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萊恩校尉

    聰明絕頂,生時一邊享受皇帝生活一邊享受大忠臣、大功臣榮耀,取代前朝當了開國皇帝可還是前朝的第一大忠臣,第一大功臣。

    詳解如下:

    生時位高權重總覽軍國大事,受封稱王,位在天下諸王之上,享受皇帝排場,死前沒有稱帝,死後天下人對他蓋棺定論,他生前為什麼會如此顯貴呢?是因為他是大漢朝廷第一大忠臣,第一大功臣,權勢和榮耀都是大漢天子和朝廷對他信任的表現、對他功勞的嘉獎。天下第一大忠臣和天下第一大功臣這是天子和百官合議後必須給他的評價,否則無法向天下人解釋他生前的顯赫。

    他生前被任命為丞相、被封為王還是享受的著皇帝待遇的王,這是實實在在的享受了皇帝生活。

    死後被追封為大魏帝國魏武帝,成了大魏帝國的開國祖皇帝,實實在在篡位稱帝,可這不是他自己想當這個皇帝,是別人硬要給他上尊號,所以他既是新朝的開國之君卻依然是前朝的第一大忠臣、第一大功臣。

  • 2 # 阿海的眼

    亂世能成大事者皆英豪。

    對於水火中的人民,能早日完成統一大業,早日結束戰亂恢復生產對人民就是好事。

    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天下無論是姓劉還是姓吳,都不可能超出封建王朝的框架。從這點上說,早日統一北方,奠定統一基礎的曹操對歷史的貢獻是積極的。

    用一句《三國演義》裡的臺詞來結束這個問題。“也許你們昨日看錯了我曹操,然後今日你又看錯了,可是我任然是我。”

  • 3 # 324號影視廳

    1,曹操愛才,惜才,網羅天下英才。

    2,能隨機應變,做事謹慎小心。

    3,生性多疑,防備心強,

    4,做事心狠手辣,自私自利。

    5,能正確剖析自己,有自知之明。

  • 4 # 非凡一二三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世人最典型的評價。曹操是三國曆史的風雲人物,推動中國歷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但是他的一些做法也令人不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我們應該從正反兩方面,一分為二的看待曹操。

  • 5 # 輝浪迷

    曹操其少年時期懷有大志。但在後續的一系列政治鬥爭中逐漸的被磨滅了心性。被變得冷漠無情。對於漢王朝來說他是不利的,但他也沒有直接篡位。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它又是好的。加快了整個中國地區的統一。曹操是那種年輕時懷有理想的憤青,但因為出身不乾淨,始終被人猜忌。哪怕後來擺脫了宦官的出身。他也試圖闖出一番事業,卻在政治鬥爭中變得冷漠無情。也應父親和弟弟被殺。曹操最經典的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的豪情。

  • 6 # 冰是臥著的水666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曹操舉孝廉出身,以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後組織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遷東郡太守,拜為兗州牧。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通過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216年,被封為魏王。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諡號武,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7 # 使用者bxf

    為統一北方作出很大貢獻,汙點是屠城。殺人過多。政治上打破士族壟斷,不拘一格地招攬人才。在文學方面也有很大建樹,與曹植,曹丕並稱三曹。

  • 8 # 阿漢聊史

    我認為應該一分為二來評價。

    在文化上留下了《觀滄海》《短歌行》等膾炙人口的詩篇,並開創了經久不衰的建興文學。

    負面:

  • 9 # 一叄五柒九

    曹操的是是非非,誰又能說得清?

    都說劉備是好人,匡扶正義,擁戴漢室!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曹氏敗北,漢獻帝劉協這位東漢最後一位天子下場可能比落在曹操手裡更慘吧……天子尚在世,只不過退位而已,就算曹丕,孫權稱18次皇帝,他劉備子孫也不該稱帝!至於孫權同志人家壓根就沒有否認過我就是反骨仔,我征戰天下就是為了當皇帝,不想當皇帝我帶這麼多老弟吃桂花鴨,喝混沌?所以說漢獻帝劉協落在孫權同志手中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綜合上面所說老曹雖然有限制,但起碼讓劉協衣食無憂,快樂無邊吧!

    至於有學者說曹操業餘愛好不檢點,“人妻曹”這個雅號在我看來還是不錯的,起碼真實不藏著掖著!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在屬於他們的年代,沒有對,沒有錯,沒有奸,沒有忠!

