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
2 # 歷史哨聲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改革者的下場比起征戰沙場的將軍而言,更為悲慘。原因無他——你動了別人的乳酪。
商鞅改革,動了改革前秦國貴族的乳酪——原本世襲的貴族,若沒有軍功,只能雖富不貴,逼迫貴族們和平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去競爭,不殺商鞅,秦國舊貴族氣難平。
張儀的盟魏親楚策略,雖然可以讓秦國破解齊楚魏三國聯盟策略,但秦國國記憶體在著一股對楚國不信任的勢力。在秦楚爆發衝突時,張儀竭力讓秦楚結盟,這不符合秦國那些想要奪取楚國土地的勢力的利益。
秦昭王時期秦國大幅奪取楚國土地,就是秦國國內反對張儀勢力的結果。秦惠王信任張儀,用張儀聯合魏國、楚國的策略去和齊國競爭。但秦武王即位後更關注秦國土地的擴張,而非秦齊競爭局勢,因此才有秦楚爆發大規模戰爭和秦國奪取南韓益陽等蠶食戰爭。
範睢的遠交近攻策略,是秦國擴張後迷茫的一種糾正;範睢更大的作用是提議秦昭王廢除宣太后等楚貴族權力,再次提升秦國國王的專制權力。
呂不韋最大的作用是為秦國一統制造聲勢,透過編寫《呂氏春秋》來宣稱和描述未來秦國一統治理模式。
商鞅是因為內鬥而戰死,不算慘死,死後被五馬分屍,不能因此說商鞅死得悲慘——因為他是戰死,不是被五馬分屍而死;
張儀是被驅逐回魏國——算是強制退休;
範睢是舉薦蔡澤替代自己後,申請退休——是急流勇退,當然也有說法是範睢是被秦昭王處死;
呂不韋是因為太高調、威脅到秦王政的唯一權威而被迫自殺——呂不韋如果在被罷免丞相後低調生活,秦王政不會逼他自殺——否則被罷相的呂不韋比國王的秦王政權威還高,秦王政如何有效治理秦國?
事實上戰國時期並非秦國名人才有悲慘結局:
1、在楚國變法的吳起,在楚王一死,立即被追殺,比商鞅更慘;
2、幫助吳國強大的伍子胥被賜死;
3、春申君被李園刺殺;
4、李牧被趙王處死。
-
3 # 音樂小妖
古代的大秦帝國能一統天下,橫掃六國,離不開一系列的人才為秦國效力,比如商鞅、張儀、呂不韋等人,都曾為大秦帝國出謀劃策,可以說秦國的強大離不開這些人的添磚加瓦。但是這些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能人異士們卻都沒有得到好下場。
雖然在我們看來,他們這些人沒有得到善終,可能是秦華人過河拆橋的行為,但是當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問題的話,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說實話為何這樣的人才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當中得不到重用呢?
說白了就是古代的制度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多數國家,都是由上層貴族所組成,一些有才華的人才雖然滿腹經綸,但是卻因為自己出身不高的原因,所以遲遲得不到重用。
而這些人才能在秦國受到重用,就說明秦國對於人才的使用是不拘一格的,對於大秦來說,只要你有能力就行,秦國不會管你什麼出身。
但問題也來了,在沒有成功之前,誰知道你有沒有能力,或許只是一個江湖騙子而已,所以秦國所實行的策略就是能者居上。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能力,不論你的方法是什麼樣的,你都可以得到重用,但是當別人的能力超過你的時候,你就一定要被打壓。
這就是典型的叢林法則,能者上、弱者下。最初的商鞅為秦國變法,確實讓大秦帝國提高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之後的問題就是讓這些改革的內容實行下來,可以說這個人選並非商鞅也是可以執行下去的,到了這裡我們會不會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計劃的提出者,在整個計劃正式實施的時候,就可以靠邊站了。
說實話商鞅說白了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在執行改革方案這個任務當中,可能還不如一些普通的貴族給力。
我們前面也說了,秦國所實行的規則就是叢林法則,當你的作用已經不明顯的時候,或者說你的才能已經被榨乾的時候,也就到了被別人取代的時候了。
如果說商鞅之後還有新的辦法來提高秦國的國力,哪麼秦國依然還會重用商鞅,只可惜之後的商鞅已經江郎才盡了,或者說他的一輩子都在為這個變革所努力。
所以商鞅也就到了出局的時刻了,因為他對於之後的大秦帝國已經沒有什麼用了,正好秦國內部的各種聲音也都暴露了出來,於是商鞅就只能被當成平息眾人怒火的存在。
同樣的道理,張儀、呂不韋等人也是如此,也許最初的時候,這些人給予了秦國巨大的幫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作用越來越小。
當某一天這些人才活著的意義還不如死了之後更大時,大秦帝國就會毫不猶豫將這些人全部處理掉,以此來得到更大的價值。
說白了當時的秦國就是一種為了追求實力強大的一種理念,只要是為了秦國強大,不論什麼樣的人才,他們都會吸收,並加以利用。
當利用完了之後,卻又因為秦國這種快節奏的方式,這些人才直接被歷史所淘汰,因為秦國需要更加強大,而這些人一成不變的思想已經阻礙到了秦國的發展。
所以這些看似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商鞅、張儀、呂不韋等人就開始因為種種的原因,從秦國的高層慢慢退出,當然了就算到了此時,秦國依然還要把他們的最後一絲作用榨乾,比如說商鞅的死可以為秦國的穩定帶來極大的效果,於是商鞅被車裂了。
可以說這些人才最後都沒有得到善終,就是因為到了最後他們的用處已經體現不出現了,但是這些人才卻依仗著自己曾經的功勞,想要在秦國呼風喚雨。
只能說秦國太現實了,當你們能讓秦國強大的時候,各種的高薪聘請都不是問題,當你們沒有用的時候,秦國扔的比誰都快。
-
4 # 西泠史社
古語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了一個道理:帝王將相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
歷史上有很多有才華的人,為了社稷江山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的精力,到頭來基本沒有好下場,不是被梟首,就是被滿門抄斬,商鞅是這樣,呂不韋是這樣,後世西漢的韓信、明代的藍玉都是這樣。
打江山如同辦公司創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在創業期間,因為有共同的利益,加之還有共同的敵人,所以凝聚力和戰鬥力比較強。
一旦形勢出現變化,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走向分崩離析。共同的患難不能迎來共同的享受,坐江山的主子一定會掃清身邊的功臣。
因此,他們的命運就,註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
5 # 歸去斜陽
下場好與不好其實是相對的,不好只是站在題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給到的感受,或者是以今天的比較世俗的角度給出的一個評價。
比如商鞅,因秦孝公招賢令入秦改革,為實現個人價值,力主變法。
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上,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促進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發展
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求,最終使得秦國實力大增,為最終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雖然,最後被施以車裂之極刑,但是“商君雖死,變法猶存”,這個結果其實對於商鞅本人和整個秦國的發展與穩定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怎知商君不是含笑九泉呢。 -
6 # 狼主1970
繩人以法,人以法繩之,開作法自斃之先河。
商鞅變法,賞則立行,建信於黔首;興國除敝,罰須速至,樹威於貴族。賞罰黜陟,王之器也,皆假商鞅之手。貴胄頹廢,時有傾覆之危;奴役思奮,便生改命之機。刑威法肅,令行禁止,秦國強盛,從茲始也!
