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永春1971
-
2 # 時空穿行者666
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當雪崩來臨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明朝內鬥無下限的時候,沒有一位當權者是無辜的。這次殺隊友,給予明軍心理上的重創遠遠大於軍事上的重創
-
3 # 以史正衣冠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這其中由淺及深有三個原因,它們既有表面的政治原因,也有深沉的明朝的制度原因。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原因。
三、明朝軍隊政策的腐敗在朱元璋剛剛建立明朝時,實行的屯兵制,軍隊平時種地,戰時打仗,這固然為朝廷省去了許多的經費,但時間一久,戰鬥力自然不堪,以致到了明朝後期,打仗都成了募兵制,朝廷還是要出錢打仗。而以前屯兵制的土地,只方便了那些貪汙的軍官。一方面是土地被軍官兼併,國家沒有收入,另一方面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國家入不敷出,欠餉就是難免的問題,再加上戚家軍北上,觸及北方軍利益,成了軍官謀求利益的絆腳石,被絞殺也就不奇怪了。
這三個原因固然是戚家軍被絞殺的原因,另外還有一句題外話,在大明的年代,所有的軍隊都該叫朱家軍,所以,戚家軍的名字就不對。
-
4 # 原野牧哥339
萬曆皇帝朱翊鈞,大明王朝滅亡的首惡禍害,害名臣(張居正)、殺功勳(戚繼光)、消積怠政,叫人痛心疾首、深惡痛絕!
-
5 # 安平144796971
自萬曆起,朱明兵變頻發,作為南兵的傑出代表戚家軍,最後也在兵變中被誘殺殆盡,自此再無戚家軍。
為什麼會兵變頻發?主要原因是朝廷長期欠餉欠撫卹金。戚家軍援朝抗日,立下重功,但回國後,朝廷長期欠餉欠賞,也欠傷亡將士的撫卹金,這樣誰能受得了,於是強力討薪,構成變兵。駐薊門的戚家軍強力討薪,被督軍王保誘殺於校場,被殺者三千餘人,作為抗倭、朝戰的功勳將士,被“除惡務盡”!在此段時間,兵變全國達二十多起,都被彈壓下去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朝廷對軍隊欠餉呢?到萬曆初,宗室入宗支薄的入口,就達13.7萬人,萬曆二十年,雖沒有數字了,估計超五十萬,養宗室的開支,已佔財政總收的50%以上,沒有錢養兵了。於是朝廷縱容、默許對“兵變”的士兵屠殺——人死債亡,殺了討債人,就不再欠餉了!可見,明廷的心腸,是何等歹毒!
-
6 # 史論縱橫
這件事被稱為薊州兵變,不僅是明朝歷史上的悲劇,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樁悲劇。大概是由於不光彩,當局者並不想將這件事大書特書,在《明神宗實錄》中只有寥寥數筆,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已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這也就是明朝官方對薊州兵變的定論,防海兵(大體是戚家軍)要求雙倍糧餉,因此“鼓譟”,於是被督撫把鬧事的殺了,剩下的都給攆回老家了。
但是由於這個事情發生在明朝萬曆抗倭援朝期間,北韓方面的史料記載是三千三百多人。
雖然人數上有差距,但是事件的口徑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戚家軍要求朝廷加軍餉,最後引發譁變。
很多人認為戚家軍是私軍,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戚家軍雖然因為戚繼光的領導而出名,並且被稱為戚家軍,實際上真正的名字應該是“浙軍”,是戚繼光以朝廷的錢糧招募的一支職業化軍隊,並不等同於私軍。
比如曹操實行的屯田制後,打仗基本沒缺過糧,唐朝初期的府兵制也是這種世襲當兵,很是強勁,但是後來均田制瓦解了,有的士兵把田賣了,後代還要當兵,這就有點吃不消了,所以最後府兵制崩盤了。
明朝軍制是朱元璋在吸取了前代軍制的基礎上,採納劉基的建議設立的衛所制度,其實也是傳統的世襲軍戶制度,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前期的時候明朝軍隊威震四方,結果到明英宗時候就不太行事了。
越到後來,明朝的軍隊越完蛋,倭寇在東南沿海橫行,明軍竟然不能抵擋,於是才有了戚繼光招募戚家軍的試探,效果是良好的,在抵抗倭寇方面是得心應手,取得了不錯的結果。
本來戚繼光的軍隊作為抗倭專業部隊,在南方待的很好,但當時風頭正勁的張居正,想要以此為契機,改革全國的兵制,加強大明王朝的實力,就將戚家軍調到了北方,一方面是想要作為“模範軍”改革北方軍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抗擊北方遊牧民族。
不料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開始入侵北韓,並且想要以此為跳板攻打明朝,明朝自然不能坐視不管,於是派兵支援。
引發兵變的原因自然是待遇問題,明朝軍制下的士兵軍餉是一年18兩,但是由於這次戰爭戰場是在國外,因此首任東征經略宋應昌以雙倍待遇激勵士兵,這樣下來一個南軍的俸祿一年可達43兩之多。
可以說,這筆錢花的還是很值的,當時豐臣秀吉的軍隊很厲害,明朝軍隊往往不支,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只有以戚家軍為主的南軍屢建軍功,人家南軍本身就是抗倭起家的,打起倭寇自然是得心應手,而且由於士兵素質較高,在作戰期間受到北韓方面的好評。
