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頑皮的小老頭
-
22 # 皮囊一個
愚公移山是一種精神,有難不退的信念,他代代去移,終於移掉座山,有時人真需要點執著,才能成事,輕易放棄,難有成功可能。
-
23 # 閒客193223645
《愚公移山》向人們傳達的是一種精神,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寓言故事《精衛填海》也是宣揚的這種精神。寓言故事不能用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較起真來,就沒有故事存在了。愚公搬了家,還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嗎?
-
24 # 孔夫劍
愚公移山是一則寓言,既然是寓言那麼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寓教於言,就像後來的臥冰求鯉等故事,重點不在於其現實合理性而在於其教育人、傳遞價值觀的功能。
發洪水了就治水,山擋路路了就搬山,中華民族嚮往的就是不屈不撓,勇於挑戰,這是一種精神。但是從現實來說愚公移山還真不合適。先有的山,然後愚公才在那裡生活的,從法理上來講愚公屬於後佔。就像現在修房子,後修的不能起訴先修的當了他家Sunny,要求先修的拆房。所以愚公說山擋了自家路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山本就在這,你修房子安家的時候不考慮,現在有問題怪山。這是什麼道理?
第二,整座山被挖了對生態的破壞何其之大,山川樹木,生活於此的各種動物何罪之有?而且這座山在這,對於以樵獵為生的人也等於是生養之地,沒了山,他們怎麼辦?只因為愚公的一個固執想法,卻要牽連這麼多,又是什麼道理?
第三是讓子子孫孫無窮盡的去挖,他就不考慮子孫後代自己的想法?而且子孫後代男丁都來挖山,誰來生產?就靠著這種沒有任何產出的工作,他就這麼確定子孫還能取上親?還能有後代子孫?
所以寓言就是寓言,學其精神即可,沒必要較真。就像《射鵰英雄傳》黃藥師調侃孟子的“乞丐何曾有賢妻,鄰家焉得許多雞?”,還真能讓孟子汗顏。
-
25 # 雲華7027
《愚公移山》本是一個寓言,有人就要吹毛求疵。按照這樣說法,《葉公好龍》裡的龍怎麼只把葉公家圍起來,葉公家是獨立房間嗎?鄰居知道龍來不害怕嗎?《精衛填海》裡的鳥用小石頭填海不可笑嗎?精英們明明知道寓言不能這樣細究,而非要掰碎追究細枝末節。
-
26 # 格物書畫
《愚公移山》的故事,絕大多數人都聽過,偉人表揚過愚公移山,歌曲也唱過愚公移山,更是宣傳過愚公移山的精神。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提出疑問,愚公為什麼要搬山,而不搬家呢?搬家不是更容易嗎?
不錯,如果從效率和可能來看,愚公當然應當選擇搬家,而不是搬山。且不說能不能搬得動,就算搬得動,也要花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啊。今天的許多鐵路、公路等,都是通過現代化、機械化的手段來搬山或打通山腰來完成通行的,也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別說靠人工搬山了,那是天大的工程,不可想象的工程,怎麼能夠說搬就搬呢。而愚公,不也是感動了上天,才將兩座大山移走的嗎?
同時要看到,愚公不搬家而搬山,除了要釋放精神力量之外,還要註釋愛家力量。一個已經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家,說搬就搬了,心有不甘。至少,應當先試著搬搬山再說,實在無能為力了,再選擇搬家也不遲。愛國,不也需要這樣嗎?需要有更多愚公,去發揚搬山精神,最終就會感動人民這個上帝。中國共產黨能夠星星之火點燃中國大地,就是感動了人民這個上帝,最終完成了搬走“三座大山”的目標,帶領人民走社會主義康壯大道。今天,又開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愚公移山”了。
-
27 # n是名n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衛填海》。
這三遍是《沖虛經》,也就是常說的《列子》中的精華,大有深義,百讀難盡。
我所理解的《愚公移山》,在講駑鈍的人如何解脫。
這裡邊每個名字,都有其內涵,比如:
“太行”、“王屋”、“河曲”,都是上古重要的文明發源地——山西的地名,標誌著古人很早就從山川地貌中獲得了了不起的大智慧,並且具象到了地名之上。
“太行”,比喻生存的壓力或動力。就是每個人,必須要為自己的吃喝拉撒奔忙一生,不可避免而永不停息。
“王屋”,比喻思想的拘禁或寓所。就是每個人,只能在人身的侷限內完成一生,不可逾越卻受到保護。
這兩座“大山”,是好壞一體的,而且兩座“大山”互相之間有依存關係,是“人生”,必須要面對的東西。
拔掉這兩座大山,意味著生命的超越。
“愚公”,就是我們這些越不過去的,駑鈍的後進者。大都喜歡抬槓、喜歡一根筋到底,有著低緯度的思維侷限,“遠而生怨,近之,則不遜”,挺討人厭的。
“河曲智叟”,就是腦子會轉彎的,有智慧的人。河指黃河,黃河是“幾”字形的,是順勢變通的象徵,黃河拐彎處有個“河曲縣”,這也是個真實地名。
題目問了,愚公為什麼不搬家?
“愚公”倔強起來,九頭牛都拉不動,他要會搬家,還用叫“愚公”?基本上是越勸越耿直,所以“河曲智叟”只勸一下,說了不聽就不勸了。
鐵了心的人,神佛難渡。
駑鈍的人,只有不斷的鑽牛角尖,“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理論上,總有一天是可以成功的。
比如說學佛的人,資質駑鈍,慧根淺薄,怎麼辦?就念佛好了,六字唸到底,也能解脫。
我們普通人,由術入道,怎麼玩?就是把手邊的、普通的事情,一門心思做好、做盡、做透,就像賣油翁一樣,倒油也能倒出個名堂來的。
這都是駑鈍者的解脫方式,用鈍功,持之以恆。
駑鈍者是挺笨的,但是,我很討厭那些,利用駑鈍者的這種一根筋給自己辦事,搞事情的人。
如果“河曲智叟”跑過來,誘導“愚公”,把山搬到他指定的地方,那這個“智叟”,在我看來,就有點兒缺德了。
……
“太行”、“王屋”二山,很有意思。表面上看是我們生命的障礙,換一個角度看,它卻是我們存在的依憑。是“阻礙我們的視野”,還是“成就我們的人生”,僅在一念之間。
故事的最後,“天神”幫忙把山搬走了,“轉識成智”,不外如斯。
回覆列表
《愚公移山》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要有信仰有決心有毅力,就敢戰天鬥地,面對一切艱難困苦。
愚公不痴不傻,唯有一顆決心,敢於面對困難,不怕世人偏見譏笑,堅持自己的信仰,奮鬥不止,我們就是要有這股頑強精神,為達到夢相,堅定不移。
愚公若搬家,那是逃兵,遭世人唾棄。一個責任心的人,有信仰的人,永遠衝鋒在前,拼搏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