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應該從多方面來分析,第一呢,就是要從你的家庭經濟能力來分析,如果說你的家庭就是很富有的話,那麼你要7000是完全沒問題的,甚至還可能要少了,但是反過來講,如果說你的家庭很普通的話,那麼你要7000,我覺得就有一點過分了,當然也可能有特殊情況,例如你在國外上學,或者在我們國家的一線城市上學,他們那些地方可能就是消費水平較高吧,你要個7000,勉勉強強還是可以的,最後一點呢,我覺得就是既然我們上了大學,基本上也都意味著我們成年了,都已經滿足18歲了,所以說我覺得我們儘量就是能自己養活自己就自己養活自己吧!
-
1 # 四川林姐
-
2 # 風陵流度
該問題的重點是“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元生活費”。重點在這個“要”字上。
這一個字大概率表明了,這位大一新生的家庭不是一個特別富裕的家庭。
以我求學時期的經歷來看,那些家庭很富裕(真的有礦)的同學、室友們,他們的生活費都不是要來的,而是家裡定期打過來的。
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在這期間,家裡是不會單獨再給生活費的。
另外,可能有些人認為,那些富二代們個個都是紈絝子弟,以我的經驗來說,往往是那些富二代,對生活費的安排更有計劃,更有節制。
他們的生活費並不是比我們其他室友多出來幾倍,也不是無限制的各種高消費。
10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宿舍每人月均生活費800塊。我室友,你讓他緊緊手買個好車去裝X泡妹,他也真買的起。
但天天不還是一樣跟我們這群窮屌絲混食堂,擠公交,抽5塊錢的煙,買地毯貨?買地攤貨還特麼比我都會講價!他泡妹需要車嗎?
消費要符合現實情況,你說現在你那個城市,隨便哪個大學月均消費都7000,那你要7000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大環境是這樣的。
如果你那個城市的大學月均消費就一兩千,你想要7000,我建議剩下的5000自己想辦法掙去。
-
3 # 七落閱讀
如果你從小過的就是富裕的生活,那也就不說啥了。但是如果你們家只是一個低收入的家庭,更甚至是一個農村的家庭,那我覺得你這個一個月7000塊錢生活費真的是很過分了!
就以我個人為例吧!我們家是農村的。我考上大學以後學費是貸款,然後我的生活費是自己掙的。我一年下來我都不會都沒有跟家裡要過7000塊錢,而你現在一個月就要這麼多。你覺得你好意思嗎?
如果你的父母只是農民或者是低薪階層,我覺得你這個完全是對他們的不負責任。你不能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然後你就毫無原則的索求,毫無底線的去跟他們提要求。
我覺得進入大學,雖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吧,你要去人際交往,需要在學習上投資一些什麼,但是我覺得也完全用不著一個月7000塊錢吧?那你這7000塊錢要來是幹嘛?去攀比?去買一些名牌包名牌鞋?更或者是每天呼朋狗友一大堆去吃飯。那你覺得這樣的生活有意義嗎?
在國內18歲以後,父母還會供你上學,供你吃喝,滿足你所有的條件。但是如果放在國外的話,18歲就代表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是不會再管你了。你必須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考上大學代表你接受的是新時代的教育。你就應該知道,父母是我們的依靠,但並不代表我們所有的都要去依靠父母。
你沒有任何立場去向父母這樣索求,要靠自己自己,畢竟你已成年不是嗎?
-
4 # 全民話教育10911
看到這個問題,不知道怎麼的,我的腦海裡跳出了二個字:“巨嬰”!
不用說,你家裡肯定很有錢!因為一般農民家庭的孩子上大學大多需要借貸,就連一般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也不可能有7000元生活費,想到不敢想,所以,想必你家裡有礦!
即使你家裡很有錢,在這裡提如此問題要麼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挺可愛的嬰兒,要麼你是炫富,就算你在炫富,總起來說,你還是一個小小孩!因為提如此問題實在太幼稚了!
有錢你可以隨便花,沒有人有權力不讓你花,你花自己的錢,誰都干涉不了,只是低調一點好些!
你有一個好家庭,有一個好爸爸,好媽媽,本來是令人羨慕的,如果你太張揚了,你的同學們也許會不這樣認為!