  • 10 # 家族誕生

    曹操很像我們現實中的很多人,年少時一腔熱血,想著報效國家和朝廷,對於那些奸臣軍閥嗤之以鼻,結果步入社會發現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然後一步步走了那些軍閥的老路,屠龍少年終究成了惡龍,對曹操不討厭也不喜歡。我更喜歡劉備雖然很多人噴他偽君子大耳賊,但是我覺得劉皇叔至死都沒有變,他依然是那個屠龍少年,光復漢室,仁義當先。

  • 11 # 老柯的隨筆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的形象是一個“大奸雄” 。他滿腹經綸,富有經國治世之雄才。他嚴明執法,率先垂範,在許多戰役中,他身先士卒,在統帥之風上,堪稱一代風範。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孤性多疑,心狠手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也因此讓很多人非常忌恨。

    誠然,曹操這位一代梟雄,確實有太多過人之處的。

    一、愛惜人才 曹操素以愛惜人才而聞名,許多聖賢高手也因此而投靠他的門下,其中包括關羽。關羽為何在敗走麥城後,誓死不降孫權,卻在被圍徐州一土山時,願意投靠曹操門下呢?一方面他是考慮到劉備的兩位夫人的安全,另一方面他也是看到曹操是一位英雄。曹操對關羽“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還送赤兔馬。當時,曹操手下的許多將領不理解,但曹操卻認為,待英雄不可常理推之。

    二、重情重義 在曹操手下,關羽雖然為其“ 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華容道義放曹操,但與曹操對他的情義相比,仍有差距。關羽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曹操未加阻攔,甚至於關羽敗走麥城,身亡之後,曹操為其收屍斂葬,慟哭關羽。這一切都顯示曹操與關羽的君子加英雄之交,不可常人度之。

    三、容人之過 官渡之戰,曹操大破袁紹之後,從繳獲的文書案卷中找出一疊曹營裡的人暗中寫給袁紹的投降書信。當時有人建議追查並嚴加懲治。但曹操的認識與眾不同,表現得格外的寬容大度。他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於是下令將這些密信付之一炬,一概不予追究,從而迅速穩定了軍心。

    “人無完人,慎無苛求,才重一技,用其所長。”曹操大破袁紹焚降書,給我們上了非常有價值的一課:用人需有容人之過。

    四、洞察能力 曹操遠在漢中,卻利用密匣子,指揮調動“素皆不睦”的張遼、李典、樂進三將軍合淝之戰,給我們一個很大啟示,那就是作為領導者,一定要善於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那些有才能之人;在用人問題上,更要根據每個人的潛能,恰當地安排適合他們的位置,使每個人都能夠人盡其才,有用武之地。

    五、善於決斷 官渡之戰,之所以實力雄厚的袁紹被曹操以少勝多擊敗,是因為曹操重視智囊團的作用。而袁紹呢,正如郭嘉在著名的《十勝論》裡所指出的:“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之難,定霸王之業,難矣!”可見,領導者要善於借用他人的智慧,為自己所用,切勿優柔寡斷,外寬內忌。

    六、隨機應變 縱觀官渡之戰,我們不得不感嘆,善於決斷、善於拍板,對於一個領導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性格決定命運。”,原本袁紹是佔盡優勢的場面,就是因為袁紹不釆納謀士的意見,以致於多次坐失良機,十萬大軍只剩八百從騎逃回北方;而曹操,也正因為善於決斷,能夠接受他人之言,才多次化險為夷,最終贏得勝利。

    曹操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小小的校尉到後來三分天下有其二,就是因為他有太多的過人之處!

    曹操,一代梟雄!

