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電影的小李同學
-
2 # 直說電影
對比南韓,中國的編劇地位必須提高,對比美國,後期特效必須工業化!這樣才有可能提高中國電影水準。在南韓,編劇的地位比主演還要高,根本不存在中途亂改劇本的情況。
-
3 # 小偉剪輯
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有待進步如果要分析中國電影與南韓和好萊塢電影的差距,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詞,叫“電影工業化”,南韓和好萊塢電影已經進入了電影工業化,不管是在製作環節的細密分工還是全產業鏈的整體發展,中國電影需要成長的空間還很大。
目前的中國電影雖然好評不斷,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個事實,目前中國生產熱賣影片的能力不足,行業發展參差不齊,首先從電影製作的目的來看,投資人基本上都是看如何快速盈利、短期賺錢,這種風氣不僅會影響中國電影的大局觀,並且也製造了浮躁的市場氛圍。應運而生的問題就是中國影片過度依賴知名導演、流量明星以及製片人的知名度,然而電影本身的深度並沒有得到成長,不利於長期穩定發展,因為過分浮躁,也應運而生了很多“爛片”,電影輸出質量不穩定。
-
4 # 胖哥愛看電影
我覺得南韓電影確實不錯,中國人看南韓電影都會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認為這主要是國內的審查制度有關,不是我們拍不了好電影,我們的政策也需要改進,比如,批判型的等等。
國內電影的投資都很大,正真用在電影自作的資金比例,沒有明星的片湊高。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優秀的影片。
-
5 # 影隨行
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因為我比較喜歡美國大片,所以更傾向與好萊塢的大場面電影,但是最近幾年中國也出了許多科幻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應該就是《流浪地球》了,因為之前幾乎把科幻大片看的差不多了,有點片荒。所以去看這部電影之前就很期待。沒想到真的沒讓我失望,特效場面、劇情、創意(第一步把地球開走的科幻片了吧)都打動了我,看的那叫一個刺激。
中國電影與南韓電影:南韓電影看得比較多的是一些政治題材的,比如zf的貪汙腐敗。這些題材的電影,據我所知目前中國還沒有,可能是因為題材比較敏感吧。
-
6 # Agnes的貓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對比南韓和好萊塢,中國可能最要改進的有兩點
1 增加創作的自由度。好萊塢就不說了,畢竟是TOP的存在,但是發現沒,南韓電影不知不覺地質量上來了,國際影響力也打開了,例如 釜山行、寄生蟲等,尤其是寄生蟲,簡直BUG 的存在,這種題材反映了貧富差距太大導致的怪像,更讓人羨慕的是,看到南韓總統接見寄生蟲團隊時,沒有在意電影反映地社會黑暗面,反而鼓勵團隊,繼續加油,政府會提供更寬鬆的創作環境,看著十分讓人羨慕
2 電影的更加規範細化的分級制度,這個和第一點是呼應的,這世界沒有絕對的自由,在給創作環境鬆綁的同時,要建立更科學的分級稽核機制,確保給的自由不影響拍電影人的創作熱情,又不會對一些太小的思想未成熟的人造成負面影響。
-
7 # 菜小紅同學
純屬個人觀點,全部手打,沒有複製貼上。
首先我們人數龐大,所以在電影這個行業不用擔心觀眾等等,相反人口數目大,觀看電影需求更大,所以更能促進電影行業,但是目前這種情況,個人覺得是中國電影沒能找好的素材,好的領域去拍,只能一直原地踏步,拍拍情感,拍拍歷史,相比於南韓,美國,人家拍電影的思維真的很廣,大到拍科幻,小到拍家庭瑣事都能火,比如南韓《寄生蟲》,講了一部普普通通的家庭寄生在別的人家,要是放在國內,編劇不敢寫,導演看不上,演員不想演。此外南韓,好萊塢敢於嘗試新的型別,編劇也敢於寫新編劇,演員更是兢兢業業,相比國內,沒一點點創新,拍電影編劇都得哄著演員去改劇本,演員動不動替身,
-
8 # 如何寫好文章
對比好萊塢電影來說現階段我們國家還是比不了的,尤其是科幻大片,這方面還需要創新發展。
對比南韓電影來說我們國家現在已經追上來了,甚至是趕超南韓電影。
-
9 # 超級無敵萌小兮