宋應昌的調任,讓事情變得更加戲劇化,以前承諾的待遇變得撲朔迷離。
北方軍人由於是衛所制度,即使沒有軍餉還有屯田,但是南軍駐紮在薊州,應該是沒有土地的,一旦失去糧餉,生活就困難了。
因此,明廷的這種“白嫖”自然三番五次的激起南軍的不滿,隨著張居正被清算,戚繼光被調離,南兵在薊州遭受越來越不公正的待遇,朝廷的想法竟然是把這支軍隊瓦解了。
錢不給發了,還要把人攆家去,自然會引發譁變,新調任薊州的領導王保為了表現自己,乾脆以薊州兵變為由來一個大屠殺,將帶頭鬧事的南兵殺個遍,然後再給攆家去,白嫖計劃順利完成。
似乎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何李自成的農民軍皆是草包,卻能夠肆意橫行;滿洲八旗不過幾萬人馬,卻能對明作戰百戰百勝。
參考資料:《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管窺》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楊海英
-
7 # 小蔚觀世界
在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身後事裡,爆發於其去世八年後(萬曆二十三年),針對其一生心血戚家軍的“薊鎮兵變”,是明末歷史上一幕血腥且恥辱的悲劇。
如果單看《明史》的記載的話,有關“薊鎮兵變”的記錄,簡直少之又少。在《明史.神宗本紀》羅列的萬曆年間的“兵變”裡,“薊鎮兵變”更是連提都沒提,只是在其他相關人物的傳記裡,才捎帶提了幾句。乍一看去,這事兒似乎只是個“小事”。但是,倘若綜合《明史》《明實錄》《北韓實錄》等史料,釐清這場兵變的來龍去脈,就可知這樁“記載極少”的事兒,幹得太不要臉。
萬曆二十三年(1593)十月二十日,剛剛打完“抗倭援朝戰爭”第一階段的明朝“薊三協南兵營”(戚家軍)回到駐地,可朝廷先前答應的錢糧與賞賜,卻是遲遲沒兌現。憤怒的將士們當然要討說法,新任的薊鎮總兵王保卻耍了花招,把他們騙到演武場列隊,接著就把臉一翻“擊之”,向這些手無寸鐵的軍人亮起了屠刀。以《北韓實錄》和《明實錄》記載,三千三百多人被殺,倖存者也或“軍法從事”或“發回原籍”,景象慘不忍睹。
自戚繼光建軍後“未嘗一敗”,三十五年來痛擊倭寇韃靼等強敵,之前更在北韓屢建奇功,被北韓軍民讚歎“功最”的“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沒有倒在韃靼人的鐵蹄下,也沒有倒在倭刀倭銃下,卻被他們浴血保衛的大明朝廷,以這樣一種可恥的方式虐殺。這場悲劇後,策動這場殺戮的明朝文武官員們,也十分“高效”的為戚家軍羅織了“大逆有十”,玩命潑髒水。製造殺戮的王保等人也“以定變功”,各個升官發財……
如此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起因,只因這些剛剛為國血戰的軍人,想要拿到自己合法的收益。
為何會有這樣的悲劇?表面的原因,就是張居正去世後,“戚家軍”在明朝軍界的邊緣化地位。這支百戰百勝的鐵血虎師,從萬曆皇帝親政起,就好似“沒孃的孩兒”,受欺負早就是常事。萬曆十年起,戚繼光當年苦心打造的薊鎮七大車營,就大多遭到了裁撤,只留下這麼幾千人的骨血。之前的抗倭援朝戰場上,戚家軍屢建戰功,也屢屢被“友軍”搶攻,攻克平壤的戰功就被遼東軍搶走,錢糧也常被剋扣……
所以,萬曆二十三年的這場風波,就是先前積累下的矛盾,一次總的爆發,然後被明王朝以欺騙加殺戮的方式,草草瞭解。
但更深層的原因,卻是萬曆皇帝及其大臣們,多年如一日的荒唐國防觀念。
萬曆皇帝剛親政時,他繼承的,是一筆無比豐厚的軍事遺產:從他父親隆慶帝朱載垕登基起,這位痛感大明“南倭北虜”之患的帝王,就以空前的力度,重建大明朝的鐵血強兵,通過“隆慶大閱兵”等手段,萎靡數十年的明朝軍隊煥然復甦,經過從隆慶帝到“張居正改革”的十六年苦心經營,無論北方的邊兵還是東南的虎師,都成為威震東亞的百戰精銳。“怠工”的萬曆,能夠打贏“萬曆三大徵”,靠的就是這好家底。
但對這豐厚遺產,萬曆君臣卻沒有半點珍惜的意思,萬曆皇帝本人一輩子花錢如流水,專注揮霍享樂。“清算”張居正後,朝堂百官也是傾軋不斷。在他們看來,軍隊就是一筆財富,平日壓榨日常揮霍就好,哪懂武備的重要性?
所以,在整個萬曆皇帝“親政”的時代裡,武備的廢弛,也早就是常事。就以在抗倭援朝戰爭裡聚殲日本艦隊的大明水師來說,到了十七世紀初葉,曾經強大無比的廣東水師,就被裁得只剩了不到一半破船。肩負海防重任的福建水師,更只剩了八百五十多人。陸軍更是慘不忍睹,且不說戚家軍的遭遇,當年與戚繼光齊名的俞大猷,曾苦心打造京營戰車營,可到了萬曆晚期,這些京營戰車由於多年廢弛,竟各個都朽壞不堪。
至於各類的“兵變”,在萬曆親政時代,更成了家常便飯。單是在《明史》裡“上榜”的,就有“廣東兵變”“杭州兵變”“雲南兵變”等鬧劇。以殺戮程度論,“薊鎮兵變”還真算是“小事”。特別是在作為明朝戰略要衝的遼東,由於貪財的萬曆瘋狂派遣“稅使”,放任太監在遼東橫徵暴斂,把苦大兵當做壓榨物件,結果多次激起兵變。僅萬曆三十六年這一年,遼東就爆發了四次兵變,數千士兵揭竿而起,殺得萬曆的“稅使”落荒而逃……
對照後來努爾哈赤在遼東扯旗的大事,必須說,萬曆貢獻了太多“神助攻”。
甚至當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攻城掠地,萬曆皇帝匆忙組建十萬大軍,準備開打薩爾滸大戰時,明王朝終於看到了多年武備廢弛的苦果:明軍裝備低劣,諸如馬林杜鬆等主將,竟都穿著質量低劣的盔甲,許多參戰的精兵,火器從沒摸過,火器戰術從沒練過。甚至軍隊都開拔了,還有大批臨時趕製的裝備沒送到,只能用船在後面慌忙跟著,然後全成了後金八旗的戰利品……
-
8 # 腦洞趣味歷史