  • 12 # zhz兩隻拖鞋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他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也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將他的才智、善惡都揮灑到淋漓盡致。

    他愛才容才,很多出身貧寒,或者人品不好的人他不拘一格的重用,一些的罪過他的人,他出於利益考慮也能控制情緒而饒恕。但卻又妒賢嫉能,並枉殺了很多無辜的人(包括一些品行高潔的人士),他感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人煙”但同時不妨礙自己和部下又多次屠城。

    他對統一北方,恢復北方生產有功勞,並且抵禦了遊牧民族的侵略。但私心作祟做不到“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造成海內不服,戰亂不止。

    曹操最大的缺點就是疑心太重。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投宿呂伯奢家之後,見有人磨刀懷疑呂伯奢家人要害他,於是殺死了呂伯奢全家八口,陳宮見後嘆息:“孟德心多,誤殺好人!”後來,在他們逃離途中,曹操為了斬草除根,又有意殺死了呂伯奢本人,陳宮便嚴厲指責曹操:“知而故殺,大不義也!”而曹操竟悍然宣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13 # 蝶王說書

    如何評價曹操?看到這個問題,我是想了又想。考慮了又考慮。我該不該回答這個問題呢?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嗎?最後。還是一己之私心佔了上風。為了完成夢想,把我一直以來,對三中國人物的評價寫下來。僅僅是個人的意見。

    我一直認為,人生在世,各讀歷史三五本,書中人物眾多。可歌可泣的能有幾人呢?有詩云 :華夏曆史五千年,稱孤道寡數不清,秦皇漢武是英雄,我選魏武當頭籌,政治軍事兩大家,短歌行中憂中華。為什麼這麼認為呢?

    一是,曹操是少年英雄。

    年少時的曹操,既被名士稱讚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是對曹操一生的總結和寫照。由於他生在了亂世,他也曾桀驁不馴,頑劣鄉間。但是他在年長時,卻因其品德,而被推舉為古時的孝廉,這就是少年曹操。

    二是,中年的霸氣。

    曹操因孝廉出仕後。當上守護皇宮的將軍,董卓亂朝後,曹操和王允一起密謀,刺殺董卓,失敗後,他逃回家鄉,招兵買馬。成為一方諸侯。征戰數年後。曹操救回漢獻帝,從此後,他挾天子而令諸侯。興百業,發展經濟,減負稅惠及百姓。給一方百姓,創造了短時間的和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不能苛求曹操。向一個死亡的朝廷和皇帝效忠。曹操一生征戰無數。在政治上創造了“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局面。在軍事上打敗了各路諸侯,建立了魏國基業。在文化上更留下了“龜雖壽“等詩歌名篇。這就是霸氣十足的中年曹操。

    三是,不負人生

    曹操也明白,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的道理。人要留名就要留好名。然而,在他讓天下臣服的過程當中,免不了殺伐決斷,殺了許多的人。因此,他也知道,天下人不可能都對他歌功頌德,說好話。歷史記載也不會完全正確。壯志未酬,自己死後江山會怎樣?百姓會怎樣?這也正是,他看到秦朝末年的大公子扶蘇,留秦二世的信時,常常流淚的原因。人生何其難,各自辯忠奷,是非成敗轉頭空,留於後人說。

  • 14 # 文香閣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政權的奠基人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其中,對內消滅袁紹和袁術、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征討了南匈奴、烏哼、鮮卑等,統一了中國的北方。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率大軍南下,向荊州進攻,而劉表也在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接位並向曹操投降,劉備見此,決定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東吳魯肅到劉備處探聽訊息,劉備也派軍事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同抗力曹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與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也被後世傳為世之梟雄。

  • 15 # perfect陳

    曹操的名字非常聞名於世,他的詩句也是經常被人民傳頌,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確和你想的一樣,就是那句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這句是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以後寫出來的,很多人說曹操非常的壞,而且非常的奸詐,但是曹操非常有野心,並且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所以人們對曹操的評價也不簡簡單單的只是壞處,治國之能人亂世之奸雄就是曹操。

    曹操具有兩面性而且他非常的喜歡招納自己的人才,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大家都知道討賊需要一篇討賊檄文,而袁紹就曾經給曹操寫過一篇,曹操有一個非常要命的病就是頭疼,頭疼起來什麼藥也沒有用,而這篇文章卻將病治好。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卻沿用另外一種說法:“君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從此,隨著小說的流傳,奸雄二字幾乎成為曹操的代名詞。

    評價歷史人物自然離不開功過是非

    如何公正的評價曹操這個人,他機智與奸詐雜糅,豪爽與殘忍並存,時而厚遇英雄,時而又摧殘人才,殺人時心如鐵石,事後又痛心疾首,徵陶謙而屠城。縛降卒而坑之的他同時寫下了《蒿里行》這首反思戰亂,悲天憫人的偉大詩篇。

  • 16 # 月夜luck

    三國故事圓了一部分讀者的明君夢、智者夢、俠客夢,也向另一部分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心機、算計、權術、謀略。浪漫且實用。

    然而三國故事的魅力還不止於此,當我們厭倦了好得不像人的好人和壞得不是人的壞人,曹操世家這一經典反派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於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思維牢籠開始崩塌,臉譜化、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也變得豐滿了起來。

    由於曹操的事蹟知名度極高,本期將以略寫事蹟,詳細探討問題的方式為您講述三國最強世家——曹操世家!