劓鼻挖眼,刑殘猶在;株連族滅,屢見不鮮。積一代恩寵,已是幸甚!未值權力更迭之先身退,戀棧不知其危,取死之道。新王殺之,收權立威,消解積怨,一舉多得,王欲其死,稍加辭色,讒毀立至。商鞅求自保反,坐謀反罪車裂,死自作之法,死得其所矣!
搖舌而興,唯謀是用;鼓舌而退,見棄即衰。謀詭辯之途,猶用猶疑;術權衡之徑,且防且輕。蘇秦合縱,六國合而未一,張儀聯橫,大秦各個擊破。張儀雖地位顯赫,尊寵殊榮。踐行自有他人代之,運籌劃策,遠威權,近名利。見用則遊說縱橫,名利雙收;見棄雖有借刀之禍,亦不難消彌。故興時人不能讒,衰人人可毀。見矛說矛,見盾說盾,處攻防之間,居矛盾之內,縱橫如是,張儀有終。
睚眥必報,善妒誤國;躬謹知恩,敗於懷私。昔白起長平之戰,坑殺趙卒四十萬,趙精銳盡失。趙國震憟,值趙上下驚慌失措,大恨未凝之機,白起欲一鼓下趙。范雎忌白起功成,說秦趙和議,以破其功,趙得休養生息,全國知坑降始末,人懷必死之心,眾志成城矣!
後秦屢戰屢敗,欲複用白起,白起知機已失,屢召不就!招怒秦王,賜死於貶謫之旅。國去虎狼之臣,范雎薦於己有惠羔羊之種代之,敗亡於一己私心,雖未見誅,憂慚亦可至死,為狹私者戒!
行商坐賈,偷樑換柱,不能撼百世之基;作威作福,雖著春秋,豈敢讓天下改姓?呂不韋以商賈之金,易強秦之後,把持朝政數十載,秦王政縱知其為親父,寧有留焉?最是無情帝王家,名正言順尚弒殺殘滅,能容恍惚之親,淫其母昭辱天下?若就骨肉之親適呂姓,秦基石正固,子嗣未絕,呂氏立成齏粉,遺無噍類矣!
秦王政壯而集權,削減呂不韋權勢,呂猶著書揚名,高調如斯,著春秋而不假春秋,自盡乃是善終。較秦王政棒殺同胞母弟之狠,亦算人至義盡矣!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身居高位,人必讒毀!仕途高位,戀棧之所,覽無盡風光,臨咫尺危途,慎之慎者矣!
作法滔滔自凌波
春秋縱橫劍如舌
寬嚴莫向私處問
豈敢歸宗任評說
-
7 # 實史求是
題主這個結論並不正確。其中範睢結局最好,張儀次之,呂不韋還行,商鞅最慘。結局的好壞與他們自己的選擇有莫大的關係。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看。
範睢——聽人勸告,及時引退,病死範睢被王稽從魏國帶回秦國,很快便得到秦昭王的信任,當上了秦相。他助秦國以近交近攻之策蠶食各國,尤以三晉為最。特別是長平之戰以反間計讓趙國用趙括代替廉頗,助白起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幾乎將趙國打殘。同時,他助秦昭王逐步奪回王權,廢棄宣太后,驅逐穰侯、高陵君、華陽君及涇陽君,解除了秦國內政外交中的最大隱憂。
秦昭王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還給他報仇逼死了魏齊。不僅如此,還幫他幹掉了政敵白起(雖然白起自己有取死之道,以昭王之明心中還是有數的!)。甚至不因他舉薦的鄭安平、王稽有罪治範睢的罪,因為按秦律,被舉薦人犯罪舉薦人同罪。而這兩人犯的是叛國賣國的大罪!這就可以想見秦昭王對範睢是那麼的優待了。
範睢自己卻想不開,整日憂慮恐懼,後來聽蔡澤的勸告,辭去了相位,推薦蔡澤繼任。之後,範睢回到自己的封地,不久病死。
張儀——與新君不和,設計自救,老死於魏張儀曾兩度擔任秦相,其間遊說各國破壞合縱。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秦武王本來就不喜歡張儀,繼位後群臣大多說張儀不講信用、反覆無常、出賣國家以謀取私利。
張儀知道後十分害怕,就給秦武王獻計說:“東方各國都非常憎恨我,特別是齊國。我如果到魏國去,齊國必然攻打魏國。大王到時可以趁機攻打南韓,打進三川,滅掉周天子,成就帝王的功業。”
秦武王聽後十分心動,便用三十輛兵車,把張儀禮送去魏國。張儀到了魏國,齊國果然出兵攻魏,魏王害怕了。張儀卻說自己有辦法可以讓齊國退兵。張儀派出門客馮喜出使楚國,楚國又派使者說服了齊王退兵。理由是齊魏等國互攻會白白便宜秦國!