萬曆二十三年,最後一個戚家軍在擊敗日本倭寇入侵後,死在了隊友刀下。
1、練兵薊鎮是大明朝沿邊九鎮中對抗女真、蒙古部族的重要防線,戚繼光到任總理練兵事務節制四鎮兼薊鎮總兵官後,他發現與自己手下常年和倭寇拼殺的戚家軍相比,這些薊鎮兵鬥志鬆懈、紀律渙散。
為了完成朝廷交代的練兵職責,戚繼光從浙江調來了三千人左右的戚家軍,用來當作 “ 師範”訓練薊鎮兵。
這支戚家軍由於是從南方調來,所以,又被稱作薊鎮三協南兵。
別看人數看上去只有三千人,要知道戚家軍的總人數也只有4000人,他們卻在戰場上完成了身兼百戰,無一敗的傳奇記錄,可謂是精兵中的精兵。
2、征戰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萬曆二十年,豐臣秀吉率大軍進攻北韓,想要一舉兼併北韓,北韓急忙嚮明王朝求救。
萬曆皇帝大手一揮,立馬抽調北方邊軍前去救援,其中薊鎮去的,就包括曾經戚繼光手下的戚家軍。
【注,戚繼光已在四年前病逝。】
戚家軍到達北韓後,明軍領軍的提督李如鬆曾許諾:
“先上城者與銀三百兩 , 或授以都指揮僉使。”
“先登平壤者給銀萬兩。”
戚家軍聽到這獎勵標準後,激動得不得了,要知道當時他們的年薪不過18兩銀子,這300兩、一萬兩,已經可以讓他們下半輩子和家人過上幸福生活了。
所以,戚家軍將士們在戰場上表現得非常英勇,最先登上平壤城的便是他們。
據《萬曆三大徵考》考證,此戰結果: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
本來,這場戰爭論功勞,戚家軍與楊元當屬第一:“門下與戚將軍等冒險先登 ,功居第一 。”
事後,在分配功勞時,由於李如鬆素來不喜這些南方來的戚家軍,卻把功勞都給了楊元一人。
由此,戚家軍和北方將領的矛盾,便由原來的不滿,激化到了抹殺功績、斷人前程的地步。
3、最後一個戚家軍死在了隊友刀下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作為抗倭功臣歸國後,不僅沒有得到該有的戰功榮譽,他們就連自己的工資都幾個月沒發了。
實在氣不過的戚家軍,每天就在軍營中,拿出戰鼓使勁敲擊,討要軍餉。
北韓都監大臣李德馨提到 :以月銀不給事 ,人多怨詈。而李提督以我慶州安康之戰敗, 歸罪於南人, 罷斥吳惟忠。
吳惟忠是戚家軍的組建者之一,他是戚繼光的左膀右臂,因為要軍餉一事,當時吳惟忠被罷官放回鄉里。
主將走了,餘下的戚家軍就成了一盤散沙,這一下子,北將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對戚家軍的憎恨。
於是,昌平總兵官王保把戚家軍騙到演武場上,然後埋伏在此的明軍立馬殺了出來,打了戚家軍一個措手不及。
《 北韓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 , 以備倭之緩急。 而十月間 , 以離家日久 , 錢糧不加 , 含忿謀作亂 。事覺 ,殺三千三百餘口 。《明史》: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萬曆二十三年,最後一個戚家軍死了,死在了對友的刀下。
參考資料:
【1】《明史·王保列傳》
【2】《明史·戚繼光列傳》
【3】《兩朝平攘錄》
【4】《明神宗實錄》
【5】《 北韓宣祖實錄》
-
9 # 綠青蛙
俗話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歷代皇帝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不會不明白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外敵當前時,他們把軍隊看得比命都重,對將領的提防比防隔壁老王還厲害。手握重兵的將軍,沒有幾個好下場的。
岳飛為什麼結局很悲劇?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讓百姓稱自己的軍隊為"岳家軍",是個精神正常的皇上聽到這三個字 ,都會後脊背發冷。
所以跟岳飛一起抗敵的韓世忠都沒事,他的軍隊沒人稱呼韓家軍,可惜了岳飛被12道金牌召回,弄了個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
戚家軍的老大叫戚繼光,他是個天生的將才,把行兵佈陣鑽研得爐火純青,什麼樣的戰鬥,只要讓他來指揮,準能旗開得勝、所向無敵。
最難能可貴的是,戚繼光不但重視軍隊戰鬥力的培養,還非常重視軍隊建設,戚家軍從士兵招募,到士兵體能訓練,槍械訓練、武器研發都有一套非常科學的制度,保證了軍隊始終充滿活力,在所有的戰鬥中均能立於不敗之地。
其中戰果最輝煌的是台州花街之戰,此戰戚家軍斬首308名,還生擒了2名倭寇首領。
萬曆二十年(1592年),戚繼光死後的戚家軍再接再厲,為朝廷立下新功。
這年春天,豐臣秀吉率日軍入侵北韓,北韓向老大明朝求援。
明廷遂決定調集北方邊防軍抗日援朝,戰鬥力強悍的戚家軍自然也被非常看好,充當了抗倭先鋒。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如此優厚的待遇激勵下,戚家軍在北韓作戰個個都非常玩命,表現異常神勇。
北韓人看得很清楚,他們在史書中描述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
可是功高了,就要震主,戚家軍的神勇不但讓日軍膽寒,也讓朝廷發怵,覺得這支軍隊太彪悍,難以駕馭,如果一旦被敵人所用,走上“邪路”,則後患無窮。
因此,朝廷上下都在渲染戚家軍威脅論,都想打壓戚家軍。
戚家軍立下戰功,非但沒有得到獎賞,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
平壤之戰前,提督薊遼諸軍的李如鬆曾許諾"先登平壤者賞銀萬兩",然而,戰役結束後,李如鬆隻字不提當初的許諾。