有錢是好事,有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就更好,疫情期間,很多人不是捐了不少嗎?
你今年應該十八歲了吧,過分不過分你自己想想!
-
5 # 真誠永恆
題主,我感覺一點也不過分。但是,我想請問你,憑什麼要每個月向父母要7000元生活費?你是在上大學還是在旅遊、觀光、吃喝玩樂?
一個大一的新生每個月就需要7000元的生活費,試問大二、大三、大四每個月又需要多少生活費?這7000元雖然並不多,但是,對於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可是全家的全部收入啊?舉國看看,又有多少人家每個月能擁有7000元收入?再者說這7000元的每月生活費又是誰給你制定的標準?
大學生學業有成是為了什麼人?是為自己而學,還是為了父母親。基礎的問題一定要弄懂,千萬不要認為父母應該應分,上輩子欠了你的債、必須滿足你的要求。要知道上大學學的是知識,而不是為了向父母發難。不要等到自己生兒育女才知道父母恩,那時候也許連後悔都來不及?
依此資料,題主向父母索的生活費絕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供養起的,關於是否過分與不過分,只有自己知道,別人無法憑說。因為不知道你的父母是否是一位資本家,如果是福布斯排行榜中的大富翁,你僅要的7000元太少了,最好要上幾個億都無話可說,因為你的父母是個有線人。但是,我懷疑你是否有這樣的富貴命?
做為一名大家生,首先應該學會仁、義、禮、智、信,要學會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要學會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多為父母著想,要懂得感恩。
雖然每一位父母都會望子成龍,但是每一位父母為你的一生付出了太多的辛苦,父母更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理解父母的難處。
如果就要回答:“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我覺得很過分,因為你的7000元的標準無理無據可依,學校是學習場所並非花天酒地,燈紅酒綠。所以,做為一個大一學習索要7000元生活費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既然你能把索要7000元生活的標準亮出來,就應該完全徹底來說,把你每月的生活費帳單亮一亮,看看這些生活費的支出都花在哪裡了?如果大家認為值得,那怕為你捐款也應該。可惜,怕的是你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吧?
總結一下:
每一個家庭為供養一位大學生都要付出太多的辛苦和物質財富。作為大學生們,應該省吃儉用,養成好習慣,不能漫無邊際的向父母索要高額的生活費。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應該立志成才報孝父母恩,這才是作為大學生所應盡的孝心。
-
6 # 鐵錘文史
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好孩子,叔叔先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
如果你的家裡是富貴之家,7000塊錢算個啥,如果你家裡有萬貫家財,一個月只花7000塊錢,那就像大力哥所說的那樣,簡直是埋沒了你自己的才華。
如果你是出生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7000塊錢也不算個啥,最多也就是你的父親或者是母親一個人的單月工資,父母掙錢不就是給你這樣的子女花的嗎?
年輕的時候不享受,難道等到老了之後享受不動的時候再享受嗎?簡直是荒唐。趁著現在自己還沒有掙錢,趕緊享受一把毫無壓力花錢的幸福吧。
等到你工作之後又有還貸壓力,又要贍養父母,那個時候你可真的是沒有心思花錢了,所以你現在的決策簡直太明智了,再給你點一個小紅花。
如果你既不是出生於富貴之家,又不是出生於城市的工薪階層,如果你只是出生於收入微薄的農民之家,你這個做法也很好。
