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史裡淘聲

    其實,當時溥儀的私有財產還要遠遠大於這400萬兩。

    1946年5月,溥儀在哈巴羅夫斯克政府招待所赴宴。這時當地內務局的一名上校問他:“溥儀先生,我們蘇聯政府現在正為恢復國民經濟發行公債,你打算如何處理你的這些珠寶呢?假如你同意把你的財物捐獻給我們蘇聯政府,那將是最佳的選擇了!”

    另據記載,溥儀大婚時,曾令自己的堂弟溥佳把整整78大箱、約1000多件文物偷偷轉移出了皇宮。

  • 2 # 冰涼味西瓜

    清朝滅亡後根據民國的規定,清王室還能在紫禁城裡生活,每年有三四百萬兩生活費,但是宮內數不勝數的寶貝也算是溥儀的家產。

    在慈溪去世以後,宮內沒有什麼人再能壓住這些太監和宮女們,他們也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有時還會欺負小皇帝,因為這些呢,這些宮裡的太監呢就時不時的拿一些宮裡的寶物去賣,溥儀為了防止他們,就把一些寶物賞賜給溥傑,讓溥傑帶出宮外(也有說是讓溥傑帶出去賣掉),後來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說是拉了七八十大箱的寶貝。再後來去了偽滿的時候上下大打點用了不少,再後來偽滿被趕走,蘇聯接去溥儀時候寶物帶了十來箱,那些沒帶走的就在溥儀的偽滿皇宮裡被士兵哄搶了。

    在蘇聯的時候溥儀販賣這些寶貝以充生活之用(有說賣了價值八十萬大洋)。後來回國溥儀上交了 四百六十八件寶物。至此。

  • 3 # 五味社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失敗後,溥儀心生恐懼,開始往宮外偷運宮中文物,直到1924年被驅逐出紫禁城。

    1912年清朝滅亡後,宮內文物盡屬皇室財產。張勳復辟失敗後,有人提出廢除《清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驅逐紫禁城,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失敗,徐世昌下臺,溥儀心生恐懼,明白被驅逐出宮已經是遲早的事,開始將宮中文物,以賞溥傑為名,偷運出宮,一直到1924年被驅逐出宮。

    根據清室善後委員會核查“溥儀賞單”,發現溥儀共偷運出宮書畫手卷一千多件,冊頁、掛軸兩百多種,宋元版珍貴圖書兩百餘本。根據溥傑回憶,所有文物共裝有七十八口大木箱。從數量上來看,溥儀偷運出宮的文物和宮中文物相比,是九牛一毛,但各個都是精品,溥儀賞賜給溥傑的文物都是價值連城,其中就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溥儀出宮後,正是通過變賣文物過著奢靡的生活。

  • 4 # 小司馬遷論史

    而被日本人弄到瀋陽後,溥儀的生活是有了保障,但是卻失去了作為一個皇帝的尊嚴。溥儀沒有人身自由,沒有決定權,溥儀在後來也承認了滿洲國的傀儡性。溥儀到瀋陽時沒有帶一件值錢的東西,這就印證了溥儀並沒有私藏什麼大多財富,畢竟大清已經被慈禧給敗的差不多了,實在只有幾件古董,而在亂世那東西也並不值錢,值錢的溥儀也不敢帶走。

  • 5 # 歷史密探

    宮女太監大都偷偷帶著很多古董出逃,而溥儀則為了自保,四出逃竄,那些軍閥把紫禁城裡的字畫和古董都據為己有,送給外中國人,導致許多珍貴的古董外流。

  • 6 # 小小羅羅蛛

    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時帶走了不少寶物和財產,但是其中有一件寶物比傳國玉璽還要珍貴,解放後溥儀獻給了國家,現在已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

    這件寶物就是“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是溥儀在中國抗美援朝時為爭取早日出獄忍痛割愛的。

    無論是材質的選擇、還是圖文的篆刻還有做工都非常不同尋常。

    三枚印章有兩枚是正方形,刻有“乾隆宸翰”和“惟精惟一”,一枚是卵型,刻有“樂天”,整個印章呈現靈動動感。

    1924年溥儀帶出此寶物,到1950年獻給國家,輾轉26年重新回到故宮,雖然溥儀是為了爭取早日出獄,也非常不捨的,但是三連印還是回到了故宮,也使得我們現在可以感觸感染到他200多年的歷史滄桑和厚重感。

  • 7 # 好睏君

    當然藏了很多錢(其實本就是他自己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過花錢更是如流水。縱是有金山銀山,也不夠花費的。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一大群的奴才奴婢、老臣遺民的賞賜。儘管大軍閥不停的送錢,有個幾千萬家產,還是不夠花的。

  • 8 # 筆下發白

    清朝滅亡的滅亡可以說是極其突然的,而做為末代皇帝溥儀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收藏呢?人們往往認為溥儀私藏了很多文物,其實不然,溥儀在被趕出皇宮後可謂舉步艱難,也是靠著清朝遺老遺少的救濟過著生活。

    而溥儀做為皇帝,儘管是末代無能退位之帝,但好歹也算是皇帝,地位肯定不是別人所能相比的,而在這種情況下,溥儀他本人其實對財富沒有概念,所以在故宮的時候並沒有搜刮財富,而故宮中的文物早在其退位時便被北洋政府所沒收,所以他也是沒有什麼可收藏的。