《北韓宣祖實錄》也記載:"當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不為錄功,是以南兵多怨對者……"
這一事件導致的結果,就是"南北將領分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
人心都是肉長的,立功受獎天經地義,賞罰分明,自古如此。
可是明朝這幫官僚軍棍卻出爾反爾,背信棄義,戚家軍不是什麼活雷鋒,答應好的補貼不發,獎勵不給,說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加上朝中很多大臣渲染戚家軍威脅論,皇帝終於下決心除掉隱患。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間,奉命回國的戚家軍回到了自己的駐地石門寨。此時,天已入冬,由於朝廷欠餉了很久,一家老小全靠自己的軍餉,一定揭不開鍋了。
戚家軍忍無可忍聯合向薊州鎮總兵討薪,要求按當初承諾的雙餉標準發放拖欠的軍餉,並且兌現平壤之戰中率先登城的賞銀。
只要抓幾個帶頭鬧事的就算完事,畢竟士兵的目的是討薪,不是真正要造反。可是薊州總兵王保,早就對戚家軍看著不順眼,幹掉他們是蓄謀已久,不過是需要一個藉口。於是,王將軍就給他們扣了一個造反之名,對他們揮起屠刀。
接著,就開始點名,點到一個,官兵手起刀落人頭落地。
《明神宗實錄》:"及甫入校場,而王保揮兵亂斬,死者無數。"
關於這次屠殺的人數,各方說法不一。
《明史》的記載是"數百人"。
《兩朝平攘錄》則說"(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北韓宣祖實錄》的記載則是"殺三千三百餘口"。
不管殺了多少人,總之這次屠殺過後,戚家軍作為軍隊建制,已不復存在。
明朝後期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混賬,不幹正事,也不幹人事,所以他們的滅亡也是情理之中的結局,朱由檢上吊也是咎由自取。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
10 # 小姐姐講史
這支軍隊成立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到戚繼光去職中間24年間共打敗敵人15萬多次。但是卻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在石門寨被集體屠殺。剩餘的被驅趕解散“餘黨盡驅南還”, 最終徹底消失。
那麼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呢?一、戚家軍的建立人戚繼光遭貶官病死,戚家軍遭受不公平待遇明初,倭寇們(日本浪人和本國的海盜)橫行,他們組織武裝隊伍在明境沿海地區走私、搶掠,危害十萬人。戚繼光奉嘉慶帝之命抗倭,但他苦於明朝軍隊素質太低,就從義烏招募新兵經過嚴格訓練,使其成為精銳。在新河之戰、速戰花街、伏擊上峰嶺永絕日寇 、移兵福建不到一天收復橫嶼島、夜搗牛田等著名戰役中讓日寇聞風喪膽,戚繼光領導戚家軍十餘年在東南沿海蕩平了倭寇。戚家軍威名遠揚,他們所到之處皆受到百姓擁護愛戴。
權臣內閣首輔張居正屍骨未寒遭到萬曆帝的清算,戚繼光因是張居正這邊的人,而遭到給事中張鼎思和張希皋等人彈劾,一貶再貶,最後直接打回老家成了平頭百姓,最終病死。戚繼光死了,也就等於戚家軍失去了根。戚家軍也順其自然地受到“特殊”對待,他們遭到北方那些軍官的打壓。雖然戚家軍拼死參加了萬曆援朝戰爭,以及對抗努爾哈赤後金的戰爭,但朝廷長期欠工資不發。在前線拼死的戚家軍連正常的軍餉都無法領到手,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度日,軍中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王保早就對戚家軍有偏見,他藉助這次戚家軍的“集體鬧事”對戚家軍進行誘殺,殺戚家軍的藉口就是:
“南兵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明史 王保傳》且王保使用的計策很卑鄙。
《明神宗實錄》載:王保先答應戚家軍所提出的一切條件,但他要求戚家軍放下武器才能進入演武場談條件領工資。當這些戚家軍進入演武場就突然遭到猝不及防的殺戮。
“薊三協南兵營,戚繼光所募” “南兵已唯唯聽命” “及甫入校場,而王保揮兵亂斬,死者無數”——《明史》就這樣手無寸鐵的戚家軍被冤殺多數。
咱們姑且不論死多少人,這次血腥的屠殺是永遠也掩蓋不了的史實。還有一點這些戚家軍死的很冤,戚家軍是因“鼓譟”被殺,但他們並沒有發動“兵變”,歷史上有幾個發動兵變的士兵,會乖乖放下武器徒手兵變呢?
對於那些幸運的沒有去武場的戚家軍則被驅趕到南方準備隨時當炮灰。
“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返”—— 《明神宗實錄》事變後,朝中有良知的大臣汪以時、戴士衡等為戚家軍鳴不平,主張懲治王保。但卻遭到兵部尚書石興和御史馬文卿的反對,他們二人還使王保搖身變成平叛亂軍的大功臣。
戚家軍將士的心從此寒透了!也從此 ,戚家軍的作戰能力下降,最終在對後金作戰時,在瀋陽城南的渾河一戰中全軍覆沒。不久的將來,滿清入關改朝換代。
順便說一下王保的結局,王保在一次出兵半島敕保防海時,死於海州,贈左都督。王保的兒子王學書世最終被李自成殺死。
-
11 # a看那是啥
就古代那通訊技術,地方武裝很容易成為軍閥,而歷代改朝換代基本都是從軍閥割據開始的,別和我說清取代明,元取代遼和宋以及後來的金,嚴格來說蒙古和金都屬於遼的割據勢力。後金也就是清其實也是屬於明的割據勢力。那麼問題來了戚家軍是不是,嚴格來說算是!所以戚家軍的下場就註定了,要麼被悲劇要麼改朝換代,所以以悲劇收場並無不可理解。。。。歷史就是這樣,沒什麼冤不冤