張儀因此安然呆在魏國,還當了魏相。一年後死去,壽終正寢。
商鞅、品不韋——功高震主,貪戀權位,死於非命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一舉成為強國。而商鞅也在秦國呼風喚雨、權勢滔天,因而失去警惕之心,囂張跋扈。秦孝公死後,秦惠王繼位,商鞅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因為秦惠王當太子時受過商鞅處罰,更為關鍵地是他嚴重威脅到了秦惠王的君位。於是商鞅被以謀反罪車裂而死,滅族。
呂不韋跟商鞅差不多,竟然與日漸長大的秦始皇爭權較勁,最終被逼自殺。死得比商鞅稍好一些。
-
8 # 漩渦鳴人yy
說起來原因的話,這個還得說到商鞅的頭上,商鞅這個人幫助秦國迅速脫貧,使得秦國的綜合國力快速加強,但是這一切都是基於一個制度,那就是君權至上的制度,簡而言之就是中央的權力高於一切,中央可以命令地方政府做任何事情,在中央,帝王的權力高於一切,所以整個帝國全部聽君王一個人的,這樣使得整個秦國所有的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前線,為君王的意志進行作戰。說的直白一點兒,就是整個秦國只有秦王擁有特權,而其他人都沒有。
但是問題就來了,整個國家都只聽君王一個人的命令,那麼商鞅你做的這一切全都是成了君王的嫁衣,你的生命,你的榮譽與你的財富,全都是秦王的,你還剩下些什麼東西?無論榮譽如何,無論你為秦國做出多少貢獻,你仍然還是秦王門前的一條狗。
秦王如果喜歡你,你就是人臣之巔,你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秦王不喜歡你,你就是一個囚犯。
封建制度,有他的殘酷性,這是無數聖賢用自己血路鋪出來的一個教訓。
-
9 # 江郎說史
秦國能統一天下其實不一定全部都是國君的功勞,而丞相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商鞅在秦國變法,奠定了秦國的走勢;張儀在秦國任相,以連橫瓦解了六國合縱鎖秦;范雎在秦國剪出四貴,並且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呂不韋在秦國任相,穩定了主少國疑的情勢;李斯在秦國任相,奠定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在秦國曆代丞相中他們五人人功不可沒,但是他們的下場卻不是那麼盡人意。商鞅慘遭車裂、張儀被逼走、范雎抑鬱而終、呂不韋被逼自盡、李斯被腰斬。他們都將自己畢生的才華全部貢獻給了秦國,他們也都不是秦華人,為了秦國的統一嘔心瀝血的,結果最後卻落到了如此結局。難道真的是秦國刻薄寡恩嗎?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這樣。
商鞅-奠定秦法,慘遭車裂
商鞅在秦國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商鞅和秦孝公兩人的君臣關係也是最鐵的,胸懷大志的秦孝公立主商鞅變法。甚至為了商鞅變法能成功,就差殺太子祭奠新法,最終在眾人的勸阻下才放過太子,但是讓太子師和太子傅承擔太子所犯之法。為了響應一個外人的變法,將皇親國戚和秦國貴族都得罪了,這就是秦孝公的魄力。
但是商鞅也用變法的成果來回報了秦孝公,變法的成功無疑都是巨大的,他讓秦國從一個弱國慢慢的走向了七雄,並且慢慢的統一了天下。但是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就開始了打擊商鞅,秦惠文王在貴族們的建議下車裂了商鞅,但是卻未廢除新法,所以從這裡就能肯定新法的地位。商鞅的死是必然的結果,他的無情導致自己秦國樹敵無數,而秦孝公一死商鞅的結局也就是像命中註定的一樣。
張儀-朝秦暮楚,晚景淒涼
張儀兩度擔任秦國的宰相,在秦惠文王時期山東六國合縱鎖秦,當時的秦國前途一片昏暗,而此時的張儀來到了秦國為秦惠文王指點迷津。張儀的建議就是連橫,利用六國之間的矛盾來慢慢的分解六國,積羽沉舟早晚有一天會讓六國徹底的決裂。而張儀也一直在秦楚之間來回奔跑,兩度誆騙了楚懷王,讓楚國徹底背離合縱。
張儀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他避免了六國合縱鎖秦,而且也挑起了六國之間的內亂,給秦國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但是秦惠文王死了,而新繼位的秦武王也是崇尚武力的,秦武王對張儀這種遊說之術不感興趣。此時的張儀深恐自己會重蹈商鞅覆轍,於是就用計逃離了秦國,回到了魏國。張儀最後是因為自己看透了秦武王,所以才得以逃生,如若不然恐怕就是下一個商鞅。
范雎-及時退出,晚景淒涼
范雎對秦昭襄王的重要性就可以說是漢之張良,早年的秦昭襄王一直籠罩在宣太后和以丞相魏冉為首的四貴的陰影下,以至於只聞有太后不知有君。但是范雎來到秦國之後,開始慢慢的幫秦昭襄王廢除太后,剪出四貴,解決了秦國內政的隱患。之後為秦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開始步步蠶食三晉,並且以反間計助秦國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此時的秦昭襄王對范雎可以說是特別的寵信,傾舉國之力幫助他必死了仇家魏齊,並且赦免了他的舉薦連坐罪。秦法被舉薦人犯罪那麼舉薦人也要連同問罪,而他舉薦的鄭安平投降趙國、王稽私通楚國,按理來說這都是死罪,然而秦昭襄王還親自下令避免了他的連坐罪。但是此時的范雎自己深恐被連帶,於是就辭去了相位,回自己的封地去安度晚年,但是也在抑鬱中病死。
呂不韋-功高蓋主,被逼自盡
呂不韋對秦國的貢獻最大的就是安定國家,在當時秦國兩年死了三個皇帝的時候,在嬴政年少繼偉主少國疑的時候,當時的呂不韋硬是將秦國國內的局勢穩定了下來,並且還慢慢的恢復到秦昭襄王初期的水平。原本呂不韋在趙國初見嬴異人的時候,自己就開始謀劃著如何讓嬴異人繼位。
而當嬴異人回國繼位之後,沒過多久就死了,而自己又開始輔佐年少的嬴政。在當時六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硬是穩定了秦國的國勢,並且將政權換政給秦始皇。但是自己卻因為和趙姬之間的事情,導致了他和秦始皇關係的決裂。而當秦始皇把他趕回封地的時候,當時各諸侯國紛紛請呂不韋出出仕,然而秦始皇就寫了一封信,責令呂不韋趕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在看透秦始皇的時候,自己也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喝鴆酒自殺了。
李斯-權慾薰心,慘遭腰斬
