朗問題不能僅看美國怎樣,還要看其他幾個大國的態度和動作!不然真打起來美國可能就陷進去出不來了!過去四艘航母如果訊息是真的,最大的可能也只是外科手術式的快速打擊一下!
-
10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朋友誠邀答題。美國是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而戰略位置重要、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是美國關注的重要戰略區域,目前中東地區敢於對抗美國的國家主要就是伊朗了。1月8日伊朗為了報復美國空襲炸死伊朗革命衛隊將軍蘇萊馬尼,對伊拉克境內兩處美軍基地實施了導彈攻擊,造成了數十名美軍受傷。雖然事後美國領導人聲稱要“擁抱和平”,但伊朗報復美國的行動如果真的損害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核心利益的話,美國是不可能不有所動作的,此番美國調集以4艘航母為基幹力量的戰鬥叢集到中東地區,就是美國準備要有所行動的訊號。
美軍4艘航母集結中東的情況,既是美伊對抗升級的必然衍生品,也表明美國已經做好了應對可能產生的新危機的準備工作。航母戰鬥群出現在中東地區,可以為美軍在中東地區的基地提供各種有效支援,也可以為隨時掩護美國僑民撤退準備好先手;同時航母作為攻防兼備的作戰平臺,一旦美國基於政治考慮要對伊朗的戰略目標實施精準打擊,航母搭載的艦載機、裝備的巡航導彈將能夠派上大用場。
目前美國自身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利,而且美軍現在在阿富汗和敘利亞都陷入了困境,在非洲的美軍日子也不好過,最重要的是現在美國普通民眾普遍不希望美國發動新的戰爭,這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客觀存在導致美國想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困難重重。但美國畢竟不希望伊朗在中東過於強悍,因此目前仍然存在著美軍對伊朗的戰略性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以達到癱瘓伊朗的目的之可能,同時從客觀上講美軍在海軍、空軍實力上要遠強於伊朗,因此美軍完全有自信針對伊朗採取一輪猛烈打擊行動。
伊朗透過多年的“輸出革命”行動在中東不少國家發展了同盟軍,自蘇萊馬尼遇襲身亡後,不少中東國家內部的親伊朗武裝組織反美情緒大漲,因此如果美國此時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顯然是可能讓美國自己在中東陷入被動的。但如果美國利用海空軍優勢、利用航空母艦平臺出動戰機、無人機或者發射巡航導彈對伊朗的戰略性目標(例如重要的軍事基地、石油生產基地、導彈工廠或無人機生產廠等)實施閃電式精確打擊,那麼既可以破壞伊朗國家肌體的核心部位並使伊朗無力再攻擊美國,又不會使自己損失太大或者在政治上太被動,這應該是以低成本獲取高收益的做法。美國航母到中東是不是為了準備實施針對伊朗戰略目標的精確打擊呢?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1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具備打擊能力與是否要打擊是兩個概念,通常情況下對於美國航母的作戰模式理解,只要有三艘就是有開戰的味道。美國也知道人們的這個認識,因此,它也會借坡下驢透過多派幾艘航母提高一下對伊朗威懾壓力。航母已經成為美國實施霸權戰略的拳頭,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說清楚,拿美國航母扎堆的數量來判斷美國的行動意向只是一個臆測,其實美國派出多少艘航母並不是一個規矩性的,而是根據對手的情況,因此,即便美國在中東地區部署期艘航母也不意味著美國對伊朗動武。
從伊朗的實力來說,雖然軍事力量不及美國,但美國也做不到防止不被伊朗反咬一口的能力,如果美伊開戰,美國光有四艘航母遠遠不夠,航母上的主要武器是艦載機,艦載機雖然屬於進攻武器,能夠奪取制空權,對地打擊等等,但伊朗也不會等著捱打。伊朗的軍事力量和美國無法比,但伊朗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依託國土進行反抗,伊朗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潛艇、甚至是小型快艇都能夠對美國的航母夠成威脅。當然,伊朗想打擊美國航母並不容易,但即便是對航母戰鬥機群構成襲擾也會遲滯美國的航母作戰能力,因此,單單從美國航母戰鬥機群的配屬來看,美國還缺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對付伊朗的小型艦船。
伊朗曾經造了一艘美國航母的模型放到海里,演練小艇攻擊戰術,說明伊朗有這樣的戰術思想。彈道導彈,水下潛艇,水面艦船,小型武器艇看著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海上游擊戰不正是這樣的打法嗎?航母雖然強大,面對空中、水面、水下的大數量叢集襲擾也並不能保證做到“一滴水都潑不進去”吧,正所謂百密一疏。因此,如果美國真要對伊朗動手,它們還需要派遣兩棲攻擊艦,並且至少還的多來幾艘航母戰鬥群。所以,就目前而言,即便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真的有四艘航母編隊也不具備打擊伊朗的能力。當然,美國根本就沒想真打,為什麼?