    而我認為,溥儀做為皇帝,他的配飾,他的日常用具,以及他的見識,絕對不是常人所比,他身上的東西以及他自己的一些私人物品或許就是價值不可估量的文物。

  • 9 # 大偉談歷史

    後來溥儀又把這些剩下的文物帶去了東北,偽滿洲國覆滅後,溥儀帶走了一部分貴州的,剩下的宮內的護衛你爭我搶,又損毀了不少文物,被蘇聯俘虜後,損失了一部分文物,溥儀回到中國後,上交了最後的486件文物

  • 10 # 追求幸福的流浪狗

    日本人等各路人馬搞走了一部分,典當行收了一部分,絕大部分沒了。肯定自己也藏了一些。有多少,這個怎麼界定,折現嗎?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 11 # 木棉花下的故事

    先說說國庫和皇室的私房錢,在過去皇帝一人獨大的時代,按說國庫和皇室的小金庫都是屬於皇帝的,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只要稍微有點人品的皇帝,是不敢把國庫的錢說成是自己的,以前皇帝想動用國庫的錢,那必須得經過戶部和一些大臣的同意,如果他們不同意,那皇帝是不敢動的,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喜歡私設小金庫的原因,只有自己的私房錢才能隨便用,當然如果遇到那些昏庸無道的皇帝,那國庫也就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了,比如慈禧,海軍軍費都敢動用。

    下面進入正題,先說說國庫,晚清時代的清政府和各國列強不斷打仗賠款,國庫的錢基本上是入不敷出,加上慈禧的昏庸無道,把國庫的錢當成自己的一樣隨便浪費,所以清朝滅亡後的國庫基本上是沒有錢了,據記載,辛亥革命爆發後,宣統帝下詔退位,而此時的政府就成了民國政府,革命軍嚴重缺乏軍餉,孫中山讓人去民國的財政部拿錢,發現國庫之內只剩下10枚銀元,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不過這事實,清政府給民國留的是一個爛攤子而已。

    下面再來說說清廷皇室的私有財產。當時皇室和民國政府以及袁世凱3方簽訂了一份協議,其中有一條是皇室原來的私有財產仍是皇室的,而且還受到民國的特別保護。這些財產包括故宮內的所有物品,文物銀子金子還有其他多有的貴重物品,另外還有熱河避暑山莊那邊的行宮,盛京的故宮,頤和園和其他的皇家園林都是清朝皇室的。

    想想溥儀當時是多麼的富有,宮廷內的古玩字畫都是稀世珍品,尤其是乾隆朝蒐集的,更是佔了宮內很大一部分,各個都是價值連城,按理說這些應該屬於國民所有,可是民國政府考慮到當時局勢不穩定,為了讓宣統儘快退位,所以沒有過多的將這件事情,以至於後來釀成大錯。溥儀退位不久,承德那邊的行宮內的文物就開始被皇室成員賣掉了,價格很便宜,熱河都統發現此時,趕緊彙報袁世凱,於是袁命人打個白條,從皇室手中強制把熱河那邊剩下的文物全部運到北京。由於民國政府沒有錢給皇室,所以皇室仍舊賣了很多文物,包括《四庫全書》。

    後來溥儀參與了復辟活動,違背了當初的承諾,民國政府藉機會規定故宮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後來由於管理的鬆懈,溥儀又秘密的運走了不少的文物,基本上都是歷朝歷代的名貴字畫,運到了天津,這些加起來可以裝70-80口大木箱子,厲害了。真是巨大的損失。要是這些文物都儲存起來,就好了。

    1924年,溥儀被趕出故宮,加上嬪妃帶走了一些珠寶、日用品,白銀總共15萬兩左右,沒有了民國政府的接濟,溥儀開始瘋狂的賣運出來的文物,來供日常開銷,著名的《清明上河圖 》《曹娥碑》都被賣掉了,後來又一次賣掉了16個純金鐘(總重大11萬餘量),還有金寶、金冊、金寶箱等,珍珠1900餘顆,寶石180餘塊等等,賣了80萬大洋。而且據說這樣的交易一年會有好幾次。

    後來溥儀又把這些剩下的文物帶去了東北,偽滿洲國覆滅後,溥儀帶走了一部分貴州的,剩下的宮內的護衛你爭我搶,又損毀了不少文物,被蘇聯俘虜後,損失了一部分文物,溥儀回到中國後,上交了最後的486件文物(據說這些文物應該是字畫,隱藏在隨身攜帶的箱子的夾層中)自此皇室的私房錢全部敗光了。

  • 12 # 鄧海春

    清朝滅亡後,溥儀仍然在紫禁城裡過著優裕的生活,那時候還是個孩子,太后、太妃們當家,也無所謂私藏財產了。溥儀離開紫禁城時,攜帶了不少財產,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清單可以讓後人知道得更詳細。溥儀在天津生活的時候,雖然經濟情況比紫禁城差很多了,但財產仍然可觀。從宮裡弄出來的大批財物,一部分換了錢,存在外國銀行裡吃利息,一部分變成房產,按月收租金。此外,還有大量的土地,僅直隸省的“皇產”即有12萬垧。這些經濟收入,可以保證溥儀一家在天津的優越生活。