李斯原本只是呂不韋的門客,但是之後被秦始皇任用為客卿。當時的李斯提出了用金錢收買六國的權臣,來離間六國君臣。當秦國此時一切走向正規的時候,秦始皇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此事無疑是自毀長城。李斯知道後就寫了一封震耳欲聾的《諫逐客書》硬是讓秦始皇改變的決定。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李斯還頒佈了一系列的政治策略,奠定了中國封建王朝體系,也正是之後的百代都行秦政策。
然而秦始皇死後,權慾薰心的李斯妄圖輔佐胡亥讓周公輔世的情況再次出現,自己成為匡扶秦朝的權臣。於是這種情況下選擇了和趙高校詔,逼死了扶蘇立胡亥為二世。但是李斯低估了趙高,之後的趙高就開始一步步的將李斯退到了深淵,直到秦二世宣佈腰斬李斯。此時的李斯也恍然醒悟,原來一切都是趙高的佈局,而自己也成了趙高的獵物。
-
10 # 歷史簡單說商鞅
商鞅變法觸動了很多秦國貴族的利益,用軍功制代替了世卿世祿制,最最關鍵的是,商鞅得罪了秦太子秦惠文王,他為了推行新法,就處罰了犯了新法的太子秦惠文王,太子不能受罰,就由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來代替。
所以秦惠文王一繼位,就要找商鞅的麻煩了,公子虔就舉報商鞅謀反,商鞅想跑到魏國去,魏華人痛恨他,就把他送回了秦國,商鞅最後被車裂而死。
張儀張儀在秦惠王十四年的,從燕國回到秦國,還沒到咸陽的時候,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繼位,也就是那個舉鼎的那位。
秦武王在做為秦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等他一繼位,很多大臣就來說張儀的壞話,說張儀這個人是個小人,反覆無常,不能再用他了。
張儀也有點害怕,他就跟秦武王說,我為秦國著想,就得讓東方六國亂起來,那麼這樣就對秦國有利,我聽說齊王特別的恨我,只要我在哪個國家,他就會派兵去討伐哪個國家,要不這樣,我去魏國,這樣齊國就會去打魏國了。
那麼這個時候,大王你就可以去打南韓,然後直接去周朝,這樣就能挾天子以令天下了。秦武王覺得有道理,就派張儀去魏國。
齊王聽說張儀在魏國,果然率軍來打魏國,魏王很擔心,張儀說,大王不要害怕,我有辦法讓齊國退兵。張儀就派他的門閣馮喜去楚國,然後再用楚國的使者去見齊王。
這個使者跟齊王說,張儀就是故意的,就是故意讓齊國打魏國的,然後讓秦國輕鬆的去打南韓,打周朝,這樣就能挾天下子以令天下了。
齊國果然罷兵,張儀在魏國呆了一年,也病死了,所以是善終。
範睢有個人叫蔡澤,他向範睢說,商鞅,吳起,文種,白起這些都是盡心盡力的貢獻自己,但是結果呢,都是沒有善終,原因很簡單,就是不知進退。範睢覺得有道理,就推蔡澤接任自己的位置,然後回到自己的封地,不久病死,也是善終。
呂不韋呂不韋是受了嫪毐叛亂的牽連,雖然呂不韋參與了平叛,有一點功勞,但是嫪毐終是呂不韋找來獻給趙姬的,自然脫不了干係。秦王本想殺掉呂不韋的,但是呂不韋確實對秦國有大功,再加上有很多人為他求情,所以只是把呂不韋的相國給免了,讓他回到自己的封地。
但是一年多,六國來的使者絡繹不絕,秦王就十分的不高興,就寫信質問呂不韋,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能擁有十萬戶,你跟我有什麼血緣上的關係,得讓我叫你仲父,你遷到巴蜀去吧。
呂不韋擔心秦王會對他不利,所以就自我了斷。 -
11 # 大秦鐵鷹劍士
名士真才以功業為重,不懼個人生死榮辱;強國雄主以國家利益之上,權力之花以鮮血澆築,鮮血包括了所有人的血,自然含有功臣名士的血!因此商鞅以身殉國,呂不韋自殺身亡。張儀和范雎功成身退,隱於山林!
功業越高則得罪的勢力越大!對於上述四君,他們執掌秦國國政數十年了,不僅影響秦國大政,對天下列國的影響也極大。但凡要建功立業,就一定會改變利益結構,失去了既得利益的群體就會讓功業者身敗名裂!
商鞅在秦國變法,翻天覆地,一大批秦國老世族紛紛落馬,又一大批變法新貴翻身上馬。商君變法強秦,不僅損害了秦國貴族利益,也嚴重威脅到新君嬴駟的功業,因此商鞅被汙衊叛亂而自身殉秦!
張儀一介布衣,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侯,以天下為盤,以列國為子,翻雲覆雨,玩弄各國國君於股掌之間!因他合縱連橫的靈活外交,使秦國獲得更多的機會擊敗六國合縱。范雎憑遠交近攻的政策給秦國帶來許多實質性好處。呂不韋一介商旅奇才,輔助四代秦國國君,從正面強大了秦國,從側面培養了千古一帝嬴政!正是他們卓越的才華才使秦國一步一步強大,同時註定了他們難以善終的結局!
-
12 # 林屋公子
題主你沒說錯,秦國就是這樣刻薄寡恩的。很多功臣良將並沒有好結局。回答下面有人說范雎結局最好,可能不知道睡虎地秦簡《編年紀》“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的記載,王稽是張祿(范雎)推薦的人,《史記》說他當年兵敗被殺,而在這部書裡把范雎之死和他寫在一塊,可見范雎之死確實蹊蹺。呂不韋自殺而死,商鞅被逼造反,張儀算是好的也被驅逐回魏國。還有白起也被賜死,魏冉說廢就廢,王翦小心翼翼才得享天年。
至於為什麼秦王都這麼刻薄寡恩,也不單單是個人的原因,和君主專制政體有一定關係。秦國在歷史上發生過數次庶長弒君的政變,所以國君對於名望高的大臣,很自然怕他們掠奪了自己的權力。而且在某個國君時期受重用的人物,往往因為功勞太大,而不被繼任的國君所喜。而對於秦國這樣尚功的國家,本身政治倫理也比較淡薄,所以出現這種刻薄寡恩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
13 # 鄧海春
秦朝的前身,只是一個小小的西陲弱國,秦國沒有高貴的先祖、沒有富庶的土地、沒有安定的環境,但能躋身前列,在戰國後期成為“虎狼之國”,其餘山東六國皆不敢小覷,依靠的不僅是秦國國君的勵精圖治,還有賢臣良將的忠心陪伴,而為秦國奉獻了畢生才華的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為什麼沒有一個好結局?
秦國國君禮賢下士,從秦孝公到秦始皇,每一任都得到一位當世之才的相國輔佐。例如商鞅在秦國的變法,讓秦國的實力大大提升,為以後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張儀兩為秦相,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國橫強而瓦解了六國合縱攻秦;范雎幫助秦昭王加強王權、剪除四貴,並且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以圖東出;呂不韋在秦國任相,穩定了主少國疑的情勢。這幾人為秦國的強大功不可沒,但是他們的下場卻不是那麼盡人意:商鞅慘遭車裂、張儀被逼走、范雎抑鬱而終。他們都將自己畢生的才華全部貢獻給了秦國,他們雖然都不是秦華人,但為了秦國嘔心瀝血,結果最後卻落到了如此結局。難道真的是秦國刻薄寡恩嗎?
