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股票股市貓九
-
22 # 小周奇聞
這和統治者的領導能力有關,若每個朝代每個君主都是清君,那麼這個王朝何愁不是千秋萬代。
一個清君對於這個王朝有多重要,看看歷史上的那些偉大的帝王就知道了。漢文帝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那個不是清正廉潔,鞠躬盡瘁。雖然有些帝王后半段在位時有那麼一丟丟昏庸,但是前半段至少是清明的。如果君主不行,這個王朝肯定會沒落下去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封建制度體系固有的缺陷。高度的君主專制必然是不可取的,會產生很嚴重的階級矛盾。對比民主政治,這種矛盾無法調和,最終激化肯定使王朝最終沒落。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對於封建制度的王朝來說,是適用的。而對於民主政治,絕對不會適用。300年算什麼,看看美國高度的民主政治,穩定長久,從1776年頒佈《獨立宣言》建國開始到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民主政治總統(領導人)不行可以彈劾,不能彈劾任期最多也就幹兩屆。這是民主政治的優勢。不像封建制度,一個糟糕透了的皇帝,不管他是不是弱智或者天才,一輩子都是皇帝,若一個王朝幾十年都是這一個糟糕皇上,能撐過300年嗎?
即使先帝打下的江山,勵精圖治的治理創造下的基業,在他的子孫後代手裡,總會有敗光的一天,而300年足夠了。
-
23 # 紅鹿青衫
這其實又是一個“王朝週期律”的問題。
好大啊,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糾正一下,“沒有一個撐過300年”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是
自秦漢以後,以儒家為主導思想的王朝,單獨計算沒有超過300年的
比如兩宋,北宋從960年陳橋之變到1127年靖康之恥,計167年;南宋從1127年到1279崖山海戰,計152年。單獨計算都不怎麼樣,但合計的話就有319年了。
而東西兩漢累計超過了400年,再計算劉備的季汗的話延續時間更長。
甚至明朝,如果以崇禎帝自縊殉國的1644年為滅亡標誌的話那麼是276年,但是如果計算到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明鄭”滅亡的話,那麼也有315年,超過了300年。
至於秦漢之前的夏商周,則個個都超過300年。
所以必須各王朝單獨計算,那麼唐290年,明276年,清268年……這才都不超過300年。
這也就是一直困擾中中國人的“300年週期律”問題。
土地產出問題決定了上限 -
24 # 閱盡人間冷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剝奪了人們的生存空間,自然撐不過300年。
其實朝代的千秋萬代,也如開店做生意一般。
還大肆宣傳,本店童叟無欺,絕無假冒,保證質量,質優價廉。
2、開張後,老闆希望生意興隆,賺錢多多。可再這麼打折優惠,也不是一個事。
但說好的優惠不能變,只能變相抬高價格,進一點便宜貨充當好貨賣。
3、店越開越久,名聲也越來越大。老闆覺得我要做百年老店,做名牌老店。
所謂的店大欺客,夥計們態度也差了起來,不再和從前一樣和顏悅色,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5、生意越來越差,老顧客都逃光了,新顧客也騙不來幾個,怎麼辦?前面路口冒出幾個小攤販,商品質優價廉,還包送貨上門,顧客都跑那裡去了。
哎,關張吧,本想做百年老店,結果沒幾年就倒閉了。
-
25 # 歷史小調
中國古代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是主要表現形式。一些社會特權階層,比如皇室和士大夫,他們擁有的土地一般都不用上繳賦稅。
還會施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比如西漢文景時期與民休息的政策。這時的小農經濟得到扶持,租種地主土地的佃農這時也可勉強度日。農民生存能夠有所保障。經濟會有所發展,社會比較安定。
