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遇娛

    借用下一個喜歡的小說作者最近發的一篇的內容,“讀書是讓我們更快更方便的去經歷一些沒有經歷過或者沒有機會經歷的事情,透過看書中的人的經歷,去學習這樣的事情的處理和解決辦法。”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不是看過了,理解了,就一定會用。很多時候我們看過無數次男生第一次去丈母孃家,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都有。你第一次去的時候就不會慫了嗎?除非你是億萬身家還有讀書萬卷待人處事及其周到,這樣會讓你很有底氣,不會慫。

    所以讀改變的書和能不能改變是兩回事,和書沒關係,和你本身也沒關係,是因為你沒經歷那樣的事情,很難做到提前改變。

    你讀過很多理財的書,但是你兜裡100塊錢都拿不出來,別人說你書都白讀了,你還是那麼窮,他怎麼知道你會不會理財,你只是沒本錢賺到錢。

  • 22 # 茶小俠

    這個事情也長期困擾過我

    我大概是家裡看書最多的人了

    可是

    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文章,但是卻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唯一改變了的,就是在聊天的時候我能夠比別人多一點談資。

    而那些沒有改變的卻是:

    工資沒有變

    體重沒有變

    直到有一天,我幡然醒悟:

    我只是記住了文章,卻沒有把文章中教的東西(zhishi)給用起來

    應該是

    肚子餓的時候,應該吃飯,而不是看著選單上的飯來止餓

    口渴了的時候,應該喝水,而不是想著前方有棵酸酸的黃皮樹

    想要做事有效率,就要把別人提供的提高效率的方法用在實踐中

    想要成為作者,就要去碼字而不是YY著年收入150萬

    所以

    光讀文章是沒有用的,只有用了文章裡教的方法,才有用。

    說到底,缺少的就是實踐、實踐、實踐、實踐、實踐。

  • 23 # 崑山代傑

    這個不準確,實際上只要讀書多的人都會改變,只不過有的改變明顯,有的改變並不明顯罷了。改變一個人不是穿衣吃飯這麼簡單。

    我們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資訊刺激的反應,這個資訊有內部的資訊如生理資訊,也有外部資訊,改變我們的也是這兩類資訊結合的反應。

    全靠內在資訊刺激來改變自己的也有,全靠外部資訊刺激而改變的也大有人在,實際上更多人的改變是內外資訊共同刺激後的結果。

    你讀書的書越多,接受的外界資訊越多,這些資訊會與你原有的內在和外在資訊相結合,我們可以用理解消化來描述。當你理解的越深刻,驅動你改變的力量也越大。

    但是,很多時候你可能並不知道你已經發生了改變。

    舉個例子:有位家庭主婦抱怨天天干家務沒有成就感,有點付出太多卻沒有回報的感覺。有人就跟她講:你天天看到乾淨的桌椅是不是很舒服,天天生活在清潔的屋子裡是不是很適宜?

    這位家庭主婦點點頭。

    其實我們每一個付出都有回報,只不過有的回報你沒有注意到。

    讀很多能改變你的書,卻沒有改變你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你已經在改變,只不過你沒有注意到。

  • 24 # 工具書

    寫過一篇小文~挪過來分享

    01

    2014年上映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有句經典宣傳語“聽過很多大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新媒體上於是刮過一陣這樣的風:“讀過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上了那麼多年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更有甚者“讀了那麼多書,你還是這麼窮”。這些文章大意都是在說:我們讀書學習的方法有問題,知識無法轉化為能力,陷入了低水平勤奮的陷阱。這些觀點無可厚非,但總覺得少點什麼,思考許久,略有所獲。

    02

    在談讀書的問題時,首先應該對書籍分下類。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艾德勒做出如下分類,我覺得這種分類比較中肯,也容易理解。

    想象文學類(虛構)

    小說、故事、戲劇、詩歌等

    論說類(傳達知識,說明性)

    實用性:教你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認為應該做的事(各類提高技能、能力的書)

