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aniforget999
-
2 # 天國第一美男
我來告訴你其中的一個真實的歷史事實,韓信原來有老婆,劉邦為了拉攏韓信,把自己的唯一都妹妹賜給了韓信做老婆,而且有了兒女。千真萬確!!!
-
3 # 浪漫星空81808118
韓信被滅三族,後人全被殺光,天下可憐之,他許多老部下偷偷給韓信一族人燒紙記念,劉邦知道後也沒追究這些人,劉邦心裡感覺還是對不起韓信的。
-
4 # 財運亨達
歷史記載,韓信被呂后殺死後,韓信是被滅族的,所以也就沒有了後人。但也有歷史記載,韓信被滅門時,有一個三歲的兒子,被韓信家客藏匿 ,還得到蕭何保護。最後被蕭何送到南越王趙佗處,並得到精心撫養。
後來韓信這唯一的兒子居住在了南海郡,為躲避追殺,期間將韓姓拆分,改為“韋”姓。
到唐代,這支韋姓家族歸附衛國公李靖。他們一直居住在合浦欽州一帶。
-
5 # 靜裡水聲1
韓信被是呂后滅了三族,沒有後人。不是劉邦殺的,和劉邦陳平沒有任何關係。韓信輕薄無禮,對樊噲不敬,處處打壓樊噲,被呂后聽在耳中,看在眼裡,劉邦病危之中,呂后掌權,韓信就死到臨頭了。
-
6 # 卓別林的歷史書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淮陰侯韓信是被夷滅三族的,所以沒有後人。而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件事情按常理推斷,他當時應該也沒有什麼比較近的親戚了。
第一、韓信在少年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死了,他沒有錢安葬母親,只好簡單的埋葬了。連一個能借喪葬費用的近親都沒有。
第二、他只能去村長家蹭飯,後來去河邊找漂母去蹭,真的是無依無靠。
至於有一些書籍中提到韓信的後人,說的是“韓王信”,與淮陰侯韓信是不同的兩個人,都是同時期的人物。《史記》中淮陰侯韓信是單獨做傳《淮陰侯列傳》,而韓王信是與盧綰合併在一起的《韓信盧綰列傳》。或許司馬遷認為韓王信與盧綰都封過王,也都叛逃過匈奴,兩個人有諸多的相似之處,才放到一起做傳的吧。
-
7 # 老實人侃歷史
韓信是被呂后殺死的,在韓信被殺之後,他的家族全部被滅了。因為韓信被滅族的時候,他們家的情況全部給抹掉了,以至於我們到今天都不知道韓信的妻子是誰,韓信的兒子是誰,似乎韓信天生就是一個孤兒。因為韓信是被滅族的,所以,他也就沒有了後人。
後來有些韓信後人的記載,比如族譜。現存族譜大都是明清時修訂的,其中不少是牽強附會。記載韓信有後代的《峒溪纖志》《滇南新語》等書籍,編撰於清朝,不是史書。
韓信所在朝代的《史記》和後來的信史《漢書》,都證明韓信被滅族,沒有後人存活下來。
-
8 # 小尋製作
漢高祖十年(前197年),韓信命王黃等人勸說陳豨,使其誤信而反。十一年春天,韓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侵入參合,對抗漢朝。後被殺。
韓信投靠匈奴的時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頹當城,生了一個兒子,因而取名叫頹當。韓太子也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嬰。 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年),韓頹當和韓嬰率領部下投歸漢朝。漢朝封韓頹當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弓高侯的軍功超過其它將領。爵位兒子傳到孫子,他的孫子沒有兒子,侯爵被取消。韓嬰的孫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
韓頹當孽孫韓嫣,少年是皇帝的玩伴,太子時得寵,後因出入永巷不忌,以奸聞於太后,被王太后賜死。他的弟弟韓說,韓頹當庶孫因作戰有功封侯,並多次受命為將軍,最後封為案道侯。兒子繼承侯爵,一年多之後因犯法被處死。又過一年多,韓說的孫子韓曾被封為龍額侯,繼承了韓說的爵位。
-
9 # 天晴愛睡覺
劉邦誅殺韓信是以謀反罪名,最後是把韓信後代斬盡殺絕的。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說:“漢朝初年,劉邦部下的大將韓信的兒子韓天貢逃難到廣西,為了掩人耳目,避免殺身之禍,把韓姓改為韋姓,後來韓信部下有廣西人,也都改為韋姓。”。在廣西性韋德大多數都是韓信的後代。漢初韓信之後裔,為避難簡改為韋氏。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韓信一族險遭滅門之災,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今廣東、廣西一帶)躲避,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為姓氏。
-
10 # 小龍女5505
西漢三傑之一、也是開國功臣猛將之一淮陰侯韓信被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丞相蕭何設計誘殺於宮中後,還被滅了父母、妻兒共三族親人。
-
11 # 廣東軍少
韓信是被滅族的,他的家人全部在那一次災難中被屠殺掉了。所以,也就不存在韓信的後人,以及劉邦如何對待他後人的說法了!