一、孝公既沒,大秦只知商君而不知新主。
秦國自立國以來,國勢起起伏伏,而秦孝公時期可以說是秦國最重要的轉折點。那時秦國衰弱,被鄰居魏國欺負,不僅被佔據了老祖宗拼命換來的河西之地,還時常遭受侵擾,其餘山東諸國像對待夷狄一樣對待秦國,秦孝公繼位後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救濟孤寡、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說到:“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商鞅正是應了這份求賢令而來,提到“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其變法之策與孝公不謀而合,這對君臣也成了“最鐵”搭檔。在孝公的全力支援下,商鞅重修法律,“徙木立信”,為秦國變強可謂是真的竭智盡力。但可惜的是,新君秦惠文王登臺後,沒有念及商鞅的功績,而是直接以謀反的罪名將其處死,可憐商鞅最後的下場卻是車裂分屍,株連全家。
二、張儀為橫,反覆無常而為武王所憚。
惠文王既立,繼承孝公遺志,慧眼識珠、任賢用能、甄拔人才,不僅重用自己的母族兄弟,也重用大量外籍能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張儀了。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嬴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
同樣,張儀遊說六國,以橫強破合縱,在返回途中,還沒走到都城咸陽,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武王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於是不喜“只逞口舌之力”的張儀,在武王繼承王位後,許多大臣進言:“張儀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秦國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恥笑。”不過張儀也早早想好“退身之策”,離秦使魏,下場要比商鞅好得多。
三、應侯睚眥必報,可惜盛衰無常。
應侯范雎,助秦昭襄王掃除四貴、加強皇權,進獻遠交近攻之策:“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秦昭襄王評價:“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得到君王的支援,范雎也是如魚得水,剪除四貴加強王權、獻言獻策破解合縱,成為秦國的丞相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范雎雖然不是一個小人,不過也不是一位君子,他睚眥必報,得勢後百般打壓曾經欺辱過自己的人,甚至連一些功臣都不放過;但他有秉承“受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報答的,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也正是這樣的待人處事害了他,因妒忌武安君白起而向秦昭王進言殺了他,推舉的鄭安平、王稽也都犯下大錯,他也越來越惶恐,最後辭去相位,抑鬱而終。
四、呂不韋“奇貨可居”,可不懂君主之心
呂不韋靠著“投機倒把”起家,家纏萬貫,投資秦異人可以說是其一生最聰明的決定。在秦莊襄王死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呂不韋的口才可以說是極好的,每次他都正中游說物件的下懷,都能夠使對方欣然接受。然而其難逃商人本質,貪戀權位,幫助太后與下人私通暴露後,還不懂得低調而被秦王嬴政忌憚,最後服毒自盡也是咎由自取。
幾位秦國的相國,都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年都不受重用,但都能得到秦國在位的國君的支援,對於他們而言,秦國就是自己第二個母國,自然全力輔佐之,甚至身敗名裂也在所不惜。秦惠文王殺商鞅,但商鞅的變法並沒有被廢除,可以說商鞅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張儀離秦,獻上最後一策,既是保命,何嘗不念及舊情?范雎雖睚眥必報,但對王上可謂盡心盡責;呂不韋雖然“重利”,但他對秦國的穩定有著不可否認的功績,只可惜世事難料,雖然都沒有安享晚年,但秦國也無愧四人。
-
14 # 八級鉗工
簡要言之:
商鞅得半世孝公支援變法,傷及舊有貴族勢力,待孝公薨,惠文王即位,被瘋狂反撲。
張儀得秦惠王支援拜相,因縱橫術霸之,秦武王立,失寵而逃魏國。
範睢得秦昭王支援拜相,後失寵病故。
呂不韋得秦莊襄王支援拜相,後流放途中飲鴆自盡。
若是按奉獻論,此四人不可淪為奉獻,而是貢獻,畢竟為其自身生前皆獲得了無上之榮耀。若說為何沒有好結局,其實也不必憤恨不平,此四人皆人中龍鳳,哪個不是奇巧專營之士。所謂狡兔死走狗烹,下場又有何感慨。自古謀士多無甚好下場,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你讓帝王怕了。用你時,你為師傅,不用你時,你就是砧板上的肉。
切莫感慨,歷史是本讀不盡的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見解,於每個人都有可以參考的,所以沒有對錯,只要能吸取有益的便可。
-
15 # 歷史花布雨
“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這是每一個沒有善終的秦國功臣悲劇根源。是否真的違法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君主是否認定他們違法,這是每一個秦國功臣無法逃避的陷阱。在秦國崛起及統一的過程中,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大才名相,對秦國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是關乎成敗的決定性作用,說他們為秦國奉獻了畢生的才華一點也不為過,若沒有他們,縱然秦人再是英雄善戰,也不能建立巍巍赫赫的大秦帝國。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為秦國立下不世奇功的名相們,結局竟然都很淒涼,商鞅、范雎、呂不韋等連姓名也沒保住,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商鞅
商鞅因秦孝公《求賢令》入秦,這對明主強臣將秦國由一個偏居西陲,被魏國打的幾無立錐之地的窮弱小國,變成令諸侯色變,人人畏懼的虎狼之國。商鞅是秦法的締造者,是秦國崛起的根源,也是秦國強大的保障。然而,秦孝公死後,商鞅的威望威脅到了秦惠文王的威嚴,這讓他打壓過的貴族看到了復仇與復辟的希望,所以僅用了一句“商君欲反”就擊垮了商鞅。不管商鞅是否真的謀反,至少秦惠文王認定了他反,而秦法之中,對待反者就是要誅族車裂,“有功於前,補位損刑”,商鞅的功勞,不能減免他該受的懲罰。
二、張儀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張儀在惠施、公孫衍等人拉開合縱大幕之後登上歷史的舞臺,為秦國帶來了連橫之法。在縱橫的大潮中,秦國能安然無恙,甚至能在縫隙之中攫取巨大利益,張儀功不可沒。秦惠文王死後,張儀的結局相對於其他幾位要溫柔一些,縱然他與秦武王存在情感和政見上的裂痕,但終究是靠著自己的才能全身而退,相對優雅的退出秦國的政治舞臺,回到魏國,雖不免淒涼,終究得以保全。
三、范雎
范雎入秦,為秦昭襄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大策,為秦國走向統一指明瞭方向,使秦國蠶食三晉、鯨吞楚國時沒有了齊、燕的後顧之憂。另外,在范雎的謀劃之下,秦昭襄王擺脫了以宣太后、魏冉、華陽君為首楚系外戚勢力的控制,成為一個乾綱獨斷的君王。關於范雎的結局,《史記》之中說他辭官歸隱,而《雲夢秦簡》中說他和王稽一起被殺,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在秦法之中,舉薦非人,當以其罪罪之,范雎舉薦的鄭安平、王稽所犯的都是死罪,所以它本身當難逃秦法制裁。
四、呂不韋
呂不韋號稱“買國鉅商”,在他“立國之主,獲利無數”的夢想下,用金錢與指揮將一個與君位毫無關聯的嬴子楚推上王位,立下擁立之功。除此之外,呂不韋還曾親自率兵攻滅東周,奪取了趙國、漢國的大片土地,為秦國設立了三川郡、太原郡、東郡等,為秦始皇的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秦王嬴政長大,呂不韋變成了他親政的障礙。終於,在嬴政平定嫪毐之亂後,奪取牽扯其中的呂不韋的權力將其遷往洛陽,隨後又將其遷往巴蜀。呂不韋不堪其辱,飲鴆自殺。
有意思的是,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文臣之首也就是相國或者丞相,都沒有比較完美的結局,而武將的結局都相對較好,當然白起除外。同樣的,以客卿身份入秦的六國名士,在秦國為相的結局都不太好,但秦國宗室之中的丞相結局一般不錯。戰國之世,丞相開府理事,權柄極大,若不能得到國君的支援與信任,自然會面臨極大的危險。“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在嚴苛的秦法面前,一旦被君主認為有罪,無論之前做過多大的貢獻,下場難免悽慘。
-
16 # 江湖小曉生
每個人的生死貧富,其實跟這個人一生所作出的事情,是有分不開的關係的。商鞅、張儀、範睢、呂不韋,這四位可以看成是幫助秦國從弱小走向壯大的四位丞相。那麼為什麼他們的結局並不好呢?