最近法國計劃排出航母前往中東地區,不管法國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支援美國。法國既然來中東是否意味著美國動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呢?非也!恰恰相反,否則法國肯定不會來。法美的矛盾多多,法國是歐洲挑頭脫離美國統治的領頭羊,另一個是德國,法國總統就曾經直言,“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正是法國和美國處處不配合,因此,美國丟擲了從非洲撤軍,法國害怕了,為什麼?因為非洲是法國的傳統勢力範圍,法國在非洲利益多多,用法國自己的話說,法國是非洲的“奶牛”。不過法國這頭非洲奶牛的奶水隨著國運的衰落不足了,加上法國的高傲自大的高盧雞派頭,讓非洲國家對法國越來越反感,用法國自己的話“為什麼我們在非洲不受歡迎”。美國只所以從非洲撤軍就是嫌法國出的力太少,美國總統說的很明白,法國應該付出的更多。法國在非洲需要依靠美國幫忙維持利益,既然美國不高興了,法國也心知肚明,因此,法國派航母給美國買好來了。
如果美國要對伊朗開戰法國會自己往火坑裡跳嗎?美國有11艘航母,法國可是隻有一艘,是撐門面的,不是用來打仗的,更何況是替不是歐洲人的外人打仗,所以,美國不會對伊朗動手,法國才敢來。從美國的戰略上來講,伊朗並不是美國的戰略重心,大國博弈才是美國的戰略重心,美國只所以對伊朗施加壓力,武力威脅,主要就是美國收拾它們的總統犯下失誤,屬於收拾爛攤子。從中東撤軍導致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嚴重縮小,盟友們也都失去了對美國的信任,眼看就要被攆出中東地區了,雖然中東地區不是美國的重心戰略位置,但中東地區也必須由美國主導,以便實現“北約版中東”戰略。而伊朗勢力越做越大,這對美國形成了挑戰,敘利亞、伊拉克、葉門胡塞武裝等等,伊朗已經成為中東地區的勢力大國,走到了和美國頂牛掰手腕的位置,因此,美國和伊朗對陣上了。
美國對伊朗的策略目前來說連美國都沒有一個定論,顯得毫無章法,這是美國的特殊體制造成的,美國總統今年要大選,他是那麼的迷戀總統寶座,更主要就是現在正在和國會眾議院打官司,正在被彈劾,這個時間他的精力,脾氣都需要收斂一點,而軍方是主張對伊朗採取強硬措施的,因此,利用此時對伊朗施壓,動動陰招符合軍方和美國精英階層的利益,這是美國近段時間明顯加大了對伊朗軍事壓力的原因。不過,美國總統選舉也是必須要認真對待的,現在美國總統受制於國會和民眾,既然都不希望有戰爭,因此,美國對伊朗動手的可能性就沒有了。不過從美國對伊朗使陰招來看,美國改變了策略,從內瓦解伊朗,從外加大制裁,軍事壓力,以求其亂,在觀其變,進而採取進一步行動。所以,不要被美國的幾艘航母所迷惑,四艘航母具備一定的威懾力,但不代表就能夠對伊朗實施武力打擊,時機不成熟,處於鋪墊階段,找出伊朗的破綻逼迫伊朗做出讓步,總之美國不會放過伊朗,接下來還會有所動作。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路。
-
12 # 石隙甘泉
對於美國這個概念,如今真是亂七八糟。美國與伊朗的關係,如今在美國內部也是一團亂麻。哪有這麼容易就開戰。
在美國,有人希望美伊開戰,因為美伊開戰對他們而言不是戰爭,而是財富。當然了,這也只是極少部分人的夢想。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家家自掃門前雪,把如今破廢的美國整好一點,別沒事就出來放幾槍,美國如今一年死於槍擊的人數以萬計,這比美軍在戰場上直面敵人都危險無數倍。並且,美軍在戰場上傷亡還有國家補償,而在國內遭遇槍擊的受害者,有許多人連個賠償都找不到。槍手或者被擊斃了,或者就是窮困潦倒,或者就是恐怖分子,或者是比恐怖分子還霸道的警察,跟誰都找不到賠償。因此,絕大多數美華人還是希望美國自家管好自家事,少在外面拉仇恨。還有一部分人是觀望者,這些人屬於金融投機者,牆頭草隨風倒,哪邊得利哪邊倒,根本就沒啥正義感和責任感。
這些都是美國,你說美國準備開戰了嗎?這你需要問對人!