有了這7000塊錢,你就能在學校裡生活的和其他的同學一樣毫無壓力,生活瀟灑,想幹啥就幹啥,男子漢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不用去管你的爹和媽。
反正你這輩子也不會再回到農村去,反正你農村的爹孃將來也不會有足夠的錢讓你在城市裡面付首付,你再省吃儉用也沒有什麼大的意義。還不如現在過得瀟灑一點。
-
7 # 楊小鋒
請允許我送你四個大嘴巴子。
第一個替你父母打得,不論你家富裕還是貧窮,你都沒資格花更多的錢,既是在一線城市也用不了這麼多,你打聽一下剛畢業本科生的一線城市平均工資是多少,低於7000的人都可以生存,而你沒住宿費,沒有上班路費,沒有水電網費等開支,憑什麼給你這麼多。
第二個替你曾經教育過你的老師打的,大學生活很豐富,很精彩。但是不能去攀比,不能裝大款,不能亂花錢,要學會替父母分憂,理解他們,自己能解決自己的生活費問題儘量自己去解決,而你解決不了自己生活費也就算了,不理解父母也就罷了,反而要的太狠,張口7000。
第三個替你自己打的,大學生已經成人,完全可以週六日兼職,寒暑假打工,讓自己獨立。這樣一來不但能解決自己生活問題,而且還能早點適應社會,積累工作經驗。
第四個替這個社會打的,你這話如果講到我耳邊,我非揍你,自私自利,唯我獨尊,欠揍~
-
8 # 岷江之子
一點都不過分,為了考大學,你吃過的苦沒人吃過,你可以再多要點,7000怎麼能夠,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那還不是鯉魚躍龍門,好好享受一凡,該吃的必須吃,該玩的必須玩,泡個妞,不得花錢呀,怎麼說你一個月二三萬必須有吧,所以多要點,別怕,敢每個月給你7000的,不怕多給個二三萬,不給你讓他們買血買腎,你是功臣呀,這點要求不算什麼。
估計你家庭情況很好,告訴你,我們這一個家庭年收入也就五六萬左右,你一個月7000,全年8.4萬,加學費10左右,如果你在我們這裡這樣的家庭,自己想想吧,父母就是買血也供不起你,別拿考上大學自居,考上大學只能說明你剛剛進入高等學府,接受專業培訓而已,什麼都不是,更別提什麼功臣了。
為你父母考慮考慮吧,孩子,人生之路你才邁出第一步,還有很長要走,別攀比,現在就想享受生活,這是不對的,父母不易,你應該多學知識,錢夠你用就行了,節簡是這個浮躁社會中多麼優秀的的品質。
希望你好好想想,為自己計,為父母計,為國家計,多學習知識,才能養活自己,報孝國家,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
-
9 # 智說職場
要7000生活費不過分,要7萬也不過分,關鍵是隻要你家有錢,隨便你怎麼花都可以。我們又不知道你家有多少礦或者有幾千頭豬。只要你父母樂意給,要多少都不過分。
但如果你的家庭是普通家庭,你的父母每個月的工資可能都沒有7000的話,你每個月要7000塊的生活費,就忒不懂事了。
我記得我們十年前上大學那會,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500不到,除了必須的吃喝外,其他方面的消費真的不多,即使有的話也會打點零工,自食其力,儘量把自己的生活費給解決嘍。
我們一個同學很牛,當時上大二的時候,靠他爸媽給的2000元啟動金,在學校幹起了快遞生意,那時候網上購物剛興起沒幾年,大學生也都鍾情於網上購物,他接了好幾個快遞公司的貨,所以每天的快遞量很大,一個學期下來他賺了15萬,當時就已經趕上一個教授一年的工資了。本來很節儉的他花錢也開始大手大腳起來,但他賺的也多啊,而且完全靠自己。
所以,如果你在大學期間一個月能賺7000以上的話,你每個月花7000真的一點也不多,但你一分不掙,完全靠家裡的話,就不能要那麼多,兩千塊就已經足夠了。父母的錢也是用血汗換來的,都已經讀大學了,這個道理難道還不懂?
所以,不管家裡有礦還是沒礦,你畢竟是個學生,每個月的花費應該控制在兩千元以下,有的比較節儉的學生一個月都用不到一千。作為學生,還沒有到花錢隨意的時候,這個年齡即使吃點苦也沒什麼不好。
我不知道你父母是怎麼教導你的,可能是平常對你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沒有節制,等到你自己脫離了父母后,除非你有本事賺錢,要不然可能連自己都養活不起!