商鞅動了太多人的乳酪,當然必死無疑。商鞅在秦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秦國大良造,掌握軍政大權。秦孝公幾乎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商鞅,希望他能夠透過改革,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商鞅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著手於改革,不怕得罪任何人,使得秦國的軍力和經濟實力逐漸壯大。不過他在改革的過程中,卻得罪了這麼一幫得罪不起的人。這幫人就是秦國的貴族們,秦國的這些貴族自古以來都是享受貴族待遇。他們的子孫一出生就已經註定是要在秦國做官的了,所以這些貴族們一個個都心寬體胖,即使國家再弱小,只要他們的子孫能夠做官,那就沒什麼問題。這種思想跟現在很多弱小的君主制國家很相似,他們明知道君主制度是落後過時的制度,可是掌權者擔心子孫喪失權力,所以寧可不進步,寧可整個國家落後,也不願意選擇改革。一旦改革,皇權一定會旁落,貴族們利益也一定會得不到保障。商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對貴族的世襲制度下手了。沒有軍功的貴族後代,一律不可以繼續擔任官職,這是鐵一樣的紀律。
儘管秦孝公活著的時候,很多貴族對此都嚴重抗議,可是沒有用啊。秦孝公對商鞅是非常信任的,什麼都聽他的。
此外商鞅還推行了嚴格的法制,不管誰犯罪都要受到懲罰,這又傷及到了貴族們的優越權。他們過去犯罪可能給點錢就了事了,但是商鞅上臺以後,必須要懲治這些人。甚至連秦孝公的哥哥也未能倖免。
這兩件事情觸碰的蛋糕實在是太大了,這幫人自然是要找商鞅拼命的。所以秦孝公去世以後,失去保護傘的商鞅,立刻被五馬分屍。
張儀沒有建立強大的團隊,一直都是單幹。張儀在秦國做丞相,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因為他不喜歡團隊合作,畢竟個人能力太強悍,所以就算是團隊合作也未必就有他個人行動效率高。
他的一張嘴皮子,簡直能夠把死人給說活過來,所以深受秦惠文王的賞識。張儀也不辱使命,常常獨自出使各國,為秦國爭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那件著名的欺騙楚王事件,讓張儀一度成為了千年老賴,但是他對秦國是忠心耿耿的。就算是去別國做丞相,那也是為了給秦國爭取利益。結果張儀卻被秦惠文王給出賣了,被欺騙以後的楚王,聲稱願意割讓土地來換取張儀。秦惠文王居然眼紅了,主動要把張儀送到楚國接受嚴刑拷打。這個時候張儀主動要求去楚國,這才化解了這次的尷尬。其實張儀早就心寒了,自己為秦國如此努力,卻始終敵不過幾座城池。但是沒辦法啊,他做事情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所有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在思考,一個在做。沒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力量作為張儀的後盾,那秦國隨時都可以捨棄張儀。
張儀的可替代性實在是太大了,這才是他真正沒有好下場的原因。怪只能怪掌權者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絕不會顧及其他。
範睢為了一己私利,自作孽不可活。範睢也是很有才華的秦國丞相,秦昭襄王時期,範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認可,成為一統天下的大策。
可見範睢的能力是比較強大的,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善於妒忌。當時他已經是丞相了,但是他妒忌白起在軍中的功勞太大。
所以當白起在長平之戰戰勝,直奔邯鄲而去的時候,範睢居然在秦昭襄王跟前說白起的壞話。
目的就是為了把白起從前線給調回來,從而使得白起失去滅亡趙國的天大功勞。
這件事對秦國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如果範睢沒有這麼做的話,那麼秦昭襄王一定可以滅亡趙國,說不定可以提前一統天下,畢竟有戰神白起在。
可惜範睢為了個人的私利,把秦國的利益放在了腦後,這件事徹底觸怒了秦昭襄王。
試想一下,秦昭襄王一旦滅了趙國,那天下就沒有敵手了,他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稱帝了。所以是範睢阻擋了他稱帝,他當然要滅了範睢這傢伙。
呂不韋好事多磨,最後把自己給搞死了。呂不韋是這四個人裡面最特別的一個,他最初是做買賣的出身,所以腦筋非常活絡。但是他心裡有野心啊,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不惜花費重金,幫助秦國公子異人回到秦國。
等到異人繼承王位以後,呂不韋也水漲船高,成了秦國的丞相。這個時候的呂不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壞就壞在他的夢想之上,據說他居然想要學習楚國的春申君,把自己已經懷孕的女人送給異人做媳婦兒,結果生了個兒子被立為了繼承人。就這麼著秦始皇上臺了,他極有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反正他老媽跟呂不韋前前後後都有不少瓜葛。尤其是嬴政年幼的歲月,呂不韋時常出入後宮趙姬的寢宮,兩個人徹夜長眠的日子數不勝數。這件事給了嬴政非常大的心理陰影,他不知道呂不韋可能是自己的生父,他只認為呂不韋侵犯了自己的母親。所以嬴政長大以後,依舊還想專權的呂不韋,自然是被嬴政不斷打壓。最終呂不韋居然打算要謀逆,結果被賜死也是很正常的了。
參考資料:《史記》。 -
17 # 娛眼觀影
這個有一鍋燴的嫌疑了,他們的下場也並非都不好,商鞅,呂不韋因為後期已經對王權造成威脅,沒有好下場是必然的。而張儀和范雎對王權威脅則沒有那麼大,所以得善終!