    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讚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曹操是一代軍事大家,對中國軍事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曹操謀求集權,禮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兼併無令弱民兼賦等諸多經濟主張,以及力除社會陋習、以先王之道為教和文學主張,都是對中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亂世之梟雄!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為當世英雄、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曹操有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說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意境。說曹操是政治家,我認為有些評價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殺百姓的暴行,屠殺的黎民達到幾十萬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汙點。其次,曹操個人作風也有很大問題,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好色,曹操為了女人確實到了瘋狂的地步。征戰張秀時霸佔其嬸母,打呂布時強佔其部將秦宜祿的夫人。最後,曹操為了自己的權力‘挾天子令諸侯’而屠殺了許多文臣武將。驗證了封建統治者能為我所用留之 不用則殺之的惡劣作風。我們中國人所崇拜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處?卻並未明言。任何極端的評價曹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更加辨證公正的評價和認識曹操。雖然說我並不是很喜歡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歡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和曹操一樣,有著私心也很有雄心壯志,但是卻沒有曹操的氣魄和曹操的堅持。

    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勇敢的表現自我,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始終如一的堅持,哪怕與世界為敵也要堅守著自己的夢想,或許我們早已擺脫了現在的環境,雖然沒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63歲,皇家醫學院院長吉本串聯了一小撮漢室忠臣在許都作亂,試圖劫持獻帝投奔關羽,曹操的祕書長王必在平亂後傷重而死。64歲,曹操的愛將、連襟夏侯淵在定軍山被劉備軍斬殺。漢中失守,劉備稱漢中王。關羽降於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宛城守將叛變響應關羽。同時鄴城有一位超級演說家魏諷煽動了一大堆官二代準備發動政變。65歲,關羽在曹操孫權兩軍的聯合絞殺之下敗走麥城,孫權居心叵測地將關羽首級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見招拆招,將關羽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

    葬禮之後,曹操在洛陽一病不起,當時曹丕身在鄴城,曹操卻派人去長安急召近年來在軍事上表現搶眼的曹彰,由於曹彰未至曹操就已去世,其動機成為千古之謎。曹操臨終前發表了題目為“分香賣履”的著名遺言,一句軍國大計都不涉及,只是嘮嘮叨叨地安排著小妾們以後的日子到底該咋過。在曹操看來,軍國大計早已安排妥當,屯田保障了糧食,唯才是舉保障了人才的梯隊建設、漢室無人可用,孫劉反目成仇、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曹操想不到他所自豪的制度在曹丕看來是多大的麻煩。曹操充分考慮了那些不忠於自己的人已經被解決得七七八八,卻沒有充分考慮過忠於他的人不一定會忠於曹丕……

    在開啟曹丕時代之前,按照慣例應該給曹操一句評語,筆者原本想刷刷刷寫上一大堆評價,但在1954年,唯一一位與曹操同樣在政治、軍事、詩歌、書法上造詣極深的毛澤東已經為曹操寫下了一段無法超越的詩詞,遂決定老老實實摘錄如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17 # 一直快樂的小螞蟻

    曹操,是三國時期地主階級中頗有才幹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對曹操的評價,歷來有毀有譽。五十年代末,史學界對曹操評價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多數同志同意為曹操翻案。近年來,有的同志又對曹操的評價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擬就新近對曹操的評價問題的論討作一概述。

    一、關於曹操鎮壓黃巾起義的問題

    劉知漸在《評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重慶師院學報》1983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指出曹操鎮壓黃巾起義並未“繼承了黃巾的事業”。黃巾起義的主要目的是要推翻東漢政權。而曹操則代表著東漢統治階級的利益,全力鎮壓黃巾,致使黃河南北的黃巾軍主力很大部分都葬送在他的手裡。他還利用陰謀手段把投降的黃巾餘眾三十餘萬變成維護東漢王朝的地主武裝。他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是鎮壓人民的鄶子手。他就是以此而登上當時的歷史舞臺的。周桓《再論曹操》(《河北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也認為,曹操不僅鎮壓黃巾,而且對黃巾起義的餘波——屯田民起義也不手軟,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向前發展。