對於好戰者,他們的概念是,美國要麼就是在戰爭中,要麼就是在準備戰爭之中,他們隨時都準備好了戰爭。因為他們需要戰爭,這是他們財富積累的根源。他們需要戰爭,讓民眾忽略此起彼伏的槍殺事件,用更刺激、更殘酷的戰爭凝聚美國的向心力,讓民眾忽略他們治國無能貪婪無度。
對於厭戰者,他們的概念是,美國無時不刻處於戰爭之中,你根本不知道何時何地與何人開戰,總之要小心謹慎機智靈活,槍聲一起立刻要身手矯捷跑遠點。對於所謂的美伊戰爭,他們的想法是,這根本不是美國所需要的,他們也根本沒有這個打算,鼓吹戰爭的那些人都是瘋子,自家事都是朝不保夕,還沒事到處給美國拉仇恨,這些人都是瘋子。
對於觀望者,他們的概念是,這他麼太刺激了,很緊張很緊張。哪些股票會漲哪些股票會跌?哪個國家得利哪個國家遭殃?趕緊入市操作一番大賺一筆才是重點,其他的事都無關痛癢。
美國不是一個人構成的,美國也不是一個群體構成的,哪些人代表美國,哪些人不代表美國,聽喇叭叭叭的,有時候聽到到都是雜音,真正的聲音,因為他財力弱小而被人忽略不計。但是,漫長的歲月會證實,戰爭永遠都不是真正美華人的選項,他只是搜刮美國財富的需要。
-
13 # 銘蘇先生
美國除了林肯號航母以後,近期又向中東地區增派了三艘航母,美國向中東地區增派兵力的目的主要是加大對伊朗的軍事威懾,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軍事衝突,並不是對伊朗開戰。目前美國不想同伊朗爆發戰爭,一是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之年,特總統求穩;二是美國在中東的兵力部署,不足以同伊朗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一、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之年,特總統求穩
美國2020年是總統大選之前,特總統不想美伊衝突升級。在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的兩處軍事基地導彈襲擊之後,美國就隱瞞了士兵的傷亡情況,宣稱沒有士兵傷亡。美國這樣做,顯然是不想美伊局勢升級。
如果這個時候對伊朗動武,那麼特總統將會面對非常不利的局面,民主黨也可以趁機對特總統施壓和彈劾,估計特總統連任的希望機會比較渺小,所以他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二、美國在中東的兵力部署,不足以同伊朗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雖然美國近期向中東地區增派了數千人的兵力,也增派了三艘航母,但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兵力也就5萬人左右。當初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投入了19萬人的兵力,這還不包括聯軍中其它國家的兵力。伊朗綜合實力要比伊拉克強大,美國如果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這5萬人的兵力顯然是不夠的。
綜上,美國向中東增派兵力主要是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以及向伊朗施壓,美國並不打算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
-
14 # 雲中史記
美國目前在中東伊朗周邊海域只有一支“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只有一個1個航母戰鬥群,題目裡說4個,實在太誇張了。
目前,因為美軍的大多數航母都出現了電力等系統故障,都在處於維修或等待維修的地步,美軍目前處於全球部署的航母只有5艘。
目前,美軍在伊朗周邊部署的兵力已經有八九萬人,其中,在敘利亞有800人,阿富汗有1萬多駐軍,科威特有1.3萬人,約旦有3千人,沙特有3000人,巴林有7千多人,卡達有1.3萬多人,阿曼有600人,土耳其有2500人,伊拉克有6千多人,阿聯酋有5千多人,杜魯門航母戰鬥群上還有上萬美軍官兵,配合這些美軍部署的,是環繞在伊朗周圍十多個國家的幾十個美軍基地,僅僅先進的陸基戰鬥機就有數百架,軍艦幾十艘。
當然,如果中東一旦有事,美國可以把遊弋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的其他2-3艘航母隨時徵調至中東,按照每天上千公里的航程,最快一週左右,美軍其他航母就能抵近支援。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前,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部署了65萬人,其中美軍有54萬人,航母8艘,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美軍及其盟友總共部署了30萬以上的兵力,包括英國、庫爾德武裝等等,美軍出動了6艘航母戰鬥群。
