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21 # 歷史畫中人

    清朝滅亡從溥儀退位開始,也就是1912年12月12日,袁世凱逼迫隆裕太后代行溥儀頒佈退位詔書。為什麼是隆裕太后代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呢?

    因為此時溥儀剛剛六歲(溥儀三歲繼位,做了三年傀儡皇帝,溥儀實際是隆裕太后的侄子,換言之,隆裕是溥儀的親姨娘,清朝滅亡時,六歲的溥儀懵懂無知,不知道私藏財產。

    過了六年以後。12歲的傅儀。在前清遺臣張勳的輔佐下,再次稱帝,這次溥儀做了半年的皇帝。張勳被段祺瑞出兵討伐。張勳兵敗逃入荷蘭大使館,溥儀宣佈第二次退位。之後一直住在紫禁城,別看一個廢帝,王公大臣還是把溥儀看作皇帝對待,這是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至於他的東西沒人敢動。況且退位詔書明確表示,保護皇家的私有財產等八條優待政策。其奢華程度不遜色以前的皇帝生活。

    清朝滅亡後,溥儀私藏多少財產?

    辛亥革命時期清帝退位的條件之一就是要保證清皇室的開銷,而革命黨也答應了每年拿出350萬兩銀子給清皇室,以保證清皇室在紫禁城內的生活。不過當時各個地方都要錢,實際拿到清皇室手裡的不到100萬兩白銀。為了維持開銷,清皇室一直是變賣一些首飾和古董。張勳復辟失敗後,早已經看不了清皇室的段祺瑞把溥儀這群人攆出了紫禁城,溥儀這時候的生活就完全是靠變賣一些古董和宮女而來。

    沒有了民國政府的接濟,溥儀開始瘋狂的變賣這些文物,來供日常開銷,著名的《清明上河圖 》《曹娥碑》都被賣掉了,後來又一次賣掉了16個純金鐘(總重大11萬餘量),還有金寶、金冊、金寶箱等,珍珠1900餘顆,寶石180餘塊等等,賣了80萬大洋。溥儀離開紫禁城時,攜帶了不少財產,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清單可以讓後人知道得更詳細。

    後來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三省,然後在東三省成立了偽滿洲國,這是日本人邀請溥儀去當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欣然同意了,這次動身,他帶去了東北一些財寶。事後統記畫卷一千多件,冊頁、掛軸兩百多種,宋元版珍貴圖書兩百餘本,“乾隆田黃三連璽”一件,還有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值錢東西。

    就這樣,溥儀在天津生活的時候,雖然經濟情況比紫禁城差很多了,但財產仍然可觀。從宮裡弄出來的大批財物,一部分換了錢,存在外國銀行裡吃利息,一部分變成房產,按月收租金。此外,還有大量的土地,僅直隸省的“皇產”即有12萬垧。這些經濟收入,可以保證溥儀一家在天津的優越生活。

    後來,溥儀去了東北,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整天面對的是日本人,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日本人的監視之下。很多日本軍官都聽說了溥儀從皇宮裡帶出了很多文物,經常想辦法從溥儀那裡勒索點珍寶。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儀想要逃亡海外,於是很多帶不走的文物就留在了偽滿洲國的皇宮裡,遭到了衛兵們的哄搶,甚至很多傳世之作被撕成碎片,讓後人們痛心不已。

    溥儀關押在蘇聯期間,由於各種原因,不願意回到中國,整天想著能留在蘇聯的辦法。這天,他忽然想起了逃跑時帶的那個皮箱,第一次仔細查看了裡面的東西:金盾2個,金手錶、金懷錶約50多塊,金錶鏈20條左右,大小珍珠約2000多顆,鑲各種寶石的金領帶針約20個,金鐲子約10支,金袖釦約10多副,紅綠寶石數10塊,大塊鑽石約7個,金小刀約5把,另外還有戒指、別針以及漢玉等物。這些五光十色的珍寶絕大部分是明、清兩朝皇宮中的珍貴文物,一部分是大清帝國的遺老遺少們向溥儀進貢的,件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為了長期留居蘇聯以逃避法律制裁,溥儀拿出一部分珍寶分別送給伯力收容所的所長捷尼索夫少校、一箇中尉看管人員、一位內務局的翻譯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僅如此,溥儀還把“禮”送到了伯力收容所所在的州內務局。

    一天下午,州內務局道爾吉赫局長宴請溥儀吃飯。宴會上這位局長對溥儀說,蘇聯雖然勝利了,但還需要恢復戰爭的創傷,今年遇上大旱,收成不好,困難很多,希望溥儀能盡力支援。這是暗示溥儀獻出帶來的貴重品。溥儀當即表示一定盡力,隨後溥儀趁熱打鐵,再次提出了留居蘇聯的請求。此事當然不是一個州的內務局長所能解決的問題,但他滿口答應,一定向莫斯科反映,同時代表蘇聯政府深深感謝溥儀的慷慨解囊。