我們先不急於趕超好萊塢,首先要學習我們鄰國南韓電影。南韓電影近些年題材多樣性,拍攝手法和敘事的風格多變,劇情也叫人意想不到,這歸功於好的編劇和導演,演員。無論是電影還是韓劇都做的很精緻,叫人眼前一亮。喪屍片一般會想到是好萊塢災難大片,但南韓早些年的釜山行傳統商業片包裝也不失溫情;去年的奧斯卡最大贏家寄生蟲,刻畫一群小人物千方百計想要躋身上流社會的故事,描寫了兩家人天差地別的反差。好的作品還有很多,我們要學習人家的優點,這樣中國電影才能進步。中國電影近些年也有很多好的作品,不一一列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才有良性發展[耶]
-
10 # 咻咻帶你飛
從不復制,說說自己真實的看法,南韓電影確實比中國的好,因為南韓電影敢拍社會陰暗面,而中國電影限制太多,就連拍個鬼片最後結局都是做了一場夢,沒有任何意思。
-
11 # 精彩短劇
從《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再到《流浪地球》,近年來中國電影好片不斷。電影工業化為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提供動力,也讓影視行業分工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在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業內人士認為還需在標準建立、人才培養、影片宣發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中國電影工業化進一步發展。
相比成熟的國際影視製作團隊,中國影視工業化還需持續發力。華夏幸福文創行業負責人李穎坦言,雖然中國在影視製作投資體量和製作基地的發展上都可以說跟國際接軌,但我們現在的製作流程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和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好萊塢電影產業背後一整條完整、規範的工業化流程,中國電影公司規範化、標準化的製片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應儘快提升和完善中國電影製作的國際化標準體系。
專業化影視人才的缺乏是中國影視行業目前面臨的另一現狀。上海交大—南加大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院長張偉民表示,中國影視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佈局還需不斷健全,應培養更多影視多元化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
中國電影宣發能力特別是海外市場發行能力有待提高也成為業界共識。由於電影種類多樣,每部電影的宣發都應做好精準預判,減少因檔期衝突或受眾定位不準而導致票房損失。
有專家指出中國觀影市場已趨成熟,觀影資料分析也成為日後電影宣發的重要引數。據路畫影視CEO蔡公明介紹,今年的高口碑電影《何以為家》就受益於阿里影業數字化宣發平臺燈塔的大資料分析,最終使影片以差異化優勢取得了成功。
“觀眾對電影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對於影視行業的長足發展非常有利。”影視平臺飛幕APP的創始人黃明說,觀影市場的成熟從需求端倒逼整個影視產業加速工業化,為電影行業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
12 # 電影小宅
觀眾的選擇在決定電影市場,最近幾年可以看到,撈錢的爛電影少了很多,因為觀眾的品味在提高,只有用心拍的電影才會受到觀眾的青睞,比如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少年的你,驢得水,半個喜劇,地久天長等等,當下的中國電影最重要的是收起功利心,迴歸電影本質,做好電影,最好能培養一大批能欣賞好電影的人,早些年,我所瞭解的情況是大多數觀眾給什麼就看什麼,不去選擇也不會分辨,看到爛片,也只能罵一句,什麼玩意?一些好的電影因為缺少宣傳,或者說是不對觀眾口味而被埋沒了。還有國情也是一個問題,中國缺電影人才嗎?我認為只是缺少一個野蠻生長的土壤。創作環境是很重要的,南韓好萊塢可以拍的很多題材,國內都很敏感。
再者,我認為國內電影很多都欠缺中中國人自己的審美,一味的模仿好萊塢那些東西,終究是不太好看,畢竟別人文化裡的東西,你借過來用終究不是那味,很難模仿到精髓,就比如你看西方人穿漢服,是不是很奇怪?
