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蘋果味檸檬
-
22 # 東拉西車
機油大致分三種,礦物油、半合成和全合成,常見的4升一桶容量,零售價格大致分別是100多元、200多元和300多元。
雖然都叫機油,實際上,礦物油跟全合成機油幾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礦物油是石油直接精煉出來的一種潤滑油,而全合成機油則是“合成”的。所謂合成,就是在石油精煉之後,再蒸餾、淨化,再分解成基本分子,然後對分子重新調整構造,再加入各種新增劑。
▲礦物油跟合成機油的差別是“分子級的”
這種大費周章的“分子級”調整不是化學家們在炫技,而是為了讓潤滑油應付更復雜的局面。二戰時,德軍和美軍的飛機開始使用合成機油,因為礦物油在低溫下會變得粘稠,導致戰機在嚴寒地區難以發動——長官起飛命令已下,如果飛行員們紛紛忙著燒開水去澆熱發動機,這種畫面也是挺感人的。
合成機油不但可以提供更良好的潤滑,也能保持很好的低溫流動性,抗高溫的能力也非常強悍。隨著飛行器的效能提升,合成機油也保障它們衝上了萬米高空——在萬米高空,如果發動機宕機,場面想必是相當尷尬。
到了1970年代,合成機油開始用到汽車上。最近20年間,汽車發動機技術迅速進步,發動機內部零部件加工精度越來越高,再加上渦輪增壓之類的“外掛”,對機油的要求也在提升,合成機油也越來越普及。現在,很多汽車公司推薦的原廠機油,都是半合成以上的級別。▲1970年代的合成機油,耐用性已然非常強悍
▲機油級別在不斷提升,現在汽車用的機油基本都是SL級以上的
全合成機油對於礦物油的優勢,完全是壓倒性的。它潤滑能力更好、低溫流動性更好、耐高溫能力更好、對發動機內部的清潔能力更強、可以使用的時間更長……
當然,合成機油也有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一個字:貴。
全合成機油現在的售價大概是普通礦物油的3倍,這就會增加汽車的保養成本。對於便宜的汽車來說,用全合成機油的話,貌似比較奢侈,但賬還需要仔細算一下。
用礦物油的話,機油最好是每行駛5000公里之內換一次,因為它的效能衰減就是這麼快;而用全合成機油的話,換油里程可以延長一倍,以全合成機油的效能而言,10000公里一換還算是相當保守的。
用全合成機油,換油次數會減少,再算上省下的機油濾芯和換油需要的工時費,其實,跟用礦物油花的錢也差不了多少。
對於很多私家車來說,一年行駛里程也就幾千到10000公里,用全合成機油的話,一年換一次就夠了。假設全合成機油350元一桶,機油濾芯50元一個,換油工時費50元一次,一年的總費用是450元;假如礦物油130元一桶,一年換兩次的話,總費用是460元——不見得哪個更貴。(這只是粗略舉例計算,實際會有出入)
但你愛車發動機得到的保護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了,用全合成機油的話,它的效能可以保持得更好,故障率可能會更低,使用壽命也會有提升。
真貴嗎?其實,合成機油綜合成本未必高。
好吧,就算用最普通的礦物油,對於很多車來說也沒問題。據美國“消費者報告”的統計,有大量的車一直使用礦物油,累積行駛里程超過了20萬英里(約合32萬公里)。只要你堅持按汽車廠家要求的保養里程,及時更換機油,礦物油也能滿足一些發動機基本的潤滑要求
但“消費者報告”還是建議某些情況下最好使用合成機油。
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就不用說了,渦輪內部的軸一分鐘要轉20多萬轉,必須合成機油伺候,汽車公司原廠對機油的級別也是這樣要求的。
如果你經常開車短途行駛,機油沒有充分預熱的時間,礦物油中的水份和一些雜質無法排出,會導致機油過早變質和在發動機內部形成油泥。這種情況下,最好使用效能非常穩定的全合成機油。
中國很大一部分私家車平時用來上班代步,行駛里程短,還經常因為堵車有怠速工況,如果比較愛惜車子的話,還是上全合成吧。
當汽車熄火一段時間後(比如停了一晚上),潤滑油會流回發動機下部。當發動機重新啟動後,潤滑油需要立即流動起來以減少發動機部件摩擦,如果用普通礦物油,這一過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寒冷的環境中需要的時間更長。
合成機油在低溫下可以快速流動,迅速到達發動機內部各個位置,為發動機提供保護,如果需要在寒冷的地區用車,用合成機油是比較合理的——就中國而言,東北、西北,包括華北一些地區,至少冬天應該用合成機油。