這個時候,我們要問一下,韓信到底是如何死的?犯了什麼罪?他是被呂后殺的,還是被劉邦殺的?
事實上韓信的死,和他的任性有關!
本來北方的陳欷叛變了,劉邦想要韓信一起去,韓信說自己有病,去不了。劉邦不高興,不過,他還得要出征呀!
於是,劉邦就自己去了,若是韓信這一次跟著劉邦去,肯定也不會被殺了。
就是在劉邦走了之後,韓信被呂后算計上了。
不知道呂后是從哪裡聽來的訊息,她聽說劉邦率軍出征之後,韓信早就和陳欷商量好了,兩個人要裡應外合把大漢給推翻。
因為劉邦不在都城,韓信可以趁機殺入到都城,然後把姓劉的給幹掉!
呂后很害怕,她就把蕭何給叫來了。
呂后問蕭何,聽說韓信想要造反,如何才能捉住韓信呢?
蕭何告訴呂后,抓住韓信很容易,你就說劉邦打了勝仗回來了。現在要宴請群臣,讓韓信來喝酒。
呂后依計行事,他就派人請韓信去了。但是,韓信還是說自己有病,去不了。
因此,他就沒有去。
呂后看韓信不上當,然後再問計蕭何。
蕭何這一次只能親自出馬了,他來到了韓信的家裡,找到韓信和韓信一起去宮中。
韓信見蕭何親自來了,蕭何的面子韓信還是要給的。因為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曾經的輝煌。
所以,韓信就給蕭何一起一起到老未央宮。
事實上呂后早就在這裡埋伏好了刀斧手,在等著韓信了。韓信到了未央宮,就被抓了起來,然後被呂后滅族了!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韓信的死,蕭何手上也是有血的。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韓信是被冤殺的。
那時候的韓信,已經是被貶為淮陰侯了,侯爵是沒有兵權的,若是韓信想要趁著劉邦不在,殺到宮中去,他必須也要有人呼叫才行呀。
再說了呂后到底是聽誰說韓信要造反的,這個她都是沒有說清楚的。就說韓信要造反了,要把韓信給抓起來。
說實話若是韓信真的要造反,蕭何來找他,他也不回去,直接把蕭何給扣押了,帶人殺到宮中不就得了嗎?
總之,韓信自從進入未央宮,他就被殺了,同時,他的家人也被滅族了。
當劉邦平叛了陳欷的叛亂之後,回到了長安,呂后告訴劉邦,韓信已經被自己給滅族了。
當時劉邦聽到這個訊息的表現是,“且喜且憐之”!這是司馬遷寫的原話。
大致意思就是既高興又覺得可憐,畢竟韓信這麼大的一個英雄,竟然死在了女人的手裡,劉邦應該是為韓信的死感到可惜的!
但是,這也是劉邦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他肯定和呂后說過殺韓信的事,要不韓信如此重要的臣子,呂后一個女人怎麼敢輕易殺韓信這樣的功臣呢?