這時,國家財政開始緊張,需要不斷加徵稅賦,普通地主也通過地租把稅負轉嫁到農民身上。使有些農民因破產出賣土地,土地開始向不用納稅的特權階層和地主集中。
農民的破產使封建國家稅源減少,只能不斷加重稅負,這又使新的農民破產,形成惡性迴圈。
再加上偶然出現天災和外部少數民族勢力的入侵,就使得封建王朝統治的大廈轟然倒塌,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所以,與其說封建王朝的統治超不過300年,不如說古代封建社會土地和社會財富的向上集中用不了300年的時間就能夠完成。
-
26 # 硯傾茗77
問題出在人口增長和土地兼併。
王朝初期,人口因戰亂等原因凋零,土地問題不嚴重。王朝末期,人口已經很多,而土地面積不會增加太多,耕地面積亦然,但土地兼併的程度太大,失去土地的農民過多,而又不能讓他們全都轉輸於他處,於是農民起義爆發,王朝轟然倒塌。
具體而言,王朝初期之後,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多和土地兼併的進行,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轉化為沒有土地的依附農,或者無業遊民,或者盜賊。
失去土地的農民中,除少部分轉化為奴婢、商人等之外,大多數則沒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只能為了吃飯問題,起來推翻這一臺無情榨取自己勞動成果的王朝機器。
於是起義不斷,內亂頻發。
內亂的結果是政府的不穩定,政府的不穩定又會引發邊疆地區民族的擠壓,於是國內土地可能再少。
因此,王朝末期的問題在於,土地過多地集中於地主手中,沒有土地的人民已經太多,只能奮起而爭奪一口飯食。
但農民的成果,雖以自身的殺身成仁和整體的人口減少而獲得,卻常被統治階層內部的政治投機者竊取。
於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人口減少,土地問題減輕,至少無土地的農民不會像前朝那麼多。
這樣,一個新的王朝開始。
這樣的興替,隨著生產力水平、人口增長速度、土地兼併速度的變化,而有規律但不那麼精確地迴圈著,但生產力是在發展的,緩和土地問題的策略,或說改革/變法的效果也是存在的,因此王朝的中期能夠保持表面的穩定。
到了末期,即便是大力推行土地國有制止土地兼併,也進行不了了。這樣的週期,大致來說是題目中的“三百年左右”。
而先秦時期,農耕區的開發尚未有後世那樣大的規模,還可以以武裝拓土來增加土地面積。
舉例來說:
西周周朝分封子孫,各自出去武裝殖民,開疆拓土,諸侯國擴張土地,作為采邑/食邑,中國人生息繁衍並搶奪野人的地盤,逐漸增加自己家族的統治範圍。
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時期,縣制與郡制開始出現,中央集權開始推進,至戰國中後期,剩七個大國和若干夾縫中的小國,這幾個大國各自都是一部戰爭機器,奪下對方的領土就作為郡/縣。
戰國兼併的結果,是秦國這部戰爭機器推到了其他的戰爭機器。
然而,這幾部戰爭機器,都已有了幾百歲,都是老邁的機器,中間雖有更新零部件,卻難抵年久的歲月,只因秦國的更新更多,相比而言不那麼老。
六國貴族日後也顛覆了秦國這部戰爭機器,但他們也被官僚/地主/商人這一階層聯合平民階層,一同顛覆,於是貴族作為統治階層的時代結束,歷史進入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時代。
西漢西漢初是分封與郡縣並行,地方上的土地兼併是一場不可逆的單向道,越兼併越嚴重,武帝時將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投入到北邊與西北的戰場,於是這群在內地沒有土地可供立錐的農民,在邊區有了屯戍的土地,這樣,這群人既可以作為戰爭機器的零件,用能減少內地土地兼併運動中被拋棄的無業遊民數量。於是,武帝時的國內矛盾客觀上緩和了。
東漢西漢末的割據由劉秀來結束,東漢有西漢初年的分封,卻沒有分封之憂,中央集權也無須經過與地方的爭奪就已經具有,於是直接行土地兼併。
自魏晉以降,土地問題也大抵如此。
-
27 # 6668已山
下面我們用五行相生原理,來試著解釋下朝代的更替!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木,迴圈往復!是一個穩定的,相互促進的,互助互利,共同壯大的過程!