    宴會結束後,溥儀一回到自己的監號,就同溥傑等親屬商議了對策。大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無論如何也得貢獻出來才行,但是,既要表現出“慷慨解囊",又要把最貴重的部分儲存在自己手中。他們把從大栗子帶出來的一隻裝電影放映機用的立式提箱略加改裝,把黑絨裡子揭起來,在箱底做一夾層,然後把精選出來的468件“寶中之寶”放置其中,然後又照原樣糊好了揭下來的黑絨。把“寶中之寶”藏好後,又選出一部分珍寶獻給州內務局。最後,還剩下一部分,他們幾個人分別把這些東西藏在身上。溥儀的西服上衣裡面也縫上了幾個兜,裝滿了寶貝。

    可是,按收容所規定,每星期犯人都要到集中營去洗澡,這時候,藏寶的衣服總是無處可藏,所以,過了一段時間,溥儀感到不妥:一旦被發現,勢必被沒收,不僅落個“欺騙”的罪名,而且“長期留居蘇聯”的目的肯定也達不到了。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溥儀決定毀掉它們!毀掉的方式各種各樣:最先毀掉的是1000多顆珍珠,由毓喦在火牆的火燒得正旺之時一下子扔進去化為灰燼了;一些鑽石,毓喦用鐵錘砸,但未能砸碎,結果被蘇聯管理人員發現後沒收;二隻藏在毓喦身上的金鐲和一個金別針,被他偷偷扔進伯力四十五收容所樓後臺階下的一個深洞裡了;毓嶦儲存了一副寶石金手鐲,怎麼處理呢?他想,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把它沉到江裡。他把金手鐲用一塊黃綢子包好,一天,趁著在江邊散步的機會,偷偷把金手鐲扔進了冰窟窿裡,每次散步都有蘇聯哨兵跟著,但蘇聯哨兵沒看到。但是,萬萬沒有料到,金鐲子沉不下去,小黃包浮在了水面,毓嶦嚇壞了,他急中生智,連忙趴下裝作喝水,順勢把黃包撈了上來。有了這次教訓,毓嶦回來後,找了一塊石頭,把金鐲和石頭包在一起,第二天又到江邊散步時,總算完成了“沉鐲”的任務。

    總結:“禮”沒少送,夢卻難圓。費盡心機,溥儀也沒有實現長期留居蘇聯的夢。1952年溥儀被“引渡”回國,藏在皮箱夾層中的468件“寶中之寶”,也被安全地帶回大陸。幾年後,在旅順戰犯管理所,溥儀把它們全部獻給了國家。

  • 22 # 古月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說清朝滅亡以後!那個時候的溥儀作為最後一個皇帝,他還依舊在紫禁城居住!整個紫禁城的財產在明面上來說都屬於溥儀。所以在那個時間段,溥儀依舊是一個皇族貴族!

    但是後來沒有過幾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溥儀只能帶著一部分自己以為值錢的東西走出紫禁城!從此以後的溥儀定居在天津,話說回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的溥儀雖然已經不是皇帝,但是溥儀從紫禁城帶出來的東西變賣以後依舊可以支援他富裕的生活,後來的溥儀就被小鬼子逮到東北,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從人格上來說,他已經沒有人格了。

    不過終究有一點好,他還是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所以那個三連章的玉雕他始終沒有丟也沒扔!在後來的歲月裡。溥儀的人生起伏不定。但是始終留著這一方印章!但是因為這幾年的顛沛流離,除了這個印章,溥儀確實也已經沒有別的東西了!所以溥儀其實沒有帶太多東西出來,後來更是被搜刮的差不多了。否則也不會甘心當傀儡!

  • 23 # 淺聊歷史這點事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人皇帝,在遜位後仍擁有故宮和頤和園的珍奇寶貝,可謂富可敵國。1924年被馮玉祥攆出紫禁城後,還是匆忙之中帶走了七八十箱國寶級寶貝,一邊用來維護自己和家人奴僕的巨大開銷,一邊彰顯自己“皇帝”的重要身價。

    從紫禁城裡跑出來後,溥儀和皇后婉容住在了天津日本租界的張園,隨便變賣一樣寶貝,就會引來藏寶界的轟動,各路收藏者趨之若鶩以買到皇帝寶物為榮,所以溥儀和家眷們依靠這些寶物依然在天津過著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日子。

    後來溥儀聽日本人的話做了偽滿洲國皇帝,這些寶物自然也跟著轉移到東北,再到後來日本戰敗,溥儀在逃亡路上,被蘇聯捕獲,成了囚犯。為保自己性命,溥儀曾經討好蘇聯政府捐獻出金錶、金鐲子、珍珠、鑽石等寶物,妄想可以滯留蘇聯,不回國參加審判,可惜如意算盤打錯了,最後於1952年還是被遣返回國。

    新中國政府從他的隨身行李中收出了468件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些寶物有的是從故宮裡攜帶出來的,有的是滿清親貴供奉的,都是珍品中珍品,可謂每一件價值不菲。人民政府依照規定沒收了這些寶貝,收藏在故宮博物院,這些凝結著勞動人民智慧的寶物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溥儀經過新中國的改造後,也成了新中國一名公民,他也發自內心感嘆人民政府對他的寬大,自然也不介懷那些曾經屬於他的寶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冷門的生活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