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多彩人生心理髮展之謎
-
22 # 冷眼瞧瞧
提個問題都提不清楚,什麼叫只有父母,這可能嗎,你也許是嘲笑貧窮家庭出來的小孩對父母總是比較好吧,不知道你提這個問題是什麼心態,就像現在社會上不少女的那樣,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好就可以,對老公的父母好就不行,那你為什麼要求老公也要對你父母好呢,不是有病嗎,不是畜牲一樣嗎。
-
23 # 羅漢果163
腦子活絡,善於變通,或者簡單說情商比較高的人來錢會比較快,比較多。而這些人相對來說傳統觀念就比較差,不太受道德約束,一般以個人為中心。反過來就是老實人,他們比較純樸,受道德觀念的影響及自我約束比較大,就算有賺錢的機會,但因突破不自己的觀念往往也不敢做,所以這些人收入都比較低。那些有一技之長的老實人不在此範圍,他們是靠本事吃飯,收入相對會高。
-
24 # Fiona19880317
第一,孝順父母和家境無關!和良心有關係!
第二,我前男友就是家裡很窮的那種,確實和他結婚感覺就是捆綁父母,而且父母感覺也比較自私的那種,更加考慮自己贍養老人的問題,而且這種模式是從他爺爺奶奶那裡就形成了的,基本無法改變!在這種教育模式下長大的孩子,為人謙和,很上進,但是做事不大氣。缺乏眼界,缺乏魄力,遇到大事情比較無能為力,遇到家裡瑣事也比較沒擔當。這種人典型將夫妻關係滯後於父子關係。
第三,家境好的做事相對大氣,不打斤斤計較,由於家境好,為人處世率真,比較有魄力,更加容易有擔當。但是口氣狂妄,眼界比較高。說話稍不注意會得罪人。這種模式下的孩子比較信心,不容易自卑,但是容易心高氣傲,吃不了苦。
-
25 # 靖之先生
他眼見父母的不易,
信奉孝道
結婚生子後,更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恩情
鴉尚知反哺,
何況人
越窮的家庭結婚後滿腦子只有父母現象,帶有普遍性。但不能用“滿腦子”絕對化。
這在心理學上屬於記憶範疇。記憶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注意,是記憶的前提。不在乎的人和事轉眼即逝;有點觸動的,會在短時間內儲存;深深打動心靈的人和事,會永遠留在腦海裡,不會忘卻。窮家小戶長大的孩子,因為父母把好東西讓他吃自己不吃,好衣服讓他穿自己不產等等,都會記錄在腦海裡。在外來人都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那情那景都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記憶。相反,在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玩具一大筐,吃喝不用愁,想吃什麼、想穿什麼要有盡有,在他們的眼裡純屬自然,引不起注意,也無需記憶。“小時候的味道”的說法很時髦,但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小時候味道是啥?但窮家的孩子知道,可能就是媽媽單獨給他做的一碗雞蛋麵。所以,結婚後,滿腦子都是媽媽不吃,也要給自己做的那碗雞蛋麵。這是恩、也是情,需要報答。所以滿腦子都是父母的好。
不珍惜容易得到的,卻珍惜想得而得不到的東西,是動物界的劣性。有人說“喂不飽的狗”,其實狗也是喂得飽的,當食物過多時,他也有選擇,也可以停下來不再吃;我們在公園裡喂猴子,花生、瓜子已經不愛吃了,要吃糖果。在人類也是如此,過於嬌慣的孩子,他的所得一定沒有長時記憶,只是瞬時或短時記憶,因為太容易得到了;在男女婚姻上更是如此,容易追到的女孩子,男孩子就沒有刻骨銘心的感覺。反倒是不容易追的女孩子,才能有刻骨銘心的感受。空氣和Sunny我們都容易得到,有誰天天在乎空氣和Sunny呢?只有失去了自由,關進黑屋子,才知道空氣和Sunny是多麼重要。
同理,便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幫急不幫窮”的說法。人在緊要關頭受到他人的幫助,會成為永久的記憶。如果長期受到幫助,就成了自然。
所以,掌握人之劣根性,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有幫助的。玩具不能太多,生活上不能太溺愛是必須堅持的。把家境的真實情況實事求是的展現在孩子面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哭窮、炫富都是對孩子誤導,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