-
12 # 汐雨天晴
戚家軍什麼時候最強了,好像都沒強過吧!明朝倭患一直沒解決,戚家軍也討不了好。要強還是騎兵啊,李成樑父子才是真牛逼,兒子把日本正規軍趕走了(倭寇是日本內鬥失敗者,而且是遊兵散勇),老子是努爾哈赤乾爹(後金哪時候就是李成樑養的狗,不是侮辱後金,真是事實)
-
13 # 葛大小姐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戚家軍因為主帥戚繼光而得名,是明朝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嘉靖年間戚家軍在浙江、福建等地抗擊倭寇,之後在隆慶年間調入薊州,戍衛邊疆,立下赫赫戰功。北韓戰爭爆發後,參加抗日援朝戰爭,在攻克平壤戰役中立下大功,但就是這樣一直為國家、為朝廷立下累累戰功的軍隊,卻在萬曆二十三年被朝廷殘酷剿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是因為戚家軍失去了強大後臺張居正和戚繼光。我們知道,戚家軍是戚繼光一手建立的,傾注了他大量心血,可以說沒有戚繼光就沒有戚家軍的威名。而戚繼光的成名離不開張居正的支援,張居正是戚繼光的伯樂,戚繼光是張居正的左膀右臂。因為張居正當時位居首輔,權勢非常大,張居正不但用各種手段保護、支援戚繼光,而且為他的軍隊提供先進的武器、豐厚的糧餉,也可以說戚家軍的建設離不開張居正的大力支援,但成也在此,敗也在此。明萬曆十一年,權傾一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被萬曆皇帝清算,戚繼光因為攀附張居正也遭到彈劾,被貶斥回家,連俸祿都被剝奪,最後這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在窮困潦倒、貧病交加之中死去。張居正倒臺,戚繼光被罷免死亡,手下的部隊受到牽連,朝廷之中不但沒人護著戚家軍,而且落井下石,最終導致戚家軍被朝廷剿殺。
-
14 # 藍雪可樂
在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身後事裡,爆發於其去世八年後(萬曆二十三年),針對其一生心血戚家軍的“薊鎮兵變”,是明末歷史上一幕血腥且恥辱的悲劇。
如果單看《明史》的記載的話,有關“薊鎮兵變”的記錄,簡直少之又少。在《明史.神宗本紀》羅列的萬曆年間的“兵變”裡,“薊鎮兵變”更是連提都沒提,只是在其他相關人物的傳記裡,才捎帶提了幾句。乍一看去,這事兒似乎只是個“小事”。但是,倘若綜合《明史》《明實錄》《北韓實錄》等史料,釐清這場兵變的來龍去脈,就可知這樁“記載極少”的事兒,幹得太不要臉。
萬曆二十三年(1593)十月二十日,剛剛打完“抗倭援朝戰爭”第一階段的明朝“薊三協南兵營”(戚家軍)回到駐地,可朝廷先前答應的錢糧與賞賜,卻是遲遲沒兌現。憤怒的將士們當然要討說法,新任的薊鎮總兵王保卻耍了花招,把他們騙到演武場列隊,接著就把臉一翻“擊之”,向這些手無寸鐵的軍人亮起了屠刀。以《北韓實錄》和《明實錄》記載,三千三百多人被殺,倖存者也或“軍法從事”或“發回原籍”,景象慘不忍睹。
這些遇害的軍人,絕大多數都是戚家軍裡的百戰老兵,堪稱精華中的精華,卻不料以這種方式,“結束”了戰場生涯。
自戚繼光建軍後“未嘗一敗”,三十五年來痛擊倭寇韃靼等強敵,之前更在北韓屢建奇功,被北韓軍民讚歎“功最”的“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沒有倒在韃靼人的鐵蹄下,也沒有倒在倭刀倭銃下,卻被他們浴血保衛的大明朝廷,以這樣一種可恥的方式虐殺。這場悲劇後,策動這場殺戮的明朝文武官員們,也十分“高效”的為戚家軍羅織了“大逆有十”,玩命潑髒水。製造殺戮的王保等人也“以定變功”,各個升官發財……
如此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起因,只因這些剛剛為國血戰的軍人,想要拿到自己合法的收益。
為何會有這樣的悲劇?表面的原因,就是張居正去世後,“戚家軍”在明朝軍界的邊緣化地位。這支百戰百勝的鐵血虎師,從萬曆皇帝親政起,就好似“沒孃的孩兒”,受欺負早就是常事。萬曆十年起,戚繼光當年苦心打造的薊鎮七大車營,就大多遭到了裁撤,只留下這麼幾千人的骨血。之前的抗倭援朝戰場上,戚家軍屢建戰功,也屢屢被“友軍”搶攻,攻克平壤的戰功就被遼東軍搶走,錢糧也常被剋扣……
所以,萬曆二十三年的這場風波,就是先前積累下的矛盾,一次總的爆發,然後被明王朝以欺騙加殺戮的方式,草草瞭解。
但更深層的原因,卻是萬曆皇帝及其大臣們,多年如一日的荒唐國防觀念。
萬曆皇帝剛親政時,他繼承的,是一筆無比豐厚的軍事遺產:從他父親隆慶帝朱載垕登基起,這位痛感大明“南倭北虜”之患的帝王,就以空前的力度,重建大明朝的鐵血強兵,通過“隆慶大閱兵”等手段,萎靡數十年的明朝軍隊煥然復甦,經過從隆慶帝到“張居正改革”的十六年苦心經營,無論北方的邊兵還是東南的虎師,都成為威震東亞的百戰精銳。“怠工”的萬曆,能夠打贏“萬曆三大徵”,靠的就是這好家底。
但對這豐厚遺產,萬曆君臣卻沒有半點珍惜的意思,萬曆皇帝本人一輩子花錢如流水,專注揮霍享樂。“清算”張居正後,朝堂百官也是傾軋不斷。在他們看來,軍隊就是一筆財富,平日壓榨日常揮霍就好,哪懂武備的重要性?
所以,在整個萬曆皇帝“親政”的時代裡,武備的廢弛,也早就是常事。就以在抗倭援朝戰爭裡聚殲日本艦隊的大明水師來說,到了十七世紀初葉,曾經強大無比的廣東水師,就被裁得只剩了不到一半破船。肩負海防重任的福建水師,更只剩了八百五十多人。陸軍更是慘不忍睹,且不說戚家軍的遭遇,當年與戚繼光齊名的俞大猷,曾苦心打造京營戰車營,可到了萬曆晚期,這些京營戰車由於多年廢弛,竟各個都朽壞不堪。