我覺得與其一味地去追趕,去比較,不如踏踏實實做自己,多做些口碑好的電影出來,比什麼都強。
-
13 # 爆笑影視錄
大家好!先來說說中國電影與好萊塢的差別。好萊塢一直以來非常注重人才培養,從最早的“明星中心制”到後來的“製片人中心制”,體現了好萊塢培養人才、發展人才與制度調整的不斷進步,因此在近百年的歷史裡才能不斷地出現大量電影專業的人才,即使是出現改革和轉型,好萊塢各大公司都會保留人才的細緻分工的這個傳統,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然而,中國電影缺乏製作環節上每一環的專業人才,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缺乏細密分工和整體佈局,即使是大公司也非常依賴大大小小的導演工作室或者導演團隊,電影業裡其它職位並沒有被足夠重視,也沒有未來規劃,行業內專業人才缺乏培養空間,中國電影目前還是過分依賴導演、演員、製片人的個人知名度。
好萊塢在型別片的模式上面已經做到了面面俱到,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就為每部要上映的影片指定嚴格的型別分類,這也讓不同的影片有了不同的標準化規格,致使影片能夠像商品一樣在流水線上製作與包裝,從劇本創作開始一直到最後上映,最大限度的提高票房收益。與之相比,中國電影市場目前型別片沒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很多影片連自己的型別都沒有明確定位。好萊塢產業規模大,2016年,光是迪士尼一家公司的年收入就達到3700億元,淨利潤為620億元,而中國的萬達電影、華誼兄弟、中影三家合起來只有241.6億元,中國電影業整體還不足以滿足中國電影消費市場。同時好萊塢每個型別電影的票房十分穩定,大都接近平均值,但是中國的電影兩極分化很嚴重。
許多投資者以投機取巧的目的進入到這個行業,想要快速致富,結果導致行業內騙子橫行,造成了沒有人想要好好拍片,一群人拿著PPT到處融資的病態局面。整個電影市場裡存在太多想要快速成功、立刻盈利、短期賺錢的問題,缺乏長期穩定生產電影的大局觀。
好萊塢擁有著一套工業化流程的標準電影拍攝方法。不管是什麼電影,都是進行標準化創作的,中國電影這方面還不夠完善,分工不明確,導致爛片橫生,下限太低。
好萊塢的演員大多比較敬業,專注演員的工作。比如拍《碟中諜》系列,阿湯哥所有的驚險動作,無保障攀巖、徒手扒飛機,室外爬迪拜塔等都是親自上陣。而中國的演員相比之下差很多,僅僅拍個動作不大的戲都要替身或者摳圖,中國如今二三十歲的演員相比老一輩的演員真的遜色太多。
由於中國演員的片酬佔據了大頭,導致於特效方面投入很少,因而,中國的特效看起來沒什麼齣戲。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不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型別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而中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鬥片或者抗日戰爭片,型別比較少。而且,由於中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裡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遊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而中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齣戲。
中國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中,獻禮類的佔去了很大一部分,正能量、中國故事、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等等,《戰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國軍人以一敵百,保護人民;《中國機長》,真實事件改編,中國機組高空經受重重考驗,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成立70年間平頭老百姓與共和國心相繫,情相通等等這類電影可以給觀眾帶來感動,但是這種感動很可能是一次性的、短暫的,人們對於積極情緒的記憶時間不會太長。另外一部分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屬於灰色地帶,與社會問題相關,比如拐賣兒童、拐賣少女、疾病治療等等,這類問題小眾多了,解釋邊緣化的社會群體和邊緣化的社會現實,通過對故事的講述激發觀眾對於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這類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是中國的電影市場真正所缺少的。