    理論性:教你這是什麼(歷史、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等)

    讀不同型別的書,所用方法有所不同,個人所得也各有千秋。

    比如讀想象文學類的書,透過虛擬世界裡的故事和人物,我們能夠滿足我們潛意識或意識的滿足,讓我們相信世界終會美好,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經驗,雖然故事有結束的時候,但現實生活永遠繼續,偉大的作品流芳百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向積極的地方前進。

    閱讀實用性的書,運用成甲老師的讀書方法在合適不過。成甲老師的讀書方法,他在分答上總結成八個字和大家分享“封目序尾,破備研判”

    所謂“封目序尾”,指的的是在短時間內透過研究封面、目錄、序言、結尾四個部分,瞭解整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基本結構等問題,對書的整體情況有一個高效、深入的理解;

    “破備研判”中“破”就是指透過“封目序尾”對一本書的整體有個瞭解;“備”就是合上書,想想本書要解決的問題,自己的解決方案是什麼,然後翻開書,找到書中解決方案,透過對比受到啟發;“研”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受到的啟發,掰開、揉碎,聯絡自身實際,內化成知識,轉換為能力;“判”對整本書基本清楚了,判斷是否每頁都讀。(感興趣的可以去分答聽成甲老師的小講)

    閱讀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可以更好的指導我們;閱讀科學,認識普遍規律;閱讀哲學,探知存在的意義……

    03

    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提高

    知識可以透過老師的言傳身教獲取,也可以透過閱讀書籍獲取,不同的知識型別,獲取途徑與難易程度也各不相同。

    知識獲取與否的最佳檢驗手段就是看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只有知行合一,透過知識獲取改變了原來的行為方式,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才是知識獲取的最終目的。

    04

    我們可以看到讀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收穫。有些收穫是我們能短時間內看到的,有些則不能;同樣有些收穫錢可以衡量而有些則無法衡量。

    這是我糾結的一些地方,今天整理出來,做個備忘,和大家分享。

  • 25 # 馬丁林2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除非你已經頓悟成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地不會被六識(由六根對應地產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綜合感知的外界資訊所迷惑,而無分別心地覺知宇宙的終極本體——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

    所以,只要你還是凡人,只要你的思維是開放而不是封閉的,任何一句話,一首歌,一個人,一篇文章,一本書,甚至你身邊的一草一木等外界資訊或契機,在當時的瞬間或那一刻對你的起心動念產生觸動或震撼,就會對你帶來即時性或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改變。只不過這一影響或改變會根據你的悟性深淺,而產生不同的“蝴蝶效應”(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依賴)。文盲的六祖慧能出道前聽人誦讀《金剛經》,其中聽到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當下即悟,這就是明顯的例子。

    我想以自身的經歷來說明哪些思想或具體到哪一個人,對自己產生過深刻的甚至是顛覆性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首先是思想或意識上的,然後會作為你人生因果鏈的其中一個重要結點(事件、地點、時間與你的意識交織在一起的時空節點),給你“將然”的自我帶來行動上甚至命運的改變。

    這裡,我先引述圈量子引力創始人李.斯莫林(我比較關注的一位美國物理學家,加拿大圓周物理研究所創始人之一,他的四本著作《時間重生》、《物理學的困惑》、《宇宙本源:通往量子引力的三條路徑》以及國內最新出版的《奇異宇宙與時間現實》我都讀過)在其《物理學的困惑》一書中提到“第三文化論壇”所提到的三個年度問題:

    “當思想改變你的思想,那就是哲學;當上帝改變你的思想,那就是信仰(宗教);當事實改變你的思想,那就是科學。”

    我認為這三個年度問題總結非常經典,而且很有普遍意義和啟發意義。為什麼?因為真正影響並改變人類歷史文明程序的是偉大的思想和智慧。這類思想與智慧形成獨立的學術體系,就是今天的宗教、哲學和科學。