至於各類的“兵變”,在萬曆親政時代,更成了家常便飯。單是在《明史》裡“上榜”的,就有“廣東兵變”“杭州兵變”“雲南兵變”等鬧劇。以殺戮程度論,“薊鎮兵變”還真算是“小事”。特別是在作為明朝戰略要衝的遼東,由於貪財的萬曆瘋狂派遣“稅使”,放任太監在遼東橫徵暴斂,把苦大兵當做壓榨物件,結果多次激起兵變。僅萬曆三十六年這一年,遼東就爆發了四次兵變,數千士兵揭竿而起,殺得萬曆的“稅使”落荒而逃……
對照後來努爾哈赤在遼東扯旗的大事,必須說,萬曆貢獻了太多“神助攻”。
甚至當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攻城掠地,萬曆皇帝匆忙組建十萬大軍,準備開打薩爾滸大戰時,明王朝終於看到了多年武備廢弛的苦果:明軍裝備低劣,諸如馬林杜鬆等主將,竟都穿著質量低劣的盔甲,許多參戰的精兵,火器從沒摸過,火器戰術從沒練過。甚至軍隊都開拔了,還有大批臨時趕製的裝備沒送到,只能用船在後面慌忙跟著,然後全成了後金八旗的戰利品……
這樣臨時抱佛腳的軍隊,又能打得了什麼仗?短視如萬曆君臣這樣的統治者,製造“屠戮戚家軍”的悲劇,簡直一點也不奇怪。明王朝接下來的滅亡,當然也更不奇怪——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王朝,自然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
15 # 酩饕餮
西漢末年後,儒學對社會主力創造生產層的創新性回饋管理能力喪失。儒法合一士大夫,只圖與皇權共平天下,謀取俸祿,執掌管理中樞,吸食百姓肥膏。
東漢歷史用血淚鑄記不能失去中央管理管制。
宋朝以來儒學日趨逐漸霸權,使用放大縮小大義辯術,評工匠精神是奇巧淫技,武穆精忠不過是糾糾武夫莫須有,不是民英雄之類云云,君子黨小人黨全憑水口量。宋末黨爭,明末東林,清末偽聖康有為一群裝逼婊們,他們才是歷代衰退截災的根源。北宋末、明末、清末天量海量的財富都聚在儒法合一的士大夫家族裡,卻大部分給付交與大災截中的侵略者了!他們利用管理資源的權力,特會損國家和民眾,特別益自小家。
一朝朝,一代代的輪迴中,開元士大夫們逐漸對百姓發力,一面罵秦始皇暴政禁天下之兵諸惡,一面弱化大漢民族的雄性基因,先禁弩器,弓箭,槍,刀,劍最後拳也禁了。
今拳已不是拳了。
中樞中的士大夫幾句話:做人人品貪財行賄。就可以讓軍略大家戚繼光抑鬱困死鄉陌。為了貪鄙平倭援朝功餉,偽評薊州原裝戚家軍造反去滅殺,就別提工匠的創新,介樣的王朝……。他們不去維護,文化中法儒的大毒性不破除,輪迴依舊。
-
16 # 浩然正氣長存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被殘酷絞殺。這是逆淘汰的鐵證。在大明軍隊都是渣的情況下,戚家軍的存在讓大家太難看,從上到下都願意讓戚家軍早早消失。隨便找個藉口絞殺戚家軍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戚家軍的產生
戚家軍是由戚繼光在抗倭鬥爭中一手建立。戚家軍建立的背景:東南沿海倭寇與大陸海匪勾結,猖獗一時,大明軍隊剿匪不力,甚至禍害百姓比倭寇不在話下。在胡宗憲的支援下,戚繼光建立了戚家軍。雖然戚繼光沒有把戚家軍變成徹頭徹尾的私軍,但是戚繼光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戚繼光飛黃騰達,戚家軍發展壯大。戚繼光丟官去職,戚家軍不斷萎縮直至消亡。從這個角度來說,戚家軍就是私軍。與之相對的是大明軍隊名存實亡。
戚家軍是由戚繼光建立並發展起來的,在抗倭戰場上鶴立雞群,太引人注目了。在張居正擔任首輔情況下,戚繼光得到進一步的重用。從抗倭戰場轉戰北方對蒙古人的作戰中。在政治上戚繼光是張居正北方戰線的統帥,張居正是戚繼光的靠山。二人互相支援,成就北方戰線的安定。在軍事上,戚繼光按照戚家軍的方式編練北方邊軍。在北方邊軍軍事系統得罪了一大批軍官。不僅北方邊鎮中,而且北京朝廷上也有。戚繼光的異軍突起,令人矚目的戰功令北方邊鎮的既得利益集團難堪。這些人打仗不行,斂財有術。北方邊軍日益腐朽,而他們從上到下個個吃得腦滿腸肥。戚繼光被北方邊鎮的既得利益集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在張居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都蟄伏起來,等待時機。實在不行推出幾個替罪羊,保全整體的實力。
隨著張居正的逝世,萬曆皇帝對張居正開始反攻倒算。萬曆皇帝下令對張居正抄家議罪,褫奪生前所賜的璽書、誥命等一切恩典,如不是忌憚輿論甚至可能開棺鞭屍。戚繼光作為張居正的軍事上的左膀右臂,倒臺之日指日可待。結果沒多久戚繼光被髮配廣東,繼而被罷官。戚繼光不久病死。
張居正被反攻倒算,戚繼光丟官去職進而病死。戚家軍還有未來嗎?戚家軍作為大明軍隊的異類,早一天被消滅,大家早一天安心。戚家軍存在一天,大家怎麼升官發財,怎麼吃空餉喝兵血呀?
所以說戚家軍被殘酷絞殺是大明王朝從上到下默許的。大明王朝亡於萬曆是有道理的。保國的干城們都被以萬曆皇帝為首的自己人幹掉了,大明王朝不亡實在沒有天理了。
-
17 # 路過的漢妮熊
皇帝給了下臺階,不知道戚繼總太直還是看不出來,早早就被惦記上了,早晚要開刀的,有需要了,啥事沒有,沒有啥事了,啥事都有了!千年政治,都一樣,最多緩和與殘暴的分別,皇帝都是一個教材教出來的,為啥叫寡人,為啥叫朕,什麼樣的皇帝,身邊跟什麼人,自己品吧!基本都是自己把祖宗傳下的王朝玩死的,外力摧之的前提永遠是,王朝已經快卡蹦了,沒外力自己也快玩不轉了,光內力的政變,還是起義也要完蛋的!所以,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哪有永享的福祿,永世的昌盛!