-
10 # 陳冬談教育
我認為大學生就不應該給家人要錢了,即便需要家庭給錢也無可厚非,但是明明1000到2000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為啥非得7000呢?我曾經見過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都自己完全獨立了。
大學生年齡一般都過了18歲了,按說已經成年了,我自己再大學做老師,見過太多的大學生在大學都經濟獨立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給家裡要生活費,甚至有幾個學生都可以補貼家用。下面咱們分兩個方面談談:
大學生生活費多少合適?我在一個三線城市做大學老師,總體學生的家庭條件不錯,首先從生活費開始說,大部分學生一天30元吃飯是足夠了,節省的學生一天可能20多元就可以,這樣說一個月1000元就夠了,有點集體活動或者買點生活用品1500元左右也差不多了,即便在一,二線城市每個月2000多我感覺也差不多了。
7000元肯定有點多了,題主可以想想,自己父母一個月掙多少錢,如果父母每個月雙方收入到不了5萬元,7000元你就有點過分了。但是如果家裡特別好,每個月都是有將近十萬元收入,你這樣要也可以。我們學校也有月花銷過萬的,但是就是偶爾一個月左右,也不是每個月。
要多少錢合適,多少錢不過分,你需要跟家庭情況來看。如果父母雙方收入都不過1萬元,你要1000多元就已經不少了。
大學生怎麼能夠經濟獨立,甚至補貼家用。我遇到過太多這樣的學生,我舉一個學生的例子:有一個小女孩,每個週末都去外面發單頁,在我們三線城市一天勞務費大概有100元,每年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七天大概收入是最少也有1000多元收入,寒假和暑假去打工兩個假期,最少收入也差不多有10000元收入,差不多一年15000元收入,自己生活開支絕對夠了。
另外還有一個男生,大學創業,自己四年除去所有支出收入大概10萬元。他的事蹟就不說了,可能不適合大多數學生。
總結大學生已經成年了,經濟獨立也不是不行,對吧,給家裡要生活費也需要自己根據家庭條件來對吧。祝題主學業有成。
-
11 # 英雄拒絕黃昏
如果你的父母一個月有7千萬、7百萬、70萬甚至7萬收入,這不過分;但如果你的父母一個月只有上萬元的收入,你說過分嗎?
大一的學生,應該是在國內讀書。假如你在一線讀書,大概2、3千就夠了。你超出了太多了,不知你要這麼多幹什麼?
想必你應該是富二代,花慣了才獅子大開口。
現在國內多少人的工資在3、5千之間。如果是普通人的家庭就是砸鍋賣鐵也滿足不了你的生活費。
或許你父母很有錢,不要說7千,就是7萬也可以。但你想過沒有,你只是一個消費者。
假如以後父母沒錢了,你怎麼辦?假如你以後畢業了,工資也有可能3、5千,你怎麼辦?繼續向父母伸手?
所以,同學,不管父母多有錢,都不要大手大腳的花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後你走出社會你就知道了。
看看你身邊的同學父母給多少,你就知道你過不過分了!
才大一,你應該以學業為主。有了錢,你整天尋思著去哪裡玩哪裡吃哪裡花你還會靜下心來讀書?到時恐怕錢是花了學業就荒了。
說實話,這不是你過不過分的問題而是父母該不該出的問題。
你要拼命花,就是1萬、5萬也不多啊!但同學你畢竟是消費者啊!你覺得不過分嗎?
-
12 # 強歌1122
生活中上大學的鋪天蓋地,家庭有富有的有一般工薪階層的有從農村走出來的。
富裕家庭每月拿7000元行,人家有錢。工薪階層供孩子上大學基本靠嘴挪肚子攢。農村培養大學生可能更吃力,甚至還借錢。如果他們都要求每月7000元生活費會有大部念不起大學的。
又問你了,幹嘛你一個月7000塊錢生活費呀?每天吃龍肉啊?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開銷多少?你上大一自己就7000多你是不是在外邊裝富二代呀?
父母的錢都是每天辛苦賺來的,不是風颳來的,父母供你上大學是讓你好好在外讀書將來有立足社會的本領,不是讓你在外花天酒地有校舍不住出外租房子泡妞享樂去了!
為父母想想,看看勤工儉學的同學。
當然你父母願意供你是他們的事,別人管不著,你自己要樹立勤儉持家的觀念不能總啃老,上學別攀比,自己學到真本事才是正道。
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是越困難的孩子越立世,他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他知道父母供自己上大學不容易,他知道每天節衣縮食為什麼。所以,他們珍惜上學的機會都會努力讀書學有所成將來就是要擺脫貧困。
花錢花慣慣的了我都懷疑能讀好書?
-
13 # 燕歸來兮
我不知道你父母從事的是什麼工作?一個月能掙到多少錢?如果你父母的工資每人每月也就7000塊的話,那你要了7000塊,我是覺得有些過分哦!