    許多人之所以拒絕改變,在於他們的思維定勢中固執地認為,“我”所知道、經歷過並被“我”驗證過的才是絕對真理(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真理,哪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相對的,他的理論不能解析亞原子粒子的運動規律,所以才帶來量子力學的革命。而作為個體,“我”所知道或認識的真理就像“盲人摸象”那樣只能是片面或區域性化的),並擔心新思想或新思維會顛覆“我”原來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秩序(或用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去分分析,即“我”被更有智慧的他者或思想“轟擊”時,原本“我”大腦裡處於“多重疊加態”的不確定意識在這一刻被他者“看透”,“我”大腦裡的不確定意識會突然“坍縮”為一種“波函式”即確定態——對來自他者或新思想與“我”原有的思想產生糾纏後,做出“對或錯”、“認同或不認同”的判斷。這也是某些邪教或納粹意識形態能夠操控群體的思想的原因),造成“我”目前的不安全感或危機感而去拒絕接受並改變。事實上,在資訊萬變的當下,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而關鍵是,“我”需要懂得辨別那些新思維或新思想的真偽併為“我”所用,而真偽的標準就是科學依據。所以,我們需要科普,需要持續性的學習與思考。

    就我自身而言,今年已到“不惑之年”,但依然疑惑重重——人人都在關心或尋找的終極問題“我的靈魂將何處安頓?” 除了大學畢業以後一路為解決及改善自身和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工作外,我會參與一切認為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並帶著這一終極問題迫使自己不停去觀察、體驗、交流、比較、閱讀和思考,而寫作不過是在這一系列活動過程中你有什麼心得、靈感或啟發而記錄下你認為有意義的文字資訊。這些文字資訊涵蓋並折射你所處人生各階段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方法論,而且這“三觀一論”會隨著你閱歷的豐富而豐富,被反覆求證而趨於成熟。這才是我所理解的真正的“科學發展觀”。

    如果再就“我為什麼活著”、“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再到“我怎樣才算活得像人而非動物”這樣的根本問題,具體到個人的人生軌跡而言,能真正改變我人生方向的事件是大學時期“捲入”風靡八十年代並引起全國關於“資本主義自由化”大批判的西方哲學思潮,尤其是薩特的存在主義。

    我八五年入讀大學,原來的專業是英語,由於愛好文學和寫詩,大學二年級就結識了一位來自深圳的中文系同學。他畢業後回到深圳工作,後來轉向研究中國古典哲學和風水,在深圳小有名氣。三十多年來,我們一直保持密切聯絡。大學時,他與我一樣愛好廣泛(喜歡現代詩、哲學、文學、攝影等),思想活躍,衣著打扮非常時尚超前,被當時大部分來自農村、思想相對保守的同學視為“異類”。那年他從深圳帶來許多西方哲學書籍,包括海德格爾、克爾凱郭爾、尼采、叔本華、薩特、加繆、弗洛依德、弗洛姆、馬斯洛、馬爾庫塞等當時我從未接觸過的心理學和哲學書籍(這些書我收藏至今)。原來,我們之前所理解的哲學僅僅侷限於辯證唯物主義。可想而知,這些來自西方的哲學新思潮對我的衝擊是巨大和震撼的,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

    薩特存在主義的核心是“存在先於本質”和“自由選擇”。薩特一反傳統的辯證唯物論和“本質先於存在”,“倒施逆行”地將這一傳統觀念倒過來——“存在先於本質”。“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場,後來才說明自身。” 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即是“自我”先於本質,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所以,人並不是由什麼命運或別的什麼意識形態所決定,而是由自我選擇的意志所決定——“我”想成為什麼或將能成為什麼,都是由“我”一系列從決策到實施決策的行為、行動或社會活動,進行自我實踐或試驗去完成(摸著石頭過河),並最終證明“我”在自身命運或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本質)。簡而言之,無論從個體、群體、公司、企業、國家乃至全球戰略與發展問題,都離不開目的與手段(這裡排除非人道的陰謀論與不擇手段):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做?(哲學所謂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本體論所謂的體與用;《道德經》的道與德講的是同樣的道理:目的與手段)