如金漸強者,木弱,而金水旺!而五黃居中!如果五行失衡,五行之中勢必有一方壯大,脫離了五行執行狀態,一方漸強,相對應的一方相應的漸弱,長此以往,五行必潰!天下大亂!所以巜易》雲,地勢坤,厚德載物!也唯有如此方能長保五行均衡,生生不息!
社會發展亦是如此!當一個階級毫無底線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去霸佔社會中絕大部分資源時,那麼社會就會失衡,天下就會混亂,最終就會有陳勝,吳廣般的吶喊!
最後三百年只是一個概數,自秦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歷經十五年,至最後一個封建國家,清政權歷二百多年結束,沒有一個實數!但造成這種結果是相同的都是相同的一一五行失衡!
《道德經》中雲‘強梁者,不得其
死"!
-
28 # 1陰陽魚1
朝代的興衰更替和人的生老病死差不多。
當一個新生的朝代誕生的時候,它的建立者都在上一個朝代的腐朽統治,深深的知道社會的弊端在哪裡,當時統治者為什麼失掉民心和統治階層內部的分崩離析。
準備推翻舊統治者的繼承者,他知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是什麼,也知道如何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滿足他們的追求。
王朝初立,社會不安定因素還有很多,統治階層還有普通老百姓都希望社會穩定安穩生活。經過連番戰亂,生活資料被嚴重破壞,社會減員嚴重,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即使社會底層人物也能被分配到數量足夠多的資源。統治者深知成果來之不易,無論賦稅還是刑法大多寬鬆為主,儘快讓社會恢復繁榮。
統治者最後成功基本上年級都不小了,有時候甚至幾代人努力才能成功。他們的兒子孫子也都親身經歷這個艱辛的過程,都會努力維護這個成果。
一個朝代經歷幾代人之後,人口逐漸增多,社會財富分配人均也就會減少,人口的增長超過社會財富的增加,統治集團後一輩的人沒有經歷過艱辛的過程,只想著如何搜刮更多的社會財富。底層人口越來越多,財富佔有卻原來越少,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重複上一個朝代的故事。
因為人類對利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既然制度開啟方便之門,那麼從這道方便之門中掠奪利益的既得利益者們遲早會引發出尖銳的社會問題和階級鬥爭,從而動搖整個統治。
-
29 # 下班狗日常
為什麼一個王朝不會超過300年,查了一下,唐宋元明清,每個朝代都不超過300年,宋代略長,320年,不過分為了北宋南宋兩個時代也可以看做兩個朝代。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王朝要能延續下去,首先需要的是有一個繼承人。找不說合不合格,至少需要一個繼承人吧,不是一個血統裡的繼承人肯定無法服眾。那我們算一下,300年平均每10-15年換一個皇帝吧,唐朝有21個,宋朝18個,元朝15個,明朝17個,清朝12個。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吧,富不過三代,為啥呢?三代傳承,由於後代沒吃過苦,沒受過累,很容易出現不肖子孫,把家產給敗光,淪為平常之家。那帝王家其實也一樣,傳承十幾代,而且古代一般是立長不立賢,這麼多代的交接中,出現一兩個不爭氣或者昏庸無道的皇帝再正常不過。這也是一個概率無法避免的問題。也就是人治造成的必然結果。
第二點,古代生產力底下,沒有根本性的技術革命,承平已久的話,沒有太多多出來的土地很容易引起資源的缺乏,例如土地經過三五代的傳承,一對夫妻平均生養5個子女,五個生五個,再分五個,三代人就能達到32個,還沒算有可能娶得妾,當然算上夭折率,20多個還是有的,這樣的話資源分配就會出現極度緊缺,再碰上天災,爆發戰爭,起義之類的事情就不足為奇了。當然堡壘不是一天可以打破的,經常是多次戰爭,最後出現一錘定音,奪得了天下。
第三點,數百年的時間裡,草原遊牧民族也是分分合合,不斷分化結合,當草原民族壯大後,中原王朝正好處於虛弱階段,那兩個反向力一相加王朝說不定就完了!