在炎熱的地區用車,高溫會使礦物油蒸發甚至變質,在這種地區,最好也要使用高溫效能好的合成機油——一到夏天,中國不分南方北方,很多地區會競相進入“火爐子”模式,動不動氣溫就直奔30好幾度,用不用合成機油,自己想吧。
說來說去,貌似地不分南北、車不分貴賤,都應該用合成機油,道理很簡單,因為它的效能就是比礦物油好。
-
23 # 鏈遊culb
你所說的好機油,我的理解是:1真機油,2全合成潤滑油
對於使用真的全合成潤滑油帶來的好處是:
1延長換油週期
2減摩,延長髮動機壽命
3減少維修次數
4動力提升
只要一直還是燃油汽車的天下,全合成潤滑油的普及是個趨勢,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主意識到使用好機油,實際上是省時省錢的。
-
24 # 天津-70後
潤滑油=基礎油+新增劑 新增劑=好多配方 各種石油提煉物 各種比例配方 各種工藝 先加哪個迴圈升溫再加哪個升溫迴圈攪拌溫度+時間 然後再加那種油 升溫攪拌時間等等等吧 我們都是外行 油品好壞咱們都不知道 只有適合但我敢肯定原廠的可以肯定很適合 還有中國家最高時速限速120公里 我負責任的說 原廠機油絕對夠用 嫌貴買便宜的也沒問題 忽悠你買貴的別信 咱又不跑二三百邁 有病加那麼好的 發動機轉速才兩三千轉有病啊 如果你的發動機沒事都四五千轉建議買貴的 我跑120邁發動機才兩千多轉 天天堵車發動機水溫剛到85℃ 冬天開個暖風水溫都上不了80℃ 原廠機油絕對夠用 10000公里內保養就好 6000公里機油是最好用的時候 拒絕非原廠任何機油 假油太多
自然吸氣發動機一般機油就行 渦輪增壓發動機原廠機油絕對夠用渦輪增壓發動機規規矩矩用95號汽油吧別用92號汽油 加95汽油比你加好機油更養車
-
25 # MR影視
個人認為,選擇好的適合自己車型的機油是非常必要的,千萬不要因為價格或怕麻煩而退而求其次。
機油是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的必需潤滑劑,其主要作用是潤滑金屬件,減少機件間的摩擦,將發動機在做功時產生的巨大熱量帶走,清洗經磨損後產生的細微金屬碎屑,還有密封、減震、防鏽等作用,所以給愛車選一款合適的機油直接會影響到整車的使用壽命。
下面介紹一些機油相關的知識
一、機油的分類機油因其基礎油不同分為有礦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之分。 前幾年,礦物油曾以其經濟的價格和較強的通用性在國內被廣為使用,但近些年由於高科技的應用以及缸體制造技術的提升,所以基本上只有一些中低檔車才仍舊使用礦物油,在中、高檔車的行列,全合成油早已被列為標配。
全合成油比一般的礦物油具有更高的黏度指數,同樣的油膜指標,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到,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全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能達到。而且全合成油隨溫度轉變而產生的黏度變化很小,因此在高溫及嚴寒情況下,更能維持適當的黏度,給發動機提供適當的保護。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全合成油的使用期限也比礦物油長很多。
但是全合成機油不一定能用在所有車上,全合成機油在高溫的工作環境下滲透性極佳,所以老車和低檔車不宜使用,老車的缸體由於磨損較大(而低檔車則是製造過程中的缸體間隙本身就比較大),所以用全合成機油有可能會造成滲漏,從而發生燒機油、積碳過多等現象。
正確的選用機油品種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的低溫會使機油的黏度變稠,這也是有時早晨著車發動機抖動厲害(油泵難以正常抽油造成)的主要原因。
二、黏度等級與質量等級 黏度等級:機油的黏度等級分類基於其黏度數值,有著國際統一的標準。SAE就是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為標準制定的行業標準。黏度指數的含義:“W”表示多級機油,是適用溫度範圍較大的機油,其黏度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調節,遇熱變稠,遇冷變稀,這樣可以減少引擎進行的阻力和磨損。
字母W前的數值代表低溫下機油的黏度,低黏度機油有利於冷啟動;無字母的數值表示高溫下的機油黏度,也就是高溫下油品潤滑能力的表現。