    下圖溥儀、婉容在天津張園

    我重點談一談溥儀把私藏的的財產獻給國家的過程。

    溥儀關押在蘇聯期間,由於各種原因,不願意回到中國,整天想著能留在蘇聯的辦法。這天,他忽然想起了逃跑時帶的那個皮箱,第一次仔細查看了裡面的東西:金盾2個,金手錶、金懷錶約50多塊,金錶鏈20條左右,大小珍珠約2000多顆,鑲各種寶石的金領帶針約20個,金鐲子約10支,金袖釦約10多副,紅綠寶石數10塊,大塊鑽石約7個,金小刀約5把,另外還有戒指、別針以及漢玉等物。這些五光十色的珍寶絕大部分是明、清兩朝皇宮中的珍貴文物,一部分是大清帝國的遺老遺少們向溥儀進貢的,件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為了長期留居蘇聯以逃避法律制裁,溥儀拿出一部分珍寶分別送給伯力收容所的所長捷尼索夫少校、一箇中尉看管人員、一位內務局的翻譯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僅如此,溥儀還把“禮”送到了伯力收容所所在的州內務局。

    一天下午,州內務局道爾吉赫局長宴請溥儀吃飯。宴會上這位局長對溥儀說,蘇聯雖然勝利了,但還需要恢復戰爭的創傷,今年遇上大旱,收成不好,困難很多,希望溥儀能盡力支援。這是暗示溥儀獻出帶來的貴重品。溥儀當即表示一定盡力,隨後溥儀趁熱打鐵,再次提出了留居蘇聯的請求。此事當然不是一個州的內務局長所能解決的問題,但他滿口答應,一定向莫斯科反映,同時代表蘇聯政府深深感謝溥儀的慷慨解囊。

    宴會結束後,溥儀一回到自己的監號,就同溥傑等親屬商議了對策。大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無論如何也得貢獻出來才行,但是,既要表現出“慷慨解囊",又要把最貴重的部分儲存在自己手中。他們把從大栗子帶出來的一隻裝電影放映機用的立式提箱略加改裝,把黑絨裡子揭起來,在箱底做一夾層,然後把精選出來的468件“寶中之寶”放置其中,然後又照原樣糊好了揭下來的黑絨。把“寶中之寶”藏好後,又選出一部分珍寶獻給州內務局。最後,還剩下一部分,他們幾個人分別把這些東西藏在身上。溥儀的西服上衣裡面也縫上了幾個兜,裝滿了寶貝。

    可是,按收容所規定,每星期犯人都要到集中營去洗澡,這時候,藏寶的衣服總是無處可藏,所以,過了一段時間,溥儀感到不妥:一旦被發現,勢必被沒收,不僅落個“欺騙”的罪名,而且“長期留居蘇聯”的目的肯定也達不到了。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溥儀決定毀掉它們!毀掉的方式各種各樣:最先毀掉的是1000多顆珍珠,由毓喦在火牆的火燒得正旺之時一下子扔進去化為灰燼了;一些鑽石,毓喦用鐵錘砸,但未能砸碎,結果被蘇聯管理人員發現後沒收;二隻藏在毓喦身上的金鐲和一個金別針,被他偷偷扔進伯力四十五收容所樓後臺階下的一個深洞裡了;毓嶦儲存了一副寶石金手鐲,怎麼處理呢?他想,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把它沉到江裡。他把金手鐲用一塊黃綢子包好,一天,趁著在江邊散步的機會,偷偷把金手鐲扔進了冰窟窿裡,每次散步都有蘇聯哨兵跟著,但蘇聯哨兵沒看到。但是,萬萬沒有料到,金鐲子沉不下去,小黃包浮在了水面,毓嶦嚇壞了,他急中生智,連忙趴下裝作喝水,順勢把黃包撈了上來。有了這次教訓,毓嶦回來後,找了一塊石頭,把金鐲和石頭包在一起,第二天又到江邊散步時,總算完成了“沉鐲”的任務。

    下圖毓嶦

    “禮”沒少送,夢卻難圓。費盡心機,溥儀也沒有實現長期留居蘇聯的夢。1952年溥儀被“引渡”回國,藏在皮箱夾層中的468件“寶中之寶”,也被安全地帶回國內。幾年後,在旅順戰犯管理所,溥儀把它們全部獻給了國家。

  • 13 # susie李舒

    這叫什麼私藏啊!!!!!!

    明明就是他家的好不好!!!!!!!

    在清朝滅亡之後,根據清室退位優待條件,他仍舊住在紫禁城裡。溥儀當時發現一件事,就是太監偷古董(這個情況很嚴重,我後面會講)。這個是他的老師莊士敦發現的,因為莊士敦在逛古董店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宮裡的東西。而這些,基本都是建福宮乾隆皇帝本人的藏品。

    那溥儀當然很生氣了,所以他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他把一些精品以賞賜的名義送給弟弟們,讓他們帶出去。很多年之後,溥儀承認,這其實和太監的所作所為,沒有什麼兩樣:“偷盜的方式也各不同,有撥門撬鎖秘密地偷,有根據合法手續,明目張膽地偷。太監大都採用前一種方式,大臣和官員們則採用辦理抵押、標賣或借出鑑賞以及請求賞賜等,即後一種方式。至於我和溥傑採用的一賞一受,則是最高階的方式。當然,那時我決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想的只是,別人都在偷盜我的財物。”

    第二件,溥儀宣佈要清點財產。

    這下太監們慌張了,一旦被發現,肯定吃不了兜著走。於是,1923年,距離溥儀退位一斤過去了11年,還有一年,他將被馮玉祥趕出北京,這一年的6月27日(也有說26日)深夜,建福宮花園突然大火,大批佛像、書畫、古籍和珍玩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溥儀後來在《我的前半生》裡回憶說:

    我剛想查太監偷盜珍寶的罪狀,他們就燒燬了建福宮花園毀滅證據!