南韓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雖然存在藝術加工,但是非常注意真實性和細節處理,主要是以法律公正性、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性為核心的電影,以及以對政治進行諷刺和警醒為核心的電影。電影《熔爐》《素媛》《七號房的禮物》均是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誇張,通過故事反應現實問題,以痛治痛,有很大的“治療”作用。藝術作品需要得到觀眾的情感共鳴,這種揭開社會傷疤的作品如果疼不到觀眾的骨子裡,疼不出大家的反抗意識和改革信念,那疼的就是更多默默無聞的人,疼的就是社會中那些很難得到大家關注的人。
南韓人把這件事做好了,把不分國籍的疼痛感拍出來了,所以影響力就有了。中國電影和南韓電影的差距,根源不在電影本身,而在思想觀念。中國的一些“好”電影是在自娛自樂,中國電影票房高不高、影響大不大不看國內資料,因為我們人多,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也是中國電影不能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中國電影影視從業者們,放棄了在追求質量和迎合市場之間尋找平衡的權利;他們一味向市場實施右傾投降主義,沒有以自己的作品內容來定義這個時代,而是讓這個時代定義了自己的作品,影視界投資和逃稅的數額越來越大,卻年復一年出不了好內容的時候。他們的作品就像乾隆的詩: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卻讓人一首也記不住。如果真的要在行業內做出一番事業,我們還是建議,中國影視界最好能夠出產一些能夠“留得住”的作品。
-
14 # 空空清
對比南韓和好萊塢電影,中國電影工業在哪些方面可能急需改進?我對這個問題,有以下個人觀點回答:
1、電影類別需要改進中國電影更多是戰爭、勵志、槍戰、生活與現實愛情題才為主市場。而,南韓是科幻、穿越、浪漫愛情,好萊塢是超科技科幻、大動作大爆發效果類電影為主,還有日本動漫。差異類並不壞,只是對比下,外國電影可能更吸引中青年人,無壓力有激發想去看的內容。
2、電影中穿搭需要改進面部畫妝,中國已基本達到國際水平,從畫面上看不再是看到他是畫了妝的,而是看到鏡前他畫了妝很自然像沒有畫一樣。但穿搭上,落後南韓,特別是現代片,沒有華麗也能有時尚元素在裡面。
3、拍攝鏡頭技術需要改進大部分好的大碗參與的片子拍攝都還不錯,像徐崢、鄧超、劉亦菲、劉德華等幾乎沒有拍攝不好的鏡頭、剪輯切換。當然這樣說,也許我不會看不專業。我只是回答著我個人觀點。除外,有些中國電影拍攝切換鏡頭看著很僵硬,對話是來回切換,畫面顏色感不強,放大表情和細節場景的很少。
4、選角需要改進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看十部片我都記不住中國演員,還有他在這部戲裡和那部戲裡原來都是他(她),除香港外。開啟電視,選的演員,女孩都是大眼小嘴一個模子。南韓女名星真的很美嗎?但為什麼我們能記住她的長相,演得夠誇張夠假,但看著卻是自然舒服。見一次就記住的長相。是不是我們中國電影審美待提高呢。
-
15 # 東東影視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將簡要分析南韓電影和美國電影(好萊塢電影)的發展。
由於其獨特的民族文化、思維方式和情節設計,南韓電影在國際電影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對於南韓,來說,電影是進口的,也就是複製,搬運很多,然後嫁接自己當地或民間的裝置和人員。當時,南韓的電影業還很薄弱。即張水泥和李砂。然後蓋一棟房子出來。
南韓的電影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世紀70年代,它開始走上覆興之路。1985年,南韓立法機關修訂了《南韓電影法》。全年電影播出量達到40%左右。由於政府對電影業的政策傾斜,南韓電影業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機會。為了發展電影業,政府亦設立了資助基金,以促進南韓電影的多元化發展。它有效地促進了電影業與國際標準接軌。
在過去的幾年裡,南韓電影朝著大規模、大投資、大製作的方向發展。他鞏固了自己在國際電影業的地位。
好萊塢電影自誕生以來,很快就在世界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他們已經成為世界電影業的霸主,活躍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十年後,現在是征服世界的全盛時期。被世界頂級電影金字塔所主宰。