一個家庭,要開支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到了你父母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他們每個月的工資都是要數著花的,老人沒什麼事還好,若是有個病痛什麼的,只怕那點工資一下也就花完了。每個月還要給老人生活費,付房貸,付日常開支,這樣的情況下你要了7000元,你不覺得過分嗎?
你一個剛上大學的大學生,一個月能用到七千塊錢伙食費嗎?我兒子去年也是剛上大一,可是他每個月只要我們給他一千五塊錢的伙食費,他爸爸有時候怕他不夠用,會多給500他買一些生活所需,但是假期回來,兒子竟然還攢了兩千塊回來。
所以我覺得不管你是官二代也好,富二代也好,或者家裡有礦也好,一個七千塊錢的伙食費,你真的要不得,就算是你家裡不差錢,但你要知道,你父母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他們也是辛苦勞作賺回來的!你一個月拿那麼多伙食費,你難道不覺得自己過分嗎?
-
14 # 靈爽心語
我認為不過分,因為剛開始入學時攀比心真的很強,我也親自見識過,不管是吃飯也好品牌服裝,為了愛美的化妝品,還有包包,7000塊每月可以過得很逍遙,不過你得根據你的家庭情況來分析你的生活費。
如果你的家庭每年收入上百萬千萬,甚至是億,那麼7000塊算少的,70000都不多,並且你的家人很樂意讓你的生活水平提高,只要不夠就給。
如果你家裡條件一般,那就摸摸自己的良心,問問你對得起你的爹孃嗎,他們憑啥 ,難道他們對你的教導就是你應該使勁的搜刮他們的血汗錢嗎?
我記得我剛上大一時,同學的家庭條件都挺好,開學第一天中午,大家說吃麵,遇上我也一起去了,結果我發現面都很貴,他們都點了三十五元一碗的牛肉麵,我想了想兜裡的兩百塊,我以不喜歡吃麵為由,走出了麵館。
我來到一家飯館,吃了八元錢的蓋飯,這一餐我覺得很滿足,就這樣一週後,我選擇去做小時工,當時一個小時7塊錢,當天掙了35元,晚上覺都睡不著。
從哪以後,課越來越少,我就一邊上課一邊兼職,奶茶店,精品店都去過,那幾年大學生活除了學費,其餘都是自己養活自己。
當初的我就揣了200塊在兜裡來到學校,所以像我們家平凡的家庭,就算讓父母給500一月我都說不出口,我不想他們太累,如果一個平凡的家庭,要7000,完全是要父母的命。
當然如果是富貴家庭,7000塊算不了什麼,如果是平凡家庭,我希望慎重考慮,摸摸自己的心,你愛你的父母嗎?
-
15 # 我是李好人
驚呆,7000多生活費,我一個月也就1200。但是我1200也生活得很開心呀。
說說我的生活費支配。早飯2塊左右
1.⭐️燕麥片
我是在天貓超市買的福事多的 比較容易沖泡開
買了兩袋和別的一起滿100➖50 也就是30一袋嘛
能喝好久好久!!!!一天也就是8毛錢的量
一個月30天 (因為我週一到週五雖然課不多但是還是有課的)
所以我一個月有20天左右 也就是週一到週五的早上
我都是喝的燕麥片
早上起來喝一杯水 然後沖泡燕麥片 放著讓它自己跑開 去洗漱 拉屎 收拾完了以後吃一小碗就去上課了
我日常吃麥片5⃣️種吃法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多種 因為你吃了以後會發現 每天白水沖泡 根!本!吃!不!下!去!
1.水沒過燕麥一點就好 然後我跟室友合作 一袋純牛奶是200ml 但是衝燕麥的話太多了 喝不完第二天又浪費,於是我們倆每天一人一半 也就是100ml
這樣燕麥是粗糧 牛奶是蛋白質 牛奶2塊一袋
所以我這頓早飯是花了1.8元
2. 黑芝麻糊一起沖泡 不過容易泡不開 芝麻糊太粘稠了
芝麻糊一袋25還是29來著 我給忘了 裡邊15小袋
差不多一袋也是2塊嘛
但是一袋的量太多了我只倒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這樣早飯是花了2塊或者1.7塊
3.和紅豆薏米粉一起沖泡
安利微博上領券的那種 很便宜 一大罐子才15
每次一點能喝倆月都不止!!!