-
12 # 罷了罷了去
公元前196年,被劉邦譽為漢初三傑的韓信被呂后所殺,同時被誅殺的還有韓信的三族。
據《漢書·韓信傳》開篇:
韓信,淮陰人也。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其母死無以葬,
可以看出,韓信家貧、母死、還經常寄人籬下,典型的一個“趙氏孤兒”(可能沒有親族)。後來功封齊王,衣錦還鄉,韓信千金饋贈縹母、封當初讓他忍受“胯下之辱”的人為中尉,史書中卻始終沒有提他的親族怎麼樣。我們只能認為韓信也許是真正的“孤兒”,要不然當初為什麼顛沛流離,寄人籬下?
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韓信肯定有自己的一個家庭。雖然歷史上沒有寫,但是做為一個正常的男人他肯定會有。韓信的王宮不止一個老婆,更不止一個孩子。所以在呂后殺韓信當天立即下令誅殺韓信的三族。這對本來就“人丁不旺”的韓信來說,是一個滅族的教訓。而當時的劉邦還在平叛陳豨的路上一無所知。
所以,根本不會有“淮陰侯韓信被殺後,劉邦對他的後人怎麼樣”的問題。劉邦縱使想對韓信的後人怎麼樣也晚了,呂后早就幫劉邦做完了。
-
13 # 付凱91458867
韓信的後代怎樣了 關於韓信的成敗之謎解析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他的一生是極為輝煌的,但是晚年的悽慘,不經讓人聯想,他的後代如今生在何方?
在西漢建立不久之後,功高蓋主的韓信,遭受了猜忌,於公元前196年,在未央宮內,被呂后所陷害,死法極為殘忍。呂后為何會這麼做呢?司馬遷認為這是劉邦的本意,只不過是借呂后一手,殺害自己的功臣,以減少自己的罵名。把韓信和陳豨扯在一起,認定他們有謀反之罪。但事實兩者並沒有聯絡之實,何來一起謀反,這些史料也就成了日後司馬遷從側面說明韓信是被劉邦所陷害的最有力的證據。劉邦為了斬草除根,並沒有因為他之前的功勞而仁慈,而是下令誅殺韓信的三代。
根據京兆堂《韋氏族譜》的記載,韓信有一幼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委託給蕭何照看,於是蕭何把幼子帶到了南越,囑託給了趙佗撫養。在韓信被殺害之後,劉邦對其他功臣的猜忌也就日益加強,隨之到來的就是,派遣5百兵包圍蕭何家,對蕭府日夜監視,直到蕭何因貪汙進監獄。這些異常行為表明,蕭何救幼子的真實性比較大。
直到《樵書》上記載,說廣東一帶,有個名叫韋土的官員,就是韓信的後代。其中也記載了蕭何救幼子的事件,並且把這個幼子的姓氏有所改變,去其一半,只有韋。這樣才使這幼子躲過劉邦的抓捕,逃過一劫。
眾多史書的記載,都認為韓信留有後子,只不過是以韋姓隱姓埋名,那就確定韓信是留有後子的,並且韋氏一族是有延存至今的,保留著韓信的血脈。
說實話韓信死的太冤了,沒有韓信哪裡有劉邦,估計早被項羽給滅了,劉邦就是個地痞無賴,哪裡有項羽英雄豪傑,不值得啊!
-
14 # 這些歷史要讀
漢高祖劉邦既然要殺韓信,又怎麼可能會留下韓信的後人呢,肯定是斬盡殺絕,不留後患。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劉邦在穩坐天下後,便開始對那些功臣們大開殺戒,韓信、英布、彭越等都無一倖免,而且這些被劉邦誅滅的功臣們,也基本上都是身死而族滅,韓信就是如此。
漢高祖十年(即公元前197年),陳豨起兵反叛,高祖劉邦御駕親征,率兵前往剿滅。當時,韓信託病沒有隨從。事後,劉邦便以韓信與陳豨暗約謀反為由,讓呂后命令刀斧手將其拖到殿旁鍾室中殺死。處決韓信後,呂后還下令誅滅韓信三族,將韓信妻兒家眷斬盡殺絕。
然而,韓信並沒有因此而絕後。事實上,韓信還是有後人倖存下來了。當初呂后誅滅韓信三族,他年僅三歲的幼子被蕭何暗中保護下來,並將其送往遠離漢廷勢力的南越國(即嶺南的兩廣地區)避難。韓信的後代為了避禍,不再姓“韓”,而是將“韓”字去掉一半,改姓“韋”。
而韓信的幼子南下避禍一事,則被嶺南的韋氏族譜世代記載下來,並且還有唐代碑文為證。如今,韓信的後代韋氏族人主要分佈在廣西一帶......
