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三界胖胖268

    我覺得這很正常

    其實 20年前也有大批的各種各樣的歌曲

    現在流傳下來的

    都是這麼多年來 經過一系列優勝劣汰

    才篩選出來的

    這樣的才是經典

    現在的歌曲 還沒有經過“篩”的這個過程

    所以會讓人覺得 差著檔次

    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 當年不管是歌曲也好 還是歌手也好

    門檻要比現在高的多的多 起點略高

    分母小一些 大家聽到的好歌的概率就大一些

    現在 自媒體發達了 幾乎相當於沒有門檻了

    好處是不太會埋沒人才了

    但缺點也有 就是分母太大了 出經典的比例更小了 但絕對不是沒有

  • 22 # 洪定長

    二十年前更容易打動人,更接近生活。能影響70.80.90年代的人。現在在的流行音樂注重節奏感打動人地方不多。

  • 23 # 星樾音樂

    個人覺得現在的流行音樂比不上之前的,很多經典曲目都是現在無法超越的,主要區別還是在歌詞和旋律的創作,現在好像更多的偏向rap,但是rap這種形式會流行多久這個就真的不好判斷了。記得有人說過,一般的規律是20年一個輪迴,也就是說20年前流行過的東西,20年後可能仍然會再次的流行起來。

  • 24 # 三連音樂坊

    現在的音樂.很多都有模仿甚至是抄襲的現象,再加上快餐文化的興起.人心比較浮躁,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音樂創作音樂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致使現在的音樂作品相比經典老歌,少了很多音樂技巧運用以及生活經歷表述和思想情感的表達,音樂的深度淺了。

  • 25 # 王火火純行貨

    也許缺少的是“人情味”

    二十年前的人執著、簡單、真誠!

    二十年前的音樂不炫技、不膚淺、更入心

  • 26 # 西南黑土

    20年前的詞曲,滿滿的真誠真情故事,現在的歌曲,蒼白無力,瞎拼亂湊,空洞不知所云。[耶][耶][耶][耶][酷拽][酷拽][酷拽]

  • 27 # 小蘿蔔白又白

    現在的流行音樂和二十年前的相比,應該就是當年艱苦環境下的創作激情。也並不是說現在的流行音樂沒有激情,而是說環境不同,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也是不同的。

  • 28 # 搖滾如是說477

    個人談一下關於現在的流行音樂與八十年代的音樂比較

    八十年代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年代,因為這個年代承載了太多的經典,經典的音樂真的是不勝列舉,那時候的音樂人雖然不富裕但是知道自己追求什麼,他們敢於純粹的為音樂而活,可以不被世俗束縛,寫自己想寫的哪怕是批判社會的也敢於發表,比如鄭智化,奮筆疾書的大國民,還比如大家不太熟悉的張雨生,寫出的動物的悲歌。

    八十年代的音樂人彷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現代的人難以企及,現代人應該腳踏實地的去感受生活,不能為了一味的追求功名利祿而寫一些爛大街的口水歌,可以紅一時,但長時間下早已經被時代淹沒,但那些有靈魂的有真正意義的歌曲永遠響徹在人們腦海,經久不衰

  • 29 # 愛唱歌的大涵

    個人覺得現在的流行音樂比不上之前的,很多經典曲目都是現在無法超越的,主要區別還是在歌詞和旋律的創作,現在好像更多的偏向rap,但是rap這種形式會流行多久這個就真的不好判斷了。記得有人說過,一般的規律是20年一個輪迴,也就是說20年前流行過的東西,20年後可能仍然會再次的流行起來。

  • 30 # 獨立音樂人餘武洪

    少了真實。

    首先,歌詞方面。主題不明確,東拼西湊,強行押韻等,少了生活中的東西,真實的東西,太過於華而不實,很難讓人有所感觸;

    第二,演唱方面。唱功相對來說確實相對而言比以前的進步了,而且系統學習演唱技巧的普及,但過於依賴唱功和演唱技巧,仍然是華而不實,花裡胡哨,辨識度低,沒有了自己的特性,很難得到群眾的認可。

    第三,歌曲依賴流量火大。不可否認現在還是有很多好音樂的,但是火不起來,沒流量,但口水歌,只要流量夠,它就是能過起來,不服不行。

  • 31 # 一碌燒火棍

    現在的就流行音樂感覺多是炫技術的唱法,聽一兩遍感覺挺有新意而後就是口水歌了,而20年前的經典歌曲,似乎融入了更多的感情,越聽越耐人尋味,越聽越有味道!

  • 32 # 源於經典

    現在的流行音樂我覺得有朝氣,有蓬勃,有現代感,而二十年前的歌卻有回味,有無窮,有經典,不管現代歌還是經典歌,都是人們一聽就喜歡的好歌。[耶][耶][耶]

  • 33 # 韋銘傑V金典樓梯

    其實並沒有缺少什麼。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產物。都是順應當時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受教育水平而衍生出來的作品。更不用提流行音樂這種隨著時代千帆過盡,稍縱即逝的藝術載體。

    有網友說,相比20年前失去了靈魂。那什麼又是靈魂呢?價值觀不一樣,所謂的靈魂也更不能相提並論。

    還有說,多了些浮躁。那20年前就沒有浮躁的音樂嗎?20年前有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也有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而今天有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寒窗。也有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喵。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良莠不齊的音樂作品出現。而我們作為聽者,應該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辨別能力。去糟粕,取精華。不應該因為年代不同,而產生隔閡,而是從不同年代的歌曲藝術中,體會千變化萬的心境,領悟永恆不變的正能量!