相比之下,中國電影產業近年來發展也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過去的10年裡。票房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播放量英鎊),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成就離不開資金和人才,也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電影業的巨大努力扶持。
-
16 # 陪羽蒙看電影
對比南韓,中國電影工業方面我覺得急需改變的是劇本的張力以及內容的深度。很多南韓的電影在他們國內以及國外都有不錯的反響, 例如《素媛》、《辯護人》等等。劇本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很大程度上是映射了舊歷史當權的黑暗以及現今法律的不完善。電影上映後,除了讓觀眾瞭解曾經的黑暗歷史以及真實受害者的辛酸之外,更多的是促進了國家的改革。《素媛》上映後,該電影的真實事件引起南韓全國民的譁然,多次集會遊行,迫使時任南韓總統的李明博出面向全國民道歉,並修改了和強姦尤其是強姦幼女的法律法案。《辯護人》上映後,因該片上映而再次成為南韓社會話題的“釜林事件”,2014年9月25日進行了複審宣判,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後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
類似這樣的南韓電影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這種電影也只能在南韓看得到,放在中國,早就被國家廣電總局禁了。中國對於電影的稽核方面還是要有針對性的放寬一點,電影不單單只是一個消遣品,更多的是引發人對歷史,對現今的思考。如果一部電影的上映能促進國家各方面的進步那是求之不得的。
對比好萊塢電影,中國電影話題IP還是有點少。美國的漫威宇宙,《速度與激情》系列,《侏羅紀世界》系列總是能夠帶起一大片票房。並不是電影拍得有多好,而是情懷在那裡,一個話題IP可以推陳出新,吸引越來越多的粉絲。雖然故事情節大多比較誇張,但是價值觀都特別正,都是在號召正義始終會戰勝邪惡。在這一點上,最近中國電影方面還是有進步的,例如《熊出沒》系列,一部部關於《熊出沒》的電影一一上映,有時會宣揚父子之情,有時會講述個人的成長,有時會提倡保護環境。中心思想都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雖然跟前者正義戰勝邪惡相比,有點小家子氣,但也正是由於這種接地氣才會讓觀眾更加容易接受,看電影的同時思想也得到淨化了。去年爆火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一個不錯的IP,利用神話故事的基礎,加上現代流行元素,對於劇本的重新打磨,主題人物自身的成長,打造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爆款。
總而言之,中國電影工業在劇本上的深度以及話題IP上還要多挖掘挖掘。從近些年中國電影的市場上來看,在這兩個方面上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的。總有一天,人們談到電影,最先想到的肯定會是中國的電影。我相信會有這一天!
-
17 # 空山小豆
在過去的2019年,是電影行業爆款連連的一年。從年初口碑炸裂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到暑期檔裡引來全民關注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國慶檔為祖國生日鉅獻的三部主旋律大作。一部部爆款電影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感嘆中國電影的工業化如今已經十分成熟。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電影市場巨大,觀眾基數也足夠多,這些都是製造爆款電影的絕對優勢。不過要承認的另一個事實是,我們的電影工業化目前仍然還處於探索階段。不管是在專業化的細密分工上,還是在全產業鏈的發展上,都還有需要完善和加強的地方。儘管現在每年不乏好作品誕生,但我們還是與標準的工業化水準有差距,尤其是和好萊塢的分工模式與全產業鏈製作流程對比,我們的前路仍然漫漫。
所以今天,我們就具體說一下自己與好萊塢的工業化差距到底在哪兒,為明年中國電影的發展打探一些新的目標與方向。
中國電影工業化目前走到了哪一步?
什麼是電影工業化?中國傳媒大學的教授樑明曾解釋說:“電影工業化是一種不斷生產熱賣影片的能力。”也就是說,單獨某部影片的票房成績凸顯,或者電影市場出現一部爆款電影,這些都不能證明電影工業化已經成熟,只有穩定、持續、不間斷地出現票房好的電影才能稱得上電影工業化足夠完善。