    高光復在《曹操評價中的兩個問題》(《北方論叢》1984年第6期)一文中則認為,就曹操一生來說,他的主要活動不是打黃巾,而是消滅群雄,統一北方。他崛起之時,黃巾起義的主流早已撲滅。他雖接受青州黃巾軍降眾,但不是消滅他們,而是加以改編,使他們為自己的統一事業服務。以後他討伐的物件已不是農民軍,而是那些分裂割據勢力。

    二、曹操與曹魏屯田制

    劉知漸認為,“曹操的屯田是倒退的,因為曹操的屯田和西周封建主的井田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曹操在其《度關山》詩中公開歌頌井田制,司馬朗也曾向他建議恢復井田制。他屯田的做法,是鎮壓黃巾起義中奪佔的“資業”,強迫失敗的起義戰士耕種;同時又借“招募”為名,強徵自由民作屯田客。在當時“客”、“奴”同義。屯田客實質上就是曹魏政權的官有農奴,毫無人身自由,故客多逃亡。由上可見,曹操的屯田是歷史的倒退,不值得讚揚。

    高光復則認為,曹操屯田的目的是為了獲取軍糧。兼併群雄,克平天下。他把失敗的起義農民與土地重新結合起來,解決了漢末以來嚴重存在的流民問題,使荒蕪的土地得到開發,有利於水利事業的興修,對漢末經濟的恢復有重要意義。他不同意劉知漸對曹魏屯田制的看法,指出“井田制偏重於勞動力對土地的依附,曹操的屯田偏重於國家對勞動力的控制”,二者不能相混。而且,屯田制之外還有大量的自耕農經濟,它並不能確定一個朝代生產方式的性質。南韓磬《曹魏的屯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年第1期)強調不能忽視當時的歷史條件而完全否定曹魏的屯田制。曹操實行屯田制,其目的固然在於把勞動力束縛在農業生產上,以利於封建統治和封建剝削,但其作用是巨大的(作用同前)。

    高敏在《關於曹魏屯田制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81年第1期)中認為,曹魏屯田制雖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不應過高估計。他指出,在屯田制度下,農民階級除納高額地租外,還得服役甚而納稅。他們並沒有因為屯田而得到任何好處。他們被嚴格束縛於土地之上。無人身自由,因而“民不樂,多逃亡”;同時,屯田民還以武裝鬥爭的方式,反對曹操的屯田制。黎虎在《略論曹魏屯田的歷史作用與地位》(《四川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一文中也同樣指出,不應該過高評價曹魏屯田的歷史作用與地位。他認為,屯田對支援戰爭,安置流民,保證曹魏政權的財政收入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支援曹操克服群雄並最後統一北方的,更重要的還是州郡編戶。真正解決流民歸農問題也有賴於州郡編戶。

    三、曹操政權的性質及其階級基礎

    過去一般認為,曹操在統一北方過程中,唯才是舉,打擊豪強,抑制兼併,誅殺世族名士,是庶族或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其政權的階級基礎是中小地方。

    柯友根在《世族地主是曹操集團的主要階級基礎》(《廈門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曹操集團的主要階級基礎是世族地主,而不是中小地主。世族地主勢力自東漢以來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雖經黃巾起義的打擊,但已根深蒂固,到東漢末形成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為了能夠在群雄逐鹿的戰爭中奪取勝利,統一北方,曹操對世家大族採取了爭取、依靠的方針和策略。他籠絡、擢用了一批世家地主,充實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統治機構,有效地穩定了統治秩序。在他屬下,名士儒者是他的謀略智囊,豪強地主是其集團的軍事骨幹因此,曹操集團是以世族地主為主、包括庶族豪強在內的大地主的政治代表。其政權主要是維護這些大地主的利益。楊德炳《試論曹操政權的性質》(《中國古代史論叢》1983年第二輯)也持類似看法。他指出,曹操雖選用寒人,但其政權的核心是高門,代表的是世家的利益。