    後來,溥儀被馮玉祥趕出故宮,帶走了一批字畫精品,作為生活開銷。具體有多少,我們無法知道,但其中部分,可以根據一些文獻資料管中窺豹——

    1945年8月19日,溥儀在奉天機場被蘇軍俘虜,然後押往蘇聯赤塔市。上機時,溥儀的僕人帶著兩個大皮箱,顯得很沉重。蘇軍士兵原以為裡面裝的是皇帝的龍袍等物品,經開啟驗查,發現全是珠寶:

    重量分別為218.3克和596克的兩個金盤;用重量為34.8克拉的174顆鑽石和兩顆紅寶石裝飾製成的23K金昆蟲形懷錶;鑲有石榴石和裝飾表的23K金首飾合、紅珊瑚手鐲、純金項鍊、純金髮針、珍珠飾品、青金石雕像等大小几百件名貴寶物。

  • 14 # 歷來現實

    這些私產,放到現在,是個富可敵國的天文數字,不客氣的說,要是溥儀活到現在,並保有這些私產,中國首富沒有別人的事兒,死了傳給別人,傳給誰,誰就是當仁不讓的首富。

    土地的處理,選擇了成立“私產管理處”這種公私合營方式,私是遜清皇室,公是民國政府直隸督辦,兩邊分贓,這些“皇產”,僅在直隸一地,就有十二萬餉。遜清這方面的收益,負責“駐京辦”、“駐遼辦”、“宗人府”、“宗廟、東陵、西陵守護”等各項開支,到溥儀手裡就沒多少了,甚至不得不打起隨身物品的主意。

    溥儀的隨身物品,剛出宮的時候沒有統計,只知道溥儀未雨綢繆,在還沒被趕出宮前,為了防範民國政府,其實更多的是為了不讓太監們偷乾淨,透過賞賜溥傑的辦法分批次倒出去不少,加上1924年出宮時自己帶出來的,通通運到了天津。

    在天津的七年,不斷變賣,其中最主要的一次交易額是60萬,買主是一位法華人。賣了足足七年,仍有大量剩餘,“有法書名畫1300件,約30箱; 法書名畫冊頁40件,共4箱;書畫掛軸31件,裝1箱;宋元版書200部,裝31箱;殿版書裝3箱;大金庫兩個,內裝皮匣兩個,手提小金庫30餘個;皮貨200件,裝8箱。”剩餘的七年後又打包跟隨溥儀運到了長春。

    在長春的這十幾年,這些國寶流失不算嚴重,當然也免不掉“贈予”一些“日本友人”。蘇聯出兵東北後,溥儀帶著國寶再次逃難,這次事發匆忙,沒有做好周全準備,只帶了最珍貴的57箱,剩餘的一部分被偽滿皇宮守衛掠走,一部分被蘇軍拍賣,全部流落民間,後來才慢慢被國家收回了一部分。

    最可惜的是一名偽滿皇宮守衛,他搶了最多,足有四五十件書畫,後來特殊時期儲存的時候怕被查到,全部放進灶膛付之一炬,書聖王獻之的《二謝帖》、《岳飛文天祥合卷》、南宋畫龍大家陳容的《六龍圖》均在其中。

    這57箱精挑細選的寶貝,有很多遺留在通化,後被民主聯軍沒收,《清明上河圖》、《文姬歸漢圖》、《資治通鑑》、《曹娥碑》等就在此列。轉開往瀋陽的飛機時只剩有兩箱,被蘇聯人繳獲。

    被關押蘇聯期間,溥儀隨身的一個原來裝電影放映機的箱子裡還有一些容易攜帶的存貨,當時溥儀清點的結果是:“金盾2個,金手錶、金懷錶約50多塊,金錶鏈20條左右,大小珍珠約2000多顆,鑲各種寶石的金領帶針約20個,金鐲子約10支,金袖釦約10多副,紅綠寶石數10塊,大塊鑽石約7個,金小刀約5把,另外還有戒指、別針以及漢玉等”。

    這些寶貝在蘇聯大部分被溥儀送了人情,有部分不想給蘇聯人,甚至被毀掉,最後僅剩下餘了乾隆皇帝的玉璽——田黃三連印章,在溥儀回國時捐給了國家,現在成了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15 # 作家金滿樓

    怎麼說呢,這個問題問得蠻奇怪的。什麼叫溥儀私藏財產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皇上的,什麼私不私?

    哦,對不起,這裡說的清朝滅亡後,也就是1912年後了。

    根據各方談判、友邦監督的“清帝退位協定”,民國政府每年要提供400萬銀元給溥儀作為優待費,這可是合法收入(雖然也就袁世凱打折給過兩次)。

    另外,紫禁城和圓明園也是溥儀的;此外,還有之前內務府啊、皇陵、皇莊之類,都仍在溥儀的名下。這些都是受到退位協定保護的合法財產。

    當然,要是槍桿子不認這個法,那也沒辦法啊!就像1924年馮大個子乾的那樣,給我立刻馬上搬出紫禁城,否則景山上馬上開炮。

    沒轍,走吧,難道等著吃炮子?好在國民軍開恩,給了三輛車,有多少金銀財寶趕緊拿,反正也沒有機會再回來了。

    三輛卡車換了一個紫禁城(包括裡面的所有寶物),這筆生意絕對值。馮大個看似憨厚,精明著呢!趕走溥儀表面是為了革命,究竟是為了啥,就不好說了!