回顧一下中國電影近幾年的發展,在年度票房總盤上一直每年持續增長,電影型別也在越來越多樣化,可以說在工業化初步探索階段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整個電影市場裡還是存在太多想要快速成功、立刻盈利、短期賺錢的問題,缺乏長期穩定生產電影的大局觀。
首先,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缺乏細密分工和整體佈局,即使是大公司也非常依賴大大小小的導演工作室或者導演團隊。其次,許多投資者以投機取巧的目的進入到這個行業,想要快速致富,結果導致行業內騙子橫行,造成了沒有人想要好好拍片,一群人拿著PPT到處融資的病態局面。最後,行業內專業人才缺乏培養空間,中國電影目前還是過分依賴導演、演員、製片人的個人知名度,但電影業裡其它職位並沒有被足夠重視,也沒有未來規劃。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中國電影工業化不成熟的體現,也是這些問題讓我們無法持續輸出爆款電影。當然有影迷會覺得一些型別片現在已經足夠穩定,比如主旋律電影。的確,主旋律電影在這些年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工業化貢獻了力量,也給了行業極大的信心。
像《戰狼2》、《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這類動作片主旋律電影,就是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翹楚。他們裡面的戰鬥場景變化多樣,讓觀眾應接不暇,而戰鬥模式也是從槍械到肉搏,樣樣激烈精彩。這些電影都展示了製作方對於動作片的拿捏到位以及工業成熟。再加上各種爆破和多國場景的切換,讓觀眾有了好萊塢大片級別的觀影體驗。
重視視覺體驗是動作片主旋律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原因,然而有些電影卻被這個方向帶偏了,片面的認為只要畫面足夠花俏觀眾就會買單,最後導致失敗。2018年暑期檔的《阿修羅》在上映一個週末後就緊急撤檔所有人都還記憶猶新。當時該片打出了中國產電影史上“最強特效”的招牌,7.5億的成本也讓人明白製作方牟足了勁。然而上映後卻被觀眾詬病電影內容不好,劇本打磨不夠,致使緊急撤檔。這樣的故事在向我們反饋,要做好電影工業化,絕對不是成本高昂就行,注重內容才是王道。
所以在這裡不得不表揚2019年的《流浪地球》,在上映前片方並沒有去吹噓自己的特效技術,而是強調這是一個人類共同體的感人故事。結果最後觀眾確實被故事本身震撼,也在此基礎上發現了《流浪地球》裡的特效製作精良的有點,環環相扣,一步步的口碑才造就了這樣一個大爆款電影。這樣的套路才是我們電影工業化所需要的。
好萊塢工業化的優點
好萊塢比起中國電影產業最大的優點可以總結為三點:型別成熟、規模龐大、產業鏈完善。
首先說說型別成熟。中國電影至今還在尋求製作新型別的影片,比如前幾年的奇幻片,近兩年的現實主義片。這個方向沒有錯,畢竟我們還在探索階段,但就是很看運氣,不能保證一個型別片中一定能出爆款。而好萊塢讓我們羨慕的是他們在型別片的模式上面已經做到了面面俱到,所有型別都能製作出爆款。
好萊塢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就為每部要上映的影片指定嚴格的型別分類,這也讓不同的影片有了不同的標準化規格,致使影片能夠像商品一樣在流水線上製作與包裝,從劇本創作開始一直到最後上映,最大限度的提高票房收益。所以我們看到早期好萊塢從西部片到音樂片再到黑幫片都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影史上的經典作品。近十年超英電影火熱,也和好萊塢型別標準統一,能夠針對觀眾愛好用固定規範製作超英電影有關。與之相比,中國電影市場目前型別片沒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很多影片連自己的型別都沒有明確定位。
再說產業規模,好萊塢確實比我們大多了。現在最詳細的營業收入可以查到2016年,那一年的好萊塢,光是迪士尼一家公司的年收入就達到556.32億美元,淨利潤為93.91億美元(按2016年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約為3700億元和620億元)。而中國的2016年,上市公司裡萬達電影收入112億元,華誼兄弟收入35億元,光線傳媒收入17億元,作為國企的中影收入77.6億元。由此可見,中國電影業整體還不足以滿足中國電影消費市場的潛力,儘管我們和美國的差距在縮小,但這個差距也仍然較大。
同時好萊塢每個型別電影的票房十分穩定,大都接近平均值,但是中國的電影兩極分化就很嚴重。2018年年度票房20億+的影片佔了全年總票房的30%,而單片票房低於1000萬的電影有331部,佔全年總票房的0.9%。這樣的票房結構失衡也導致了電影投資的高風險,使其虧損率極高,也讓許多銀行和基金公司不敢涉及到電影行業中來,形成了惡性迴圈。