能有三百年的王朝已經是氣運很足的王朝了,秦二世而亡,隋也二世而亡,五代十國南北朝之類的亂世更是各領風騷數年的多的是,只有現在進入新時代,與時俱進,才有可能長治久安!
-
30 # 雜學大師
誰說沒有撐過300年的?
夏商周三朝均在300年以上,漢朝雖然分為東漢西漢,但總體處於一個朝代
在看國外的拜占庭王朝足足延續了1000年之久
-
31 # 伯牙一怒將琴摔
前百十來年平叛!謀求和平!發展!中百十來年享受!揮霍!!後百十來年!壓榨!剝削!然後接著就是造反!更新朝代!重新洗牌!
-
32 # 幸福如意心想事成
只要依然在喊“萬歲”,
而且統治者還聽的非常舒服!
那就依然是封建社會!只不過變成“家族”制罷了!
-
33 # 哎呀呀呀2020
始終想不明白,中國古代的唐朝是鼎盛時期,國富民豐,時間影響力也夠,怎麼到了清朝就窮困潦倒了呢?歷史都應該一代比一代強的,怎麼還往回退呢?不理解!
-
34 # 漁墨齋
天下本來是天下人的,可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把它當成自己的,久而久之,天下人就有了‘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觀念。因此千百年來興興亡亡的輪迴便來回上演。統治者只要不捨棄‘’天下是我的‘’這樣的執念,這種輪迴就不會結束。
-
35 # 袁衛宇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這是毛主席說過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話。
這意味著什麼?如果違揹人民的意志,那麼那個政權必定是要滅亡的。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這些歷史上的朝代,哪個朝代不想千秋萬代,可為什麼沒有一個撐過300年?
就是上文提到的,沒有顧及人民的利益和感受。
一般來說,新王朝初創之時,基本上都是休養生息,發展民生,想辦法鼓勵和恢復生產,想辦法減輕老百姓的負擔。這對老百姓來說,當然是好事。
但這種好事,不會持續太久。王朝越往後,弊病就越多,對老百姓的自然疏遠照顧了,而且伴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鬥爭,誰會顧及老百姓的生死呢?大家都只盯著皇位和權力,根本沒把老百姓當回事。
所以,王朝越往後,老百姓的日子就越不好過。所謂官逼民反,只能造反了。就算不能成功推翻那個王朝,也能讓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命不久矣。一個王朝被推翻以後,再建立的新王朝,又會和之前的王朝一樣,剛開始對老百姓還不錯,但是越往後越差,老百姓只能再次站起來,推翻王朝統治。
這種社會現象周而復始,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朝代的反覆更替和社會變革,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從根本上說,這是人民的意志力在發揮作用,在推動歷史前進,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歷史的規律。
以毛主席和鄧公為首的共產黨人,成功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掀開了歷史新的一頁。
只要我們堅持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只要中中國人民一代一代繼承和捍衛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中國就能千秋萬代永不變色。讓中國實現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
36 # 夾縫中的詠歎調
朝代更迭,都有其必然的原因。
封建王朝,都是把權利建立自己的利益之上,從來不顧及人民的疾苦,為了維護統治,將人民推到水深火熱的萬丈深淵,只考慮自己享樂。
統治階級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而在壓榨人民的過程中,內部也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並演化成血雨腥風的利益之爭,不斷激化,相互拆臺,彼此沒有信任感、安全感,缺少根基的大廈,必然傾倒。
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民創造的歷史千秋萬代,人民建立的政權都是從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所以,歸根結底,人民才是社會真正的主人。
-
37 # 寧靜致遠1906244
哪個朝代都想千秋萬代,但每個朝代都沒有延續千秋萬代。但你說沒有一個朝撐過三百年,此言差矣。
姜子牙扶佐文王建立大周王朝,豈止三百年,兩個三百年都多。周氏家祖連續執撐周朝八百多年。
還有漢朝,劉氏族人執撐西漢東漢四百多年。
還有宋朝,清朝兩個朝代都歷經三百年以上。宋清兩朝雖說國力不夠強大了,但畢竟都執掌了三百多年。怎能說沒有一個朝代掌權超過三百年呢。
-
38 # 清華記著
毛主席說,人民萬歲!人民創造了歷史。
五千年更替,歷史改變源泉還是人民!得人心者得天下。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蘇聯輪班坐,才做了67年天下!為啥,蘇聯封建社會主義,權力腐敗,阻礙社會發展。沒有生產力,自己把自己餓死了!