-
15 # 江湖小曉生
韓信作為幫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大將軍,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他在軍事上基本上沒有對手,可惜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后的手裡。那麼韓信死後,他的子孫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
根據《史記》記載,韓信滿門被殺,沒有子孫活下來。很可惜的是,從《史記》的記載上來看,韓信的後人應該都被殺光了。當初劉邦平定了天下,功高蓋主的韓信被封為了齊王,後來被改封為楚王。
劉邦為了饒韓信一命,以譴責的方式,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可是韓信是政治上的白痴,他哪裡懂劉邦的意思,甚至對劉邦心生怨懟。
劉邦捨不得殺韓信,不代表其他人捨不得。當時韓信偷偷的準備著謀反的事情,呂后覺得不對勁,就和蕭何聯合在了一起,把韓信騙到了宮中,用亂棍給活活打死了。
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史記》
韓信死了以後,呂后為了斬草除根,居然把韓信三族都給滅了。這三族裡面,當然包括了韓信的子孫後代。
也就是說,韓信被殺以後,他全家都被呂后斬草除根了。那麼韓信就沒有後代流傳下來,實在是比較可惜的一件事。
韓信的出身,我們不得而知,韓信的子孫後代,我們又找不到下落。在歷史的煙塵中,韓信就好像是上天派下來辦一件大事,辦完事情就被上天給收走了一樣。
根據廣西京兆堂《韋氏族譜》來看,韓信還真的有後人活在世上。這是一份比較令人吃驚的爆料,從《史記》上簡短的描述來說,其實我們可以認定韓信全族被滅,後人自然也無法逃脫。但是京兆堂《韋氏族譜》中卻記載了另外一個版本。
當初韓信的兒子被韓信的門客蕭美給藏匿了起來,門客知道蕭何跟韓信的關係不錯,韓信被殺完全是呂后一手主導的。
門客蕭美前去跟蕭何攀談了一番,蕭何一提到韓信的死,就淚流滿面,覺得這是天底下最大的冤案,這個時候,門客蕭美才認定了蕭何跟韓信關係是不錯的。
所以門客蕭美就將韓信幼子尚在的事情告訴了蕭何,蕭何大驚失色,認為漢朝已經容不下韓信的兒子了,所以就把韓信的兒子送到了南越國,他認為南越國王趙佗,肯定可以保住韓信的兒子。
所以蕭何便吩咐蒯徹、蕭美將韓信的小兒子送到了趙佗那邊去,並且給趙佗寫了一封信。趙佗得知以後,便收留了韓信的小兒子。
為了保證韓信的血脈不斷,他們家取韓字的一半韋作為自己的姓氏,自此在廣東、廣西一帶繁衍生息。
韋瀅就是韓信的小兒子,他長大以後,文武雙全,在19歲的時候,被趙佗分封到了濱海地區,此後世代都是這裡的首領。
京兆堂《韋氏族譜》的真實性有沒有佐證呢?這份族譜裡的記載,無疑給韓信後人的命運,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份族譜上的記載是不是真的。
要分辨這份族譜的真實性,其實只需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第一、有沒有證據證明韓信的門客曾經藏匿過韓信的小兒子?目前還沒有。第二、蕭何給趙佗寫的信,有沒有在其他方面得到佐證?雖然沒有直接看到蕭何的信件記錄,但是韓信剛被殺,蕭何家就被劉邦派500甲士給圍起來了,可見犯了大錯,這從側面可以佐證蕭何極有可能在韓信的事件上動了手腳。第三、蒯徹和蕭美帶韓信幼子前往嶺南。宋朝挖水井的時候,發現一個古碑,上面寫著一句謎語詩:漢代功臣銘,隱在秦城井。這或許是印證之一。第四、韓姓改為韋姓。這方面的記錄那就比較多了,在嶺南當地,很多韋氏家族的族譜中,都有將韓姓改稱韋姓的記錄。第五、子孫後代是否為土官。嶺南地區韋氏在當地世襲土官,是有明確記錄的。而且他們留下的碑文裡,也有自稱自己是韓信後代的記錄。透過這幾方面的探討,我們會發現,這份《韋氏族譜》所記錄的故事,真實性雖然沒有得到確鑿認定,但是也有了一定的佐證。只等後人繼續尋找新的證據來證明或者推翻它了。