而這陣子,為了配合美國“海上護航”的要求,法國帶頭,出面組織了由法國、德國、丹麥、希臘、荷蘭、葡萄牙、義大利等八個歐盟國家所組成的聯合艦隊駛向中東,打頭的,是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
當然了,這個戴高樂號航母,排水量不足4萬噸,比起美國的10萬噸的大傢伙簡直是小朋友,航速僅僅27節,比起美國航母30多節的航速,顯得動力不足,
這些海軍力量,比起美軍在中東部署的力量,簡直不堪一擊,不過好歹也是來錦上添花的,美國對此還是心花怒放的,反正多少也能增加對伊朗的軍事壓力。
當然了,縱然這麼多西方軍力彙集波斯灣。也不代表美國和西方就想打伊朗,就這點軍力想啃下伊朗這個硬骨頭,不切實際。
當年打伊拉克這個弱國,美軍尚且準備了20多萬軍隊,還有庫爾德的數萬民兵作為帶路黨,伊朗的軟硬體基礎是伊拉克的好幾倍,體量是伊拉克的幾倍,還是中東伊斯蘭世界唯一的工業國家,被美國封鎖了40年,依然發展出了不俗的綜合實力,這可比伊拉克的薩達姆強多了,伊朗在正面戰場雖然打不過美軍,但是伊朗有源源不斷的抵抗資本,美軍一旦陷入治安戰,對美軍來說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伊拉克和阿富汗這點體量都讓美軍深陷泥潭無力擺脫,更何況伊朗這麼龐大的國力呢?
所以,雖然美國在炸死蘇萊曼尼之後,美伊之間你來我往,緊張的不得了,伊朗還朝美軍基地發射導彈,美國自己還一直在“積極滅火”,降低局勢的緊張程度,就和之前被打下無人機一樣的狀態。
雖然美國一天到晚在挑動事態,但卻一直在避免事態失控,只要看破美國不想打仗的底線,那麼連伊朗人也會比較淡定的在美國可以容忍地範圍內進行報復了。
所以吧,即使美國多派2艘航母戰鬥群來,也不是來吹吹風罷了,就是秀秀肌肉,沒啥別的特殊含義。
-
15 # 不正經的軍棍
不夠,再來2000艘才夠打伊朗,這可真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谷歌搜了半天,愣是沒搜到美國增派航母去中東的訊息。上一個去中東的航母是杜魯門號,它是去交接林肯號的,林肯號已經返回美國了。
搜了半天,沒搜到美軍航母去中東的訊息。最後挨個搜了一下美軍的航母目前部署的位置,里根號目前部署在橫須賀,羅斯福號在加利福尼亞,艾森豪威爾號在維吉尼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尼米茲號在聖地亞哥,卡爾文森號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軍造船廠維修,斯坦尼斯號停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布什號目前也在這裡進行維修。
這總共是八艘尼米茲航母的位置,杜魯門號在中東,林肯號剛回美國。而那艘福特號航母在諾克福進行測試。除此之外,還有幾艘福特級,肯尼迪號剛下水,企業號龍骨還沒放,米勒號還處於圖紙狀態,剛命名。
那麼問題來了,除了杜魯門號在中東之外,還有哪一個航母在中東?戴高樂號在往地中海走,那麼,中東現在幾個航母?就杜魯門一個,其他的沒了。
我特別好奇的是,這是個問答題目,為啥就這麼一個虛無縹緲的題目,毫無根據,那些人能寫出來上千字甚至幾千字的內容來?寫的我還以為這美軍航母真去了,搜了半天,沒搜到一個過去的航母。
真的很好奇,這些作者,怎麼把一個假新聞寫的頭頭是道的?又是伊核協議,又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寫的跟真的一樣。
-
16 # 孤獨的人209381559
這依然是美國的虛張聲勢而已,如果美國要向伊朗開打,它早就開打了,它又何必等到今天呢?美國的本意,是繼續向伊朗進行極限施壓,讓伊朗的中下層勞動人民因為不堪忍受生活的困頓,憤而揭竿而起,推翻伊朗現政權在伊朗的存在,以達到美國不戰而滅人之國的目的。另外,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可以讓國際油價在高位執行,從而有利於美國的石油出口,使美國的石油公司,獲得高額的利潤。特朗普上臺以來,它所提出的“美國優先”的政策,其實就是美國意欲重新吸引實業迴歸美國的政策。而高油價,卻是美國實施“再工業化"的資金來源之一。已經是資不抵債的美國,它實在是太需要資金的回籠了。而向伊朗的施壓,正好是它的一個資金回籠的渠道。所以,美國一直嚷嚷著的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多年以來,一直就是這樣的“光打雷、不下雨。”
-
17 # 老狼48440790
美國向中東調集了四艘航母戰鬥群,是否具備打伊朗的準備?
