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有完成打擊伊朗的準備,甚至美國就沒有想過要和伊朗開戰,有軍事、國際知識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不打擊伊朗主要在於不能確定打擊伊朗會給美國造成多大的損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傷亡5萬多人(迄今為止的數字,加上治安戰中的損失),總花費已經接近4萬億美元,而美國聯邦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這麼多。
圖為中東地區國家分佈,右上角那個面積很大的國家就是伊朗,伊朗雖然在世界上不屬於強國,但是在中東,伊朗就是足以產生支配性影響力的地區大國。
2003年的伊拉克和如今的伊朗,誰的實力更強?顯然,伊朗是要強出級別的。伊朗國土面積更大,地形更加複雜,屬於高原山地地形,叫做伊朗高原,要對這樣的高原山地國家進行打擊,難度非常大,因為據點分散且難以確定,不投入地面部隊不能解決問題。
圖為伊朗的中程彈道導彈,他們是伊朗和美國對抗的主要砝碼。
同時,伊朗又是一個具備基本工業和軍事科技力量的大國,伊朗可以中國產“閃電”戰鬥機、“科薩爾”戰鬥機,他們都是基於美國的F-5戰鬥機研發的第二代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雖然技術水平不高,而且面對美國先進戰機沒有抵抗之力,但是依然充實了伊朗的空軍力量,起碼讓伊朗在戰時有飛機可用,可以執行巡邏、對地支援的任務。
圖為伊朗周邊的美國軍事基地,他們都出伊朗導彈射程內。
伊朗可以中國產防空導彈,比如“巴瓦爾-313”區域防空導彈、霍達德-15遠端防空導彈、霍達德-13中距離防空導彈等,這些防空導彈射程最遠達到100公里,可以有效應對空中攻擊飛機的威脅,伊朗就是使用這些導彈擊落了美國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震撼了世界。伊朗還能夠中國產相控陣雷達,在國土防空體系中扮演早起預警和火控導彈的角色。
圖為伊朗的莫哈傑6無人機。
伊朗還中國產了“佐勒菲卡爾”主戰坦克,第一代佐勒菲卡爾坦克仿製美國M-60,第二代佐勒菲卡爾坦克在外形上仿製了美國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第三代佐勒菲卡爾坦克則仿製了俄羅斯的T-90主戰坦克,這種坦克技術含量雖然不高,只是在外形上仿製了坦克大國的裝備,但是隨著不斷的研發,其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第二代坦克的門檻,只是在觀瞄裝置和獵-殲系統上不夠完善,因此難以進入第三代坦克行列。
圖為伊朗的見證者-129無人機及其使用的導彈武器。
伊朗還有大量的中程彈道導彈,包括“流星-3”導彈、“泥石-2”導彈,射程都達到了2500公里,這些彈道導彈射程覆蓋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有軍事基地,在1月8日伊朗對美軍基地進行的導彈打擊任務中,已經足以看出伊朗導彈的精度和威力,整個過程美國反導系統沒有反應,說明中東地區美軍基地距離伊朗太近,難以做出快速反應時,就會面臨直接被打擊的風險。
圖為伊朗向美國軍事基地開展導彈反擊的畫面。
伊朗還能中國產“霍韋伊澤”巡航導彈,射程1340公里,外形類似於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早期型號,配備一臺小直徑渦噴發動機,使用十字尾舵和平直彈翼,外觀上符合現在的亞音速高精度巡航導彈的特徵,伊朗號稱該導彈精度在圓機率誤差(CEP)20米以內,大量的霍韋伊澤導彈齊射,會讓美軍防空系統面臨一定壓力。
伊朗還有可以執行遠端攻擊任務的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比如見證者-129無人攻擊機、莫哈傑-6無人機等,這些無人機都可以掛載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電視制導炸彈、反坦克導彈等武器,飛行距離最遠可達2000公里,足以對中東地區內的美軍基地進行突然襲擊。伊朗這些裝備都屬於非對稱作戰裝備,戰時可以對美軍構成一定的威脅。
圖為伊朗“霍韋伊澤”巡航導彈。
應該說,如果美國要對伊朗這樣一個完整的地區大國發動攻擊,4個航母戰鬥群並不能確保獲勝,必須要把地面部隊和空中力量直接、大規模的投入進去,才能確保擊敗伊朗,如此看來,一場伊朗戰爭打下來,美國的花費肯定會超過10萬億美元,這樣的開銷是美國現在不能承受之重,一旦和伊朗開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肯定會喪失,畢竟美國已經負債20萬億美元,已經面臨高額財政赤字問題,每年聯邦收入還債都不快不夠,怎麼可能繼續舉債發動戰爭呢?