    漆澤邦《駁“四人幫”在評價曹操問題上的幾個謬論》(《西南師院學報》1979年第3期)認為,曹操的統治集團既不只是中小地主,也不只是豪強地主,而是一切地主,代表整個地主階級的利益。曹操提倡“唯才是舉”,是針對整個地主階級,並未有中小地主與豪強地主之分。曹操集團中,擔任各種官職的有中小地主,有豪強世族地主,曹操對他們全部加以利用。他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只是迫於農民反抗而作的一點讓步,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穩定封建秩序。

    四、曹操與“唯才是舉”

    成新文、王懷中在《略論曹操“唯才是舉”的用人路線》(《晉陽學刊》1981年第1期)中認為,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為了擴大自己的階級基礎,在割據混戰中掃除群雄,衝破了東漢以來“以位命賢”的察舉、徵辟制的束縛,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大量提拔地主階級中一切有才之士。對他們加以籠絡利用,使曹操集團中出現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曹操依靠這些人最終統一了北方。

    李則綱在其遺作《曹操的翻案與定案》(《江淮論壇》1981年第2期)中認為,曹操並沒有真正唯才是舉,破格用人。在曹操手下的人,順他則生,逆他則死。曹操本人就曾殺死了許多有才之士。特別是他稱為“吾之子房”的荀彧也因持有不同意見而被逼死。許多號稱才智之士,有功於他,也因一言見疑而被他所殘殺。他還設立“校事”特務組織,刺探吏民情事,任情誣陷、殺害士人。

    五、曹操是否為傑出的軍事家?

    鍾文在《軍事家曹操》(《文史知識》1981年第6期)一文中認為,曹操是“亡國時第一流的軍事家”。曹操一生戎馬生涯,東征西討,蕩平天下,克成洪業,不僅在政治上統一了北方,而且在軍事上也取得了赫赫戰績,他曾先後消滅了呂布、袁術、韓遂、袁紹等軍閥割據勢力。他還為《孫子兵法》作注,發揮或補充了其中的一些作戰指揮原則。他善於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取得了很多勝利。赤壁之戰的失敗主要在於他的驕傲自滿。他在軍事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應給予肯定。

    吳榮政《關於曹操軍事才能的評價問題》(《湘潭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認為,曹操在軍事上有一定的才能,但並沒有傑出的軍事天才,稱不上是一個大軍事家。曹操在一般戰爭中,不僅有投降、逃跑的打算,而且有多次冒險的表現。由曹操指揮的對統一全域性真正起決走作用的戰爭,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漢中之戰等等,只有官渡之戰獲得勝利,其餘二役都以失敗告終。官渡之戰中,曹操表現了一定的軍事才能,但他獲勝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由於他的軍事天才,而是袁紹內部產生了致命的弱點。他註釋《孫子兵法》雖有貢獻,卻不能以理論指導實踐。李則綱也認為,曹操只能稱得上一般的軍事家,而不是傑出的軍事家。他固然打了不少勝仗,但也吃了不少敗仗。他所以能夠統一中國,並非完全是由於他的軍事上的勝利,給他有利的重要條件,還和遷主劉協,建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有關。

    六、曹操與建安文學

    劉知漸在《評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以及後來發表的《建安文學編年史》(《重慶師院學報》1984年第1期)二文中認為,曹操的作品“糟粕多於精華”,“曹操對建安文學的消極作用是多於積極作用的”。他指出,建安七子早在沒有依附曹操以前,就已成名,並非曹操培養了他們。相反,曹操對文人的網羅,使得建安七子培養和影響了曹丕、曹植的寫作;同時也給他們的寫作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使他們脫離實際,遠離生活,只能寫出一些歌功頌德的作品了。李則綱也認為,不應該把曹操對建安文學的作用估計過高。當時的建安文學集團對民生疾苦等並未有多大補益。曹操雖然在他的詩中描繪了一些人民的痛苦,但他本身就是造成人民痛苦的根源。他對他所籠絡的文人也多有殘殺,如孔融就因譏諷他而被殺。

    胡世厚等在《曹操與建安文學——兼與劉知漸同志商榷》(《重慶師院學報》1984年第1期)一文中不同意劉知漸的觀點。他們認為,曹操是個傑出的詩人和作家,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推動了建安文學的積極發展。曹操注重真才實學,輕視儒家仁孝道德,提倡活躍思想,使文學脫離經學而得到發展。他十分重視文學,延攬和招集了大批文人團結在他周圍,並鼓勵他們創作。他自己的詩風和文風對“建安風骨”的形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他對樂府詩歌的改造也作出了貢獻。