肯定地回答:不具備!
美國與伊朗鬥爭了40多年,美國敢打伊拉克丶阿富汗丶利比亞丶敘利亞,就是不敢打伊朗,這已經作了回答。何況伊朗在前些年是比較虛弱的,起碼沒有系列導彈,不具備反擊進攻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沒有歐洲盟友的配合,美國永遠不可能打伊朗!打伊朗就表示與歐洲盟友的徹底決裂。
因為一,美國目前沒有財力打一場較大的戰爭,要靠盟友的配合,盟友對戰爭經費的分攤丶人力丶物資的支援,才能完成這一任務。靠美國一國之力,美國是不會打這場戰爭的。
因為二,伊朗不是伊拉克,不是敘利亞,也不是阿富汗,伊朗的總體綜合國力都在他們之上,美國要想打贏伊朗的戰爭,必須要準備犧牲五萬美國軍人以上丶戰爭投資達到5萬億美元以上丶戰爭的週期在五年以上,美國目前還沒有這種雄心和能力。
因為三,打伊朗戰爭必須得到歐洲同意,不然則標誌著美國與歐洲的徹底分道揚鑣。這是因為伊朗戰爭損害的是歐洲的利益,伊拉克丶阿富汗丶敘利亞丶利比亞四國加起來都沒有伊朗的人口之和,伊朗戰爭爆發,伊朗的數千萬難民問題誰來承擔?美國首先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並給出合理的答案!伊朗戰爭的難民問題,必然衝擊歐洲的經濟建設,搞亂歐洲的社會會安定團結。
第三個原因,國際國內形勢不允許。
從美國國內看,第一美國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已經形成了法案,不準總統特朗普自作主張,對外發動戰爭,必須要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
第二,2020年正是美國的大選年,特朗普不敢冒險打一場大型的戰爭。特朗普所在的民主黨沒有推出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是唯一的總統後候選人,特朗普也勢在必得,黨內和他自己都不允許他以共和黨的政治生命來冒險。
第三特朗普正在被眾議院彈劾,這等於是給特朗普的政治生涯塗上了一個政治汙點,必須引起他的高度重視。
第四,特朗普必須顧及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美國發動越南戰爭死亡了五萬多人,受傷達30多萬人;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死亡已經超過2700人,受傷30000多人;加上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死亡受傷的人數,這些都是美國反戰組織控訴政府的第一手資料。
從國際形勢來看,美國一家獨大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世界正在向多極化丶多元化發展。中俄對世界和平的努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忽視的! -
18 # 新文化街男孩
我們說,即使沒有航母陳兵在中東,世界上也沒有一個人會質疑,美軍不具備打擊伊朗的實力。但“能打”和“打”雖然有一字之差,卻又天壤之別,區別在於美國是否有打擊伊朗的意志和決心。
其實,上天給了美國很多次打擊伊朗的理由和藉口,但美國從來不敢接招,不是因為沒有準備好,而是缺乏勇氣和對打擊後會給自己帶來損失的心理準備。就在猶豫不決中,美軍創下多個恥辱記錄:最先進無人機被伊朗擊落而不敢報復;盟友英國油船被伊朗扣壓卻裝作看不見;海外軍事基地被伊朗彈道導彈擊中,連人員損失都不敢公佈。
以上種種跡象讓我們看不到,美國已經準備好可以隨時打擊伊朗了,反倒是伊朗在不顧一切地強硬迴應,美國及其盟友每一次有意或無意地挑釁。
所以,我們無心去考證,是否已經有四艘航母“駕臨”伊朗周邊,因為美國確實有實力可以做到這點,但其目的只是作秀而已。
-
19 # 超然視野
很遺憾,筆者查閱了近期美國向中東地區派遣航母的新聞,並沒有發現有美國增派四艘航母及相關艦艇進入波斯灣的報道,只是國內自媒體的一些捕風捉影的文章,不過從常識來看,美國目前是不大可能派出這麼多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的,若美國真的這麼部署,就算美國媒體不報道,一些密切關注美國航母動向的國家和媒體也會對其進行報道。
美國若如題目中所述,增派四艘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及臨近地區,是非常重大的軍事調動事件,肯定會引起國際社會和伊朗方面的強烈抗議,而如今國際媒體和輿論關切的平靜反應和伊朗方面的態度,足矣說明這條報道子虛烏有,是誆人眼球的不負責任的杜撰造假。