最後再說產業鏈的完善。好萊塢一直以來注重人才培養和產業鏈的協調匹配,從最早的“明星中心制”到後來的“製片人中心制”,這樣的住那邊也體現了好萊塢培養人才、發展人才與制度調整的不斷進步,因此在近百年的歷史裡才能不斷地出現大量電影專業的人才。不止是編劇、導演、演員,包括攝影師、剪輯師、錄音師、美術師等也能夠絡繹不絕。人才的湧現與好萊塢製片公司細密分工和產業鏈完整息息相關。即使是出現改革和轉型,但一直以來人才的細緻分工這個傳統都被好萊塢各大公司保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而中國電影現在就是缺乏製作環節上每一環的專業人才,與上文所說的一樣,很多時候還是依賴於導演、演員和製片人的個人名氣,這其實就是產業鏈不完整的體現。
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方向
在國外網際網路上有一句說“好萊塢不是美國的,是世界的”,這一語道破了好萊塢在文化輸出方面的分量。的確,我們現在一提到某個型別的影片,比如超英電影,比如科幻電影,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好萊塢,這個型別幾乎已經與它繫結。由此可見型別化電影的重要性,而中國也需要製作出只有自己才能做出的型別片。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我們現在提起南韓電影就想到社會問題影片,提起印度電影就想到歌舞片,甚至以前提起香港電影就想到功夫片,這都是一個型別片做到的文化輸出與意識共鳴。中國電影現在雜糅類影片太多,一直沒有做出一個傳揚我們文化的型別片,而這種型別化就需要產業鏈的完整和健康的市場來得以保證。
而市場如何做得更健康同樣也要關注,中國電影現在的收入還是過度依賴票房,而版權貿易、衍生品銷售甚至電影肢體公園等這些在好萊塢發展的很好的電影盈利模式都沒有被推廣,這也只是電影產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足,各種投融資不敢輕易進來。未來應該完善和擴大電影的產業鏈,從策劃、製作、營銷等多方面促進廣告種植的多元,加大電影版權和品牌贊助的投資,重視電影衍生品的開發和營銷,最大限度地發揮一部電影的商業價值。
誠然,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我們的電影工業化還在起步探索階段,距離好萊塢那般成熟完整的體系還有距離,不管是影片質量、人才質量還是產業鏈完整度方面都還有很長路要走。因此中國電影工業化絕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段任重而道遠的艱難跋涉。但是我們相信隨著製作技術與內容創作的不斷進步,再加上中國的文化內涵與底蘊,未來一定能把中國電影工業化做到成熟穩定,讓爆款不斷,讓觀眾有眼福。
-
18 # 馬里奧時間
這個問題是非常好的,也是近些年看過這幾個國家電影之後的一些感想,下面就來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一些見解。
首先,南韓電影一向是以敢拍、敢說實話、敢抨擊一些制度或折射一些社會問題為主的電影,例如在南韓電影裡,你會看到警察就是兩個極端,要不就是特別能抗事很激進的一類,要不就是腐敗到極致,懶散到極致的這麼一型別人群,所以每次我們觀看南韓電影時,總覺得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一樣,直擊人心。
而好萊塢的電影則是通常以大片的形象示人,比方說最著名的黑客帝國系列,美國隊長、蜘蛛俠等等,一是宣揚大片,豐富的特效;二則是表示“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這些基本就是好萊塢的電影製作。
相對比中國的電影,真的,近些年能拿出手的佳作就屬實很少很少了,要不然就是翻拍,要不然就是很沒營養的垃圾片,一些“規定”讓中國的電影人不敢拍攝一些反應現實生活的劇,拍了就會被剪,就不讓播出。。在中國產電影裡,你看到的警察形象永遠是英明神武的,你看到的流氓也一直都是那些永恆的幾個方面明星去飾演。。真的就是那種坑傻子票錢的伎倆。。
亞洲地區電影拍攝最好的就是南韓,《寄生蟲》這部寫實電影拿了四座奧斯卡獎盃,可如果這部劇換在中國,是永遠不會被拍出來的,這才是我們的悲哀。
-
19 # 韶華傾負少年郎
我對技術一竅不通,但電影又是我少數幾個愛好之一,所以還是想從我能有點想法的角度說幾句。
我覺得所有電影的最本質的核心是講一個矛盾,就算是最溫情的電影講的也是矛盾,無論任何一個電影我都能大概說出其中的矛盾。
這個矛盾最典型的就是就是善惡,幾乎絕大多數電影設計的矛盾都是善惡。還有就是快慢,主要是時代進步中有人快有人慢。喜劇片大多數的矛盾都是智愚,智愚之間的爭鬥與轉換,這裡也包括強弱。