-
18 # 源點1光年
這些人的存在只能是在一個朝代,當江山將要異主時,只有放棄才是最保險的,因為他們可以改變太多,試問如果商君如果還在,贏駟把他能放在什麼位置,難道把他供起來就會好了嗎,要知道商君曾經的位置可以是超脫君主的約束之外的,那麼活著天下人信誰的,還會是贏駟嗎,百姓怕的是商君立的法度,自然也怕商君。再如張儀和範睢,同樣都是贏稷的丞相,都是影響朝局的人物,士為知己者死,是天下仕子的通病,這樣就容易出現朋黨,使的朝局不穩.我們再看呂不韋,他可是以商入宰的少有的人物,手中的財富和人脈那是難以衡量的。防範於未然,是統治者必須考慮到的,至少也是有足夠的力量來平衡各方力量才是最穩的。想想朱元璋還有劉邦,就可以明瞭了。
-
19 # 你不知道的歷史a
這些人都是外來者。秦國看中的是他們的利用價值,一旦沒有利用價值了,很容易就會想到過河拆橋。
這些人根基淺薄。她們能夠得到重用主要是得到了君王的賞識,並沒有得到秦國世族大家的信任,所以一旦君王更換,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大禍臨頭啦!
這些人性格張揚。有才者自古都有傲氣,這些才華橫溢的人無一例外,性格都很張揚,容易遭到秦國世族大家的嫉恨,遭到報復。
這些人都是改革者。改革就會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這些人主導改革,自然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
20 # 貪戀長安韻
首先秦早起沒有相之職位,商鞅官拜大良造!後來秦制變革設立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列三公,為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秦王處理政務。
商鞅
商鞅被秦惠王行“車裂之刑”即五馬分屍而死。
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商鞅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的產生。
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都晚於其餘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和不被別國吞併,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
結果: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難辯,只得逃亡。最後,商鞅在秦軍追捕中斃命,只落得個“車裂”的下場。但變法得以繼續實行下去。
張儀
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因為張儀的縱橫論使得秦國少打了很多仗,商鞅變法後秦國有以軍功論升遷的條例,這樣一來自然就觸怒了軍隊的人,秦武王有是自軍中起來的,自然不喜歡他,所以繼位沒幾天就把他免了,趕去了魏國,任用自己的老師甘茂。而張儀到魏國以後又被授宰相位,但是沒過兩年,就病死了。應該是積鬱成疾。
範睢
一代秦相范雎,他學富五車,睚眥必報,更受到秦昭王的無限的寵信。在秦國,范雎可以說是一個十分了不得的人物,他以魏國罪臣的身份投奔秦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秦昭王的器重,從無任何官職,到客卿,再到秦國丞相。不過,歷史上對范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即使他有很多的功勞在身,有很好的謀略,但是他的人品和性格卻不是很招人喜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把自己作死的! 首先,范雎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三五青年,無背景、無錢財、無官職,這樣的他只是魏國大夫須賈的眾多門客中的一員。春秋戰國時期,世家貴族之間興起了一股在府中豢養門客的風潮,例如戰國四公子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昌平君,他們都是以門客眾多而出名的。那時候,但凡是家裡有一些錢財或者權力的人,都喜歡養一些門客。須賈府中門客算一般多吧,范雎就是其中一個。
范雎看人的眼光不怎麼樣,除了選擇主子這件事,還可以體現在他的朋友和恩人王稽。鄭安平是范雎的好友,在魏國的時候,鄭安平幫助范雎逃過魏王的殺害,還將范雎舉薦給了王稽。在這一點上,鄭安平做得很夠義氣,但是范雎和鄭安平待的時間也有很多年了,他們交情深厚,他應該明白鄭安平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能力到底如何。當初是他向秦昭王舉薦鄭安平為秦國的大將,可是鄭安平卻打不過趙軍。打不過就算了,士可殺不可辱,寧可死在戰場上也絕不向敵人妥協,這才是男兒本色,可是鄭安平卻投降於敵軍,狠狠的打了秦昭王一個耳光。
再來說說王稽這個人,王稽也是范雎的恩人之一,當初也正是因為王稽的不嫌棄,將范雎帶回了秦國,還為范雎提供秦昭王的資訊,幫助范雎見到了秦昭王。范雎因為這些恩情,自然就會對王稽好一點,做點事情報答王稽也是可以理解的。從魏國來到秦國的幾年時間,范雎和王稽經常在一起,他就住在王稽的家裡,對王稽的為人應該也很清楚。他向秦昭王保舉了王稽做河東守,結果呢,結果王稽通敵叛國了。
再說一說范雎自己吧,他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秦昭王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然要有所取捨,可是范雎什麼方法不用,竟然提出了讓秦國太子質於魏的想法。既然他提出了這個方法,那就應該料想到趙國必然會破壞秦國和魏國的結盟,而趙國破壞結盟的辦法就是傷害秦國太子。他本該告訴秦王加派人手保護秦太子,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他自私的性格根本沒有讓他真心為秦昭王考慮。秦昭王痛失愛子,之後又因為范雎的收回王權之策,逼得自己母親絕食而死,秦昭王連番遭受親人離世的打擊,全都是因為范雎。
范雎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善妒,這個人受不了被人忽視,受不了別人搶走他的風頭,希望所有人都圍著自己轉。就是因為這一點,他不顧前方戰事的具體情形,蠱惑秦昭王將白起召回,給了趙國反撲的機會,還誣陷白起,逼得白起自殺。 秦昭王因為范雎失去了兒子、母親和白起,更因為范雎讓前線無數的秦國將士們喪命。范雎推薦的兩個人都背叛了秦國,秦昭王自然會懷疑范雎的居心。因為秦昭王不再相信自己,范雎辭去了丞相之位,回到封地,病死了。
呂不韋
第一,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異人的爺爺秦昭王是一個執政50多年的老國王,父親安國君是一個50多歲的老太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卻遲遲沒有確立嫡嗣,王室的此種狀況潛伏著極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兒子們為爭奪王位發生爭鬥,將會導致秦國內亂,甚至使秦國形勢發生逆轉。呂不韋透過遊說秦國,打通關節,說動了華陽夫人並由她說服了安國君,確立異人為嫡嗣。呂不韋此舉雖然具有政治投機的目的,但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沒有發生內亂,加之呂不韋以丞相職位輔佐異人,把握朝政,使秦國在秦昭王、安國君死後沒有停步,繼續發展,維持了對東方六國的高壓態勢,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從這個角度看,呂不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第二,對外戰爭講究計謀,避免硬仗、惡戰。一部戰國史,從始至終戰爭不絕,一場大戰傷亡的人數往往在數十萬以上。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戰俘竟有40萬人被坑殺!此戰是古往今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當時呂不韋正在邯鄲,親歷了戰爭給趙國造成的創傷。他在秦國執政後反對在戰爭中大規模屠殺。他提出了興“義兵”的思想,所謂義兵,就是“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應該說,呂不韋的戰爭觀是進步的,他在執政中儘量避免硬碰硬的戰爭,以減少損失。前247年,東方五國聯合抗秦,呂不韋設計將聯軍首領信陵君和魏王的關係搞壞,信陵君被撤職,聯軍遂告瓦解。 