我po的是我買的 我覺得味道還可以 比芝麻糊跟麥片更容易沖泡開 而且香味比較濃!
這樣 今天這頓早飯差不多 1.3元
4. 跟蜂蜜一起沖泡
還是安利微博領券哈哈哈 39.9四罐的那種
分給室友兩瓶 自己留了兩瓶
這個價格肯定買不到真正的蜂蜜,糖漿兌的多
但是隨便 反正甜 不至於沒味兒讓我吃不下去就行
10塊一罐350g 一天一勺多
這頓飯還是花了一塊多啊
5.單獨沖泡 但是我會再買個茶葉蛋吃
因為單獨沖泡真的沒味道真的難吃
我們宿舍樓下早上有賣玉米和茶葉蛋的
我就會再買個雞蛋
這樣一頓早飯還是2塊咯
這樣算下來 一頓早飯最多2塊錢
➖➖➖➖➖➖➖➖➖➖➖➖➖➖➖
午飯
我們學校的飯價是在6➖12不等的
基本上一葷兩素加一份米的快餐就是8塊
麵食也是7.8塊的樣子
但是菜可以單獨買 一份一般都是2.3塊的樣子
前段時間瘋狂迷戀買西紅柿炒雞蛋 因為說西紅柿熟了以後裡邊的維生素才可以更好的被吸收 好!我信!!!我就吃了一個星期的中午的西紅柿炒雞蛋。在此特別感謝我們學校一樓大食堂賣快餐的老哥,每次我就3塊錢一份的西紅柿炒雞蛋,給我的量加份米都能當蓋澆飯吃了。
然後終於受不了了,就開始杏鮑菇,紅燒茄子,糖醋里脊啥的就是快餐菜的可選擇性真的多,但是我都只買一份。
還不要米,忘了在哪看的不吃主食,所以米和饅頭就都不吃。
你以為我一份菜能吃飽嗎 開玩笑呢
我是個正常人真的不是個仙女,我得吃飽啊
等等等等 這時候 又要出現我們上文的燕麥片了
一點點燕麥片 少放水 泡開 然後我就直接把菜倒進燕麥片裡吃了(我室友都說我吃的像豬食)
管你們呢 反正我比你們瘦
所以 我的一頓午飯就是3塊多啊
你以為這就是結束嗎
當然不是了 我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啊
我也想哪天好好吃頓肉黃燜雞排骨啊
所以 我一個月允許自己吃3次放縱點的 差不多10塊左右 30➖10 也就多花20塊錢!才20塊錢啊!!兩杯奶茶都不止20了!!!!!
➖➖➖➖➖➖➖➖➖➖➖➖➖➖➖
好
了下邊來說晚飯
我晚飯是 要麼不吃 要麼吃個水果 要麼喝袋酸奶
我們學校有那種擺攤的水果
離餐廳很近 所以我總是一次買差不多3.4個水果
買倆橙子 8塊 買倆西紅柿3塊 倆蘋果 倆梨 倆獼猴桃倆香蕉 倆芒果 總之我啥都是隻買倆 草莓小番茄我也總是隻買一點 夠一頓兩頓吃的就行了 這樣也不容易壞
所以我的晚餐平均下來是2.5元 因為酸奶也是2塊一袋嘛
➖➖➖➖➖➖➖➖➖➖➖➖➖➖➖➖
所以 我一天的飯錢還不到10塊……
7.5左右 20天也就150
剩下的10天就可以每天餐費15元/天了
所以 剩下的這十天 我每天可以有一頓飯吃的舒服點
去食堂吃個雜糧煎餅5塊 或者一碗胡辣湯兩根油條4.5元 或者午飯去挑個麻辣燙
我覺得 我過的也不窮酸啊……
➖➖➖➖➖➖➖➖➖➖➖➖➖➖➖
那麼剩下的900 我當然可以隨便買買買了
基本上一個月給自己添個HM水平的襯衣啊褲子啊 就差不多200 夏天短袖更便宜了
剩下的700 我每個月至少可以給自己添置2樣300左右的化妝品 5樣100左右的化妝品
如果我不買這麼多 我還可以去吃頓火鍋美滋滋
當然 我不吃零食 每天都可以吃個水果
買衣服買的多了 我媽會偷偷給我發個紅包
我是衣服這種不太愛將就自己的
如果我喜歡上一雙600塊的鞋子 但是我只有200
我絕對不會因為沒錢就去買這雙200的,
兼職兩天200多 我課又少 。兼職3天賺個400我就立馬跑回來把這雙鞋買了。但是平時日常,我如果不是特別想買什麼東西的話,我才不去兼職呢!!