    當然,非不認那個退位協定,不守這個信用,不認這個法的精神,也可以說圓。溥儀這黃口小兒,為民國做了啥貢獻,憑什麼安享如此多的金銀財寶(當然,還要救濟旗人)?

    這可都是兩百多年的民脂民膏啊!豈能讓你得這便宜?所以,馮大個這麼幹,也不全是罵聲,還是得到一些人的歡呼的。

    回到問題本身,民國後溥儀究竟有多少財產?前文已經說過了,就那些,但有些財寶比如藝術品其實是很難估價的。

    碰到亂世,一張名畫一文不值,碰到盛世(比如現在),那就是價值連城,拍賣個幾千萬跟玩兒似的。

    事實上,溥儀自己也發覺不對頭,在馮大個趕他之前就偷偷帶出了一些稀世珍寶呢。

    好了,不多說了。人各有命,羨慕嫉妒恨,是沒有用的!

  • 16 # 秉燭讀春秋

    因為此時溥儀剛剛六歲(溥儀三歲繼位,做了三年傀儡皇帝,溥儀實際是隆裕太后的侄子,換言之,隆裕是溥儀的親姨娘)清朝滅亡時,六歲的溥儀懵懂無知,不知道私藏財產,再者說了:“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天下都是人家的,哪來的私藏一說呢?況且退位詔書明確表示,保護皇家的私有財產等八條優待政策。還有一點,退位後的溥儀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其奢華程度不遜色以前的皇帝生活。

    過了六年以後。12歲的傅儀。在前清遺臣張勳的輔佐下,再次稱帝,這次溥儀做了半年的皇帝。張勳被段祺瑞出兵討伐。張勳兵敗逃入荷蘭大使館,溥儀宣佈第二次退位。之後一直住在紫禁城,別看一個廢帝,王公大臣還是把溥儀看作皇帝對待,這是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至於他的東西沒人敢動。

    直到民國十三年(1924年)馮玉祥突然發動北京政變,馮為了獲得溥儀宮裡的財富。無視詔書對清廷的優待條件,逼迫溥儀離開紫禁城。其實是溥儀慌張的逃走,把一些本來屬於自己的財富帶走了。

    1925年2月,溥儀移居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這次從宮裡帶出了許多金銀財寶,加上日用品等,估計白銀總共15萬兩左右(其實大數讓馮玉祥私吞了,馮玉祥是繼袁世凱以來,對溥儀最兇狠的人,二人最後都沒有好的下場,馮玉祥在輪船上被火燒死了。)。

    沒有了民國政府的接濟,溥儀開始瘋狂的變賣這些文物,來供日常開銷,著名的《清明上河圖 》《曹娥碑》都被賣掉了,後來又一次賣掉了16個純金鐘(總重大11萬餘量),還有金寶、金冊、金寶箱等,珍珠1900餘顆,寶石180餘塊等等,賣了80萬大洋。

    後來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三省,然後在東三省成立了偽滿洲國,這是日本人邀請溥儀去當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欣然同意了,這次動身,他帶去了東北一些財寶。事後統記畫卷一千多件,冊頁、掛軸兩百多種,宋元版珍貴圖書兩百餘本,“乾隆田黃三連璽”一件,還有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值錢東西。

    溥儀在東北,做了滿洲偽皇帝一共12年。1945年8月17日,溥儀在通化大栗子溝宣讀《偽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佈退位,滿洲帝國隨之滅亡。

    1945年8月19日,溥儀在奉天機場被蘇軍俘虜,然後押往蘇聯赤塔市。上機時,溥儀的僕人帶著兩個大皮箱,顯得很沉重。蘇軍士兵原以為裡面裝的是皇帝的龍袍等物品,經開啟驗查,發現全是金銀珠寶。

    偽滿洲國覆滅後,溥儀只帶走了一部分貴重的,剩下的宮內的護衛你爭我搶,又損毀了不少文物,被蘇聯俘虜後,為了通融關係,損失了一部分文物,溥儀回到中國後,上交了最後的486件文物(這些文物應該是字畫,隱藏在隨身攜帶的箱子的夾層中偷帶回來的)。

  • 17 # 史不知味

    清朝結束之後,他究竟還有多少財產,這還真沒辦法確定,但放在當時絕對是毫無疑問的“首富”。

    1924年馮玉祥趁著第二次直奉戰爭之際,返回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從而將他趕出了皇宮。

    從1908年即位到1924年被趕出皇宮,他已經在皇宮之中住了16年。

    不過,他是到了後面幾年逐漸懂事之後才懂得了狡兔三窟的道理,所以也是在後面幾年才開始轉移財物。

    但是僅僅是後面幾年,卻已經足夠他將無數的好東西偷偷轉移到宮外或者賣掉了。

    他後來說那個時候不少太監在外面開起了古董店,這些古董店就是出自皇宮,而他之所以決定遣散太監也與此有關。

    當時他讓人清點建福宮裡的財物,結果在清理的過程中卻發生了火災,將建福宮燒成了一片廢墟。

    他覺得這把火是太監燒的,於是這才做出了遣散太監的決定。

    可是,太監卻也反過來覺得這把火實際上是他自己燒的,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遮掩他轉移財物的事情。

    那段時間他是睡覺都不敢睡,還要在枕頭邊上放一根木棍作為武器,就是因為害怕太監會報復他。

    回過頭來說這件事,當時在外面開古董店的太監,到底有沒有人是受到了他的指使還真說不好。

    更何況他在1924年離開皇宮的時候,鹿鍾麟限他三個小時之內離開,可是他卻硬生生地多拖了幾個小時。

    這幾個小時,實際上已經足夠他帶走很多東西了,至少那些小件但又值錢的好東西他絕對帶出去了不少。

    他後來到了天津之後,有不少軍閥去找他,有張作霖這樣的,也有張宗昌這樣的,他們多數人之所以去找他說到底就是為了從他身上摳錢。

    他有一段時間也很樂意給,為什麼呢?