    例如,你的目標想成為詩人或別的什麼藝術家,首先你先要衡量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和天賦,然後透過一系列的行動: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優秀詩人的詩歌→模仿某一位你最崇拜的詩人的詩作(語言技巧、風格、流派、知名度或影響力等)→不斷練習寫詩→形成自己的詩歌文字或風格→與同類愛好者廣泛交流→小群體的詩歌朗誦或交流會→投稿各種報刊(由校刊、地方報紙到詩歌刊物、省級刊物、國家級刊物甚至到世界級詩歌刊物或最終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權威評論認可和知名度→受眾或讀者的反響度等等,最終獲得他人與社會賦予你的角色定位“詩人”,這個“詩人”就是作為“存在者”的你透過一系列自我選擇和行動而證明的本質。

    思路決定出路——你所設定目標的大小或你能抵達何種創作高度與你的才具有關,更與你能否堅持寫作並與不斷自我超越的努力有關。至於你能否抵達諾貝爾獎之巔峰而非沒有可能的高度,與你當初的理想和功利目的成反比。為什麼?因為任何有天才或有大成就的詩人藝術家之創作目的是非功利的,即我所定義的藝術作用是“無用之用”。所以,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你越能擺脫“有為”的功利目,你最終所能抵達的“無為”的藝術高度就越高,而社會認可或受眾給予你的“獎賞”即肯定之機率就越大。最終這一“蓋棺定論”,就是你作為詩人“這一存在者”或“社會角色”的本質——存在先於本質。所以,你最終能成為詩人,是你自我塑造和努力不懈的結果。而作為“一切社會關係總和的人”,無論他從事什麼職業,在社會中扮演何種角色,都與他人生的一系列自我選擇、自我證明的行動有關。

    事實上,我今天所以成為詩人,正是遵循上述關於“存在先於本質”的行動哲學,經過三十多年努力的結果。當然,就藝術高度或受眾評判的標準而言,我只能說自己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沒有奢望不擇手段地獲得國家級什麼獎甚至不會不知天高地厚地揚言爭取諾貝爾文學獎(我所崇拜和認識的臺灣詩人洛夫的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我寫詩最初的出發點是愛好,到今天,我已經不再為發表而寫作(我曾在全國各大詩歌刊物發表幾十首詩歌,也曾加入中國詩歌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中山市文聯併兼任過中山市詩歌學會副會長和秘書長,2011年我在新浪部落格毅然宣佈退出這些來自官方或非官方的協會組織)。因為,我寫作的目的只有一個:透過創作,重構自己內在的心靈秩序。這是一個艱鉅而極有考驗的任務。沒有誰在背後用槍或棍棒威迫我這樣做,也沒有誰指導我透過自學培養廣泛的興趣:三十年如一日的閱讀、思考和創作(五千本藏書,詩歌作品四百多首);寫部落格(點選量最高200萬);聽古典音樂(收藏CD一千多張);看電影(超兩千部藍光DVD);園林設計;持續關注前沿物理學和腦神經科學;持續二十多年關注教育領域與藝術傳播等等。我所以羅列這些興趣與文化藏品資料,並不是想在此炫耀什麼,而是想說明,在追求和重構自己內在之心靈秩序的過程中,我所付出的代價是非常艱鉅的。

    最後,如果最能代表我這一追尋的目標,那就是愛因斯坦的名言:“我想知道上帝的心思,其他都是細節”!理解並努力去踐行愛因斯坦這一終極理想,這才是對我影響最大、最能改變我人生軌跡的事件!

    試想,愛因斯坦為了知道上的“心思”——統一場論,他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努力!同理,由於從小一直養成的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對終極存在真理探索的激情,也為了證明自己所能抵達何種思想高度或境界,我已經付出了足足五十年的努力!而且沒有止境,除非我真的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刻——時間與大海停頓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到什麼才能正真做到莊子說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