我也想在宿舍躺著刷微博 逛小紅書 看美劇啊
⭐️⭐️⭐️⭐️
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己的選擇
想攢錢的繼續攢錢 想沒事吃吃吃的也別委屈自己
怎麼選擇都是我們的自由
大家只要覺得我這麼做 我這麼過 我開心 就夠了!
-
16 # 使用者桃花源記686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我也來說幾句。作為一名大一新生開口就問父母要每月七千元的生活費,證明你的家庭非富即貴,不然普通人家的孩子是開不了這個口的,現在一般城市的學生月支出大概在一千五左右,貧困生有些可能就幾百元了,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培養他們的艱辛,也曉得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更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
現在有些學生在大學裡相互攀比,炫富比酷,恣意揮霍,掛科甚至被退學,白白浪費了四年的大好時光。那是多麼可惜啊。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好好學習才是硬道理,目前許多畢業生的薪資待遇每月也只有三四千元甚至更低,即使你的家庭再富有,相信你的父母親也不希望養了一個永遠啃老的子女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7 # 愛笑的劉佳佳
你這個問題問得妙問得好
大一新生一個月問父母要7000塊錢!
冒昧的問一下,你是在哪裡讀書?
不瞞大家說,我也是一名大三的學生,以前我們班也做過生活費調查,其中百分之90的同學生活費都是1000-1500,學校定位湖南株洲!
大致一下早餐4元,中餐10元,晚餐10元,一天24x30=720元,一個月固定在720塊錢吃飯,在1000-1500這個區間剛好,還有300-700塊錢的一個零用區間!
不瞞大家說,我大一生活費一直是1000塊錢一個月,1000其實是有點不夠用,但是不夠用你得想辦法啊,你暑假幹啥嘞,因為年齡還小還有壓歲錢,壓歲錢又拿來幹啥嘞,不夠用,得動腦子嘛,暑假工兩個月,去深圳找個暑假工,8000塊錢還是有吧,有了8000一個月學期的生活費都不用家裡出,自己手頭還相當充足,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直到我大二,我家裡人才給我漲到了1200塊錢,再到後來我談戀愛了,家裡也能理解,生活費漲到了1400,我覺得挺好的呀,錢不夠我就暑假出去打工,自己掙了回學校花!
話說回來你這個7000可能也不算多吧,我們主要是平明百姓,可能像你們那種家裡都是上億的7000都算少的咯,直接給2萬一個月,讀個五年大學,這不就國家又多了一個“知識分子”啊!