    因為他將給錢這事視為收買和拉攏,他以為只要自己給錢給他們,他們就會心向自己,然後重新擁戴他。

    那個時候的他很年輕,又被一些人和事給矇住了雙眼,被慾望和仇恨矇住了心智,所以想不明白這一點。

    他後來之所以會跟別人去長春,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說到底也還是在這種複雜的心理在作祟。

    但是這個“傀儡”又並非全無好處,至少他能夠利用這個身份狠狠地搜刮錢財,以至於1945年逃難的時候他竟因為捨不得好不容易搜刮而來的財富而錯過了最佳逃走的時機。

    這並非虛言,他後來在回憶錄中也說到了這件事。

    也正因為錯過了最佳逃走時機,他才會在機場準備離開的時候被攔截,從而成為了蘇軍的俘虜。

    他也就這樣以俘虜的身份被帶到了蘇聯,這一身份他保持了五年。

    這五年時間裡,他可以說為了能夠留在蘇聯而絞盡了腦汁,甚至想出了用財物來換取這個機會。

    他已經成為了俘虜,為什麼還有財物?因為當年蘇軍對他的財物只是做了登記,並沒有選擇沒收。

    他當時有一個黑色皮箱,皮箱裡就塞滿了當年從皇宮裡帶出來的寶物,這個皮箱可以說價值連城。

    他拿出了一部分東西送給蘇聯,但嘴上卻說全拿出來了,以至於剩下的東西因為實在無處可藏的時候,他竟然選擇扔棄。

    看守他的人撿到之後讓俘虜來認領,但他卻不敢認領。

    實際上,誰都知道這東西是他的,只是沒有一個人說破而已。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在1950年被送回國的時候,蘇聯人還是將這個價值連城的黑色皮箱還給了他。

    所以說,他雖然是一個囚徒,但是身價卻幾乎無人能及,至少那個時代肯定沒幾個人比得過他。

    後來,他為了爭取能夠早日獲得自由,也為了向所有人證明他的思想已經完成了轉換,所以才主動將這個黑色皮箱和各種文物交了出來。

    他從1924年離開皇宮,他在1931年離開天津去長春的時候一直只出不進,可是即便是後來成為了俘虜,他卻仍然坐擁一箱財寶。

    對於這樣一個人,若是放在1945年之前,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能夠算得清他到底有多少財產。

    縱然是他本人,恐怕也不知道。

  • 18 # HuiNanHistory

    1912年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到底有多少財產呢?

    其實,我們應該問的是1925年北京政變時,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後有多少財產。

    因為在那之前,整個紫禁城和頤和園都是溥儀的,他繼續過著皇帝的生活,由宮裡的隆裕太后、四大太妃當家。

    事實上,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後,隨從帶走大量私人財產,其中包括各種文物,他先是躲到了日本公館,然後在日本人的協助下逃亡天津。

    據說,溥儀在天津日本租界的張園期間,他身邊的故宮文物和珠寶首飾多達70多箱。

    這些首飾,有一些變賣到了民間,為當地文物圈所追逐。

    1931年11月,溥儀在日本人的策劃下秘密逃往東北,隨後出任偽滿洲國的皇帝,他帶走了大部分的珠寶,僅剩下一小部分留在天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溥儀被引渡歸國,並參加了東京審判。

    他當年的那些珍寶都成為了國家的文物財產,並且對外公開展出。

    例如,在2018年時偽滿皇宮博物院就進行了一次為期100天的“溥儀的雅趣”展覽,很多溥儀當年帶去的文物,都被博物院展覽出來。

    關於這些精妙的文物,請看下面的照片。

    這些文物都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總而言之,溥儀當年的財產是很多的啊。

  • 19 # 三悟頻道

    近些年來,很多人冒充大清皇室的格格、公主、甚至還有謊稱自己是吃了長生不老藥、活了300多歲的乾隆,以自己掌握愛新覺羅家族的大量資產、藏寶圖等為幌子,實施詐騙,而且屢屢得手。

    其實,如果受害者對清朝的私產去向稍有了解,就不會掉進這種低階趣味的騙局之中了。

    清朝滅亡後,以溥儀為主的清室仍然具有豐厚的財產,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經歷了種種變革後,溥儀以及清室的財產“一夜之間”化整為零了。

    我們先看看溥儀以及背後的清室欠了多少錢,才能弄明白,他把大量的私產弄去了何方。

    辛亥革命後,人們已經不再承認5歲的溥儀是皇帝了,不過,民國政府在《清室優待條件》中,依然明確表態他和他的愛新覺羅家族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並且,每年給溥儀和清室400萬兩“生活費”。