第三,組織門客編著《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幷蓄,博採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於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嬴政提供了執政的借鑑。可惜,由於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嬴政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後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說起呂不韋的過,莫過於他在處理和趙姬的關係上不乾淨利落,一刀兩斷,以致一錯再錯,釀成大禍。本來,當年他把趙姬送給了異人,異人稱王,趙姬為王后,身為丞相的呂不韋就應徹底了結與趙姬的情緣,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哪知他對趙姬還一往情深,趙姬對他亦戀戀不捨。尤其異人死後,趙姬守寡,兩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無忌憚!這讓日漸懂事的嬴政怎麼看?這讓朝廷官員、民間百姓怎麼看?精明的呂不韋后來也發現自己已經引火燒身,“恐覺禍及己”,主動停止了和太后的往來,但是他又推薦大陰人嫪毐,結果引狼入室,一錯再錯,終於落得滅頂之災。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沒有在治國的大政方針上出現失誤,是從政的高手;卻在情感的小圈子裡喪失理性,迷失方向,導致身敗名裂,令人深思。
回覆列表
商鞅輔佐秦孝公、張儀輔佐秦惠文王、范雎輔佐秦昭襄王、呂不韋輔佐秦莊襄王和秦王政,最終使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歸天下於一統,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這些秦國功臣功不可沒,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衛華人商鞅從公元前359年入秦輔佐秦孝公,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的當年,被秦國貴族誣陷謀反,商鞅迫於無奈舉兵造反失敗後被殺,屍體被車裂於秦都咸陽,商鞅侍奉秦國21年,到頭來落得個謀反車裂的結局,可以說算是結局最壞的秦國功臣了。
魏華人張儀從公元前328年入秦輔佐秦惠文王,到公元前311年因為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導致張儀失寵,一失寵就有無數的秦國大臣向秦武王詆譭張儀,張儀透過計策離開秦國來到魏國,以躲避來自秦國的迫害,最終在第二年,老死於魏國,張儀原本就是魏華人,侍奉秦國17年,死時回到魏國,雖然離開了權力中心,但落葉歸根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結局,並不算壞。
魏華人范雎從公元前266年被秦昭襄王拜為丞相,到公元前255年因病在秦國去世,范雎侍奉秦國也有11年,范雎是因為他所推薦的兩個人鄭安平與王稽在秦國犯了法而受到牽連,而被迫辭去相位的,因為秦國法律規定所推薦之人犯法,推薦人要承受同樣的處罰,不過由於秦昭襄王的刻章庇護,范雎沒有遭受同樣處罰,但也被迫辭去相位,鬱鬱而終,不久就病死了,范雎的結局應該算不錯了,如果沒有秦昭襄王的庇護,可能會被誅殺三族。
衛華人呂不韋原本是個商人,因為發現了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是奇貨可居,因此以商人身份大力投資贏異人,透過運作將贏異人推上秦國太子之位,贏異人成功當上秦國國君後,呂不韋因為居功自偉,被封為秦國丞相,封十萬戶侯,贏異人只當了三年秦王就去世了,秦王政就成為秦國國君,呂不韋因為長期把持秦國朝政,同時帶來了嫪毐之亂,遭到秦始皇的逼迫而服毒自殺,呂不韋算是間接被秦始皇逼死的,結局也算不太好。
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這些秦國功臣的最終結局,與他們一生的經歷和所作所為是分不開,雖然每個人的結局不同,並且造成此結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四個人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這一點也是造成他們結局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就是:四個人曾經都處於權力高峰,而在權力鬥爭中失敗才導致最終的結局。
自越王勾踐賜死功臣文種,被范蠡稱為: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後,國君與功高蓋主的權臣之間似乎有了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君權與相權之爭,同時圍繞著權力爭鬥,同僚之間、上下級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權力之爭。
比如商鞅,秦孝公在世一天,商鞅就存在一天,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即就倒臺,為什麼?你可以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歸根結底還是權力之爭,商鞅在秦國變法21年,秦國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商鞅而不知道秦王,秦國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出於商鞅的提拔,商鞅在秦國的存在就變成了掩蓋君權的威脅,不在乎商鞅是否有這個意識,而在於剛繼位的秦惠文王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商鞅之死就成了必然,在秦國群臣對商鞅群起而攻之時,秦惠文王冷眼旁觀的態度本身就說明了態度。
張儀同樣如此,秦惠文王在位時,張儀就沒事,而且還受到重用,執掌秦國相國十餘年,秦武王一即位,就對張儀那一套不感興趣,固然有秦武王的性格特點,更多的是秦國國內對張儀不滿的大臣趁機陷害張儀,才讓張儀想法逃到魏國,為什麼要陷害張儀呢?因為張儀僅僅憑一張嘴就獲得重用,讓這些人不服氣,有些人嫉妒,有些人是因為權力之爭,不過張儀的智慧還是讓自己終老一生。
范雎更是經典,范雎的上位本身就是掀起了一場權力鬥爭,范雎設法讓秦昭襄王驅逐秦國掌權已久的四貴: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和宣太后,罷免了秦相國魏冉,范雎才被秦昭襄王拜為相國,成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沒有人能永遠待在權力的高位,范雎也是如此,因為范雎所推薦的兩個人鄭安平和王稽犯了法,而受到了秦國很多權貴的指責,秦昭襄王起初下令不準議論此事,想借助君權保下范雎,但事情越鬧越大,兩個推薦人一個投敵叛國,一個私通諸侯,都是誅三族的死罪,秦王終究無法保全范雎,范雎只得主動辭職,只要丟掉權力,范雎就是安全的,這也是范雎能夠自然死去的原因。
呂不韋也是如此,在成功輔佐異人成為秦國國君後,呂不韋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不僅成為秦國丞相,而且還有史上最大規模的封賞:封十萬戶侯,這種封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呂不韋也成為秦國最有權勢的人,從出身低微的商人到戰國最強國秦國的丞相,呂不韋就是一個傳奇。
可惜呂不韋在權力頂峰不懂得收斂,不僅敢私通太后,而且其家養門客上萬人,掌控秦國朝政20多年,勢力遍佈秦國與天下,即使被秦王政免去相國之位,家中依然是賓客如故,人流如雲,這種權勢對於年輕的秦王政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威脅,所以逼死呂不韋就成了秦王政的選擇。
簡單地說,商鞅和呂不韋屬於相權與君權之爭,與國君爭權或者功高蓋主,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商鞅被車裂,呂不韋被賜死,張儀和范雎是屬於同僚之間的權力之爭,是秦王默許的,結局相對來說好一點,所認張儀和范雎都能自然死亡,但無論是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決定他們命運的只有秦王,而不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