從文景之治,到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到康乾盛世。這其中都有哺育百姓,才有的輝煌!
文景之治,漢文帝劉恆,自己穿衣服甚至帶著補丁,群臣誰敢穿華衣!君臣上下一心,讓老百姓修養生息。劉邦一個混混家風居然強國很多衣冠楚楚的所謂貴人。歷史被劉邦這批混混偷了三四百年!再看蘇聯這群衣冠楚楚一表人才,表面說的天花亂墜,暗裡私有化跑贏全世界。僅僅沒人幾年光景剎不住剝光老百姓的車,就這樣老百姓被搞得沒了生產成本,也別生產了,權貴們數蘇聯盧比,結果到了最後這些盧比原來就是紙,餓死了蘇聯!蘇聯用最快的速度收割老百姓,讓老百姓沒了生產資本,結果玩完了!
而這一切沒有外部一兵一卒攻打他,說白了滅亡根本原因在於自取滅亡,自作孽不可活!
天下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上層階級把老百姓剝削沒了生產資本,這個國家也就自殺了!但是歷史上也有的是地緣政治,宋朝就是被外來的給消滅了。
俾斯麥說,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不作為無作為,百業荒廢,畢竟會有很多後來人來了有作為!
毛主席詩中有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歷史不會給弱者,不作為無作為的人留下立錐之地!等待了只有終結!
-
39 # 談起炎涼
都是他的後輩人不爭氣!清朝末期!玩鳥的多!名曰盛世!吃白飯的人多!名曰幸福!大小都是官衣滿街晃盪的人多名曰維護秩序!殿堂小丑多而且不勞而獲卻蔑視服務它的所有老百姓!全國上下結黨營私,同學!同事!師門!門生!而且形成層次不只是結婚嫁娶門當戶對,從宮廷到農村爭先效仿!就形成了派性!派性就是階級的開端!就是遲早的炮芯!
-
40 # 杜同學說教育
因為統治者違背了人民的意願。人民最基本的需求是吃得飽、穿得暖,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那麼滅亡是必然的。
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說,坐江山比打江山難。其中時間比較長的是漢朝。漢朝分為東西兩漢,國運加一起超過400多年,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劉秀算是開國皇帝,東西兩漢的政權並不能連貫一起,真能勉強算一個朝代,才超過了300年。其它朝代時間都不長,秦朝15年,隋朝國運不到40年,唐朝290年沒能邁過300年這個坎。
制度這麼多朝代沒有一個撐過300年,最根本的是制度問題。自秦以來中國進入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帝國時代,權利高度集中。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而且是世襲制,父傳子,子傳孫。一般某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還是注重民生的,可到了兒子、孫子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可能兒子、孫子就只會享受,揮霍父親留下來的一切。因為開國皇帝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他們懂得人民是根本這個道理,一旦統治者對人民過於壓榨,那人民必然會反對,帶來的後果就是一個朝代的覆滅。
土地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我們都說,有了地,就能活下去了。歷史上的這些朝代幾乎都出現土地兼併的問題,貴族得到土地後欺壓農民。而農民越過越苦,往往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一個朝代就走到頭了,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大批農民起義便會蜂擁而起,農民都快要餓死了,還不如造反而死。
結語所以沒有一個朝代能撐過300年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統治者嚴重違背了人民的意願,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回覆列表
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自稱始皇帝,中國開始正式進入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年代。 皇帝身為九五至尊擁有無上的權利,奈何身為帝王也無法撼動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帝王唯一能做的就是將江山社稷傳至千秋萬代。可隨著歷史的程序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雖然每個朝代的帝王都想千秋萬代,可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王朝超過三百年,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讓歷史中的王朝無法擺脫三百年的魔咒。