總結:韓信死的的確願望,沒個後代說不過去。說實話,沒有韓信的話,劉邦壓根就奪取不了天下,首先項羽這一關他就過不去。因為項羽軍事能力太強,世上能對付項羽的,只有韓信。
當初蒯通勸說韓信自立的時候,韓信卻表示劉邦對他有恩情,他不能背叛劉邦。正是因為這種恩情作祟,使得韓信錯失了奪取天下自立的機會。
由此可見,劉邦要感激韓信,大漢朝的建立也多虧了韓信。可就是這麼一位功勳卓著的大功臣,最後卻被呂后設計殺害。的確非常讓人頭疼。
為此韓信沒有留下個後代,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所以我們姑且還是相信《韋氏族譜》的記載吧,好歹讓這樣的英雄,給後世留下一點念想。
參考資料:
《史記》
《韋氏族譜》
-
16 # 開涮歷史
漢六年,漢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
也就在前一年,韓信剛剛作為總指揮在垓下打敗項羽,然後劉邦隨即奪了他的兵權,由齊王改封楚王。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聽到有人告發,劉邦那根敏感的神經被撩動,為避免動干戈,陳平出主意讓劉邦以巡狩的名義到楚國雲夢澤。
韓信本想發兵造反,但是又覺得自己的無罪,劉邦沒什麼理由殺他,想去見劉邦,又怕被生擒,結果韓信身邊有人出了個騷主意——讓韓信交出鍾離昧,向劉邦獻媚。
鍾離昧是項羽的部將,韓信十面埋伏圍項羽,其實還網開一面,鍾離昧就是垓下之戰的漏網之魚。
項羽兵敗後,漢政權追捕霸王餘黨,鍾離昧與韓信交好,為避禍,隱匿在楚王府。
結果韓信採納門客的建議,背信棄義殺了鍾離昧,提著他的人頭見劉邦,劉邦毫不客氣地把韓信扣下,帶回長安,貶為淮陰侯。漢十年,即公元前196年,劉邦帶兵前往代地平叛。
韓信有謀反意圖,被呂后設計,由蕭何騙入長樂宮鍾室斬殺。呂后下令夷滅韓信三族。
《史記》記載:“遂夷信三族。”
這麼說來,韓信應該是絕後了。也就不存在劉邦怎麼對待韓信後人的事。
但是,關於韓信後人還有一個傳說。
韓信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傳說,蕭何為維護漢政權,夥同呂后誘殺韓信,心裡有愧,他連夜偷偷將韓信幼子韓修送到南越王趙佗處撫養,並改姓“韋”。
有人考證:“韋則相傳淮陰侯少子,蕭相國以託南越王,其子孫散居蠻土,去韓之半以韋為姓者也。”如今,兩廣一帶很多韋氏居民都自稱是韓信後人。《百家姓》註釋也有這個說法:“時韓信後人避禍曾藏身南粵(今兩廣一帶),僅以姓氏的半邊韋字作姓,故今廣西壯族多韋姓。”
-
17 # 歲月是一條河流
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助劉邦平定魏、代、趙、燕、齊諸侯五國,並最終在垓下圍殲楚軍,可以說是西漢開國的第一功臣。
韓信是一個軍事天才,但卻是個政治素人,不善權謀,而且還恃才自傲,這就屢遭劉邦猜忌。
韓信在前203年,佔領齊國後,便要求劉邦封其為代理齊王。劉邦當時被項羽圍困於滎陽,聞訊大怒,痛罵韓信。
但在陳平、張良的勸解下,為了防止韓信手擁重兵生變,劉邦也只能遂了他的心願,並且還虛情假意地去掉“代理”二字,封其為齊王。
韓信邀功求封,已觸怒劉邦,但膨脹的韓信卻絲毫無覺。
此後,劉邦與韓信約定合圍項羽,韓信卻按兵不動,這也令劉邦極為不爽。但此時還要用韓信拉磨,劉邦也只得強壓怒火,安撫韓信。