    七、曹操的思想

    漆澤邦認為,曹操的思想是儒法雜用,二者結合。他採用法家思想,一是為了消滅割據,統一全國;二是為了加強對農民階級的鎮壓以鞏固地主階級專政。他十分推崇儒術。北方統一後,他下令興辦學校,傳播儒家思想,他的儒法並用思想是兩漢以來封建統治者採用的傳統手段。

    柳軒《從曹操的詩文看他的政治思想》(《重慶師範學報》1984年第1期)認為曹操的思想以儒家為主。他為父報仇,屠殺徐州人民,是他盡“孝”的表現。他不是法家,因為他不可能象法家那樣廢除宗法制度,反對儒家的“親親”觀點。不管在教育思想上,還是人才問題上,他都以儒家思想為標準。

    吳其昌在《曹操思想淺談》(《北方論叢》1985年第1期)一文中認為,曹操思想中包括儒、法、道、兵、名等各家思想,他是雜家的代表人物。曹操在運用這些思想時,能夠根據不同的形勢變化,把它們區分為主次兩個方面。在他的思想中,有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深刻矛盾。這應該從他的階級和歷史的侷限中去解釋。

  • 18 # 左手的左手

    對曹操,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崇拜。如果說到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英雄,我想曹操肯定是可以名列前茅的。數千年以來,崇拜曹操的人不計其數,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魯迅那句話,“他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在《三國》當中,曹操被作為一個奸雄的典型來對待了,這是不公平的。這一點也有原因。一般而言,中國歷史上都城設在北方的朝代,就會以直接繼承曹魏的西晉司馬炎的晉朝為正統。而定都在南方的,就會以劉備的蜀國為正統。明朝定都南京,羅貫中於是就取了劉備做正統。另外封建王朝一直認為不是同姓人篡位的就是亂臣賊子,曹丕廢漢稱魏,所以曹操也就背了另外一個罵名。在《三國》開篇沒多久,作者就用一個名叫許韶的人物來評價他:“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也就是說,作者儘管對他抱有偏見,卻還在對他的能力予以認同。治世,顧名思義,就是太平盛世,就是說,曹操這樣的人,不論是清平盛世還是混混亂世,他都能在歷史上有難以抹殺的一席之地。這說明了什麼?首先曹操是有能力的,就是反對他的人在這一點也不得不承認。其次,他對待社會的態度是積極的,他尋求的是入世,而不是遁世。這點諸葛亮就比他不得。諸葛出生到了亂世,試想一個“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人”又何以能想象他在太平盛世有些什麼作為呢?我想,能力與態度,決定這個人註定要成為一個英雄了。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小時侯“性聰敏,多機變”,喜歡打獵,終日遊蕩無度。有一次他的叔叔為此責怪他,他於是就裝作勞累過度中了風,此後他的叔叔就不再勉強他努力了。曹操起家是靠舉孝廉,後來就鎮壓黃巾起義,逐步靠近了封建統治集團的核心。當時東漢王朝已經走到了末途,外戚宦官專_政,軍閥四處割據,戰禍頻仍,民不聊生。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來了自己的勢力。同時軍閥勢力的此消彼長也造成了小軍閥的衰落和大軍閥的合併。曹操在混亂中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漸漸剪除了這些勢力,他最可稱道的一個戰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官渡之戰。據《三國》記載,當時曹操人困馬乏,已經很難支撐了。他的對手是擁有四世三公身份的河北大族出身的袁紹,無論從哪方面說,他都不佔優勢。可是有一個很偶然的因素幫了他。那時侯袁紹手下的一個謀士許攸因不滿袁紹的剛愎自用投奔了他。據載許攸問曹操還有多少糧草,曹操說“一年”,許攸說怕未必,曹操又說“六月”,許攸說人言曹孟德奸雄,今日一見,果不其然。曹操於是附在許攸耳朵上,說糧只三月耳。許攸於是拂袖而去,道:“糧已盡矣”,終於道出了曹操的窘迫狀況。這個故事反映了曹操的性格,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才能。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也為他謀求進一步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曹操並未統一中國而結束戰亂的局面,可是他對統一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相反,諸葛亮在此就有點阻礙歷史發展的嫌疑了,儘管諸葛半人半仙的智慧令很多人欣羨不已。