-
18 # 菠蘿起司284
最主要的問題當時明朝經濟被那幫文官給玩的沒錢了,戚家軍的軍餉又實在有點高……而且當時南北不和,戚家軍在北方本身就被北方勢力排斥!所以就會被拖欠軍餉引起譁變而帶來毀滅性的結局!這也是為是麼崇禎時期北方的軍隊都是先看到軍餉後再打仗的主要原因
-
19 # 向陽願景
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之變,是一場悲劇。這場事變,在史料上記載極少,只有《神宗實錄》中有過寥寥幾句記載,由於當時尚處於三大徵的抗倭援朝時期,北韓的史料倒是記載頗多。“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在神宗一朝,發生過多次兵變,比如萬曆十年的杭州兵變,十一年的廣東羅定兵變,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變,十五年的潯陽兵變,十六年的甘肅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兵變,萬曆十九年,京營的士兵甚至在長安門鬧事,相比之下,萬曆二十三年這場兵變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
兵變主體是鎮守北邊重鎮薊鎮的南兵,也就是通常被稱為戚家軍的部隊。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薊鎮三協的南兵由於長期欠餉,群情激奮。薊鎮總兵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北韓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就在不久之前,還在北韓平倭戰場叱吒風雲的抗日英雄,卻被集體屠殺。被殺的南軍人數,各類記載中人數不一,從數百人到3300多人不等。不過從之後的一些數字中可以推斷出蛛絲馬跡。
在前後兩次出征北韓時,南兵都是給北韓軍民最好印象的明朝軍隊。除了作戰勇敢,還不擾民,軍紀極佳。北韓人對吳惟忠所領的南兵,是眾口一詞的稱讚,在入朝明軍中口碑最佳,戰功卓著,這是一支功勳部隊,統兵的將領吳惟忠、駱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稱為“南兵三營將”。薊鎮南兵即是吳惟忠部所統的徵倭浙兵,出征後有所損失,仍然補滿兵員,共計3700多人。
到了兵變發生過後的兩年,第二次抗倭援朝開始,兵部仍然調派吳惟忠統領南兵入朝抗戰,但這時南兵的數字有了巨大缺口,已不到2000名,減員將近一半,需要再招募1785人湊足人數。如果對照這個數字來推算,在兵變中被殺的南軍人數應當在1700-2000人之間。
表面的原因,主要就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就是說索要欠餉,聚眾鬧事。明朝中期的軍餉,募兵制一般是每年十八兩。但是東征援朝是出國作戰,有所不同。當時經略軍務的宋應昌將南軍的軍餉提高了一倍,達到了一年43兩左右。宋應昌在職的時候,都是按此標準執行,問題是他在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前被解職,截止被解職時,軍餉並未全部按期發放,這成為了隱患。
南兵鬧事的原因,並非全部是軍餉,還有第一次入朝作戰時該得的賞金,大家都是提著腦袋拼命去的,仗打贏了,事先答應的賞金卻遲遲沒有,這當然讓人寒心。
宋英昌優待入朝士兵,這是好的,能提高士氣,激發戰鬥力。但他離職時沒有做好善後,宋英昌自己也在給內閣首輔王錫爵的書信中說:平壤首級大功未賞,各軍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欠餉本是軍中常事,士兵不滿乃至鬧事也並不鮮見,為何立下汗馬功勞的南兵會被屠戮?這牽涉到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軍中的南北之爭。
南兵都是戚繼光從浙江招募的子弟兵,前後共有二萬餘人。在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中,吳惟忠率領薊鎮3700多南兵參戰,表現出色,有目共睹。
北韓人在《北韓宣祖實錄》中如此評價南兵:“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遊擊吳惟忠領南兵進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軍力戰,死傷尤多。”
但是,軍隊的統帥李如鬆,是北軍的靈魂人物,他在戰後的軍功分配上,明顯偏向北軍,把原來南軍的戰功按到北軍頭上,比如平壤的“首敘”之功,是吳惟忠奮勇先登,結果到了最後,被歸到了北軍將領楊元頭上。
不得不說,李如鬆這手做得不地道。南兵將領王必迪甚至直斥李如鬆“不智不信不仁”,下級當面斥責上級,可想而知南兵的憤怒。
南兵沒有得到公正對待,事先許諾的獎賞也不到位,明軍內部北兵與南兵之爭愈演愈烈,碧蹄館之戰後,李如鬆戰意消沉,沒有進一步的軍事動作,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戚繼光為何特意要將南兵調到薊鎮,就是想以此作為垂範,整頓北兵的風氣,籍此來練兵,戚家軍的軍紀有目共睹,即使在之後出國的遠征中也同樣如此。但這樣做,必然會傷害部分人的利益,同時也造成南北兵之間的矛盾,戚繼光在的時候,還不至於表現得很明顯,等戚繼光去世以後,裂縫就越來越大。
南北的爭端,並不侷限於軍中,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張居正、戚繼光去世後,繼任者多是北方人,多少會偏向老鄉。等支援南兵的宋英昌被罷官後,南兵更加勢單力孤,無人為他們說話,前面答應的餉銀,更是不知找誰去要。薊鎮總兵王保,當然就是北方人。所以,薊鎮兵變的爆發,就是南北矛盾的爆發,在這次兵變中,缺少支援的南兵被心懷怨恨北方軍官誘殺,隨後扣上個謀反的罪名,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不過如果再往深層次探究,這就反映出明朝軍隊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弊端。
明朝軍事,從起初的軍戶制到隨後的募兵制,發展到萬曆晚期,已經執行得越來越艱難,從根源上,又與財政息息相關。仰賴張居正改革十年間,國庫得以充實,不過三大徵一打,就再也沒有恢復。
“皇帝不差餓兵”這個說法,估計深居皇宮的萬曆沒有聽說過,崇禎應該也沒有聽說過,正是他們不斷的差“餓兵”,“餓兵”都變成了“賊兵”,最後,大明終於亡於“餓兵”手裡。
薊鎮之變,其實可以看做是對萬曆,對明帝國的一個警告。身為九邊重鎮之首的薊鎮出了這樣的事,一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這樣繼續下去,大明帝國很危險!
可惜,萬曆和群臣選擇性忽略了。這件事的罪魁禍首薊鎮總兵王保,事後受到了什麼追究?什麼都沒有,王保隨後替代董一元鎮守遼東,卒於任上,死後贈左都督。
南兵將士們半年前剛剛為國家遠征歸來,在異國土地上揚名立萬,在戰爭中奮勇當先。可是,這些軍人,沒有在戰場上死於日軍槍林彈雨,卻在駐地被自己長官誘殺。國家就是這麼對待功臣的?這是人乾的事嗎?