    然而,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民國政府雖然爽快地誇下海口,卻因為經費緊張,未能如期將經費撥付給溥儀和清室,同時,以溥儀為代表的清室貴族過慣了以往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在溥儀退位後,他們依然不改曾經的腐朽作風,再加上內務府大臣中飽私囊,所以,溥儀和清室的生活往往入不敷出。

    即便如此,當日本大地震時,溥儀為了“充門面”,竟然以當時摺合30萬美金的古玩、字畫、珍寶等捐獻給了日本。

    另外,溥儀喜歡養狗,他命內務府從國外購進名狗,甚至,狗糧也要進口,每當狗病了,他就要花費比人看病還高的費用請獸醫診治。

    同時,他不僅維持舊有的御膳房,而且還增添了專做西餐的御膳房,兩處御膳房,每月的菜金就高達1300多元。

    有史料統計,算上溥儀的吃喝拉撒,清室的每年總開支不低於360萬兩。

    這正是溥儀和清室手頭缺錢的根本原因,於是,他們只好借債抵押,以維持奢侈的生活。

    至於清室借了多少債,雖不能查到完整的歷史資料,但是,從1917年和1918你年的兩份賬單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債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1917年:欠恆利號商借墊銀二十八萬五千零五十五兩九錢一分六釐八毫四絲;欠亨記號商借墊銀六千八百五十二兩六錢四分;欠大清銀行借墊銀十四萬兩,除欠內帑銀七萬五千六百兩;除欠泰元號商借墊銀九萬六千零五十兩二錢二分;尚欠交通銀行借墊銀三萬九千六百兩;除還尚欠中國銀行浮借銀三萬六千兩;新欠中國銀行息借五十萬元,計摺合銀三十六萬兩。

    1918年:內務府向北京中國銀行借五十萬元(於七月二十日到期未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債臺已高築的清室就要為自己的奢侈買單。

    他們不得不依賴公開變賣或典押故宮文物來維持資金來源,比如1924年5月,溥儀安排內務府大臣紹英與北京鹽業銀行簽訂了一份抵押貸款合同,雙方約定內務府以16個金編鐘、13個金冊、10個金寶以及金寶箱、金印池等為抵押物,貸款80萬元,期限一年,月息一分。

    如果溥儀以及清室能按期還款,如約贖回這些文物,事情還能說得過去;可惜,他們根本沒有還款的能力。

    因此,抵押借款實質上就是在賤賣文物。

    另外,內務府的大小太監、宮女等,還會時不時地偷盜皇宮裡的寶貝,拿回家去賣掉或者藏匿,致使溥儀的私產逐年減少。

    就像一位小太監奉溥儀旨意,拿著一件實心金塔去宮外售賣,以便換來一些零花錢。

    這件實心金塔足有4英尺高,一眼看去,就知價格不菲。

    可是,小太監私心很重,他竟然告訴溥儀:“這種金塔只能按照重量來賣”。

    這是典型的中飽私囊。

    這能怪誰呢?只能怪溥儀的產權意識不高,缺乏管理能力。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溥儀年齡雖小,但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在老師的點撥下,認識到了這一嚴重問題。

    溥儀的這位老師便是莊士敦,一名畢業於倫敦亞非學院的高材生。

    他在保護清室利益和寶貝珍藏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並時不時地提醒溥儀注意生活作風和加強對珍寶管理的漏洞。

    久而久之,溥儀就注意到清室的珍寶有不翼而飛的跡象。

    丟失的寶貝數量之多,讓他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決定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這樣幹,清室的寶貝再也不能白白流失了。

    1923年6月,溥儀親自視察建福宮,因為這裡藏著很多寶物,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珍寶居多。

    根據目錄所列,建福宮所藏珍寶共有6643件,包括2000多尊金佛像、大量佛教畫品、純金的祭壇飾品、瓷器、前朝的青銅器、成千上萬冊珍貴書籍、31箱貂皮和皇家御帶。

    可是,此時的太監們也不像以前忠實了,他們生怕自己的偷盜行為敗露,於是,趁溥儀到來之前,在漆黑的夜晚,一把火燒了建福宮,可惜了那些價值連城的寶貝,一夜之間化為灰燼,只剩下384件文物被搶救出來。

    這把火不僅燒掉了文物,還燒掉了太監們偷盜文物的蛛絲馬跡,讓可憐的溥儀查無可查。

    撞到南牆要回頭,此路不通,那就換個辦法。

    溥儀是個聰明人,在莊士敦的提醒下,他想為宮廷珍寶編制一份更加詳實的目錄,以便於加強管理。

    同時,參與編制目錄的人員都是經過溥儀千挑萬選的“專家”,完全 不讓內務府的人參與,而且,溥儀還趁機將自己的弟弟溥傑拉了進來,這是他唯一相信的人,何況,溥傑也是編纂目錄的高手。

    在編纂目錄的時候,他們在清單上對每一卷冊、每一本書都做了詳細的標記,上品畫5個圈,次品畫1個圈。

    做好這些標記後,溥儀安排弟弟溥傑專挑上等佳品偷偷帶出紫禁城。

    據溥儀回憶,從1923年5月到12月,溥傑運出的總數大約有1000多件手卷字畫,200多種掛軸和冊頁,200種上下的宋版書。

    但是,根據資料顯示,溥儀兄弟二人偷偷運輸宮外的寶物有1285件手卷字畫和68冊書畫集。

    他們將這些珍寶藏在了京城的一個庭院裡,後來,溥傑想辦法搞到了火車站的免檢免稅的許可,將這些寶物裝進七八十隻大箱子裡,然後,親自押送到天津,藏在了一處由滿足王爺為溥儀買的房子裡。