    評價曹操,除了政治軍事才能,還不能忽視他的文學造詣。曹操與他的兩個兒子曹植曹丕在歷史上並稱“三曹”,他們在文學中已經有了生命意識,對後人的文風影響很大。在三曹當中,曹操無疑是最有地位的,他的兩個兒子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與其父的雄才大略相距甚遠。從來源上看,曹操的詩歌主要吸收了古代樂府詩的精華,而他另外創造了一種大氣磅礴的文風。他的詩歌流傳的並不多,可是影響很大。《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等至今看來仍然不失為詩歌中的極品。“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反映了他的豪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反映了他的志向,“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則反映了他對民眾的同情。就是在清代,一些文人還每每還一邊朗誦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邊敲打桌子淚流滿面,可見他對人們心靈的震撼程度。

    總之,曹操是一個英雄,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 19 # 奇文高叟

    一、歷史上的人物,是不能用誰對誰錯這一尺度來作評判的。任何一位歷史人物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環境,受各種歷史因素的制約,而曹操本人也是一個歷史時期的產物。曹操正處在那個久合必分的歷史年代,他也只能順乎當時的那個歷史潮流。後世許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把他描寫成一個篡權亂世的奸雄,這是很不公道的。須知,即使沒有曹操這個人,當時的社會同樣會出現這種群雄割據的局面。二、應該說,曹操是一個順乎當時歷史潮流的人物。開始,他的思想也是那種一心維護漢權統治的正統觀念,看到董卓篡權,他直接參與到謀殺董卓的行列中,甚至還要充當一名與董卓短兵相接的刺客。可是後來事情敗露,他才不得不疲於奔命。在失敗中,他認識到了漢朝覆滅也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自己便也混入了軍閥割據的行列中去了。三、在三國紛爭中,他充分地表現出了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軍隊紀律嚴明,他能身先士卒,足智多謀,善於用人等等。他十分珍惜人才,對關羽上馬金下馬銀,千方百計想留住他,這也可稱歷史上愛才的經典。他指揮的不少戰役,甚至可稱是兵法上的不朽戰例,他被稱為軍事家是當之無愧的。同時他又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外交家。四、曹操有一句名言:寧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這句話站在現在的角度來說是極端個人主義。但是,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歷史上的人物。須知,其實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絕大多數人奉行的做人原則,只是大家沒有把這話說明罷了。從這點上看,他有點像美國的特朗普,口無遮攔。五、當然,曹操為人的不足還很多,如野心大,好色,狂妄自大,人性殘忍,過高估計他自己力量等等。但要知道,他也是人而不是神。反之,他確確實實在軍事上、在思想上、在文學上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歷史遺產。六、雖後世人大多都認為他篡權謀位的奸賊,但他在世時始終沒有登上過皇位的寶座,從這點上說,他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物。

  • 20 # 杉公子

    曹操,字孟德,生於公元155年,死於公元220年。是中國漢朝未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曹嵩曾官至太尉。

    公元174年,出仕為官。公元184,參加平定黃巾起義。後董卓立劉協為帝,倒行逆施,禍亂朝延。曹操散家財起兵,會同十八路諸侯共討伐董卓。後因各路軍馬,其心其異,盟軍散。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亂國,漢顯帝劉協倉皇出逃。曹操率兵勤王,迎劉協入許昌。

    曹操通過多年的征戰,擊敗馬超和劉備等,滅袁紹、袁術、呂布、張繡、公孫瓚等,統一了整個中國北方,結束了北方軍閥割據戰亂不斷的局面,為後來晉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在經濟上曹操實行屯田,興修水利,懲辦豪強,對恢愎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曹操精通兵法,唯才是興,尊重禮儀。做為建安詩人的曹操,在文學上也有非常大的成就。著有: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

    曹操在東漢末年,結束了軍閥割據,戰火紛飛的局面,統一北方,免生靈於塗炭。在促進國家統一的方面有著巨大的貢獻。在經濟上,屯田和興修水利,促進了經濟發展。在文學上和軍事上,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書籍,成就非凡。

    個人認為,在曹操那個時代,他當為歷史第一人,對國家和人民有著巨大的貢獻。在中國歷史上,曹操是為數不多的有能力有做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做後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