所以,在消滅項羽後,劉邦立即著手解除韓信的兵權,開始卸磨殺驢。
劉邦藉口韓信勞苦功高,不忍再令遭受兵戍之苦,令其交出兵權。
同時,韓信在齊國的一切權力被收回,劉邦的庶長子劉肥被任命為齊王。而韓信則被安置到面積更小的下邳做楚王去了。
前201年,韓信因收留楚將鍾離昧,又被劉邦貶為淮陰侯。
自視甚高的韓信認為自己淪落與灌嬰、樊噲等人同等地位,而鬱郁不舒,經常稱病不朝,並鼓動鉅鹿郡守陳豨叛亂。
前197年,劉邦率軍親征反叛的陳豨。這時,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謀反。
呂后因此設計將韓信誘騙至長樂宮鍾室,誅殺韓信,並夷三族。
韓信功高震主,慘遭夷族,應該是沒有後代倖存在世的。而多年後,生活在嶺南地區的韋姓人卻自稱為韓信的後人,這又是為何呢?
據《千百年眼》記載,前196年,韓信被族誅時,他的3歲幼子被家客藏匿。
後來,韓信的幼子在蕭何的幫助下,投奔了南越王趙佗,並被趙佗認為義子。
為了逃避朝廷的搜捕,趙佗為其義子改姓為韋,並賜給他沿海的一片封地。此後,韋姓人氏在廣西一帶繁衍開來。
但也有史學家對嶺南韋氏系韓信後人之說存疑,認為嶺南壯族韋氏與漢姓韋氏並無關聯。
-
18 # 衛生健康長治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韓信有後人嗎?
在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人自認韓信後人。
直到2001年,有人在陝南城固縣原公鎮西壩村發現的清代《韓氏宗譜》,並根此宗譜, 得出唐文豪韓愈乃漢大將韓信六十世孫的結論 。
其敘述韓信有後代及與韓愈關係的一段的文字如下:
蓋聞, 人之有祖宗猶水之有源, 木之有本也。溯源探本, 後嗣之職, 今就其知者序之,疑者存焉。如我韓氏本姬姓之苗裔, 周襄王時有食採於韓者, 因以為姓焉 。如韓厥及起世為晉卿, 能有可考六傳而與趙魏兩家三分晉地, 化家為國, 及週末嬴秦氏兼併六國, 其旁支之子抱其宗譜以奔楚, 兩傳而生韓信。信有雄才大略, 文武足備, 為古今名將。始因家貧而投霸王項羽 。羽僅授以執戟郎官, 不能大用, 故異楚而就漢, 佐高祖平定天下, 爵封淮陰侯, 三傑之中公與名焉 。其子後從居於西蜀, 相傳六十世後遷居河南, 逮唐文宗時而文公生焉。韓文公名愈字退之, 憲宗擢為太尉, 爵封昌黎伯。以文字著名, 有原道論、佛骨表等文傳世 ……
但是很明顯,僅憑一清代民間宗譜, 在無其他史料佐證的情況下,這個《宗譜》非常有往自己祖上貼金之嫌。
又據明人來元成《樵書》雲:“廣南有韋士官者, 韓信之後也。當淮陰鍾室難作之時, 信有客匿其孤, 求撫於蕭相國。相國作書, 致南粵尉( 趙) 佗 。佗素重信, 又憐其冤, 慨然愛託, 姓之以韋者,去其韓之半也 。此後清人陸次雲《峒溪纖志》 、張爾岐《蒿庵閒話》 、褚人獲《堅瓠七集》等均載此說 。清初桐城詩人方文還據此賦有《韓侯兒》一詩。
方文《韓侯兒》詩中說 :“魏晉以後休隱瞞。”但這詩句卻寫於相隔 1800 多年後的明末清初,也是不能證明韓信後人的存在。而他們考證所傳的故事裡,有另一個大漏洞。說呂后騙殺信,是與蕭何共謀,正所謂“敗也蕭何” 者。這樣的情況下,蕭何既然要至韓信於死地, 又怎麼會生出救孤之心呢?其實再看這些感嘆聲音的時間,不難明白,那個明末清初的時候,多少文人士子也是借古喻今,希望明朝有“太子”,有後人可以留下來吧。
-
19 # 李飛叨