    從1911年溥儀退位開始算起,到1924年馮玉祥把溥儀趕出皇宮,這三年時間裡,溥儀以及他背後的清室,一直認為他們對皇宮內的所有珍寶具有合法所有權,但是,做人要有個度,不能太猖狂,這不,馮玉祥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他在第五條明確規定: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國民政府應當特別保護,其中,一切公產應歸國民政府所有。

    1924年10月,就在溥儀和皇后躺在床上吃蘋果的時候,一位宮女忽然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還沒等她進門,就聽她大聲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士兵來捉您了。”

    溥儀大吃一驚,原來是馮玉祥安排鹿鍾麟帶著士兵,逼溥儀在11月5日下午之前離開紫禁城。

    無奈之下,溥儀只好搬離紫禁城,紫禁城內尚存的絕大部分文物都被保留了下來,溥儀帶走的只有一些珠寶、銀兩和日用品。

    1925年2月,溥儀逃往天津,居住在日本租界,此時,他身邊的寶物主要是當時弟弟溥傑偷運來的東西,比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謝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

    雖然手裡掌握著這些珍寶,但是,畢竟不是現金,所以,此時的溥儀生活上還是比較拮据,他只能再次變賣文物,艱難度日。

    不過,現在的他,出手已沒有以往大方,變賣的文物數量遠不如以前,賣起來也比較費勁。甚至,還被當地的古董商聯手做局,統一壓價,就算是標註著五個圈的上品,才賣了6萬元的低價。

    在天津居住期間,溥儀到底賣出了多少文物,已不得而知,但是,當年從故宮帶回來的大部分珍寶都被保留了下來。

    1935年,這些文物運往了長春偽滿皇宮。

    10年後,也就是1945年8月,抗戰勝利,日本人宣佈投降,溥儀從70箱書畫中挑出了10箱,並帶上一枚鑲有八塊美玉的“宣統”御璽,踏上了逃亡的火車。

    至於留在長春偽滿皇宮的文物,不幸被留守士兵哄搶而去,很多傳世名作被撕成粉碎。

    當他來到通化大栗子溝時,由於偽滿貨幣無法使用,溥儀只得拿出一些文物向當地老百姓換取食物。

    在途中,因為要換乘飛往瀋陽的飛機,因為超重,溥儀只得選帶了兩皮箱書畫和珍寶。

    8月18日,溥儀在瀋陽機場等待飛往日本的飛機時,被一位俄軍指揮官認了出來,他攔下溥儀說道:“您是溥儀先生嗎?”

    說完,溥儀就被這名指揮官押送到了蘇聯,一塊帶到蘇聯的還有那兩皮箱子珍寶。

    1949年,蘇聯歸還過我們一部分,其中就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即便是被軟禁,溥儀身邊還藏有不少珠寶、鑽石等寶物,他把這些寶物全部藏在了皮箱子的夾層,甚至暖瓶之中。

    1950年8月,溥儀被引渡回國,上交了這些曾在“夾層”中藏匿的486件寶物。

    自此,溥儀的資產化整為零了。

  • 20 # 薩沙

    溥儀被趕了出去,但被允許帶走私產。

    滿清的垮臺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常見,屬於和平交出權力,並沒有頑抗到死。

    而中華民國也允許滿清皇帝保留私產,溥儀由此得到巨大的財富。

    可以這麼說,溥儀的紫禁城和其他幾個行宮本身就是寶庫,裡面藏有的各種古董、珍玩、藝術品不計其數。

    而早在1922年7月至12月,溥儀以賞賜溥傑的名義,向宮外轉移出宋元版珍貴古籍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畫2000多件,其中包括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閻立本的《步輦圖》、周昉的《揮扇仕女圖》和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等。這些無價之寶,由溥儀的堂弟溥佳護送到天津英租界13號路166號樓。

    大家知道這些藝術品師什麼價值嗎?

    比如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圖、步輦圖,如果是私人藏品,只要賣家願意出售,恐怕你隨便開什麼價,哪怕是天價的天價,也絕對有人會買。

    韓熙載夜宴圖在10年前,預計拍賣價格就是20億人民幣。

    而溥儀有很多這種頂級文物,個個價值連城。

    此次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時,當然也不會空著手走,將最珍貴的紫禁城珍寶全部帶走。

    到了幾年後溥儀跑去偽滿洲國做傀儡皇帝,帶走了大量珍寶,然而留在天津張園別墅的寶物仍然有70箱之多。

    離開紫禁城後,溥儀也沒有遭遇什麼虐待和不幸,很快就逃到租界的張園去了。

    其實,溥儀在張園的生活也是非常奢侈享受的,還不用再受到紫禁城各種老規矩的束縛。

    溥儀足夠聰明,就應該學學劉禪吃喝玩樂一輩子到善終。

    可惜,他很快就去了東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而溥儀之所以背叛國家投靠日寇,同被趕出紫禁城並沒有直接的聯絡。

    他之所以去偽滿洲國,只有一個原因,他還想做皇帝。

    有意思的是,溥儀被抓捕到蘇聯去的時候,身邊仍然帶著幾個皮包的珍貴珠寶和文物。

    他曾將這些東西全部獻給蘇聯人,希望換取不要被遣返回中國受審。因為他是叛國罪,基本肯定是死刑。蘇聯將其中部分珍寶還給了我們,其餘則不知去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冷門的生活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