SAE編制表示的是該種機油在極冷和極熱環境下的黏度特性,並不代表機油質量的好壞,要知道機油的品質如何,則還要參考API(美國石油協會)的品質編制。
質量等級:API品質編制分為汽油和柴油兩種,其中汽油API品質編制一般分為SA、SB……SJ九個等級。SA等級品質較低,已淘汰出市場,SJ目前等級品質最高,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機油大都在SG等級以上;柴油API品質也被分為CA至CG七個等級。
三、不選最貴,只選最合適的機油不同等級的機油有著不同的特性,其低溫啟動性和高溫的抗磨、附著性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機油的黏度與溫度呈反比的關係,當發動機冷態時,機油黏度較高,若選用的機油較稠,便會給啟動馬達、電瓶等增加額外的損耗;但若機油過稀,在高溫工作下則難以形成足夠的保護膜而引起潤滑不足,導致機件加大磨損。
對於大部分車來說,品質級別當然高些顯然能對發動機提供更多保護,但關於SAE(黏度等級)的選擇,則必須要結合自己的駕車風格、所處環境和車輛效能等因素。例如經常喜歡高轉速換擋飆車的人,長時間高速運轉會使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居高不下,這類車主最好選用較耐熱的機油,如SAE15W-50、SAE10W-40等能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而若車輛長期處於較冷的工作環境,由於低溫下機油本身的黏度就較高,則可以考慮用一些較稀的機油,如SAE5W-30等。
四、不同品牌機油不可混合使用一般車主手冊上的對機油品質要求已有定論,並且不同的車系由於設計風格不同所以對機油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建議車主最好到原廠更換廠家所配給的油品。如果自己更換了非原廠的機油出現機械故障後,廠家可能會不與賠償。
不同廠商生產的機油絕對不可混加,因為各廠家研製油品時都會新增抗磨劑、防氧化劑等新增物,這些不同廠家生產的新增物混在一起有可能引起化學反應,令機油失效。而同一廠家生產的,但級別不同的機油也不能混加。
五、適時換油一般半合成或礦物油的更換週期以5000-7500公里為一週期,全合成的油可以到8000-10000公里時再更換,每次換機油時應一併更換機油濾清器。過早地更換機油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延長換油時機則會造成發動機早期磨損和積碳產生,油品也會隨時增加而氧化失效。
新車及剛剛大修完的車輛最好在2500公里左右時就更換機油,這樣有利於更好地清除發動機在磨合期內產生的金屬碎屑。
加註機油時,要注意機油的量不可太多或太少,應在油尺的“低”位與“滿”位之間,油麵過低會導致油壓不足;油量太滿則會增加曲軸連桿的運轉阻力,並加快燃燒室積碳的形成
回覆列表
首先只要粘度指標符合要求,使用高等級機油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以延長換油週期,高等級全合成機油的潤滑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都比普通機油強不少,可以更好的保護髮動機。如果你是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或者渦輪增壓發動機還可以獲得更好的加速體驗,反之如果你是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用了高等級機油之後在動力方面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大廠出的全合成和小廠出的全合成機油差距還是不少的,主要表現在機油衰減里程上,普通全合成可能5000公里就會出現發動機聲音增大及抖動了,大品牌正品全合成可以延長到10000之後才開始衰減。另外動力順暢程度也不同大廠的地板油時發動機聲音發悶,小廠的油發動機聲音發炸,幹吼。總結一下,對發動機動力要求高的希望動力能得到一定提高的特別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建議使用大廠全合成,如果是普通的技術老舊的動力一般的小排量車子就完全沒必要了。不要相信4s的什麼原廠機油,品質一般價格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