韓信被滅了三族,還能留下什麼後人?但後來的確有人自稱是這位“兵仙”的後人,這又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對於韓信這位兵家奇才,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他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蓋世奇功,更因為用兵如神而被稱為“兵仙。不過雖然他打仗是把好手,但在是不是造反獨立這件事上,卻十分優柔寡斷。臣服於劉邦有些不甘心,想造反又前怕狼後怕虎,結果最終蕭何夥同呂后對他下了毒手。
因為韓信功勞大,劉邦又是個流氓,所以大家對韓信的死基本都報以同情,也自然在心理上希望他能後繼有人,但真實的情況和大家的希望卻完全不同。根據《史記》的記載,蕭何和呂后合謀殺了韓信之後,同時“遂夷信三族”,也就是說,韓信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都被殺了個乾乾淨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不可能留下後人的。
後來之所以出現韓信還有後人的說法,是源於廣西發現的一塊石碑。此碑名為《六合堅固大宅頌碑》,是唐代澄州(今廣西上林縣)刺史、壯族部落首領韋敬辦為了紀念新居落成撰寫的。韋大人在碑文中說道:維我宗祧,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望無階,列牧諸邦,數封窮日。
大概意思就是:我們的先祖以前是住在長安的,後來才到了南方,他曾是諸侯之類的存在,獲得過很多封賞。
由此就有了這樣的傳說:韓信被殺之前,蕭何憐憫他的遭遇,私下將韓信的幼子保護了起來,後來這個孩子流亡到了南方,並且為了躲避劉邦的追殺改了姓,由韓而韋,所以韓信是有後人的。據說還有相關的族譜可以作為佐證。
這事兒怎麼看都不靠譜。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不假,但他也是呂后殺韓信的同謀,怎麼可能良心發現去救援韓信的後代呢?難道他不怕劉邦和呂后發現之後殺掉他?難道他不怕這個孩子長大之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向他復仇?顯然,以蕭何的智商,是不可能做這樣的蠢事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經過歷代的動亂之後,除了高門大姓之外,其他民間保留下來的族譜都幾經塗炭,現存的族譜也都是後來整理的,所以真實性大打折扣!
韓信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他並沒有留下後人,也是歷史的公論!
-
20 # 史全十美
劉邦對韓信是株三族,還哪有什麼後人。
劉邦做的壞透了,殺功臣,還不如秦始皇呢,秦始皇滅六國,大將王翦和兒子王賁就滅了五國,功勞堪比韓信,秦始皇做了皇帝是怎麼做的呢,不殺功臣,一個都沒有殺,這個是最難得的。
不過秦朝二世而亡後,劉邦建立漢朝,做為皇帝的劉邦就開始一個個誅殺功臣,為以後兩千多年的皇帝開了一個頭,縱觀整個封建帝王時代,幾乎找不出來不殺功臣的皇帝。
也印證了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人啊,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做些什麼……
回覆列表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被蕭何設計騙入宮後,立即被呂后安排的武士拿下,在長樂宮鍾室內被斬殺,“遂夷信三族”!這說明韓信家人在他死後就都被殺光了,沒留下任何後人。
所以,也不存在劉邦如何對待韓信後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