-
18 # Luzhanxiao
一個大一新生,你生活的環境如何?你周圍的人群生活條件怎樣?你大學畢業後一個月能掙多少工資?相比七千塊生活費於你套嗎?無論你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裡,錢從來不會天上掉下來。父母是薪階層應該為父母的辛苦考慮,父母是富翁自己不會在乎你那七千塊生活費。不過也有許多富人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會從各個方面嚴格管教,從小養成持家的能力。一個人從小就要求享受生活,並於同學攀比是一種自私自利,長大後很難有大的成就。
-
19 # Blue77X
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第一從家庭條件來說:如果家庭條件能夠承受你一個月7k的費用那沒問題,但是給錢了該花的花,有一些沒必要花的可以不同花,留著給自己下一個月的費用,那麼下一個月費用不就又高了嘛。如果你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你7k的費用,那麼就別伸手要這麼多了,或許可以搞搞兼職啥的在不耽誤學業的情況下為自己的零花增加點收入。
第二:從城市角度來說:如果是一線城市,那麼一個月7k算是正常的,二線城市來說,對於大一學生7k應該算富裕,還有餘錢來買其他東西。如果買奢侈品的話,那麼費用就不要算在7k裡面了,省的老有人槓你。
第三:從學校層面來說:看你是上的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學費低,吃飯有餐補,那就省去不少錢。如果是私立學校的話,學費都是萬字開頭的,沒有任何補助,正常吃飯(排除在宿舍吃泡麵吃麵包節省錢的情況)在一個一線二線城市,一天下來總共的餐費就得50到100.這是在學校吃,如果去外面吃的話,能更高一點,因為要把所有的費用加起來(不僅是吃飯錢更是成本費時間費)有的人評論說孩子一個月生活費1500 ,其實這個是分情況的,在公立學校1500當然可以,還要分為在哪些城市,反正沿海城市是不夠,但是在私利學校可以明確的說1500連一個月的吃飯錢都不夠,除非你天天吃泡麵和麵包。因為私利學校裡的餐費用本來就高。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槓。槓精請繞道。且私利大學一般分佈在1.2線城市,費用自然而然的就高。還有其他的住宿費,洗澡洗頭理髮買衣服買生活必須品必須用品費出去吃飯去超市買水果買水喝酒蹦迪都加在一起處物件出門旅遊。可以平均的算一下,其實7k一點都不誇張。只不過是有一些費用沒算在裡面,還有時間成本人力物力成本。有的人理解的生活費只是理解成吃飯喝水,因為他們沒有把一切的費用都加進來,所以面對7千這個數字的時候,只是覺得一個大一的學生怎麼可能花費7千元一個月。且拿買衣服來說,衣服與衣服還不一樣,如果出席什麼高階的場合,需要好一點的衣服和鞋子,你說你買不買,就算只買一次以後這件衣服只用來出席高階場所穿,那要不要把買衣服鞋子的錢算進這個7千里呢。
第四:如果你是男孩,那就自己想想辦法培養下自己賺錢的能力。如果是女孩,那就給自己多花一點,投資自己永遠是最複利的產品。男孩窮養女孩富養,這句話不是沒有含義。同樣女孩子也要培養自己賺錢的能力。
-
20 # 不要再讓我失望
日本有一部電影《狐狸的故事》講的母狐狸當把小狐狸餵養到可以獨立捕食時,若小狐狸再跟隨並分食母狐狸所捕食物,母狐便毫不留情地驅逐,從而迫使小狐狸可以適應自力捕食生存。
中國古時有句名言:男兒十五立家計。說的是男孩到了十五歲,即要承擔養家的責任。女孩過了十六尚未外嫁,則會被外人閒話。兄弟之間過了十八歲還沒成家單立門戶,官府便要追責。
現代法令規定:年滿十八週歲即為成人,成人就要承擔一切社會責任。由於現今社會存在父母對子女的過渡溺愛,讓他(她)們覺得父母供養自己是應該的。無論貧富家庭,有多少子女能夠體諒到父母的艱辛和不易?有的甚至大學畢業了,三十多歲了,還向父母伸手。還靠父母供養生活。……
樓主所說:大一新生,問父母每月要7000元生活費多嗎?足見樓主平時在家亦是寵兒,說明家庭收入應列入中產階層,更不知賺錢的辛苦,是一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之輩。若是農村的孩子,一月要三千也是羞澀開口。若是富豪子弟,一月十萬也只是小錢。只希望你掂量掂量,父母的能力,別逼得他們為了供你讀書而……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回答:
要看你在哪裡上大學及你家的經濟狀況了:
(1).如果你在一線城市上學且家裡經濟情況好的話,一個月7000元的生話費不過分,因為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本來就高,而且你家有那個條件去消費,就沒必要去省了。
(2).如果你在一線城市上學,家庭條件很普通的話,一個月7000元的生活費就有些過分了,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收入都不到7000元,家裡供一個大學生是非常不容易的,還會欠上很多債的。高消費城市也有低消費的檔次,你就滿足吃飽穿暖就足夠了,也不必去跟那些有錢孩子一起去消費了。
(3)如果你在低消費城市上學,無論的家的條件好還是壞,一個月7000元的生活費都過分了。學生上學的任務是學習,我們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理念,不偖侈不浪費,一個學生正常消費7000元怎麼也是多了。尤其是作為一個貪困家庭孩子如果在低消費城市上學,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