或許提問者將英法派往中東的航母和艦艇歸結為美國派往中東的航母之列,這麼算來中東地區也就有了五支航母戰鬥群,但並不全是美國那樣擁有全面強悍綜合打擊能力航母,還包括戰鬥力遠不如美國航母的法國航母。但加起來也不足四艘。
就算美國要打伊朗,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單純的派出航母戰鬥群,而是會優先撤出伊朗彈道導彈射程範圍內的美軍相關人員,然後才會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而不是將大量的軍事人員留在伊朗的火力範圍內,充當炮灰迎接伊朗導彈的洗禮。
那麼有沒有可能為了對伊朗施壓呢?這個理由也是不成立的,從美國刺殺蘇萊曼尼後,伊朗表現出來的反擊及一些反應,說明伊朗國內管制存在較大問題,(蘇萊曼尼葬禮踩踏事故造成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反擊美國當晚又發生了擊落烏克蘭客機事件,這兩件事情說明伊朗政府的組織能力很差,伊朗軍方存在正經不同的情況)。此時對伊朗施壓,只會給伊朗當局轉移國內輿論的機會和藉口,美國沒有那麼傻,不會做伊朗想要的事情。
-
20 # 森林狼6
呵呵,4艘航母太少了吧?根據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對伊朗的威逼利誘、虛張聲勢、恐嚇威脅等多管齊下,直到今天,那麼美國對伊朗實施的方法有用麼?肯定沒用,伊朗被恐嚇已有四十多年,早就產生了免疫力,美國對伊朗已是無法可施,由此可見,美國在中東部署航母最高峰時有4艘航母戰鬥群,伊朗不單沒害怕,反而以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來達到練兵的效果,活生生的將對方的高層氣到頭頂冒煙,這就是政教合一的伊朗,美華人花光了大半輩子的積蓄來對付阿拉伯世界,到頭來毛得到一條,相反欠周身債,目前的美國還是不懂中東。(美航母穿越中東海峽)
美國視中東為美元霸權的戰略要地,中東是盛產石油的主要因素,石油與美元掛鉤的,沒有掌控該區域,美國的霸權將不復存在,回望過去的幾十年,一旦中東有難,海灣的局勢開始緊張,美國會不計成本的將向該區域派出多艘航母戰鬥群,美國此舉動是擔心美元發生動盪,這樣會讓美國得不償失,但是中東有些國家是非常反美的,如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等國家都極端的唱反調,前三國已經被美國實施的顛覆,表面上是被美顛覆了政權,實際上,美國被拉入戰爭的旋渦。(石油美元時代的終結)
美伊真正開戰,美國確保美軍的戰勝伊朗,肯定會派遣更多的航母戰鬥群,反正不會是四艘航母那麼少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那時候,美國派出六艘以上的航母,由此可見,美國對中東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其他的重要區域。但是伊朗的實力,並不是伊拉克能比的,當時的伊拉克戰爭,明顯輸給了美國,表明伊拉克的地理環境,並沒有軍事家所說的戰略縱深,可是伊朗又不同了,其的地貌是山區林立,是美國一直以來所不敢貿然進犯的原因,如果美伊一旦打起來,很可能美國失去了霸權地位,現時,美國對伊朗的政策,以高壓手段來對付其的,前些日子,蘇萊曼尼事件是很好的證明,美國是無意與伊朗發動全面戰爭,簡單說,美國是傷不起,以美國現時的財政,不足以打一場持久戰,美軍進入了伊朗,想要功成身退,是比較困難的,到那時候,美軍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中東地區的恐怖組織會向美軍索命,那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蘇萊曼尼將軍)
個人認為美國想降服伊朗,有多種方法,但是戰爭並不首先的,伊朗的心態是要戰便戰,不懼怕美國,胡塞武裝能證明伊朗的實力,美國重新對伊朗的戰力進行評估。
回覆列表
是的,為什麼呢?因為打伊朗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猶太裔議員的極力遊稅加上,炸死伊朗二號人物的試探。這次美國一定會打伊朗。只不過還在等英國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