薊鎮之變後,戚繼光花費十六年,苦心積慮構築的防線很快失去了作用。三十多年後,皇太極指揮清軍長驅直入,大明的北邊各重鎮不堪一擊。在清軍面前,它們彷彿已失去了屏障作用,只剩一道道邊牆。這樣的大明,難怪會亡。這是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的事情,再過49年,明朝滅亡。
-
20 # 奕天讀歷史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還真發生過一次“薊州兵變”,可憐的原戚家軍將士,在被解除武器之後,至少數百人被屠殺。
要說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還要從戚繼光說起。
最初的戚家軍,主要是由義烏、金華等地健壯的青年農民、礦工組成。他們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軍紀嚴明,善用火器,在東南沿海的抗倭戰場上,可謂是百戰百勝。
南方倭亂緩解之後,戚繼光調任薊遼,負責防禦韃靼等部落的騷擾。因為北方邊軍紀律渙散,戚繼光就將南方戚家軍的三千人調往薊鎮,作為標兵,訓練北兵。
與北兵對應,戚家軍主要來自浙江,又被稱為南兵,也被稱為浙兵。
戚繼光坐鎮薊州,南兵作為嫡系,自然受到戚繼光的優待。可是,在張居正去世之後,失去支援的戚繼光也很快被免官罷職,不久後在家中鬱鬱而終。而一貫受到優待的南兵,與北兵之間的矛盾也開始凸顯。
萬曆二十年(1592年),戚繼光去世後的第四年,日本侵略北韓,明軍援朝抗倭。
時任兵部左侍郎,兼遼東經略的宋應昌是浙江人,之前就與戚繼光交好。他為了鼓舞士氣,在出發前,向出援北韓的戚家軍許諾,南兵出國作戰不易,發放雙餉。
而在平壤之戰時,主帥李如鬆為了鼓舞士氣,又許諾“先登平壤者賞銀萬兩”。原本出生於遼東的李如鬆覺得遼兵強壯,在重賞之下,必然先登。可是,讓李如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戚家軍卻個個奮勇爭先,竟然第一個登上了城頭。
李如鬆跟他爹李成樑有個相同的毛病,就是視誠信如糞土,轉眼間,就把這事給忘了。其中一部分原因,應該是李如鬆對南兵不怎麼親近吧。
到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第一次入朝抗倭勝利,宋應昌主張留兵北韓協防,而來自山東的兵部尚書石星卻主張撤兵議和。於是乎,宋應昌被召回,之後歸隱,再不過問兵事。
宋應昌走了,可是,他之前承諾給戚家軍的雙餉還沒兌現。
戚家軍北韓歸來後,繼續駐防薊州。
時任薊鎮總兵陝西人王保,對宋應昌承諾的南兵雙餉置之不理,甚至都開始拖欠戚家軍正常的軍餉。
《明史》記載,“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北韓,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
戚家軍將士勝利歸來,原本承諾的“萬兩先登銀”沒有拿到也就算了,連軍餉都開始拖欠。甚至,兵部還建議裁撤薊州等地的南兵。獎賞不發,工資也不發,甚至還要被裁員,南兵聽聞,自然心中不忿,這才有了“挾增月餉”之舉。
按照正常的處理方法,實施安撫,先給一部分軍餉,平息事端就好了。但是,王保卻“令各納軍器”,收繳了所有南兵的武器。然後,“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隨後上書誣陷戚家軍叛亂謀反。
如果南兵手中有武器,想這麼容易就屠殺數百人,恐怕難呀,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誘殺。曾經奮勇殺敵的南兵將士,沒有死在抗倭的戰場上,竟然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不能不讓人一聲嘆息。
《北韓宣祖實錄》中說“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戚家軍被殺3300餘人。
《兩朝平攘錄》則記載,“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這一數字,按照後來吳惟中率戚家軍第二次入朝前增補新兵的數量1785人推算,比較可信。
一些參與“討薪”,未被處死的戚家軍將士,則被押送回南方。
巡關御史馬文卿,兵部尚書石星站在了王保一方,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再查。而給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實,兵科都給事中吳文梓等人則認為戚家軍冤枉,應該徹查王保。
最後,萬曆選擇了支援兵部尚書石星等人,這件事隨即被擱置,而參加“討薪”的戚家軍將士則成了“大逆”。“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及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有差”,而薊鎮南兵也隨即減員一半。
戚家軍討薪只是表象。
表面上看,這次薊州兵變,是因為戚家軍的“討薪”引發的。實際上,卻隱藏著更深刻的原因。
比如,宋應昌如果在,即使無法完全兌現承諾,也會先兌現部分。但是,宋應昌被排擠走了。
南兵駐防薊遼,與北兵長期存在矛盾。
當戚繼光、宋應昌等還在時,南兵的待遇還可以保障,但是,當權勢人物去職之後,南兵就受到了排擠。甚至是吳惟中、沈茂等南兵將領,也被排擠。而南兵的功勞,也悉數歸了北兵。
戚家軍的軍餉的確有點高。
戚家軍都是招募來的,按照當時的制度,募兵每年軍餉18兩銀子,雙餉就是36兩。另外還有糧銀、行糧鹽菜銀、服裝銀、犒賞銀等3.6兩,雙倍就是7.2兩。兩項相加,一名南兵的年餉達43.2兩白銀之多。數千南兵,這筆銀兩的確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這些南兵本來就是衝著軍餉和厚賞來的,承諾了就要兌現麼。
萬曆皇帝也是能省則省,得過且過。
雖然張居正改革之後,大明國庫日漸充沛,甚至萬曆的私庫也很充盈。但是,經過萬曆期間的幾次征戰之後,錢糧消耗巨大,萬曆也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徵集來的錢糧。一下子能省下數十萬兩白銀,萬曆自然樂享其成。
明朝積弊日益加深的結果。
類似的南北之爭,早在朱元璋時期,就曾發生過。因為科舉取士時,錄取的南方士子較多,造成北方士子的不滿,最終導致南北榜案發生。最後,朱元璋規定了南北錄取的名額,才算是平息了事端。但是,南北之間的矛盾卻被這些被錄取的士子帶入了明朝廷。
薊遼北兵不但坑過浙兵戚家軍,還坑過川兵,這種矛盾時刻存在,也導致了明軍戰鬥力的急劇下降。
再加上明軍的統帥、將領,吃空餉成風,拖欠餉銀也成了司空見怪之事。因為欠餉發生兵變之事,後來也發生過多次。這也讓明軍的戰鬥力,進一步受到影響。
積弊不除,明軍不強,這也是明朝最後覆滅的一大主因。
在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兵變之後,駐守薊鎮的戚家軍缺員嚴重,由吳惟中重建,二次入朝抗倭取勝。
此後,戚家軍先後參與了薩爾滸之戰與渾河之戰。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參戰的浙兵管備禦周翼明戰死,所帶戚家軍全軍覆沒。渾河之戰,最後一支駐紮北方的戚家軍將士3000人,死戰努爾哈赤數萬八旗兵,再次全部血灑疆場。
自此之後,史上再無戚家軍,而大明朝也在李自成和清軍的圍攻之下,很快走向了滅亡。
回覆列表
戚家軍,是遠離本鄉本土做戰,雖戰土誓勇殺敵,但處於偏遠的北疆,仍然是戰爭裡的軟肋。而且戚家軍所面對的清軍,是軍事政治雙重手段均厲害的女真後裔,採取正面守勢,而以主力殲滅明朝援軍的策略。致使戚家軍遲遲得不到外援,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同時當時明朝政治腐敗,宦官專權,以至於外敵可以用反間計,離散明朝政權力量以及團結對敵意志,致使明朝政府缺乏了戰鬥的向心力,與民族凝聚力!!!兵民是勝利之本,再強大的軍隊,沒有祖中國人民的支援,也可能折夭於戰場。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沒有強大的人民政權,作為戰爭的可靠支柱與強大後援,那麼戰爭的勝利成果很難持久與穩定!古代如此,今朝更亮明於共和國的偉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