但是最牛的是上面的一切都不談,不要善惡,不要快慢,不要智愚,不要強弱,談的是現在與未來,
長久以來我發現一個可能不對的現象,就是美國包括南韓電影的矛盾設定都特別鮮明,就算有一些小的人物性格塑造也基本不改變設定的銳度。
但是很多中國產片人物設定總是特別膠著,一個人物總是設計太多元素,導致整個影片的矛盾特別模糊,即便大體看上去應該特別清晰的正邪對立都弄得觀眾心裡暗生曖昧,內心裡缺乏那種徹底的暢快感。
這跟我們詩詞特別像,一個事情很少明說,總是借物詠志,中國山水得美是似是而非,我想著太多這樣的傳統審美方式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編劇和導演。
我
不是說這樣不好,一個是海洋文明,一個是農耕文明,是沒有優劣之分的,只有適合。可是現在我們比較擰巴,因為電影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語境是歐美文化主導的,電影語言也似乎是他們是正確的,所以在我們大多數人失去了中國傳統藝術鑑賞能力後,喜歡了欣賞歐美文化,回過頭來看中國產電影總覺得彆扭,於是認為有差距。
我覺得提文化自信後,現在搖擺不定的編劇方式可能會改變,更直接的電影會大量出現。
-
20 # 影大
看看世界各地的電影,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導演到演員,從資本到技術,電影和電視主題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電影產業已經成為一個產業。然而,與美國和南韓,相比仍有差距。南韓和好萊塢有一套工業化的標準電影拍攝方法。不管是哪種電影,它都是以標準化的方式創作的。因此,雖然好萊塢也有不好的電影,下限相對較高。中國的電影在這方面並不完美,分工也不明確,這導致了糟糕的電影和下限太低。
電影和電視主題的改進。一個好的電影和電視主題決定了電影的內在品質以及它能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後觀看意義。美和韓劇本有相當成熟的分工。它們種類繁多,非常優秀。雖然好萊塢劇本現在不太好,但至少相當標準。然而,中國的限制相對較大,大部分劇本是歷史龔都電影或抗日戰爭電影,型別相對較少。此外,由於中國缺乏一個成熟的劇本創作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的糟糕的劇本根本沒有引起觀眾的重視。他們只是想散散步。
美和韓的大多數演員都致力於他們的工作。例如,在《碟中諜》系列中,阿湯哥,所有驚險的動作都是親自表演的,比如不安全的攀巖、徒手刨削和戶外爬迪拜塔,然而,與中國演員相比,差別實在太大了。僅僅拍攝一部沒有什麼動作的戲需要替身或者鋪墊。作為一名50歲的演員,阿湯哥親自上陣,而我們的年輕演員在二三十歲的時候能夠依靠替身。我們國家的演員確實不如老一輩的演員。
後期製作和道具。中國的特效水平還不錯。然而,由於演員的工資佔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在所有特技效果上的投資較少。因此,中國的特效質量看起來很低。美和韓的電影資金安排合理,特技效果一點也不馬虎。它看起來相當光滑。好萊塢擁有一支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團隊。例如,《指環王》中的一些場景是用道具製作的,具有逼真的效果。除了《權力的遊戲》,路人的服裝也是特製的,符合現實。然而,我們國家的這方面確實是完全空白的。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道具,服裝也是亮閃閃的,這是完全不現實的,也很容易讓人看。
總而言之,中國電影業的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像導演李安《臥虎藏龍》這樣的中國電影也在2001年獲得了奧斯卡金球獎。然而,很少有電影能每次都進入奧斯卡。我希望幾年後,它也能被稱為中國電影產業,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對中中國人民的魅力。
回覆列表
從2019年中國電影的發展來看,較往年已經實現了質的改變,比如賀歲片《流量地球》,以及暑期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引人思考的《少年的你》,中國電影不管從視覺衝擊還是故事敘述,獲得好評不斷,但是相比南韓或者好萊塢電影,確實還存在差距。
如果要分析中國電影與南韓和好萊塢電影的差距,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詞,叫“電影工業化”,南韓和好萊塢電影已經進入了電影工業化,不管是在製作環節的細密分工還是全產業鏈的整體發展,中國電影需要成長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