一個王朝的由盛轉衰乃是必然
王朝建立之初,開國之君基本上都會吸取上一個王朝滅亡的原因,自己統治王朝時避免這些潛在的問題。一般開國之君都是經過各種努力得到皇位,他們知道得到天下的不易,一般都會以仁政治天下,其次也會重賞有功之臣。可恰恰這些有功的臣子就是王朝滅亡的隱患,這些臣子中有些依靠功勞可以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然這些功臣錦衣玉食的生活需要底層百姓來提供,功臣之後又是依幾何倍增的速度增長。當一個王朝貴族達到百姓無法滿足他們的時候,貴族又會以各種辦法去掠奪僅有的資源,民眾為了反抗也是必然,民眾反抗成功與否,這個王朝也會遭受慘重的損失,王朝走向消亡也是必然。
首先我們早知道秦朝之前的夏商周屬於分封制,漢朝有王莽篡漢分西漢和東漢,宋朝也是南宋與北宋,所以秦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並沒有擺脫三百年的枷鎖。一個王朝的由盛轉衰乃是必然,從一個王朝建立之初其實已經為其消亡埋下了伏筆,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順應社會進步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自然進化史,人類之火所以延綿至今,就是所謂的“天意”,物競天擇,順應社會進步。當人類率先站起來,抬頭看世界時,人類的歷史就此開啟。人類為了生存,發明了工具,形成了語言,創造了文字,而遠古的人類的生產力的提高,為社會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於是國家雛形應運而生。順應社會進步的黃帝時代正式開啟,這個時代加快了中華民族的融合過程,一直到堯舜禹,社會從經濟、文化,到生產力都快速的發展。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現有的社會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歷史發展的需求時,必定要有新的社會體系替代它。
夏商周的時代來臨了,而夏商周朝代的更迭,更驗證了,只有順應社會進步的社會體系才能存在,否則就是滅亡。像商朝之興,在於對社會體系不斷完善,推出一系列符合歷史潮流的改革,如“武丁中興”,通過整頓內政,發展生產,強化軍事,延緩了商朝國勢日下,社會矛盾尖銳的局面,而其滅,就是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而從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到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滅亡,它們的興衰歷程,都有相似之處,初立朝時,秦朝的變法求變,漢朝去弊立新,唐朝的文治武功,宋朝的富國養民,無不是順應社會進步的行為。而當一個朝代無法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時,無法提供順應歷史變革的社會體系時,必然會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
順應人心的力量
朝代的興衰,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心的力量。“民心齊,泰山移”,縱觀歷史,所有能長久的朝代都是善於把握人心,歷史上的聖君,無不是將人心的向背作為政權穩固的基礎。當統治者把民心當己心時,必定會制定出合乎民意的社會制度。如漢朝“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放水養魚。降低或減免土地稅和人頭稅,恢復生產,中央壓縮開支,維持財政平衡,皇帝節儉,官員廉潔,國無戰爭。唐朝初期的利民措施:土地政策實行均田制,農業稅收政策實行租庸調,租庸調的賦稅僅為1/40;對工商業採取自由政策,一切免稅,“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因此而起。後面的朝代的興盛,無不是因為採用類似的政策。這麼做都是為讓百姓富足,而民心歸一。反觀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與民爭利,官員腐敗,以致於國家人心不齊,內亂不止,國力不振,進而引發外患入侵。
總結
朝代的千秋萬代,在以往的歷史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其政治體制的侷限性,決定了無法真正地順應社會的進步,必然會逐步走向衰亡之路。以史為鑑,國家想長治久安,就需要不斷的自我修正,才能引領社會進步的潮流,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