  • 34 # 藍藍嗎

    現在的流行音樂,大多缺少內涵,膚淺,很難抓住聽眾的內心。更有歌詞上,追求華麗的詞藻,卻詞不達意。樂曲上,樂器胡亂混搭,使本來正聽的舒服時,耳朵開始承受噪音的刺激,讓人怎麼聽得下去。由於作品本身不出色,迫使演唱者要麼炫技,要麼各種方式吸引眼球,讓人感受不到音樂之美

  • 35 # 臥室音樂人高長安

    現在的流行音樂和20年前相比,缺少了什麼?我想回答的是:缺少靈魂!

    20年前,很多音樂人都在用心做音樂,沒有那麼多利益連結,不用考慮大多。而現在的音樂環境大大改變了,到處是商業噱頭,到處是利益連結,很多音樂人已不能靜下心來搞創作,這裡抄一句,那裡抄一句,整合一首歌,目的就是掙到錢了就好,所有現在一首歌紅的快去的也快,沒有人靜下心來創作,也就沒有人靜下心來聆聽了!

  • 36 # 沒歌詞咋啦

    現在的流行音樂和20年前相比,缺少了“生活”“思想”和“深度”。

    第一:生活,也可以理解為接地氣。

    1、20年前的流行音樂都是腳踏實地的創作,那些歌曲都是經過每一位創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或者閱歷才寫出來的,那些作品要麼真實感人,要麼堅強勵志,為什麼大家聽老歌更有感覺,就是因為真實,就是因為那些歌曲來源於生活。

    2、如今的流行音樂太過於流水賬,從詞曲上來講,沒什麼生活,靠堆砌華麗的辭藻來博人眼球,靠小年輕的演唱來吸引懵懂的少年青年,唱出來的情情愛愛除了嚎叫之外聽不出一點感動,試想一個什麼都沒經歷過的毛頭小子或者小姑娘給你唱共度一生你能聽的下去?他連個物件都沒談過卻要唱撕心裂肺的愛情,正應了那句“為賦新詞強說愁”。

    第二:思想,也可以理解為思考,對於自己的思考,對於社會的思考,更是對於音樂的思考。

    1、20年前的音樂詞曲樸實,但型別寬泛,因為那些詞曲創作者們是真的在思考,他們是真的想要賦予音樂以思想,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耐人尋味的歌曲,才會有周杰倫、王力巨集等一批創新的音樂人橫空出世,一來是他們有天賦,二來則是他們不甘於遵循守舊,所以他們更願意自己創作,因為別人無法表達他們自己的內心所想。

    2、現如今的流行音樂太過於程式化,就像前段時間頗有話題度的“公式相聲”一樣,如今的流行音樂就像是“公式音樂”,弄點電音,弄段舞蹈,弄上幾句大舌頭歌詞,齊活了,拿到舞臺上又跳又唱,尤其是那個蔡徐坤,唱的那叫什麼玩意。

    第三:深度。這是20年前的流行音樂最珍貴的東西,也是如今的流行音樂最可悲的地方。

    1、20年前的流行音樂,別說李宗盛林夕這種大神了,就單說當年的小鮮肉,周杰倫王力巨集他們,那音樂是什麼級別。那些年的作品都是【山丘】【漂洋過海來看你】這種經久不衰的經典,那種對於人生的感悟,對於愛情的思考,對於生活的追求讓每一個聽過的人都感同身受。

    2、現如今的流行音樂太過於年輕化,聽了蔡徐坤以後我都覺得吳亦凡的“大碗麵”算是好作品,你說說這如何能讓人提的起興趣。總不能強行解釋說“大碗麵”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歌手內心的純潔吧?

    當然了,好在出了一個毛不易遮了羞,但問題是隻有一個毛不易啊,剩下的全是大碗麵。當年人家幾乎都是毛不易,只有個別大碗麵。這樣一對比,細思極恐啊。

    不過最後,還是要為如今的流行音樂辯解幾句。二三十年前的音樂確實讓人懷念和著迷,但那是時代賦予的色彩,那年頭經濟不發達,人們溫飽都成問題,加上一些思想桎梏等情形,逼的人們不得不經歷那些苦難。現如今生活富足,年輕人的世界紙醉金迷,想受苦都沒地受,又如何能強求他們寫出深沉的東西呢。就像宋代偉大的女詞人李清照一樣,早期大家閨秀寫的是“沉醉不知歸路”,而晚年寫的卻是“人比黃花瘦”。

    對於兩個時代的流行音樂,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何不食肉糜。我們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才對那個時代的音樂感同身受。而現在的音樂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鞭笞,所以也就沒有了傷痕,沒有了值得我們撫慰的理由。

    但好在仍有“毛不易”們在堅持著。可能再過20年以後,我們才會發現,也許真的是我們落了伍,而不是現在的流行音樂出了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丈夫死後,改嫁弟弟,這樣的婚姻會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