美國沒有完成打擊伊朗的準備,甚至美國就沒有想過要和伊朗開戰,有軍事、國際知識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不打擊伊朗主要在於不能確定打擊伊朗會給美國造成多大的損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傷亡5萬多人(迄今為止的數字,加上治安戰中的損失),總花費已經接近4萬億美元,而美國聯邦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這麼多。
圖為中東地區國家分佈,右上角那個面積很大的國家就是伊朗,伊朗雖然在世界上不屬於強國,但是在中東,伊朗就是足以產生支配性影響力的地區大國。
2003年的伊拉克和如今的伊朗,誰的實力更強?顯然,伊朗是要強出級別的。伊朗國土面積更大,地形更加複雜,屬於高原山地地形,叫做伊朗高原,要對這樣的高原山地國家進行打擊,難度非常大,因為據點分散且難以確定,不投入地面部隊不能解決問題。
圖為伊朗的中程彈道導彈,他們是伊朗和美國對抗的主要砝碼。
同時,伊朗又是一個具備基本工業和軍事科技力量的大國,伊朗可以中國產“閃電”戰鬥機、“科薩爾”戰鬥機,他們都是基於美國的F-5戰鬥機研發的第二代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雖然技術水平不高,而且面對美國先進戰機沒有抵抗之力,但是依然充實了伊朗的空軍力量,起碼讓伊朗在戰時有飛機可用,可以執行巡邏、對地支援的任務。
圖為伊朗周邊的美國軍事基地,他們都出伊朗導彈射程內。
伊朗可以中國產防空導彈,比如“巴瓦爾-313”區域防空導彈、霍達德-15遠端防空導彈、霍達德-13中距離防空導彈等,這些防空導彈射程最遠達到100公里,可以有效應對空中攻擊飛機的威脅,伊朗就是使用這些導彈擊落了美國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震撼了世界。伊朗還能夠中國產相控陣雷達,在國土防空體系中扮演早起預警和火控導彈的角色。
圖為伊朗的莫哈傑6無人機。
伊朗還中國產了“佐勒菲卡爾”主戰坦克,第一代佐勒菲卡爾坦克仿製美國M-60,第二代佐勒菲卡爾坦克在外形上仿製了美國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第三代佐勒菲卡爾坦克則仿製了俄羅斯的T-90主戰坦克,這種坦克技術含量雖然不高,只是在外形上仿製了坦克大國的裝備,但是隨著不斷的研發,其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第二代坦克的門檻,只是在觀瞄裝置和獵-殲系統上不夠完善,因此難以進入第三代坦克行列。
圖為伊朗的見證者-129無人機及其使用的導彈武器。
伊朗還有大量的中程彈道導彈,包括“流星-3”導彈、“泥石-2”導彈,射程都達到了2500公里,這些彈道導彈射程覆蓋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有軍事基地,在1月8日伊朗對美軍基地進行的導彈打擊任務中,已經足以看出伊朗導彈的精度和威力,整個過程美國反導系統沒有反應,說明中東地區美軍基地距離伊朗太近,難以做出快速反應時,就會面臨直接被打擊的風險。
圖為伊朗向美國軍事基地開展導彈反擊的畫面。
伊朗還能中國產“霍韋伊澤”巡航導彈,射程1340公里,外形類似於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早期型號,配備一臺小直徑渦噴發動機,使用十字尾舵和平直彈翼,外觀上符合現在的亞音速高精度巡航導彈的特徵,伊朗號稱該導彈精度在圓機率誤差(CEP)20米以內,大量的霍韋伊澤導彈齊射,會讓美軍防空系統面臨一定壓力。
伊朗還有可以執行遠端攻擊任務的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比如見證者-129無人攻擊機、莫哈傑-6無人機等,這些無人機都可以掛載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電視制導炸彈、反坦克導彈等武器,飛行距離最遠可達2000公里,足以對中東地區內的美軍基地進行突然襲擊。伊朗這些裝備都屬於非對稱作戰裝備,戰時可以對美軍構成一定的威脅。
圖為伊朗“霍韋伊澤”巡航導彈。
應該說,如果美國要對伊朗這樣一個完整的地區大國發動攻擊,4個航母戰鬥群並不能確保獲勝,必須要把地面部隊和空中力量直接、大規模的投入進去,才能確保擊敗伊朗,如此看來,一場伊朗戰爭打下來,美國的花費肯定會超過10萬億美元,這樣的開銷是美國現在不能承受之重,一旦和伊朗開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肯定會喪失,畢竟美國已經負債20萬億美元,已經面臨高額財政赤字問題,每年聯邦收入還債都不快不夠,怎麼可能繼續舉債發動戰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